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党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1、“大跃进”运动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
“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重大损失。从1958年11月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运动中的问题。中央多次提出调整经济指标,“压缩空气”,并着手解决经济工作中的问题。
2、人民公社化运动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
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
3、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全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在这场所谓的“大革命”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大批中央党政军领导干部、民主党派负责人、各界知名人士和群众受到诬陷和迫害。党和政府的各级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组织,长期陷于瘫痪和不正常状态。公安、检察、司法等专政机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机关都被搞乱了。
(1)从党的发展历史汲取扩展阅读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② 党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九十年光辉的历程。九十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的成就。
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2001年版本资料简介,中共建党90多年来共经历了如下十个主要阶段:
1、大革命阶段
2、土地革命阶段
3、抗战阶段
4、民主革命阶段
5、新民主主义阶段
6、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7、文化大革命阶段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1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把它们变成国家的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方面通过其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党的干部的培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展,党纪党规的确立和监督、检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等等。
③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建设历程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与建设历程:
一、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三、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四、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五、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六、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七、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八、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九、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十、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十一、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二、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实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十三、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十四、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十五、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十六、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十七、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八、党的十八大:中共十八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从党的发展历史汲取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
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2001年版本资料简介,中共建党90多年来共经历了如下十个主要阶段:
一、大革命阶段 ;
二、土地革命阶段 ;
三、抗战阶段 ;
四、民主革命阶段;
五、新民主主义阶段;
六、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
七、文化大革命阶段;
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
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④ 你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汲取哪些经验
历史,是一个绵延不断的过程,是不能割断的。历史承载着我们的过去,蕴含这对于未来的启迪,中国人民正在从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就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继承性。过去的90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前仆后继,勇于开拓,不断探索,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巨大成就,积累了正反俩方面的丰富经验,这是完美的一笔宝贵财富。尤其是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将作用于长远,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回头看”,并不是对于过去作简单的回顾,而要求对经验作认真的总结,由于社会主义仍在实践探索中,过去的90年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误,有顺利也有曲折,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一切都必须认真加以总结,总结,要提倡实事求是的态度,即冷静的看待过去,客观的评估的是,辩证的判断是非;只有坚持这样的“回头看”。方能显出总结历史经验的意义和作用,总结,又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既往的时间进行认真的审视,思考,分析,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真功夫,努力探索一切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内在规律,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吸取历史的养分,提高认识能力和时间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增强自觉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⑤ 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祖国的巨大变化我从中感悟到哪些道理
每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需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⑥ 学习了党的发展历史,有什么感触
在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历程中,创造了无数惊天动地的辉煌业绩,最根本的一条经验,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自己的道路,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总结历史经验结合自己的认识,这也是学好党的基本理论的一条重要经验。认真研究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对我们深入学习在这一结合过程中创立的两大理论成果——毛 泽东思想和邓 小平理论,进一步提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从一成立,就坚定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努力把马列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正如毛 泽东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但是,当时的中国共产党毕竟还处在幼年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对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都还懂得不多,还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因此,党内不可避免地接连出现了“左”的和右的错误,使中国革命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
特别是在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极力鼓吹“百分之百地绝对忠实于共产国际的列宁主义总路线”,只知生吞活剥地背诵马列书本上的个别词句,照搬照抄苏联的革命经验和模式,攻击以毛 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主张是“狭隘经验论”,说什么“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那些动辄引经据典、自诩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教条主义者们,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而恰恰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山沟里的马列主义”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唯一正确的胜利之路。
我们党历来反对离开中国历史、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抽象地空洞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他认为,党的正确的路线和策略,只有在群众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产生。任何正确的理论,如果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为了彻底打破教条主义对党内思想的束缚,切实端正人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毛 泽东在1941年5月向全党发出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号召。他严肃地批评了那种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不注重研究中国现实,不注重研究中国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的恶劣学风,提出“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我们要把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中国近百年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为冲破教条主义思想束缚,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基础。要提高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自觉性。
邓 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也十分重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反复强调要用中国历史特别是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和青年一代,把加强中国历史和党的历史的学习、教育,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他在新的历史时期正确地解决了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相互联系的两个重大历史课题,作出了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两大历史性贡献——科学地评价毛 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 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创立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都离不开对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与此同时,以邓 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着手解决另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这就是继续探索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自50年代以来,我们党就开始进行这一探索,其间历经磨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曲曲折折,反反复复。邓 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把对毛 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统一起来,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82年,邓 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总结和概括了我们党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新道路、创立新理论的科学命题。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随着实践的发展,邓 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并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⑦ 求文档,600字左右。从建党90年的历程中,大学生从中能汲取一些什么职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论原则
毛泽东思想高在其人民性,毛泽东思想把人民放在制高点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不等于媚俗,媚俗要放弃原则,媚俗是迎合民众,而民众未必掌握真理。一旦媚俗,真理性反倒可能丧失了。“藏富于民”是媚俗,人民听了都喜欢,但最后藏到富的是民吗?毛泽东思想高在其专政性,以清醒的暴力反对剥削阶级。注意,我说的是剥削阶级,而不是统治阶级。统治是政治方法,统治阶级未必是剥削阶级。用人民民主专政来克制共产党堕落,用无产阶级专政来制约剥削阶级的再生,是毛泽东思想的大发明。西方的平等是资本控盘下的假平等,而毛泽东的平等则是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真平等。毛泽东思想高在国家性,国家是为人民服务的,似乎人民性高于国家性,其实不然。只要国家存在,国家就是不同国家之间以及不同国家统治阶级之间竞争的组织工具,毛泽东重视人民性,又实行高积累,为什么?是方法论。以国家的方式提高人民长远利益的速度最快,否则自身斗做一团,再被列强灭掉,还发展个屁?
毛泽东思想高在创新性,毛泽东是很古典的一个人,但又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人。毛泽东总能发现中国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将之明确下来,组织化,付诸实施。比如国有化运动,比如工业行动化运动,比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运动,比如改造思想和文化的运动,都是前无古人的创举!有无不足且不论,史无前例就是创举嘛。 毛泽东思想高在方法论,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如果在明朝开始搞资本主义自然好,但到1949年再搞就晚了。人家殖民地都搞过了,你去哪里搞殖民地?你去哪个大陆抢占一个中国出来?制度选择与时态有关,社会主义是后发情况下整个一切资源,实现飞速追赶的最佳选择。社会主义才是最厉害的创新。
⑧ 需求一篇关于党90周年的风雨历程,你从中汲取指导自己职业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方法论原则不少于600字
你是哪个系哪个班的?你学号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