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书籍发展历史

书籍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1 05:30:18

『壹』 书的演变历史

【书的历史】

图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所以,无论古今中外,对于图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手工精制的纸特别适合中国书画之用,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时刻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以我们中国为例,它至少已有叁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图书在迭次的经过创造改进,才有今天的面貌。大体来说,历史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书籍的发展,略有脉络可寻。最早人们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做为媒介。其后,从经验的累积,进而确定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于是人类跨出了有声无言的时代,迈入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有了语言,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听到的话,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个人的经验,借语言加以传播。这种目的及办法,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 人类的记忆到底有限,有时更会走样,口传的活书,必然有许多缺陷,聪明的人类,于是起而发明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结绳。以结绳的大小、松紧、多寡及涂上不同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我们可称之为绳书。
绳书能传到远方,也能长期保存,比起语言,自有某些长处。然而终因其式样变化有限,无法满足快速进步中人类社会的需要。于是,人类再着手改进,乃从模仿天性里,描绘外界形像加以简化,使之蜕变成为简单的图像,再用它来做为意象的符号。这种图画,已有文字的雏形,一般人称之为文字画。之后,经过再改良演进,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供人们应用。文字的出现,既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崭新境界,也为图书奠下坚实的基础。

『贰』 书本的历史

书的历史

图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所以,无论古今中外,对于图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手工精制的纸特别适合中国书画之用,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时刻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以我们中国为例,它至少已有叁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图书在迭次的经过创造改进,才有今天的面貌。大体来说,历史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书籍的发展,略有脉络可寻。最早人们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做为媒介。其后,从经验的累积,进而确定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于是人类跨出了有声无言的时代,迈入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有了语言,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听到的话,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个人的经验,借语言加以传播。这种目的及办法,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 人类的记忆到底有限,有时更会走样,口传的活书,必然有许多缺陷,聪明的人类,于是起而发明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结绳。以结绳的大小、松紧、多寡及涂上不同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我们可称之为绳书。
绳书能传到远方,也能长期保存,比起语言,自有某些长处。然而终因其式样变化有限,无法满足快速进步中人类社会的需要。于是,人类再着手改进,乃从模仿天性里,描绘外界形像加以简化,使之蜕变成为简单的图像,再用它来做为意象的符号。这种图画,已有文字的雏形,一般人称之为文字画。之后,经过再改良演进,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供人们应用。文字的出现,既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崭新境界,也为图书奠下坚实的基础。
活字版
有了文字,首先需要寻找写刻的材料。最早书写材料都取自于自然界,如:石块、树皮、树叶、兽皮、兽骨及动物的甲壳等等,都是其例。但这些材料,各有缺陷,无法充分发挥文字的纪录功能。春秋战国时代,知识日渐普及,着书立说,大行其道,为应需要,简书和帛书乃相继产生。「简」是用竹或木制成狭长的条片,书写时,由上而下,一片一片接续下来,然后再依顺序由右而左的排列,并以绳索加以编连,这样一部著作,便能连贯而完整。帛书是丝织品写成的图书,由于帛性柔软又轻便,携带及阅读均感便利。只是简书笨重,帛书昂贵,都不利于知识的普及及图书的长期发展,因而人们又发明纸张来取代它们。
纸的出现,约在西汉时期,史书正式的纪录是公元一○五年。由于纸张具有轻柔及低廉的长处,因而,很快的成为生产图书最主要的材料。纸出现以后,虽然解决了图书生产方面的许多问题,但是生产图书,犹停留在逐字逐本的抄写,既费时又费力,还是欠缺方便。人们遂从长期使用印章和捶拓碑碣文字的经验中,启发了雕版与印刷技术的结合使用,便捷快速的生产图书方法,终于发明。以古法示范造纸过程。
雕版印刷术约在初、盛唐时代出现,由于它是手工业时代生产图书的好方法,因此很快被推广利用,成为五代、两宋以后生产图书的主力。为了使印刷技术更便捷与美观,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一○四一~一○四八)又有人发明活字排版印刷。而元朝末年,更进步到彩色套印的印刷领域。从此之后,印刷技术不但成熟周全,印刷成品更是鲜丽动人。
图书除了文字、纸张、印刷之外,如何装潢?也是要件之一。自竹木简策之后,我国图书的装潢技巧,即不断的改良提升,其演进的方向,大都朝向简便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历代以来,图书装潢型制约有:卷轴、册叶、经摺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多种演进过程。近代的图书,虽然采机械操作装订成平装、精装等形式,但有些影印出版的古书,还常用线条来增加古意,颇能引发思古之幽情。 在中国早期即有了护书用的铜制护套。
然而无论生产图书方法如何改变,其基本原理,却都脱离不了旧日的方式。今日制版、印刷、造纸等制作图书要件,可以说无一不是从国人旧有的发明中蜕变而来的。所以当我们缅怀人类文明的进步及图书发展的历史时,总难抑制住一股无名的兴奋与荣耀的心情。当然,如何自励自省,绍续先人光辉遗绪,或将更具有意义。

『叁』 书籍历史

游记

『肆』 书籍的发展史

1、概述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纸草书卷比苏美尔、巴比伦、亚述和赫梯人的泥版书更接近于现代书籍的概念。

2、简策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西晋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序》中说:“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这种用竹木做书写材料的“简策”(或“简牍),在纸发明以前,是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将竹木削制成狭长的竹片或木片,统称为简,稍宽长方形木片叫“ 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叫“策”(册)又称为“简策”,编缀用的皮条或绳子叫“编”。

3、帛书

中国古代典籍,如《尚书》、《诗经》、《春秋左氏传》、《国语》、《史记》以及西晋时期出土的《竹书纪年》、近年在山东临沂出土的《孙子兵法》等书,都是用竹木书写而成。后来,人们用缣帛来书写,称之为帛书。《墨子》有“书于帛,镂于金石”的记载。帛书是用特制的丝织品,叫“缯”或“缣”,故“帛书”又称“缣书”。

4、卷轴

公元前 2世纪,中国已出现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如1957年在西安出土的灞桥纸。东汉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加以改进制成蔡侯纸(公元105)之后,纸张便成为书籍的主要材料,纸的卷轴逐渐代替了竹木书、帛书(缣书)。中国最早发明并实际运用木刻印刷术。公元 7世纪初期,中国已经使用雕刻木版来印刷书籍。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国书籍的形式主要是卷轴。公元10世纪,中国出现册叶形式的书籍 ,并且逐步代替卷轴,成为世界各国书籍的共同形式。

5、活字印刷术

公元11世纪4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产生活字印刷术,并逐渐向世界各国传播。东到朝鲜、日本,南到东南亚各国,西经中近东到欧洲各国,促进了书籍的生产和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公元14世纪,中国发明套版彩印。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加快了书籍的生产进程,为欧洲国家所普遍采用。15~16世纪,制造了一种经济、美观、便于携带的书籍;荷兰的埃尔塞维尔公司印制了袖珍本的书籍。

从15~18世纪初,中国编纂、缮写和出版了卷帙浩繁的网络全书性质和丛书性质的出版物── 《永乐大典》、 《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6、平版印刷

18世纪末,由于造纸机器的发明,推动了纸的生产,并为印刷技术的机械化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印制插图的平版印刷的出现,为胶版印刷打下基础。

19世纪初,快速圆筒平台印刷机的出现,以及其他印刷机器的发明,大大提高印刷能力,适应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书籍生产的不断增长的要求。

『伍』 书的历史沿革

甲骨的书,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后期,当时纸尚未发明,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和兽骨为材料,把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就是甲骨的书。石头的书在古代,石头也用来作书写材料,甚至将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于石上。简牍的书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与木牍的概称。缣帛的书,缣帛是丝织物,轻软平滑,易于着墨,幅的长短宽窄可以根据文字的多少来剪裁,而且可随意折叠或卷起,携带方便,可以弥补简牍。古代写本书在纸发明初期,纸书并未完全取代简牍与缣帛图书,而是三者并用。此外,还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图书到现代的电子书。
无论古今中外,对于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手工精制的纸特别适合中国书画之用,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的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时刻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以我们中国为例,它至少已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图书在迭次的创造改进,才有今天的面貌。大体来说,史历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书籍的发展,略有脉络可寻。最早人们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做为媒介。其后,从经验的累积,进而确定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于是人类跨出了有声无言的时代,迈入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有了语言,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听到的话,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个人的经验,借语言加以传播。这种目的及办法,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人类的记忆到底有限,有时更会走样,口传的活书,必然有许多缺陷。于是,聪明的人类起而发明了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结绳。以结绳的大小、松紧、多寡及涂上不同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我们可称之为绳书。
绳书能传到远方,也能长期保存,比起语言,自有某些长处。然而终因其式样变化有限,无法满足快速进步中人类社会的需要。于是,人类再着手改进,乃从模仿天性里,描绘外界形像加以简化,使之蜕变成为简单的图像,再用它来做为意象的符号。这种图画,已有文字的雏形,一般人称之为文字画。之后,经过再改良演进,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供人们应用。文字的出现,既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崭新境界,也为书奠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①,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却变成了诘屈聱牙的古语了。

『陆』 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急

1、书的形成:

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在文字未产生之前,人们主要靠语言相互沟通。但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古人便采用结绳、刻木以及简单的图形符号等方法来帮助记忆。

但是,只有文字才能超越时空,准确记录语言和表达思想。在殷代和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三世纪至前十世纪),人们将占卜卜辞、重要历史事件等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甲骨刻辞,青铜铭文,石鼓文字等,这些属于档案性质的文献资料,我们称之为初期书籍。

2、发展历程: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是约在公元前 8世纪前后出现的简策。

东汉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加以改进、推广。东晋时,政府正式下令用纸写书。纸的产生,导致了书籍制作材料的伟大变革,在中国的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北宋庆藩年间(1041-1048)布衣毕升首先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这一发明,为快速印制书籍创造了条件,是印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毕升比德国谷腾堡使用相同原理印制的书籍早近四百年。

元代大德(1297-1307)年间,王桢又发明了木活字,明代还有铜活字出现。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为西夏文本《大方广佛华严经》。明弘治(1488-1505)年间的华燧会通馆,用铜活字印了《宋诸臣奏议》、《锦绣万花谷》、《容斋随 笔》等很多书籍。

清代由于政府的提倡,活字印刷有了更大的发展。雍正朝排印了《古今图书 集成》,共铸铜字二十多万个。乾隆时制定了《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并排印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活字印刷发展、普及的一个标志。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运用,标志着中国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信息时代。

(6)书籍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从书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们了解,书籍逐渐的发展到轻便、历久,易于记载、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材料上,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方法,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流传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阐述、贮存与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跨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柒』 书的历史!

两岸博物院所典藏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不但为一艺术欣赏的对象,更为一宝贵的史料,时代包涵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长达千余年之久,其主要材质不外绢、纸、墨及绘画颜料,初期多绘於绢上,画绢於画史上记载:「唐人五代绢素粗厚,宋绢轻细」,后因造纸技术的改良普及,至宋以后,画家渐多用纸。为了便於收藏展示,往往选择搭配画心(书画作品主体之绢纸心)且质佳的宣、棉纸加以托裱,除加固画心外,多装裱成卷、轴、册或框式,以利张挂展示或收藏保护。

唐太宗用麻纸写敕,黄纸写诏;高宗以白纸多蛀,颁下「诏制敕并用黄麻纸」;后曾因图书损坏严重,召艺工及天下画工入京修内府图书。南宋孝宗时,《左传》《国语》等书多蛀伤,奉敕用枣木椒纸各造十部,至清约六百年,无一遭受虫蛀,可见历代对纸质文物的保存维护工作深为重视。

纸质文物的演变过程,则与主要构成材料纸的发明及造纸术的改良制作的进程有著直接关系,试略加分述之。

第一节 纸的发明

纸发明於何时?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在学术界争论不休,一般都认为,纸是东汉时的宦官蔡伦发明的,随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发展,出土的纸文物为我们回答纸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标本。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在新疆罗布卓尔汉代烽燧亭遗址中发现麻制纸张。1957年5月8日,在陕西西安灞桥附近又出土了西汉时期的麻纸(亦有一些造纸及学术界人士认为,是否为麻絮而非纸),1978年在陜西扶风则发现汉宣帝时麻纸。以及在甘肃武威、内蒙等地出土的古纸残片。这些实物的发现,证明早在蔡伦以前,我国人民已发明用植物纤维造纸了。

到了东汉(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采用官府提供的设备加以改良、提高和推广,使造纸术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从此,我国造纸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造纸术的进程

一、中国造纸术的起始及发展阶段

蔡伦之后,左伯在总结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在造纸原料、工艺上又作了进一步改正。如果说,西汉是中国造纸术的起始阶段,那麼魏晋南北朝则进入发展阶段。这时期的造纸术与汉代相比,不仅在产量、质量等方面有所提高,而且造纸原料扩大,设备更新,出现了新的工艺技术,并且用黄孽汁浸染纸张,以防虫蛀等措施,是我国人民染潢技术的首创。

二、中国造纸术的兴盛时期

隋唐五代是中国造纸术的兴盛时期,其造纸原料比魏晋南北朝又进一步扩大,成本降低,纸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同时,在改善纸浆性能,改革造纸设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提高。随著对外文化交流,造纸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传播到日本、阿拉伯和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东亚和西亚各国。

三、中国造纸术的成熟阶段

宋元时期称为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成熟阶段,造纸原料从原来的树皮、麻、破布和旧鱼网,又增加了竹子、稻草、麦杆等。由於造纸原料的扩大,造纸技术革新,造纸设备改进,这一时期造出来的纸,比前代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各种纸,如竹纸和麦、稻杆纸,这标志著造纸史上的新纪元。纸在绘画、印刷、货币等方面广为应用,同时纸制品还运用於制作衣服、帐、被和枕头等,成为缣帛、纺织品的部分代替物。

四、中国造纸术的集大成时期

明清时期的造纸术可以说是集大成的阶段,不但造纸的原料、技术、设备和加工方面大为改进,就是纸的产量、质量、用途、产地均比前代更为增长。甚至还出现了专门记载造纸和加工技术的著作,为前代所少见。

五、中国近代工业造纸的发轫

随著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原来传统,手工造纸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要求。在工业革命浪潮影响下,清光绪十三年(西元1887年)於香港设大成造纸厂,李鸿章於1891年引进了西欧造纸机器和技术,在上海创办了机器造纸厂--「伦章造纸厂」,从此,使我国造纸业开始步入到机器造纸阶段,后续於上海浦东设「华章造纸厂」,上海龙华路设「龙章造纸厂」,1911年张之洞於汉口设「度支部官纸厂」。至1978年台湾计有造纸厂170余家,纸及纸板产量,居世界第22位。

在纸尚未发明或普遍使用之前,文字刻在龟甲、兽骨、玉石器、金属上,有的书写在竹简、木牍、缣帛上,由於这些载体笨重,而保存、阅读、携带极不方便,因此,难以普及、推广,阻碍了文化传播与交流。随著纸的发明、生产和使用,使纸成为书写、绘画、印刷的载体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它对思想、学术的广泛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对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代遗留的手稿、图书、绘画、经卷、报纸、文献等,都是历史真实的记录,是研究历史、政冶、科技、文化、艺术的原始材料,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相当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产,对於研究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价值。

随著岁月的流逝,由於内在因素(酸化和材质的变化)以及外在因素:温度、湿度的剧变、光的照射、有害气体的侵蚀、昆虫的蛀蚀、微生物的滋生,机械的磨损、撕破、鼠咬、火灾、水灾等都会造成纸张的变质和损坏,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研究纸张损坏的原因及其维护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便成为纸质文物保护的一项迫切任务。

第二章纸质文物的构成材料

纸质文物是由纸、书写的墨迹、印刷的油墨、绘画的颜料以及粘合剂等材料所构成。这些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著纸质文物能否长期保存的内在因素。

第一节造纸的主要材料

纸是纸质文物主要构成材料,纸的种类可分为手工纸和机械纸。手工纸有麻纸、皮纸、藤纸、竹纸、棉纸,还有宣纸、毛边纸、连史纸等。19世纪末,机器纸逐渐代替了手工纸,常用的有新闻纸、印刷纸、打字纸、有光纸、图画纸、牛皮纸等。

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而植物纤维的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韧皮纤维、茎纤维和种毛纤维。

表一 造纸植物纤维的种类

木本
桑、楮、藤

茎纤维
一年生
稻草、麦杆、芦苇

多年生
竹类

种毛纤维

棉花

一、 韧皮纤维:

是古代造纸主要原料,由於含纤维素多,一般多在 60% ~ 83% 之间。加上纤维长达120~180毫米,纤维长度比宽度约大於950至1230倍。由於韧皮纤维很长,造出纸来很坚韧。

二、 茎纤维:

如竹、稻草。其纤维素含量在24%~ 60% 之间,长度比宽度约大於 100至 200倍。纸张在不同时期,选用什麼材料和工艺制作,其纸张的成份、性能是不同的。

三、 种毛纤维:

如棉花,棉花纤维素含量最纯、最多,一般可达 90% 以上。纤维长度比宽度大约有1250倍。由於纤维特别细长,交结力好,质地强韧、组织细致柔腻,造出来的纸较耐磨、耐久。

第二节 修护纸质的种类

破损纸质文物(书籍、绘画)的修补或装裱中经常遇到的是,如何选配颜色、质料、性能、厚薄相当的纸张,是关系著纸质文物维修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故就书籍、绘画维护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纸质,依其时代、质地、性质和特点,加以简述之:

一、麻纸

麻纸就是以麻类纤维(萱麻和大麻)制的纸张。常见的有白麻纸、黄麻纸、麻沙纸、旱滩坡纸等。

二、藤纸

藤纸早在晋代已有制作,到了唐代已在浙江、江西两省大量生产,其纸是用藤树皮的纤维所造。当时有白藤纸、青藤纸、黄藤纸之分。

三、宣纸

宣纸是用檀树皮、稻草为原料制成的手工纸,出产於安徽宣州而得名。此纸质地柔轫、洁白平滑、细致匀整、色泽经久不变,被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蚕」的美称。宣纸属皮棉纸类,因品种规格繁多,不一一详述,常见的有:罗纹纸、棉连纸、玉版宣、单宣、十刀头、夹连纸等,为我国唐、宋以来的古代书画所采用的纸。

四、棉纸

棉纸又称皮纸,是以楮树皮为原料制作而成,质地细柔、富有轫性。从纸的纵面撕去,其断裂处呈现丝棉状,因而得名。棉纸的品种因地而异,常见的有河南棉纸、贵州棉纸、上海棉纸、迁安棉纸、蚕茧纸、藏经纸、高丽纸、册子纸、美浓纸、开化纸、太史连纸等20余种。

五、竹纸

竹纸是用石灰处理的嫩竹为原料制作而成,因颜色略呈黄色,又称「黄纸」,主要有:毛边纸、毛太纸、川连纸、元书纸、梗棒纸、连史纸等十余种。

六、其它纸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纸以外常见的还有牛皮纸、磁青纸、虎皮宣、蜡笺纸、发笺纸、金纸等。

图2-1 出土古麻纸

图2-2 宣纸

图2-3 棉纸

图2-4 竹浆纸

图2-5 老墨

图2-6 收藏墨

第三节 书写材料

在纸上书写、印刷、绘画所用的材料为墨、颜料、墨水、圆珠笔油、铅笔及胶料等,兹分别略述如下:

一、墨和墨汁

墨在我国已有4700年左右的历史,相传西周刑夷始制墨,秦以前多用天然石墨,秦以后出现人工造墨。汉墨重点产地在陜西汉阳,古称「隃縻」。到了唐代,块墨不仅闻名於中国,而且当时的徽墨已经闻名於世界。历代制墨名家辈出,如魏之韦诞、南唐之李廷珪、北宋潘谷、明代程君房、方于鲁、清代曹素功、胡开文等,尤其制墨名家李廷珪的墨,颇为时人喜用珍藏,更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美名。

(一)制墨的主要原料为炭墨烟、动物胶、防腐添加剂。

1.炭墨烟:

为有机之碳氢化合物於不完全燃烧下,集烟而成,由於燃烧的原料不同,可概分为松烟、油烟、漆烟和工业炭黑等四种。松烟乃以松枝燃烧而成,取烟方式原采「立窑」,后改采「卧窑」,以清烟为上,一般松烟墨之墨色深重,较缺乏光泽。油烟制墨始於南唐,至宋才流行於世,古人曾采菜油、豆油、猪油、皂青油、麻油、桐油烟造墨,其中以桐油炼烟为墨,写成的墨色黑润而光亮,经久不褪。漆烟则於宋代有以古松蘸漆渣炼烟者,明代程君房的漆烟墨质地最佳,是燃烧桐油和一定数量的漆而成的,其字迹特别有光泽,颇得人们喜用。工业炭黑为矿物油或工业烟经燃烧提炼而成,品质较差。

2.动物胶:

动物胶为一种蛋白质,由骨胶原经水解而成,种类以骨胶、皮胶为多,大底加工方式为经取料、水洗、石灰浸、去除非胶蛋白质、酸洗、水煮、过滤而成。历代曾用鹿角胶、鱼鳔胶、牛皮胶等,其作用使炭墨的微粒粘固在一起,便於制成块状,使书写的字迹牢固。

3.防腐添加剂:

其作用为防止动物胶生霉、改善气味、色泽或黏度,历代名家所用防腐添加剂亦多有差异,种类统计近千余种,常用於防腐及改善气味的有龙脑、麝香、丁香、檀香、甘松、藿香、零陵香等,改善色泽以增光助色的有朱砂、雌黄、珍珠粉、金箔、银箔、硫酸铜、银朱、秦皮、地榆、紫草、茜草、黄芦、黑豆、五倍子、胡桃、牡丹皮、薰草豆、石榴皮等,改善黏度使墨坚而不裂则有於不同制成分别添加梣皮、蛋白、生漆、紫矿、木贼草、当归、皂角水、巴豆汁等,甚或有另添加各式药物如熊胆、犀角粉、藤黄、丹参、黄莲、乌头、大梅片之类。

(二)传统制墨程序

可依序细分为1.浸油2.烟碗3.烧烟4.筛烟5.和胶6.用药7.搜烟8.蒸剂9.杵捣10.秤剂11.鎚鍊12.丸扞13.样制14.入灰15.出灰16.印脱17.修墨18.阴乾19.描字著彩20.包装等。烟以细而轻者为佳,而且愈陈愈好,且需经漂洗及筛选。和胶及杵捣则为制墨的重要工序,胶的比例往往视工法、添加物及环境气候的不同有所差异,胶以勿过重或过轻为宜,胶多则利於成型及发彩,胶过重又会滞笔,古有所谓「轻胶十万杵」的说法,用胶偏轻时,杵捣的工夫则更为繁复。

(三)墨汁的主要原料

墨汁的主要原料为炭烟、胶料、添加剂和溶液等,一般经由机械的加工而成。炭烟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矿植物及动物原料经燃烧或热分解而成。胶则除动物胶外,多采植物胶(阿拉伯胶)或各种合成胶如压克力胶、聚醇树脂等。添加剂则有各式稳定剂、渗透剂、湿润剂、防腐剂、芳香剂等等。

比较之下墨汁的使用便利性较墨锭为佳,但因大量使用各式各样合成材料,以防止其变质沉淀及腐败,其是否会对人类及纸质文物造成不利的影响,将是有待进一步加以评估及探讨的问题。反观中国墨锭的特质在於色黑有光泽,墨质稳定,且墨色耐久不变,在遗存的千年古文书及绘画中仍可见神采如新,远非其他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罗马的墨所可比拟。中国墨的品质特殊,曾为其他国家争相仿制而不可得,十七世纪时法国传教士拉康特(Louis Le Comte)曾说:「中国墨品质极佳,法人一再仿造而不得。」杜哈德( Halde)於西元1735 年亦称欧洲人企图仿制中国墨而未能成功。 故中国的墨为历代重要的发明,不但用来书写作画、印刷拓碑、饰染宫殿、妇女画眉,又可作治血症与目疾的药物,它的主要特点是不变色、不褪色,不论六朝唐人写经,或五代初印本,经过千年或是一千五六百年,还是漆黑发光。其主要因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稳定,加以传统合胶加工的程序已累积出许多方法,所以经书写而成的字迹,能耐热、耐水、耐光、不易褪色,适於长期保存。

二、墨水

墨水是随著书写工具的改正,如钢笔的使用而出现,从其原料的化学性能,可分为蓝黑墨水和颜色墨水。

(一)蓝黑墨水

又称鞣酸铁墨水,是由变黑持久不褪成份、色素成份、稳定剂、抗蚀剂、润湿剂和防腐剂等组成。

1.变黑持久不褪成份:

主要是 鞣酸(C4H10O9)、没食子酸(C7H6O5?H2O)和硫酸亚铁(FeSO4)等成分彼此化合,生成鞣酸亚铁和没食子酸亚铁,氧化后都变成不溶性的高价铁,即鞣酸铁和没食子酸铁,前者增强耐水性,后者增强变黑性,这样使墨水耐水、变黑,色持久不褪。

2.色素成份:

目前常用的是酸性墨水蓝和直接湖蓝染料,黑水蓝是墨水的主色,水溶液遇酸不变质,但遇碱则变为棕色。直接湖蓝在墨水中起助色作用,由於其中含杂质较多,不宜多用,在潮湿环境易长霉。

3.稳定剂:

在墨水中加稳定剂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墨水的沉淀,以免书写时发生断水现象。常用的稳定剂有 硫酸(HSO4)、草酸(COOH)2、甲醛(HCHO)溶液。这些稳定剂都具有一定酸性,给纸张酸化埋下了潜在的危害,不宜多用。

4.抗蚀剂:

因墨水中加入的稳定剂具有较强酸性,为防止腐蚀,常加抗蚀剂,使它和铁质结成薄膜,降低硫酸的腐蚀作用 90%。使墨水中的含铁量不会因腐蚀笔尖而增加,从而增加了墨水的稳定性。

5.润湿剂:

为防止墨水中的水份蒸发,造成书写不便,在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且有吸水性的 丙三醇〔C3H5(OH)3〕,使笔尖保持湿润,以利书写。

6.防腐剂:

墨水原料中所含有机物等物质,在潮湿环境下容易腐烂、长霉,为防止腐烂常加苯酚或五氯酚钠等药剂为防腐剂。

(二)纯蓝墨水和红墨水

纯蓝墨水和红墨水是属於有机染料墨水,虽色泽鲜艳,但字迹的坚牢性不如蓝黑墨水,其字迹容易褪色。而红色墨水遇水很快就褪掉渗化,应特别加以注意。

三、颜料染料

中国绘画常用的国画颜料,可分为天然矿物颜料的石青、石绿、褚石、朱砂、明矾等,植物颜料有花青、藤黄,动物性颜料有胭脂、洋红、辱粉,金属性颜料有泥金、泥银、铅粉、锌钛白等多种。

四、胶矾

国画颜料的调制、矾绢、矾纸作画、全色都需要用矾、胶,胶分动物胶与植物胶,动物胶有牛皮胶、鹿胶、驴皮胶、骨胶、黄鱼胶等,植物胶有树胶、白芨胶、石花菜胶等,以牛皮胶、骨胶较为常用。

矾, 又称「明矾」或「白矾」,用矾矿石烧成。绘画装裱为了保护纸绢、增强抗水力、减少伸缩性,调成胶矾水刷在纸绢上。镶料染色颜色水当中加适量胶矾水,促使色度均匀。胶矾水的调制,通常是一克胶加60ml的30℃热水,把胶浸一天后如未化,则用文火隔水炖,溶化成胶水,每一克矾於冬季加10℃温水浸化成矾水,用二克胶一克矾的比例,俟胶水、矾水冷却后,将两者混合,用木棒不断调匀,即成为比例适当的胶矾水。

胶矾水虽能增强纸绢的抗水力,但明矾在潮湿环境中吸收水份,促使明矾分解产生硫酸,会加速纸张的酸化,是值得注意和重视的。

第三章 纸质文物损坏原因及机理

第一节 内在原因

一、造纸原料

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成分。另外还含有少量单宁、果胶、树脂、脂肪、蜡、色素及灰分等次要成分。

(一)纤维素

纤维素是α纤维素的简称,是碳(C)、氢(H)、氧(0)的化合物,它是由许多个D-葡萄糖基联结而成。葡萄糖基之间,相互以 β-葡萄糖 键联接而成长链状的纤维素大分子。其分子式为(C6H10O5)n,式中n为葡萄糖基数目,称为聚合度。 n的数值为几百至几千甚至一万以上。聚合度的大小,跟纤维的强度有直接影响,聚合度越大,分子量越大,即分子链越长,纤维的机械性能越强。纤维素呈白色,比重为1.5~5.6,具有光学双折现象。由於纤维素分子含有羟基,所以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但不溶於水,这是由於分子排列的规则性和大量氢键存在缘故。纤维素在酸的介质中能水解成葡萄糖,硝酸可以使纤维素水解和氧化,使它生成硝酸纤维素。

纤维素在常温下是很稳定的,随著温度的升高,其抗张强度也相应的降低。在高温、光照和氧存在时,会发生氧化反应,使纤维素生成氧化纤维素。

纤维素端点的葡萄糖为半缩醛形式,它与氧化剂反应使纤维素发生如下反应:

O O


纤维素----C 十3HclO3 → 纤维素-C +2ClO2

? ?

H OH

纤维素还能发生酯化和醚化反应,使纤维素生成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等。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比还是比较稳定的,纸张中所含纤维素的成分越高,分子量越大,纸张中的强度和耐久性就越好。我国古代的手工纸,由於纤维素纯,纤维长,所以保存的时间就长。

(二)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是由植物细胞组成,在水解时能分离出木糖和半乳糖。它属於多聚糖分子的混合物。包括多聚戊糖、多聚乙糖、多聚葡萄糖,以及β和α纤维素。其分子含有200~500个半纤维素糖基,在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起联结作用。它与纤维素的区别在於,纤维素为线性高聚物,而半纤维素含有短侧链的多聚糖。纤维素为单一多聚糖,半纤维素由两种以上糖基来组成它们同属多聚糖,在外界条件光、热、酸、碱的作用下,皆可脂化、醚化、氧化、降解和水解。

纸张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不仅能缩短打浆时间,而且能增加纸的强度。如半纤维素含量太多反而影响纸张的寿命。

(三)木质素

木质素是植物纤维中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芳香族的特性,是一种含有碳、氢、氧的化合物。根据化学分析木质素中含有以下官能团,甲氧基(-OCH3),羟基(0H),羰基(O =C ),醛基(-CHO),醚键(-0-)等。

木质素呈白色或近白色,不溶於溶剂,质地脆弱,在高温下能溶解,其溶液呈乳白色或深褐色。 由於木质素中含有各种官能团,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如发生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变成可溶性木质素磺酸盐,氧化作用变成可溶性氯化木质素。木质素最容易氧化,尤其在光照、高温和碱存在下,氧化更为迅速。现代纸张中含有较多的木质素,所以新闻纸极易变黄发脆,不易长期保存。

由此可见,由於造纸原料中含有植物纤维,尤其含有木质素和果胶、脂肪、色素等成份,给纸张的危害埋下了潜在的因子。

二、 造纸工艺过程与纸张耐久性的关系

纸张的耐久性,不仅与造纸原料有关,而且与生产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纸的生产方法有手工造纸法、机器造纸法两种。

(一)手工造纸法

我国是发明纸张最早国家。在十九世纪以前生产的纸,通称手工纸。手工纸又分竹纸和皮纸。历代许多珍贵的古籍、文献、书画都是采用皮纸做成的。这些纸张保存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很好,是什麼原因呢?这与手工纸的生产过程有著密切的关系。造纸术随著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断得以发展、改正、提高。

潘吉星先生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在纸坊工人师傅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模拟实验,从汉纸制造最原始的八步流程:

浸湿→切碎→洗涤→舂捣→打槽→抄纸→晒纸→揭纸。

过渡到现今陜西凤翔造纸的十六步复杂过程:

浸湿麻料→切碎→碾料→洗涤→化灰水→灰碾→灰沃→蒸煮→洗涤→细碾→洗涤→打槽→剪纸→压榨→晒纸→揭纸。

但归纳起来,手工纸生产过程大致可分蒸煮、漂白、打浆、抄

纸四个阶段进行讨论。

1.蒸煮: 造纸原料经机械预处理(浸湿、切碎、洗涤),在制浆过程中,用石灰乳〔Ca(OH)2〕,草木灰水作蒸煮剂浸透,目的在於脱去原料中的色素,除去污质、蜡质、松解原料中残留的胶质及其它填充物,使制成的纸张不残留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含有钙(Ca2+)、镁(Mg2+)等物质,使纸呈中性或偏碱性,阻止游离酸的形成,防止纸张进一步的变质,使纸延年起了很好的作用。

2.漂白: 古代造纸的漂白工艺采用「日光漂白」,其方法据清人莫兴三《造纸说》: 「曝已复渍,渍已复曝,如是者三,则黄者转为白矣。其渍也必以桐子灰,黄荆木灰,非是则不白」。纸浆先经过阳光照射,利用空气中的臭氧产生氧化作用,使值物纤维中所含的天然色素或著色物质变成其他基因,然后利用桐子灰、黄荆木灰和草木灰的水溶液,溶出被氧化的物质,起到漂白作用。经过这种漂白处理的纸浆所造的纸,久不变色,不易老化变脆。

3.打浆: 胡韫玉在《纸说》中写道:「铸之於臼,千锤万杵捣愈多,而质愈融,楮骨竹筋尽为液流」。 说明打浆要充分,只有通过充分的锤捣才能造出纤维交织均匀的纸来。

4.抄纸: 植物纤维经上述处理制成纸浆,为使纤维在水中离散浮游,除了充份搅拌,通常加一些如黄蜀葵、杨桃藤、野葡萄、梧桐等悬浮剂,以便使纤维分布均匀,增加强度。

从上述简单过程可以看出: 手工法造纸加工缓慢,生产过程细致,残留在纸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很少,纤维不易受到损害,因此纸就坚固、耐磨。目前我们见到的晋、宋代的书画和古书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有的纸张仍然是洁白如玉,完整无恙,这些纸都是用传统手工方法生产出来的。

(二)机器造纸法

机器造纸大致经过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准备原料,然后再制成纸浆。由於制造纸浆时所用的方法不同,又有机械与化学法之分。

1.机械法: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来离解纤维制成机械木浆。这种木浆,木质素无法除去,且其纤维短而粗,又含有较多非纤维素,所以制成的纸张疏松容易破脆 ,在日光及空气中容易氧化变黄,这是耐久性差的其中一个因素。

2.化学法,就是用适当的化学药剂,在蒸煮原料过程中,除去木质素及其它非纤维素,使纤维离解而成一种纸浆。根据所用的化学药品的不同,化学法可分为亚硫酸盐法、碱法和氯化法等。

(1)亚硫酸盐法:是用亚硫酸氢钙[Ca(HS04)2〕和亚硫酸(HS03)2的混合液,用这种混合液蒸煮纤维,制成亚硫酸盐化学纸浆,此种纸浆中含有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蒸煮液以及产生木质素磺酸的酸性残留在纸浆中,因此,纸张的耐久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碱法: 是用苛性钠(NaOH)作为蒸煮液与原料一起在高温下蒸煮的方法。由於碱性太大,对纤维损害较大,使纸强度降低,加上成本高,现已很少应用。

(3)氯化法: 是将原料同氢氧化钠一起蒸煮,经氯化、碱液后处理,除去木质素, 再经过漂白,在这过程中有时用碱,有时用漂白粉,有时用氯来处理,会使纤维素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从纸浆制造方法可以看出:纸浆的质量与纸张的耐久性有著直接的关系。

(三)造纸过程与纸张的耐久性

从造纸过程来看,纸张的耐久性与打浆、上胶、加填料亦有关系。

1. 打浆的目的:

打浆是决定纸张性能和质量的重要工序之一,打浆的目的,使纤维横向切断变短,纵向分裂变细。同时使纤维「水化」膨胀呈胶性,以及使纤维两端帚化发毛,增加纤维交结能力,提高纸张的坚牢度。

2. 纸张上胶的目的:

是为了降低它的吸湿性。目前

『捌』 国外书籍的发展历史

二十世纪对于人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代,
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促成了世界性的经济
繁荣,
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社会的来到,
科学文化的日新月异,
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仅仅是现实所提供的某些物质条件。
近乎于持一种
挑剔的态度去接受经济高度发达的物质性、
精神性的享受。
而今的书籍装帧设计,
也只有在
不断更新与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

电子书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
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
电子
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
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




9
:光盘与电子书

三、国外书籍的发展简史

人类最早的问题是由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和腓尼基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公元前
4000
年,由
22
个拼音字母组成)。苏美尔人用一种三角形的小凿子在粘土板上凿上文字,
笔画开头粗大,
尾部细小,很像蝌蚪的形状。
待泥板干燥窑烧后形成坚硬的字版,
装入皮带
或箱中组合,这就成为厚厚的一页一页重合起来的书。

公元前
3000
年,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是用修剪过的芦苇笔写在尼罗河流域湿地生
产的纸莎草纸上,呈卷轴形态。纸卷在木头或象牙棒上。

1
)书籍的开始

纪元初年的欧洲是一个由口头文化支配的世界,
修道院成为书面文化和拉丁文化的聚集
地。从纪元初到
11
世纪,书籍的制作也几乎都是修道院等宗教机构完成,僧侣们传抄的作
品多为宗教文学,如:《圣经》,祈祷书,福音书等礼拜经文。
8
世纪时,才出现了关于世
俗作品的书籍。

4
)现代书籍的发展

16
世纪至
17
世纪,是欧洲多事纷乱的年代,德国的宗教改革,英国内战„„但这个时
期却是书籍不断发展与革新的时代,书籍的现代特征更加明显起来。

大开本的书籍已不再流行,
小说、
诗集等大多采用
4
开或者更小的开本印刷,
伴随着小
开本的普及及心得图书种类的不断出现,
18
世纪出现了一股阅读的狂潮,书籍成为人们日
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

18
世纪可以说是词典和网络全书的世纪,其创新的文本结构为所有人提供了便于阅读
和理解人类知识整体的机会,在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玖』 西方书籍的历史演变是什么样子的过程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主要载体,文明史的很大一部分是由书籍史构成的。追寻书籍的历史,就是回顾人类自身进步的阶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书下了一个有趣的定义:“一种除去封面至少有49页的非期刊的印刷出版物。”其实,书就是叠起来的写满文字的纸张。文字和纸张,构成了书籍的两大要素。只有当纸取代石头、骨头、粘土或纸莎草,成为书写的新载体时,书籍的历史才刚刚开始。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时代已经远去,但古希腊和古罗马给人类留下了永远性的文明遗产,其载体仍然是书籍。同样是书籍,给《圣经》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文艺复兴时代手抄本中华丽的装饰性字母,成就了书籍的古典形式。 在活字出现以前,书籍是高雅和有教养的代名词,社会可以通过阅读习惯而划分,他们是在酒馆或全家团圆时听书的庶民,和与在书斋里静静阅读的有教养者。 从羽毛笔到铅字,从抄书人的辛勤工作到谷登堡的新方法,期间的飞跃不只是技术性。印刷术发明后50年的1550年,欧洲图书数量已超过900万册,而在手抄本时代大概仅有数万册。这些简单的数字表明,印刷术及其迅速引起的爆炸性冲击作用,也反映了社会对人造字体的大量需求,以及在此之前的手抄本文化的虚伪性。启蒙时代最好销售的书,当属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的《网络全书》。狄德罗的《网络全书》是对知识的思辨的、彻底的、展望的总结之壮举,是对所有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汇总,是“已有的进步之总结,未来的进步之保证”。 书籍在18到19世纪的西方世界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的狂热”成为18世纪末精神世界的主流。不过,到19世纪中期,随着大众社会的兴起和新媒体的出现,书籍已被看作是“旧媒介”,而书籍也迅速地开始了他的“消费品时代”。在电脑时代,电子书已开始商业化运作,电子书看上去就像一本普通书,只不过书页是没有任何字符的塑料。电子书前景广阔,可以根据需要存诸或删除大量的文章。 书籍从来不远离政治,图书审查制度伴随着书籍的历史,直到1644年弥尔顿出版《论出版的自由》,将“信仰告白的自由”提升到“言论的自由”。书籍虽然曾被当作排他性的宣传、思想和宗教的载体,但面对信息无节制发展的今天,书籍仍将成为人文主义应对异化的防火墙。 :书籍是由文字和纸张构成的,书写于纸张以前的文字,构成了书籍的史前史。文字的历史绵延6000年,从美索不达米亚到地中海岸,从埃及的象形文字到黄河流域的甲骨文,文字的发明为书籍的产生提供了前提。然而那时候的文字书写在泥板、石头、骨头或者草木之上,书籍的历史还没有真正开始。 2泥板上的文字 YY: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这是一种书写在泥板上的文字,据说最初是为了神庙的书记员发明的,不过因为商人记账的需要而广为流传。 文字的来源在大约二万五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创作的岩穴绘画的意味很难为后人所知,旧石器时代的人为什么选择在最黑暗的魔穴深处进行他们的创作?这至今仍是一个谜。企图揭开那些图画谜底的研究人员努力从神话和宗教范畴,从乞求狩猎成功,或者从古时人们希望通过留下生存踪迹以逃脱死亡等方面寻找解释。最初的文字只是一种辅助记忆的工具,由简化的线条构成,用以模拟所指的物体。例如用牛头的线条表示牛,在三角形内加一线表示女性阴部,意指女人。所有这些以线条构成的符号都是形象文字,每一个符号指称一个特定物体。把几个象形文字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意思,这就形成了表意文字。例如在表示女人的符号旁边添加一个代表山的符号,表示在山那边俘获的女人,意思是女奴。 楔形文字的发现,意大利人巴布洛的在1472年古波斯游历时,曾在设拉子见到过一种奇怪的、从未见过的字体。这些文字出现在古老寺庙残破不堪的墙壁上,都有三角形的尖头,从外形看很像一个个钉子,也有点像木楔,看上去似乎是用指甲刻上去的。不过巴布洛并没有对这些文字进行深入的研究。一百多年后,又有一个造访设拉子的意大利人名叫瓦莱,他把这些废墟上的字体抄了下来。接着,他又在今天的伊拉克发现了这种字体,全都刻在泥板上的。他断定这是古代西亚人的文字。通过瓦莱,欧洲人第一次知道了这种楔形的文字。两百年来,通过对美索不达米亚长解的考古发掘,以及语言学家对泥版文献的深入研究,人们终于成功的译读了这些奇怪的文字,这就是楔形文字,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是古代苏美尔人发明的,后来阿卡德人继承和改造的了这种独特的文字体系,接着巴比伦和亚述人也继承了这份文化遗产,并将这种文字传播到西亚各地。 书写在泥板上苏美尔人大约于公元前4000年创造了图画文字,起初是用刻在石头上的图画符号来表示人的身体各部位、植物、动物、自然现象,或接触到的工具、武器等。这种图画文字经过发展,改用削尖的小木棍或芦干等在柔软的泥板上压写,笔画成楔形,这就是楔形文字,也有人叫为钉头字。公元前3000年左右,苏美尔人的文字进一步完善。泥板晒干或烘干后,就成了可以保存的泥板文书。目前已发现这样的泥板文书25万多块。苏美尔的孩子们往往在河边去上写字课,第一课就是学习用河岸的泥土做成写字的平面。当然,只有特权阶层家庭的儿童才有机会学习写字的艺术。书写技术垄断在僧侣等组织严密的少数人集团手中,他们是僧侣和抄写员,是苏美尔文明的支柱。 传播与使用楔形文字最初用来记录契约、合同书、财产清单、公文、法律条文等,这是神庙的书记员的技艺,但不久就被商人作为记账的手段,在社会上流行开来。随着贸易的往来,楔形文字很快传播到周边国家,为西亚各国采用,并促进了腓尼基字母的形成。祭祀歌曲、占卜文书和文学作品也通过楔形文字保存下来。古代苏美尔人创作了人类的第一部史诗《吉尔伽美什》,叙述一位“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的太阳巨人的传奇经历。今天人们发掘到了这部史诗的文字残片,其中讲到赫克力的苦役,还提到一场大洪水,近似于《旧约•创世纪》的故事。苏美尔人的发明开启了人类文字的历史。 ZL: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美索不达米亚”意思就是“两河之间的地方”。以前一直以为这一地区的文明是巴比伦和亚述人创造的,但现在人们知道,最早创造两河流域文明的不是巴比伦人或者是亚述人,而是更早的苏美尔人。苏美尔人在公元前经4500年时就活动在两河流域,公元前26世纪,苏美尔人已经学会使用战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战车。这是一种四轮战车,木质结构,无轮辐,车厢呈长方形,前部稍隆起。战车往往驾四匹马或毛驴,由驭者驾车,佩带斧子的战士作战,坐着或站着在车上冲入敌阵作战,是古代苏美尔人展现其体魄和力量的最佳途径 罗赛达石碑 而且在历史上湮没已久,直到拿坡仑的军队重新发现罗赛达石碑,而商坡良重新破译了这些文字。 拿破仑入侵埃及 1798年,拿破仑计划入侵埃及,在他的计划中,他不仅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还需要一些科学家,去发现和研究古老的埃及文明。这年春季的一天,一场科学家会议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大厅举行,这时,拿破仑将军突然现身。这时的拿破仑被法国人民视为法兰西的英雄,在法兰西学院大厅,拿破仑与法国的科学文化精英们侃侃而谈,而拿破仑手里拿着一本尼布尔写的《阿拉伯之行》,并不时敲打着《阿拉伯之行》的封面,提醒科学文化精英们到海外去发现奇迹。这年的五月,拿破仑率领他的庞大舰队向埃及进发了,跟随他的不仅有三百余艘战舰和四万余人的远征军队,还有来自法兰西科学院的二百多位科学家和学者,包括天文学家、数学家、化学家、矿物学家、东方学家、画家、诗人、文学家和各种技术人员。来到埃及这片被太阳烤焦的土地上,拿破仑巨大的狮身人面像前,面对着几千年前的神秘文物,拿破仑突然远征军说:“士兵们!4000年的历史在蔑视你们!” 罗赛达石碑 拿破仑大举挥兵入侵埃及的军事行动虽以落败收场,法国士兵却在埃及尼罗河河口的罗赛达镇附近挖掘战壕时,发现了一块刻有埃及圣书字的石碑,这块石碑因此被称为“罗赛达石碑”。碑文从上到下,分别用三种文字即碑铭体文字、人民体文字和希腊文(科普特文字)记录了同样的内容。当时的学者们以为,他们找到了象形符号的钥匙,只要拿希腊文和埃及文对照一下,象形符的谜就完全解开了。当时的学者埃及文是用图案构成的,每个图案和一个希腊文对应,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碑文传到欧洲后,刺激无数学者争相投入破解象形文的研究。当石碑出土,每位学者都相信解读古埃及文的日子近在眼前,学者们借助于希腊文开始尝试译读埃及的碑铭体文字和人民体文字,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然而破解埃及象形文变成了一场尔虞我诈的竞赛,各种诡谲国际政治因素作祟,学术竞技变得窦疑丛生。 商坡良 这样,古埃及文的千古之谜拖到二十年后由商博良解开。1822年商博良冲到法兰西学院找哥哥,边跑边挥舞手上纸张叫着:“我找到了!”随即昏厥倒地,五天后才勉强恢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法国著名学者商坡良最后成功地译读了埃及的文字,使得一个湮没了1000多年的古老文明重现展示在世人面前,为现代埃及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商坡良发现有许多象形符号,外面围着一个长方形的框,和希腊文对照起来,这个框中间的就是PTOLMEES这个词,这是古代一个埃及皇帝的名称。这样,方框中的象形图案与希腊文对照起来了。不过这只是孤证,并没有得到证时。幸运的是,这时菲雷岛上又发现了一块古代石碑,也写着希腊文和埃及文对照的内容。对照的结果完全证实了商坡良的推测,原来方框中的每个图案并不是一个字,而只是一个字母,整个方框的符号拼起来才成一个字,从这两个方框中商坡良就认出了十个埃及文字母,他们是P、T、O、L、M、E、C、D、A、R。商博良无疑是个天才,20岁前已娴熟多国语文,并且编纂众多辞典图录。但是,由于赞赏共和政治理念和过于直率的言词,天才的一生跌跌撞撞。使得他不断树敌且屡遭打压,直到晚年才抱病深入埃及抄写铭文壁画,然而回到法国后他突然中风倒下。 关联 古埃及的文字记录非常丰富,仅文学作品就有道德箴言、歌颂诸神和国王的赞美诗、历史传奇、冒险故事、情歌、英雄史诗和寓言等各种体裁。最负盛名的文字作品是一部宗教仪式典籍――《死者之书》。这本书卷使用纸莎草纸、皮革或亚麻布制成、饰以美丽花边。书中详细描绘了再生的各个阶段,其中一个阶段就是称量灵魂,死者的心脏被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置象征公正与诚实的“马特羽毛”,两者必须保持平衡。在公元前13世纪的第19王朝,《死者之书》作为永生之旅必备品,随死者入墓。在葬礼上,僧侣须诵读此书。 作者:galax 回复日期:2007-7-13 8:42:16 回复 4、创颉造字 古埃及的文字随着古埃及文明的覆灭而成为死文字,其它象形文字似乎也难逃如此命运,除了中国的甲骨文。传说由黄帝的史官仓颉发明的汉字,最初书写于龟甲和骨头上,显然他们是用来占卜的。此外印度也发现了古文字,不过至今无人识别,是一种死文字。 占卜的结果 殷商时期,国王遇有重要事情,都要占卜,方法是在龟甲或兽骨上占凿许多凹槽,用火烧灼,使凹槽裂开成纹路。纹路直横粗细不同,巫师将不同的纹路解释成“吉兆”或“凶兆”,据此决定国家政策。占卜和办理的结果刻记在甲骨上,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就是甲骨文。 仓颉造字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大约有4500个单字,目前已认识其中的1/3。甲骨文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与后来的汉字大致相同。这套文字系统经过整理后一直沿用至今,基本上没有变化。关于文字的起源,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传说。传说,生活于约公元前26世纪的黄帝和他的史官仓颉,仰观天文,俯察万类,从鸟兽足迹中获得灵感,发明了文字。 汉字的审美价值 甲骨文也是由象形文字,但很早就脱离图像式描摹而形式化了。形声字是中国文字的主要特色,由一个表义的形符和一个表音的声符构成。如“龙”是一种神话动物,与“土”组合起来,就是代表田土的“垄”,“土”是形符,表示与土地有关,而“龙”是声符,“垄”的发是与“龙”是完全一样的。同样发音的还有“笼”,不过形符是“竹”,表示与竹子有关。汉字必须写在一个方框内,笔画的排列和组合应该井然有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身就是艺术品或装饰品。在中国画中,书法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至今仍在使用,西方人称之为方块字,象形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真可谓源远流长。 金文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更加变化多样和丰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还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就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从书法的角度讲,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书法中的上乘之作。 “龙骨” 甲骨文的发现十分偶然。1899年,北京城中一位朝廷官员王懿荣对古文字颇有研究。在一味被称为“龙骨”的中药里,王懿荣发现小碎骨片上有刻痕,他认为这是一种无人知晓的古文字,并开始收集。他收集的就是甲集文。1903年,后来以一部小说著名的刘鹗,拓印了《铁云藏龟》,是最早的甲骨文拓片。后来甲骨文在安阳殷墟考古发掘中大量被发掘,最大的收获是1936年夏天发掘的第127号坑,得甲骨文17000多片。到目前为止,已发掘的有文字的甲骨超过了10万片。 关联 公元前2300—1750的哈拉巴文化时期,印度出现了一种主要刻在皂石、赤陶、象牙和铜制成的印章与护符上的印章文字,这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字。已经出土印章文字的遗物多达2500件,其中有1750枚印章。印章文字的文字符号约500多个,常见的基本符号是22个,有许多符号是象形的,如画有神祗和动物,其中有三面神兽像、水牛、雄鹿、大象等。印章文字的用途可能与商业活动有关,例如用作商品的商标或制造者的印章;印章也可能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比如用印章来敬神,或用作避邪。印章文字的数量虽然不多,内容也没有解读出来,但它们属于文字的性质却是无人怀疑的。 作者:galax 回复日期:2007-7-13 8:43:39 回复 3、“魔鬼的谎言与迷信” 玛雅人也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同样还没有被破译,这不稀奇。神奇的是,玛雅人将文字写在纸上,而且装订成册,与标准的书籍没有区别。 玛雅文化 1697年,最后一个玛雅人部落被西班牙人征服,此前的玛雅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前古典时期(约公元前1500-公元317年)、古典时期(公元317-889年)和后古典时期(889-1697年)三个时期,被誉为美洲印第安文化摇篮的玛雅文化,地域覆盖共约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包括现今墨西哥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的提卡、洪都拉斯西部的科潘、瓦萨克通、以及伯利兹和萨尔瓦多部分地区。玛雅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精通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玛雅人大概在公元前后开始修建城邦,到公元300-900年时,玛雅人创建了大小一百多个城邦,每个城邦的建筑都十分宏假,内部都有完善的组织,人口众多,这是玛雅文明发展的鼎盛时期。 玛雅文字 公元前后,玛雅人也创造了象形文字。玛雅文字有字符800多个,分为意符、音符和定符三种,由复杂的图形和符号组成,约有词汇3万多个。玛雅文字大多刻写在石柱上,或木头、玉石和贝壳上。此外,玛雅人还发明了笔和纸,笔是用毛发制成的,纸是用当地的一种无花果树皮制作而成的。16世纪以后,西班牙人入侵中美洲,殖民主义者把他们看不懂的玛雅书籍视作“魔鬼的谎言与迷信”,他们烧毁书籍,屠杀祭司。这样,到了17世纪,玛雅文就成了无人认识的死文字。古代玛雅文献现在仅存三部残缺不全的写本,分别藏于西班牙、法国和德国的图书馆。数百年来中美洲丛林中的玛雅文化遗址陆续发现,石碑、祭坛、建筑物的墙壁和各种器物上存有大量比写本更早的铭文,是极为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通过近百年的努力,玛雅文献的破译进展仍然缓慢,800多个字符已读懂了近1/10,但大部分文字符尚未破译。 最古老的书 就现代的常识而言,书常常指一件印刷品。然而书的界限是模糊的,手稿书或者手稿,甚至成卷的文字,也常常被称为书,其实形式完全不同于手册书。从广义上讲,书指一个文本。但这个定义太广泛了,意味着文字任何文字记载都是书籍,无论载体是骨头还是石头还是泥板。从形式上讲,书是指成册的写有文字的纸张。从这种意义上讲,世界上最古老的书,出现在玛雅文明中。玛雅人早就学会造纸,他们的造纸方法是:首先将树皮捣碎,形成纸浆,然而还加入胶液,把有胶的纸浆压平晒干后,就形成了硬纸板。只要在这些硬纸板上涂抹石灰,将灰面擦拭平滑光亮,这样造纸的工艺就完成了。将这样的几十页或者更多的硬纸板折叠,就成为一个厚厚的册子,这就是玛雅人奇特的书。玛雅文字也是象形文字,需要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才能阅读,而平滑的硬纸板更加昂贵,因此书籍十分珍贵,只有祭司、国王和贵族阶层才会阅读到这样的书籍。这些书籍都是由会书写的神庙祭司记录的,他们可能是唯一学会了书籍的群体。玛雅人的书籍主要记载了他们的历法和礼仪活动,此外还有神话故事、历史事件和预言等,甚至出现了叙事诗和剧本等文学作品。玛雅人的书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用纸制成的书籍,这个事实到最近才为人所知,从而书写了书籍史的独特的一章。可惜,玛雅书的历史没有未来,和玛雅文化一样被人为毁灭了。 关联 公元前1500年,玛雅人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学会了农业生产,从此进入了定居时代。玉米和甘薯是玛雅人最主要的食物,这些农作物是他们最早采用原始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培植的。玛雅人还学会了饲养火鸡、狗和密蜂的技术,用龙舌兰纤维和木棉织布,制陶技术也已经发展到彩陶阶段。玛雅人也进行物物交换的贸易活动,可可豆常常成为通用的货币。宗教在玛雅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玛雅人将庙宇修建在巨大的锥形祭坛上,举行盛大祭祀活动,这些蔚为壮观的祭坛看上去很像埃及的金字塔,供奉在玛雅金字塔上的牺牲品包括食品、饰品,有时候则是活人。

『拾』 书的历史

两岸博物院所典藏中国历代书画作品,不但为一艺术欣赏的对象,更为一宝贵的史料,时代包涵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长达千余年之久,其主要材质不外绢、纸、墨及绘画颜料,初期多绘於绢上,画绢於画史上记载:「唐人五代绢素粗厚,宋绢轻细」,后因造纸技术的改良普及,至宋以后,画家渐多用纸。为了便於收藏展示,往往选择搭配画心(书画作品主体之绢纸心)且质佳的宣、棉纸加以托裱,除加固画心外,多装裱成卷、轴、册或框式,以利张挂展示或收藏保护。

唐太宗用麻纸写敕,黄纸写诏;高宗以白纸多蛀,颁下「诏制敕并用黄麻纸」;后曾因图书损坏严重,召艺工及天下画工入京修内府图书。南宋孝宗时,《左传》《国语》等书多蛀伤,奉敕用枣木椒纸各造十部,至清约六百年,无一遭受虫蛀,可见历代对纸质文物的保存维护工作深为重视。

纸质文物的演变过程,则与主要构成材料纸的发明及造纸术的改良制作的进程有著直接关系,试略加分述之。

第一节 纸的发明

纸发明於何时?是谁发明的?长期以来在学术界争论不休,一般都认为,纸是东汉时的宦官蔡伦发明的,随著考古工作的深入发展,出土的纸文物为我们回答纸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标本。1933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在新疆罗布卓尔汉代烽燧亭遗址中发现麻制纸张。1957年5月8日,在陕西西安灞桥附近又出土了西汉时期的麻纸(亦有一些造纸及学术界人士认为,是否为麻絮而非纸),1978年在陜西扶风则发现汉宣帝时麻纸。以及在甘肃武威、内蒙等地出土的古纸残片。这些实物的发现,证明早在蔡伦以前,我国人民已发明用植物纤维造纸了。

到了东汉(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民间造纸的经验,采用官府提供的设备加以改良、提高和推广,使造纸术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从此,我国造纸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造纸术的进程

一、中国造纸术的起始及发展阶段

蔡伦之后,左伯在总结蔡伦造纸术的基础上,在造纸原料、工艺上又作了进一步改正。如果说,西汉是中国造纸术的起始阶段,那麼魏晋南北朝则进入发展阶段。这时期的造纸术与汉代相比,不仅在产量、质量等方面有所提高,而且造纸原料扩大,设备更新,出现了新的工艺技术,并且用黄孽汁浸染纸张,以防虫蛀等措施,是我国人民染潢技术的首创。

二、中国造纸术的兴盛时期

隋唐五代是中国造纸术的兴盛时期,其造纸原料比魏晋南北朝又进一步扩大,成本降低,纸制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同时,在改善纸浆性能,改革造纸设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提高。随著对外文化交流,造纸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传播到日本、阿拉伯和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东亚和西亚各国。

三、中国造纸术的成熟阶段

宋元时期称为中国古代造纸术的成熟阶段,造纸原料从原来的树皮、麻、破布和旧鱼网,又增加了竹子、稻草、麦杆等。由於造纸原料的扩大,造纸技术革新,造纸设备改进,这一时期造出来的纸,比前代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各种纸,如竹纸和麦、稻杆纸,这标志著造纸史上的新纪元。纸在绘画、印刷、货币等方面广为应用,同时纸制品还运用於制作衣服、帐、被和枕头等,成为缣帛、纺织品的部分代替物。

四、中国造纸术的集大成时期

明清时期的造纸术可以说是集大成的阶段,不但造纸的原料、技术、设备和加工方面大为改进,就是纸的产量、质量、用途、产地均比前代更为增长。甚至还出现了专门记载造纸和加工技术的著作,为前代所少见。

五、中国近代工业造纸的发轫

随著纸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原来传统,手工造纸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的要求。在工业革命浪潮影响下,清光绪十三年(西元1887年)於香港设大成造纸厂,李鸿章於1891年引进了西欧造纸机器和技术,在上海创办了机器造纸厂--「伦章造纸厂」,从此,使我国造纸业开始步入到机器造纸阶段,后续於上海浦东设「华章造纸厂」,上海龙华路设「龙章造纸厂」,1911年张之洞於汉口设「度支部官纸厂」。至1978年台湾计有造纸厂170余家,纸及纸板产量,居世界第22位。

在纸尚未发明或普遍使用之前,文字刻在龟甲、兽骨、玉石器、金属上,有的书写在竹简、木牍、缣帛上,由於这些载体笨重,而保存、阅读、携带极不方便,因此,难以普及、推广,阻碍了文化传播与交流。随著纸的发明、生产和使用,使纸成为书写、绘画、印刷的载体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它对思想、学术的广泛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对於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历代遗留的手稿、图书、绘画、经卷、报纸、文献等,都是历史真实的记录,是研究历史、政冶、科技、文化、艺术的原始材料,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相当丰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资产,对於研究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价值。

随著岁月的流逝,由於内在因素(酸化和材质的变化)以及外在因素:温度、湿度的剧变、光的照射、有害气体的侵蚀、昆虫的蛀蚀、微生物的滋生,机械的磨损、撕破、鼠咬、火灾、水灾等都会造成纸张的变质和损坏,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研究纸张损坏的原因及其维护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便成为纸质文物保护的一项迫切任务。

第二章 纸质文物的构成材料

纸质文物是由纸、书写的墨迹、印刷的油墨、绘画的颜料以及粘合剂等材料所构成。这些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著纸质文物能否长期保存的内在因素。

第一节 造纸的主要材料

纸是纸质文物主要构成材料,纸的种类可分为手工纸和机械纸。手工纸有麻纸、皮纸、藤纸、竹纸、棉纸,还有宣纸、毛边纸、连史纸等。19世纪末,机器纸逐渐代替了手工纸,常用的有新闻纸、印刷纸、打字纸、有光纸、图画纸、牛皮纸等。

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而植物纤维的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韧皮纤维、茎纤维和种毛纤维。

表一 造纸植物纤维的种类

木本
桑、楮、藤

茎纤维
一年生
稻草、麦杆、芦苇

多年生
竹类

种毛纤维

棉花

一、 韧皮纤维:

是古代造纸主要原料,由於含纤维素多,一般多在 60% ~ 83% 之间。加上纤维长达120~180毫米,纤维长度比宽度约大於950至1230倍。由於韧皮纤维很长,造出纸来很坚韧。

二、 茎纤维:

如竹、稻草。其纤维素含量在24%~ 60% 之间,长度比宽度约大於 100至 200倍。纸张在不同时期,选用什麼材料和工艺制作,其纸张的成份、性能是不同的。

三、 种毛纤维:

如棉花,棉花纤维素含量最纯、最多,一般可达 90% 以上。纤维长度比宽度大约有1250倍。由於纤维特别细长,交结力好,质地强韧、组织细致柔腻,造出来的纸较耐磨、耐久。

第二节 修护纸质的种类

破损纸质文物(书籍、绘画)的修补或装裱中经常遇到的是,如何选配颜色、质料、性能、厚薄相当的纸张,是关系著纸质文物维修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故就书籍、绘画维护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纸质,依其时代、质地、性质和特点,加以简述之:

一、麻纸

麻纸就是以麻类纤维(萱麻和大麻)制的纸张。常见的有白麻纸、黄麻纸、麻沙纸、旱滩坡纸等。

二、藤纸

藤纸早在晋代已有制作,到了唐代已在浙江、江西两省大量生产,其纸是用藤树皮的纤维所造。当时有白藤纸、青藤纸、黄藤纸之分。

三、宣纸

宣纸是用檀树皮、稻草为原料制成的手工纸,出产於安徽宣州而得名。此纸质地柔轫、洁白平滑、细致匀整、色泽经久不变,被誉为「滑如春冰密如蚕」的美称。宣纸属皮棉纸类,因品种规格繁多,不一一详述,常见的有:罗纹纸、棉连纸、玉版宣、单宣、十刀头、夹连纸等,为我国唐、宋以来的古代书画所采用的纸。

四、棉纸

棉纸又称皮纸,是以楮树皮为原料制作而成,质地细柔、富有轫性。从纸的纵面撕去,其断裂处呈现丝棉状,因而得名。棉纸的品种因地而异,常见的有河南棉纸、贵州棉纸、上海棉纸、迁安棉纸、蚕茧纸、藏经纸、高丽纸、册子纸、美浓纸、开化纸、太史连纸等20余种。

五、竹纸

竹纸是用石灰处理的嫩竹为原料制作而成,因颜色略呈黄色,又称「黄纸」,主要有:毛边纸、毛太纸、川连纸、元书纸、梗棒纸、连史纸等十余种。

六、其它纸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纸以外常见的还有牛皮纸、磁青纸、虎皮宣、蜡笺纸、发笺纸、金纸等。

图2-1 出土古麻纸

图2-2 宣纸

图2-3 棉纸

图2-4 竹浆纸

图2-5 老墨

图2-6 收藏墨

第三节 书写材料

在纸上书写、印刷、绘画所用的材料为墨、颜料、墨水、圆珠笔油、铅笔及胶料等,兹分别略述如下:

一、墨和墨汁

墨在我国已有4700年左右的历史,相传西周刑夷始制墨,秦以前多用天然石墨,秦以后出现人工造墨。汉墨重点产地在陜西汉阳,古称「隃縻」。到了唐代,块墨不仅闻名於中国,而且当时的徽墨已经闻名於世界。历代制墨名家辈出,如魏之韦诞、南唐之李廷珪、北宋潘谷、明代程君房、方于鲁、清代曹素功、胡开文等,尤其制墨名家李廷珪的墨,颇为时人喜用珍藏,更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美名。

(一)制墨的主要原料为炭墨烟、动物胶、防腐添加剂。

1.炭墨烟:

为有机之碳氢化合物於不完全燃烧下,集烟而成,由於燃烧的原料不同,可概分为松烟、油烟、漆烟和工业炭黑等四种。松烟乃以松枝燃烧而成,取烟方式原采「立窑」,后改采「卧窑」,以清烟为上,一般松烟墨之墨色深重,较缺乏光泽。油烟制墨始於南唐,至宋才流行於世,古人曾采菜油、豆油、猪油、皂青油、麻油、桐油烟造墨,其中以桐油炼烟为墨,写成的墨色黑润而光亮,经久不褪。漆烟则於宋代有以古松蘸漆渣炼烟者,明代程君房的漆烟墨质地最佳,是燃烧桐油和一定数量的漆而成的,其字迹特别有光泽,颇得人们喜用。工业炭黑为矿物油或工业烟经燃烧提炼而成,品质较差。

2.动物胶:

动物胶为一种蛋白质,由骨胶原经水解而成,种类以骨胶、皮胶为多,大底加工方式为经取料、水洗、石灰浸、去除非胶蛋白质、酸洗、水煮、过滤而成。历代曾用鹿角胶、鱼鳔胶、牛皮胶等,其作用使炭墨的微粒粘固在一起,便於制成块状,使书写的字迹牢固。

3.防腐添加剂:

其作用为防止动物胶生霉、改善气味、色泽或黏度,历代名家所用防腐添加剂亦多有差异,种类统计近千余种,常用於防腐及改善气味的有龙脑、麝香、丁香、檀香、甘松、藿香、零陵香等,改善色泽以增光助色的有朱砂、雌黄、珍珠粉、金箔、银箔、硫酸铜、银朱、秦皮、地榆、紫草、茜草、黄芦、黑豆、五倍子、胡桃、牡丹皮、薰草豆、石榴皮等,改善黏度使墨坚而不裂则有於不同制成分别添加梣皮、蛋白、生漆、紫矿、木贼草、当归、皂角水、巴豆汁等,甚或有另添加各式药物如熊胆、犀角粉、藤黄、丹参、黄莲、乌头、大梅片之类。

(二)传统制墨程序

可依序细分为1.浸油2.烟碗3.烧烟4.筛烟5.和胶6.用药7.搜烟8.蒸剂9.杵捣10.秤剂11.鎚鍊12.丸扞13.样制14.入灰15.出灰16.印脱17.修墨18.阴乾19.描字著彩20.包装等。烟以细而轻者为佳,而且愈陈愈好,且需经漂洗及筛选。和胶及杵捣则为制墨的重要工序,胶的比例往往视工法、添加物及环境气候的不同有所差异,胶以勿过重或过轻为宜,胶多则利於成型及发彩,胶过重又会滞笔,古有所谓「轻胶十万杵」的说法,用胶偏轻时,杵捣的工夫则更为繁复。

(三)墨汁的主要原料

墨汁的主要原料为炭烟、胶料、添加剂和溶液等,一般经由机械的加工而成。炭烟的种类繁多,包括各种矿植物及动物原料经燃烧或热分解而成。胶则除动物胶外,多采植物胶(阿拉伯胶)或各种合成胶如压克力胶、聚醇树脂等。添加剂则有各式稳定剂、渗透剂、湿润剂、防腐剂、芳香剂等等。

比较之下墨汁的使用便利性较墨锭为佳,但因大量使用各式各样合成材料,以防止其变质沉淀及腐败,其是否会对人类及纸质文物造成不利的影响,将是有待进一步加以评估及探讨的问题。反观中国墨锭的特质在於色黑有光泽,墨质稳定,且墨色耐久不变,在遗存的千年古文书及绘画中仍可见神采如新,远非其他文明古国如埃及、希腊、罗马的墨所可比拟。中国墨的品质特殊,曾为其他国家争相仿制而不可得,十七世纪时法国传教士拉康特(Louis Le Comte)曾说:「中国墨品质极佳,法人一再仿造而不得。」杜哈德( Halde)於西元1735 年亦称欧洲人企图仿制中国墨而未能成功。 故中国的墨为历代重要的发明,不但用来书写作画、印刷拓碑、饰染宫殿、妇女画眉,又可作治血症与目疾的药物,它的主要特点是不变色、不褪色,不论六朝唐人写经,或五代初印本,经过千年或是一千五六百年,还是漆黑发光。其主要因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稳定,加以传统合胶加工的程序已累积出许多方法,所以经书写而成的字迹,能耐热、耐水、耐光、不易褪色,适於长期保存。

二、墨水

墨水是随著书写工具的改正,如钢笔的使用而出现,从其原料的化学性能,可分为蓝黑墨水和颜色墨水。

(一)蓝黑墨水

又称鞣酸铁墨水,是由变黑持久不褪成份、色素成份、稳定剂、抗蚀剂、润湿剂和防腐剂等组成。

1.变黑持久不褪成份:

主要是 鞣酸(C4H10O9)、没食子酸(C7H6O5?H2O)和硫酸亚铁(FeSO4)等成分彼此化合,生成鞣酸亚铁和没食子酸亚铁,氧化后都变成不溶性的高价铁,即鞣酸铁和没食子酸铁,前者增强耐水性,后者增强变黑性,这样使墨水耐水、变黑,色持久不褪。

2.色素成份:

目前常用的是酸性墨水蓝和直接湖蓝染料,黑水蓝是墨水的主色,水溶液遇酸不变质,但遇碱则变为棕色。直接湖蓝在墨水中起助色作用,由於其中含杂质较多,不宜多用,在潮湿环境易长霉。

3.稳定剂:

在墨水中加稳定剂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墨水的沉淀,以免书写时发生断水现象。常用的稳定剂有 硫酸(HSO4)、草酸(COOH)2、甲醛(HCHO)溶液。这些稳定剂都具有一定酸性,给纸张酸化埋下了潜在的危害,不宜多用。

4.抗蚀剂:

因墨水中加入的稳定剂具有较强酸性,为防止腐蚀,常加抗蚀剂,使它和铁质结成薄膜,降低硫酸的腐蚀作用 90%。使墨水中的含铁量不会因腐蚀笔尖而增加,从而增加了墨水的稳定性。

5.润湿剂:

为防止墨水中的水份蒸发,造成书写不便,在墨水中加入不易挥发,且有吸水性的 丙三醇〔C3H5(OH)3〕,使笔尖保持湿润,以利书写。

6.防腐剂:

墨水原料中所含有机物等物质,在潮湿环境下容易腐烂、长霉,为防止腐烂常加苯酚或五氯酚钠等药剂为防腐剂。

(二)纯蓝墨水和红墨水

纯蓝墨水和红墨水是属於有机染料墨水,虽色泽鲜艳,但字迹的坚牢性不如蓝黑墨水,其字迹容易褪色。而红色墨水遇水很快就褪掉渗化,应特别加以注意。

三、颜料染料

中国绘画常用的国画颜料,可分为天然矿物颜料的石青、石绿、褚石、朱砂、明矾等,植物颜料有花青、藤黄,动物性颜料有胭脂、洋红、辱粉,金属性颜料有泥金、泥银、铅粉、锌钛白等多种。

四、胶矾

国画颜料的调制、矾绢、矾纸作画、全色都需要用矾、胶,胶分动物胶与植物胶,动物胶有牛皮胶、鹿胶、驴皮胶、骨胶、黄鱼胶等,植物胶有树胶、白芨胶、石花菜胶等,以牛皮胶、骨胶较为常用。

矾, 又称「明矾」或「白矾」,用矾矿石烧成。绘画装裱为了保护纸绢、增强抗水力、减少伸缩性,调成胶矾水刷在纸绢上。镶料染色颜色水当中加适量胶矾水,促使色度均匀。胶矾水的调制,通常是一克胶加60ml的30℃热水,把胶浸一天后如未化,则用文火隔水炖,溶化成胶水,每一克矾於冬季加10℃温水浸化成矾水,用二克胶一克矾的比例,俟胶水、矾水冷却后,将两者混合,用木棒不断调匀,即成为比例适当的胶矾水。

胶矾水虽能增强纸绢的抗水力,但明矾在潮湿环境中吸收水份,促使明矾分解产生硫酸,会加速纸张的酸化,是值得注意和重视的。

第三章 纸质文物损坏原因及机理

第一节 内在原因

一、造纸原料

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大成分。另外还含有少量单宁、果胶、树脂、脂肪、蜡、色素及灰分等次要成分。

(一)纤维素

纤维素是α纤维素的简称,是碳(C)、氢(H)、氧(0)的化合物,它是由许多个D-葡萄糖基联结而成。葡萄糖基之间,相互以 β-葡萄糖 键联接而成长链状的纤维素大分子。其分子式为(C6H10O5)n,式中n为葡萄糖基数目,称为聚合度。 n的数值为几百至几千甚至一万以上。聚合度的大小,跟纤维的强度有直接影响,聚合度越大,分子量越大,即分子链越长,纤维的机械性能越强。纤维素呈白色,比重为1.5~5.6,具有光学双折现象。由於纤维素分子含有羟基,所以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但不溶於水,这是由於分子排列的规则性和大量氢键存在缘故。纤维素在酸的介质中能水解成葡萄糖,硝酸可以使纤维素水解和氧化,使它生成硝酸纤维素。

纤维素在常温下是很稳定的,随著温度的升高,其抗张强度也相应的降低。在高温、光照和氧存在时,会发生氧化反应,使纤维素生成氧化纤维素。

纤维素端点的葡萄糖为半缩醛形式,它与氧化剂反应使纤维素发生如下反应:

O O


纤维素----C 十3HclO3 → 纤维素-C +2ClO2

? ?

H OH

纤维素还能发生酯化和醚化反应,使纤维素生成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等。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相比还是比较稳定的,纸张中所含纤维素的成分越高,分子量越大,纸张中的强度和耐久性就越好。我国古代的手工纸,由於纤维素纯,纤维长,所以保存的时间就长。

(二)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是由植物细胞组成,在水解时能分离出木糖和半乳糖。它属於多聚糖分子的混合物。包括多聚戊糖、多聚乙糖、多聚葡萄糖,以及β和α纤维素。其分子含有200~500个半纤维素糖基,在纤维素和木质素之间起联结作用。它与纤维素的区别在於,纤维素为线性高聚物,而半纤维素含有短侧链的多聚糖。纤维素为单一多聚糖,半纤维素由两种以上糖基来组成它们同属多聚糖,在外界条件光、热、酸、碱的作用下,皆可脂化、醚化、氧化、降解和水解。

纸张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不仅能缩短打浆时间,而且能增加纸的强度。如半纤维素含量太多反而影响纸张的寿命。

(三)木质素

木质素是植物纤维中主要成分之一,它具有芳香族的特性,是一种含有碳、氢、氧的化合物。根据化学分析木质素中含有以下官能团,甲氧基(-OCH3),羟基(0H),羰基(O =C ),醛基(-CHO),醚键(-0-)等。

木质素呈白色或近白色,不溶於溶剂,质地脆弱,在高温下能溶解,其溶液呈乳白色或深褐色。 由於木质素中含有各种官能团,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如发生磺化反应,使木质素变成可溶性木质素磺酸盐,氧化作用变成可溶性氯化木质素。木质素最容易氧化,尤其在光照、高温和碱存在下,氧化更为迅速。现代纸张中含有较多的木质素,所以新闻纸极易变黄发脆,不易长期保存。

由此可见,由於造纸原料中含有植物纤维,尤其含有木质素和果胶、脂肪、色素等成份,给纸张的危害埋下了潜在的因子。

二、 造纸工艺过程与纸张耐久性的关系

纸张的耐久性,不仅与造纸原料有关,而且与生产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纸的生产方法有手工造纸法、机器造纸法两种。

(一)手工造纸法

我国是发明纸张最早国家。在十九世纪以前生产的纸,通称手工纸。手工纸又分竹纸和皮纸。历代许多珍贵的古籍、文献、书画都是采用皮纸做成的。这些纸张保存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仍然很好,是什麼原因呢?这与手工纸的生产过程有著密切的关系。造纸术随著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断得以发展、改正、提高。

潘吉星先生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在纸坊工人师傅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模拟实验,从汉纸制造最原始的八步流程:

浸湿→切碎→洗涤→舂捣→打槽→抄纸→晒纸→揭纸。

过渡到现今陜西凤翔造纸的十六步复杂过程:

浸湿麻料→切碎→碾料→洗涤→化灰水→灰碾→灰沃→蒸煮→洗涤→细碾→洗涤→打槽→剪纸→压榨→晒纸→揭纸。

但归纳起来,手工纸生产过程大致可分蒸煮、漂白、打浆、抄

纸四个阶段进行讨论。

1.蒸煮: 造纸原料经机械预处理(浸湿、切碎、洗涤),在制浆过程中,用石灰乳〔Ca(OH)2〕,草木灰水作蒸煮剂浸透,目的在於脱去原料中的色素,除去污质、蜡质、松解原料中残留的胶质及其它填充物,使制成的纸张不残留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含有钙(Ca2+)、镁(Mg2+)等物质,使纸呈中性或偏碱性,阻止游离酸的形成,防止纸张进一步的变质,使纸延年起了很好的作用。

2.漂白: 古代造纸的漂白工艺采用「日光漂白」,其方法据清人莫兴三《造纸说》: 「曝已复渍,渍已复曝,如是者三,则黄者转为白矣。其渍也必以桐子灰,黄荆木灰,非是则不白」。纸浆先经过阳光照射,利用空气中的臭氧产生氧化作用,使值物纤维中所含的天然色素或著色物质变成其他基因,然后利用桐子灰、黄荆木灰和草木灰的水溶液,溶出被氧化的物质,起到漂白作用。经过这种漂白处理的纸浆所造的纸,久不变色,不易老化变脆。

3.打浆: 胡韫玉在《纸说》中写道:「铸之於臼,千锤万杵捣愈多,而质愈融,楮骨竹筋尽为液流」。 说明打浆要充分,只有通过充分的锤捣才能造出纤维交织均匀的纸来。

4.抄纸: 植物纤维经上述处理制成纸浆,为使纤维在水中离散浮游,除了充份搅拌,通常加一些如黄蜀葵、杨桃藤、野葡萄、梧桐等悬浮剂,以便使纤维分布均匀,增加强度。

从上述简单过程可以看出: 手工法造纸加工缓慢,生产过程细致,残留在纸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很少,纤维不易受到损害,因此纸就坚固、耐磨。目前我们见到的晋、宋代的书画和古书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有的纸张仍然是洁白如玉,完整无恙,这些纸都是用传统手工方法生产出来的。

(二)机器造纸法

机器造纸大致经过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准备原料,然后再制成纸浆。由於制造纸浆时所用的方法不同,又有机械与化学法之分。

1.机械法: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来离解纤维制成机械木浆。这种木浆,木质素无法除去,且其纤维短而粗,又含有较多非纤维素,所以制成的纸张疏松容易破脆 ,在日光及空气中容易氧化变黄,这是耐久性差的其中一个因素。

2.化学法,就是用适当的化学药剂,在蒸煮原料过程中,除去木质素及其它非纤维素,使纤维离解而成一种纸浆。根据所用的化学药品的不同,化学法可分为亚硫酸盐法、碱法和氯化法等。

(1)亚硫酸盐法:是用亚硫酸氢钙[Ca(HS04)2〕和亚硫酸(HS03)2的混合液,用这种混合液蒸煮纤维,制成亚硫酸盐化学纸浆,此种纸浆中含有一定量的半纤维素和蒸煮液以及产生木质素磺酸的酸性残留在纸浆中,因此,纸张的耐久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2)碱法: 是用苛性钠(NaOH)作为蒸煮液与原料一起在高温下蒸煮的方法。由於碱性太大,对纤维损害较大,使纸强度降低,加上成本高,现已很少应用。

(3)氯化法: 是将原料同氢氧化钠一起蒸煮,经氯化、碱液后处理,除去木质素, 再经过漂白,在这过程中有时用碱,有时用漂白粉,有时用氯来处理,会使纤维素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从纸浆制造方法可以看出:纸浆的质量与纸张的耐久性有著直接的关系。

(三)造纸过程与纸张的耐久性

从造纸过程来看,纸张的耐久性与打浆、上胶、加填料亦有关系。

1. 打浆的目的:

打浆是决定纸张性能和质量的重要工序之一,打浆的目的,使纤维横向切断变短,纵向分裂变细。同时使纤维「水化」膨胀呈胶性,以及使纤维两端帚化发毛,增加纤维交结能力,提高纸张的坚牢度。

2. 纸张上胶的目的:

是为了降低它的吸湿性。目前
参考资料:两岸博物院

阅读全文

与书籍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