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简短到200字左右
新疆古称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邦建专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属汉政权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清乾隆后期改称西域为新疆,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设在乌鲁木齐市(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
❷ 新疆历史发展的三个基本结论
新疆历史重点总结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面积
166
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六分之一,
是全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
国内与甘肃,
青海,
西藏三省区相邻,
国外与蒙古,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
印度
8
国接壤
'
边界
线长达
5600
多公里,是我国边界线最长的省区。
2.
新疆的宗教演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的格局。
这一
格局持续了
1000
多年。第二阶段是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的格局。这一格局
持续了
600
多年。第三阶段是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宗教并的格局。
3.
总之,通过对《教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
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
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认同
.
4.
国家的四个要素:国民,领土,政府和主权。
5.
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也是国家四个基本要素之中最能反映国家本质特征的要素。
6.
古代中国具有多种含义
'
它既有地域的含义,也有文化和王朝法统的含义。“中国”一词
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后,认为上天将“中国”交付给了他,占有了商的京师,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在这里,
“中国”是指王朝京师之地。
历史上说的“中国”不仅
包括以汉族为主所建立的中原王朝,
也包括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和非中原地
区政权。
7.
从国家的四个构成要素来看,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中国”
这一国家中的国民,
是由多民族构成,中国政治,
经济,
文化等的发展也是多民族共同努力
的结果。第二,历史上中国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发展的。第三,在历史上,由汉民族
建立的政权中有许多少数民族参与任职;
而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也大量吸收汉族知识
分子和上层人士进入其政府机构,
他们并不外于中国。
第四,
国家主权是国家要素中最重要
的内容之一。
8.
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天山南北地区;
而
广义的西域主要指玉门关,阳关以西,中亚,西亚地区,及至地中海,东欧,北非的广大地
区。
9.
1884
年,清政府正式决定在新疆建省。从此,“新疆”成为一个固定的名称沿用至今,
其他几个名称则逐渐不再使用了。
10.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可以表明:第一,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
行政管理。
第二,历代中央政府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第三,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
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第四,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11.
据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祖国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
13.39
亿
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91.51
%,其余少数民族占全国人
口的
8.49
%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塔塔族。
12.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第一,民族杂居程度进一步扩大。第二,民族人口流动的趋势
有了新的变化。第三,各民族的共同性将日益增多,但各民族特点将长期存在。
13.
新疆是全国人口密度最低的省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
12
人。
14.
公元前
1
世纪,佛教经克什米尔首先传入新疆于阗。
15.
佛教寺院分两种形式,一种是殿堂式寺院,一种是石窟式寺院(又称“千佛洞”)。新
疆的石窟寺就开凿于这个时期,其中最著名的是拜城克孜尔千佛洞。
新疆佛教在鼎盛时期还形成了于阗,龟兹,疏勒,高昌等佛教中心。
16.
阿图什大清真寺是新疆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
17.
阿图什大清早寺的建立和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伊斯兰教,是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两个
标志。
18.
新疆现在仍保持着多种宗教并存的基本格局。现有宗教为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
主教,东正教和道教。
19.
种族是指“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形,眼色,血型等)
的人群”。
20.
印欧语系各种文字的“民族”一词,一般源于希腊文,意思是依靠历史,语言或各种族
的联系而被视作整体的人群,最早见于《荷马史诗》。
21.
民族一词是
1899
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首用的。
22.“四个共同”的民族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3.
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是民族素质的
提高。三是民族关系的和谐。四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五是自然环境的制约。
24.
民族同化的概念:民族同化是指在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一个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人,
因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本民族特征变成另一个民族的假象。
25.
民族同化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强迫同化,另一种是自然同化。
26.
民族问题的涵义:所谓民族问题,是指民族从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历史过程中,基于民
族差别而产生的一切矛盾,问题和关系的总和。
27.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两个基本因素:一是自身因素,二是社会因素。
2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
交织在一起,
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国内问题
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29.
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普遍性,敏感性和国际性等特点。
30.
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还必须把握以下两点:一是要正确理解和
把握社会发展与民族问题的主从关系。
二是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辩
证关系。
31.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所有民族在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上一律
平等。
第二,
各民族在一切权利方面一律平等,
国家应当无条件地保护和保障一切少数民族
的权利。第三,只有消灭阶级剥削压迫,才能实现真正彻底的民族平等。第四,在不同的社
会主义制度下,
民族平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
以及理论根据和实际情况,
都有这
很大的不同,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32.
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异同,
都有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具有同等的地位,
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依法享有
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33.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是指各民族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助合作,联
合奋斗,和谐发展。
在我国,各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是和睦,
友好和互
助,
联合的关系。
民族平等是实现团结的前提和基础。
民族团结是进一步实现完全平等的重
要条件。
34.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35.“三个离不开”思想的提出也是有实践根据的,这主要是指:一是政治历史条件。二是
政治现实条件。
三是民族分布条件。
四是各民族人口,
经济,
资源条件。
五是语言文字条件。
36.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当代
中国民族关系的新的科学概括。
37.“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3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涵义是: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9.
在党的领导下,
内蒙古人民于
1947
年乌
5
月
1
日设立克内蒙古自治区,
为其他少数民族
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树立了榜样。
40.
截至
2003
年年底,
我国共建立
155
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其中自治区
5
个,
自治州
(盟)
30
个,自治县(旗)
120
个。
41.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一般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第一,各
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都必须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和
《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据,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治权的实施必须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进行。
第二,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必须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第三,民族自治地
方的建立,
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确定,
都要同有关民族代表充分协商,
依照法律程序报请批
准。
第四,
民族自治地方区域界限的划分也是一个必须慎重处理的问题,
要考虑到民族关系,
历史沿革,经济条件和政治稳定等各种因素。
42.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发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43.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44.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第一,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
互交错居住的特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应我国民族分布复杂的特点。
第二,
中国在
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传
统。第三,
中国各族人民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
亲密关系,
中国共产党成为凝聚各族人民力量的领导核心。第四,
中国幅员广大,
各民族经
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5.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第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祖国的统
一。
第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权利。
第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
第四,
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第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
增进民族团结,加强边防建设,巩固国家安全,维护祖国统一。
46.
1984
年
5
月
31
日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
2001
年
2
月
28
日第九届人大上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法》。
47.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第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必然要求。第二,是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性。第三,是实施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速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48.
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49.
新世纪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任务:一,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从普遍贫穷到总体小康
的历史跨越。
二,
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集中表现。
三,
发展是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50.
从根本上讲,
发展是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和根本途径。
51.
坚持以人为本,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52.
可持续发展观,主张环境,资源,人口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把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
当代人的需要和子孙代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53.
坚持国家扶持,兄弟省市支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54.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新疆的核心”。
55.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56.
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共同创造的,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综合体。
57.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主要是指对中华先进文化的认同。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
❸ 简述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面积166.49万平方版公里,占中国国权土面积六分之一,陆地边境线5600公里,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据2000年统计,新疆人口为1925万人,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为1096.96万人。新疆现有47个民族成分,主要居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塔塔尔、俄罗斯等民族,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4年)开始成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新疆各民族人民团结协作,努力开拓,共同书写了开发、建设、保卫边疆的辉煌篇章,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❹ 新疆在建国后的发展与进步包括哪些方面
一、经济快速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当时的新疆,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农场和成规模的良田,工业企业几乎全是私营小作坊,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新疆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中国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始终把帮助边疆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适时作出一系列推动和促进新疆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促进新疆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经历了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发展阶段后,目前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呈多元化特点。在农村,除粮食和棉花等传统农作物外,林果等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渠道。2008年农牧民人均从林果业获得收入340元人民币。在一些林果业发展较早的县市,林果收入已经占到农牧民收入的40%以上。
外出务工特别是到东部地区务工成为农牧民增收的又一新途径。2008年外出务工的新疆农牧民达150万人次以上,全疆农牧民人均劳务增收150元人民币。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销售,也带动了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几十万人就业,增加了居民的家庭收入。
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国家坚持优先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通过实施特殊扶持政策,推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为确保少数民族考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实行高等学校招生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照顾政策,此后又提出按比例录取的优惠政策,并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单独命题考试、单划分数线录取等政策,这种照顾一直持续至今。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医疗卫生水平极其低下,地方病、传染病频发,人口死亡率达20.82‰,婴儿死亡率高达420‰至600‰,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到30岁。1949年,新疆仅有医疗机构54个、病床696张,每万人只有1.6张病床、0.19名医生,且卫生机构都分布在少数城市(镇)。
60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投资,2008年新疆拥有各类卫生机构7238个,其中有各类医院1629所、病床位9.36万张、医生4.38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36张、医生21人。
卫生防疫机构从无到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乡卫生防疫体系,防病、灭病水平和能力显著提高,消灭了天花病等一些地方病,各类地方病和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四、民族文化得到保护
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在新疆民族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通过建立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成立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所等机构,抢救、搜集、整理、保护了一大批民间音乐舞蹈作品,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各类艺术人才,使传统的民间音乐舞蹈后继有人,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维吾尔古典音乐套曲,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瑰宝。新中国成立前夕,“十二木卡姆”已濒临失传。
新中国成立不久,当时的新疆省人民政府即于1951年8月将“十二木卡姆”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组织力量对木卡姆艺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并于1955年完成了录音、记谱和歌词整理工作,于1960年出版“十二木卡姆”乐谱。
从此,“十二木卡姆”完成了由口头传承向文本传承的转折。
五、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人口自由流动日益增多,多民族混居状况更为明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受市场导向作用影响,以上学、工作、经商、务工为主要目的的自发、自愿人口流动,在新疆城乡之间、北疆和南疆之间、新疆和内地之间频繁增加。
2008年,新疆约有24万富余劳动力前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另外,每年还有大量的季节性流动人口在新疆境内和新疆与内地之间流动。每年8月下旬至11月的棉花收获期间,都有来自其他省市的数十万人到新疆从事棉花采摘工作。
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结下了深厚情谊。60年来,新疆各族人民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形成、发展和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这既是新疆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也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六、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新疆历史上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且一直持续至今。目前新疆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中国政府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新疆全面贯彻执行这一政策,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障宗教界的合法权益,促进宗教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当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实现的,是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的,也是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
离开了国家统一,离开了社会稳定,离开了民族团结,新疆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多年来,境内外“东突”势力不顾新疆各族人民福祉,鼓吹民族分裂主义,在新疆策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暴力恐怖活动,危害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新疆的发展与进步。
“东突”势力对新疆各族人民实施的暴力恐怖活动,是对中国宪法和法律的公开挑战,是严重的反社会、反人类的暴力犯罪行为。国家统一是新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社会稳定是新疆发展进步的前提和保障,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中国政府依法打击“东突”势力的破坏活动,为新疆的发展进步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符合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❺ 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新疆历史与发展
由来: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来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谓称德到世界的承认。 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 丝绸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的交汇的桥梁。丝绸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丝绸之路(Silk Road)古代贯通中西方的商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命名。不过他所指的系“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国于河间地区以及中国与印度之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路线”。所谓西域则泛指古玉门关和古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后来,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因其上下跨越历史2000多年,涉及陆路与海路,所以按历史划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有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很大,人们又把它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海上丝路在中世纪以后输出的瓷器很多,所以又名“瓷器之路”。总之,丝绸之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丝路是古代中西方商路的统称;狭义丝路仅指汉唐时期的沙漠绿洲丝路。
丝路兴衰丝路起始时间史学界尚无定论,但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从陆路传入波斯,再转贩至罗马帝国。公元前4世纪西方古文献中已对蚕丝有了记载,并指明“其丝货有贩至印度者”。公元前3世纪以前,西方已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其拉丁语意为“丝之国”。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8年?~前87年)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派张骞(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出使西域,“凿空”丝路。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他再度出使西域,其副使分赴大宛(今费尔干纳)、康居(今阿姆、锡尔两河流域)、大月氏(今阿富汗中西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于阗(今和田)、扜弥(今于田东)等地,从此开通丝路。汉武帝又开河西四郡,筑河西长城,起亭障直至盐泽(今罗布泊),与乌孙联姻,设使者校尉(后改西域都护府),移民屯田。汉出使各国使者、商人“相望于道”,“相属不绝”。中亚、西亚的商人“不绝于时日,商胡贩客,日唉于塞下”。新莽时期(公元9年~23年)丝路中断。班超(公元32年~102年)在重开丝路中功绩卓著,曾派甘英使大秦(罗马帝国),至条支(今伊拉克)遇西海(今波斯湾)而返,这是汉代中国官员沿丝路西行最远者。
隋唐(589年~896年)丝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唐中叶战乱频繁,丝路被阻,后虽有恢复,规模远不如前,海上丝路逐渐取而代之。北方陆上丝路指由黄河中下游通达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丝路、沙漠绿洲丝路。前者存在于先秦时期,后者繁荣于汉唐。沙漠绿洲丝路延续千余年,沿线文物遗存多,是丝路的主干道。其起点一般认为是长安(今西安),其实它随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转移而变化。长安、郏鄏—洛阳、平城(今大同)、汴梁(今开封)、大都—燕京—北京曾先后为丝路起点。草原森林丝路从黄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亚平原南部至中亚分两支,一支西南行达波斯转西行,另一支西行翻乌拉尔山越伏尔加河抵黑海滨。两路在西亚辐合抵地中海沿岸国家。沙漠绿洲丝路是北方丝路的主干道,全长7000多公里,分东、中、西3段。东段。自洛阳、长安至敦煌。较之中西段相对稳定,但长安以西又分3线:
①北线由长安沿渭河至虢县(今宝鸡),过汧县(今陇县),越六盘山,沿祖厉河,在靖远渡黄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较短,沿途供给条件差,是早期的路线。
②南线由长安沿渭河过陇关、上邦(今天水)、狄道(今临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黄河,穿西宁,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张掖。
③中线与南线在上邽分道,过陇山,至金城郡(今兰州),渡黄河,溯庄浪河,翻乌鞘岭至姑臧。南线补给条件虽好,但绕道较长,因此中线后来成为主要干线。
南北中三线会合后,由张掖经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葱岭(今帕米尔)或怛罗斯(今江布尔)。
自玉门关、阳关出西域有两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月氏、安息。自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为北道。北道西逾葱岭则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间)。北道上有两条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至南道的于 阗;一是从龟兹(今库车)西行过姑墨(阿克苏)、温宿(乌什),翻拔达岭(别垒里山口),经赤谷城(乌孙首府),西行至怛罗斯。由于南北两道穿行在白龙堆、哈拉顺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条件恶劣,道路艰难。东汉时在北道之北另开一道,隋唐时成为一条重要通道,称新北道。原来的汉北道改称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经伊吾(哈密)、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萨尔)、轮台(半泉)、弓月城(霍城)、砕叶(托克玛克)至怛罗斯。西段。葱岭(或怛罗斯)至罗马。丝路西段涉及范围较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历史上的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大体可分为南、中、北3道:
①南道由葱岭西行,越兴都库什山至喀布尔后分两路,一西行至赫拉特,与经兰氏城而来的中道相会,再西行穿巴格达、大马士革,抵地中海东岸西顿或贝鲁特,由海路转至罗马;另一线从白沙瓦南下抵南亚。
②中道(汉北道)越葱岭至兰氏城西北行,一条与南道会,一条过德黑兰与南道会。
③北新道也分两支,一经钹汗(今费尔干纳)、康(今撒马尔罕)、安(今布哈拉)至木鹿与中道会西行;一经怛罗斯,沿锡尔河西北行,绕过咸海、里海北岸,至亚速海东岸的塔那,由水路转刻赤,抵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南方陆上丝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原群雄割据,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间开辟了一条丝路,延续两个多世纪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称它为秘密丝路。直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发现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转贩而来,他向汉武帝报告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 年)汉武帝派张骞打通“蜀·身毒道”。先后从犍为(今宜宾)派人分5路寻迹。一路出駹(今茂汶),二路出徙(今天全),三路出莋(今汉源),四路出邛(今西昌),五路出僰(今宜宾西南)。使者分别在氏、莋、昆明受阻。汉武帝为征服西南夷,在长安西南凿周长40里昆明池,习水军以征伐,后由郭昌率数万巴蜀兵平定西南夷,并分土置郡县。南方丝路由3条道组成,即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丝路从成都出发分东、西两支,东支沿岷江至僰道(今宜宾),过石门关,经朱提(今昭通)、汉阳(今赫章)、味(今曲靖)、滇(今昆明)至叶榆(今大理),是谓五尺道。西支由成都经临邛(今邛崃)、严关(今雅安)、莋(今汉源)、邛都(今西昌)、盐源、青岭(今大姚)、大勃弄(今祥云)至叶榆,称之灵关道。两线在叶榆会合,西南行过博南(今永平)、巂唐(今保山)、滇越(今腾冲),经掸国(今缅甸)至身毒。在掸国境内,又分陆、海两路至身毒。
南方陆上丝路延续2000多年,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出海通道被切断,沿丝路西南道开辟的滇缅公路、中印公路运输空前繁忙,成为支援后方的生命线。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海上丝路的重要起点有番禺(后改称广州)、登州(今烟台)、扬州、明州(今宁波)、泉州、刘家港等。同一朝代的海上丝路起点可能有两处乃至更多。规模最大的港口是广州和泉州。广州从秦汉直到唐宋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商港。明清实行海禁,广州又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泉州发端于唐,宋元时成为东方第1大港。历代海上丝路,亦可分三大航线:
①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朝鲜、日本。
②南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东南亚诸国。
③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口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广州、泉州在唐、宋、元时,侨居的外商多达万人,乃至十万人以上。丝路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也是古代东西方最长的国际交通路线,它是丝路沿线多民族的共同创造,所以又称之为友谊之路。在丝路上起居间和转运作用的大宛人、康居人、印度人、安息人、阿拉伯人、西突厥人等对中国丝绸的西运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为争夺丝路贸易权发生多次争斗,尤以波斯与东罗马之间的斗争最激烈。
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交流
2、文化交流
3、宗教思想交流
❻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历史与发展
60年前,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前夕,新疆迎来了和平解放,饱内经磨难的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容国人民一道,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此,新疆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帮助和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使新疆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是新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大旗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