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口古镇的古镇简介
。她在秦汉时期名叫“彭亡聚”,晋代称“合水”,宋代取名为“安镇乡”,明代始名“江口”,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集镇。
江口因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秦灭蜀时蜀王开明氏败灭之处,是岑彭伐公孙述遇刺的地方;也是明末张献忠与南明总兵杨展激战的古战场,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张献忠沉银江口之说。解放前,江口为岷江主要水运集散码头之一,曾有“日有行船数百艘,夜有万盏明灯照码头”的景观。晚上,居民、商店以及数百条船点的油灯、行人照路用的纤藤火把,把整个江口装扮得非常壮观。龙王庙前的红石梯码头,是岷江到成都的最后一个水运码头,高20米,宽4.5米,38个梯中有一个3平方米宽的平台,雄伟壮观,至今遗韵犹存。
从彭山岷江大桥东岸桥头起步,算是进入了下江口。这是一座前面临江、后面倚山的“扁担场”,一直往北走到上江口,总长约五华里,呈现出“五里长街逶迤江岸”的独特景观。
从前,街中由一条两米多宽的红石板路贯通,沿途分布有“七桥七庙”,两旁的店铺民房多为两层木结构小青瓦房,临江一面多为汉式吊脚楼。如今,这条红石板街路早已被四、五米宽的水泥公路所掩埋,木房街铺中不断间插着各色瓷面的现代楼房,而多数旧木房早已人去楼空,锈蚀斑斑的铁锁紧闭着铺门,任随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喧嚣和尘土飞扬。 不过,在汉崖墓博物馆、桥楼子、横街子一带,多少还保留着一些川南江边码头小镇的古朴风味。街中沿山一带多达5000余座的东汉崖墓群,护卫墓群的梓潼宫那红墙深宫,以及桥楼子、横街子一带川南风味的木板店铺和仓房,让江口的古老与神秘坚强地留存至今。
街镇前面的江河可不是一般的河流,这里是千里“下岷江”的第二发源地。原来,发源于松潘岷山南麓的岷江自北向南进入成都平原后,自然分成府、南二河,而这两条河恰恰在江口镇外汇合,形成下段岷江,直奔乐山、宜宾汇入长江。两河汇流处,座镇观三江,“江口”也因此得名,成为千里岷江第一镇。
街镇背后的“一山两湖”也不是一般的山水,上江口就在闻名中外的彭祖山脚下,长命800岁的长寿鼻祖——彭祖创造的养生奇术为世界景仰,而卧波后山的仙女、将军两大山地湖泊也向世人揭开其神秘面纱。
⑵ 江口镇的历史沿革
江口镇是一个有史记载长达余年的文化古镇。它在公元前201年的年汉朝就是霞萌县的治所,相继在东晋的安帝,南北朝的宋、齐、梁,北魏的宣武帝,北周等朝晋安县的治所,南宋设霞萌县至元朝的至元二十四年,隶入昭化,江口紧依嘉陵江自秦汉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两千多年间,都是嘉陵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由于它在嘉陵江流域设置县最早,故它在整个嘉陵江流域的场镇中除保宁(阆中)顺庆(南充)外,它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东自马道院大沟边,西至新禾村一组大沟边,有学校、庙宇、会馆、寨子门、烽火台、兵器库、店铺民居等,由于嘉陵江通航早,流域长,将中原、黄河的先进文化带进了江口带进了西蜀,从上世纪的90年代至本世纪2003年在本地及嘉陵江故河道中出土的秦砖及船骸,王莽时期的钱币,70年代炸掉的烽火台等就足以证明江口的历史岁月。嘉陵江是一条内陆通江通海的水上丝绸之路,也是唯一一条避开难于上青天的旱蜀道,自阳平关至重庆的水上蜀道。公元756年唐玄宗避安史之乱幸蜀就是从阳平关弃车马乘船至江口经木马、剑阁、梓漳、绵阳至天回镇,再经剑门走旱蜀道返回长安,并在剑门时留下墨宝。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镇党委政府迅速反应,救助遇难群众,疏散安置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的单位人群,确保全镇近15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灾害发生后,江口镇党委政府一般人“更新观念、转变思路、调整结构、抢抓重建”。通过全镇人民两年的艰辛努力,已顺利完成全镇740户的重建任务和所有的维修加固任务 ,确保了江口镇灾后重建工作提前按质按量完成。
江口镇位于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原场镇即将被淹没,即将实施整体搬迁。新场镇已纳入剑阁县“一城八镇”规划,属该县重点建设的“八镇”之一,场镇总体规划人口1万人。
江口镇场镇搬迁选址位于长江村三组﹑清明村二组﹑三组﹑四组。地名:清明嘴,蒲家坪。按移民搬迁规划2010年6月应启动场平建设。由于江口集镇原规划街道长3.6公里,布局规划不合理,现根据《剑阁县江口集镇发展总体规划》调整布局,作《剑阁县江口集镇搬迁详细搬迁规划》规划为两台建设,街道长度2.2公里。计划搬迁建设时间推延至2011年。
2012年2月16日下午,剑阁县江口集镇新址移民迁建集镇场平工程开工仪式隆重举行。剑阁县江口镇是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整体搬迁最大的集镇,新址占地335.7亩,基础设施人口规模4447人。江口新集镇建设正式开工,标志着亭子口水利枢纽库区所有移民迁建集镇全面启动,为集镇移民顺利搬迁打下了基础,向2013下闸蓄水目标的实现迈进了一大步。
2013年在4月底前,江口镇已完成所有淹没区的拆迁户全部搬进新居。” 郭子清介绍,新集镇全长3000米,位于老集镇对岸山体中下部清明嘴(清明村),距老县城39千米,新县城40千米,集镇定位为生态旅游集镇。地貌形态总体为多级台地,沿山体走向东西延伸,多级台阶,为狭长带状。集镇主要由道路、场平、市政管网等基础设施构成,布局为上下两个平台,内设8条道路连接。集镇建设自2012年2月16日场平工程开工以来, 截至目前,农村移民总共227户,已完成协议签订227户,入住227户。集镇489户,已经完成协议签订489户,场镇住房完成一楼建设的470余户,该镇建房工作正加快进行中。
⑶ 南江口镇的历史文化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南江口传统民间文化艺术节(俗称“三圣宫炮会”)。版每逢这一天权,南江口镇港口村锣鼓喧天,醒狮起舞,四乡八邻的群众聚集港口村,共同欢庆传统性的民间隆重节日。南江口“三圣宫”炮会活动内容有舞龙、舞狮、过长寿桥、上刀山、过火链、飘色、打杂技、山歌对唱、粤曲表演唱等,
南江口“三圣宫”炮会集观赏性、传统性、趣味性、新颖性于一体。南江口镇“三圣宫”炮会于2008年列入郁南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⑷ 江口红色历史作文(300字)一篇。
长乐市位于闽江口南岸,是福建省会福州的门户,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市。市区距福州市中心29公里,长乐国际机场距福州49公里。世界上最大的迭合梁双塔双面斜拉桥青洲大桥和乌龙江特大桥把闽江南北两岸紧密连在一起。全市土地面积718平方公里,总人口68万人。
长乐设县始于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 "地名长乐,居者安之"。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和三国时期东吴孙皓都在此屯兵造船,故长乐别名"吴航",简称"航"。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庞大船队"累驻于斯,伺风开洋"。随航中不少长乐人。其后,移居海外的人越来越多,"尤以操舟行船居多",所以长乐又是著名的侨乡和"海员之乡"。现有海外乡亲40万人。
长乐江海山野自然风光多姿多彩,人文景观古今兼备。1986年1月4日,美国《国际日报》载文盛赞长乐海滨风景迷人,"敢于与大名鼎鼎的夏威夷相提并论"。
长乐是一个准半岛,江海岸线长130公里,大小岛屿35个,海域面积1237平方公里。奇峰、异石、湖泊、海滩、岛礁和闽江岸线等景观要素共同构成以海景为主,山景为辅,江景为补,别具一格的旅游风景线。海岸线绝大部分是可供开发的沙质、石质海岸。大致中北部为丘陵--滨海沙滩,林带园圃萦绕其西,礁石盘岩星卧其东,不仅适宜开发海滨浴场,而且是修建休闲娱乐度假设施的理想区域。这一带沙丘南北连绵37公里,东西横亘2至4公里,随山峦起伏,高达百余米,雄伟壮观,堪称"闽海沙漠风光",是沙浴、滑沙和野营活动的理想场所。每年秋冬两季适东北大风,海浪从湾口涌向湾区,形成一排排白浪,浪高1米以上,可辟为冲浪练习娱乐场。南部为山地--沙滩海域,奇岩秀峰逼近海滨,海中又有小岛列矗,组合成山、峰、石、溪、海、滩、岛、礁珠联璧合的海滨景观。在此登山,近可欣赏苍松黛石,远可眺望帆影岛礁。山中平地和滨海丛林都可构筑度假别墅,山前浅丘小湖和岛屿可以修建高级娱乐设施。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些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发展全国性旅游和国际旅游的潜力。我国和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371-1435年)于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的29年间七下西洋,选择长乐作为庞大舟师的驻泊基地和下西洋计程起点,在长乐留下了许多珍贵遗迹。如郑和亲自撰文详载其下西洋经过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始建于宋政和七年(1117年)后经郑和重修并改名的三峰塔(原名圣寿宝塔),郑和为祈求妈祖娘娘保佑出海平安而奏建的天妃宫等,都为研究郑和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料。1992年挖掘出土,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漳港显应宫,宛如一座地下宫殿,在福建省是独一无二的。
梁朝所建千年古刹龙泉寺是闽中名刹之一,与日本佛教黄蘖宗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就源于这个地方。唐代禅宗怀 海禅师落发于家乡此寺,得道后创立的《禅门规式》一直沿用至今。蔡夫人庙是中日友谊的见证。明洪武年间,万历皇帝赐见琉球国刺绣进贡龙袍的女子蔡红亨,因台风船滞闽江口梅花镇,蔡女在此传授刺绣手艺,后病故葬于当地田螺洞,万历皇帝封蔡女为"精巧妙明懿德夫人"并赐建庙于梅花镇。长乐现存众多明清建筑,如九头马、洋当厝等民居,其精雕细琢的建筑艺术是全省罕见的。北宋丞相李纲曾两次寓居长乐。晦翁岩、紫阳阁是朱熹讲学处。明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也到过长乐。长乐是谢冰心、郑振铎、高鲁等众多现代名人的故乡。全省首批5个历史文化名村长乐占了两个。其中三溪村的夜渡龙舟是全省独有的乡土风情。每年端午节夜间灯光辉映,溪中龙舟竞发,两岸及五座唐宋古桥上人潮如涌,热闹非凡。前身为"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的琴江是江南唯一的满族村。著名的中法马江海战就发生在村外的江面上。作为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前线",长乐沿海突出部有不少军事防御工事,现因驻军撤出不再神秘,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尤有吸引力。
长乐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19.3℃, 年降水量1382.3毫米。夏无酷暑,冬少严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长青,物产丰富,素以"鱼米之乡"著称。来这里旅游不仅大饱眼福,而且可以大享口福。驰名中外的漳港海蚌是国宴中首席名菜,青山下晚熟龙眼为历朝贡品。
丰富的旅游资源,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有识之士前来长乐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如国内有关部门、单位与长乐政府联手开发建设的长乐下沙海滨度假村,前台北奥委会主席张丰绪先生牵头投资建设以突出海峡两岸交流为主线的海峡奥林匹克城等。
根据长乐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城市建设战略目标,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把长乐建成台湾海峡西岸一流水平,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滨海旅游城市。
1986年1月4日美国《国际日报》那篇特稿,把长乐海滨比成"一位待嫁的黄花闺女那么纯洁可怜","有意让海外人士投资,把该地区开发成真正的夏威夷式的旅游胜地。"十几年后的今天长乐是不是真的象那位作者预言的那样,变成一位"风韵妩媚的少妇那么楚楚动人","更加丰姿绰约,令人'消魂'"呢?千年古邑海滨新城长乐热忱欢迎您前来考察,开发,旅游!
气候
长乐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19.3℃, 年降水量1382.3毫米。夏无酷暑,冬少严霜,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长青,物产丰富,素以"鱼米之乡"著称。来这里旅游不仅大饱眼福,而且可以大享口福。
美食
驰名中外的漳港海蚌是国宴中首席名菜,青山下晚熟龙眼为历朝贡品。
⑸ 江口古镇的介绍
江口古镇是四川省的30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位于彭山县城东北,因其地处府河(锦江)、南河(武阳江)二河的交汇处,故名江口
⑹ 贵州省江口县的历史沿革
江口县地域,春秋属楚黔中,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之后几经更易,曾先后属南阳、沅陵等郡和充州、黔州、思州、沅州。至宋淳熙八年(1181),杨再西率子政强开辟省溪、宙逻(今太平)、铜仁大小两江等地。绍兴年间(1190—1194),四川夔州陆兵马武功大夫土酋张恢之裔开发提溪。元置省溪等处军民长官司、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隶都云、定云等处安抚司。后改省溪坝场等处蛮夷长官司、提溪等处长官司隶思州安抚司。明洪武改称省溪长官司、提溪长官司,属思南宣慰司,隶四川行省,洪武五年(1372)改隶湖广行省。永乐十一年(1413),思南宣慰司废,以其地分设思南、铜仁、乌罗、镇远四府,省溪、提溪两长官司属铜仁府。清初因之。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设省溪吏目一员,吏目署驻大江口(今双江镇)。光绪六年(1880)清廷准贵州巡抚岑毓英奏移铜仁县至大江口,江口始成县治。民国二年(1913),铜仁府改铜仁县,将原设大江口之铜仁县更名为江口县,属黔东道。民国十二年(1923)废道,各县均直隶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省分设行督察区,江口县属第九行政察督区,专员公署驻铜仁。之后,行政督察区番号屡经更易,但体制未变。县辖村寨小有调整,但基本格局未动。一直维持至1949年。1949年11月13日江口解放。1950年3月1日,县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江口、玉屏两县并入铜仁县。1961年3县分开,江口县辖区仍旧。
⑺ 云和县三江口有哪些历史文化
三江口资源禀赋突出,人文要素集聚,是瓯江、龙泉溪、浮云溪交汇处,坐拥云和湖奇雾、石镜山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云和湖龙舟赛、慧云寺、局村天师庙、溪口木舫农家乐、神仙居等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⑻ 贵州省江口县的自然资源
我县是贵州省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具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国知名的梵净山主峰座落在我县境内,在其567平方公里总面积中,我县占三分之二的面积,且囊括了差不多全帮保存完好的森林植被地带和自然景观区域。由于喀斯特地貌地质结构,使得梵净山体变得极为复杂,县境内各风景区也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鬼斧神工般的奇丽风光,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我县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区域主次划分为A、B、C三类,即:以梵净山景区为主体的A类区——金顶风景区、九龙池风光、烂茶顶杜鹃林、凤凰山风光、寺庙、沿线亭阁、碑林摩崖、黑湾河漂流、凤凰山寨、豆腐干一条街、黄家坝水上乐园等。以县城及其他景区为辅助的B类区——原始森带风光、太平河沿岸风光、干溪沟峡谷、黄枯山风光、鱼良溪峡谷、三星拜月、桑木沟水上乐园、金楠桥攀岩等。C类区——棉絮岭风景线,槐丰、岑忙犀牛洞穴群、梵净山博物馆、马槽河民族村寨景点等。
梵净山整个风景区的特点可用“雄伟、险峻、神奇”六个字概括。正应了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对梵净山的评价“集无岳之奇险、幽秀而大气磅薄,则雄视天下。”这块在地球同纬度幸存的一块绿洲,在自然环境日渐恶化的今天,正是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最佳选择。因此,梵净山旅游资源的挖掘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它必将成为新世纪生态旅游牲地。 梵净山云雾金顶 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金顶海拔2493米。层峦叠嶂,气势磅礴,自明代以来即为佛教朝拜圣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文中称它为“天下众名岳之宗”。自明代迄民国300多年间,“信男善女,时往时来,若城市然”。可见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现有明建承恩寺、金顶摩崖、敕赐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区风光,雄奇壮丽,有数不清的险峰怪石,看不厌的奇花异卉及云海日出,流水飞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观赏。山区还保存着40多万亩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国内外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具有极高的观 赏和科研价值,被科学工作者誉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库”。
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义一带)杨应龙叛乱中,梵净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区庙宇中毁坏殆尽。万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经她捐资倡议重修,由国舅李颖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圆通殿、释迦殿和金顶上的天桥,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坝梅寺),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竖碑于老金顶脚,以志不忘。重建后,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净山进入鼎盛时期,据山区现存碑刻,摩崖记载香客不仅来自云、贵、川、湘,甚至有从江西、安徽、江浙一带远道而来者,茶殿碑文记述“数百年进香男妇,时往时来,若城市然”,这种盛况延续了200多年。
清咸丰5年,(1855),铜仁府爆发了以徐廷杰、梅济鼎为首的红号军起义,起义军以梵净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达11年之久。期间山上庙宇陆续被毁,僧众风散云流,香客裹足不前,梵净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烟寂寞”。同治九年(1870),铜仁东山寺隆参和尚上山主持修复工作,经他十方募化,“道剪荆棘,路劈蚕虫”,5年内修建了报恩寺,回香坪等庙宇。光绪元年(1875),清军中参加哥老会起义失败后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刘满率领进入梵净山,据险与清军周旋。同年,贵州巡抚岑毓英奉命征讨,次年平复,。经隆参和尚继续努力,大力恢复了山上受破坏的庙宇,还在江口境内修建了3条朝山大路。民国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国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抢劫,朝山活动猝然大减。
解放后,朝山活动停止,山上庙宇不耐风蚀雨蠹先后垮塌,山下庙宇多被修建成为学校,食堂,仓库或被拆除烧毁,至今县境内仅存朝阳寺1座。然而,梵净山却以它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壮丽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从50年代起便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在保护区管理处主持下,科学考察工作更加频繁、系统,为了适应科考和旅游需要,在省地拨款支持下,先后投资55.3万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点拓修了鱼坳至金顶5公里,1984年,全线便道修筑一新,陡斜窄险处或凿石为梯,或浇铸混凝土台阶,共8250级,称“万步云梯”。险峻处置铁链或钢、钢筋混凝土护栏,建进山桥涵9座,歇息台38处,食宿站2处。1985年省文物处拨款修建了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和天仙桥,现每年进山科考,旅游,朝山人数以逾万,且呈与年俱增之势。
佛教在梵净山的发展几经坎坷,然而一直以弥勒道场自称,与文殊道场五台山、地藏王道场九华山、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而齐名,称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的地位,还受到社会上一些质疑的看法(另外一种说法是浙江奉化的雪窦山才是正真的弥勒道场,其理由之一是因为布袋和尚是奉化人)。据贵州都市报2006年10月4日载:江口县文广局负责人与铜仁地区佛教协会副会长释佛祖法师、江口梵净山佛教协会会长释祖德法师等9人,在梵净山麓的太平乡白鹤山上,有两座保存完好的古僧塔和弥勒佛道场遗址。据当地80多岁老人吴应德介绍,白鹤山弥勒古佛道场辉煌鼎盛于明、清时期。山上曾有一座古寺,该寺坐南朝北,属四合大院,房屋48间,正殿供奉高大的弥勒佛坐像,两边是形态各异的24位诸天王和十八罗汉像。正殿左侧300米处,有一口“鲤鱼”井,鲤鱼井的鱼眼,早上太阳出来,鱼右眼发光,下午太阳落山,鱼左眼发光,其景观非常奇特、奇异,可惜的是这座古寺被毁,现仅存遗址和“鲤鱼”井。白鹤山古僧塔分七级和五级,八方八角尖顶形状,其中七级僧塔高9米多,第一级直径4米;5级僧塔高约5米,第一级直径2米,发现有19座,都分布建立在两个球状形的山坡上。白鹤山古僧塔,被茂密的水竹、林木和刺蓬植被掩盖。两座并排的五级僧塔,塔身上叙文和塔前的石碑文字已全部风化,无法辨认。根据佛教仪规,从僧塔、寺庙的建筑规模分析,能享受七级、五级僧塔待遇的都是有建树的德高望重的高僧。古僧塔群及弥勒佛道场遗址的发现,引起了有关专家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所获得的资料,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古僧塔的发现,让我们知道梵净山佛教文化仍有不可估计的深度。
为了推动佛教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给落后的江口县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县政府也采取相关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资。据贵州日报2007年1月8日载:江口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彪与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一兵正式签订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协议书》,这标志着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正式实施。海南省三亚金玉观音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江口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9月16日在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了投资2.8亿元建设江口梵净山佛教文化苑项目后,公司董事长曾一兵先生于次月再次来到江口县实地考察,梵净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再加上飞机、铁路、高速公路交会于梵净山,他当即决定出资500万元注册成立“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将投资规模扩大到4.6亿元,建设内容为修复梵净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弥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黄金、140克拉钻石和数千颗珍珠在梵净山铸造全球最大的弥勒金佛。)、法华庵,兴建梵净山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佛教文化广场等。由此可见,江口梵净山的发展正随着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得到开发,然而值得笔者担忧的是,在梵净山佛教地位正在进一步考证进行中,还未得到明确认同时,过于繁盛的商业气息融入了梵净山佛香气焰中会不会给这个古朴自然、神秘的圣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过一场好的商业开发,让我国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烧的同时可以让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们心灵的净地,我只能默默的为这片养育我的土地祈祷着。 江口县怒溪乡大湾一带的土家族,流行着农历8月15日偷瓜的习俗。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善良的土家族夫妻,年老无子,生活孤寂,乡亲们十分同情他们,有一年的8月15日,几个好心的妇女偷来一个冬瓜,包上红布放到老两口的床上,对俩位老人说是在路上拾到一个孩子,抱来送给他们,老两口十分高兴,解开红布,见是一个冬瓜,倍感失望,连声叹气。这时,却见冬瓜忽然裂开,从瓜内爬出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对着两位老人嘻笑,老两口见状甚是欢喜,乡亲们得知惊喜交加,奔走相告。此后,每年中秋之夜人们就去瓜地里偷瓜,将偷来的瓜用红布包好,敲锣打鼓,燃放炮竹,送到缺少儿女的人家去,接瓜的人也要敲锣打鼓地迎接,并办酒席招待。因此,凡中秋偷瓜者,均不视为偷盗。
土家族服饰,风格独特。最突出的是妇女服饰与儿童头饰、挑花等。怒溪土家族妇女服饰工艺,主要表现在胸襟衣、头扎和银饰上,均系土家族人漫长岁月的创造而形成,式样朴实、大方、美观,做工细腻精巧。衣裙的款式更为丰富,上衣有左开襟和右开襟两种,圆领或矮领,袖口、襟边的式样由八幅维裙变成了长及脚面的筒裙和百褶裙,有的还穿大脚筒裤。筒裙仍用八幅布料缝制,两幅间的缝合处和下摆均以黄、蓝色小花条装饰,腰上不缝死,用两对扣子和两根带子系腰。百褶裙大而长,多以红绸缎为料,镶青布边和黄色小花条。“改土归流”前,男女喜穿八幅罗裙,后改穿裤子。女裤也喜穿青、蓝布加白布裤腰,裤脚蓝加青或青加蓝边。最突出的是妇女在裤的膝盖处用手工锈上图案,除花纹外,还有“喜鹊闹梅”、“双龙戏凤”等。女鞋也比较讲究,除鞋口边滚花边,挑“狗牙齿”花样外,鞋面喜用青、蓝、粉红绸子,在鞋头正面用五色丝线绣上花卉或蝴蝶、蜜蜂等图案。闺女头发梳长辫用红色绒线扎头绳,表示未婚,头上梳各式簪子和金银发花,耳饰金银质的“瓜子”、“灯笼”、“龙”、“凤”、“树叶”等式样耳环,佩戴项圈、手圈、足圈与金银戒指、银镯或玉镯,胸襟还挂有银链、银牌、银铃、银珠子、银鱼、银虎、银龙等。
男子服饰,突出的是头包帕子,长为七尺或八尺,帕子要围几层,垂吊耳后齐肩,额上包成“人”字形。老年人嗜穿无领长衫、衣、裤多系自织的青、蓝土布,裤加白布腰。鞋子是高梁青面白底布鞋。男女服装都袖大而短,衣长而肥,裤短而宽,上下和谐,适宜在气候炎热,山高地陡的地方穿用。
土家人的风味饮食特色独具,十分丰富、传统,历史悠久,有许多象征喜庆节日的意义,如糍粑就有年粑、喜粑、寿粑、抛梁粑。其用途一是逢年过节赠亲馈友,有“拜年拜年,糍粑上前”的习俗;二是招待客人;三是农村建房上梁时用,谓之“抛梁粑”,有庆贺之意。有的雕刻印盒将粑放在盒里一压,即成型,称印盒粑。若寿庆,就刻“寿”字,若喜庆,就刻“喜”字;若年庆,就刻“丰”字等,字皆成红色。土家糍粑以上乘糯米淘净,浸泡后蒸熟以木锤在木槽或石槽里舂烂舂细,掐成饼后即成。若临时吃,用优质黄豆、芝麻炒香后与白砂糖同时研磨成细粉作佐料,食味软绵,糯而不粘牙,馨香舒适可口;若存放,待粑的水气干后,可用清水泡在缸里,只要勤换水,泡几个月甚至半年也不会变味。土家传统食品除糍粑外,有马泡(俗称油炸粑、系油炸)、绵菜粑、马打滚、糖麻圆、斗篷豆腐干、锅巴粉、油茶、糖醋芝麻冰凉粉、米豆腐、社饭、水白菜、木姜油、雪枣、糯米包子系列小吃……
古寨大湾巴人的节日,除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外,还有他们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赶年、过社、清明、立夏、仙歌节(三月三)、打春节、牛王节、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梳头节(六月十五夏历)、偷瓜节等。大湾是一座土家人的博物馆,在此你可以欢摩古朴神秘的傩堂戏,听唱如歌如泣的哭嫁歌,体验欢乐祥和的建房礼仪等等。经年累月,这里的人们仍旧流行打闹歌、上梁歌、巴山歌(土家山歌)、情歌、盘歌、打溜子、花灯(团茶)、龙灯福事、孟姜女哭长城、苦情歌、劝世文、金钱杆、傩仪傩舞歌、摆手歌、丧歌、南曲、毛古斯舞、摆手舞、团茶舞等原生态歌舞。耕作之余,寨民最大的乐事便是选择自己喜好的节日,进行表演。 茅古斯
茅古斯——反映了土家族社会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内容,记录了各个时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茅古斯并非土家语的音译,是根据其表演内容和人物形象而确定的汉语名称。其含义就是毛人的故事。由于汉语的影响,“故事”逐步化为“古斯”。
表演“茅古斯”10至20人不等,一人身着土家族服饰,代表土家族先祖,由他主持祭祖和表演活动;其余为小“茅古斯”,代表子孙后代。他们都身披稻草扎成的草衣,赤着双脚,面部用稻草扎成的帽子遮住,头上用稻草和棕树叶拧成冲天而竖的单数草辫,四个单辫象征的是牛。“茅古斯”的扮演者事先装扮好,在摆手舞场不远的树林中等待,待摆手舞跳到一定的时候,他们轰然入场,摆手舞立即停止,为之“让场”,说是“祖先爷”来了。“茅古斯”的表演内容以反映古代土家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为主,表演者模拟上古人古朴粗犷的动作,讲土家语,唱土家歌,融歌、舞、话为一体。其程序分为“扫堂(意为扫除一切瘟疫、鬼怪,使后代平安)”、“祭祖”、“祭五谷神”、“示雄(表现全家族人的生存和繁衍)”、“祈求万事如意”等几个大段落,每个段落中细节繁多。如祝万事如意的表演中,有打露水、修山、打铁、犁田、播种、收获、打粑粑、迎新娘等等。
“茅古斯”表演粗犷豪放,刚劲激昂,它让人们领略到五荒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它是人们研究土家族历史的“活化石”。土家族虽无文字,但“茅古斯”代代相传不衰,并在传承中不断完善,成为土家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摆手舞
摆手舞——摆手舞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土家语称舍巴日,是土家族在祭祀祖先、祈祷过年、喜庆佳节等活动中的一种群众性舞蹈,多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期间进行,也有在暮春三月进行的。摆手舞在土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周武王伐纣时期。据考证,土家摆手舞来源于古代巴人的巴渝舞。
摆手舞的形式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大摆手主要用于祭祀,一年或五年举行一次,多在野外进行。小摆手用于一般喜庆活动,多在摆手堂内进行。人数为数十人、数百人不等。摆手舞基本动作有单摆和双摆两种,跳时,一人在中央敲锣打鼓,由表演熟悉的人领头,众人围成一圈跳舞。其主要动作是双手随着一个方向甩顺边手、身子左右扭动前行。摆手舞与其它民间舞蹈形式不同的最大特点是肢体同边走,左手左脚,右手右脚,臂腕不动,两手直甩,动作幅度小;腿部整个动作都是曲腿:屈膝、下蹲,重拍在上,弱拍在下。摆手舞气势粗犷,动作古朴、稳健,原始气息十分浓郁。舞步中时而表现飞禽走兽,时而表现撒种纺线,内容丰富。土家族人在摆手活动中,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展示土家先民的生活场景,整个活动都着浓厚的祖先崇拜痕迹。
金钱杆
金钱杆——又名霸王鞭、打洋钱、赶山鞭、打钱杆、打花棍、在民间又叫做“莲花闹”,是江口地区民间保护和传承下来的一门自成体系、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民俗特色和独立舞蹈表现形式,演时拥有“一旦一丑”“双旦双丑”“多旦多丑”竞舞的土家族特技表演(舞蹈),堪称“中国南方二人转”。2007年,江口县的“金钱杆”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金钱杆是欢迎游客的重头节目,当地土家群众制作的金钱杆长80厘米左右,用紫竹配上古铜币制成,两头削凿穿孔,横扯,顺挂着两串小钱,形成交叉的十字架,以便舞蹈时拍打,互相冲击,产生出多种声响,与唱歌的节拍韵脚合拍,杆的两端还系着红绳飘带,随舞姿飞扬,别有风趣。
作为江口县梵净山民族旅游文化花圃中绚丽多姿的艺术奇葩——“闹莲花”,主要流传于怒溪土家族苗族仡佬族乡巴人古寨大湾、老屋基、六家寨、腊岩凼20多个土家村落,成立有专业的“莲花闹洋钱队”。桃映、闵孝、太平等乡镇一部分村寨具有。金钱杆经过不断传承发展,更多地演变为歌颂幸福生活和甜蜜爱情。打金钱杆时,边打边跳边唱,男女互相对视舞蹈表演,或一前一后、或一左一右地唱跳,堪称“中国南方二人转”。 牛干巴
江口牛干巴是本地区的传统食品,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是居家旅行、探朋送友的必备礼物。
江口牛干巴采用江口本地生产的环保生态黄牛肉为主料,配以植物油、白糖、精碘盐、花椒、白酒等为佐料,通过传统工艺精心烹制而成。成品色美味佳,是正宗的原生态产品。
江口牛干巴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土特产,以高家牛干巴、昭凤牛干巴最为有名。
江口油茶
油茶非“茶”,江口当地的老百姓家里嫁女的时候,出嫁前一天晚上坐花宴、唱伴嫁歌,主人为了酬谢宾客和亲朋好友,晚饭后,特花几小时做成夜宵粥。而主人却谦虚的说成是喝茶,故称“油茶”
油茶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绿豆、黄豆、大米、骨头汤、胡椒、花椒、姜葱。将玉米用水煮透后洗净,搓掉外皮。将绿豆、黄豆炒黄后再着油炒。约10分钟后将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加骨头汤煮。约半小时后起锅,即食。
油茶从外观上看像粥,但他既有骨头汤的辛香,又有五谷粮食的清香,味美至极。现在,凡到酒店或农家乐,来江客人都能品尝到一碗美味可口的油茶。
藤茶
藤茶采用武陵之巅,锦江之源,梵净山野生显齿蛇葡萄植物的嫩叶精制加工而成。梵净山被称为“镇黔之宝”,是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地球同纬度地区唯一一块“绿色明珠”,森林覆盖率达80%。梵净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特殊的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贵州藤茶特有的品质。相传,早在明朝万历年间人们开始饮用该茶,一直延续至今,饮用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一种名贵珍稀保健古茶。
经国家茶叶、营养、药物科研机构的检验、检测,该茶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6、钙、铁、锌、钠、钾、镁、硒等营养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以及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的天然抗氧化剂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对藤茶试验表明,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有很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流感甲型及乙型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对流感、肺炎、咽喉炎、结膜炎等病毒与细菌性感染疾病有辅助治疗和预防作用;对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具有保肝护肝、美容抗衰老、提高睡眠质量、预防骨质疏松、提高免疫能力、醒酒等保健功效。常饮该茶有利于健康长寿。
米豆腐
米豆腐嫩黄鲜亮,晶莹剔透,可切成片、条、块或制成虾仁米豆腐,配以江口特制的油辣椒、醋辣椒、佐料,酸香麻辣,滑软可口,凉吃热煮均可。是江口老少兼宜的风味小吃之一。
江口米豆腐主要原料是梵净山贡米、稻草灰或桐壳灰。首先将稻草灰或桐壳灰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使其变成碱水。然后将梵净山贡米用碱水浸泡数小时后磨成浆,打熟芡,捏成个状和条状米豆腐,用大火蒸熟即成。
江客人吃过米豆腐后无不对此赞不绝口,已成为省内外有名的土特产之一。
⑼ 江口县的历史文化
江口傩戏
傩戏是中国古代举行驱鬼逐疫迷信祭仪时跳的一种舞,它崇拜和信仰人类祖先“傩公傩婆”。目前仅在少数地区流传,被称为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表演形式是“冲傩还愿”“酬神娱人”。其目的是“酬神娱神”、“驱邪迎祥”。在江口境内历史悠久,影响极大,传布较广,在民和、双江、坝盘,桃映一带广为流传。由于受巴楚文化的影响,江口的傩戏与原始宗教、民间传说,地方歌谣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独特的戏曲形式。
瓦寨锣鼓
土家称“打家伙”或“五子家伙”,是流传在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古老而优美的打击曲牌音乐。主要用于结婚、年节等喜庆场合,喧染热烈欢快的气氛,是土家族人民最喜爱的器乐合奏,也是土家族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故有“土家三大乐:摆手、哭嫁、打挤钹”之说。土家族男孩从小便跟着老艺人学打家伙,耳濡目染,世代相传。每逢婚娶、年节、喜庆之际,便相邀为伍打家伙,走乡串寨,锣鼓齐鸣,响彻云宵,表演之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羌历年
位于黔东高原的江口县桃映镇漆树坪,是贵州省唯一聚族而居的羌族村寨,2013年羌寨被国家列入传统保护村落。,羌历年是漆树坪羌族主要的传统节日。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即“吉祥欢乐的日子”,为羌族最隆重的节日。据说是在秋收过后,羌民为祭祀神录和祖先,向神还愿的一项活动,即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延长到十月初十,羌历年的主要活动是还愿祭祀和吃筵席。
侗家姜茶
侗家人吃姜茶是传承已久的生活习惯。凡侗家人都在自家的房前屋后、田边土埂上栽种茶树,每年清明之后开始采茶直到立秋。分三次采摘加工,第一道为清明茶,只采刚发出的“两叶一芯”之嫩芽,用温锅烤搓成上等茶,一般用于接待贵客和外公舅爷;二、三道茶用于接待普通客人和自食用,但凡用茶都要有姜为伴。其香久远,其甜悠长,其辣适中,深受侗家人和其它各族客人喜爱。 打背节
打背节是苗族青年男女的节日,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这几天举行,男女青年欢聚在风景优美的山坡上,当打背开始时,男的峰涌而出,冲到自己选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蒙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伙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边大笑,一边挣扎。挣脱时,捉住小伙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整个场地男追女逐,欢蹦乱跳。打累了,男女双双各找一个地方打土电话(即用两话筒,中间连一长线,各在一方对着竹筒讲话、唱歌都能听见),相互倾吐密语表情,以企结成伴侣。情投意合后,再告诉父母,择吉日成亲。
花炮节
花炮节是侗族传统节日。主要活动是各村寨组织抢花炮。花炮是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然后点燃放炮,小铁环冲入空中,待“花炮”落地,预定人员即奋力争抢,夺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为优胜。抢到花炮则意味着吉利幸福,还可获得猪、羊、红蛋、酒和镜屏等奖励。花炮分头炮、二炮、三炮,有的地方还有四炮、五炮。抢花炮仅限于男子,常以一家、一族、一村组队,也可跨村寨自由组队。抢花炮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俗,现已发展成为群众性文体活动,并列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姓氏节
姓氏节是侗族传统节日。石、罗姓过“未节”,以立秋后第一个未日为节日;有的石姓则在十月十二日过祭祖节。胡、吴两姓过“甲戍节”,即立秋后第一个甲戍日过节。伍姓在六月初六过“双鸭节”或过八月“仕节”。陈姓原在除夕早上过“概考送节”(即开酒坛节),后因除夕难以请到客人,改在七月十四过“中元节”。这些节日,多数在黎明前以粗饭、淡菜或冻菜放在芭蕉叶上祭祖,纪念先人在民族压迫下逃难的艰辛生活。到上午或中午才请新戚朋友到家做客。
四月八
四月八是苗族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即农历四月初八。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亚宜”的苗族首领,领导苗族向统治者进行斗争。苗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便于每年的四月八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追思亚宜的业绩,为战死者扫墓。清代乾嘉苗民起义后,统治者禁止苗族人民举行这一活动,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个极其有意义的传统节日。1949年后,经国家民委批准,将“四月八”定为苗族统一的节日。每年四月八这一天,苗族人民披戴银妆,穿着新衣,参加节庆活动,举行傩戏、上刀梯、下火海、狮子舞、打花鼓、赛歌、吹唢呐、吹木叶、茶灯等民间技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