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区由来的历史背景
早在社会学者形成社区这一概念之前,社区这种人类社会生活的 社区活动
重要现象就已存在。人类总是合群而居的。人类社会群体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具有一定地域的社区就是社会群体聚居、活动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是农业发展的产物。在远古游牧社会中,居民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地。严格说来,那时的游牧氏族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体,不是今天所说的社区。其后,随着农业的兴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需要定居于某个地区,于是出现了村庄这样一种社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广大乡村社区之间又出现了城镇社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区进入了都市化的过程,不但城市社区的数量日益增多,而且城市社区的经济基础与结构功能都不同于以往的社区,其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大都会社区。 社区在类型和规模上的发展,使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种种变化。以往无论是一个村庄或一个小城镇,还是一个城市,其地域范围都具有比较确定的疆界。例如,一个完整的农村社区的地域范围通常是以其村民的聚居点为中心,并将由这个中心辐射到附近的各种服务功能的射线极限点联结起来,构成这个农村社区的地理区域。而一个完全的城市社区的地域范围,通常则是由其市区和包括若干小城镇及乡村的郊区构成的。每个社区都有一定的制度、机构和设施,为整个区域服务,以满足其成员的各种需要。每个社区的社区中心都设有服务性的商店、学校、工厂、政府机关、医疗单位、群众团体等,以整个社区的地域范围为其有效的“服务地区”。社区这种社会统一体正是通过它的各种机构和设施的服务活动来推动各种制度的运行,使社区成员在本社区疆界内得以维持其全部日常生活。同时,社区机构设施的有效“服务地区”又是形成和保持该社区疆界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作为地方社会的社区,其地方性的差异逐渐减少。社会大众传播如广播、电视的普及,国家义务教育的推行,以及各地居民人口流动的增加,各社区之间在规范、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上的差异程度已显著降低。社区的许多地方性功能已为“大社会”的普遍统一的功能所取代。在同一个大社会里,此处社区居民与他处社区居民之间,其相似之点多于相异之点。随着大城市、大都会的发展,社区地域范围的疆界也不如以往那么分明了。一个大城市往往包含着若干个原先相对独立的社区,但在市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行政区划上则又可能与原先各社区的地域分界不一致。长期以来,满足成员日常谋生的需要,是社区的基本功能之一,社区居民一般都是在本社区内就地劳动谋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代社区的许多居民每天都到本社区以外的地方去上班。因此,社区成员之间除了具有当地居民的共同利益,还分别具有各自从社区以外谋取生计的种种不同利益。这种情况就从社会纽带和社会交往上削弱了社区地域疆界的确定性。由于全国性的企事业组织和政治、文化团体的出现,地方社区里的工厂、商店、社会团体等等,有不少就是这些全国性组织系统中的下属单位和分支机构,其决策主要是听命于本系统的上级组织而不是当地社区。因而,作为地方社会的社区,其自主性也有所削弱。
❷ 宁海社区的发展简史
2005年1月,宁海社区论坛正式开通运营。
2005年10月,宁海社区在Alexa 跻进全球网站排名1万名版以内。
2006年7月,宁海社区在Alexa 本地网权站排名暂列第一。
2009年5月,因人力资源不足主动暂停网站及论坛服务。
2010年5月,投入专项资金,恢复论坛服务。
❸ 我国社区管理发展的历史脉络
傻了吧,没有人来回答吧。张老师叫你们自己想,想不到就搜呗。网络这么强大。
❹ 社区建设的历史之重
这个问题不是很明白,需细化问题。
下面信息供参考。
社区建设指的是一种社区工专作,是指依靠社会力量,属利用社会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会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❺ 最世家族社区简介和发展历史
爱秀集团网成立于2004年4月,是国内第一个定位于高端品牌唯一一家致力于专业行业文化艺术美女的垂直门户,提供专业爱秀美女时尚网站
❻ 社区的历史演变
早在社会学者形成社区这一概念之前,社区这种人类社会生活的 重要现象就已存在。人类总是合群而居的。人类社会群体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具有一定地域的社区就是社会群体聚居、活动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是农业发展的产物。在远古游牧社会中,居民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地。严格说来,那时的游牧氏族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体,不是今天所说的社区。其后,随着农业的兴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需要定居于某个地区,于是出现了村庄这样一种社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广大乡村社区之间又出现了城镇社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区进入了都市化的过程,不但城市社区的数量日益增多,而且城市社区的经济基础与结构功能都不同于以往的社区,其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大都会社区。
社区在类型和规模上的发展,使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种种变化。以往无论是一个村庄或一个小城镇,还是一个城市,其地域范围都具有比较确定的疆界。例如,一个完整的农村社区的地域范围通常是以其村民的聚居点为中心,并将由这个中心辐射到附近的各种服务功能的射线极限点联结起来,构成这个农村社区的地理区域。而一个完全的城市社区的地域范围,通常则是由其市区和包括若干小城镇及乡村的郊区构成的。每个社区都有一定的制度、机构和设施,为整个区域服务,以满足其成员的各种需要。每个社区的社区中心都设有服务性的商店、学校、工厂、政府机关、医疗单位、群众团体等,以整个社区的地域范围为其有效的“服务地区”。社区这种社会统一体正是通过它的各种机构和设施的服务活动来推动各种制度的运行,使社区成员在本社区疆界内得以维持其全部日常生活。同时,社区机构设施的有效“服务地区”又是形成和保持该社区疆界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作为地方社会的社区,其地方性的差异逐渐减少。社会大众传播如广播、电视的普及,国家义务教育的推行,以及各地居民人口流动的增加,各社区之间在规范、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上的差异程度已显著降低。社区的许多地方性功能已为“大社会”的普遍统一的功能所取代。在同一个大社会里,此处社区居民与他处社区居民之间,其相似之点多于相异之点。随着大城市、大都会的发展,社区地域范围的疆界也不如以往那么分明了。一个大城市往往包含着若干个原先相对独立的社区,但在市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行政区划上则又可能与原先各社区的地域分界不一致。长期以来,满足成员日常谋生的需要,是社区的基本功能之一,社区居民一般都是在本社区内就地劳动谋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代社区的许多居民每天都到本社区以外的地方去上班。因此,社区成员之间除了具有当地居民的共同利益,还分别具有各自从社区以外谋取生计的种种不同利益。这种情况就从社会纽带和社会交往上削弱了社区地域疆界的确定性。由于全国性的企事业组织和政治、文化团体的出现,地方社区里的工厂、商店、社会团体等等,有不少就是这些全国性组织系统中的下属单位和分支机构,其决策主要是听命于本系统的上级组织而不是当地社区。因而,作为地方社会的社区,其自主性也有所削弱。
❼ 朝阳社区的历史沿革
相传朝阳山上很早就有人居住,但明代以前的朝阳山历史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根据现有的族谱资料可知,明末清初以后,陆续有人到朝阳山开荒并定居,一直发展到当今的规模。民国时期,朝阳山分属平阳北港的水头、麻步和南港的灵溪管辖。民主革命时期,朝阳山是浙南苏维埃革命根据地,革命前辈陈阜、颜庆富、胡孙节、屠德川等曾在这里进行过坚苦卓绝的游击斗争,1931年冬,中共浙南委员会在朝阳山岭门头的陈阜老家成立,并相继建立了以岭门头、张者墓为中心的红军游击队根据地。1947年,平阳县委派屠德川、胡孙节在南港区开展革命活动,以朝阳为立足点。1948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阳建立了乡人民政权,是平阳县最早建立乡人民政权的革命老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朝阳山分置两个乡,一为朝阳乡,一为底垟乡,1957年,两乡合并为朝阳乡,随后成立朝阳人民公社,归平阳县水头区管辖。1984年后恢复为朝阳乡。人民政府驻地原在漈头温;1990年迁至风门隔。1992年实行撤区扩镇并乡后,成为平阳县的单列乡。2006年前设12个行政村,2007年编为7个行政村。2011年4月,根据温州大都市核心区区划调整方案,原朝阳乡行政区域并入平阳县水头镇,设立朝阳办事处,后改为朝阳社区。
❽ 建国来我国街道社区发展历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城市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统筹谋划和开展工作,才能全面提升社区建设的水平,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根基。 一、坚持系统观念,推进社区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成为引领地区全面协调发展的责任。社区建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区经济、社会事务、综合治理、城建城管、社区党建等直接关系到社区的整体建设,密不可分,各方面的工作只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才能保证党的工作在街道社区顺利进行;只有各个方面共同进步、协调发展,才有街道城区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不太注重社区的全面建设,把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割裂开来,搞“单打一”。比如:有的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党建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精神文明、组织建设的问题关注的比较少,无论从重视程度,投入精力、物力,还是抓落实的力度上都明显不够,总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虚的,在社区建设中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的同志偏重于抓一些所谓的“特色”工作,尽管单项工作比较突出,但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提高不快,有的甚至在一边出成绩,一边出问题;有的科室部门在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上出现偏差,一讲所管项工作的重要,就把他强调到不适当的位置,有的只重视自己主抓分管工作重要,对其他工作缺乏相互支持和配合的主动意识,出现了街道社区各项工作相互掣肘的现象,导致社区建设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解决以上这些工作中的问题,根本出路就是要坚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根据各项工作在社区建设中地位和作用,要科学确定到底投入多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各项工作开展井然有序,整体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街道社区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基层党组织的形象,直接与社区群众、辖区单位接触,工作千头万绪。上级布置的工作我们含糊不得,下面请示的工作我们原则不得,棘手“刺头”的问题我们躲闪不得,街道社区经济、综合治理、城建城管、社会事务等项项工作我们都忽视不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学会“弹钢琴”,既要善于牵住“牛鼻子”,紧紧扭住影响和制约辖区建设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不放松,又要和一般工作结合起来抓,把“千条线”拧成一股“绳”,还要做到以点带面,确立全面建、整体上的思想,防止和纠正在工作指导上畸轻畸重、单项冒尖等现象发生。 二、坚持长效观念,推进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加强新形势下社区党组织领导建设,就是要把发展作为一个过程,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既要重视眼前工作,又要着眼于未来,考虑长远的发展。我们有些同志,在指导社区工作中,只求一时一事的轰动效应,只考虑如何出彩头,不考虑对社区城区长远建设有什么作用;有的喜欢抓那些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叫得响的有形工作,忽视那些在社区建设起着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社区思想文化教育、党组织建设等无形工作,导致街道社区建设基础不扎实,发展后劲不足。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建设社区。首先要求我们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一定要把工作指导思想搞端正,以党的事业和社区建设为重,认真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纠正急功近利、图名挂号、华而不实的思想偏差和工作作风,自觉摆脱功利思想的缠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抓建设与个人成长进步的关系,切忌重眼前、轻长远,做到当一任领导负长远责任。其次要夯实社区建设发展基础,在抓好长远性、根本性、基础性的工作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围绕社区建设持续发展开展工作,提高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发挥各类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纽带核心作用,为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组织基础保证,进一步打牢社区文化基础、服务保障基础、综合治理基础。三是要积蓄街道社区发展后劲,努力拓宽人才选拔培养的渠道。现在我们选拔社区党支部书记难,推选优秀的社区党组织(总支、党委)书记就更难了。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拓宽用人渠道,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民主选举等办法,着力抓好社区区建设的“四支队伍”,即:社区街道干部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党员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在保证他们一定物质生活待遇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提高“四个素质”活动,即:开展岗位技术练武,提高业务素质;开展读书竞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开展学习先进活动,提高政治素质。引导社区工作者以社区为“课堂”,以岗位为“舞台”发奋学习,立志成才。为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保证。 三、坚持人本观念,突出提高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展 社区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目中有人”的理念,把促进社区居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我们鼓楼区率先提出了“负重攀登、首善之区”,“社区建设是城区永恒主题”的工作思路,在社区保障、卫生、教育等社会公益性事业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城区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实际上就是实实在在地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城区建设理念。但新时代要求我们如何使辖区的基础条件与市民文明程度、市民开放心态、文明素质、合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有新的进展,让社区居民在改变城区面貌的同时提高素质、改变自己,这是我们必须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党的十七大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同时,现代人的基本生活已经解决,未来主要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必须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制定有效的对策,采取可行的行动,为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保障。 一是要多办实事,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社区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从百姓最关心的事情抓起,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千方百计地为居民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难、思想上解惑。通过“进百家门、知百家情、暖百家心、解百家难”活动,为居民群众排忧解难。我们街道社区党员干部要深入居民中去,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做居民群众的知心朋友,成为群众心声的观察员,党和政府的瞭望所。 二是用好载体,满足精神文明需求。要努力构筑与我们南京大都市社区相适应,满足居民乐业的社区文化,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重要载体。我们每个街道社区都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等不同特色的人文资源,应用好这些不同特色的人文资源,培养人们的认同感;要通过开展舞蹈、戏剧、书画、工艺等文化活动,丰富生活陶冶情操;要通过建立社区文化联席会、文化广场制度,对社区文化进行整体筹划,形成城区、街道、小区三级文化网,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全面发展的精神需求。 三是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展示才能的心愿。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人的素质、能力和思维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基本能力是发展的核心。当前我们城区群众物质文化水平获得了一定的提高,这使激活人的潜能外部条件已经成熟。我们要抓住机遇,千方百计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舞台。在社区建设中,要大力宣扬和发扬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事例,鼓励社区群众多为“小善”,以舆论导向激发居民助民为乐的积极性;要多用身边的人与事来教育群众,以身边经常发生的小事为抓手,以小见大,让市民群众制订公约,自觉执行公约,达到自我教育提高的效果;要根据不同人群持续不断地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才艺展示等活动吸引社区居民群众参与展示能力,调动社会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街道社区和谐的良好局面。
❾ 社区的形成过程
前言
虽然「社区」的概念可能范围大小不一,并没有明确的界线,也可能不是一种感官场域,没有人可告诉你确切的地点,但它却是一群人的生活空间,我们依然感觉它的存在。譬如说,台湾各地的「公馆」、「七张犁」、「北门」、「埔」、「坑」、「厝」,以及台北市的艋舺、大稻埕与大龙峒等概念均可说是社区的最佳写照。
社区生活是一种共有、共治与共享的生活。个人出生后,不仅属於家庭,也属於社区。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是在自己所属的社区范围内进行,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人格发展多半受社区组织的影响。有了社区组织,个人生活便获得许多便利。譬如说,由於职业分工与专业化,生活更为经济;由於合作技术发展,食物获取更加丰富与便利。人类生存机会是因社区而增强,这也是它普遍存在的重要理由。
本章的重点在说明社区的意义、社区的重要性、传统社区的特色及其演变,以及现代社区的特色、问题与解决,并藉由社区(Community)、社区意识(Community Consciousness)、传统农业社区、现代都市社区、社区总体营造、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与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等重要概念,逐一论述社区的相关理念与事实,期使我们能对社区的形成有进一步的认识。
社区的范围很难界定,既非行政界域,也无明确界线。然而,对於某一群人而言,社区却是个人发展认同感与归属感,并拥有某些权利与义务的具体存在生活空间。社区也是一种制度、组织或体系,这种组织或体系依其空间分布来说,即是一种区位结构或区位体系。基本上,社区与团体、结社或社会并不能划上等号,但其概念则包括五个要素:(一)一群居民:居民是社区主体,其人口特徵则表现在社区组合上;(二)地理空间:也是生活空间,包括自然资源与公共设施等;(三)社会互动:社会互动是居民发展社会网络的关键,也是社区持续生存的动力;(四)组织体系:社区是一种组织结构,必然有社会组织运作的现象;(五)心理情感:居民间有相当的共识、认同与归属,并且形成一种心理依附,进而追求共同目标。
就历史发展而言,传统农业社区与现代都市社区是社区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农业社区是指某地区居民及其制度所保有的结合形式,在此地区的居民或为散居农村,或是集居村镇,而以村乡为其共同活动中心。农业社区或乡村社区有四个主要特徵:(一)以农业为主的一群人;(二)生活在某特定地区的人有密切的互动关系;(三)享有相同价值与规范;(四)有强烈的我群观念,并带有浓厚的共同意识。至於都市社区则是一个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人口密度高、社会流动大、个人匿名性高与高度专业分工。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异质性现象、职业机能互赖、科层制的发展、理性与个人主义导向的人际关系,并且依赖形式的社会控制。
社区发展的概念绝非凭空想像,而是有其历史渊源。二次大战后,联合国基於世界多数区域,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由於受战争影响而凋敝残破、贫穷落后,甚或面临物质严重短缺,故而提出社区发展方式。在此世界潮流下,我国於民国五十四年订定民生主义阶段的社会政策,并在六○年代大力推动社区发展。时至今日,台湾地区的社区发展工作已实施数十年。溯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第一个十年计画是以农村社区为主要对象,基础工程与生福利是其主要工作内涵。第二个十年计画则以都市社区为实施对象,开始考虑到台湾都市化的快速发展,尤其重视精神伦理建设。然而,北高两市的实际经验显示:都市社区发展工作较农村社区更困难。究其原因,除都市人有忙碌、疏离、流动性与匿名性等较高的特性外,「社区」范围的日渐模糊,也是引起都市「社区意识」、「社区认同」,乃至「社区参与」薄弱的要因。
众所周知,社区发展是一种综合性工作。要做好社区发展工作,需要整体社区居民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居民的社区意识,使居住认同社区组织,关心社区事务,进而利用社区资源维护自己的社区环境,深切体认社区是「利害相关,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过去,由於我们较重视社区硬体建设,相对忽视居民的社区认同,致使社区发展理想与实际间落差过大,甚至有名无实。因此,当前社区发展政策的首要任务即是如何强化居民的社区认同与社区意识,如何透过各种社区活动的办理,加强居民的社区参与与情谊,进而使他们自动自发、相互合作,融合成社区生命共同体,形成社区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社区总体营造不仅成为政府与民间特别重视的热门观念,也变成台湾社区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整体而言,社区总体营造所要达成的目标是:在政治层面上,推动民主化与公共化概念,强调「由下而上」的居民参与,让社区居民管理自己,也思考其未来;在经济策略上,著重「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试图寻求「在地性」经济发展策略,藉以维持地方产业与生态环境之平衡;在社会改革上,藉由社区总体营的社会运动改造社会风气,培养公义与私利并重价值观,重视社区互助与人际互动,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期使社区居民成为社区的真正主人而非临时过客;在文化功能上,藉由文化保存与重建地方文化特色,拯救地方历史古迹与文化遗产,以及美化居住空间与景观等社区文化运动凝聚社区意识,并且形塑社区居民的共同记忆。
社区
「社区」(community)的定义可依不同观念而有不同说法:(一)空间、地理或地域观念:社区是地理、社会与地域组织的单位,也是居民在特定地理界限内从事共同互赖生活,并具有地缘感或集体意识的人口集团;(二)心理、情感与意识观念:社区是具有我群感、认同感或共同价值观的人群实践日常生活与社会互动的情感单位;(三)经济与职业观念:社区是与职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单位,例如新竹科学园区、大学城或军事单位等;(四)政治与国际观念:国家与国家间的互动随全球经济与政治变化而日趋频繁,国际社会若有唇齿相依的深切感受,便会积极加入「国际社区」,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
综合学者专家的看法,社区是指占有一定区域的一群人,因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水准、职业声望或其他方面的差异而造成各种不同的地域,并且形成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而言,社区具有三个要素:(一)它是一个有一定境界的人口集团;(二)它的居民具有地缘感觉或某些集体意识与行为;(三)它有一个或多个共同活动或服务的中心。据此,我们可得出几个重要概念:(一)「社区」本身具有双重意义,「社」注重社区中的人际关系,「区」则有地区或环境的意涵,该名词指涉人与环境的结合体;(二)社区不同於行政区,而且是动态的,具有高度弹性的,并非硬性的规定或划分;(三)社区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与整个社区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与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因此,社区发展政策必须与社区习俗和文化密切配合。
社区意识
「社区意识」(community consciousness)是指社区居民对於其所居住社区有一种心理情感,亦即归属感与认同感。他既认同这个社区,也属於社区成员的一分子,好比自己对故乡与国家的情感一般。这是一种对於所属社区的责任心与荣誉感,也是参与社区活动的动力。就此意义而言,社区意识至少有三个要件:(一)居民对於所属社区具有认同与情感;(二)居民关心社区公共事务与共同利益;(三)居民愿意表达看法或采取集体行动以解决社区问题。
社区意识是守望相助的关键,也是形成生命共同体的要素,但却需要透过居民互动来培养。在台湾,除邻里长原有业务外,多数社区工作是靠家庭主妇来推动。老旧社区还有节庆或庙会为主的聚会活动,新兴社区则面临人力与场地的两难,於是,在自扫门前雪的心态下,实在难以形成社区意识。然而,抗议也是形成社区意识的另一途径。虽然这种形成方式不是常态,但在台湾现阶段,却也有促进改革的功能。当社区共同利益遭到破坏或来自内部的不合理时,就有可能激发居民自行组织与抗争行动的意识。譬如说,花园新城、庆城社区与汐止白马山庄等,都曾因为抗议治安、道路与环境等问题而激发居民保卫家园的社区意识。
社区发展
台湾地区的社区发展已有三十年以上历史,由於政府与民众的共同努力,也获得相当成果。若追溯社区发展历史轨迹,我们当可发现:第一个十年计画是以农村社区为主要对象,基础工程与生福利是主要的工作内涵。第二个十年计画则以都市社区为实施对象,精神伦理建设是强调的重点。近年来,社区发展层次从早期的硬体建设扩展到抗争游说与组织参与等软体运作范围,并且著重整合政府与民间资源,共同改善社区经济、环境、治安、交通、卫生、福利与教育文化等事务,企求重建邻里关系与社会安定。
就理论上来说,社区发展有三种主要精神:(一)社区发展工作必须解决社区居民切身需求问题;(二)社区居民必须积极参与;(三)居民的自助是社区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社区发展可说是一种组织与教育民众的过程,也是一种社会运动。社区发展的目的在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协调各社区关系、运用社区内外资源、采取社区自助行动,达到引导社区的社会变迁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社区组织
「社区组织」(community organization)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社会生活方式,或各种社会制度相互关系的总体结构。任何社区都是社会关系的一环,也是有组织的体系。这种组织或体系依其空间的分布状态,我们称之为「区位结构」(ecological structure),而就其各部分关系来看,它又是一个区位体系。近年来,社区组织原则与方法经常被应用至农村地区,社区发展工作也从农村扩展到都市。因此,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间的差别日微,甚至有相互通用的趋势。
社区组织的意义在社会学与社会福利著作中有许多不同解释,或说明工作程序,或强调工作目标,或著重工作方法。但综合学者的普遍说法,社区组织是一种社会工作过程,其目标在充分运用社区资源以适应社区需求,并促进社会团体协调与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具体而言,社区组织的重点是:(一)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二)让地方人士体认避免冲突与相互合作的重要性;(三)社会福利机构的建立、调整与工作配合;(四)社区民主自治与专家合作关系的建立。
社区资源
「社区资源」(community resources)是指社区内外所有可以动员,并且有助於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促进社区成长与达成社区目标的力量总称或动力因素。它不仅涵盖有形物质资源与无形精神资源,也包含两者整合后所创造的力量。有形物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与财产。无形精神资源则指社区意识的力量,其中融入信仰追求与社团宗旨所形成之个体意愿与整体目标。
虽然社区资源在学理或实务分类上相当繁多,但最常用的社区资源可分为五种类型:(一)自然环境资源:包括地形、地貌与自然景观等;(二)人力资源:例如社区中的亲友、师生、社团干部、政治领袖人物与工商企业人士等均属之;(三)物力资源:包括社区活动所需器材、工具、房舍、物料与设备等;(四)财力资源:例如活动经费、捐款、补助与经费等;(五)组织资源:包括社区内的学校、社团、工商企业、公司团体与基金会等。社区资源能否充分运用,有赖社区资源的发现、规划、整合与动用。然而,社区资源的整合不限於社区内,也可超越社区。藉由各种社区活动与组织的运作,可以促使资源网络的形成、茁壮与扩大,并且有助於达成整体社区发展的目标。
传统农业社区
传统农业社区是由居住在一有限地域内具有共同利益,并有共同满足其需求方式之人群所组成。美国社会学辞典为农业社区所下的定义是:「面对面结合的一个地区,比邻里大,在此地区内,多数居民利用其集体生活所需之社会、经济、教育、宗教及其他劳务,并对於基本态度与行为有一般的投合,通常是以村或镇为中心。」
早期的农业社区有如一个原始部落,自成一个小世界。农民自己生产东西,制造工具与服装,而将其剩余产品售给邻市。近代一般先进国家的农业社区因受现代化、都市化与工业化影响,先前的自给自足现今多半已不复存在,转而必须依赖都市;一切生产、运输、交易与消费可说是以都市为转移中心。同样的,由於台湾土地改革成功,工业日渐发达,农民生活水准大幅提升,农业社区也有很大的转变。近年来,都市化程度逐年提高,台湾农业社区也逐渐呈现若干现代化风貌。
现代都市社区
一般社会学者认为:都市特性在於它是一种心理与物质结构,也是人类共同营生的地方,其主要特徵是它的社会组织与制度。因此,现代都市社区系指一个集中在有限地域内的人口集团,在法律上具有社团法人的地位,在经济上具有分工与互赖的特色,在政治上具有地方政府的体制。它的主要营生方式不是直接依赖耕种与捕鱼等来获取食物,而是靠著工商业、人事服务与其他专门技能以谋生。在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上,它也多半是集体的与间接的。
根据内政部营建署委托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所进行的一份研究指出:台湾地区的都市社区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一)传统市街:位於都市较老旧地区,居民世居比例高,住商混合性最强,社区凝聚力也高,但因发展时间长,房屋外观显得简陋,土地与建筑物的产权相当复杂,例如台北的迪化街、万华一带与延平北路某些地段;(二)零散发展型社区:原可能是老旧平房或日式大宅院,经地主改建或建商合作而成为较新式住宅区。由於它是新旧杂陈居住型态,都市景观相当零乱,新住与原住人口间缺乏一体感,彼此情谊较传统市街淡薄;(三)公共服务部门所提供之住宅:包括国营事业提供的宿舍社区,如中油与台糖等;政府机构提供的员工住宅,如中兴新村眷舍;以及居住地狭小但各种福利齐备的传统眷村;(四)市地重划区:原为农业用地,经重划后改成建地,属於新开发社区,住户的社经地位也较高,例如木栅与大直重划区;(五)民间造镇计画社区:大多选在都市外围地区,有不少为山坡地带,透过大面积土地与低廉地价的整体规划与设备而开发完成的社区。这类社区发展上的最大困难是住户偶居例不小时,居民社区参与意愿低,相对缺乏认同感与我群意识。
社区总体营造
对於台湾社政单位与社区居民而言,「社区发展」或「社区工作」几已耳熟能详,但「社区总体营造」(tot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则是一个新概念与新名词。民国八十三年,该概念由行政院文建会提出并作为一种施政计画。这个外来名词主要结合日本「造町」、英国「社区建造」(community building)与美国「社区设计」(community design)等三个概念,尤其强调社区生命共同体意识、社区参与和社区文化。
行政院文建会所推动的社区总体营造,大致采取日本的观念与作法。换言之,它先依据社区特色从各种角度切入,然后带动其他相关项目,例如地方产业文化包装、民俗活动开发与街道景观整理等,最后整合成总体的营造计画。然而,这种强调社区景观、地方产业与文化展现的作法,也使部分人士怀疑社区发展政策是否转变?社区文化活动是否要由另一批人办理?社区发展与文化建设如何相辅相成?均是政策、人力与执行上的重要课题。就此而言,社区总体营造理念代表的是一种宁静的革命或思想模式的转变,其结果不仅在营造新社区的形成,也要营造新个人、新社会与新文化的风貌;不但要找回个人的感性,也要营造可以永续经营的家园。譬如说,花莲县光复乡太巴塱社区的文化重建与嘉义县新港乡的造街计画等皆是社区总体营造的范例。
社区工作
「社区工作」(community work)涵盖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也是社会工作专业者协助社区居民凝聚社区意识与推展社区事务的一种专业活动。早期,先进国家的社区工作常与教会和医院结合。近年来,则积极运用义工以协助多样化的社区工作,例如戒毒宣导、义卖募款与社区运动等。至於我国的社区工作发展,早期是以成立团体组织为主,例如妈妈教室与社区童子军等。继之,藉由社区活动以增加社区意识与社区认同,例如民俗技艺活动与社区园游会等。近年来,若干资源较丰富的社区,更积极举办社区环保与美化环境等有关的社区工作。
未来,台湾都市化程度势必与日俱增,因此,要使现代都市社区生根化、组织化与长期化发展,社区工作应从几个方向努力:(一)硬体与软体设施相互配合:过去,社区活动中心与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兴建完成后,往往缺乏专业人员管理与维护,致使无法发挥应有功能,殊为可惜。今后,在筹建社区硬体设施时,也需相关软体与人员的配合;(二)重新厘订社区范围:过去,社区常依行政区域划分,难以激发居民社区认同。未来的社区范围应加以检讨,或可透过居民自觉、自动参与和组织社区以发挥凝聚力,自然形成明显的社区界限;(三)社区规划应配合生活圈与医疗网理念:国土计画已将台湾地区划分成十八个生活圈,未来的社区事务应尽量配合生活圈与医疗网,才能方便民众生活与就医;(四)亟待社工员发挥专业服务功能:过去,若干县市首长对社工员定位不清且未能善加利用,因此,今后,妥善规划与应用社工员以从事社区工作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环节;(五)妥善利用社区组织与社区资源:社区内外的公共或私人设施与机构均是社区可利用的丰富资源,今后,社区组织与社区资源的结合是社区发展的的重要工作。
社区参与
「社区参与」(community participation)是一种社区居民自我觉醒的过程,也是居民对於周遭生活环境关心与投入程度的标志。透过社区活动与公共事务的参与,除了可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也可改善现代都市社区的冷漠面貌。因此,社区参与不仅反映出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也进一步形成以社区为行动单位的集体力量。然而,社区参与并无一定的模式可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相关经验的学习与传承,确认社区的问题与资源,以及寻求适切的解决方法。更重要的是:参与过程的所有组织、协调与执行都应由社区居民自动自发的参与,其他相关专业团体或组织则应以促成方式居间协调社区居民。
1990年代初期,台湾活泼多样的自力救济与新社会运动渐趋沉寂。后来,一些以社区共同权益与环境意识为诉求的自发性社区参与运动开始接替。譬如说,从台北县贡寮乡民坚决阻止核四兴建到台北市民生社区辐射钢筋污染的自救运动等,皆为向内凝聚社区意识与资源,向外积极介入公共政策决定与执行的范例。其实,这些自发性的社区参与已开始扮演行动者的角色。回顾过去,居民参与初期可能因长久保守心态限制或组织运动经验不足,有些在执行中即无疾而终,有些则变成长期抗争或两败俱伤。展望未来,社区组织应发展出一套参与公共事务的策略,详细规划未来社区蓝图,期使将自力救济式的行动转变成公民社会的社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