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自行车发展史
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
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其色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随后沪上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在很多影视作品里面都可以看到黄包车夫的身影,尤其是老舍先生笔下的《骆驼祥子》更是将黄包车夫写的活灵活现。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原来设摊修理马车、人力车的诸同生,于光绪二十三年选址南京路(今南京东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
光绪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销售人力车、马车及自行车零配件,以卖带修。
到了光绪自行车已经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再此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自行车生产工厂。
民国4年(1915年),上海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邮电事业发展,自行车成为邮差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需求激增,市区又新开一批自行车商店,形成了以老闸区(今黄浦区)为中心的自行车销售网络。
民国17年同昌、大兴(两家)、得利、泰昌、润大等成为上海六大车行。一批华人创办的自行车零配件制造商和商办工场也逐步创办。如王发兴工厂生产前叉、泥板;大兴车行进口钢管接头。1930年前后,华商聘请了日本技师,生产车架(自行车主件),组装出“红马”和“白马”牌的两种最早的国产自行车。从这时候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自行车,虽然有不少零件是需要进口,但是为我国自行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国19年6月,以经营橡胶车胎及车料为主的车行成立上海橡皮五金车料同业公会。
民国21年,得利车行等17家规模较大的车行(职工135名)成立上海脚踏车贩制同业公会。修租兼营零售的中小型车行王兴业等240余户,次年4月组成上海市修租脚踏车同业公会。它们都参加了市商会。
民国26年;脚踏车贩制业公会从17家增至30多家,称为“大同行”;修租脚踏车同业公会由240多户发展为400余户,称为“小同行”。前者以贩制为主,后者以修租为主,整个自行车市场受“大同行”中几家大车行控制。抗日战争期间三轮脚踏车风行于市。三轮车身与黄包车相似,配件与自行车大同小异,车胎、钢圈、飞轮、链条、牙盘、车条、车把、踏脚等都可通用。一些零件厂、工场以及车行投入三轮脚踏车装配和经营。40年代初,上海的三轮脚踏车达2.6万余辆。源隆、顺昌、顺风等一批新的车行应运而生。
民国31年12月,上海市三轮车出租商业同业公会成立,有团体会员(车行)29家,拥有出租三轮脚踏车9700余辆;个体会员6000余人,拥有营业三轮脚踏车16300多辆。
民国35年2月,上海脚踏车贩制业同业公会更名为上海市脚踏车商业同业公会,有会员110户。 民国之后,中国还没有真正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工业,绝大部分的所谓车行,只能制造和销售自行车的零配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了自己生产的“永久”、“飞鸽”等品牌。这些品牌至今已有六十六年的历史,引领了几代国人的自行车消费时尚,开创并演绎了中国自行车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⑵ 中国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中国自行车历史
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回车上,两脚踮地引车答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
同治十三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入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其色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随后沪上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
原来设摊修理马车、人力车的诸同生,于光绪二十三年选址南京路(今南京东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
光绪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销售人力车、马车及自行车零配件,以卖带修。
民国4年(1915年),上海有近20家自行车商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邮电事业发展,自行车成为邮差的交通工具,自行车需求激增,市区又新开一批自行车商店,形成了以老闸区(今黄浦区)为中心的自行车销售网络。
⑶ 自行车的发展、改进历程
自行车发展史
自行车被发明及使用到现在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这两百年间人类在不断的尝试与研发过程中,将玩具式的木马车转换到今日各式新颖休闲运动自行车,自行车发展的目的也从最早的娱乐用途变为交通代步及休闲运动用途,休闲及竞赛领域的发展使自行车研发工作不断的精益求精,以满足求更好成绩表现选手们的需求,台湾的自行车制造业是个中翘楚,今年国人自行设计研发的Giant TCR1更登上了世界冠军车的行列。
自行车究竟在哪个年代、由谁发明的很少人知道,在1791年法国人曾发表了两轮的木马车;德国男爵卡尔杜莱斯是一般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他在1817年制造出有把手的脚踢木马自行车,他在车子前轮上装了一个方向把手,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不需用马拉的奇怪车子,也是人们最早的自行车印象。他的发明是构想是来自於溜冰鞋的原理,他想如果人们在两轮之上放个座垫,人坐在上面两脚下垂交互踩踏前进车子就能像溜冰一样前行了。
他的木马自行车在1818年正式取得德国及法国的专利,成为自行车的开山鼻祖,这辆自行车是以木头制造,这台车就是靠人的两只脚在地上蹬,以现今来看就像是木造的玩具木马,比现在的铁马重好几倍,这台木马自行车的发明对人类有极大的贡献。
最早的木马车没有把手不能控制方向、不能转弯、只能直线前行,木轮的转动及停止完全靠双脚踢地来控制;杜莱斯把木制的车架跟把手装在车上之后,转弯或移动方向就更方便了,不必停止两脚踢在地上的动作,更不必提起车子移动方向;这部车子就被拿来作为玩具马。
1819年英国、德国也都先后成立了自行车运动历史上最早的自行车学校,教人如何骑玩具马-Hobby Horse;在当时没有汽车、火车的时代,以马车为交通工具的法国、英国、美国形成了争相骑玩具马的风气,人们跨上了玩具马用力蹬,速度越快,车子就越稳,这个骑玩具马的风气在欧美持续了约十年的历史。
在1818年英国的铁匠及机械师丹尼士强生(Dening Johnson)率先以铁造取代了木头材质,以铁造取代了车轮的骨架,接著他又在伦敦创办了两所学校以训练人们学习及骑乘自行车。后来英国人就把这台有趣的车子叫作Hobby Hors,这台铁制的车由技术好、有经验的人骑乘时速可以到十三公里。
到了1830年法国政府正式决定以玩具马作为邮差送信的交通工具;1839年英国苏格兰的冶铁匠汤马士麦米伦(Thomas Macmillan)将Hobby Horse改良,他不断思考如何能坐在车上,脚能不著地还能使车子前进,最后他终於设计了一辆前轮大於后轮,并加上踏板及杠杆在后轮来驱动车子的自行车,骑乘时不需再以脚踩地面去转动轮子前进,这也是自行车发明的一大进步。
1861年法国的娃娃制造商Michanx发明了前轮驱动的自行车,在前轮轴上直接加上踏板,靠著这台自行车可以骑遍整个欧洲。他们推测车子走得更快主要关键在於车轮体积的大小,车轮越大则滚动一圈的距离就愈长,速度相对也就愈快。1867年Michanx成立公司并开始大量制造。
由於大量推广使用,此时自行车开始了量产化的阶段,后来自行车的制造都是以这台车作改良,当时法国巴黎就是自行车的制造中心;法国在1868年在竞马场举办有史以来第一场自行车竞赛,使用的就是这台自行车。1869年法国人又发明了链条来驱动后轮,到此时的自行车算是完整的版型。
1870年英国的詹姆斯史达雷(James starley)设计了大小轮的自行车,那时后轮的直径只有90公分,前驱动轮直径却有125公分以上,行车速度相当快;同一段时间法国人也作同样的改良,将车子的材质由木质改成铁质与橡胶零件,也是前轮驱动,前轮直径比后轮大数倍。骑这种车像骑马一样高高在上很威风,但是下坡时加速十分危险容易跌倒以及高度的关系上下车就存在著危险性。
1869年法国人发明用链条来驱动后轮,出现了安全型自行车;1874年英国詹姆斯史达雷发明了穿钢丝的轮圈,并且制造了三轮车,成了当时淑女们的最爱。1885年英国人把自行车改良成前后轮一样大小,并使用链条驱动,叫做Rove型的自行车,这个车型就是现代化自行车的雏型。
1888年一位住在爱尔兰的兽医(John Boyd Dunlop)——就是现在鼎鼎大名的邓禄普轮胎的缔造者——发明了橡皮充气轮胎,这是自行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发明,它不但解决了自行车多年来最令人难受的震动问题,同时更把自行车的速度又推进了许多。其实之前也有人发明过橡皮轮胎,但因为那个年代橡胶的价格非常昂贵,所以未被广为使用。
从德国男爵的发明第一台自行车以来经过许多人不断研发,到现在脚踏车才算完全定型。与以前发展中的自行车相较最大的进步,就是高度变低、材料变好;传动方面则是由鍊条传动后轮,增加了车子的稳定度。
1970年代由一群美国嬉皮所发展出的越野登山车将以往竞速用的公路车,变更为肥厚轮胎、平直把手,成了现代人又一项最新的户外休闲运动;快拆式的前后轮装置,方便了自行车的随身背负或随车运载,车身轻、周边配备又多,使得自行车的骑乘变的运动又休闲,骑上自行车的炫耀感及优越感油然而生。
从木马逐渐演变成铁马,使用的材质从木质转换成铁质、钢管及钼铬合金、钛合金及碳纤材料等的使用,愈来愈轻巧,而自行车的种类也可以使用功能性概分为公路车、登山车、旅行车、一般车甚至於电动自行车等产品,满足了现代人对自行车既舒适又多功能的要求,自行车的研发与人体合而为一的表现越显重要。
原文见下面的联接,本人有修改。
⑷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1790年,有个法国人名叫西夫拉克,他特别爱动脑筋。有一天,他行走在巴黎的一条街道上,因为前一天下过雨,路上积了许多雨水,很不好走。突然,一辆四轮马车从身后滚滚而来,那条街比较狭窄,马车又很宽,西夫拉克躲来躲去幸而没有被车撞倒,还是被溅了一身泥巴和雨水。别人看见了,替他难过,还气得直骂,想喊那辆马车停下,讲理交涉。西夫拉克却喃喃地说:“别喊了,别喊了,让他们去吧。”马车走远了,他还呆呆地站在路边。他在想:路这么窄,行人又那么多,为什么不可以把马车的构造改一改呢?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他这样一想,回家就动手进行设计。经过反复试验,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造出来了。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即使这样,当西夫拉克骑着这辆自行车到公园兜风时,在场的人也都颇为惊异和赞叹。
1816年,在德国有个看林人名叫德拉伊斯,他每天从村东的这一片树林,走到村西的另一片树林,年年如此。他想:如果人坐在车子上,走走停停,随心所欲,不是很潇洒吗?德莱斯开始制作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造的差不多。不过,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以改变前进的方向。但是骑车时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当德莱斯骑车出门试验的时候,一路上遭到不少人的嘲笑。尽管如此,他还是十分喜欢自己创作的这架“可爱的小马崽”。一次德莱斯在骑车闲逛时开过来一辆马车,车夫嘲笑他说他的车慢,于是他就和车夫说:“你信不信我的车比你的马车还快”于是他们两个打了个赌。路程是从村东到村西的一个来回,结果德莱斯比车夫整整快了1个多小时。
1840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弄到了一辆破旧的“可爱的小马崽”。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的,前轮大,后轮小。当骑车人踩动脚蹬,车子就会自行运动起来,向前跑去。因此而被警察抓住,并处以罚款。其罪名是“野蛮骑车”。
1861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原本职业是马车修理匠,他们在前轮上安装了能转动的脚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这样除非骑车的技术特别高超,否则就抓不稳车把,会从车子上掉下来。他们把这辆两轮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于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让观众大开眼界。
1869年,英国的雷诺看了法国的自行车之后,觉得车子太笨重了,开始琢磨如何把自行车做得轻巧一些。他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同时,利用细钢棒来制成车架,车子的前轮较大,后轮较小。从而使自行车自身的重量减小一些。从西夫拉克开始,一直到雷诺,他们制作的5种型式的自行车都与现代自行车的差别较大。
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是在1874年诞生的。英国人罗松在这一年里,别出心裁地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仍然是前轮大,后轮小,看起来不够协调,不稳定。
1886年,英国的约翰.k.斯塔利,是一位机械工程师,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为自行车装上了前叉和车闸,前后轮的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的车轮。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改制了许多生产自行车部件用的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利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前景,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自行车之父”。斯塔利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基本一致了。
1888年,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他把家中花园里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打足了气,装在自行车轮子上,前往参加骑自行车比赛,居然名列前茅,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它增加了自行车的弹性,不会因路面不平而震动;同时大大地提高了行车速度,增大了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力。这样,就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同样是1888年,英国考文垂市的约翰.k.斯塔利 生产出了第一辆现代自行车———“安全”自行车。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菱形车架,使得车身有更高的刚度和强度,后轮用链条驱动,并通过前叉直接把握方向。
⑸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自行车,又称单车,是一种以人力驱动的简便交通工具。它的发明和改进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自行车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最原始的形式开始,虽然在基本结构上没有质的变化,但是在其材料的选用、传动系统的改良、车轮的改进等等,在一部公路自行车的方方面面,还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变化。这些技术的改进、变化,也都是以人为本的,根据人们的需要,是它更加的符合我们的需要,使用更方便,更加轻巧、简单,自行车工业经历了百年之多,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发展历程吧。
自行车,打丁文为Bicyoletta,是“快”和“步行人”的意思,中文译名“自行车”“自由车”、“脚踏车”或“单车”。
1.公元1642年,意大利一位橱窗设计师在他所设计的罗马教堂的彩色玻璃上,绘制了自行车的雏型图案,但没有造出实物。从此以后,欧洲一些国家的许多工匠和科学工作者对创制自行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钻研,提出过许多种方案,然而均未成功。
2.1790 年,法国人希布拉克在年制成一辆木质自行车,两个车轮被前后纵列在同一轴在线,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和贡献。不过,这辆自行车没有驱动装置也不能转向,只能靠骑车人不断用双脚蹬地在一条直线上前进。他亲自骑着这辆木轮自行车,在巴黎公园前大街上奔跑、博得观众的好评。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自行车的雏型,不能算真正的自行车,虽然如此,世界科技史上都公认自行车的最早发明者是希布拉克,他制造的这辆自行车也被称为近代自行车的鼻祖,从此揭开了自行车时代的序幕。
3.1791 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在一个下雨天,在街头浸步时被经过的四轮马车溅了一身泥,这一溅使他突发奇想:四轮马车这么宽,应当把马车顺着切掉一半,四个车轮变成前后两个车轮,于是,第一架代步的 “ 木马轮 ” 小车诞生了。 这辆小车有前后两个木质的车轮,中间连着横梁,上面安了一条板凳,像一个玩具。刚刚出现的新东西肯定不是那么完善。 这辆 “ 木马轮 “ 既没有 传动链条,又无转向 装置,自然需要改进。
4.1801年,俄国有个名叫阿尔塔莫诺夫的农奴,用金属制成了带有两个圆轮和小凳的自行车,把它献给了沙皇。他因此得以取消家奴身份,成为自由民。但遗憾的是这种自行车未被推广,仅仅成为沙皇的一种玩具。
5.1818 年,一个德国看林人叫德莱斯的,也是偶尔的一个想法,也制做了一辆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的差不多,这辆车仍然没有驱动装置而靠骑车人双脚蹬地前进;不过,前轮可以活动,他在前轮上加上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可以改变前进的方向。这比西夫拉克的木质车有了重要发展。德莱斯称之为“奔跑机”,并骑车旅游,行驶的速度相当于奔跑的马车。当时的德莱斯骑着他的 ” 小马崽 ” 上路试验时,遭到不少人的嘲笑。新东西的出现总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传统势力所嘲笑,但人类的发明者永远不会因这些嘲笑而停止。19世纪上半叶,正是欧洲国家将科学技术应用于交通工具的热潮时期,各国都有人在研制自行车。德莱斯的“奔跑机”传到英、法等国后,大大启发了这些研制者,被世界公认为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自行车,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基本轮廓。
6.1839 年,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MAC MILLAN),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自行车。他在德莱斯发明的 “ 小马崽 ” 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他在后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前轮大,后轮小。这样一来,人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由双脚的交替踩动使轮子滚动。麦克米伦的这项发明,完全改变了过去骑车人用脚蹬地的驱动方式。1842 年,麦克米伦骑上这种车,一天跑了 20 千米。由于这种自行车的主动轮—— 前轮小于后轮,行驶时骑车人需要频繁地蹬脚镫,很是费力。
7.1861 年,法国的米肖父子,发明前轮大、后轮小、在前轮上装有曲柄和能转动的踏板鞍座架在前轮上面的装置。他们把这辆车冠以“自行车“的雅名,并 1867 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层出,让观者大开眼界。曾一度掀起自行车热。这种自行车行驶速度很快,但容易跌倒。
8.1869年便有英国的雷诺采用钢丝辐条来拉紧车圈作为车轮,用钢管制成车架,并首先在轮辋上装上了实心的橡胶带,使自行车的重量大大减轻;车轮上还装上了滚珠轴承和飞轮。从西夫拉克一直到雷诺,他们制做的自行车与现代自行车差别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自行车的研制、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渐认识到自行车的驱动机构(脚镫)装置在前轮上,使前轮既是主动轮又是转向轮是不科学的。真正具有现代化形式的自行车是在 1874 年诞生。英国人劳森把脚镫安装在前后两轮的中间,别出心裁地装上链条和链轮。自行车开始具备现代自行车的结构形式。英国人劳森在自行车上用后轮的转动来推动车子前进。但此时自行车仍是前轮大后轮小,不够协调与稳定。
9.1884年,中国出版的《申江胜景图》首次记载了中国开始出现骑自行车的情景。自行车是从欧洲传入我国的,以上海为最早。传入的具体时间没有确切记载,但上海最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出现了自行车。最初骑自行车的大多是西洋人,后来才逐渐扩大到中国人。到本世纪20年代,上海有一家名叫同昌车行的开始以进口零件组装自行车出售,这可说是我国最早生产的第一批自行车,取名“同昌” 牌。
10.1886 年英国的机械工程师斯塔利在劳森设计的自行车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改进,从机械学、运动学的角度设计出了新的自行车样式,车架采用金属材料的三角结构,脚镫也安放在前后轮中间部位并用链条传动,装上前叉,还首次采用了刹车装置。使用滚子轴承,又将前轮缩小,前后轮大小相同,以保持平衡,并用钢管制成了菱形车架,还首次使用了橡胶车轮。斯泰利称之为安全自行车。斯塔利不仅改进了自行车的结构,还为此而设计了生产自行车的专门机床。为自行车的大量生产和推广应用开辟了宽阔的道路,因此在世界科技史上被誉为“自行车工业之父”。他所设计的自行车车型与今天自行车的样子已经基本一致了 。
11.1887年,德国曼内斯公司将无缝钢管首先用于自行车生产。
12.1888 年,英国爱尔兰人兽医邓洛普(DUNLOP),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将自家花园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并打足气装在自行车上,由此发明了充气轮胎。这是充气轮胎的开端。减少了与地面的摩擦力,行驶平稳舒适。又一次提高了速度和自行车的舒适度。充气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而且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至此,自行车基本定型。以后,自行车虽然仍有不断改进,但基本结构没有重大突破。 从 1791 年到 1888 年,摩托车的始祖 —— 自行车的发明和改进,经历了近 100 年中这些发明者的不懈奋斗。
13.1897年,中国开始从英国进口自行车。
14.1925年世界自行车产量已达200万辆,其中英国占50%,成为当时主要的输出国。其后自行车得到广泛的发展,结构上也有了改进和提高。
15.1937年大部分自行车的齿轮实现标准化。1937年日本人在中国上海、天津和沈阳三地先后开设自行车厂,但产量极微;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工业高速发展,自行车生产受到影响。但到70年代,由于出现能源危机,世界上再次出现自行车热,自行车生产又得到飞速发展。至80年代,全世界自行车产量已超过八千万辆,中国、日本、美国和西欧成为世界自行车生产中心。
17.自行车诞生于欧洲,但20世纪却在亚洲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发展。现在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老百姓拥有5亿多辆自行车,年出口达到2000万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王国。每天清晨和落日时分,滚滚车流在中国的城市中移动,这是最为壮观的一道风景,这是一条现在中国流动的长城。
18.1953年加州学生詹姆斯-芬利-斯科特发明了越野自行车的原型。山地自行车诞生。山地车(Mountain Bike)的名称则是一位来自圣•巴巴拉的自行车狂热份子吉姆•麦克里姆首先使用的,他建议将这类型的改良式自行车命名为山地车。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一九七七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当时,一群热衷于骑沙滩自行车在山坡上玩乐的年轻人,突发奇想:"要是能骑着自行车从山上飞驰而下,一定非常有趣了。"于是便开始越野自行车的设计制造.正式命名为山地车则是在两年后的事。从此,"速降竞技"作为体育比赛中的一个新项目崭露头脚.运动员骑山地车沿规定的下坡线路高速滑降,速度快者为胜,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日本自行车组件制造商日旅公司和[shimano]公司抢先生产了山地自行车。
19.1980年,首批山地自行车在加州上市。
20.科学技术的发展,经过多次重大改革才逐渐演变为现代式样的自行车。就近代自行车而言,也有过几次重大革新:
一.是增添了变速装置,出现了多级变速,最多达到10—21个档位,可以随意调节,适应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给旅游和竞赛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是材质的改进,向质轻、坚固的方向发展,提高了速度;
三.是结构形式的改进,啬了自行车的形号、类别,现在流行的有踏板式自行车、折迭式自行车、椭圆牙盘自行车和多人旅行自行车等;
四.是动力的改进,国同低频已经出现全电控制自行车、液压传动自行车,从而使现代交通工具增多了。世界上先进的竞赛自行车,每辆只有6—9公斤重。
为了进一步提高竞赛自行车的速度等性能,日本生产的“空气动力赛车”已经问世,1981年法国举行的全国自行车比赛,冠军获得者吉西杰,就是使用的这种赛车。这种空气动力赛车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注目。纵观自行车从诞生到现在170多年的历史,它一直是在改革中发展前进的。完全可以预料,各种新型自行车将与日俱增。
21.日本自行车组件制造商日旅公司和[shimano]公司抢先生产了山地自行车。[shimano]公司以制造当时的换文件变速器著称。这种换档变速器主要用于多用途自行车,和传统的那种不同。传统的换档变速器换档时,需用手去拉或推车架上的杠杆,shimano公司的换档变速器则是装在把手上的,用手指一推就行,在山区颠簸的路上最为理想。该公司对换档变速器又做了一些改进,使自行车在全速前进时也可换档。随后,他又把山地自行车的"骑士"喜欢的强力悬臂制动器加以改进,使其效率更高。到了1988年,shimano公司须倾全力生产,才能应付市场需求。1990年,该公司自行车组件的销量上升到原来的4倍。
22.1986年,山地自行车(又名越野自行车)在美国的销量为150多万辆,占自行车总销量的12%。
23.1990年就上升到50%,在欧洲则占35%,销量最多的是法国和意大利,占45%。有人曾经骑山地自行车到非洲吉里曼加罗山顶,也有人骑这种自行车横越撒哈拉与戈壁大沙漠,在中国长城飞驰。欧洲至少有9个国家举办全国性的登山自行车锦标赛,巴黎--达卡越野自行车大赛成了一项著名的国际大赛。由于越野自行车比赛盛行一时,许多职业运动员藉此以维持生计。这种比赛有时还十分危险,车手在泥土跑道上骑车下山时,速度每小时达到90公里。
24.重量与速度间的相互关系,促使自行车制造商不断设法使产品的重量减轻,大部分优质自行车架都是用铬铝合金钢管制成的,这种赛车用的合金管,厚度已经减到0.4毫米。专家相信,比铝还轻的镁是制造车架的更理想的金属。近年来环法自行车大赛用的自行车有一部分就是用镁制造的车架。在意大利米兰的一家小工厂里,自行车制造商已选定用碳纤维和加固的工艺聚合物来制造自行车的车架,使这种由一个革命性传动机构提供的自行车重量不超过1.3公斤。
25.最新推出的山地自行车轮子的直径只有43厘米(传统的为70厘米),轮胎的气压达到每平方厘米6.2公斤,蛛网状的车架像桁架桥。因为小轮车比较坚固、轻盈,转弯比较灵活,加速也比大轮车快,桁架式车架把各部分连为一体,而且比目前任何别的车架都结实。
为了可以使公路自行车爬上山坡,人们开始使用可以改变速比的公路自行车,后面的齿轮有三片,每一片的齿数是不同的,这样就可以通过改变速比的方式来减轻爬坡时候,人体需要付出的力量,能够更多的爬上高耸的山顶,然而在改变链条在齿轮上的位置时候,需要人用手来拨动链条。无疑,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26.意大利人康帕吉奥罗(Tullio Campagnolo),发明了手动变速系统,不是人的手去拨动链条,而是依靠机械装置来完成,不仅在操作上简便,而且也在安全方面做出了贡献。随着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前变速器、后变速器的零部件,变速系统已经变得成熟了起来。因为在他们出现之前的变速系统是一种很简单的拨杆系统,不能完成更复杂的任务。变速的级数也开始逐渐的多了起来,从五速一直到当今这个时代,已经发展到了十级,也就是说后轮的齿轮数量已经达到了十片,我们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
27.拨杆系统的使用,使得我们更加方便的操控变速系统,用一只手就可以在自行车的斜梁上面,选择我们想要的齿轮比。从开始的摩擦式变速,到了八十年代初,日本禧玛诺(Shimano)公司研制成功一种可以定位变速的拨杆装置系统,简称为SIS(Shimano Index System),这种定位变速系统可以精确的把你想要的齿速比定位在准确的位置上,因为过去的摩擦式系统,不能够精确定位,需要人用手来调整,不仅速度很慢,而且还需要熟练,在遇到颠簸或者是人在骑行过程中,误碰到它的时候,还会产生意外变速的情况,Shimano的定位变速系统可以说是公路自行车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九十年代初,Shimano、Campagnolo这世界两大巨头公司,前后推出了在车把上的手拨系统,可以说这又是一次公路自行车历史发展上的重要变革,其产生的历史意义是深远的。因为它是的人们在操控变速系统的时候,无需要再低下头或者式手离开车把到斜梁上,去拨动拨杆了,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人们只需要在车把上直接拨动手拨系统的变速把手,就可以轻松自如的选取我们所想要的齿轮比了。
28.踏是一部自行车上,我们和它最直接的接触了,我们用脚踩踏着它,驱动自行车带着我们走向四面八方。自行车的脚踏,众所周知,它是在做圆周运动,为了更好的让我们大腿发出的力量传达到自行车上面,也就是说以最高的效率前进,人们在脚踏上面做了很多的改进,从一开始,公路自行车的脚踏和普通自行车是一样的,人们开始使用斜地很硬的鞋来蹬踏,后来出现了脚带脚踏,到现在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人在使用它,脚带脚踏就是在脚踏上,通过其自身的结构,将结实的皮带或者是合成材料的带子,穿过固定在脚踏上,脚踏还有一个笼罩我们前脚掌的金属或工程塑料制品,这样的话,我们的脚就可以和脚踏固定在一起了,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蹬踏效率,将我们腿部提拉动作的力量也作用于蹬踏的动作中去,不仅蹬踏的效率提高了,而且在颠簸路面上,还可以防止我们的脚意外脱离脚踏,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安全系数。但是这样的脚踏,在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很难让我们脱离开它,危险就会伴随我们而发生了,到了八十年代一种新型的脚踏问世了,它的出现,使得我们的蹬踏效率、安全系数方面都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样革命性的产品就是自锁脚踏,最初是由法国的LOOK公司开发完成的,已经推向市场大受欢迎,到现在自锁脚它已经有了多种多样的外观,适用于不同的用途,但是究其原理还是万变不离其宗。自锁脚踏需要配备专用的自锁鞋,自锁脚踏是一种锲型结构,自锁鞋鞋底安装相兼容的锁片,通过卡入的方式就可以固定自锁鞋和自锁脚踏了,可以说摆脱了脚带脚踏对脚面的束缚,你想要脱开自锁脚它,只要你以脚踏结合点为圆心,从结合点到后脚根为半径,用划圆的动作就可以完成脱出自锁脚踏了。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蹬踏的效率也随之提高,因为你的脚和脚踏结合得更加简单了。Shimano公司开发出了一种金属锁片的小型脚踏,使得锁片可以更加方便的走路,而且耐磨,很适用于外出旅游使用。
29.车轮是一部自行车飞速前进的载体,从一开始的木制轮圈到后来应用钢制轮圈,轮圈逐渐走向了成熟,公路自行车的车轮尺寸标准采用的是法国标准,700C,这表示它的直径。车轮的轮圈材质也在不断的变化,使用最多的当数铝合金,现今已经出现了碳素纤维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传统的公路自行车车轮和普通自行车一样,都是使用辐条来编制车轮,辐条多使用不锈钢制成,现在,使用厂家制作的轮组也是很多了,轮组是什么呢?传统的车轮都是使用,车轴、辐条、车圈自行编制,轮组则改变了这样的方式,而是由生产厂家根据自身的设计,来制造重量更轻、强度更高、整体性能更好的车轮,这就是轮组,它通过减少辐条数量来减轻重量,辐条使用片状且车圈也是片状的来降低车轮的风阻。车轴使用工业轴承。轮组也是近几年开始出现的,并且逐步得到了应用,其目前缺点是价格偏高、维修不便。
30.这几大部分说完之后,再来看看一部自行车的灵魂所在吧。一部自行车的灵魂所在就是车架,公路自行车架的结构从一开始到现在还是在沿用最经典的菱形结构,但是在材料的使用上却是日新月异,从一开始的钢管自行车,到后来逐步发展的材料科技,已经使得钢管的重量和强度比达到了一定的极限,近代公路自行车车架开始使用铝合金、碳素纤维、钛合金、镁合金、钪合金等等新型材料来制造,追求的目标就是重量更轻、强度越高、骑行更加舒适。
从车架的材料上我们也看到公路自行车其它零部件在材料上变化,从钢到铝合金、钛合金、碳素纤维等等,可以看到自行车发展的变化也是随着工业界的巨大发展而变化。公路自行车的演变、发展,也是朝着人性化方向前进,逐步的提高人们骑行的安全系数,减轻人们骑行付出那些无谓的做功,把人自身的功率最大程度的通过自行车发挥出来。
31.自行车正向着轻(重量轻、骑行轻)、新(多品种、新款色、能拆卸、可折迭)、牢(高强度)、廉的方向发展。自行车的造型和外观要进一步趋向细腻、造型美观、色彩鲜艳和协调。例如:娱乐、体育锻炼和竞技用的越野性自行车,强度高、轮径小、轮胎断面粗、胎面带有大齿爪、不怕撞、不怕摔、越野性能好,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用品;成年人野外旅游用的山地式自行车使用条件更为宽广,因此就要求更为轻便、耐用,还要装有变速装置;高速公路竞赛车则向流线型和更轻重量方向发展。
32.自行车主要由车体部分、传动部分、行动部分和安全装置组成,根据需要可增加一些附件。四个主要部分又可分解为车架、前叉、前叉合件、车把、前轴、中轴、后轴、曲柄链轮、脚蹬、飞轮、车轮(包括轮辋、车胎、辐条)、链条、鞍座、车闸、车灯、车铃、反射器等部件。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和竞赛车还装备变速控制器、前拨链器和后拨链器等。自行车附件有衣架、支架、气筒、保险叉、挡泥板等。
车体部分主要由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组成。前后轮中心距上、前叉倾斜角和前叉伸距堤自行车的主要参数。
车架是用普通碳素钢管经钎焊而成的菱形桁架结构,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承担骑行者和运载货物的重量,以及来自地面的冲击力;前叉通过有上下两组滚珠轴承的前叉合件与车架相联接,前叉在车架上可以灵活转动;车把通过车把中心的斜楔式螺母,用旋紧把心丝杆的办法固定在前叉的主管内,使之与前叉联接成一刚性的转向机构,以提供良好的操纵性能;鞍座通过一根鞍管与车架刚性联接,以承受人体的全部重量,鞍座的高度可根据骑行者的需要调整。
传动部分由脚蹬、曲柄、链轮、中轴、链条和飞轮组成。骑车人的双脚踩动脚蹬,带动曲柄作回转运动,由链轮经链条传到后轴的飞轮而带动车轮旋转。一般自行车的传动速比是固定的,即行程是一个定值。较高级的和特殊需要的自行车都装有不同形式的变速传动机构,常见的有中轴变速、传动链变速和后轴变速三种。
行动部分由前后车轮,通常由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和轮胎组成。车轮的重量和轮胎的花纹、规格、质量等都影响骑行的轻快性和舒适性;轮辋和轮胎的重量一般尽量减轻,以使骑行轻快;轻质轮辋用铝合金制造,轮辋通过辐条与前后轴联接。
安全装置主要是指制动器,即车闸,其次还有照明设备和鸣号装置等。车闸是保证骑行者人身安全的重要装置,车闸的种类繁多,基本上分为轮缘闸和轴闸两类。轮缘闸是通过机械杠杆、推杆、拉杆或钢丝绳等,直接将高摩擦系数的闸皮压向轮胎或轮辋,以使车轮制停的机构;轴闸是用各种方式来制停轴壳的机构,这种车闸不受轮缘不正的影响,制动过程柔和平稳。
照明和反射装置是自行车夜间安全行车的重要装置。照明装置利用蓄电池或发电机为骑行者照亮前方道路,有一定的照明亮度要求;反射装置是一种防护装置。受其它机动车辆的前灯照射时,它能反射出光亮,提醒对方注意。
33.自行车分类
(1)XC--Cross Country:普通越野车(通常为越野车)
说明:有些弹跳,相对较小的冲击 功能重点:50%下坡,50%爬坡
(2)XC Racing : 竞赛越野
说明:包含长坡的有骑乘技巧难度的竞赛路道, 功能重点:30%下坡,70%爬坡, 英文里也有称为:Aggressive X
(3)DS--Dual Slalom :速降对抗赛车 (也有译为:回转双人对抗赛)
说明:也有成为飞包车,和近来流行的街攀车比较相似,都是前软叉,硬车架,只是在结构有细微变化,另外轮胎等细节部分作了更适合街道的改进
(4)DH--Down Hill:速降车
说明:刻意挑战、俯冲速度、高度落差及强烈冲击的下坡赛道,踩踏功能完全是陪衬, 功能重点:100%下坡,0%上坡, 英文分类里也成为:COMP.DH或Extreme
(5)FR - Free Ride:自由骑
说明:
针对 崎岖不平的自由骑地形,进阶级林道,持续遭遇跳跃及相对程度冲击的激烈模式,功能重点:60%下坡,40%爬坡。英文分类也有称为:Enro
(6)Dirt Jumping:(暂时不确定中文名称)
说明:极具技巧及技术要求的路线,包含大量的垂直落地及飞跃。 功能重点:90%下坡,10%爬坡, 英文分类也有称为:Freeride 或Tech
(7)FS--Full Suspension:全减震越野车 (笼统称呼)
场地骑行又包括泥地和硬地两类。
其中泥地包括:DS(Dual slalom),4X,DJ(Dirt jump)。
DS(Dual slalom),一般在天然的下坡路线上,进行修整和改造,成为DS赛道。分为两道,由两人同时出发比赛。赛道一般全下坡,以弯道为主,无大落差地形。对车的坚固程度要求较高,兼顾轻量化,硬尾,软尾都有。避震行程130MM左右。4X,场地类似越野摩托场地,有上,下坡,小抛台,多人同时出发,不分赛道。硬尾为主,对车的要求类似DS,但要求更轻,可以适当牺牲强度。避震行程130MM左右。
(8)DJ (Dirt jump),也就是土坡腾越了,表演性的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DS,硬尾,对头管强度要求高。避震行程100MM左右
硬地包括:Urban,Bike park。
Urban,就是街式,以城市为舞台的表演性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DS,硬尾为主,避震行程100MM左右。
Bike park,自行车极限公园,有各种U台,练技巧的好地方,表演性玩法,对车的要求类似Urban。
⑹ 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自行车运动于 1913 年前后由欧洲传入 。当时自行车主要是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内。1930年潘德明骑自行车容环游世界,经越南、柬埔寨 、泰国、澳大利亚 、印度尼西亚、马来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古巴、瑞典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历时7年多返回中国。
1940年后,中国各地在田径场里举行了不同形式的中小型自行车比赛。1947年在上海举行了中国第一次全国性表演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自行车运动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最近几年相继举行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以及多次场地赛、山地赛,给我国的自行车运动带来了长足发展。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郭爽在自行车场地赛女子争先赛中摘得铜牌,为我国自行车运动再添光彩。
⑺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简介60字
1817年,德国人德莱斯在法国巴黎发明了带车把的木制两轮自行车。自行车问世后迅专速成为当时欧洲人青睐的交属通工具。19世纪一些欧洲人也构思出了一些理想的自行车图。自行车发明的早期阶段,人们认为越大的轮子行驶的速度越快,两名男子骑着一辆车轮几乎为一人高的自行车。
⑻ 自行车发展史的中国发展
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是人坐在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业余消遣的娱乐性代步工具。
同治十三年(1874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运来人力车输送到上海,这种车称为“东洋车”,因其色黄又叫“黄包车”,成为代步工具。随后上海兴起了人力车的修、租、贩制业。
光绪十年(1884年),中国出版的《申江胜景图》首次记载了中国开始出现骑自行车的情景:“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里走路。不独一人见之,相见者多矣。”当时自行车数量极少,寥寥可数,骑行者也都是金发碧眼的洋人。按自行车发展史来看,当时时自行车在欧洲也是首创,仅几年后就已经传入中国,可见其引进速度之快。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英商怡和、德商禅臣、法商礼康等洋行将自行车及零件列为“五金杂货类”输入上海,到19世纪末在上海已有广泛市场。
1897年,中国开始从英国进口自行车; 原来设摊修理马车、人力车的诸同生,于光绪二十三年选址南京路(今南京东路)604号,开办了同昌车行,经营自行车及零配件。
光绪二十六年,上海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销售人力车、马车及自行车零配件,以卖带修。 1937年日本人在中国上海、天津和沈阳三地先后开设自行车厂,但产量极微;
1940年上海自行车厂(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使中国有了自已品牌自行车生产企业;由此开创并演绎了中国自行车行业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引领了几代中国人的自行车消费时尚,堪称中国自行车行业的一面先锋旗帜。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汽油供给受到了严重限制,汽年数量大幅度缩水,电车也因为战争发生,缩减了大部分线路。上海市区的交通任务,除人力黄包车、板车外,几乎全部由自行车和由其改装的三轮车来承担,这种三轮车因为常被市民小贩用来装载菜品贩卖,特别是用来出摊卖海鲜,当时的海鲜又以黄鱼居多,故后来上海人称这种三轮车为“黄鱼车”。
自行车不需任何能源就可通行无阻,如此轻便的交通工具,优势显露无遗。不仅如此,自行车可以驮物的运输功能此时也被开发出来,因战争期间上海与郊区遭受封锁,各地单帮商贩都是依赖自行车以运输物资,自行车需求更是与日俱增。
战争期间,上海下层民众有出行之需,对自行车却无力购买。这使得自行车出租业务应时兴起。那时的许多自行车行有专供人学车的出租车,“一只角子一个钟点(相当于一毛钱)”。出租车辆通常是流行的26英寸两轮脚踏车,规模较大的车行还备有24英寸、28英寸的脚踏车和专供少年儿童学习用的小脚踏车和三轮脚踏车。 1949年中国自行车年产量共只有1.5万辆左右;
1950年,新中国第一个全部国产化的自行车品牌“飞鸽”在天津诞生。
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组建成了上海自行车三厂,也就是凤凰自行车厂的前身。几年之后,凤凰牌成了家喻户晓的自行车名牌,一时供不应求。但自行车还是较为稀少的宠物。
1974年诞生了金狮牌自行车,1976年建厂于常州。
60、70年代,自行车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缝纫机、手表、自行车被列为三大件,成为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据父辈讲,这是女孩子当时找婆家的首要物质条件,是为姑娘出嫁时一份倍有“面子”的嫁妆。如果有人骑上自行车,后面都会引来一群驻足羡慕的眼神。而且那时凭票购买自行车后需及时向当地派出所登记办证上牌,另如谁家的自行车丢失了,公安局、派出所也会立刻派人侦破。
80年代,以“永久、凤凰、飞鸽、红旗、金狮”国内自行车行业五大品牌企业为首,中国共有自行车制造厂60余家,自行车零部件厂千余家,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生产体系。
90年代,自行车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来品牌的进入,如: GIANT捷安特(台湾巨大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Merida美利达(于1972年台湾,台湾自行车第一品牌)、TREK崔克(于1976年美国),千篇一律的老样式被五光十色的新式自行车代替。特别是捷安特从进驻内地后基本上每年都是排名第一,使“永久、凤凰、飞鸽”不在独享殊荣。轻便车、折叠车、山地车、变速车、赛车遍地开花。过去自行车单一的实用功能衍变出运动功能,人们对自行车的认识度也远比60、70年代高得多,自行车自此已普及进入千万家庭!
自行车诞生于欧洲,但20世纪却在亚洲的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发展。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老百姓拥有5亿多辆自行车,年出口达到2000万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王国。每天清晨和落日时分,滚滚车流在中国的城市中移动,这是最为壮观的一道风景,这是一条流动的长城。
50年代,自行车还是较为稀少的宠物。人们谈论“飞鸽、永久”,不啻于今天人们谈论“捷达、富康”,谁家的自行车丢失了,公安局,派出所会立刻侦破。在以轿车为高官专属的年代,自行车是百姓的自豪。80,90年代,自行车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千篇一律的老样式被五光十色的新式自行车代替。“飞鸽、永久”也不在独享殊荣。山地车、变速车、高档赛车、电力自行车等遍地开花。过去自行车单一的实用功能衍变出娱乐功能,人们不再仅仅是骑车而是玩车。人们对自行车的认识度也远比50年代多。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特种自行车。根据国家标准对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的相关规定,电动自行车归属非机动车管理范畴,应同时具备以下5个特征:必须具备脚踏行驶功能,蓄电池只作为辅助能源;必须具备两个车轮;设计车速不大于20公里/小时;整车重量不大于40公斤;轮胎宽度(胎内)不大于54毫米。
电动自行车的型号以TD(特种自行车种类的电动自行车类)冠号。它虽然具有普通自行车的外表特征(甚至具有摩托车的外表特征),但是主要的是,它是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2010年中国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共计2954万辆,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和消费国,年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均超过90%。这是来自北京水清木华的《2010-2011年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研究报告》(详见参考资料)
⑼ 自行车的发展历史60字简介
1866年清朝派出了第一个出洋考察团,其中19岁少年张德彝在游记里使用到“自行车”内一词,于是自行车一词首次容出现,并被一直沿用至今。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之一,它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清朝康熙年间,黄履庄潜心研制了自行车。《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黄履庄所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由此可见,他制造的自行车,前后各有一个轮子,骑车人手摇轴旁曲拐,车就能前进,这是史料最早记载的自行车。黄履庄以后大约100年,法国人西夫拉克1790年才制成了木制自行车。——常识科技篇。
⑽ 〓〓急!!〓〓自行车的发展史
自行车发展史
自行车被发明及使用到现在已有两百年的历史,这两百年间人类在不断的尝试与研发过程中,将玩具式的木马车转换到今日各式新颖休闲运动自行车,自行车发展的目的也从最早的娱乐用途变为交通代步及休闲运动用途,休闲及竞赛领域的发展使自行车研发工作不断的精益求精,以满足求更好成绩表现选手们的需求,台湾的自行车制造业是个中翘楚,今年国人自行设计研发的Giant TCR1更登上了世界冠军车的行列。
自行车究竟在哪个年代、由谁发明的很少人知道,在1791年法国人曾发表了两轮的木马车;德国男爵卡尔杜莱斯是一般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他在1817年制造出有把手的脚踢木马自行车,他在车子前轮上装了一个方向把手,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不需用马拉的奇怪车子,也是人们最早的自行车印象。他的发明是构想是来自於溜冰鞋的原理,他想如果人们在两轮之上放个座垫,人坐在上面两脚下垂交互踩踏前进车子就能像溜冰一样前行了。
他的木马自行车在1818年正式取得德国及法国的专利,成为自行车的开山鼻祖,这辆自行车是以木头制造,这台车就是靠人的两只脚在地上蹬,以现今来看就像是木造的玩具木马,比现在的铁马重好几倍,这台木马自行车的发明对人类有极大的贡献。
最早的木马车没有把手不能控制方向、不能转弯、只能直线前行,木轮的转动及停止完全靠双脚踢地来控制;杜莱斯把木制的车架跟把手装在车上之后,转弯或移动方向就更方便了,不必停止两脚踢在地上的动作,更不必提起车子移动方向;这部车子就被拿来作为玩具马。
1819年英国、德国也都先后成立了自行车运动历史上最早的自行车学校,教人如何骑玩具马-Hobby Horse;在当时没有汽车、火车的时代,以马车为交通工具的法国、英国、美国形成了争相骑玩具马的风气,人们跨上了玩具马用力蹬,速度越快,车子就越稳,这个骑玩具马的风气在欧美持续了约十年的历史。
在1818年英国的铁匠及机械师丹尼士强生(Dening Johnson)率先以铁造取代了木头材质,以铁造取代了车轮的骨架,接著他又在伦敦创办了两所学校以训练人们学习及骑乘自行车。后来英国人就把这台有趣的车子叫作Hobby Hors,这台铁制的车由技术好、有经验的人骑乘时速可以到十三公里。
到了1830年法国政府正式决定以玩具马作为邮差送信的交通工具;1839年英国苏格兰的冶铁匠汤马士麦米伦(Thomas Macmillan)将Hobby Horse改良,他不断思考如何能坐在车上,脚能不著地还能使车子前进,最后他终於设计了一辆前轮大於后轮,并加上踏板及杠杆在后轮来驱动车子的自行车,骑乘时不需再以脚踩地面去转动轮子前进,这也是自行车发明的一大进步。
1861年法国的娃娃制造商Michanx发明了前轮驱动的自行车,在前轮轴上直接加上踏板,靠著这台自行车可以骑遍整个欧洲。他们推测车子走得更快主要关键在於车轮体积的大小,车轮越大则滚动一圈的距离就愈长,速度相对也就愈快。1867年Michanx成立公司并开始大量制造。
由於大量推广使用,此时自行车开始了量产化的阶段,后来自行车的制造都是以这台车作改良,当时法国巴黎就是自行车的制造中心;法国在1868年在竞马场举办有史以来第一场自行车竞赛,使用的就是这台自行车。1869年法国人又发明了鍊条来驱动后轮,到此时的自行车算是完整的版型。
1870年英国的詹姆斯史达雷(James starley)设计了大小轮的自行车,那时后轮的直径只有90公分,前驱动轮直径却有125公分以上,行车速度相当快;同一段时间法国人也作同样的改良,将车子的材质由木质改成铁质与橡胶零件,也是前轮驱动,前轮直径比后轮大数倍。骑这种车像骑马一样高高在上很威风,但是下坡时加速十分危险容易跌倒以及高度的关系上下车就存在著危险性。
1869年法国人发明用链条来驱动后轮,出现了安全型自行车;1874年英国詹姆斯史达雷发明了穿钢丝的轮圈,并且制造了三轮车,成了当时淑女们的最爱。1885年英国人把自行车改良成前后轮一样大小,并使用链条驱动,叫做Rove型的自行车,这个车型就是现代化自行车的雏型。
1888年一位住在爱尔兰的兽医(John Boyd Dunlop)发明了橡皮充气轮胎,这是自行车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发明,它不但解决了自行车多年来最令人难受的震动问题,同时更把自行车的速度又推进了许多。其实之前也有人发明过橡皮轮胎,但因为那个年代橡胶的价格非常昂贵,所以未被广为使用。
从德国男爵的发明第一台自行车以来经过许多人不断研发,到现在脚踏车才算完全定型。与以前发展中的自行车相较最大的进步,就是高度变低、材料变好;传动方面则是由鍊条传动后轮,增加了车子的稳定度。
1970年代由一群美国嬉皮所发展出的越野登山车将以往竞速用的公路车,变更为肥厚轮胎、平直把手,成了现代人又一项最新的户外休闲运动;快拆式的前后轮装置,方便了自行车的随身背负或随车运载,车身轻、周边配备又多,使得自行车的骑乘变的运动又休闲,骑上自行车的炫耀感及优越感油然而生。
从木马逐渐演变成铁马,使用的材质从木质转换成铁质、钢管及钼铬合金、钛合金及碳纤材料等的使用,愈来愈轻巧,而自行车的种类也可以使用功能性概分为公路车、登山车、旅行车、一般车甚至於电动自行车等产品,满足了现代人对自行车既舒适又多功能的要求,自行车的研发与人体合而为一的表现越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