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科技历史文化融合

科技历史文化融合

发布时间:2021-02-11 04:10:49

① 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相互融合的作文800字左右

人类文化发展历史上的断裂、冲突、融合都是常见的事。文化在发展分化中,由于特殊环境而形成独特的文化。文化在发展交融中,因为交流融合,也在创造新的文化。人类文化也是处在变化发展、不断运动中的。文化创新总是处在“特定时空”中的,因为“文化的过去”已经过去了,“文化的未来”还没有来,人们总是在现实的今天创造着现实的文化,因此“文化融合”就非常重要了。
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中国数千年延绵不绝的文化非常独特。现在有些人一谈中国传统文化就只讲儒学,其实不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包含许多流派,如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等。单是道家的影响,就不亚于儒家,宋明理学本身就是“儒道一体”的。所以现在一些人常用“儒学”或者“儒家”简单地代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是很不合适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应该叫“国学”或者“汉学”比较恰当一些,这概念内容宽泛而包容性更大一些,“儒学”作为其中一个品牌是可以的,但不应该过分夸大。据有关媒体介绍,国内兴起国学热,国外也兴办了一些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主要是进行汉语教学,也传播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但愿不要搞成独尊儒术,不然的话就使中国文化内部结构混乱了。
中外文化冲突过程本身也是融和过程,是一个文化的比较研究过程和相互促进过程。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近现代历史展示了更加波澜壮阔、更加深刻的中外文化冲突与耦合的形式和场景,并提示了对中外文化作比较研究的重要性。文化的融合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发展、创造的过程,也是全世界各国文化进步、发展、创造的过程。
中外文化融合过程是同文化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融合过程紧密相关的一个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过程。所以,它不应该被理解为绝对的冲突对立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互动的、相辅相生的、共同促进和创新发展的过程,用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用语来说,这就是一个“和”的过程>

② 如何正确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结合

落后的,不被历史社会证明其继续存在的价值的所谓传统,应视为糟粕弃之。专也许曾经 ,这种传统一度被解属读成一种文化,也许它曾经有过自己一段辉煌,但它走到今天终究被理性的弃之,于历史的舞台中一一谢幕,这是中华文明在社会进程与民族复兴之路上浩浩荡荡义无反顾之决心气势使然,亦是历史的必然。

③ 历史的文化感与科技未来感的结合的几何A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的梦想都值得被尊重。记得小的时候课堂上老师让全班同学说出自己的梦想,大部分同学的梦想是做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救死扶伤的医生,维护公平与正义律师等等。时光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大部分人的梦想还是没有实现,随之生活对我们百般摧残,慢慢的梦想也随之改变,不再是那么大的梦想了。真是应了那句话了,小时候人小心大,长大以后人长大了心却变得越来越小了。我们好像也是不知不觉中慢慢的好像是选择了自己比较容易实现的梦想,我没有过高的梦想,想着有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互相喜欢的爱人,一个属于自己的的不是很大的房子,一部自己喜欢的车子。说来惭愧,目前只有自己的车子这一小部分的梦想实现了,所以我很珍惜很爱护我的车子,毕竟自己选择的自己最满意的。它就是我的几何A。

金属头玻璃升降按键,拉手槽也是蜂窝图案造型。

④ 现代科技跟哪个古代文化作相融合才得到了今天的成就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5000多年的历史征程,中华民族早已积攒起了无数的文化之源,传承,艺术,创新,古人的智慧,今天的发展,我认为缺一不可。

⑤ 科技与文化需要怎样的融合才符合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科技与文化需要怎样的融合才符合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⑥ 有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在科技相结合的例子

1、抖音、朋抄友圈就是袭,以前唠嗑才知道家长里短,现在刷刷朋友圈就可以了,而且也不叫家长里短,叫时尚文化。

2、大雁塔、各种佛教寺庙也是,现在新修的带上各种科技灯光效果,仿佛宝光似的。

3、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还是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养料的。

科学技术在今天看起来似乎无所不能,其实不是的,很多现实的问题是靠科学解决不了的,比如邻里关系,为人处世的方法等等,但是中国古人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之多,也因此,很多注重个人修养的人都会去传统文化中寻找。

时代越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多,渴望解脱和寻求心安宁的人,只有到中国古圣先贤那里才能找到答案。

(6)科技历史文化融合扩展阅读

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儒家、佛家、杂家、纵横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

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

其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体”的合流思想对中国传统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

⑦ 为什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科学技术竞争是复当今国际竞制争的焦点。当前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科技成果作用越来越大,科学研究理论越来越艰深,科学研究方向越来越纷繁。与此同时, 科技成果应用越来越难以控制, 因此, 科技发展趋势与后果的预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可见,科技成果不能单纯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作用大不相同。 科学文化的功能是认识客观世界,了解客观世界,按客观规律办事;人文文化回答的是精神世界的问题, 强调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人文文化不回答是什么,而是回答应该是什么,应该为什么,应该如何做。所以,科学与人文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⑧ 文化与科技融合到底有多难

进一步促进科技与文化在各个层面的深度融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对于这二者的融合,充满诗意的期待和预言是“两粒种子,一片森林”。但实际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却并不顺畅,有人担心过分依赖高科技会迷失文化艺术的本体创造……文化与科技融合到底有多难?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本报近日走访了中央歌剧院,探究科技怎样让舞台更缤纷。
1.提出需求 艺术想象力是灵魂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献给祖国母亲60周年华诞的礼物。如何能让这部举国制作的演艺大品牌走入寻常百姓中?中央歌剧院决定让《复兴之路》“瘦身”巡演,将原来3000名演员压缩为200人,却没有影响演出效果,原因何在?仿真模拟、高保真视频等现代舞台美术技术,再现了宏大场景,也更易和观众互动……这样的改编,得到《复兴之路》主创人员的认可,还签下了6000万元的大单,一年巡演100场。
像《复兴之路》一样,近些年,每一次重大活动和演出,都是艺术家提出创作思路和艺术效果,推动中国舞美技术走向的一个个新的高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既让世界“惊艳”中国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让中国的舞美技术达到一个新的里程碑。分秒不差的大脚印烟花、巨幕卷轴、鸟巢碗沿的无缝对接……虽然已是三年多前的事,人们还记忆犹新……这就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魅力。
而中国实景演出的创始人梅帅元,一年一部实景作品,共创造了8个全新的旅游文化项目,均从当地的文化中找到主题,提出创作思路,同时融合先进的科技表达方式,可以说每一台作品都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产物,取得了艺术和市场的双丰收。
在大型活动和演出中,这些舞美的“塔尖”,中国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只要是艺术家想象得到的,技术就能千方百计地去实现,让艺术想象之魂在舞台绽放,有的还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然而,在整个舞美领域上,我国基本还处于“刀耕火种”或“钉子工程”作业方式。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直言中国舞美的现状:“舞美的作业方式和装修队差不多,无数的小包工队在承揽着地方与国家的各项演出工程,处于无标准、无认证、无价格体系的混乱局面。”
据文化部文化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国2011年的演出市场,各类大小演出场次共计155万场,上规模的演出上万场,产值高达300亿元以上。其中,舞美方面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就占据了整个费用的50%以上。要表现“天安门”就要搭个天安门,要表现城墙就搭上一段城墙,工艺笨重,运输拆装耗工耗时,而且循环使用的周期短,不绿色也不环保。
传统的布景制作成本高企、效果不佳,也严重制约了戏剧艺术的普及与推广。专家认为,舞美的产业化、规模化势在必行,应以新的发展方式推动舞台艺术的高质量、高效率的发展,让更多的资源和资金用于艺术家的创作,打造更有想象力和艺术性的作品。
2.实现突破 技术集成是核心
歌剧演出中常使用的一个技术是追光,要把灯光打到演唱者身上,突出演员。原来追光时,灯光师站到最高处,危险性大,还要浪费时间去排练,当灯光师哆哆嗦嗦瞄不准时,极容易出错。而引入成熟的GPS定位技术,在演员身上装入传感器,演员走到哪里光就自动跟在哪里,不仅精准,还节省了不少时间和人力成本。
其实,许多技术已是成熟技术,核心是要将智能化、集成化的思路植入舞台,从而实现艺术家的想法。中央歌剧院在原创歌剧《辛亥风云》的舞美环境中,就大量采用投影技术营造环境,可以瞬间让舞台背景由一个小洋楼变为七十二烈士的黄花冈,大面积的投影产生出满地黄花的悲壮效果,令人动容。
还有许多成熟技术已在别的行业广泛使用,却不能迅速进入舞台,是怎样的力量阻碍了科技装扮舞台?中国歌剧院文化产业中心主任杜锦分析,原来舞美的“小作坊”有其自身的市场和产业链,从设计、制作到导演都有“势力范围”和利益划分,采用新的技术必然冲击原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其次,随着行业和专业的划分,各专业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行业的鸿沟逐渐拉大,科技和艺术领域的专家“隔行如隔山”,对彼此的领域学习不够、探索不足,必然加大融合的难度。
舞台是个集成的系统,集艺术创作、音乐、服装、灯光、音响等多方面于一体。一出剧中有众多的场景与氛围转换,为了不出差错,这些系统和环节就要不断磨合,需要时间合成连排,演出成本十分高昂。
中央歌剧院和北京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央歌剧院数字化舞美工程联合实验室,试图通过集成创新,借鉴其他领域的成熟技术,攻克与艺术融合的难关,探讨演出舞美的变革。由他们开发的、被列为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研究》和国家级科技提升计划项目《模块化歌剧舞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就是要研究解决舞台的智能化总控问题,让灯光、舞美、大幕的各个部分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得到提升,省事、省时、少差错,压缩编排时间。
“引入数字化舞台技术后,未来的戏剧舞台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舞美工程联合实验室负责人预言说,人们将在舞台上看到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的表演体系,既可以高度逼真地虚拟演员的形象,又能使得表演的内容交互可参与,使观众全身心地融入其中。
3.完美融合 复合性人才是关键
中央歌剧院院长俞峰身兼数职,是指挥家,也是剧院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可谓名副其实的“复合性人才”。俞峰很重视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作为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他认为:“文化与科技的跨学科交流,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求形成新的素质,艺术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关注科技进步。”
前段时间,北京市的科技周上有一群特别的观众,他们是中央歌剧院的艺术家,他们每个馆都认真地看,了解科技最新的发展,去寻找可以为艺术融合的技术和灵感。俞峰对这次科技周上看到的“海上平台”技术念念不忘,又储备了一个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介质,“这相当于一个人工岛,以后有海面的表演时,可以用它当一个支点。”
“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要有人去做、去尝试、去实践、去把一个个想法变为现实。”俞峰深有感触地说,融合需要有智慧和思路,去打破学科界限,找到新方案,这样不断学习、想象、发现、借鉴、贯通,就会像化学反应一样,不断碰撞出新创意、新项目,以前想到做不到,现在想到也能做到。为了更好地做好艺术服务、做强文化科技,中央歌剧院注重舞美艺术的科技能力的培养,专门请了数字软件应用、智能控制等方面的高科技专家来讲课,培养文化科技人才,训练他们善于联想和融合的思维方式。
4.产业延展 拓展运用靠创意
就像军事上的许多科研成果可以转换为民用的一样,舞台演出的科研成果也可以广泛运用,把舞台景观变为城市的景观。现在许多城市要“亮”起来,但“亮化工程”中,部分建筑照明缺乏艺术性、杂乱无章,既造成了光污染,也不利于节能减排。中央歌剧院将在一个城市做出“样板房”,把城市当作一个大舞台,通过艺术家的参与,产学研结合,把城市的雕塑、灯光、景观融为一体,为城市营造艺术的氛围,让人们生活更美好。
横向联接了科技、文化、经济三个纵向垂直的链条——中央歌剧院依托自己的舞美领域的科技文化实力,未来的产业化增长点是向全国提供艺术服务。他们希望,用创意把艺术的审美贯穿和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城市街景艺术、广告设计理念、包装艺术、游戏情趣,把人们内心的精神需求挖掘出来,实现生活艺术化,追求幸福感。
为了促进自己研发的技术在更广阔的领域应用,中央歌剧院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把自己研发的新技术申请专利,并在公开市场挂牌交易,让文化与资本、企业对接。俞峰说,这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由“上门讨饭吃”、“等米下锅”、“东拼西凑”的解决资金问题变为专业化、市场化运作。
技术在手、创意由心,从舞台扩展到城市生活,把对美、对艺术的追求放大到城市,生活因此而更精彩。

链接
舞美科技产业化发展前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高科技数字化舞美科技应用研究的方向是当今国际艺术科技领域发展的前沿,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将声、光、电、形、影、音等高新技术融为一体,将数字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文化艺术创作工具,将电影、动漫艺术、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舞台场景实现在舞台表演中,实现舞台全方位智能化控制能力提升,已是舞美科技产业化的现在进行时。
针对在虚拟和现实混合空间中,人机交互和可视化问题,通过提供感官符合的视觉效果和虚拟交互能力,提高表演制作能力,增强数字表演的艺术表现效果,在现场表演中真正实现“虚实结合、虚即是实、实即是虚”的境界,从本质上增强数字化表演的艺术表现能力。利用三维数字投影系统,实景虚拟影像的结合及全虚场景的利用,因不受场地空间因素的限制,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来自由调节舞台空间,表现效果更为优美、逼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带给观众一种融入体验式交互真实感。
360度全息幻影成像系统,更不需人们佩戴任何偏光眼镜,在完全没有束缚的情形下,可以尽情观看3D的幻影立体舞台特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使表演更具有强烈的纵深感。
在不远的将来,在强大的实时计算平台的支撑下,现场表演与视频、全息舞台、灯光音响系统互连、高效实时智能呈现;创意编排全程数字化、系统化;网络剧场与现场演播厅实时三维虚拟交互转播;导演系统、舞美视频、仿真技术三方面将更加融合。共同提高数字表演的智能水平已成为现实,多学科融合的数字表演技术体系将不断丰富完善,将更好地服务于文艺演出、数字电影、动漫在内的数字舞美科技产业,将大大修正弥补传统舞台、道具、布景制作、表演方式的缺陷。

⑨ 文化融合的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佛教的输入、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六十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同时,也是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主要时期 。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为澄清吏治,巩固统治,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是符合当时实际情形的。
(2)推行均田制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发展生产。均田制的推行影响深远:首先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农民有了安居乐业的可能,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出来,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从而积极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次,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再次是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还有,均田制对后代田制也有很大影响,先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施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这一制度的选择、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设立三长制
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486年,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其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
在实行三长制的同时,颁布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粟二石,帛或布一匹。这一制度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北魏改革进入新阶段,为继续推进改革,孝文帝首先确定迁都洛阳。
北魏建都平城,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在政治上,平城是鲜卑贵族元老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而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迫切需要汉族地主的合作,所以在旧都平城,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遇到重重阻力;其次,在经济上,平城偏北地寒,六月风雪,风沙常起,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流行的歌谣也这样唱道:“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东)冻死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恶劣的气候环境,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又无水陆漕运,在人口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再次是军事上,与北边的柔然相比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还有从地理位置看,平城偏北的位置更不利于北魏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基于以上认识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为保证迁都顺利进行,孝文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以“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
着迁都的进行,大批鲜卑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内地,北魏政府又面临着许多新问题: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多数人不会说汉语,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且新迁之民初来洛阳,居无一椽之室,食无担石之储,不擅农业,人心恋旧。如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地阻碍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北魏政权的巩固。在王肃、李冲、李彪、高闾等汉族士人的支持下,迁洛之后,孝文帝立即着手改革鲜卑旧俗,全面推行汉化。主要措施有:
易服装。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建议教师利用教材中《北魏掌衡武士》和《北魏文官俑》两幅图片,让学生对比指出鲜卑族服装款式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意义?使学生从鲜卑族服装变化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而形成对孝文帝“易服装”改革措施有力推动了鲜卑族向中原农耕文明的转化和发展意义的理性认识。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改汉姓。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汉代“和亲”政策,进一步加深理解这一改革措施对加强民族联系,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进而认识“政治联姻”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政治矛盾的一种重要策略。
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孝文帝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曾经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中国在清朝初期就开始衰退。然而,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却是每个中国儿女的最高愿望。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汇让中国重新走向希望,也让国人看到了希望。在融合与交汇的过程中,各种先进的技术、科技、文化都得到了融合与交汇,一些先进的东西得到了很好的引进并在全国内迅速发展起来,从而让中国文化得到了更全面、更快速、更完善的发展。这些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让我们坚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是个快要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阅读全文

与科技历史文化融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