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十八大提出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历史背景或者历史机遇的角度选一种阐述明白
A 十八大为何提出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八大报告首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作出全面部署,对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既与时俱进、鼓舞人心,又立足现实、切实可行。
1、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的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把握规律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的生动反映。其以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二是保持连续性。
实践证明,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新要求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继续遵循和执行。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提出了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
三是契合时代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已经并正在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不同以往的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四是增强针对性。
为有效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必须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导向明确地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五是体现充分性。
充分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充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的要求,分别提出了各领域发展目标和改革要求。
六是富于感召性。
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意义重大。
2、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和新要求的主要内容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好。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更大。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更强。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更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更美。
② 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历史意义。
要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的社会。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版入新时代,我国社会权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经济是基础,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经济发展了,社会才能繁荣,民生才能稳定,才能解决问题。
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
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③ 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扎实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而且要求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实现创新的全方位支撑。我们通常主要关注产品层面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因为产品层面的技术创新成果通常具有较清晰的可视性,不过它只是“创新”寓意中的一部分。事实上,产业层面的创新(包括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和社会层面的创新(包括制度创新)也是创新的重要内容,在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产品技术的微观层面,社会层面的创新更多地反映为支持微观创新的基础和环境,包括经济体制、创新氛围、人才储备、基础设施等,是宏观层面的创新。中间层次的产业创新不仅能产生共性创新成果,解决单个企业无法攻克的产业共性问题,促进企业群体的繁荣发展,而且能沟通和协同宏、微观二层。创新的三个层次彼此之间双向互动,用创新支撑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全方位的发挥各个创新层次的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先发地区的发展势必会导致产业升级,但一个地区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尤其是土地资源,当其产业目标发生转变时,就需要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中释放一部分资源以供高端环节的发展,出现产业的转移与承接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加工基地的转移。产业转移引发的区域合作使得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得以在同一个产业中进行集中配置,不但能够使经济发展先行地区密集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得到充分的效能释放,促进产业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也能使加工基地所在的欠发达地区密集的制造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
谢谢你,记得采纳我哦。
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内民孜孜以求的奋容斗目标。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党在努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思想,推进了许多领域的现代化进程,并取得巨大成就。其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性思想。
⑤ 中国古代“小康”历史发展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是从贫穷落后迈向现代化的一个过渡时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地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中国的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及其重大意义都值得深入研究,本文着重就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一探讨。从总体上看,我国即将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经济标志性
小康社会首先是一个社会经济概念,主要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具体到中国,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它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消灭贫困,使中国人民过上比较富裕、比较体面的生活。比较富裕是小康社会的代名词。邓小平在把小康社会创造性地引入中国现代化进程时是这样一个情形:1979年12月6日,在中国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问邓小平:中国的现代化蓝图究竟是如何构想的?中国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邓小平回答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并把它与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根据邓小平的这个战略考虑,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调整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可见,小康社会的提出,主要着眼于尽可能快地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此,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条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全力拼搏,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显著地提高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⑥ 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特点:
一、反映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
二、反映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我们党执政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
三、新要求本身就是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四、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新要求中,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⑦ 什么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历史实践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历史实践
A.开放
B.扶贫攻坚战
C.改革
D.完善城市乡村医疗体系
答案:C
⑧ 谈谈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意义。
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是全面达到小康生活。全民一旦实现了小康生活水准。这表明社会主义的成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发达的时代。这种时代的进步表明中国的发展已不能被阻止了。
⑨ 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的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的社会历史意义是非常伟大的,还说明了中国社会基本上摆脱了贫困,很多人没从以前的只够吃饭穿衣,发展到了现在的享受,生活在生活的物质条件上,所以说对中国社会的前进是有很大的作用。
⑩ 什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历史实践
(一)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
坚持科学发展, 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 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 着力破解制约大内需的体制机制障碍, 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 转变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协调发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改造提升制造业,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使经济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发挥人才资源优势,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可见, 坚持科学发展,其实质和核心是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是一种综合性的、系统性的、战略性的转变, 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科学规律和自然规律。
(二)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 就是要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广开就业门路, 促进就业增长和基本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收入分配格局, 合理调整收人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人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往重公平, 改变以往在分配中过分强调效益为先的做法, 把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 积极化解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 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可见, 十七届五中全会解决民生问题更加系统全面
,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表明了党和政府在今后
五年将以更大的决心继续改善民生, 以更高的执政智慧破解民生难题,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思想, 巩固全国人民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大力培育文明风尚,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育新人。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和谐文化, 加强人文关怀, 注重心理疏导, 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加快推进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 促进文化与科技相结合, 不断增强文化的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提升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构建统一、 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 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