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茅台镇历史文化

茅台镇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11 09:20:31

㈠ 茅台酒历史文化起源

茅台酒,被世人誉为白酒中的佳品。茅台入口绵柔而甘醇,令人回味无穷。悠悠几千年,茅台香不散,如今茅台已然冲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茅台,这原本只是由高粱酿成的普通白酒,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世界的?追根溯源,我们理应能够找到答案。

㈡ 想了解一下茅台镇的历史,有知道的大哥给我讲哈哈,我想去茅台镇耍几天,有好耍的地方没

黔北一带,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当地人善于酿酒,早就有人把这一带称为“酒乡”,而“酒乡”中又以仁怀县茅台村酿的酒最为甘洌,谓之“茅台烧”或“茅台春”。所以酱香型白酒代表茅台酒是以产地而得名。

茅台村开设正规酒坊,始于何时,目前尚没有完整确切的考证材料。据茅台村现存最早的明代《邬氏族谱》扉页所绘邬氏家族住址地形图的标注,其临近有酿酒作坊。族谱所载,邬氏是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随李化龙进军贵州,平定了播州土司杨应龙动乱后定居茅台的。这说明茅台早在1599年以前就有了酿酒作坊。

茅台最早的酒坊名称,据查考,是大和烧房。这个信息是从茅台杨柳湾一尊建于清嘉八年(1803年)的化字炉上所铸的捐款户名单有大和酒坊名称而获得的。据最近的考证发现,有一家比大和烧房更早的酒坊叫偈盛酒号。这是在1990年茅台至县城的三百梯段出道的路碑上发现的。碑上刻有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茅台偈盛酒号。

茅台酒在清代兴旺起来,这与在乾隆年间,开修赤水河,茅台镇成为川盐连黔的集散地有很大关系。到嘉庆道光年间,制作茅台酒的烧房已发展到不下20余家。据黄植青《自流进李友堂由发韧到衰亡》一文,富顺﹑荣县大盐商“李四友堂”与陕西商人田﹑刘二姓在仁怀所设盐号“协兴隆”就拥有了子号70余外,分布在由仁怀至贵阳的各州县。由于盐业的兴隆,茅台地区,商贾云集,民夫川流不息,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刺激了酿酒业的发达和酿酒技术的提高,正如清代大诗人郑珍所说:“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当时茅台酒的独特工艺已基本形成,而且生产规模不小,(清道光)《遵义府志》相《田居既室录》说:茅台酒,仁怀城西茅台村制酒,黔省称第一,其料用纯高梁者上,用杂粮者次,制法:煮料和曲即纳地窖中,弥月出窖烤之,其曲用小麦,谓之白水曲,黔人称大曲酒,一日茅台烧。仁怀地瘠民贫,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

清道光年间,茅台酒已远销滇﹑黔﹑湘﹑川。清朝张国华《茅台村》作技词写道:“一座茅台旧有村,糟丘无数结为邻。使君休怨曲生醉,利锁名疆更醉人。于今酒好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战!”清朝卢郁芷有诗赞云:“茅台香酿严如酒,三五呼朋买小舟,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清咸丰初吴振或在《黔语》中写道:“南酒道远﹑价高,至不易得,寻常沽贳烧春也。茅台村隶仁怀县,滨河土人善酿,名茅台春﹑极清洌……。”

到清咸丰年间,在黔北一带有杨龙喜领导的号军起义。清咸丰四年(1854年)派兵镇压,与号军战于茅台,村寨夷为发墟,茅台的几十家酒房皆毁于兵燹茅台酒生一度中断。战后1862年华聊辉在茅台开办“成裕酒房”(成义酒房的前身),茅台酒从此才逐渐恢复和发展。

清光绪年间,由于再说疏通赤水河道,大大提高了川盐入黔的货运量,加上改革运销制度,实行官运商销,使茅台盐运业进一步兴旺,因而也促进了茅台酒的恢复和发展。这个暑期具有特色的“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酒”等名酒也远销外地。茅台酒的独特工艺在这个暑期也大体定型。据《续遵义府志》载:“茅台酒﹑前志:出仁怀县西茅台村,黔省称第一,《近泉居记录》制法,纯用高梁作沙,蒸熟和小麦面三分,纳酿地窖中,经月而出,蒸烤之,即烤而复酿,必经数回然后成。初曰生沙,三四输曰燧沙,六七输曰大回沙,以此概曰小回沙,终乃得酒可饮,品之醇气之香,乃百经自俱,非假曲与香料而成,造法不易,他处难以仿制,故独以茅台称也……”

㈢ 贵州茅台镇历史

商业古镇茅台座落在赤水河的中上游,明清以来,尤其是明末清初以来,茅台镇商业繁荣、文化昌盛,在西南社会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清中叶赤水河的疏浚为贵州打开了一条商业大通道,也把茅台镇推向了更广阔的历史舞台:茅台镇上店铺林立,商贾往来不绝,贵州所需食盐多半都需经茅台镇转运各地。盐业运输带动了酿酒业的发展,1915年,早已闻名远近的茅台酒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更是茅台镇传奇史上的浓墨重彩。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三渡赤水,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就这样被定格为历史,丰富壮大了商业古镇的传奇色彩。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商业古镇——茅台,去品味茅台的辉煌历史,感悟茅台的为商之道。
神秘茅台镇
在世人眼中,孕育了神秘茅台酒的茅台镇,比茅台酒还要神秘百倍。多少年来,人们对这里的自然环境十分好奇。为了揭开谜底,一批专家学者甚至在这里终老一生。
茅台镇距仁怀市区13公里,全镇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城区面积近1.7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海拔最高点1422米,最低点395米,镇内地势东高西低,略呈三级台阶。受海拔高度和岩石风化后成土母质的影响,茅台镇广泛发育着紫色土和紫色田,土层较厚,PH值适度,有机质丰富,特别是土体中砂质和砾石含量高,土体松软、孔隙度大,具有良好的渗透性。由于这种向南向北沿赤水河的紫色土壤渗透性强,因而无论地面水和地下水都通过两岸的红层流入赤水河中,既溶解了红层中的有益成分,又经过层层渗透过滤,滤出了纯净无毒、香甜可口的清泉水。
茅台镇冬暖夏热少雨,日照丰富,这种特殊气候最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成与繁衍。茅台酒研究专家认为,特殊的气候,加上特殊的紫色砂页岩的地质结构,紫泥土(紫红色土壤)使茅台周围的空气中飘游着无数微生物群。这些微生物群十分活跃和独特,茅台酒主体香——酱香的形成,与这些微生物息息相关。
茅台的地理环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水资源特别好,茅台全境均属赤水河系,水道主要是赤水河。赤水河是一条集灵泉秀水于一体的河流,河上滩滩相持,两岸崇山峻岭,据科学测定,赤水河水质非常优良,无色透明,微甜爽口,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逐渐揭开茅台镇的神秘面纱,我们会由衷的发出感慨,有着这么多得天独厚的因素,茅台镇的确是一个独一无二的酿酒胜地。

㈣ 茅台酒的文化

(一)历史文化(摘自人民网)

●1915年获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质奖章,
●公元年,红军长征途中把“茅”做为“祝捷酒”
●公元1941年,中国远征军把“茅”作为“随军专用酒”
●公元1944年,前苏联政府把“茅”作为“外交礼宾酒”
●1949年10月1日“茅”酒作为“开国第一宴庆典酒”款待中外嘉宾
●1953年2月根据贵阳市财经委员会的通知,地方政府有关人员来到恒兴酒厂,宣读了政府接管恒兴酒厂的文件,此后地方政府在恒兴酒厂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地方国营茅台酒厂即现在的贵州茅台酒厂,至此恒兴烧坊遂结束了其历史使命
今日酒古风重现,其质玄醇,其体澄清,其香幽雅,其味盈和,一饮动情,再饮感心,三饮忘忧,畅饮之,则灿烂精神,荡气回肠.
●历史文化名酒―――1946年周总理在重庆红岩村宴请民主人士,席间指着茅酒瓶说:“长征过茅台镇时,当地群众捧出酒来欢迎我们,战士们用它治疗伤口,止痛消炎,治疗感冒,喝了可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我们当时缺医少药的困难。所以,红军长征胜利,也有茅酒一大功劳。抗战时期酒就已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代名酒之首。
●国酒的开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晚,毛主席在北京饭店举行开国第一宴,周总理亲自安排调用库存于北京饭店的一百多瓶“茅”款待中外嘉宾,共庆建国。“茅”获此殊荣,是茅台酒称为国酒的开端。
●政治酒―――茅酒曾经作为国共两党共同推崇的政治酒。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双十协定”签订后的宴会上,毛主席与蒋介石举杯共饮茅酒。茅酒曾经多次见证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并作为国共两党曾经共同推崇举杯的政治酒频繁使用。
●外交酒―――1944年前苏联政府将茅酒作为外交礼宾酒使用,此后中国政府及领导人一直将茅台酒作为中国政府的外交酒。
●健康酒―――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总理用“茅”宴请尼克松总统时说:“长征路上,茅酒我们包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治伤风感冒,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是事实,但喝茅台酒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原因现在还是一个秘,从对长期饮用茅台酒的人群调查中发现,长期喝茅台酒的人绝大部分肝功能很好没有肝病、肠、胃很好,普遍精神、气色很好且人显年轻较一般人健康长寿。

(二)酿制工艺特点

茅酒生产工艺特殊。赖茅酒的酿制,每年重阳分两次投料,同批原料要经九次蒸煮,八次摊凉,加曲加药、高温堆积、入池发酵,七次取酒,历时整整一年,然后要经三年以上贮存,再精心勾兑,方能包装出厂。一瓶酒从原料进厂到出厂,至少要经过五年。其香气成分极其复杂,使产品风格独特。喝酒时感到不燥辣,容易上口,幽雅细腻。

(三赖茅酒的健康卖点
为什么说茅是绿色康健的呢?
●茅酒由于酵藏时间长相对来说,易挥发物质少,所以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健康。茅酒中易挥发物质少,不易挥发物质多,对人的刺激小,不上头,不辣喉,不烧心 。
●茅酒的酸度高。茅酒有酸、甜、苦、辣、涩五种味道。赖酒的酸度是其他酒的3至4倍。茅酒的酸成分,主要又是以乙酸 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醋有利健康,道教、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身功能。

●茅酒的酚类化合物多。有专家指出,干红葡萄酒之所以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是由于干红葡萄酒中酚类化合物多。赖茅酒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他名优白酒的3至4倍,可见赖茅酒和干红葡萄酒有异曲同工之妙。
●茅酒的酒精浓度科学合理。茅酒的酒精浓度53%(V/V)左右,而其他名优白酒的传统酒精浓度在60%(V/V)左右,有的高达65%(V/V),根据科学测定,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牢固。有个经典试验,用53.94毫升纯酒精加上49.83毫升水,结果总容积不是l03.77毫升,而是100毫升。再加上茅酒还要经过长期贮存,所以缔合更加牢固。实践证明,茅酒的电导率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这充分证明,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来越小,有利健康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喝酒时感到不辣喉,醇和回甜。

●茅酒是天然发酵产品它不同于酒精和其他白酒。茅酒工艺非常科学合理,其产品完全用不同轮次、不同香型、不同酒度、不同酒龄的酒,精心勾兑而成,香味成分及相互间的配比很科学合理,使茅酒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目前,国内外分析水平尚不能达到检测出赖茅酒所有成分的水平,因此不像有些名优白酒找到了某种物质为其主体香(赖茅根本不存在像其他酒一样的一种香味物质是其主体香)。找到了主体香,这既是科学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即主体香不够时可添加非发酵的香味物质,所以相应的香料厂、调酒液厂应运而生,这对茅酒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茅酒不添加任何香气香味物质!
●经化验茅酒中有SOD、金属硫蛋白等物质的存在。 我们知道SOD是氧自由基专一清除剂,主要功能是“一清四抗”,即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及抗衰老。金属硫蛋白的功效又比SOD强多了,金属硫蛋白对肝脏的星状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肝的星状细胞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后,它就不分离胶离纤维,就不形成肝纤维化了 。

茅酒之源———茅台酒
悠悠黔乡,物化天宝;夜郎古国,神奇大地。
黔北酒乡,酒冠中华;千年枸酱,孕育茅酒。
真正茅酒,系出名门;至尊极品,世家精酿
国酒茅台,源自三茅;功不可没,首推茅 台

(四)茅酒之源-名人名家之评价
赤水茅台浪冲边,
青山环酿湿温天,
回醅八次工艺巧,
酒业永初续世仙。
--这是我国白酒界泰斗、著名白酒大师秦含章先生2003年在人民大会堂对茅酒的题

“酱香突出、
酒体丰满、
幽雅细腻、
回味悠长、
空杯留香”
-这是2003年人民大会堂品酒会上中国白酒专家对茅酒的一致评价。

㈤ 茅台镇的历史与介绍

1、历史沿革

古代濮獠部落世居于茅台古地,此地马桑树漫山遍野。故得名“马桑湾”。后来在赤水河东岸发现了一股纯净的的泉水,濮獠部落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方便来往行人饮用,深得人心,时间长了,人们便称此地为“四方井”,代替了“马桑湾”。

此后,沿河地带人类活动频繁,逐步开发,历代濮獠人在街后筑土台,立灯杆祭祀祖先,对先人开荒破草表示崇敬,惯称“茅台”,茅台从此有了名称。有地有名,人气聚集,大量濮獠人在此定居。

西汉成帝年间,夜郎地区生产力进步,粮食生产有了剩余,为酿酒业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元朝以后,在县以下分设寨、村、坪、部、才正式定名为“茅台村”(最早记载茅台茅台村这一地名的,是元末明初怀德司安氏族谱)。后来又称“茅村”。

明朝,茅台街上修了万寿宫,在宫外建有一座极为罕见的半边桥,当地居民,过往客商过半边桥去宫里进香拜佛,因此人们又叫茅台街上为“半边桥”。

明代以后,茅台日益富裕繁荣,又在赤水河两岸修建了九座大庙,并在其中的观音寺,禹王宫内珍藏了三面东汉铜鼓(已经出土一面),故而又叫三鼓寺,茅台村因此又名“云鼓镇”。

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请开凿赤水河道,始通舟楫。四川食盐经赤水河道运入,至茅台起岸,称“仁岸”,成为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

由于水陆畅通,八方商贾云集,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市场繁荣,成为“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家惟储酒卖,船只载盐多”的繁华集镇,是黔北物资的主要集散地。

因而一度改名“益商镇”,简称“益镇”。但终因人们习惯称茅台,已经难以改变,因而再度改为“茅台镇”。

2、简介

茅台镇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大类山脉西段北侧,北靠遵义,南临川南。茅台镇地处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

在郁郁葱葱的河滨地带,建有“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 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仁蔺、茅丹、茅习、遵茅公路汇聚于此。茅台镇是连接川黔的重要枢纽,也是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景区赤水的通道。

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四渡赤水。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

(5)茅台镇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1、茅台酒:

茅台酒,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茅台酒是中国的传统特产酒。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同时是中国三大名酒“茅五剑”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贵州茅台酒的风格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其特殊的风格来自于历经岁月积淀而形成的独特传统酿造技艺,酿造方法与其赤水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受环境的影响,季节性生产,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保留了当地一些原始的生活痕迹。

1996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机密加以保护。2001年,茅台酒传统工艺列入国家级首批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国务院又批准将“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2月1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茅台酒”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13年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调整“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称和保护范围。

2、典故:

东方旋风周恩来日内瓦会议成功靠“两台”:

一代名相周恩来总理一生最重“茅台”,最关心“茅台”,也深受茅台人民的敬重和爱戴。他一生与茅台酒有说不完的故事,这里只摘取他用茅台酒作为外交的一朵浪花。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两个多月后,美国军队在仁川登陆,越过三八线,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朝两国军队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联合国十六国军队整整打了三年,终于迫使他们坐下来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1954年4月,为了解决停战后的朝鲜统一问题,为了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周恩来率代表团前往瑞士日内瓦出席国际会议。

这是新中国领导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第一次正式亮相,引起了舆论界极大兴趣。相继到达日内瓦的有那时候世界风云一时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其中有: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法国外交部长皮杜尔。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使一直不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在事实上不得不认可中国的国际地位。

对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外国记者说:这是一个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率领着一批更为年轻的红色外交家。不久,他们才从周恩来传奇生涯的简历中,知道他是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

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以惊人的智慧和才能,积极灵活的展开外交。在会议召开的第二天,便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举行了招待会,招待各国代表、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茅台酒以其优秀的品质,一下子成了宴会上的话题。宾主十分高兴,在品评着茅台酒中频频举杯沟通感情,茅台酒在与会国家的代表中出尽了风头。

在和西方国家代表唇枪舌战的时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充满人情味的中国戏剧片也成了日内瓦会议场外的热门话题。

为了让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感情,周恩来把片名翻译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随后又送给了住在莱蒙湖畔的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卓别林也是在这次会上第一次喝茅台而把它称为“真正的男子汉喝的美酒”)。

因此,云集日内瓦的外交官们感慨地说:周恩来不仅用艺术促进了外交,同时也把外交变成了一门艺术。

回国后,周恩来总理向党中央汇报时,感慨颇深地说:“在日内瓦会议上帮助我们成功的有‘两台',一台是‘茅台',一台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㈥ 茅台酒的历史

应该说茅台酒和盐有很大的联系。

贵州地区自古就交通不便,相对与世隔绝。而且食盐匮乏,贵州地区先民的用盐主要是依靠山西盐商经过四川地界运入贵州。


㈦ 茅台酒的茅台文化

1、电话调酒毛泽东送金日成“茅台”

在茅台酒厂集团公司,珍藏着数张毛泽东主席和外宾用茅台酒碰杯的照片。其中,有两张是毛主席和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首相金日成碰杯的镜头。这两张照片正好拍摄角度相反,但金日成面带笑意,微露白齿,虔诚而敬重毛主席的神情清晰跃然。

2、“火烧”白宫

1972年2月底,尼克松与周恩来签订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后返回华盛顿。访华的成功使他兴奋不已,周恩来燃酒的即兴表演亦萦于脑际。他向女儿特里西娅讲述访华的趣味时,也想让她领略茅台酒的“厉害”。

他把一瓶茅台酒倒进碗里点着了火。岂知蓝色的火焰跳跃着,越烧越旺,竟不熄灭,不一会便将盛酒的碗烧炸开。冒着火焰的茅台酒霎时流满了桌面,使这个“美国第一家庭”的全体成员大为惊骇,手忙脚乱的奋力扑救,才把这场“火灾”扑灭。

3、首相醉茅台

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日时半,中英两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法发表声明,正式举行签字仪式,这是关系香港前途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应邀前来参加这次签名仪式的有一百零一位香港各界人士,他们亲友目睹这一庄严的仪式。



(7)茅台镇历史文化扩展阅读:

产品特点

茅台酒是中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被尊称为“国酒”。它具有色清透明、酱香突出、醇香馥郁、幽雅细腻、入口柔绵、清冽甘爽、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人们把茅台酒独有的香味称为“茅香”,是中国酱香型风格的典型。

茅台酒液纯净透明、醇馥幽郁的特点,是由酱香、窖底香、醇甜三大特殊风味融合而成,现已知香气组成成分多达300余种。

茅台酒香气成分众多,有人赞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茅台酒香而不艳,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㈧ 茅台地名的历史渊源

据记载:古代濮獠部落世居于茅台古地,此地马桑树漫遍野。故得名“马桑湾”。后来在赤水版河东岸发现了一权股纯净的的泉水,濮獠部落砌了一口四方形的水井,方便来往行人饮用,深得人心,时间长了,人们便称此地为“四方井”,代替了“马桑湾”。
此后,沿河地带人类活动频繁,逐步开发,历代濮獠人在街后筑土台,立灯杆祭祀祖先,对先人开荒破草表示崇敬,惯称“茅台”,茅台从此有了名称。有地有名,人气聚集,大量濮獠人在此定居。
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四渡赤水。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

㈨ 茅台酒有哪些历史背景

史载:枸酱酒之始也。早在2000多年前,今茅台镇一带盛产枸酱酒就受到了汉武帝“甘专美之”的赞誉属,此后,一直作为朝廷贡品享盛名于世。茅台酒历史: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饮到南越国所产的构酱酒后,将此酒带回长安,受到汉武帝的称赞,并留了“唐蒙饮构酱而使夜郎”的传说。

㈩ 贵州茅台发展历史

“如果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的因素。”这是著名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中作出的断言。

藉此观点反思国酒茅台的成长发展史,从中得到一个启迪:历久弥新的“茅台文化”,是国酒茅台生命体中的“核心元素”。国酒茅台核心竞争力即由之所产生的影响、导向及推进、提升作用得以构成;贵州茅台酒享有的“国酒”地位,也因之而弥固弥坚。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茅台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生产力,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为国酒茅台书写着新的辉煌。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一个文化过程。短期的经济行为,可以用经济逻辑来解释;而长期的经济行为,必须进入文化的逻辑。这一点,可以从国酒茅台在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断面中看出来。

———初始及成长阶段。茅台酒在这个跨越两千来年的历史时空中。从被认知进入当时的主流社会视野到与社会经济“共生共荣”,“茅台酒文化”即已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据贵州史学工作者考证,在贵州开发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古夜郎栈道”得以修筑,是因茅台酒的物质初始形态“枸酱”而引出。《史记》记载汉武帝饮枸酱“甘美之”的赞叹,以及前人赋诗“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既表明了茅台酒酿造历史的久远,又界定了其源生地———今天的茅台镇地区。这与当今某些“白酒新贵”千方百计寻根觅祖或杜撰品牌文化历史,藉以图解品牌文化价值的做法,显然无以类聚。

对茅台酒及其文化的成长,《贵州六百年经济史》就说道:仁怀的茅台村,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即有酿酒作坊。清乾隆时期,开修赤水河,茅台地方地盐业兴隆,商贾云集,对酒的需求与日俱增,兴起了许多“烧房”。及至清道光年间,茅台酒已负盛名,远销云、贵、州、湘四省的广大地区。“酒冠黔人国,盐登赤虺河”,反映了茅台酒与当地社会经济和人文环境共生共荣、相得益彰的繁荣景象。

茅台酒在这个历史时期内,已展示出品质优秀、品味特殊的魅力,“茅台文化”亦随之步入了成长期。前人所谓“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以及“茅台香酿酽如酒,三五呼朋买小舟,醉倒绿波人不觉,老渔唤醒月斜钩”,即是“茅台文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真实写照。

———丰富及发展阶段。这当从茅台酒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和“世界名酒”称号时算起。当时,国力赢弱的中国能有像茅台酒这样的传统民族工业品牌在世界列强面前一展雄风,不能说不是“茅台文化”发展史页上最为精彩的篇章。

在此后近百年里,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茅台酒更是以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直接参与、见证党和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使其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茅台文化”也随之得到了极度的提升与张扬。茅台酒被人民拥戴为中国的“国酒”,标志着“茅台文化”已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历史根基。

这是历史对“贵州茅台”的选择,是历史把一次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都给了茅台酒,使之能凭借历史的舞台展尽自身的魅力与风采,也使茅台酒与国内其他名优白酒之间,于无形中泾渭分明地划出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品牌价值区隔”。

———创新及升华阶段。这主要表现在,国酒茅台踏上了为国际企业界公认的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攀登的“文化管理阶梯”。作为一个标志,就是国酒茅台在2003年荣获了等同于世界一流先进企业管理水平的“全国质量管理奖”。

“无论是从文化酒的标准,还是从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来说,茅台酒都堪称中国文化酒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仁国说:“但是,我们不满足于挖掘历史,我们有必要也完全有能力创新茅台酒文化!”

“茅台文化”的创新,集中地反映在从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在企业管理领域内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中所蕴涵的软性精神因素出发,寻求一种释放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生产力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其中,最为鲜明、突出的表现是:深刻把握“文化酒”的内涵和发展趋势,洞察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焦点,提出了“绿色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的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确立和实践“酿造高品位的生活”的经营理念,从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牢牢地奠定在独具“茅台文化”特色的基石上,体现出一种现代新型企业与消费者在情感与利益上的深度沟通。

此外,国酒茅台提炼和确立的一系列企业文化新理念,如“铸造一流企业”的企业愿景、“以人为本,以质求存,恪守诚信,团结拼搏,继承创新”的核心价值观、“爱我茅台,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以顾客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完美”的质量方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酒的文章,走出酒的天地”的发展方向、“立足国酒,奉献社会,成就自我,完美人生”的人生价值观等,更是极大地丰富和升华了“茅台文化”的内涵,更为鲜明地展示出“国酒”企业的光辉形象。

思维质量,在企业家的手中可以变为一种新型生产力。从恪守“质量第一”这条生命线到丰富和升华“茅台文化”的全部进程,无一不反映着国酒茅台历届领导班子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以及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

“不要把竞争看作是争夺第一的竞争,而是通过竞争变得与众不同,更独特。”联想到国际上竞争力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的这句名言,不禁使人深切地感悟到,国酒茅台,作为中国企业和品牌的一面代表性旗帜,无论是决策者的思维,还是企业的创新运作,都已在时代渐流的发展中抢先树立了独特的发展战略,并且义不容辞地主动担负起了引领中国白酒健康发展的历史重任。而这一切,又都融入充满生命活力的“茅台文化”之中,显得那么地富有传统精神,那么地富有时代气息,那么地充满独特的魅力!(闻熙)(第一食品网)

阅读全文

与茅台镇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