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河北邯郸有什么名胜古迹
1、赵邯郸故城
赵邯郸故城又称赵邯郸故城遗址,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西南郊。是战国后期黄河以北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最著名的大都会之一。
自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赵敬候从晋阳迁都邯郸,至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赵国为秦所破,邯郸作为赵国国都历经八代王侯,延续时间长达158年。汉代为赵王刘如意的都城。汉以后逐步衰废。
2、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坐落在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郸市峰峰矿区。属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堂山石窟最初开凿于北齐时代(公元500—577年),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
尚有石窟16座,4000多尊雕像,石窟均营凿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鼓山最优质的石岩中。石窟幽深,人们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宏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它是河北省现已发现的最大的石窟,也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四星级森林公园。2012年11月份,响堂山风景名胜区晋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3、磁山遗址
磁山遗址又称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东北依鼓山,距武安城17公里,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10300年,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已知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3300多年。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邺城遗址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的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遗址,由南北二城构成。邺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后营建的国都,曹丕代汉移都洛阳后,以此为北都。
5、娲皇宫及石刻
娲皇宫位于河北邯郸涉县,是中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AAAAA级景区。
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 “ 炼石补天,抟土造人 ” 的地方,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葺、续建组成。
娲皇宫依山就势,巧借天然,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北齐石窟 3 个,北齐摩崖刻经 6 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中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 “ 蓬壶仙境 ” 之美誉。
Ⅱ 曲周县的历史沿革
据《曲周县志》载,曲周县域春秋时为晋曲梁地。战国属赵,秦属邯郸郡。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封郦商为曲周侯,曲周之名始有记载。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除国为乡。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置曲周县,治所为今古城营(今属邱县)属广平国。新莽时改曲周为直周。东汉复名曲周。同时南曲县并入曲周县,仍设斥漳县,均属巨鹿郡。
三国魏时曲周、斥漳二县先属魏郡、后属广平郡。
晋时曲周县并入列人县(县治在今肥乡东北),属广平郡,太和二十年(496年)复置斥漳县,属广平郡;景明年间(500-504年)分平恩置曲安(曲周)。天平处年(534年)改属司州魏郡。北齐处时废曲安、斥章二县并入平恩县,天保七年(556年)将平恩县县治所移至斥章城,属司州魏郡。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洺 州,平恩县改属名州广平郡。
隋开皇六年(586年),于故治复置曲周县。仍设平恩县。大业二年(606年),废曲周并入洺水县,仍属武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汉县故治复置曲周县,属河北道洺州。会昌三年(843年),废洺水,清漳二县并入肥乡、平恩、曲周等县。仍属洺州。五代属洺州。
宋熙宁三年(1070年),省曲周县为镇,入鸡泽。元佑二年(1087年),曲周复为县,三年又并入鸡泽县。四年(1089年),曲周、鸡泽又分为两县,属河北西路洺洲。时曲周县治所移至今曲周城。
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省平恩县为镇,并入曲周县。属河北西路洺州。
元,曲周县属中书省广平路(驻地今永年广府镇)。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曲周县属河南分省广平府。二年(1369年)三月,广平府改属北平。九年(1376年)属北平布政使司。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直隶京师。
清,曲周县属直隶广平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直隶省冀南观察使。三年(1914年)属直隶省大名道。十七年(1928年)直属河北省。二十六年(1937年)属河北省第十六区。1938年,民国政府撤离。
1939年曲周沦陷,日伪进驻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一二九师进入曲周,成立抗日政府,属冀南行政公署第三专署。1941年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曲周县属边区冀南行署。1946年10月,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郭企之烈士,将曲周县更名为企之县,属冀南行署第三专署。
1949年10月15日,恢复曲周县名,属河北省邯郸专员公署。1958年8月15日,邱县和鸡泽并入曲周县。10月,肥乡县(含广平县)并入曲周县。属河北省邯郸专员公署。1960年5月3日,邯郸专员公署与邯郸市合并,曲周县归属邯郸市。1961年5月,邯郸专署与邯郸市分开 。6月,曲周县与肥乡县(含广平县)分开。曲周县属邯郸地区专员公署。1962年2月,曲周、邱县、鸡泽三县分开,各恢复原县建制,曲周县属邯郸地区行政公署,至1993年7月。邯郸地区与邯郸市合并,曲周县为邯郸市管辖。
Ⅲ 邯郸邱县我的家乡作文怎样写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部,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57平方公里, 总人口849.9万人,辖19个县(市)区(现辖四区、一市、十四县。四区为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一市为武安市;十四县为邯郸县、临漳县、 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肥乡县、永年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曲周县、魏县、馆陶县)和2个经济开发区(邯郸经济开发区,马头生态工业城)。
邯郸市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水土丰饶,物产丰富,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素有“冀南粮仓”、“冀南棉海”美誉。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可观,主要有铁、煤、石灰石、铝土矿、金、铜、伴生钴、锰、黄铁矿、石墨、耐火粘土、硅灰石等29种矿产,其中已开发20种。全市矿石总产量2969.35万吨,其中煤炭 1595.3万吨、铁矿石466.93万吨、其他非金属矿967.12万吨,年矿产品总量价值34.62亿元。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主要古迹和游览景点有武灵丛台、黄梁梦吕仙祠、娲皇宫以及响堂山石窟等,还有新开发的长寿村、京娘湖、古武当山等许多民俗风景区,主要的公共娱乐公园有历史悠久的丛台公园和依河而建的滏阳公园以及龙湖公园和南湖公园。近年来邯郸的城市形象建设和城市居民住房建设有大步提高。
邯郸是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见于史籍,战国时期是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早在7300多年前,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磁山先民们就在这一带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磁山文化”。邯郸兴于殷商后期,繁荣于战国和秦汉时期。先属卫后归赵,战国时为赵国都城,雄踞中原,为战国七雄之
一。它将中原农业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融为一体,构筑了赵文化豪放粗犷、慷慨悲歌的思想基调。汉代末期,曹操攻下邺城后,修城扩地,使其成为北方军事和政治中心。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个朝代相继在此建都。唐朝时期,邯郸境内的大名府逐渐崛起,成为“河北 重镇”、“畿辅八府之首”,宋代又晋升为京都开封的陪都。由此成为黄河以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伴随着京汉铁路的通车,邯郸再度复兴,使冀南的区域中心又回到了邯郸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邯郸真正走向复兴,成为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邯郸历史悠久,留下丰富的文化底蕴,主要有以赵王城、武灵丛台为象征的古赵文化,以“曹魏三台”和南北响堂为代表的魏齐文化和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代表--磁山文化遗址。邯郸还是全 国著名的成语典故之都,拥有许多历史典故。革命战争年代,也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保存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八路军129师司令部等革命历史遗址。
邯郸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市现有名胜古迹5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75处。一是距今7500余年的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代表磁山文化遗址;二是以赵王城、武灵丛台为
象征的赵文化;三是以“曹魏三台”和南北响堂石窟为代表的魏齐文化和北朝文化。著名的景点还有插箭岭、梳妆楼、照眉池、京娘湖、黄梁梦 吕仙祠、娲皇宫、黑龙洞等。近两年新建了赵苑旅游区、黄粱梦文化旅游开发区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邯郸学步”、“胡服骑射”、“完璧归赵”、“黄梁美梦”、“负荆请罪”、“漳河投巫”等500多历史典故都发生在这里,有“成语之乡”的美称。邯郸市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大部分耕地处在漳河、滏阳河、南黄河组成的 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上,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综合开发方兴未艾,绿色农业、创汇农业和高科技农业迅速发展。邯郸是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大名花生、魏县鸭梨、鸡泽辣椒、临漳獭兔等在全国享有盛名,农业开发潜力巨大。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邯郸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邯郸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解放后,党在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把加强文化建设列为整个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分,做出了 《关于振兴邯郸市文化事业的决定》。并采取有效措施,使邯郸文化事业出现了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可喜局面。
家乡就像一颗恒星一样一直照亮我的心头,跟着我的脚步,夜夜入我梦乡,总是让我深深的想念。邯郸正在生机勃勃的发展、进步,我爱你-邯郸。邯郸的明天必将更美好!
Ⅳ 邱县的地名文化
邱县是革命老区,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邱北抗日根椐地,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没有敌人一个炮楼,全国亦属罕见。这块红色的土地上,仅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156名热血青年血洒疆场。英雄的人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催人泪下的篇章。在那腥风血雨、灾难深重的年代,硝烟弥漫,外敌入侵,顽匪横行,民不聊生。无数青年怀着一颗颗赤诚的爱国心,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为解救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挺身而出,勇往直前投身到抗日的大潮中,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他们的英勇气概和献身精神,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英烈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赞颂,正如不灭的烈火,照耀着今天邱县每一寸美丽的土地!
据统计,邱县地域上以革命烈士命名的县、村有8个。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雄的故事,一支英雄的赞歌,和这片土地连在一起,永远留在当地人民的心中。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为防止党内的骄傲、腐化、个人崇拜,规定了“不以人名作地名”。1951年12月,中央有关部门又发出了《关于更改地名的指示》,“纪念革命先烈,一般用碑、塔等方式,不更改地名。但已经更改,并经该地上级人民政府批准或群众称呼已成习惯的,仍可沿用。”至此,这些来自烈士名字的地名陆续在地图上消失。保留至今的仅有2村,即:白六寨村、新太镇村。地名中的英烈,连同他们那感天地泣鬼神的英勇事迹,再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邱县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英勇战斗的历史画面。一幕幕军民浴血奋战,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剧,提醒我们在和平年代,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
企之县,为纪念郭企之烈士命名。1939年2月9日,曲周县抗日政府县长兼基干大队大队长郭企之,带3名干部到村里部署反敌工作,被汉奸坐探发现。次日拂晓,敌人进村挨户搜查。郭企之率领大家向外突围时,被敌人击伤肩膀,倒在一片小桑林里,被敌人逮捕。敌人用铁丝穿透他的两个手腕,拧在一起,鲜血顺着手指往下流,把地上的白雪染红了一大片。当日军得知他的身份后,随即用汽车押到县城,囚禁在宪兵队一间阴暗的牢房里。敌人费尽心机达不到目的将他杀害。为了表彰其英雄业绩,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命名他为“模范县长”,并以邱县香城固为中心设企之县,1945年该县建制撤销后,一、二区划归邱县。
兴禄镇村,为纪念郭兴禄烈士命名。1942年5月16日,企之县三区区委书记郭兴禄,在威县王王目驻防,因敌特告密,临明,村被包围,突围冲至村口时,他腿部中弹,伏地毙敌五六人后,中弹牺牲。敌出于仇恨,将其肢体挑烂,身首异处。冀南行署、企之县抗日政府在香城固举行公祭大会,与会万人,授予其家双烈属牌匾,给予扶恤,并改仁义庄为兴禄镇。
杜平镇村,为纪念杜平烈士命名。1943年8月1日,邱县县大队副政委、县委常委杜平,带领县大队驻防贾寨村,因汉奸告密,夜间被百名日伪军包围,与日伪进行激烈战斗,敌人伤亡严重,但终因寡不敌众,三次突围未成,在与敌肉搏战中壮烈牺牲。邱县抗日政府决定将贾寨村更名为杜平镇。
泰和村,为纪念石泰和烈士命名。1944年4月28日,晋冀鲁豫边区参议员石泰和,由坏人出卖被合围于大槐树村,当即把身上带的文件撕碎,用嘴嚼烂咽到肚里,被捕后未暴露党的任何秘密。日军放狼狗撕咬、刺刀挑腹,壮烈牺牲。邱县抗日政府决定将西常屯村更名为泰和村。
白六寨村,为纪念白清和烈士命名。1943年,邱县西布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白清和,小名白六,大灾荒中带领群众从财主家借出四五万斤粮食,分给穷人。1944年春天,根据抗日政府指示,成立“赎地委员会”,白清和任主任。赎回土地300多亩,房屋几十间。1944年冬天,冀南四分区派干部在西布寨抓开展民主斗争试点,带领群众揭露了本村几个充当伪军、勾结汉奸无恶不作的坏人。对敌斗争坚决,被坏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44年11月29日夜,由本村坏人路观印带领临清马厂炮楼8名伪军潜入西布寨,冒充“八路军”把白六枪杀在一个井中。1945年初,企之县(当时西布寨属企之县辖)抗日政府在西布寨召开了万人大会,处决了杀害白六的两个凶手,同时决定:将西布寨更名为白六寨,沿用至今。
延握村,为纪念孙长安烈士命名。1945年1月16日,冀南三分区滏西基干团二营营长孙长安,又名延握,奉命率领全营攻打大名城,在大名东关一个小巷里追杀敌人,一人击毙日伪军9名后,身负重伤,被转送永年县刘湾养伤,因伤势过重去世。营首长在鸡泽县为其召开追悼大会,尸体暂柩于蔡庄。1945年3月部队又将其尸骨运至邱县东关村北安葬,曾决定,改东关为延握村。
新太镇村,为纪念霍新太烈士命名。1945年5月26日,企之县四区区长霍新太,化名王成志,在威县阻截敌军运粮战斗中,只身与四十多名日本鬼子战斗了一个多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人们将他的牺牲地威县陈庄村改名为成志庄,将他的出生地东孝固村改名为新太镇村,沿用至今。
兰茂寨村,为纪念王兰茂烈士命名。抗日战争时期,南寨村王兰茂,在一次日伪军大扫荡中被抓。遭严刑拷打,为掩护八路军战士和公粮,坚不吐实,被日军枪杀。邱县抗日政府通令改南寨为兰茂寨。
每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都是平凡而渺小的。但当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义无返顾地将每滴鲜血交付给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交付给正义真理、交付给历史的使命和责任时,这平凡而渺小的生命就会迸发出永不熄灭的光华。
Ⅳ 邯郸邱县
河北省邯郸市邱县
邱县为邯郸市管辖,地处东经115°03′02〃∽115°19′10〃,北纬36°38′08〃∽36°57′49〃之间,位于黑龙港流域上游、华北平原腹地。总面积448.789平方公里,纵长36.3公里,横阔24公里,东及东南与临西、馆陶接壤,西与西南与曲周相连,北与平乡、广宗、威县毗邻。北距首都北京400公里,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97公里,西距邯郸市、京广铁路75公里,东距京九铁路50公里。现辖2镇5乡218个行政村,现有人口20.2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份。
邱县辖2个镇、4个乡、1个民族乡:新马头镇、邱城镇、梁二庄乡、南辛店乡、香城固乡、古城营乡、陈村回族乡。县政府驻新马头镇。
新马头镇 镇政府驻新马头村。面积131平方千米,人口4.51万。辖6个社区、60个行政村:光明、西城、旭光、新华、安康、曙光;新马头西街、新马头东街、新马头南街、新马头东关、新马头新华街、镇东堡孟街、镇东堡冯街、镇东堡王街、镇东堡北大街、耶律寨、北孝固、后孝固、西孝固、中孝固、西常屯、东常屯、西枣园、东枣园、北贺堡、南贺堡、东贺堡、南大街、柳辛庄、新太镇、大郭斗、小郭斗、布路店、韩西固、鞠辛庄、新鲜庄、沙辛庄、聂山固、李二庄、第四营、波流固、李省庄、百户寨、韩东固、韩庄、聂楼、礼村、马庄、恒庄、宋庄、梁固、小寨、褚庄、贾寨、郭庄、郭村、雨庄、阎村、温庄、留固、兰庄、杏园、孟家、布古前街、布古后街、布古东河。
邱城镇 镇政府驻邱城北街村。面积66.4平方千米,人口3.12万。辖32个行政村:邱城北街、邱城南街、邱城东街、邱城西街、马固石街、马固贾街、马固张街、马固吕街、马固孟街、邱城东屯、邱城西屯、后段寨、前段寨、中段寨、后尹庄、前尹庄、李家庄、赵桃寨、王桃寨、元东堡、大马堡、石佛寺、南辛庄、新井头、郭桃寨、葛庄、孟固、郭门、儒林、南寨、孙庄、霍庄。
梁二庄乡 乡政府驻东梁二庄村。面积62.6平方千米,人口2.62万。辖31个行政村:东梁二庄、西梁二庄、前郎二寨、后郎二寨、前小河套、后小河套、东姚四头、西姚四头、孟二庄、东七方、西七方、谢里庄、郭吕庄、小侯仲、东锚寨、西锚寨、刘段寨、徐申寨、杜申寨、万兴平、靳兴平、卢兴平、郝段寨、程二寨、李申寨、霍赵屯、张何、坞头、焦路、张庄、龚堡。
香城固乡 乡政府驻香城固村。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2.78万。辖35个行政村:香城固南关、香城固东关、南香城固、中香城固、北香城固、东石彦固、西石彦固、东张家庄、中张家庄、西张家庄、西留善固、小临河、东临河、西临河、张云固、刘云固、东赵屯、西赵屯、始合堡、本马堡、焦云固、张家堡、安仁镇、登云寺、南刘、杜庄、司庄、傅东、庄头、马兰、周庄、傅中、傅西、小屯、谷庄。
南辛店乡 乡政府驻仁义庄村。面积52.5平方千米,人口2.30万。辖26个行政村:南仁义庄、西仁义庄、东仁义庄、东潘官寨、西潘官寨、后大槐树、前大槐树、东大侯仲、西大侯仲、后大河套、前大河套、司家寨、南辛庄、后王庄、刘保庄、八朗寨、黄河套、西倪宋、东倪宋、东目寨、西目寨、白六寨、霍家庄、东布寨、高庄、林子。
旦寨乡 乡政府驻旦寨村。面积69.6平方千米,人口2.74万。辖29个行政村:旦寨、刘庄、城角、东孟、西孟、路庄、刘坡、花台、李庄、东庄、南营、辛集、鲍庄、大寨、枣坡、潘坡、西杜林疃、东杜林疃、东大省庄、西大省庄、宋八疃、北王楼、霍漳逯、张漳逯、李漳逯、古城营、张省庄、杨省庄、王省庄。
陈村回族乡 乡政府驻陈三村。面积10.9平方千米,人口0.56万。辖5个行政村:陈一、陈二、陈三、陈四、杨二庄。
2003年底,邱县辖2个镇(新马头、邱城)、5个乡(梁二庄、香城固、南辛店、陈村、旦寨)。
某年,旦寨乡更名为古城营乡。
邱县属北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高温,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气温13.0℃,其中最热月平均气温26.8℃,极端最高气温42.7℃,最冷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 -20.1℃;无霜期207天,平均初霜日10月25日左右,年均降雨量524.6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平均终霜日4月5日左右;年均气压1011.8hpa,室外相对湿度66%,冬季最大积雪度为29cm,夏季最大日降雨量245.9mm;年主导风向为东南—西北向,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平均风速为3.1米/秒,平均日照小时为2539.2小时。雨热同季,宜于多种植物生长。
邱县大地貌属古黄、漳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在32.7—40.8米之间。土壤含3个土类、5个亚类、8个土属、43个土种,其中潮土占91.14%。
邱县水资源较为丰富。地表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及客水,降水以汛期降雨为主,客水主要来源于老沙河、宋八疃、沙东干渠。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包括:①浅井区:主要分布在县城以东以北的附近地区和东南部的兴平堡一带几个村庄,多年平均浅层淡水资源量1575.85万立方米;②深浅结合区:主要分布在老沙河、老漳河间地带,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769.52万立方米;③深井区:分布特点是从南到北由大马堡、梁二庄、东目寨、旦寨、贺堡等地,深层地下水资源量1445.25万立方米。邱县拥有水厂一家,日供水量可达3000吨、设备先进、设施齐全、水价适中,能够及时足量保证日常生活用水及工业生产用水的需求。
邱县北靠京津,东依山东,南近河南,西望山西,与京广、京九铁路107、309国道为邻,106国道、邯临一级公路纵横穿越县境,天津港、青岛港为邱县联系世界之通道,石家庄机场、郑州机场、济南机场均为邱县的出入航空港,四省交汇,五洲通衢。现在,邯郸机场已于2007年8月8日开航,商务交通往来更加便利。
邱县通讯业方兴未艾。拥有程控电话6000门,电话普及率居全省前列。并开办了特快专递、数字数据专线、分组交换、电子数据交换、无线传呼、移动通讯、图文传真等数十种邮电业务,对外通讯快捷方便。
邱县供电服务设备先进,实力雄厚。邱县供电公司是国家中二企业,现有职工226人,下设16个职能科室、8个供电所和一个电力安装公司。拥有110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2台,变电量63000千伏安;35千伏线路8条90公里;10千伏线路52条926公里,低压线路1085公里;配电变压器1370台,变量84460千伏安。该公司服务上乘,信誉至上,1996年至2001年相继荣获国家电力公司“双文明单位”、河北省“文明单位”、“百家文明执法单位”等几十个荣誉称号。
邱县工业企业发展迅猛。200余家企业构成了纺织、轻工、化工、机械、建材、农副产品,林板产业等门类齐全、实力雄厚的工业体系。
邱县历史悠久,始见文字记载可上溯 4280多年。《尚书 ? 禹贡》载:帝尧七十二年 (前2286),禹治水导河至于衡漳(今邱城东南)。黄河历史上两次流经邱境共历时1982年。早在帝尧时,县境即有先民在黄河两岸聚居,渔猎拓荒,繁衍生息。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置平恩侯国,治在今邱城西,属冀州魏郡。继而更名延平县、平恩县、平恩镇。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丘县,清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726.1.29)上谕,为避孔丘之讳,加“阝”为邱。先后隶属冀州广平郡、武安郡、沼州、山东堂邑、东昌路(府)、临清直隶州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初隶鲁西北,后归冀南区。1944年5月26日,邱县全境解放,8月县治北迁马头镇。建国后一直隶属邯郸市(专区、地区)管辖。
邱县地理位置优越,县名源于平丘山。《山海经》叙:“平丘在三桑东,爱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粗、甘华、百果所生。” 《山海经校注》云: “其地望在国之东北方,颛顼葬其近,犹神丘,沃野、乐园之属。”邱县虽为袖珍小县,然自古被称为“形胜之地”。商周时即位居南北水陆交通要冲。黄河上古有大梁横水,史称巨桥,为中国。
Ⅵ 邱县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西汉丞相景侯 郦商,北魏太傅 崔光,隋初名臣卢昌衡、房恭懿,春秋魏国大臣段干木、唐代名臣魏征。
Ⅶ 邱县文化馆怎么样
简介:1948年6月,邱县文化馆正式建立,馆址在马头东街,租用民房3间,馆长高一民,工作人员版3人。1953年迁新城权街路南,房舍8间,增至6人,设游艺室、图书阅览室和篮球场等。1968年迁新城街路北展览馆内,今机构与电影管理站、新华书店、县河北梆子剧团、剧场等单位合并,成立文化系统革命委员会,归属县革委政治部领导
Ⅷ 邯郸邱县 原名是不是 丘县
邱县历史悠久,始见文字记载可上溯4280多年。《尚书禹贡》载:帝尧七十二年(前专2286),禹治水导河至于衡漳属(今邱城东南)。黄河历史上两次流经邱境共历时1982年。早在帝尧时,县境即有先民在黄河两岸聚居,渔猎拓荒,繁衍生息。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置平恩侯国,治在今邱城西,属冀州魏郡。继而更名延平县、平恩县、平恩镇。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立丘县,清雍正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726.1.29)上谕,为避孔丘之讳,加“阝”为邱。先后隶属冀州广平郡、武安郡、沼州、山东堂邑、东昌路(府)、临清直隶州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初隶鲁西北,后归冀南区。1944年5月26日,邱县全境解放,8月县治北迁马头镇。建国后一直隶属邯郸市(专区、地区)管辖。
Ⅸ 邱县的名优特产
地方风味小吃:香油饼卷、邱县酥肉、烧麦、新井头高氏驴肉、手工挂面、馓子、邱县臭豆腐、羊汤、牛羊肉卤、美味水饺、马保玉酱牛肉、马保玉烧鸡、麻辣烫、马家大骨头、鸡蛋布袋、馄饨、红盖烧饼、缸炉烧饼、东平湖酥鱼、点心,回民的传统美食——油香。
邱城手工挂面:邱城手工挂面系河北邯郸地区邱县邱城镇地方特产主要分布在西街南街一带。 邱城手工挂面是选用当地小麦,经筛选后粉碎。纯手工挂面,完全手工制作,秉承祖传工艺。
邱城刘四酥鱼:刘四在家排行老四,所以大家把他做的酥鱼叫做刘四酥鱼。它的做法首先要把鲜鱼抠腮退鳞挖去内脏反复净洗后,置于大砂锅内,辅以葱、姜、蒜、醋、白糖及数十味佐料,用淘米水慢火煨之3-6小时,大火料窨,武火收汁。
陈村牛羊肉卤:邱县回族独创,已有500多年历史。选用羊脂油,家制豆酱,鲜羊肉,配各种佐料炒制而成,暑天存放两三个月不变质。牛脂油、牛肉亦可制牛肉卤。
霍庄粉皮:明初,永乐皇帝吃到粉皮菜时连连赞道:“霍庄粉皮真乃佳肴,佳肴。”
香油饼卷:用卫生油,芝麻油较好,小麦精粉在文火上烙制,簿而软,牛肉、猪肘、驴肉等剁碎卷其中,邱县人俗称吃饼卷为“吹啦叭”。
姑头烧鸡:马秀云,回族,祖传卤制鸡秘方,下料讲究,武火、文火要求严格,出锅拿起一抖即可脱骨。
马保玉烧鸡、酱牛肉:马保玉,回族,靠祖传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相结合,选用无病活鸡,加配20多种天然植物香料,文火煮制烧鸡。酱牛肉选用北方优质黄牛肉为原料,加配15种名贵肉料,文火煮制。
蟹盖烧饼:精细面粉发酵后,配花椒面、香油、盐、芝麻、制成园形,周围用刀割斜花纹若干,贴在吊炉上,下用米糠或锯沫烧烤。
手工老粗布:粗布又称“土布”,手工粗布纺织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0余道工序,以二十几种其本色线经过设计可以变幻出近两千余种图案。
Ⅹ 邱县的黄漳河文化
邱县历史上黄漳河径流,水产丰富,黄漳河沿岸的居民,饮黄漳水,行黄漳堤,在黄漳河淤积的黄土地上劳作,日夜与黄漳河打交道。风俗民情也因此带有浓重的黄漳河文化色彩,如养育新生婴儿的“穿土”风俗。饮食文化中留下了千年吃鱼习俗,因而县人又有“无鱼不成宴”之说,邱县一怪“吃鱼兑汤”成为饭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邱县村名有7屯、3营、50庄,95个冠姓氏村。仅居住地的村庄地名就有39个涉水而名的古村落,与黄漳河有关。据家谱和地名普查资料考证,黄漳河故道两侧多为古老村庄,其他多为移民立村。有以黄河决口命名者,有以标示村庄相对于黄河方位者等等。这些黄漳河地名生动形象,多姿多彩,从独特角度反映了黄漳河的历史。
歌颂大禹治水命名者。如雨庄,西靠老漳河(古为黄河)故道,大禹治水曾住该村,始称禹庄,有水塘、芦苇,村民打鱼为生,村中有鱼市,后改名为鱼市庄,演变为雨庄。
标示村庄相对于黄漳河方位者。邱县的许多村庄依黄漳河而建立,有居河套者,有居河堤者,有居河沿者,因此,这些村庄多以相对黄漳河的方位命名。像黄河套、大河套、小河套、漳河村、大临河、小临河、阎(沿)村、贺堡(河东堡)、波流固皆因临近或环绕黄漳河而得名。如黄河套村,始建于汉末,因村东、南、西三面环黄河故道,人称黄河套。
以治黄等除害兴利命名者。长期以来,邱县人民同黄漳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战胜了洪水,取得了胜利,因而这里也诞生了一些治黄的村名。像梁固、聂山固、布固、韩固、留固、留善固、石彦固、刘云固、张云固、焦云固、马固、孟固等村庄,皆因某姓管理的这一段河堤固若金汤而得名。固,河堤的意思。
以黄漳河决口命名者。在古代,黄漳河屡屡在县境决口,淹庄稼,毁房屋,给人们造成巨大灾害,所以,在邱县以黄漳河决口事件命名的地名很多,如布固,西靠老漳河,村南有蒋口、牛口、虞公堤。
形容河势形态者。邱县地区系由黄漳河冲刷淤积而成,故而一些村庄以黄漳河地势形态命名。像张漳逯、李漳逯、霍漳逯、杜林疃、宋八疃、潘坡、刘坡、枣坡等等。如潘坡,明迁民潘姓来此建村,因地处河坡,故取村名潘坡。
此外,还有一些以黄漳河码头、城邑命名的地名。如邱城、香城固、古城营、南营、马头皆是古代黄漳河两岸的重要城镇而得名。如邱城坐落在平丘山顶,黄漳河东南西三面环绕,版图恰似卧牛状。夜深人静可听见神牛悠扬温和的叫声。当时此地市场繁荣,水运兴盛,百姓富庶,名人辈出。鸦片战争后,卧牛城整体建筑遭侵略者破坏,镇风塔拆毁,从此日趋凋零。如马头,宋代叫白家滩,因地处黄漳河东岸,为黄漳河沿岸的贸易聚集地,是一处水陆码头,河里舟来船往,码头上人来车往,十分繁华,故名码头,后演变为马头。在宋金之交,发生一幕气壮山河的抗金大战,北宋末年皇族赵士珸依托黄河天险,在此聚众踞守抗金,至宋建炎二年四月,始南撤,白家滩为北宋最后抗金据点。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白家滩抗金”历史典故。如锚寨,紧靠黄河故道,古时常遭水患,有兄弟二人以打造铁锚为生,后发展成村落取名锚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