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北欧发展历史

北欧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2 08:43:37

Ⅰ 北欧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早在1872年,瑞典博物学家、露天博物馆创始人赫赛里乌斯就着手筹备建馆内,直到35年后的1907年才正式建容成。整个博物馆大楼共4层,一层展出瑞典农、牧、渔等方面的实物,有农民的居室、捕鱼、打猎、农耕和手工作坊的日用器具,
还有少数民族拉普人的生活图景。二层展出显示各地奇风异俗的有关物品和家用家具。三层展出物品较杂,有乐器、木偶、玩具、上流社会人物的衣饰以及食品和饮料等,还有瑞典和挪威两国的民间工艺品。四楼为家具陈列厅,展出北欧文艺复兴时代、巴罗克式、洛可可式、法国路易十六时代式等各种家具,共有25个展室之多。
参观过北欧博物馆,人们会对瑞典人民的生活历史画卷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Ⅱ 北欧国家的发展历史

北欧,顾名思义是指地处欧洲北部的一些国家,一般包括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和冰岛五国。北欧不同于西欧、东欧和南欧,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特点。

从地理位置和环境来看,北欧国家大多地处北极圈附近,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瑞典在北欧国家中国土面积最大,约44.9万平方公里,人口902万。芬兰国土面积近34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530万,近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处在北极圈内,三分之二的国土为森林覆盖。其它如挪威、丹麦人口也仅数百万人,冰岛仅有30多万人口。因此,北欧国家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小国寡民”。从国家地理上看,北欧国家一边是俄罗斯,一边是欧洲大陆,国家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发挥自己的政治智慧和创造性。“既然我们被上帝放到东西方交界的夹缝中,我们就得学会在夹缝中生存的艺术。”北欧国家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北欧人形成了颇富北欧特色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这一点在芬兰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性格内敛、自律,行事低调,富有政治智慧,内心充满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在历史上,北欧国家没有西欧和东欧国家那样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南欧一些国家那样灿烂的古代文明。芬兰在12世纪还处在原始公社阶段,尚未形成国家形态。从12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一直处在异族统治之下,一开始为瑞典统治, 1808年又被沙俄占领,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后,才成为独立的国家。芬兰独立后,为维护国家独立曾于1939年与前苏联发生“苏芬战争”,1941年再次交战。二战使芬兰损失惨重,战后全国人口不足四百万,芬兰人民在战后承受着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经济建设和支付巨额赔偿的重负,在东西方的夹缝中,小心翼翼地处理着与大国之间的关系。长期受异族统治的历史使得芬兰的独立思想深入人心,自立、自强对这个国家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瑞典保存至今的书面记载最早是在中世纪晚期。九世纪时,瑞典进入维京时期,主要是海上贸易和掠夺。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瑞典工业开始起步,成为西欧一些国家铁矿石、木材的供应国。一战时宣布中立,但英国的经济封锁造成食物短缺和国内动荡,因此,国内纷争不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瑞典以沉重打击,失业率飙升,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二战后,瑞典政府对经济采取干预政策,逐步建立社会福利体系,全民就业、全民养老金、全民医疗保险、全民免费教育逐渐落实,成为典型的高福利国家。

在文化上,北欧国家不同于西欧、南欧甚至东欧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宗教意识相对淡化。北欧国家基本未经过政教合一的历史时期,与欧洲大陆相比,天主教在北欧几乎少有踪迹,影响北欧的教派主要是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基督教路德宗,旧教的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对北欧国家的影响相对较小。没有政教合一的传统,更没有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这种文化氛围使得北欧国家的等级观念不强,而平等意识、社会平民意识则较为浓厚。芬兰虽然有东正教教堂和路德教教堂,但有调查显示,芬兰人参加教堂活动的比例是全欧洲最低的,不到4%。在瑞典也是如此,虽然大部分人信奉基督教路德宗,但仅有10%左右的人经常参加教堂礼拜活动,出席教会崇拜仪式和积极参加教会事务者更是少之又少。

我们知道,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早期发展,大多是靠掠夺和殖民,靠进行血与泪的资本原始积累起家的,而北欧没有经历过西欧、南欧一些国家那样大规模血腥的资本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他们实际上是边缘化的,主要是通过海上贸易,甚至是靠海盗式的掠夺生存。经过爆发在欧洲的两次世界大战,北欧各国逐渐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弊端。二战后到两大阵营冷战时期,北欧国家开始探索新的道路,以图同时实现经济上的发展和社会上的公正,避免资本主义的缺陷。就这样,他们在东西方制度的影响下,根据自己的特点,经过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所以,从整体上看,北欧的制度特色是与北欧国家的具体国情分不开的,如历史上受战争破坏较少,地处欧洲边缘、国小人少,资源相对丰富以及平民社会思想传播较为广泛,等等。特殊的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使北欧国家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欧、南欧甚至东欧等其他欧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Ⅲ 欧洲的历史发展的阶段

中世纪

中世纪史也叫中古史,指的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的历史。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但是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西欧在5世纪刚刚进入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走完了约1000年封建社会的历程。

在欧洲的封建社会里,国王、贵族和骑土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但是他们的权力和义务都是有限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复杂的等级关系使得欧洲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和东方中国“普天之下,莫非王上;率土之滨,莫非王巨”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大不一样。各国统治者仍不断进行战争,相互抢掠吞并,许多国家一直没有出现统一的稳固政权。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政权对农民进行剥削。在欧洲,基督教会已成为封建统治工具,他们和世俗封建主共同维护封建制度。农民和农奴的劳动被封建主以劳役、实物地租、名目繁多的捐税和教会“什一税”等形式侵吞。农民的反抗持续不断,但是起义的规模一般比较小,没有像中国那样发生过多次推翻了一个王朝的大规模农民战争。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封建经济主要是以一家一户农民为基本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由于可以拥有一些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可以获得一定的劳动产品,因此,劳动积极性比奴隶高得多。中世纪时代铁制工具早已普及,再加上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使社会财富大大丰富起来,并且促进了商业的发展。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海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的城市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国在16、17世纪,在江南一带城市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在封建生产关系中滋生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说明封建社会已经走到它的尽头。从那时候起,欧洲一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兴起已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势头。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教”。儒家学说则主宰了中国的思想领域。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对封建社会的巩固一度有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兴起后,它就成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障碍。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大飞跃。在东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桎梏,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从此开始落后于西方。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发生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法国的启蒙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战斗性最强,影响最深远,堪称为西欧各国启蒙运动的典范。

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它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禁欲、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直接为一七八九年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把反封建、反教会的旗帜接过来,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他们用政治自由对抗专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对抗宗教压迫,用自然神论和无神沦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天赋人权"的口号来反对"君权神授"的观点,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来反对贵族的等级特权。他们就用这些思想启发教育群众,去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而建立资产阶级的政权.上述的这种思想,称为启蒙思潮,宣传这种思想的话动,就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 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如果将它同文艺复兴运动作一比较,那就更为清楚了。首先,从反封建方面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要求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 体,以便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而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进一步提出要求获得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文艺复兴时代的反封建侧重于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范畴;而启蒙运动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权性质方面。

其次,从反教会方面说,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贪污腐化,谴责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恶,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提倡比较简便的礼仪。在启蒙运动时,由于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在反教会方面就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它已把反教会提高到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高度。

再次,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上说,文艺复兴时代强调的是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执着尘世,面向现实。到了十八世纪启蒙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就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原则方面来。由于启蒙运动具有政治思想革命运动的性质,因此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决不限于文学家。除法国的盂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四大启蒙作家外,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科学家牛顿德国的美学家莱辛和海尔德尔,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等等,均属启蒙思想家的行列。

还有,从文艺的风格和方法上说,启蒙时期的现实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继续,但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征不在于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而在于具有更多的政论性,作家们都有意识地把他们自己的政治思想贯穿在文学作品之中。这些启蒙著作,成了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争夺政权的精神武器,是传播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网络全书"。作品中的语言不是诗化,而是流畅的雄辩的政论性散文,富有逻辑性,启发性和战斗性。有些作品,由于哲学意义的深刻、强烈,使它们变成小说化了的哲学沦文。启蒙作家的作品都具有纯理性的特点。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群星争艳、人才济济的光辉时代。恩格斯称之为《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的时代。

文艺复兴最早源于意大利。意大利在当时的欧洲已经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义走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阶级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马克思曾说,《资本主义生产,最早是在意大利发展》。14、15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随着工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富裕的匠师和大作坊主成为了新兴资产阶级。他们需要取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社会地位,需要将本阶级的价值观、思想文化提升为社会主流。但当时的资产阶级还是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正在成长的新生力量,为抗衡并最终战胜其时顽固、保守、愚昧而残暴的天主教会,必须找到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武装自己。它必须能唤起大众的觉醒意识,同时应以非暴力、非革命的面目出现。于是,资产阶级将目光投向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他们认为,那是欧洲人都引以为豪的光辉时代,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那时盛极一时的古典自然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和罗马法将可用以同天主教会作斗争的实用的、有效的武器。于是,资产阶级积极倡导《复活》、《再生》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掀起了从文化到社会各领域的变革活动。《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人文主义者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主张个性自由,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主张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

文艺复兴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一)13世纪属文艺复兴运动早期,突出特点是文学的发展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这一时期的文化中心城市是佛罗伦萨。代表人物是被誉为《前三杰》的三位文学家:但丁(1265至1321)、彼特拉克(1304至1374)和薄伽丘(1313至1375),他们的杰作《神曲》、《阿非利加》和《十日谈》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突出位置。由于他们的作品广为流传,这三位诗人的家乡------佛罗伦萨------的方言成为现代意大利语的前身。本阶段值得一提的还有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的大师乔托(1267至1337),他的艺术手法直接影响了其后一百年的意大利画风。(二)14世纪末至15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高潮的准备期。期间人文主义和文学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家,如画家马萨乔(1401至1428)、雕刻家多纳太罗(1386至1464)和建筑家布鲁涅列斯基(1377至1446)。其中,由布鲁涅列斯基于1434至1437年间主持设计的佛罗伦萨教堂大拱顶,规模宏大、巍峨华丽,令人过目难忘。(三)15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是文艺复兴的盛期,文化中心城市已从佛罗伦萨转移到了罗马。主要代表人物是《后三杰》----达.芬奇(1452至1519)、米开朗基罗(1475至1564)和拉斐尔(1483至1520)。他们留下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圣母悲戚》和《西斯多圣母》以及梵蒂冈博物馆内拉斐尔画室的大量壁画堪称世界艺术画廊珍品,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四)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威尼斯画派四大名家:乔尔乔内、提香(1490至1576)、委罗奈斯和丁托列托,还有三位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布鲁诺、伽利略和康帕内拉。

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乃至世界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文艺复兴诱发了宗教改革,开创了现代世俗国家的雏型;文化领域内以个人为本的内容及严谨典雅的形式都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人文主义者杰出贡献在于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表达了资产阶级破除封建思想休系的精神桎梏,解放生产力、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要求。

Ⅳ 有人知道北欧的文明发展史吗也就是从海盗到文明的历史

其实北欧海岛只的是挪威的维京人他们直古就是水上的高手
“维京”的名称来自北欧的古词“维克” (vik),意思是“港湾”、“小海湾”。9世纪斯堪的那维亚人用这个词指“海上远征”。所以“维京人”就是“航海者”的意思。维京人以擅长航海著称,这成就了他们的渔业、贸易和移民事业。他们能造当时欧洲最好的船,包括长30米、宽5米,能运载200名士兵的狭长战船,以及更宽一些、能运20吨货物的商船。他们的船用橡木建造,没有甲板和隔舱,两头尖尖,速度很快,来无影去无踪;他们的船吃水很浅,可以直接在任何没有峭壁的滩头登陆;他们的船相当轻便,在内河里遇到不适合航行的河段,就从水里捞出来扛着走。顺风的时候,他们扬起帆篷;逆风或无风的时候,就摇橹划桨。这些船只载着它们不安分的主人穿行于北大西洋、北冰洋、英吉利海峡,到达过黑海、地中海。维京水手不同于当时其他一些靠海岸地物导航的航海家,他们懂得靠太阳和星光辨别方向,因而不害怕把船航行到遥远的深海。

维京人最知名还的是他们的劫掠生涯。他们被称作北欧海盗、挪威海盗或丹麦海盗,以狠著称。其实当时整个斯堪第那维亚半岛的各个地区和部族,没现在这么大的区别,他们说一样的语言,信一样的原始宗教,生活方式也差不多。不过,他们出走的路线却大不一样。从挪威出发的维京人向西发展,依次进入英国、设德兰群岛、法罗群岛、冰岛、格陵兰,直到加拿大;丹麦海盗则向南攻击荷兰北部,接着向英格兰、法国、西班牙、地中海进发;东部的瑞典维京人则进入斯拉夫人的地界,在广袤的大平原上称雄,有些还展转到过君士坦丁堡。

对一个维京人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两件,一是他的船,二是他的板斧。如果一个维京人死了,这两样东西是要作为陪葬,让主人带去另一个世界的,当然还有他最喜欢的美眉。

当一群维京海盗远远走过来的时候,乍看像一只只竖起耳朵的可爱兔子。但千万别和他们靠近,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那一副吓人的模样会让你做噩梦――见过他们的人基本上就不再有做梦的机会了。他们身材健壮高大(据考证平均身高1米7左右,按当时的标准,他们有“北方巨人”之称),生来就被当作战士来训练,身上穿的不是欧洲人常见的短衫和裤子(有点像战国时期的胡服?),而是长袍,左衽而右袒;脑瓜顶上长长的东西,不是兔子那柔软的大耳朵,而是头盔上镶的牛角。他们通常都蓄一部火红或金黄的浓密胡须,长年的航行留下一张粗糙的面皮,看不出年龄;两眼幽蓝,深情而杀气腾腾地望着你。他们敲着盾牌大喊大叫时,你或许听着有几个字很耳熟,只要你学过基本的英语。不过听懂听不懂的,千万不要追问,更来不及查字典――赶紧跑吧,别指望维京人帮你提高口语和听力!你看他们手里那柄沉重的双刃板斧,能劈开当时最坚硬的胸甲,绝对是见谁灭谁。在欧洲人眼里,他们是蛮族(这些健忘的欧洲人,不记得500年前罗马人也这么称呼他们的)、异教徒。当代法国的一部教科书还在这样描绘他们――生活在如此蛮荒、苦寒而寂寞无聊的国度,以至于不得不以屠戮无辜来取乐!都过去一千多年了,恐惧还没散去。不过,占领伦敦,勒索巴黎,围困里斯本,火烧圣地亚哥,奔袭塞维利亚,把汉堡和很多其它的德意志城市付之一炬,不但杀人放火抢东西,还捉活人活兔卖做奴隶,他们的的确确是把基督教世界给搅了个天翻地覆,制造了一个令全欧洲战栗的恐怖时代。

Ⅳ 北欧四国历史,文化等有关情况。

丹麦
早期历史
公元前1万年左右,日德兰半岛开始有人类居住,以狩猎为生。公元前4200年~前3400年左右,定居在这一地区的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垦土地,耕耘农作。公元前4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
海盗时期
丹麦人擅长航海,常南下罗马帝国以琥珀、燧石等换取谷物和其他用具。他们往往亦商亦盗,在夏季纠众出海进行抢劫。公元793年丹麦海盗袭击了英格兰的林第斯法恩岛。自此以后,丹麦海盗对英格兰的侵扰规模越来越大。871年丹麦海盗占领伦敦。878年英格兰国王阿尔弗烈德大帝和丹麦海盗媾和,双方平分英格兰,丹麦移民在英格兰东北部建立“丹麦区”。1016年丹麦国王克努特大帝攻占英格兰全境,并建立了版图包括挪威、英格兰、苏格兰大部和瑞典南部的“北海大帝国”。这个帝国在1042年瓦解。
卡尔马联盟及对外战争

16世纪的卡尔马联盟
12世纪中期以后,瓦尔德马一世(1157年~1182年在位)开创了强盛的君主专制封建王朝,通过侵略战争占有爱沙尼亚、易北河以北地区和果特兰岛。1397年在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1353年~1412年)主持下召开卡尔马会议,丹麦、瑞典和挪威组成联盟,丹麦处于统治地位。卡尔马联盟前后共维持了126年。原挪威属地格陵兰、法罗群岛转归丹麦管辖。在此期间,丹麦为打破汉萨同盟对波罗的海经济支配权继续对外扩张,经过长期战争并吞了石勒益苏格和荷尔斯泰因。长期战争耗费了丹麦大量财力,导致赋税加重。富豪贵族兼并土地引起农民暴动。14世纪中叶黑死病又夺走近一半人口的生命。为平息不满和动乱,国王克里斯蒂安一世(1448年~1481年在位)于1468年召集了四级会议寻求支持。但是暴动连绵不断,尤其在瑞典。克里斯蒂安二世(1513年~1523年在位)于1520年亲率重兵攻克被瑞典独立派占领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并且屠杀了大批参与叛乱的瑞典贵族,触发了达拉纳起义,1523年丹麦军队战败,瑞典宣布独立。此后,丹麦为争夺波罗的海控制权和周围地区同瑞典反复较量,如1563年~1570年北方七年战争、1611年~1613年的卡尔马战争等,但历次战争都以失败告终,致使疆土日蹙。三十年战争期间,丹麦情况更为不利,1657年全境为瑞典所占领。其后,在1675年~1679年斯堪尼亚战争、1709年~1720年北方战争中也败于瑞典。由于国力削弱,丹麦避免卷入当时欧洲大陆的混乱纷争。在七年战争、英法战争(1766年~1783年)以及法国大革命初期丹麦都保持中立或避免介入。
丹麦航运业和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商船队仅次于英国居欧洲第二位,并拥有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16世纪末丹麦成立东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岛和几内亚拥有殖民地。1767年丹麦宣布同俄国、瑞典组成“武装中立同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独善其身,法国大革命期间丹麦再次中立,英国便不宣而战,于1801年发动哥本哈根之战(见彩图)。又于1807年派遣名将霍雷肖·纳尔逊率领的舰队炮轰哥本哈根,丹麦海军全部覆灭。丹麦转而支持拿破仑一世,1807年~1814年期间同法国结盟对抗英国。拿破仑失败后,瑞典国王贝尔纳多特又从丹麦手中抢走了挪威。
资本主义的发展
连年战乱使丹麦经济受到很大破坏,农业尤烈。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限制地主贵族的特权。丹麦本土在1799年、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在1804年先后将农民的义务劳役制改变为佃赋制,从而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丹麦将西印度和几内亚的殖民地出售。直到19世纪中叶,财政状况才有所好转。
由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影响和普鲁士的直接干涉,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

丹麦战争
因局势动荡不安,1848年爆发起义,要求脱离丹麦并入德意志联邦。丹麦与这两个公国进行了近 3年的战争,最后在普鲁士停止向石勒苏益格进军情况下勉强取得胜利,保住了这两个公国。1864年丹麦宣布将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并使它和荷尔斯泰因分离,普鲁士便联合奥地利出兵干涉。丹麦失败后签署了《维也纳和约》,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割让给普鲁士和奥地利。
在1848年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民主运动的影响下,丹麦立宪会议颁布了宪法,废除君主专制政体,改行君主立宪制,并实行有财产限制的普选制。1870年代表富农阶级利益的左翼党成立。1871年丹麦社会民主党成立,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工会组织。19世纪末叶,丹麦工业化迅速发展,造船、电信和制造工业开始具有一定规模。农村村社制为合作社制所取代,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农业国之一。
世界大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执行中立政策,后应德国的要求布雷封锁了松德和贝尔特海峡水域。德国投降后,丹麦要求在石勒苏益格举行公民投票解决归属问题。1920年通过公民投票石勒苏益格北部归还丹麦。
1924年丹麦社会民主党首次单独组成政府。面对棘手的失业问题和经济萧条,社民党政府提不出妥善解决办法,执政两年后被迫辞职。1929年经济大衰退时期,社民党大选获胜,和激进左翼党联合组阁,此后除有几次短暂失利外直到70年代均由社民党单独或联合组阁。在经济方面,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亦波及丹麦,1933年失业率达40%,政府将货币大幅度贬值以刺激出口。1933年、1934年同英国、德国先后签订了农产品协议,并相应调整了农业生产,缓和了经济萧条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丹麦没有卷入欧洲大陆的纷争,并于1939年接受德国提出的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于1940年4月9日大举进攻,丹麦政府当天宣布投降。1941年格陵兰、冰岛和法罗群岛由美军占领,与丹麦失去联系。1944年冰岛独立,格陵兰、法罗群岛归还丹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丹麦人民在“自由委员会”、“国土与人民”等组织领导下,以各种方式展开了反法西斯德国和本国纳粹分子的斗争。随着德国统治和搜刮的变本加厉,斗争规模越来越大,由小型的破坏活动发展到大规模怠工和总罢工。地下抵抗组织不仅在丹麦本土活动,还在瑞典成立了一支由5000人组成的武装力量“丹麦营”。1945年5月4日德国占领军投降。
战后时期
1947年丹麦接受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丹麦加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49年4月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月加入欧洲委员会。1950年5月11日丹麦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丹麦再度修改宪法,规定丹麦为君主立宪国家,议会为一院制。对外积极发展北欧合作。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丹麦女王为玛格丽特二世(1972年登基)。1982年P.H.施吕道任首相。

芬兰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自11世纪,芬兰就出现了自己的国家,从芬兰的建国到如今,一共经历了九个王朝的更替,才迎来了芬兰共和国的建立。
塞尔维克和埃里克王朝(1130-1250)
富尔昆王朝(1250—1363)
梅克伦堡王朝(1363-1389)
卡尔玛联合(1389—1521)
瓦萨王朝(1523-1654)
巴拉丁纳特王朝(1654-1720)
黑森王朝(1720-1751)
荷尔斯泰因- 戈托普王朝(1751-1818)
罗曼诺夫- 荷尔斯泰因 - 戈托普王朝(1809-1917)
芬兰共和国(1919-至今)
芬兰又称“千湖之国”,在瑞典国王埃里克九世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之后,两国在700年间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发表后才受到重视。1808年芬兰被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瑞典与俄罗斯交战落败,此后芬兰就一直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短暂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向芬兰提供了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
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2007年3月18日,议会选举,中间党获得200个议席中的51席,联合党获得50席,社民党获得45席,左翼联盟获得17个议席,绿色联盟获得15个议席,瑞典人民党和基督教联盟分别获得9个和7个议席。4月19日,以马蒂·万哈宁为总理的政府宣誓就职,政府由中间党、联合党、绿色联盟和瑞典人民党组成。

瑞典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随着冰河时期内陆积雪渐渐溶解,瑞典一带地区石器时代已有人聚居。他们居住在波罗的海附近,主要以打猎、蒐集、捕鱼为生。
贸易活动的遗迹显示瑞典南部青铜时代人口已颇为稠密。
九至十世纪时,瑞典地区发展出维京文化,以贸易、侵略、殖民等方式向东发展,影响的地区包括波罗的海、俄罗斯及黑海。
公元1100年前后开始形成国家。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与丹麦、挪威组成卡尔马联盟(Kalmar),受丹统治。1523年脱离联盟独立。同年,古斯塔夫·瓦萨(Gustav Eliksson Vasa)被推举为国王。1654至1719年为瑞典的强盛时期,领土包括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俄国、波兰和德国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
17世纪时瑞典在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中跃升成为欧洲强国。18世纪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沙皇俄国取代瑞典在欧洲的地位。1718年对俄国、丹麦和波兰作战失败后逐步走向衰落。1805年参加拿破仑战争,1809年败于俄国后被迫割让芬兰,1814年从丹麦取得挪威,并与挪结成瑞挪联盟。1905年挪威脱离联盟独立。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守中立。
瑞典的近代史比较平静。最近期的一次是1814年与挪威的战事。该战后两国组成由瑞典主导的联盟,1905年解散。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冷战时期没有向两大阵营靠拢。瑞典不是军事组织的成员,但会参与北约的军事训练。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奖礼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举行。1902年开始诺贝尔奖由瑞典国王颁授。
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维持中立。可是,1995年放弃中立主义,加入欧盟。
20世纪,瑞典在国际中保持中立,本土相对和平稳定,瑞典实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同于美国,有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具有“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的特点,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瑞典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大提高。

挪威
从9世纪开始,挪威被许多小王国统治而且侵略集团到达诺曼底,冰岛,格陵兰,苏格兰和爱尔兰以外的岛屿,及新世界海岸,挪威最终于12世纪统一并在13世纪到达它中世纪繁荣的高度。

挪威
公元9世纪形成统一的王国。900年,国王霍尔法格统一挪威。在9—11世纪北欧海盗时期,曾不断向外扩张,进入鼎盛时期。14世纪中叶开始衰落,1397年与丹麦和瑞典组成卡尔马联盟,受丹麦统治。1814年,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换取西波美拉尼亚。1814年5月17日通过宪法规定挪威为世袭君主立宪国, 定该日为国庆日。1905年独立成立君主国,并选丹麦王子卡尔为国王,称哈康七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哈康国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国。1945年获得解放。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称奥拉夫五世。
约872年:根据其族传说,其国立(首次统一),此为挪威半信史史溯之始。
约950年:先挪威王国立(教化),此为挪威史溯之始。
约970年:挪威遥尊丹麦。
995年:挪威终止遥尊丹麦。
1000年:挪威遥尊丹麦。
1014年:挪威终止遥尊丹麦。
1028年:挪威遥尊英格兰-丹麦。
1035年:挪威终止遥尊英格兰-丹麦。挪威开疆至厄恩岛。
1042年:丹麦遥尊挪威。
1047年:丹麦终止遥尊挪威。
1130年:八十八年内战开始。
1217年:八十八年内战结束。
1261年:挪威开疆至业岛。
1262年:挪威开疆至艾兰岛。
1319年:挪威遥尊瑞典。
1343年:挪威终止遥尊瑞典。
1380年:挪威遥尊丹麦。
1397年:先挪威王国亡,遥尊丹麦王国的挪威王国立,法据《卡尔马条约》。DA(丹麦)语成为官方语言。
1536年:随丹麦宗教改革,转为新教社会。
1645年:丹麦王国向瑞典王国割让其挪威方国Jä;mtland地方、Hä;rjedalen地方、IDRE与ä;RNA地方,法据《BR & ouml;msebro和约》。1658年:丹麦王国向瑞典王国割让其挪威方国Bå;胡地方、TR Ø;拉格地方,法据《罗斯基勒条约》
1660年:瑞典王国向丹麦王国挪威方国割让Trøndelag地方,法据《København条约》。
1814年:丹麦王国向瑞典王国割让其挪威方国(Færøerne岛方、Grønland岛方、Island岛方除外),法据《Kiel条约》。遥尊丹麦王国的挪威王国亡,遥尊瑞典王国的挪威王国立。

挪威
1899年:以挪威城镇方言(即丹麦语的地方变体)为标准的挪威语取代丹麦语成为官方语言。此为今挪威语之始。
1905年:挪威终止遥尊瑞典,遥尊瑞典王国的挪威王国亡,今挪威王国立。瑞典王国承认挪威王国独立。
1920年,挪威开疆至Svalbard岛方,法据《Svalbard条约》。
1922年,挪威开疆至Jan Mayen岛方。
1927年,挪威开疆至Bouvetøya岛方。
1929年,挪威开疆至Peter 1。s øy岛方。
1938年,挪威开疆至Dronning Maud Land地方。
1949年:挪威创始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北约)。
1958年:挪威创始并入北欧共同边境区(含北欧五国)。
1960年:挪威创始加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
1961年:挪威失去(冻结中)Dronning Maud Land地方,法据《南极条约》。
1980年:以挪威乡村方言(即先挪威语的边荒遗存)为标准的“新挪威语”成为官方语言并列标准。
2001年:挪威并入欧洲共同边境区(Schengen区,申根区)。
特别注意:挪威不是欧洲联盟(EU,欧盟)成员。挪威不使用欧元。

Ⅵ 北欧五国文化历史

北欧五国是位于北欧的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及其附属领土如法罗群岛、格陵兰和奥兰的统称。

历史
北欧五国有共同的历史,在社会和文化上关系密切。在黑暗时代,现时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一带有着相似的文化、语言(古诺尔斯语)和宗教(北欧神话)。基督教于1000年传入后,本土化使丹麦、瑞典、挪威形成三个独立王国。由12世纪起,现时是芬兰的地区(语言上属芬兰-乌戈尔语族)开始融入瑞典,形成了瑞典王国;而冰岛、法罗群岛、设德兰群岛、奥克尼群岛、格陵兰和大部分苏格兰和爱尔兰则属于挪威。所有北欧五国跟随宗教改革并接纳路德宗。
14世纪,丹麦、挪威(连同冰岛)和瑞典(连同芬兰)组成卡尔马联盟,由同一君主统治。丹麦很快主导了联盟,但在16世纪初期,瑞典重新成立独立王国;而丹麦对挪威的支配,直至1814年被迫将挪威割让予瑞典国王才完结;冰岛、格陵兰和法罗群岛仍属丹麦。17世纪,瑞典跻身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但其后逐一失去领土,甚至到1809年失去芬兰;芬兰成为附庸俄罗斯沙皇的自治芬兰大公国。
1905年,瑞典与挪威自19世纪开始的联盟随着挪威不满而瓦解。与此同时,斯堪地那维亚主义在斯堪地那维亚冒起,旨在统一瑞、挪、丹三国,但成效不大。一战及俄国十月革命期间,芬兰成为独立国家,组成北欧国家共同体的想法开始出现。二战期间的1944年,冰岛由丹麦独立出来,至此,其后在1952年组成的北欧理事会的成员才全部成立。
二战后,北欧五国的政策有共同的特色,如所有北欧国家都有由税收支付的庞大公共福利体系,以及社会民主主义的立法政体,主要由在两战期间上台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主导。
北欧三国因何逃过欧债危机
北欧五国之所以能在欧债危机中独善其身,主要得益于三方面的传统优势这些优势不仅帮助其拥有一道抵御南欧重债国风险的天然屏障,也帮助其构筑起抵御危机的核心防线,即稳步上升的经济竞争力
法宝一:与欧洲大陆的经贸关系进退自如
从地理上看,芬兰瑞典和丹麦三国与欧债危机的肇始国及重灾区--南欧诸国相距甚远,经济相关性较小,从而在危机中拥有一个天然屏障
事实上,北欧五国与欧洲大陆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地理位置上,更体现在政治和经济联系上三国中仅有芬兰加入了欧元区;而瑞典和丹麦虽为欧盟国家,却始终无意涉足欧元区
一方面,不加入欧元区,使得瑞典和丹麦在源头上避免了被欧元"绑架"在欧洲货币联盟框架内一损俱损的风险
欧债危机的根源是欧元区在统一的货币政策下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导致各成员国的财政缺乏有效监管,南欧国家过度借债消费,自身经济增长动力长期缺失却无法通过货币贬值刺激出口,从而陷入螺旋式恶性循环,逐步走向债务违约的边缘相比之下,独立于欧元区之外的瑞典和丹麦则能够灵活运用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保持自身经济稳定并抵御外部风险,如维持较低的融资成本等
而即使作为北欧五国中唯一的欧元区国家,芬兰经济受到欧债危机一定负面影响,但仍凭借其在信息通信清洁技术等领域的独有竞争力和创新意识,成为欧元区维持主权信用最高评级的少数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北欧五国并未完全与欧洲大陆隔离,在贸易科技创新环保等领域,始终与欧盟保持合作,不断为自身经济"加油"
尤其在贸易领域,芬兰瑞典和丹麦同属于欧盟国家,加入欧盟意味着融入到整个欧盟市场中,可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中拥有建议和推动相关立法的权利,并能够与其他国家分享所签订的协议
总体来说,北欧五国与欧洲其他国家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其进退自如,既能在危机中不受较大拖累,又能在发展中从欧盟觅得机遇
法宝二:全民创新机制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虽然北欧五国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远不及南欧国家,但北欧国家的创新能力却远高于南欧国家在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EIU)2009年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国家和地区排名》中,北欧诸国名列前茅,其中芬兰创新力高居全球第三,而南欧国家无一进入前20名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为北欧经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北欧五国遥遥领先于南欧国家的创新能力,应归功于其全民创新机制的推行在北欧,企业始终是创新的主体,其次是高校等科研机构,而政府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着指挥者支持者和协调者的角色,主要表现为统筹公共研发资金架构创新系统配置创新资源,最终构建起一个执行力强的全民创新机制与南欧及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北欧五国的创新投入及研发队伍规模均处于较高水平
全民创新已经成为北欧国家的一种传统以瑞典为例,鼓励创新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而且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片诞生了诺贝尔奖的土地上到处都能看到创新的影子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也都在受益于瑞典的创新产品,从代步工具(萨博汽车)到生活起居(宜家家居),从家用电器(伊莱克斯电器)到网络视频通话(Skype网络电话)
在瑞典,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还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只要有创新的技术就有可能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瑞典于2001年成立了国家创新署,主要职责就是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国家2001年以来,国家创新署从政府拿到约20亿瑞典克朗(1美元约合6.623瑞典克朗)的资金,注资于大学研究机构及一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有调查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60%的瑞典企业积极从事各类创新活动调查将企业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工艺流程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四类,其中产品创新最为普遍,特别是中小企业从事创新活动的比例超过六成
而同样得益于创新机制,芬兰和丹麦也不乏诺基亚诺维信这类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知名跨国企业比如芬兰经济曾以森林造纸业和金属工业为主,后来转向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如今又在经历重大结构转变,清洁技术等许多新兴产业崭露头角
法宝三:倡导外贸合作带来丰厚收益
由于人口少,北欧内部市场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必须依靠对外贸易合作芬兰瑞典和丹麦三国经济均属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接近或超过一半以上,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与南欧国家的出口经济相比,北欧的外贸策略以自由贸易。

Ⅶ 我想了解一下欧洲的发展历史

欧洲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公元前4000~前2500年在南欧和西欧曾广泛分布有巨石文化,随后位于欧洲东南部的爱琴海地区勃兴为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称爱琴文明,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国家兴起,逐渐发展成一个囊括半个欧洲(大不列颠群岛至多瑙河口一线以南)及北非、西亚在内的庞大帝国,而意大利所在的意大利半岛一直是其政治和经济的核心区域。纪元初年,欧洲人口约3200万,其中半数以上分布于南欧,而东欧、北欧及不列颠群岛合计尚不足1/10。公元3世纪后,罗马帝国渐趋衰弱,原先居住在北欧的日耳曼人及居住在东欧的斯拉夫人相继大量入侵,这一历史进程所伴随的人口大迁移和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大大促进了欧洲的全面开发,14世纪中叶全洲人口达到8100万,南欧的比重降至1/3,其他地区尤其是东欧均明显上升。

15~16世纪,在南欧和西欧的一些国家中,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通过地理大发现和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相继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强国,在随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西欧进一步确立了在欧洲经济、文化中的领先地位。19世纪中叶,北欧、中欧和东欧诸国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南欧国家发展则相对缓慢。1900年欧洲人口为4.15亿,南欧的比重已不足1/4。由于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19世纪欧洲的经济、文化水平在世界上已遥遥领先,几个欧洲列强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几千万欧洲人移居海外,对世界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世纪的前半期,欧洲先后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策源地。由于战争的破坏,以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相对下降,其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1900年的25%下降到1950年的20%,工业生产所占比重亦由65%降至45%。在这个过程中,欧洲政治地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17年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涌现出一批新的社会主义国家。自50年代起,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为一方,以华沙条约缔约国为另一方,在欧洲形成了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长期对峙,这一基本形势迄今没有根本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40年中,欧洲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在世界上仍有着广泛的、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原有基础或社会制度等的不同,战后欧洲各地区的发展速度有较大差异,南欧、中欧和东欧发展较快,但西欧、北欧的经济、科技发展总的水平在全洲范围内仍处于领先地位。

Ⅷ 北欧风情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实用主义风潮席卷丹麦设计界,家具工厂的设计师们深受启迪,开发了那个时代家具中的主角——餐厅家具。
1954两位创始人与4位雇员搬进了新的家具工厂Ærthøj Jensen and Mølholm Møbelfabrik。之前,工厂普遍采用松木门框粘合胶合板。但从那时开始,刨花板引入到生产工序中,第一批柚木家具诞生了。
1962作为丹麦家具行业的先锋人物,创始人在丹麦赫宁Mørupvej新设了一个1300平方米的工厂,拥有了20个员工。从这里生产的家具源源不断的输送往丹麦市场,年均销售额高达一百万丹麦克朗。第26号橱柜是最为畅销的款式,墙面柜的概念与设计时至今日仍广泛应用。
1970公司更名为A/S ÆJM møbler有限公司,员工也由原来的20位增加到40位。公司的产品随着市场的需求发生了转变。床体设计应运而生,墙面柜与书架取代了橱柜和餐桌,成为新宠。
1976公司更名为Denka集团,积极拓展出口业务。其橘色的logo也代表着新趋势的到来。设计开发新产品成为企业应对时代的潮流发展趋势的一大战略。当时的各个产品系列满足了不同市场的不同需求。在瑞典,白色家具最受欢迎。而挪威却恰恰相反,人们青睐于深橡木色。美国、加拿大十分钟情柚木,这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也迥然不同。家具迎来了个性化的时代。
1979Denka公司在丹麦第一个引入了组合家具的概念。组合柜由多个墙面柜单元组成,客户可以发挥创意,自由搭配单元柜,形成自己的风格。作为丹麦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家具生产商,Denka公司加入了丹麦质量协会当年立法会通过了关于刨花板甲醛释放量的规定,Denka公司在法律公布前早已符合规定的标准。
1984随着“拆装式家具”概念的兴起,第一款可自由拆装的家具——Capri墙面柜诞生了。公司发展成为上市企业,与此同时进入了快速成长期——家具出口占销量的60%。计算机数控系统的应用进一步强化了公司的技术实力,设计师们亦能全情投入到创作之中。
1988Denka收购了Club 8 Møbelinstri公司。公司致力于概 念的创新和产品的开发,下定决定进军国际市场。新一代Xilo抽屉柜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抽屉柜顶部边缘采用斜面处理并覆以考究的烤漆。销售额创40亿克朗新高。广受欢迎的Color4Kids儿童系列也采用了烤漆的技术,公司亦加大对新机器,特别是UV照射烤漆的投入。“环保”不但成为公司的一技之长,同时也为市场上热销的家具提供更多的烤漆选择。
1993第一家BoConcept北欧风情品牌店在巴黎Belle Epine开张。BoConcept北欧风情主推由丹麦Club 8 Møbelinstri生产的两大系列,其中有以及适用于所有房间的Xilo系列产品,包括儿童室的Color4Kids产品。为丰富产品线,公司着手在世界各地进行采购,波兰的室内装饰品、意大利的小桌子、远东地区的饰品都在采购计划之内。1993年后半年,BoConcept北欧风情相继在法国、中国、美国开了7家品牌店。第一代墙面柜因其高品质的模块化设计和最终烤漆技术广受好评。几年后,拥有夹板技术的第二代墙面柜诞生。
1999Club 8 Company A/S兼并了丹麦的4家企业,成为一个新的集团。集团全力发展以下5个品牌:Club 8, BoConcept, Zenia House, Tensi 以及 Dencon。集团的家居装饰用品工厂设立在丹麦的Hornslet。Indivi系列是首批诞生的沙发,可自由组合的模块化沙发,高度吻合了BoConcept北欧风情自由、灵活的设计理念。在日本市场,BoConcept北欧风情开设了5家品牌店,满足了人们对家具高品质且价格平易近人的渴望,获得了非凡的成功。2002在确定了“一个公司一个品牌”的战略后,公司提出了新的愿景:Boconcept北欧风情争创室内装饰的第一品牌。这一里程碑式的愿景有效推进公司从以生产为导向转为国际性的零售品牌概念。
2004为了确保能提供最佳的客户体验,BoConcept北欧风情大学正式成立。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地BoConcept北欧风情店铺的销售顾问接受相关的服务和室内培训教学,提供最好的导购服务.
2006公司终止了批发业务模式,并更名为BoConcept A/S,上市公司 Denka Holding A/S,亦更名为BoConcept Holding A/S。盛大的庆祝典礼在公司位于赫宁的第一家BoConcept北欧风情创意营举行,展示了全面的产品、创意系列并只对特许经销商与员工开放。创意营同时也成为Boconcept北欧风情全球员工的汇聚地。在那里,他们分享经验、改善顾客购物体验。
2008室内装修服务成为了BoConcept北欧风情消费体验的一部分。顾客可以预约我们的室内设计顾问上门拜访,获得我们的最佳设计建议,包括3D效果图和风格贴士。金融危机开始影响许多市场,在多年的发展后,公司面临销售的减少,不得不优化和调整组织结构。
2012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集团持续发展,已经在上海建立了全球第三个配送中心,帮助在亚洲市场的扩展战略。网站上已经开通提供在线购物服务。在公司60周年之际。Viggo Mølholm辞去CEO职位,成为了董事主席,Torben Paulin被任命为集团CEO,集团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了260家专卖店。

Ⅸ 北欧的历史

参考以下资料:
北欧五国历史
北欧五国有共同的历史,在社会和文化上关系密切。在黑暗时代,现时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一带有着相似的文化、语言(古诺尔斯语)和宗教(北欧神话)。基督教于1000年传入后,本土化使丹麦、瑞典、挪威形成三个独立王国。由12世纪起,现时是芬兰的地区(语言上属芬兰-乌戈尔语族)开始融入瑞典,形成了瑞典王国;而冰岛、法罗群岛、设德兰群岛、奥克尼群岛、格陵兰和大部分苏格兰和爱尔兰则属于挪威。所有北欧五国跟随宗教改革并接纳路德宗。
14世纪,丹麦、挪威(连同冰岛)和瑞典(连同芬兰)组成卡尔马联盟,由同一君主统治。丹麦很快主导了联盟,但在16世纪初期,瑞典重新成立独立王国;而丹麦对挪威的支配,直至1814年被迫将挪威割让予瑞典国王才完结;冰岛、格陵兰和法罗群岛仍属丹麦。17世纪,瑞典跻身成为欧洲大国之一,但其后逐一失去领土,甚至到1809年失去芬兰;芬兰成为附庸俄罗斯沙皇的自治芬兰大公国。
1905年,瑞典与挪威自19世纪开始的联盟随着挪威不满而瓦解。与此同时,斯堪地那维亚主义在斯堪地那维亚冒起,旨在统一瑞、挪、丹三国,但成效不大。一战及俄国十月革命期间,芬兰成为独立国家,组成北欧国家共同体的想法开始出现。二战期间的1944年,冰岛由丹麦独立出来,至此,其后在1952年组成的北欧理事会的成员才全部成立。
二战后,北欧五国的政策有共同的特色,如所有北欧国家都有由税收支付的庞大公共福利体系,以及社会民主主义的立法政体,主要由在两战期间上台的社会民主主义者主导。

北欧风情即可称之为欧洲北部的特色风情特色习俗。最为人熟悉的也有世界著名家居品牌--北欧风情,北欧
产品图片参考
风情家居源自1952年的丹麦,是全球著名的顶级家居品牌。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340多家品牌专卖店。上海特雷通集团作为北欧风情中国区特许经营商,业已建立起一个覆盖10个城市、由18家经销店构成的销售网络。长三角和北京地区是重点,北欧风情在高端消费者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其知名的品牌形象、卓越的产品和超凡的售后服务。在一次从2007年11月开始、由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组织的一次消费者评比中,北欧风情被评为中国“消费者最喜爱的家具品牌”进口现代家具第一名。
地理概况 丹麦位于北欧,地处北海与波罗的海之间,共由406个岛屿组成。丹麦全国总面积仅为43000平方公里。
从面积上讲,丹麦是北欧最小的国家。
人 口 居民约为520万,日耳曼族的丹麦人占97%,在北欧国家中人口密度居首。
语 言 官方语言为丹麦语,讲英语也相当普遍。
气 候 丹麦气候多变,但恶劣气候罕见。春季四、五月时气候温和,夏季六至八月较暧,因丹麦纬度较高而白
昼较长,晚上九时后才日落。秋季九至十一月多风多雨,冬季常常有些霜雪。
衣 着 丹麦四季分明。晚秋,冬季、早春季节需穿防寒的衣服和大衣。其他季节可穿薄衣着,旅行时建议携带
雨具,穿结实、舒适的轻便鞋。
经济概况 农牧业是北欧最发达的国家。工业是丹麦国民经济主体,石油开采、造船、化工、电子食品、食品、纺
织等部门居重要地位。船用主机、水泥生产设备、助听器、啤酒、酶制剂和人工胰岛素等产品在世界上
享有盛誉。丹麦农业高度发达,在世界一流农业国中享有很高盛誉,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居世界先
进国家之列。丹麦还是世界最大的貂皮生产国、世界四大渔业国之一。
旅 游 丹麦最佳的旅游季节是每年的5-9月份,这期间昼长夜短,气候温和舒适。首都哥本哈根名胜众多,海
滨公园、证券交易所、皇家图书馆、兵器博物馆、国立博物馆以及北欧最大的动物园和水产博物馆等各
具风格,哥本哈根附近的仿古旅游村和丹麦最大的水族馆也是游客盈门。此外,北西兰岛的古城堡和比
隆市的“乐高公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重要城市 哥本哈根,首都,城市人口约为150万,该市也是丹麦金融、文化中心。哥本哈根机场是连接斯堪的纳维
亚与欧洲的主要枢纽。
货 币 克郎,国际符号为DKK,但在丹麦国内价格均以KR表示。
时 差 比格林尼治时间早1小时,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
教 育 丹麦的高等院校实行免费制度,另有奖学金和补助多,但入学名额常常有一定的限制。综合性大学有5所,最著名的高等学府有:哥本哈根大学、皇家兽医农业大学、丹麦工业技术大学、奥胡斯大学、欧登大学。

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独立日:12月6日(1917年)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祖国》

国家政要: 总统塔里娅·哈洛宁 (Tarja Halonen) ,2000年3月就职;总理马蒂·万哈宁 (Matti Vanhanen ),2003年6月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33.8145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北部,北面与挪威接壤,西北与瑞典为邻,东面是俄罗斯,南临芬兰湾,西濒没有潮汐的波的尼亚湾。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曼塞耳基亚丘陵海拔200—700米,中部为200—300米的冰碛丘陵,沿海地区为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芬兰境内拥有极其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国森林面积达2600万公顷,人均林地5公顷,居世界人均林地的第二位。全国有69%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其覆盖率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树种以云杉林、松树林和白桦林居多,茂密的丛林中到处是鲜花和浆果。南部的塞马湖面积达4400平方公里,是芬兰第一大湖。芬兰的湖泊与狭窄的水道、短河、急流相连,从而形成互相沟通的水路。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的海岸线曲折,长达1100公里。鱼类资源丰富。芬兰有1/3地区位于北极圈内,北部气候寒冷、多积雪。在最北部,冬季有40—50天看不到太阳,夏季5月底至7月底昼夜都可见到太阳。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 ℃至3℃,夏季13℃至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

人口:519.5万(2002年),人口大部分居住在气侯比较温和的南部。其中芬兰族占92.4%,瑞典族占5.6%,还有少量萨米人(又称拉普人)。官方语言为芬兰语和瑞典语。84.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1.1%信奉东正教。 芬兰国际桑拿浴比赛>>>

首都:赫尔辛基 (Helsinki) 有人口56万(2002年)。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驰名世界的芬兰木屋 >>>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为五个省和一个自治区:南芬兰省、东芬兰省、西芬兰省、奥鲁省、拉毕省和奥兰岛自治区。

简史: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12世纪前,芬兰为原始公社社会时期。12世纪后半叶开始隶属于瑞典,1581年起成为瑞典的一个公国。1809年俄国、瑞典战争后,被俄国占领并成为沙俄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沙皇兼任芬兰大公。1917年10月革命后,芬兰于同年12月6日宣布独立,1919年成立共和国。1939年至1940年芬苏战争(芬称“冬战”)之后,芬被迫同前苏联签订了向苏联割让领土的芬苏和约。1941年至1944年纳粹德国进攻苏联,芬参与了对苏战争(芬称“续战”)。1944年2月,芬作为战败国与苏联等国签订了巴黎和约。1948年4月,又与苏联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冷战后,芬兰于1995年加入欧盟。
芬 兰 大 学 生 戴 帽 节

政治: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命政府、掌管外交、统帅三军等实权,每6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议会为一院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2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

经济: 森林覆盖率高达66.2%,约2015.3万公顷,人均占有量3.88公顷,木材储积量20.02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工业20世纪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已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整个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25%,芬还是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信息产业发达,对本国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001年的产值为137.76亿欧元,占GDP的10.5%, 信息技术商品(电脑、通讯设备等)

世界上最大的基督教
木制教堂——建于1847年的凯里迈基教堂>>

出口额121.5亿欧元,占出口额的30.9%。 芬兰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01年每100人拥有54个接入终端,手机普及率为80.4%。2001年农林业产值为40.3亿欧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9%。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农畜产品自给有余。近年来,化工、电子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服务业发达,基本分为私人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两大类。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旅馆、饭店,银行、保险,社会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主要旅游点是赫尔辛基、图尔库、中部湖泊地带、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芬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金属、纸张纸板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食品、石油及石油产品、钢铁、纺织品、饲料等。20世纪80年代,芬兰经济以年平均增长3.7%的速度持续发展。90年代初,经济出现严重衰退。1993年开始复苏,1994年以来经济总体上发展良好。芬政府90年代初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增大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视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宏观上继续执行紧缩财政、鼓励投资、削减社会福利、降低所得税、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改善就业的政策,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999年加入欧元,2002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取代芬兰马克。2002年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芬经济增长缓慢。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9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8万欧元。

芬兰儿童在微型活动桑拿浴车中洗桑拿。芬兰人酷爱桑拿浴,在这个只有520万人口的国家共有近200万个大大小小的桑拿浴室,每个芬兰人几乎从婴儿时期就开始接受桑拿浴的熏蒸和洗礼。
军事: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咨询机构。总理负责领导民政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负责军事方面的国防活动。实行义务兵役制,服役期8至11个月。

新闻出版:2001年全国共有报纸208种,各种杂志、期刊5158种。主要报刊有《赫尔辛基新闻》、《晚间新闻》、《晨报》、《晚报》、《图尔库新闻》和《首都日报》。有5家通讯社,其中最大的是芬兰通讯社,简称芬通社,1915年成立,属半官方性质,同世界主要通讯社均有业务联系。芬兰广播公司(Finnish Broadcasting Company, YLE)于1926年成立,1934年改为国营。对外用芬兰语、瑞典语、英语、德语和法语广播。1958年正式开播电视,现有电视1台、电视2台、电视3台。此外还有私营广告电视台。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有线电视(赫尔辛基有线电视台)。

芬 兰 人 迎 接 圣 诞 节

外交:二战后长期奉行同苏联保持睦邻友好关系、不介入大国冲突、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的“积极的和平中立政策”。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芬兰对其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发展同欧盟的关系作为外交重点。1995年1月1日起成为欧盟正式成员。芬仍坚持奉行军事不结盟和独立可靠的防务政策,密切与北约的合作,同时继续与俄罗斯保持睦邻关系,支持俄融入国际社会。

与中国关系:1950年10月28日,苏兰与中国建交。1951年互设公使馆,1954年升格为大使馆。2002年11月,哈洛宁总统访华。

北欧简介:http://ke..com/view/45417.htm

Ⅹ 北欧五国中哪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历程)最坎坷

应该是芬兰吧,与俄罗斯这个侵略成性的庞然大物做邻居,内心专一定非常没有安全感。芬兰属历史上被俄罗斯吞并过,二战前后和苏联打过仗,领土还被苏联吞并了一些,冷战期间,芬兰的对外政策一直追随苏联,直到苏联解体后,芬兰才获得真正的独立自主。

阅读全文

与北欧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