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全椒历史文化

全椒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12 12:43:08

㈠ 论文:全椒的名人或名事

重游龙山寺

--------------------------------------------------------------------------------
故乡的小村庄离龙王山约十多公里。那是一片低矮的丘陵地带,龙王山在那一带越发显赫。
儿时的龙王山总是魔幻一般诱惑着我。每当雨前或雨后,低低的云层在龙王山顶上盘旋,好象那云是从龙王山上放出来的。心里想着,龙王山上到底有什么呢?长大以后,一定要去上面看看。每每传来小伙伴的喊声,“龙王山娘娘顶放云了”,我们就知道雨天就要变晴,晴天就会变雨。尤其是那古老的传说让我们更增添了对龙王山的好奇。
相传梁武帝萧衍年轻时,时常出入龙山。一日,他来到山麓的一个尼姑庵,见此庵景致宜人,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于是便在这里住下来安心读书,庵中有一位名叫慧姑的年轻尼子风姿卓绝,梁武帝一见钟情。不久,他们产生了爱情。时常在山顶旁边的仙人洞内幽会。由于佛门戒律森严,梁武帝离去时未能携其出走。萧衍攻克建康(南京)建梁即位后不久,再次来到龙山探望,意欲使慧姑还俗,封她为娘娘。然而,时过境迁,庵塌人亡。梁武帝异常悲痛,旨令宝公和尚重建此庵,并在龙王山主峰修建了一座“娘娘庙”(此庙抗战期间被毁)。此后,龙王山顶便叫娘娘顶了。
我读初中的母校在龙王山脚下几里路外的一个镇上。中学几年,每逢清明时日,学校都要组织我们去龙山踏青游玩。依稀记得,龙王山古树参天,泉水绕山叮咚,丰茂的植被、幽静的山峦使我第一次有了对“山”的认识和感悟。儿时心中的龙王山是那样巍然,看到那些古树以各种神态象魔鬼一样戳在那里,几分狰狞!进山有种恐惧的感觉。同行的小伙伴说,他7岁时曾和几个孩子玩耍到过山中的一个寺庙,他看到过好多和尚,还有敲鼓的声音。于是,那天,我们便开始寻找那个寺庙。我们几个在丛林中穿行,好久好久才找到同学说的那个寺庙。可是, 我们没有看见和尚,也没有听见鼓声,那里已经变成县医院一个生产蒸馏水的小工厂。当时已经几乎停产,破旧的房子象要闹鬼,我们溜达了一圈匆忙逃离,去了山上的仙人洞。在洞口的碎石堆里,我们发现了几尊佛像的头,同学说,“文革”开始的时候,僧人把数十尊佛像掩藏在仙人洞内,后被红卫兵发现扫荡一空,因言传洞里藏过“特务”,洞被炸塌堵塞。没有看见和尚庙,也没有见到仙人洞,我们喝了几口山泉,饿着肚子沮丧地蹒跚而下。那是1975年。
重游龙山寺是在时隔二十七年以后。
这次重返母校,我得知当地政府已经对龙山寺进行了重修,便对陪伴我的同学们说想去看看龙山寺,问他们是否愿意陪同我爬山。他们笑了,说不用爬,车能开到寺庙的门前。二十分钟时间,我们果真就来到了龙山寺大门前。也许是我见的山多了的缘故,走进龙王山已没有儿时的神奇、魔幻和恐惧了,环视整个山脉好象比以前小了,但是,龙山在我的面前依然以其应有的尊严和生机昭示着我这颗游子的心。仿佛走了很远的路,一下回到熟悉的故土,疲惫和劳累也随着秀丽的山韵化为乌有了呢。陪同的镇长和其他几个男女同学,都是儿时的伙伴,看看身边熟悉的山、熟悉的人,好象这些年哪里也没有去过似的,几十年经风历雨的时间和空间此刻在脑子里居然成了一片空白,惟有眼前的层层山峦和参天的古树钩着我的魂灵。
龙山寺的面貌已今非昔比了,它没有其他佛教胜地寺庙那样宏伟浩大,小巧玲珑的青瓦黄墙寺院坐落在苍翠的山凹中,在整个山峦的映寸下,着实给人以秀丽的感觉,那种浓浓的“深山藏古寺”的意境填塞在胸臆间。走进“大千世界,不贰法门”的龙山寺大门内,徜徉在幽静的院落,明人王作霖吟唱龙山寺的诗句即刻在心头随着山泉一起流淌:“千山缘石入,一塌借云笼。茶灶分秋水,香烟动暮钟。”仔细端详着院内的石碑,才知道,故乡的龙山寺原来是这样的古朴,有“江淮胜刹”的美誉。眉宇见顿刻有种豪迈的情怀荡漾开来。
《安徽通志》记载:龙山寺,原名宝公庵,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蓝年间(502-519),
迄今已有1400多年。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钟鼓楼等,龙山寺后“岗峦起伏,四周多大树,黛色参天,最称胜刹”,可见当时的规模。后于原至正四年(1344年)和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续修,清代又多次修复。千百年来。历经沧桑,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彻底被毁。
梁武帝兄曾任滁洲南谯太守,梁武帝年轻时常来龙山寺读书,著名的《梁王忏》就作于该寺。这样一座久富盛名的寺庙竟然在一片瓦砾和废墟中静静地呻吟了几个世纪。
我们漫步在宝公亭内,抬头望着被堵得严严实实的仙人洞,心里也仿佛被无名的难言之隐堵塞得透不过气来,从洞内流出的山泉隐隐地喘息着,滴滴答答、断断续续,仿佛诉说着什么,欲语还休。我们沉默着,山林沉默着,惟有泉水叮咚着几许悠悠的残喘,苟延着,踉跄着,顺山而下。
“林深无熟径,树老不知年。暴洒千峰雪,岩开一线天。转梯扳殿月,破竹饮山泉.....”吟颂着清人的诗句,我们离开了龙山寺。心中喜忧参半。明了历史,我们就会明了所造的罪孽,就会拯救灵魂。龙山寺终于还是点燃了旺盛的香火,每年都有来自四方八里的数以万计的游人云集这里观光揽胜。想必梁武帝的在天之灵也化作娘娘顶的朵朵云彩,为龙山寺增添一份魅人的色彩。望着身后的这条沙石路犹如飘摇的裙带从山间摇曳着、盘旋着,山腰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农舍,那是我父老乡亲的栖息地,他们祖祖辈辈与龙山相守,有了他们,龙山寺不会寂寞,不会孤独,永远不会。回首的瞬间,突然有种不可名状的欣喜在心间泛滥,想象下次再登临龙山寺的时候,“天峰赫赫扪萝登,僧卧苍云第几层。白鹤飞来人亦到,坐看红日绕岩升”的景象会再次展现在我们面前。
龙王山,是我故乡的山,我行万里,你依然和我相约有期!

㈡ 安徽全椒也什么特产,方便携带

滁菊、全椒小磨麻油、周岗雪枣、马厂羊肉面、管坝牛肉等。

1、滁菊

滁菊是菊目,菊科的植物。内滁菊主要产于滁州容,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2002年11月8日,安徽省滁州市滁菊特产获得中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全椒小磨麻油

以马厂所产最为出名。马厂生产小磨麻油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色泽金黄光亮,香味馥郁沁人,用以作调味品,既增食欲又富营养,有“一滴香”之美称。

3、周岗雪枣

周岗雪枣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传统名点,尤以周岗出产者为佳。吴敬梓曾祖国对与冒相友善,一日至如皋冒家食此点心赞赏不已。后母盛老恭人过七十寿,冒携董来全椒祝寿,董便在吴府传下此技,以悦盛氏。周岗是吴家飨堂地,故此雪枣绝技随之传入周岗。

4、马厂羊肉面

隆冬季节,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围桌而坐,把酒谈心,品尝辣味芳香的羊肉面,也是马厂镇的一大特色。

5、管坝牛肉

管坝牛肉,全椒传统清真菜肴。名闻江淮。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㈢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的简介

我就是全椒的,全椒还不错,被南京辐射带动发展,以后应该能发展的更好的!地理位置
北纬°51´——32°15´,东经117°49´——118°25´。东依南京48公里,距上海360公里,北邻滁州18公里,西接合肥98公里,南距马鞍山70公里。

面 积
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东西长58公里,南北长44公里。耕地面积4万公顷。

人 口
全县总人口46万人,县城(襄河镇)人口11多万人。

气 候
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春季温和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天天高气爽,冬天寒冷干燥,常年风向多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5.40C,年平均降水量840-980mm,全年无霜期大于210天。

水文地质
总蓄水量:3.3亿方,水库87座,可养水面1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8万亩。地质构造处于滁河断褶带。土壤有85个土种,水稻土70万亩,占52%。
土壤养分:缺磷,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偏低,速效钾含量偏上,PH值为中性。矿产有金、银、铜、铁、重晶石、大理石、绢云母、石灰岩等。

历史文化
全椒建制于西汉,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师和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出生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

经济资源
1、产业基础厚实。机械制造业已初具规模,产业态势已基本形成,拥有机械制造业熟练工人近4万人;服装玩具业是传统产业,乡乡有厂,户户适应,有熟练工人3万多人。
2、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神山国家森林公园、吴敬梓纪念馆、岱山湖旅游度假区、碧云湖、三塔寺、龙山寺、大王庙等景点。距国家AAAA级风景区琅琊山风景区仅20公里。
3、农业资源丰富。全椒是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绿化先进县、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和棉花大县,全国十大绿色农业示范县试点县之一,还是南京无公害农产品配送基地。已创出“高龙”牌大米、“同兴”牌面粉、“小康”牌系列烹调油、“百年”辣酱等12个国家绿色食品品牌和“襄水”鳜鱼等四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

㈣ 安徽滁州的历史

春秋,楚灵王(公元前540~529年)时,今滁地属楚之椒邑。楚平王十一年(前518年)吴楚攻伐,楚败,境域属吴。
战国时期,吴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滁属越。楚惠王四十四年(前445年),楚扩地至泗水之上,复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楚亡,滁属秦。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立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滁为九江郡东城县所领。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滁为建阳、全椒、东城三县分领。元狩元年(前122年),废淮南国,复属九江郡。元封五年(前106年),隶扬州刺史部九江郡。新莽年间(公元9~13年),改九江为延平,东城为武城。
东汉建武二十七年(51年),光武帝为表彰马成平定江淮的战功,封全椒为其侯国,省建阳入全椒,属扬州刺史部九江郡。建初四年(79年),滁随全椒划属下邳国;建安十一年(206年),废下邳国,仍复旧治。
三国时,吴魏相争,江淮为争战之地。吴废全椒县置屯田都尉,在境内屯田练兵。吴赤乌十三年(250年),“孙权遣兵十万,作棠邑涂塘以淹北道”。涂水,即今之滁河。
古滁州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平吴,遣琅琊王司马怞出“涂中”,翌年二月,吴主孙皓献玺即此地。滁始见“涂中”地名。太康元年(280年),属扬州淮南郡,为全椒、东城县分领。
东晋,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因战乱,移民南渡。王导行“侨寄法”,于今来安县东1公里处侨置顿丘郡,隶北徐州。隆安年间(397~401年),改顿丘郡为顿丘县,隶雍州秦郡。
南北朝,刘宋永初元年(420年),顿丘县改隶南豫州。元嘉八年(431年)八月,以沛县并入顿丘县,改隶南兖州。
【二】建城时期(南北朝:新昌郡、谯州、南谯州)
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冬十月,割秦郡之顿丘、梁郡之谷熟、历阳之赞立新昌郡,移郡、县(顿丘)治于新昌城(今滁城),隶徐州。南齐永明元年(483年),为新昌郡顿丘县治,改属北徐州。梁大同二年(536年)立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梁太清三年(549年)入东魏,谯州治新昌城,领新昌郡顿丘县,别设赤湖(州西10公里,治今赤湖铺)、荻港(州北12.5公里,治今沙河镇白米村郑郢南)、薄阳(州南10公里,治今薄阳坝)三县,旋废。天保三年(552年)入北齐,改顿丘为新昌县,属谯州新昌郡。太建五年(573年)入陈,太建七年三月,移盱眙之北谯州镇于新昌城,始以此称为南谯州。太建十一年,入北周,复置顿丘县仍属南谯州新昌郡。
【三】滁州(隋朝-清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新昌郡,省高塘、乐钜入顿丘,改名新昌县,改南谯州为滁州。开皇十八年,改新昌县为清流县。大业三年(607年),废滁州,仍置清流县,改属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治清流县,又以全椒县来属。贞观元年(627年),隶淮南道。景龙三年(709年),析清流县东之地置永阳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治清流县。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滁州,领清流、全椒、永阳3县。
五代十国时期,历吴、南唐、后周,仍置滁州清流县。
北宋初,滁州(永阳郡军)直隶京师,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至道三年(997年),滁州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东路。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置滁濠镇抚使,寻废。绍兴五年,省来安入清流县。绍兴十八年复析置来安县;乾道九年(1173年),废来安县为镇,淳熙二年(1175年)复置。嘉熙年间(1237~1240年),移州治王家沙;景定五年(1264年)复治清流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滁州为路,清流县属江淮行省滁州路;至元二十年复置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3县,属江淮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一年,属江浙行省扬州路;至元二十八年,改属河南江北行省扬州路。
明洪武初,省清流、全椒及来安3县入滁州。洪武七年(1374年),滁州属凤阳府,洪武十三年十一月,复置全椒、来安县。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滁州直隶京师。永乐年间(1403~1424年),改隶南京。景泰年间(1450~1456年),属庐凤淮扬巡抚。
清顺治二年(1645年),滁州属江南省安庐滁和道;顺治六年,直属江南省;顺治十八年隶江南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改属安徽布政使司。乾隆二十五年八月(1760年10月),直属安徽省。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隶安徽省安庐滁和道,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废道。
【四】滁县(1912年-1983年)
民国元年(1912年)4月,改滁州为滁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属安庆道,10月划属安徽淮泗道。民国17年8月,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10月,划属安徽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县政府驻地滁城。民国26年12月,滁县政府驻地先后流驻含山县仙踪镇、全椒县古河及境内施家集等地。民国27年11月,属皖北行署第五行政督察区。
民国26年12月18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滁城,成立维持会,民国29年,于滁城建立伪滁县政府。
民国2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境内津浦路西地区建立滁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施家集;8月,属皖东津浦路西各县抗敌联防委员会办事处。民国32年2月,改称滁全(椒)县,11月改为滁县。民国34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全椒县西北部部分区、乡与滁县津浦路西区域合并(滁城及境内津浦路东地区为滁县政府占领),复置滁全县,县政府驻施家集,属淮南津浦路西专员公署。民国34年11月,定远县东南部与滁全县合并,改称定滁全县,县政府驻常山岭,属华中苏皖边区第四行政区;民国35年7月中共定滁全政权北撤山东。民国37年4月,重建定滁县,属淮南苏皖边区津浦路西行政区,6月属江淮第四行政区。
民国38年1月24日,滁县解放,在境内东部置滁县,县政府驻滁城,属江淮第一行政区;2月,在境内西部及定远县藕塘区域建立定滁县,驻地施家集,属江淮第四行政区;6月,撤销定滁县,原滁县之辖区仍归滁县建制,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行政区。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滁县属皖北人民行署滁县行政区;1952年4月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1月撤销滁县专区,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1年3月,复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71年3月,属安徽省滁县地区。
【五】滁州市(县级:1983年-1992年)
1982年11月1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以原滁县行政区域改设滁州市;1983年12月24日,正式建立滁州市。
【六】滁州市(地级:1992年-今)[1]
1992年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滁县地区、滁州市,设立滁州市(地级)和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市人民政府驻琅琊区育新路(今迁至琅琊区琅琊东路)。琅琊区辖东门、南门、西门、北门、琅琊、清流、扬子7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丰乐路;南谯区辖南谯街道办事处和乌衣、沙河、章厂、珠龙、大柳、黄泥岗、汪郢、腰铺、黄圩、花山、大王、城郊、施集13个乡镇,区人民政府驻东大街。
将原滁县地区的来安、全椒、天长、定远、凤阳、嘉山(今明光)6个县划归滁州市管辖。1992年12月24日,滁州市(地级)正式成立。1993年1月18日,琅琊、南谯2个区正式成立。
1993年9月18日,滁州市天长县更名天长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1994年5月31日,滁州市嘉山县更名明光市(县级),属安徽省滁州市代管。

㈤ 全椒县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全椒县,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地处安徽省东部,介于合肥市和南京市之间,紧邻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全椒是国家级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成员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成员城市。

全椒县始建于西汉,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全椒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古迹众多,并且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和安徽第一大文豪《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境内拥有“三山、两河、三湖”(神山、龙山、牧龙山、滁河、襄河、碧云湖、岱山湖、卧龙湖)等原生态旅游资源。

㈥ 安徽滁州全椒县在哪个朝代就存在了当了多少年的县了

全椒县初建于西汉,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相传古代高阳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在今城内)建立古椒国。春秋时为楚椒邑(楚灵王时分封给大夫伍举作采邑,古以邑为氏,故伍举又名椒举,其子伍鸣又名椒鸣),后为全氏居住,汉在故椒邑置县设治,故名“全椒县”。
全椒,春秋初期属楚,后因兼并战争频繁,椒邑几易其属。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吴国攻伐楚国,楚败,椒邑属吴。吴夫差二十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椒邑属越。 战国时,越国衰弱,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椒邑复属楚。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皇统一全国,建立郡县制,划分全国为36郡,全椒为九江郡东城(故城在今定远县西南),历阳(故城在今和县)两县地。
西汉始置全椒县,又置阜陵县,初属淮南国。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淮南厉王刘长谋反废亡。文帝八年,贬谪厉王长子刘安为阜陵候,阜陵改为后国。文帝十六年,刘安徒封淮南王,阜陵复为县。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复设九江郡,全椒,阜陵两县改属九江郡,辖于扬州刺史部。
新莽时期,改阜陵为阜陆(或富陆)。
东汉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光武帝因将军马成有战功,封其为全椒候,全椒为侯国,同时将建阳(今滁州市,、来安县境地)并入侯国,属九江郡。建初四年(公元79年),全椒侯国改属下邳国(下邳国治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国除,复为全椒县。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淮阴王刘延谋反失败,被降为阜陵王,阜陵成为王国。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更降为阜陵候,阜陵有成为侯国。
章和元年(公元87年),恢复阜陵王国。传七世至刘赦,国除复为县
三国时,全椒、阜陵属吴、魏争夺地区,县因之废置。地域先属吴,设置屯田都尉,在境内屯田练兵;后属魏,称涂中(涂读滁)。魏改秦汉之九江郡名为淮南郡,原全椒、阜陵两县地属其辖区。
西晋复置全椒、阜陵县,属淮南郡。东晋王导行侨寄法,侨置南谯州,废全椒县,侨置山桑县。孝武帝太和年间(公元376年——396年),侨置南谯郡,领山桑县,又废阜陵县,侨置酂县。
南北朝时期,宋仍置南谯郡。永初年间(公元420——422年),武帝刘裕封其子刘义宣为南谯王,全椒仍为山桑县、酂县地,统属南豫州。元嘉八年(公元431年),酂县划属历阳郡,后废帝刘昱元徽元年(公元473年),又划属新昌郡。山桑县如故。
南齐,置嘉平县,属南谯郡,嘉平县又名北谯县,又置丰乐县,同属北谯郡,后废。大同二年(公元536年)置谯州,山桑县废。后魏,移谯州治新昌,原谯郡地域并入临滁郡,酂县属之,后废。
北齐,临滁郡迁治北谯郡废郡治,北谯县依旧。
陈,太建七年(公元581年——600年)初废北谯郡,置滁州,改北谯县为滁水县。大业(公元605——618年)初,州废,改为全椒县,属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置滁州,全椒县属之。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领全椒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属滁州(自贞观元年后,滁州属淮南道)。
五代十国期间,全椒县仍属滁州,曾前后受治于吴、南唐和后周。
宋,属滁州,隶属淮南路,后属淮南东路。
元,属滁州,初隶滁州路,后隶河南行省扬州路。
明初,废全椒县入滁州。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以滁州隶凤阳府;十四年(公元1381年),复为全椒县,属滁州,仍隶凤阳府;十九年(公元1386年),升滁州为直隶州,全椒县属之。
清初,全椒县属江南省滁州。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设安徽省,全椒县属之,后分属安徽省安庐滁和道滁州。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4月,全椒县直属安徽省,滁州改为县。民国三年至十七年,属淮泗道。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以后,属安徽省第五专区。
1949年元月25日,全椒县解放,4月21日改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
建国后,初仍属皖北行署滁县专区。1952年4月12日改属安徽省滁县专区。1956年元月12日改属安徽省蚌埠专区。1960年4月13日蚌埠专区仍划分为滁县、宿县两专区,全椒县属滁县专区。1971年3月29日,滁县专区改名为滁县地区,全椒县隶属不变。
1992年12月20日,撤销滁县地区,原滁州市为地级滁州市,全椒县属之。

㈦ 滁州的历史沿革

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采集耕耘、生息繁衍。考古发现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如濮家墩、侯家寨等遗址出土的先民生活使用的原始器具印证着历史年轮。夏商周时期,这里分布着一些部落方国,有钟离国、椒国等。“淮夷”部族经过长期开发和征战,逐步融入中原华夏文明。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滁地曾是诸侯争霸的分野。吴楚相争,攻战频繁,这里先属吴、越,后属楚,故有“吴头楚尾”之称。公元前559年,楚国令尹子囊率舟师沿滁河打到吴国的棠(今南京六合),当回撤到滁河叫“皋舟之隘”的地方(今南谯区汪郢与全椒县陈浅之间),被埋伏的吴人打得大败。
秦汉一统天下分封郡国,江淮地属九江郡(又曾为淮南国)。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发现多处秦汉时期的古遗址、古墓葬、古文物,印证着当年车辚辚,马萧萧,旌旗猎猎的铁血场面,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楚汉相争霸王别姬一路悲歌的故事。定远有虞姬墓遗址,其博物馆内存放的汉画像石在淮河以南绝无仅有。 三国两晋时期,滁河称为“涂(chu)水”,今滁州市区一带称为“涂中”。三国时,江淮为魏吴争战之地,境内置县多因战乱而废弛。曹魏在江淮地区的争夺,构成对孙吴都城建邺(今南京)的直接威胁。吴军截涂水(滁河)筑“涂塘”,以水代兵,阻挡魏军。史载东吴与魏交兵,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吴王孙权遣兵10万,作堂邑(滁河下游今南京六合)涂塘,水淹北道,以阻魏兵南侵。所谓“涂塘”就是堰滁河水为塘。
两晋之时,“涂中”为江淮军事重地。西晋咸宁五年(279年),晋武帝发六路大军攻吴,派镇东大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击“涂中”。翌年2月,吴主孙皓遣使献玺于涂中,“一片降幡出石头”宣告投降。石头城即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那时的“涂中”之城镇就是南京的桥头堡了。
西晋“八王之乱”时,东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南下建康(南京)镇东将军督都扬江明交广五州诸军事时,曾在滁州西南山中避难,运筹帷幄蓄势渡江,在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今之滁州琅琊山就是唐代人因晋元帝司马睿曾“驻跸于此”而命山名。
东晋南朝270多年间,南方的政治形势很不稳定,战争较多,政权更迭。北方民族不断南侵,南北割据对峙,大体沿淮河为界,江淮之间首当其冲成为战乱的前沿。咸安元年(371年)大司马桓温破前秦王鉴、张蚝军于全椒城内积玉桥。太元四年(379年),兖州刺史谢玄率三万精兵进驻白马塘(天长东北)打败前秦军队,安定江北。南北朝宋元徽元年(473年),置新昌郡,治涂中镇(滁州市区)。大同二年(536年)置谯州。陈太建七年(575年),移盱眙之北谯州于涂中镇,改称南谯州。在东晋建立前后的数十年间,中原地区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流向南方,其中有士族地主,也有大量的劳动力,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也随之而来,这对于推进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与南朝统治中心建康一江之隔的“涂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地位重要,演变加剧。东晋统治者在南渡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设置了与侨人籍贯同名的州、郡、县以及行政机构,叫做侨置,在当时也造成了一些建置版图的混乱。涂水流域在这一段时期内,建置迭更频繁,撤并立州郡县不断,曾先后侨置过顿丘、南谯郡等。公元473年,刘宋元徽元年设立新昌郡,新昌城(即今滁城)成为郡治所在。其后100余年间,又先后设过谯州、南谯州等。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式设立滁州建置,州治在今滁州市区,隶属于扬州江都郡。
自隋初始置滁州至今近1500年,滁州建置虽代有变迁,兴废交替,但滁州之名在唐宋元明清一统朝代却少有更改,滁州辖境相当今市区和来安、全椒两县及南京市浦口区部分地区;濠州辖境相当今凤阳、定远和明光;天长属泗州。 唐朝时,全国分为十道,市境属淮南道。唐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滁州,置三县,即清流、全椒、永阳(三县隶滁州,治今滁州市区)。钟离、定远、招义(三县隶濠州,治今凤阳县)、天长(隶泗州)。其中永阳县建置于景龙三年(709年),五代十国时期改永阳县为来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滁州为永阳郡属淮南道扬州。天宝七年(748年)因改唐玄宗诞日“千秋节”为“天长地久节”,千秋县亦更名为“天长县”。
唐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社会矛盾加剧。天宝元年11月,淮西节度使刘展反唐,攻占滁州。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庞勋率农民出身的戍卒起义,义军将领丁从实率数千人攻破滁州,杀死刺史高锡望。到了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农民军扫荡江淮,攻克滁州。
唐朝灭亡后,经历了50年南北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滁州先置于唐末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建立的吴国统治,后为南方“十国”的南唐政权所辖。(937年)杨行密部将徐温养子徐知诰(原名李升),夺取吴政权,都金陵,建国南唐。滁州成为拱卫金陵的江北重镇,南唐同光元年(923年)在滁州西北关隘处建清流关,雄伟险要,扼南北交通。
柴世宗领导的后周与南唐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军破清流关,大破南唐兵马,攻占滁州城。世宗率军亲征,夺取南唐在江淮的十几个州县,南唐求和,后周与南唐隔长江形成南北对峙局面,滁州成为前沿。柴世宗和后来成为宋太祖的赵匡胤在滁留下很多传说。如全椒神山寺有一口“柴王井”。
北宋统一后,改道为路,宋代地方上有路、府、州、军、监之设。监设于矿冶、牧马、铸钱、产盐地区,军设于要冲之处。监、军多与府、州同级,府多设于较大而重要的州,各级长官称为知某府事、知某军州事、知某县事等。路在府州之上。市境分属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建隆元年(960年)滁州领清流、全椒、来安三县,属淮南东路(淮东);濠州领钟离、定远、招义三县,属淮南西路(淮西)。
北宋统一后近百年之间,江淮地区不见干戈,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一批贤臣先后任职滁州。至道元年(995年)。王禹偁贬守滁州,善政爱民,深得后来的欧阳修景仰。王欧两人被滁州人称为“二贤”。包拯也曾任过定远和天长知县。庆历五年(1045年)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欧阳修任滁州知州,宽简施政,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寺僧智仙为其建醉翁亭,欧阳修为此写下了留芳百世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记》,他又在丰山之侧建立了丰乐亭、醒心亭,并撰《丰乐亭记》、《菱溪石记》。
欧阳修知滁是滁州历史上辉煌的一页。《醉翁亭记》使滁之山水天下扬名,欧阳修在滁期间,吸引了一大批著名文人士大夫对滁州的关注,或来游、访欧,或诗文唱和,如梅尧臣,苏舜钦、韩琦、富弼、范仲淹以及政见不同的王安石,还有后学门生如曾巩、苏轼等人。欧阳修逝世后,苏轼应滁州知州王诏之请,将“两记”写成碑帖,镌刻于石碑上,“欧文苏字”珠联璧合,成为世代瑰宝。
南宋时,江淮一带又成为宋金对垒的前沿,滁州城先后九次被金兵所陷,百姓外逃,城垣残破,生产力受到破坏。滁州大地同时成为抗金的战场。主战派将领岳飞、韩世忠、张俊、李纲、杨沂中等,曾在江淮间给金兵以重创,滁州、天长、定远、全椒等地都发生过激战。乾道八年(1172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组织民众训练军事,抗御金兵,并向朝延上策“守江必先守淮”,再收复中原。辛弃疾还在滁州建起一座“繁雄馆”和一座“奠忱楼”,写下了充满收复失地之情的《声声慢·滁州旅次登楼作和李清宇韵》等词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大举南侵,南宋叛将李成领兵攻打滁州。知州向子伋面临大军压境,誓不投降,率滁军民在琅琊山摩陀岭一带垒石筑寨,抵抗强敌,最终壮烈阵亡。
唐宋时期600年间,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与遭受破坏交替出现。
唐代前期和北宋前期,由于统治新政和社会相对安定,江淮地区农业、水利、手工业在前代基础上有所发展,田亩扩大、户口增加,城镇形成规制。滁州城池格局形成于唐初。据《兵要地志》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年),城垣筑有子城、罗城、月城;永徽年间(650—655年),向东北扩展,城周达7里258步,呈“申”字格局,四门均设城楼。北宋时期,城池又几经修葺扩建。自欧阳修治滁始,滁州因名人效应和山水景观而成为北宋中后期的一座文化名城。《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滁州有铜坑”。琅琊山铜矿古采坑中曾发现隋唐时期瓷片等遗迹。
唐宋时期,南北方经济文化进一步交融,北宋末“靖康之难”,以及其后一段时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第一次是两晋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重心不断南移。滁州因地处江淮间,滁河水路连通长江,陆路交通驿道扼守南北,护卫金陵,成为渡江涉淮的跳板。
地理区域的特点,常常使滁州成为割据和争夺的战场,“五代十国”时期战乱不断,南宋以后宋金南北对峙,滁州一带兵祸频仍,经济、民生每每遭受严重破坏。
元朝创立行省制,市境先后属江浙行省之扬州路滁州,河南江北行省之扬州路滁州(辖今市区和全椒、来安二县)、安丰路濠州(辖今凤阳、定远二县)、淮安路泗州(辖今明光、天长二县)。 朱元璋起兵后在濠州奠定了建立明王朝的基础,后璋率兵南下攻占江淮重镇滁州,威胁金陵。至正十四年十月,朱元璋在滁设伏兵打败元朝丞相脱脱,次年,在滁州建太阳翊元帅府,率军渡江攻打元军,此后,又迎小明王韩林儿入驻滁州。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定凤阳为中都。洪武三年,朱元璋追封已故的郭子兴为滁阳王,在滁州建滁阳王庙祭祀。明朝洪武六年,兵部在滁州设立管理放牧繁殖军马的机构—太仆寺。令滁州军民养殖马牛。
明朝一些要员往来于中都(今凤阳)、南都(今南京)之间,如宋濂扈从太子经滁州游琅琊山,写下了有名的诗篇。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曾在滁州讲学,收罗戚贤等一批弟子,影响很大,王阳明离滁州后,滁州人在其讲学处建“阳明祠”以记之。江南才子文征明父子都与滁州结下了诸多缘分,在滁州留下诗文碑刻。陈琏、胡松为一代名宦。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在醉翁亭内建“宝宋斋”,保护“欧文苏字”。
明朝时期,滁州为南京直隶州,直隶于南京(治应天府,今南京市),领来安、全椒二县。其他州县仍为凤阳府管辖。
明朝后期,崇祯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军一部进占江北,次年正月攻滁州,太仆寺卿李觉斯知州刘大巩等率众守城,明总督卢象升率部驶援滁州,在城东至珠龙桥一带大战,打败农民军。
清朝实行省、道、府、散州四级行政体制,市境初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年)置安徽省后,改属安徽省,至清末,凤阳、定远属凤阳府;明光、天长属泗州直隶州(治今泗县县城);来安、全椒及市区属滁州直隶州。 辛亥革命前后,皖东革命志士方绍舟等追随孙中山先生,反清、讨袁,光复起义,革命党人活动频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皖东青年学生积极响应,新思潮在皖东传播很快。1926年,滁州各地先后成立中共党组织。民国16年(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滁州活动。5月28日下午,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乘铁甲专车北上停靠今滁州火车站,乘轿去琅琊山游览醉翁亭。民国26年(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滁州城,皖东各地先后沦陷。日军在皖东暴行累累。在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在津浦铁路南段和淮河一线进行了激烈的阻击战。皖东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人们用大刀、长矛、红缨枪、土枪土炮同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游击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建立了津浦路东、路西抗日根据地(后统称淮南抗日根据地)。刘少奇、罗炳辉、方毅、张云逸、张劲夫、郑位三、刘顺元等人曾在这里战斗。藕塘烈士陵园和半塔纪念碑昭示着先烈们的英雄业绩。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新四军主力北撤,坚持深入敌后游击战,反“清剿”恢复淮南解放区,支援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迎接全国解放。1949年1月皖东全境解放。
民国元年(1912年),安徽省废道、府、州、厅,各府州县直属省府,滁州改为滁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7年,北洋政府实行省、道、县三级行政体制,市境各县均属安徽省淮泗道,民国21年,析盱眙、滁县、定远、来安等县地置嘉山县。同年安徽省划分为10个行政专员督察区,其中凤阳、定远属第四专区,其余各县属第五专区(专署驻滁县)。

㈧ 全椒县的介绍

全椒县,隶属安徽省滁州市,地处安徽省东部,介于合肥市和南京市之间,紧邻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全椒是国家级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成员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成员城市。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48万。全椒县始建于西汉,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全椒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明代高僧之憨山大师和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出生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全椒先后被评为中国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十大绿色农业示范县试点县之一、全国十大环保城市之一。

㈨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是长江南还是长江北

一、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全椒县,隶属安徽省滁州市,地处安徽省东部,是回在长江北面,具答体地理位置如图所示:

全椒县,隶属安徽省滁州市,地处安徽省东部,介于合肥市和南京市之间,紧邻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全椒是国家级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成员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层城市,大滁城副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成员城市。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48万。

全椒县始建于西汉,有“江淮背腹”、 “吴楚冲衢”之称。全椒历史文化深厚,境内古迹众多,民风淳朴。明代高僧之憨山大师和开讽刺小说之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都出生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

全椒先后被评为中国浙商最佳投资城市、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十大绿色农业示范县试点县之一、全国十大环保城市之一。

㈩ 安徽滁州全椒县有没有发展潜力

县城核心地段,前景无限。全椒县的新华路是万里长城永不倒! 阁下,我是土生土长的全椒县人,你的这一小铺将滋养三代!

阅读全文

与全椒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