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类传播发展的六个阶段及特点
人类传播的四个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回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答时代。
1、口语传播时代特征:
(1)是人类传播时代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口语是人类传播所使用的第一个媒介;
(2)口语传播时代漫长;
(3)口语是最初始、最重要的媒介,也是最基本的媒介;
(4)局限性:空间距离与时间距离上受到限制。
2、文字传播时代特征:
(1)这个阶段从文字发明直到印刷兴起;
(2)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在时间上传之久远;
(3)文字媒介在当时具有垄断性。
3、印刷传播时代特征:
(1)始于印刷媒介的形成,而延续到广播的出现;
(2)印刷媒介包括:印刷术和印刷品;
(3)文字信息的批量复制成为可能;
(4)与现代化、现代性、现代文明同步;
(5)在这一阶段,新闻事业兴起。
4、电子传播时代特征:
(1)电子媒介既包括个人性的媒介如电话、电报,又包括公共性的媒介如广播、电视,传播学中指的是后者;
(2)电子媒介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3)电子媒介时代经历了三次飞跃:广播,电视,网络,三次飞跃全面加速社会信息系统的运
『贰』 怎么理解人类发展史就是传播媒介的发展史
人类的交流就是信息传播的媒介作用。
『叁』 传播史中五次媒介革命的内容及其所发生的大约时间分别是什么
一、媒介技术进步的动因:人类追求时空的无限性
根据传播媒介学家英尼斯的媒介偏倚观点,媒介系统要完成信息、知识、文化的传播使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空间领域内信息的共时性传播,时间范畴上的信息历史性传承、积淀。任何媒介都是一种物质实体,因此也必然会以一定的形态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并显示出自身独特的性质。书籍、杂志、报纸、照片、石碑等都是占有空间的媒介,广播、电话、对讲机、无线通讯等都是时间性的媒介,电影、电视、电脑等则是时空兼具的媒介。
从传播的过程看,信息传递经过了从传播者到接受者的时间历程和空间范围。从媒介的时间性质看,媒介能够保存信息的时间有长有短,传播信息的速度有快有慢。例如,相对前者,电视传播比印刷传播快,具有时间的优势;相对后者,电视传播比印刷传播短暂,不易保存,不具时间优势。从媒介的空间性质看,能够装载信息的空间有大有小,信息覆盖的地域范围也有大有小。
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它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播既是人类空间的连接体,使信息不受山川海洋的阻隔而传之万里;又是人类时间的连接体,使信息不受沧桑岁月的磨损而传之千年。然而,传播要架起社会成员之间时间空间的“连续的桥“,却受到有限生命体、社会关系等因素的束缚,因此,具体传播的时间空间相对于整个物质世界的无边无际、无始无终是有限的。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狭小社会活动空间的人,只能是片面发展的个人;而生活在具有最广阔的社会交往空间的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媒介作为信息交流的中介,是人类获取社会关系资源的必要和普遍条件。自有人类之日起,媒介就是人类生产、生活和为生存而斗争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而且它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促使个体自我满足、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因此,传播的时空条件决定了社会关系的丰富程度,从而决定了人类的全面发展和自由。然而,作为物质世界的具体的人,由于受生命体时间与能量、社会特定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制约,导致人类拥有的时间空间是相当有限的,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阻碍了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使人所具有的社会性得不到张扬。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克服、战胜时空的有限性。就必须探究和掌握时空的“必然”,才能获得时空的“自由”。恩格斯说过:“自由就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2]
媒介技术发展史表明,媒介技术革命的进程是人类打破时空枷锁的过程。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其《人的延伸:媒介通论》著作中,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著名论断。在麦克卢汉的眼里,书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话是耳朵与声音(嘴巴)的延伸,电子技术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总之,它认为媒介是我们人类生理与神经系统的延伸,它构成一种系列化交互作用的世界。在我们看来,与其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不如说媒介是人体的时空延伸。因为正如麦克卢汉在其另一著作《媒介即讯息》中所说,口语媒介受听力的物理因素限制,导致人们必须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之中:部落群体;文字及印刷媒介出现以后,媒介的时空得到扩展,人类开始分散居住,原有的部落社会随之解体;电子媒介出现以后,以其范围广、速度快、现场感强等优越性能,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纳入到一个传播系统之内,形成一个类似部落群体却地域范围广阔的“地球村”。可见,媒介技术进步为人类从时空的“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迈进提供了先决条件。
麦克卢汉还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论断,认为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传播媒介本身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基本构型。意思是由媒介形式的任何进展所引起的人类的规模、步代或类型上的变化,这是媒介形式除了传递媒介内容之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信息”。这一命题的实质,是强调媒介形式远比媒介内容重要。一般人认为媒介仅仅是形式,仅是信息、知识、内容的载体,它是空洞的、消极的、静态的。可是他认为,媒介对信息、知识、内容有强烈的反作用,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对信息有重大的影响,它决定着信息的清晰度和结构式。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媒介仅仅承载内容的形式和外壳。习惯的思维定势堵塞了洞悉的目光、创新的思路,人们对媒介形式的革命力量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五次媒介技术进步与人类时间空间的延展
在人类媒介技术史上,曾经发生过五次媒介技术革命,每次媒介革命所产生的巨大作用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有力地改变了人类在过去的所感所触和所见所闻,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现今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在前语言时代,我们的祖先只能靠动作、表情、吼叫、记号等非语言媒介进行传播。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后,口语媒介掀起了人类媒介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有了语言,人类个体的经验可以交流、可以为社会成员共享,上一代的知识也能传授给下一代。有了语言,人类从此脱离了动物的信号传播藩篱,踏上了人类精神交往的大道。口语的产生无疑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但是口语有其局限性:第一,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和短时间内传递和交流。第二,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事物,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媒介发展历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能够把信息长久地保持下来;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空间限制。
印刷媒介技术面世以前,由于媒介笨重、复制困难和传播垄断,文化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竹简、帛书、邸报等书写媒介也只在上流社会流传。印刷媒介技术的发明,使人类社会发生了第三次媒介技术革命,并引导人类传播真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大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以其轻便、易保存的优势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在人类的第四次媒介技术革命中,以广播、电视为主体的电子媒介,不仅大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而且挣脱了印刷媒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运输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省钱、省力的空中通道。特别是广播、电视插上卫星转播的翅膀,这种传播就不再是通常的大众传播了,而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跨国传播甚至是全球传播。“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的发展之后,我们已在全球范围延伸了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在我们的星球范围取消了时空。” [3]
网络媒介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又掀起了媒介的第五次革命。网络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视频技术等联结世界各个国家、部门和个人的高速信息交换系统。网络媒介具有极为广泛的传播时空,可以把信息传播到互联网所覆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所有目标受众中。而且,由于网络媒介的超文本格式和相互超链,使其内在的信息空间巨大,不受广播电视播放时间、报刊版面空间的限制。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一般是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网络媒介超越时空的限制,不同阶段、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交往关系,突破了以往的点对点的局限性,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各种交往形式,社会成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同时进行交换,增强了人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形成了更加自由的人际交往关系和更加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
『肆』 朱至刚从传播媒介看,新闻业的历史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报纸出现前历史
报纸发展史
电子媒介(广播电视)发展史
网络媒介发展史
『伍』 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由什么决定的
传播媒介,也可称为传播渠道、信道、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传播媒专介有两层含义:属一是指传递信息的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一方面,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速度、范围和效率;另一方面,作为组织机构的传播媒介的制度、所有制关系、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如何,决定着社会传播的内容和倾向性。
『陆』 传播媒介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发展阶段
麦克卢汉认为人类传播活动和传播媒介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主要有三个阶段:口头传播时期(部落文化时期) ,文字印刷传播时期(脱离部 落文化时期)和电子传播时期(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
『柒』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这句话的详细出处
我个人认为应该来自于麦克卢汉或者英尼斯,他们属于传媒媒介技术派,可以翻翻《理解媒介》《媒介即信息》等书。
『捌』 中国传播媒介的发展史
中国近代报业在竞争发展的历史嬗变过程中,无不与国际传播的大背景密切相关。“所谓国际传播,表现更多的是利用大众传播的交流,即特 定的社会集团通过印刷传播(报纸、书刊)或者电子传播(广播、电影、电视)面向受众的社会范围最广的传播。”[1] 而信息的国际传播交流地位,往往与一国的国力兴衰有关。近代的中国,被动接受的是殖民化的媒介话语,西方传教士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面纱,携媒介经营理念以虚伪面孔出现,但内质却是赤裸裸的文化渗透;19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媒介资本规模及其强势话语霸权的冲击,我国近代报业幡然醒悟,改良派与革命资产阶级报业纷纷出笼,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运作模式与近代国际接轨。而国际传播并非现代媒介外部生存环境的专有词,它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一脉相承,在中国报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它一直为媒介提供了丰富的时代背景,也深刻影响着中国近代报业汇入世界传媒潮流的进程。
中国近代报业时间范畴界定
中国近代报刊的时间范畴,一般认为是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出版)到1915年(《新青年》杂志在上海出版)。[1]我国国人独立创办报刊,最先是艾小梅于1873年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但此报存在时间很短。随后,1874年1月,由我国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王韬在香港主持创办《循环日报》,同一时期,报人容闳在上海创办中国大陆第一份由中国人主办的中文报纸《汇报》。对此,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时间颇有争议。倪延年、吴强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中提到:“虽然,从19世纪初就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大陆创办了中文报刊,但毕竟不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称之为中国近代报刊似乎稍失严密。而以艾小梅、容闳、王韬等人为首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则不是势单力薄就是远离大陆,故难以从中国近代报刊的社会作用角度来认识。我们认为:中国近代报刊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应是康有为等人于1895年在北京创办的中国大陆最早的政论性杂志《中外纪闻》。当然,这一标志的出现不是突发性的和偶然的,而是先人们(包括外国人和中国人)创办报刊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19世纪50年代起在香港、广州、上海、汉口、福州等地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批中文报刊,可以看作是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同时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报刊的萌芽。”[3]
倪、吴两位学者的观点表面上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深究其观点却存在三个方面值得商榷:一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时间的表述前后矛盾和含糊,既认为19世纪90年代是产生的实质性标志,又认为19世纪50年代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同时在该书的第9页提到“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历史基本上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相一致,即当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前期阶段时,中国近代报刊也处于上升时期”;二是在理解“中国近代报刊”时,把“中国(人)”作为创办者主体,而从客观历史来看应把“中国(人)”做作为地域性主体,这样就不会割断报业发展流程中的历史联系,毕竟“中国近代报刊”与“近代中国报刊”的内涵不同,如果是后者,则倪、吴观点姑且可以自圆其说,但这样会有悖报业历史发展事实;三是在外国传教士创办报刊过程中,其报纸形式和内容逐渐趋向中国化,且有的报纸吸收中国报人参与合作,如王韬在英国人麦都思主持的墨海书馆从事十三年,为他后来办报提供了借鉴。有的报刊后来被中国人接手主持,如史量才接办《申报》。因此,按照方汉奇先生的观点,把中国近代报刊产生时间界定为1815年传教士创办第一批中文报刊开始,既符合报业发展的历史,也便于问题的讨论。
渗透与移植——近代西方报业的东渐
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通过考察其历史,归纳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内因。一方面由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为报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这促进各种报刊不断涌现;二是外因。主要因素是西方报业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促使西学东渐,本文主要从后者即以国际传播为背景进行历史性考察与分析。中国近代的报刊业源于鸦片战争前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传教士在南洋和东南沿海一带共办有6家中文报刊11家外文报刊。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传教士创办的中外文报刊近170种,约占同期中国报刊总数的95%。正是这些报刊在内容编辑、印刷、发行等方面都带动了中国近代民族报刊的诞生。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前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和禁教政策,外国传教士及其所创办的报刊大都只能在南洋一带出版,然后寻找机会传入大陆。由于这些报刊的创办者们很多来自工业生产比较发达?兽祱栮浴?????????、科学技术比较先进、报业体系日益完善和发达的西方国家,他们在采编印发等业务和技能上比中国京报和官报具有明显的现代性。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东进,中国近代报刊应运而生。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从传教士在1815年8月办第一张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起,“无论是外国人办的,还是中国人办的报纸,均多少不等地承担起了推动中国卷入文化全球化潮流的使命,只不过这些报纸因办报人的不同而各自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罢了,但最终殊途同归,缓慢地汇成向文化全球化潮流推聚的合力。”[4] 但中国近代报纸的发展,不管是它的宣传效应,还是它的产业模式,无不深深打上西方传播观念或媒介资本运营理念的烙印。
一是理论层面:西方传媒文化与意识的渗透。鸦片战争前,传教士报刊重点集中在沿海,而且主要是以中国话语阐述西方基督教义和文化观念。鸦片战争后,他们的办报活动向内地深入,上海成为近代报业的中心。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多达170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几乎垄断了我国的新闻事业。这时期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主要有:《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外新报》《中国教会新报》《中西闻见录》《益闻录》等,这类刊物一方面传播了在当时还不失为进步的新学问,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在这些刊物中,尤其以《万国公报》影响最大,它于1868年9月5日创刊于上海,长期担任主笔的是林乐知和李提摩太。该刊采取了将基督教教义、西方文化和中外时政融于一体的宣传策略,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动荡的局势中合法干预中国的内政,并且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正如近代新闻学者戈公振在论述外报对中国外交方面所起的作用时说:“初外报对于中国,尚知尊重,不敢妄加评论。及经几度战事,窘象毕露,言论乃肆无忌惮。挑衅饰非,淆乱听闻,无恶不作矣。”[5] 在外报的刺激和影响下,一些接触西方文化的知识分子开始在航运发达的香港创办近代中文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王韬于1874年1月5日创办的《循环日报》,而这也得益于王韬在欧洲濡染了西方政治、科学、文化以及先进的传播观念,同时形成了他的独特的办报思想和经营理念。如王韬在他的第一篇公开谈论现代报纸的文章《论日报渐行于中土》中,对《泰晤士报》政治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英国之泰晤士,人仰之几如泰山北斗,国家有大事,皆视其所言以为准则,盖主笔之所持衡,人心之所趋向也。”对此,激进的梁启超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怀才抱德之士,有昨为主笔而今作执政者;亦有朝罢枢府而夕进报馆者。其主张国事,每与政府通声气,如俄土之争战,德奥意之联盟,五洲之人,莫不仰首企足以观泰晤士之议论”(见《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不过,综观两人观点,他们过分夸大了《泰晤士报》的政治作用。西方人鄙视政治与新闻业结盟,国人却趋之若骛。
尽管如此,但中西传播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促进了中国新闻学的创立和发展,这同时也归功于新闻学的创立者们,他们对西方现代新闻学的学习与传播尽了很大努力。如我国第一位在西方学习过新闻学的留学生徐宝璜,曾在日本新闻学会听过课的任白涛、邵飘萍,以及当时虽没有出国却是中国全面掌握世界新闻学研究现状的戈公振。他们当中的邵飘萍和戈公振分别是著名的北京《京报》和上海《时报》的主编,在新闻从业过程中,实现了西方新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新闻实践相结合,构建了有特色的近代中国新闻学,融会了英、德、日、中四大语种著作提供的各种观念、经验和研究方法。其中,戈公振所著的《中国报学史》表现尤为典型,这本书的绪论部分,实际上是新闻理论,虽然只有一万多字,提及的英文、德文和日文参考书籍和文献达二十二种。而整个绪论的思维结构和论证方式,基本上是中国文论的传统模式。可以看出,创立时期的中国新闻学处于世界新闻学研究的比较前沿的地位。正如熟悉英文新闻学著作的徐宝璜在《新闻学》自序里所说:“本书所言,取材于西籍者不少,然西籍中亦无完善之书,或为历史之记述,或为一方之研究。至能令人读之而窥全豹者,尚未一见也。……自信所言,颇多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后来,蔡元培为徐宝璜书序中对中国新闻学地位作了准确的评价,他说:“我国新闻之发起(昔之邸报与新闻性质不同),不过数十年,至今而始有新闻学之端倪,未为晚也。”[6] 所有这些传播意识和理论,对中国近代报刊实践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是实业层面:西方媒介资本和经营理念的移植。中国近代报刊主要包括宗教性报刊、政论性报刊、商业性报刊、专业性报刊、娱乐性报刊等几类,但真正代表中国报纸产业的要数外国人创办的以赢利为目的的综合性商业大报,当时全国商业中心——上海也成为大报竞争的中心。
1872年4月30日,由英国人美查等人集资创办《申报》,打破了于1861年11月创刊的《上海新报》独家经营的格局。美查以商人的眼光来看待他所从事的报业,从报纸的内容、发行和价?兽祱栮浴?????????格三方面与《上海新报》展开竞争。美查认为,“这报是给华人看的,文字应从华人方面着想。”因此在内容上尽量适合中国读者口味,并且从创刊起就确立了“新闻、评论、文艺(副刊)和广告”的办报模式。大幅度降低报价,积极拓宽发行渠道。所以,对手《上海新报》不得不于1872年12月30日自动停刊。《申报》成为上海独家经营的中文报纸。此前创办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被誉为“上海中文报纸的第一颗新星”,但是该报的主编都是传教士,报纸的宗教气息很浓,不能适应商业发展需要。《申报》一创刊就呈现出近代报纸比较完备的形态,有消息、广告、京报全录、副刊、经济新闻、社会新闻、言论等体裁。在报道方式上值得借鉴,如在报道重大社会新闻时,经常采用连续报道或集中报道的方法。最为典型的是关于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报道。此案发生于1873年浙江余杭县,当时《申报》在杭州有一个分销处,杨案发生5个月后,《申报》在1874年1月16日首先刊登了题目为《记禹航生因奸谋命事细情》的报道,把杨乃武名字写成“禹航生”并报道他如何风流放荡而导致犯罪。4月18日又登载了《记禹航生略》一文,报道了该案县审时已判二人死罪,杨姐不服判决,上京控告,因病半途而折回,以及该案在省中复审的全过程。此后一段时期,陆续发表了关于杨案的报道,直到1877年4月《刑部审余杭案》为止,连续报道达四年之久,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也提高了《申报》的知名度和发行量。在1899年11月4日,美国人福开森买下了由英国人丹福士于1893年创办的《新闻报》,由汪汉溪担任总经理,从此,上海报业又是两军对峙——《申报》与《新闻报》。《新闻报》的竞争手段有三:(1)迅速介绍商情,以经济新闻为重点;(2)运用东借西还的资金周转方式,不断添置新式印刷设备;(3)不惜巨资,建立无线电收报台,直接收听外国电讯,赢得新闻出版时间。到1929年,两大报业并驾齐驱。
“外报的畸形繁荣,是外国资本输入的一种表现。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旨在攫取巨大利润,并往往与西方文化渗透并进而互为表里。”[7] 民族资产阶级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的主流,主要有两类:一是商业报刊,它晚于传教士创办的宗教文化报刊,大多是脱胎于外国人创办的报刊,但比较注重经营管理;另一类是资产阶级政党报刊。从文化底蕴上看,西方宗教文化无法与具有深厚传统的中国文化匹敌,所以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些外国人办的商业报纸逐渐转移到中国民族资本手中。在中国创办中文报纸的外国资本,为了沟通语言、迎合习俗、拓展业务,他们纷纷雇佣中国人参与报业采编出版等业务。后来华人资本的壮大以及其从业经验的丰富,逐步控股外国报业资本,《申报》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典型。
《申报》和《新闻报》作为英、美报纸,主要是为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活动提供讲坛,为推销他们的商品做广告宣传。但是,他们以赢利竞争为动力在新闻业务和生产工具的不断变革,他们的报业资本以及先进经营理念的渗入,对后来中国本土报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如1874年创办的《循环日报》,在版式上基本仿效外国中文报纸,广告占报纸版面3/4左右。同时,它以印刷业为依托,进行各种文化事业经营,例如在1880年11月24日《循环日报》上所刊的“中华印务局告白”称:“启者:本局设在港中环百步梯,除发行《循环日报》外,兼印售月份牌、黄遵宪《日本杂事诗》、王韬《蘅华馆诗集》,代售《米利坚志》、《法兰西志》等书籍。”又如《时务报》本是一家政论性很强的报刊,但又兼顾新闻性和娱乐性,以此吸引读者。尤其是时务报馆除定期出报外,还推行许多新式文化事业和实业活动,凸现报纸的综合社会功能。如出版中外时务书籍,代售书报,协办学堂,兼办实业等等。它作为一份绅士办的报纸,完全自筹资金,经营上自负盈亏。尽管没有像《申报》《新闻报》那样走企业化大报的道路,但其运作尤其是它的销售发行具有明显的产业特色,《时务报》的发行主要是通过报馆在各地建立的代售点,18个省内达138处,就连日本和新加坡也设有海外销售点。当然,在这一阶段,商业报纸的运作开始采用企业化模式,但还没有形成报业集团。而到了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报人成舍我考察西方报业集团,回国后在中国搞报业托拉斯,成立新闻公司,目标是办成包括十家大报以及通讯社、新闻研究中心、定期新闻研究刊物、新闻画报等的报业集团。这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有意识、有组织地组建报业集团的萌芽,也是西方报业经营理念东渐的结果。
三是技术层面:西方报业印刷技术的引进。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印刷术的传入。首先以铅活字印刷术为首的近代印刷术在西方国家出现,并且逐渐传入中国。1807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奉到达中国,随即展开了广泛的翻译、出版活动。从1815年起,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陆续出版了马礼逊编写的中、英文大型工具书《中国语文词典》,这部书是含有中英文两种文字的工具书,如用中国传统的雕刻版,则大量细小的英文字无法雕刻,从当时的技术工艺来看,雕版既无法与铅活字拼接?兽祱栮浴?????????,也不能采用机械印刷。因此,要出版这部书只有采用中文铅活字排印。为此,澳门东印度公司印刷所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中文铅活字。当时还没有发明中文字模,无法大批量生产中文铅字,于是采用古老的办法,用刀在一枚枚的铅合金上刻制。这样一项浩繁的工作,决非一人或几人能完成,于是雇佣大量中国人参与其事,包括刻制、排字、审稿、校对、印刷等,才得以顺利完成。1815年,传教士米怜奉马礼逊之命带领中国刻工梁发在马六甲建立了印刷所,这个印刷所早期使用雕版刷印,他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是采用雕版刷印。19世纪初,西方近代印刷术与印刷油墨同时传入中国。到1913年,国人自办的第一家专业油墨制造厂上海中国油墨厂成为我国制造现代印刷油墨的开端,产品分为印书油墨和印报油墨,印刷上海《申报》、《时事新报》、北京《国民公报》、《大国民报》等。另外,通过西方传教士,石印术也传入中国,1833年广州出版了石印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继之有石印中文月刊《各国消息》的出版。1874年,石印技术传入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是1876年点石斋石印书局成立。
第二,印刷设备的引进。由于动力的采用、卷筒纸轮转铅印机以及自动铸排机等的发明使用,近代印刷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百余年时间里进入了成熟阶段。19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及美国已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动力、冶金、机械、化学、造纸等工业的发展,为印刷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一进程中,印刷生产摆脱了传统的手工业模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到19世纪70年代,上海、广州、天津、汉口等地的出版社(商)的印刷设备一直来自外国。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上海申报馆购置欧式手摇轮转机,每小时可印几百份报纸。1906年,由英国人发明的电气马达作动力的单滚筒机进入中国,开始新闻纸两面印刷。1912年申报馆购置双轮转机,每小时可印2000张。1916年,申报馆购置法式滚筒纸印刷机,每小时可印8000张。1925年上海时报馆购置德国的彩色滚筒印刷机,是当时先进的凸版印刷机械。在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印刷机械开始作为民族工业出现,如1895年上海李涌昌机器厂创建,至1912年先后又有6家规模大体相似的印刷机械厂建立,这些印刷机械厂以维修为主,兼生产一些小型印刷设备。印刷术及设备的引进,积极推动了中国近代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 张桂珍《国际传播与国际关系》见刘继南主编的国际传播:现代传播文集[C]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M]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③ 倪延年、吴强《中国现代报刊发展史》[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页
④ 蒋晓丽《全球化语境下的华文传媒言述方式的嬗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J]2000(10)第104页
⑤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10页
⑥ 徐宝璜《新闻学》自序[M],见《新闻文存》第281页,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⑦ 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玖』 媒体的演变历史
英文:Media 英标: [ 'mi:dj ] 解释:n. 媒体,新闻媒介,传播媒介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至于媒体的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结合广告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确保其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此前,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 1、报纸; 2、电视; 3、广播; 4、杂志; 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如手机短信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除新的媒体,例如:IPTV、电子杂志等,他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 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 1、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 2、广播应为第二媒体; 3、电视应为第三媒体; 4、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 5、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 但是,就其重要性、适宜性、有效性而言,广播的今天就是电视的明天。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而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虽然电视的广告收入一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广告蛋糕”正日益被互联网、户外媒体等新媒体以及变革后的平面媒体所瓜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平面媒体已经涵概了报刊、杂志、画册、信封、挂历、立体广告牌、霓虹灯、空飘、LED看板、灯箱、户外电视墙等等广告宣传平台;电波媒体也已经涵概了广播、电视等广告宣传平台。 基于此,就其目前适宜性来讲,媒体应按其形式划分为平面、电波、网络三大类,即: 1、平面媒体:主要包括印刷类、非印刷类、光电类等。 2、电波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广告(字幕、标版、影视)等。 3、网络媒体:主要包括网络索引、平面、动画、论坛等。 也就是说,如果按其形式予以适当调整后,明确划分“媒体”,那么,我国目前现形的媒体就只有“三大媒体”。
『拾』 谁知道媒介技术的发展简史啊~
传播媒介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 文字传播时代、 印刷传播时代 、电子传播时代、 新媒体与数字传播时代,每一次传播“革命”都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口语传播时代 4万到9万年前,人类获得说话的身体能力 增强人际沟通,维系社会,促进思维,传承文化 公共传播(public communication)领域出现:绘 画、舞蹈、音乐、戏剧表演、原始宗教仪式、公 共演讲 受众和表演者的区分,传播形式结构化、标准化, 维持文化认同和社会整合,维护合法统治 口头传播的局限性:不稳定,不可靠 文字传播时代:结绳记事与原始图画(壁画、器皿符号)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文字:农业、商业、 国家管理 记录与保存:信息体外化传递,政府管辖范围扩大 内容相对独立:削弱情境要求,可从容审视,深化思 维 轻便可携带文献的发展: 碑刻、石器、陶器、青铜器、甲骨文、竹简、木简 埃及莎草纸(2500A.C.)、欧洲牛羊皮纸、汉代蔡伦纸, 阿拉伯人的传播、欧洲黑死病、造纸技术的普及 印刷传播时代唐代雕版印刷,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11世纪) 1456年“古登堡革命”:铸字装置,金属合金字模,机械印刷机,印刷油墨 15世纪末,欧洲各大城市印刷业发展: 书籍:保存——传播,出版商+“专业作者” →商业出版 书面语言标准化、大众扫盲 定期邮路,商业新闻信(newsletter),官方报纸 1665年创刊《牛津报》,1690年美洲第一份报纸:商业化、都市化 政党报刊——“观点纸(view paper)” 便士报与大众传播时代:1833年纽约《太阳报》,蒸汽驱动印刷机 “严肃新闻”——职业化——新闻教育 印刷媒介的黄金时代:1890-1920s,整行铸造排字机 印刷垄断的结束:在与广播\电视的竞争中发展 计算机排版和新的印刷技术:1960s末 商业化浪潮和趋势 中国报刊史:传教士——改良派——政治家——无产阶级党报——改革开放 电子传播时代 1837年莫尔斯发明电报,1844年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 1858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竣工:国际通讯社“环形联盟” 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 1895年法国卢米埃兄弟发明电影摄影机,1929年彩色电影出现。 1899年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创办了第一家电台, 1930s,美国建立全国商业广播网,欧洲公共服务广播(BBC) 1929年机械-电子电视 1930年电子电视 1939年黑白电视 1940年彩色电视 1965年彩色电视的普及 二次大战后电视的普及开辟了大众传播新时代 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者:专业化的媒介从业者,把关(gate-keeping) 传播者 传播方式:先进的媒介技术,大量复制生产、迅速、 传播方式 公开地向社会传播 媒介组织: 媒介组织:产业化和制度化,受社会政治、经济文 化影响,各国均有不同的传播制度和政策体系。 传播对象:广泛而分散的社会大众(mass) 传播对象 内容性质:兼具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内容性质 过程性质:单向性,反馈延迟、非直接、非人格化 过程性质 新媒体传播 1946年,第一台模拟计算机出现 1950s末,调制解调器的出现,解决计算机与电话的兼容 1960s末,美国军方阿帕网(ARPANET)实验 1971年第一台芯片电脑:集成电子新时代 1970s末,通讯卫星 80年代初互联网民间化,个人计算机和在线网络日益流行 数字光纤网络:宽带和压缩技术 1989-94, 网络浏览器、万维网、搜索引擎… … 有500个频道的光缆电视,移动电话,无线上网… … 新的媒介环境: 新的媒介环境: 内部:计算机性能的迅速发展,数字化 外部,连接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国际标准化 互动:在“虚拟现实”和“电脑空间”中,人机之间的仿生 互动 新媒介传播特点使用目的: 人际传播媒介:如电话,包括 移动电话和电子邮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