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宜兴紫砂陶的发展历程
宜兴紫砂陶是集陶瓷工艺和器皿造型、雕塑、绘画、书法、文学、金石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自宋代延至明正德(约十世纪至十六世纪),为紫砂陶初创时期
1976年,宜兴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残器。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鉴定,这座紫砂古窑址的年代为北宋。1966年南京出土的吴经墓(明嘉靖12年墓葬)紫砂提梁壶一件,其紫砂造型,制作技法与羊角山宋窑残器的拼复件对比,完全一脉相承。宋代诗人欧阳修、梅尧臣等的诗作中,也都有关于紫砂茶具的诗句,明正德年间,见诸文献的记载的杰出陶工有金沙寺僧和供春。 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是宜兴紫砂的成熟时期
先有董翰,赵梁,元畅,时鹏四大家,继有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三大家。其中以时大彬最负盛名。其制壶技法一改早期的制法,完全改用槌片、围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成型法,是紫砂技艺上的一个飞跃。 明末至清代,为紫砂工艺的繁荣时期
明末至清雍乾年(十七世纪晚期至十八世纪初期),紫砂工艺向装饰纹样,花样图案造型发展。明末项圣思所作桃杯(现存南京博物院),制作技巧精细,形象完善,结构纤密,可谓砂器瑰宝。这一阶段最突出的代表为康熙晚期的陈鸣远,作品以技巧和创意见称。十九世纪早期紫砂风格有很大转变,关键人物是仕子学者陈鸿寿(号曼生),他对紫砂陶艺的贡献,是第一次把篆刻作为一种装饰手段施于壶上。清道光,咸丰年间,杰出的紫砂名手邵大亨,作品选泥精练,造型深邃,技艺高超,开一代纤巧糜繁之风,赢得盛誉。 近代和现代,宜兴紫砂到达鼎盛时期
从泥料质地到工艺流程,从紫砂科研到流派创新都有新的发展,名手有黄玉麟、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蒋蓉、汪寅仙等。其中顾景舟的作品线条流畅温顺,气势浑厚磅礴,勘称壶艺泰斗。历代紫砂名人,利用宜兴得天独厚的紫砂陶土,用灵巧的双手和聪明才智,赋之予艺术和灵感,创作出富有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生命的紫砂陶艺珍品。著名书画艺术家刘海粟、李可染、唐云、程十发、韩美林等也都为紫砂作品自撰铭文,题诗作画,并自创新款,使紫砂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层次有了新的升华。
Ⅱ 宜兴的革命历史故事
徐悲鸿 储安平 潘汉年 蒋南翔 周建南 周小川 潘梓年 蒋中正 吴冠中 沙祖康 顾景舟 尹瘦石 钱松嵒 吴大羽 丁俊晖 卞兰 虞兆中
古代人物
古代状元4人: 佘中蒋重珍周延儒陈于泰 宰相10人:许域蒋伸周葵蒋芾徐溥周延儒吴宗达吴炳堵胤锡吴贞毓 著名人物:周处卢象升蒋澄陈庆之单锷蒋防陈维崧蒋捷
宜兴籍两院院士名录
姓名 授予时间和类别 专业专长 工作单位及职称职务 周培源1955年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校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潘菽1955年科学院院士心理学家 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唐敖庆1955年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吉林大学校长 史绍熙1980年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 燃烧学家 天津大学校长 朱洪元1980年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副所长 朱既明1980年科学院院士病毒学家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 吴浩青1980年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复旦大学教授 章综1980年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程镕时1991年科学院院士化学家 南京大学教授 朱邦芬2003年科学院院士凝聚态物理学家 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 褚君浩2005年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周镜1994年工程院院士岩土工程专家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高鼎三1995年工程院院士半导体物理学家 吉林大学教授 沙庆林1995年工程院院士道路工程专家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薛鸣球1995年工程院院士光学专家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程天民1996年工程院院士军事医药专家 第三军医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陈太一1997年工程院院士通信技术专家 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 吴中如1997年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专家 河海大学教授 唐西生1997年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 第二炮兵第四研究所研究员 陈国良1999年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专家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黄瑞松2004年工程院院士导弹技术专家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 吴岳良2007年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 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陈志南2007年工程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 第四军医大学教授 任南琪2009年工程院院士 环境工程专家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丁荣军2011年工程院院士 轨道交通牵引电传动和网络控制专家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Ⅲ 宜兴的历史简介
在宜兴湖洑镇灵谷洞发现的古人类化石表明,早在一万年前,就有宜兴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7000年前左右,宜兴地区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并创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骆驼墩类型文化”。
5000年前,以制玉和原始宗教为特征的良渚文化在本地获得了较大发展。商代时期,以几何印纹陶和原始青瓷为代表的“广富林文化”在此流传。
西周时代至春秋末期,宜兴属吴国。周元王四年(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出兵灭吴,宜兴改属越国,周显王三十年(公元前355年),楚国兴兵灭越,宜兴改属楚国。
秦统一中国后推广郡县制,公元前221年,宜兴正式立县,定名为阳羡县。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阳羡县令尹灵常因功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被封为阳羡侯,阳羡县改称为阳羡侯国,至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复称阳羡县。东汉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阳羡县城一度南迁荆南山下(今铜官山风景区附近)。
三国·吴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在荆溪河(今蛟河)畔重建阳羡县城,从此奠定了后来宜兴县城的空间位臵和发展格局。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阳羡人周玘(周处之子)三兴“义兵”,平定叛乱,因功封威武将军、吴兴太守、乌程侯,朝廷又特为之设“义兴郡”,郡治在原阳羡县城,下辖义乡、国山、临津、阳羡、平陵、永世六县。
到南朝刘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又增臵绥安县归义兴郡管辖,至此,宜兴达到了历史上行政管辖范围最为广大的时期,地跨约包括今常州、无锡、湖州、宣城等地的部分地区。
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义兴郡,将阳羡、国山、临津三县合并为义兴县,属常州。
唐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义兴县被分臵为阳羡、临津二县,并在此臵鹅州,县城改为州府,至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鹅州又改称南兴州,次年撤州复称义兴县。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太宗名讳,改义兴县为宜兴县,属常州。南宋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宜兴一度改称南兴军。
元代,宜兴县几度改设州府,直至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改宜兴县。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析宜兴县为宜兴、荆溪二县。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两县重新合并为宜兴县。
1949年4月,宜兴县属华东军政委员会苏南行政公署政区。1949年6月至1953年1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至1956年2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至1983年3月属镇江专区(1967年3月改称镇江地区)。
1983年起属于无锡市。
1988年1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宜兴县,设宜兴市(县级市)。
(3)陶都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旅游资源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给了宜兴一把紫砂壶,并没有忘记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生长着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冠世产,可以上供朝廷”的阳羡茶。
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Ⅳ 关于江苏宜兴的历史
宜兴市是一座拥有2100余年城建史和多年制陶史的名城,素有中国“环保之乡”、“著名陶都”、“教授之乡”的美誉。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长三角腹地、沪宁杭三角几何中心,是江苏省确定重点发展的三级I类新兴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万,下辖21个镇和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近年来,宜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3万元,财政总收入43亿元。综合实力、基本竞争力分列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和第9位。宜兴市创模3年,将工作重点放在建材、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形成了鲜明的宜兴创模工作特色。 宜兴已有5000多年历史。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周元王四年(前472)属越。周显五三十六年(前333)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荆邑司会稽郡,次年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置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义兴郡,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宜兴县。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荆溪撤消,并入宜兴县。1949年6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建立宜兴市。 2003年,宜兴有21个镇、1个环保科技工业园,95个居委会,430个行政村;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人。 文化教育 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英雄辈出的阳羡山水不仅赋予了宜兴人忠爱的精神,更给了这里的人们聪慧的灵气。 “父子兄妹皆教授”,“一门七博士”,耕读传家,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从古到今,宜兴走出了4位状元,10位宰相,385名进士,21位两院院士,60多位大学校长,8000余位教授副教授,“教授之乡”名扬天下。 新中国第一次科技大会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就有4位宜兴人。中国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台湾教育部次长、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出生于小镇的同一条街……这些神奇的巧合,令世人对这片土地惊叹不已。 宜兴人聪慧的灵气,更源于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的勇气。在绘画、科学、社会等众多领域,无不闪耀着宜兴人高举创新大旗的身影,成为领袖人物和开创者,为中国的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旅游资源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给了宜兴一把紫砂壶,并没有忘记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生长着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冠世产,可以上供朝廷”的阳羡茶。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 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今日宜兴 2002年,列为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首的宜兴骆驼墩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 7000年前,宜兴就已经成为太湖西部地区的中心部落。宜兴从晋朝设置义兴郡,作为太湖西线最大的城市,曾历时千年之久。 今天的宜兴,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三级一类新兴中心城市,名列2005年中国百强县市竞争力第9位,长三角37个县级市综合竞争力第7位,在长三角浪潮的澎湃中,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环保产业科技园,以及省级宜兴经济开发区、省级陶瓷工业园和官林、高塍等5个工业集中区的建立;电线电缆、环保设备、精细化工等八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绘就了宜兴产业发展的灿烂星空,奠定了腾飞发展的坚实基础。2006年,宜兴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随着国际资本产业正向长三角加快转移,国家对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规划启动,杭宁城市带崛起战略构想的形成,宜兴,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显示出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打造富裕宜兴、活力宜兴、生态宜兴、文化宜兴、和谐宜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太湖西线第一城的宏伟蓝图已经全面铺开。一个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宜兴正在崛起。 宜兴,热切召唤着天下有识之士,共创人生的光荣与梦想!
Ⅳ 宜兴的历史
宜兴
目录·城市概况
·文化教育
·旅游资源
·今日宜兴
城市概况
宜兴市是一座拥有2100余年城建史和7000多年制陶史的名城,素有中国“环保之乡”、“著名陶都”、“教授之乡”的美誉。宜兴位于太湖西岸,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长三角腹地、沪宁杭三角几何中心,是江苏省确定重点发展的三级I类新兴中心城市。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人口105.73万,下辖21个镇和1个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近年来,宜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3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3万元,财政总收入43亿元。综合实力、基本竞争力分列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和第9位。宜兴市创模3年,将工作重点放在建材、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上,形成了鲜明的宜兴创模工作特色。
宜兴已有5000多年历史。古称荆邑,春秋时属吴。周元王四年(前472)属越。周显五三十六年(前333)属楚。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荆邑司会稽郡,次年改荆邑为阳羡县。西晋怀帝永嘉四年(310),置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义兴郡,改称义兴县,属常州。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宜兴县。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二县。民国元年荆溪撤消,并入宜兴县。1949年6月属常州专区。1953年1月属苏州专区。1956年2月属镇江专区。1983年3月起,属无锡市。1988年1月,撤销宜兴县,建立宜兴市。
2003年,宜兴有21个镇、1个环保科技工业园,95个居委会,430个行政村;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1万公顷,山林4万公顷,总人口1062363人。
文化教育
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英雄辈出的阳羡山水不仅赋予了宜兴人忠爱的精神,更给了这里的人们聪慧的灵气。
“父子兄妹皆教授”,“一门七博士”,耕读传家,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从古到今,宜兴走出了4位状元,10位宰相,385名进士,21位两院院士,60多位大学校长,8000余位教授副教授,“教授之乡”名扬天下。
新中国第一次科技大会主席台上就座的10人中,就有4位宜兴人。中国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和台湾教育部次长、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出生于小镇的同一条街……这些神奇的巧合,令世人对这片土地惊叹不已。
宜兴人聪慧的灵气,更源于敢为天下先,开拓创新的勇气。在绘画、科学、社会等众多领域,无不闪耀着宜兴人高举创新大旗的身影,成为领袖人物和开创者,为中国的进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旅游资源
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物产丰富,风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兼具的独特旅游胜地。
宜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隶属无锡市,距太湖西64公里,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级市;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盛产大米、毛竹、茶叶、溪蟹和太湖鱼虾,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古称荆溪,渊远流长,文物古迹众多,境内山多水多,山水相依,景色秀丽。
宜兴紫砂工艺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今。集书画、诗文、篆刻、雕塑于一体,成为独步世界的艺术品。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首批非物质遗产名录,雄踞传统手工技艺首位的,就是宜兴紫砂。古往今来的工艺大师和民间艺人薪火相传,见证着中华文明发展的源泉和永恒的魅力。
中国是茶的故乡,世界给了宜兴一把紫砂壶,并没有忘记在里面放一片茶叶。
宜兴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地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生长着被茶圣陆羽称为“芳香冠世产,可以上供朝廷”的阳羡茶。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宜兴阳羡紫笋茶与杭州龙井茶,苏州碧螺春齐名。三国时代以“国山舜茶”称雄江南,唐朝以“阳羡唐贡茶”名扬天下。
在宜兴山区,茶园依山就坡,一望无际,人称“茶的绿洲”。
在紫砂壶的天地乾坤里,清雅的茶香,滋润着中华民族厚重的文脉。
太华山区,是江苏最大的毛竹基地。全市竹林面积达18万亩。翠竹连岗接坡,挺拔茂密,层峦叠翠。山风过处,竹影婆娑,绿浪起伏,有“竹海”美称。
宜兴雅称“洞天世界”,80多个石灰岩溶洞千姿百态,遍布全市。尤以“江南第一古迹”暨“海内奇观”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
今日宜兴
2002年,列为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首的宜兴骆驼墩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早在 7000年前,宜兴就已经成为太湖西部地区的中心部落。宜兴从晋朝设置义兴郡,作为太湖西线最大的城市,曾历时千年之久。
今天的宜兴,作为江苏省重点发展的三级一类新兴中心城市,名列2005年中国百强县市竞争力第9位,长三角37个县级市综合竞争力第7位,在长三角浪潮的澎湃中,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环保产业科技园,以及省级宜兴经济开发区、省级陶瓷工业园和官林、高塍等5个工业集中区的建立;电线电缆、环保设备、精细化工等八大优势产业集群的形成;绘就了宜兴产业发展的灿烂星空,奠定了腾飞发展的坚实基础。2006年,宜兴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随着国际资本产业正向长三角加快转移,国家对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规划启动,杭宁城市带崛起战略构想的形成,宜兴,将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显示出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打造富裕宜兴、活力宜兴、生态宜兴、文化宜兴、和谐宜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太湖西线第一城的宏伟蓝图已经全面铺开。一个更加富裕、和谐、秀美的新宜兴正在崛起。
宜兴,热切召唤着天下有识之士,共创人生的光荣与梦想!
Ⅵ 中国有哪三大陶都
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广东佛山、江苏宜兴同被誉为 "中国三大陶都"。其陶器生产有千余年历史,所生产的传统工艺美术陶与云南建水陶、广西钦州陶、江苏宜兴紫砂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Ⅶ 宜兴历史问题
看看如此频繁的改换归属区域,估计那个时候的党政领导人自己心里也摸不着底,没有专数。属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宜兴人在中央、省一级当主要领导人的还是比较少的,或者说没有。仔细分析,当时宜兴的主要领导都是解放时苏北或是北方人参加解放军打过长江的,于是就由他们来当领导。而中央、省一级的就更少了。尽管宜兴一直还算发达,可是就行政区域来说,是由党政领导决定的,不是经济决定的。至于说他们决策的依据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再说当时的宜兴名人都在哪呢,好些优秀的人才都在教育和科技领域,很少有从政的,更别说武将了。
直到现在,文者从政开始成为趋势,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本地区域归属。
Ⅷ 中国四大陶都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名陶,是指紫砂陶、坭兴陶、建水陶、荣昌陶。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荣昌陶器(荣昌县现为重庆市管辖,故"四川荣昌陶"改称"重庆荣昌陶")以其悠久的历史,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国家轻工部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Ⅸ 宜兴哪来七千年制陶历史
经考古发现,宜兴陶业起源约有6000年的历史。烧造原址布满宜兴周边的丘陵山区,而后逐步向丁山蜀山地区集中。丁蜀是宜兴境内山区和水乡的临界地域,也是优质陶土泥料和燃料的丰富产区,遍地产陶,几乎是家家做坯,处处皆窑,加之水路交通运输便捷,是从未间断生产的陶瓷产区。直至1957年,镇上仍布满龙窑,松枝烧造,入夜红光透天,极为壮观。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走出混沌状态,从原始社会的采集、渔猎向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过渡的划时代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是不同地区和农耕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是长5 江下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种原始文化,和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的年代相近。继承河姆渡文化的因素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因1959年首次在浙江嘉兴马家浜发现而得名,其年代比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似乎还要早一些,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并有部分泥质红陶、灰陶以及少量的黑陶和黑衣陶。陶器的成型基本上米用手制,部分器物经慢轮修整,晚期灰陶增多并出现轮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有弦纹、绳纹、划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
宜兴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它的文化类型与马家浜文化一脉相承。1975年古窑址普查,在归径乡的骆驼墩和唐南村,以及周墅的元帆村等处,找到了各种磨制的石器,还发现了许多陶器残片,大部分是红陶、夹砂红陶,还有少量灰陶等,从而证明远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宜兴的先民就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耕且陶焉”,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烧造原始的陶器。
经过普查,宜兴的古窑址布满山区,仅南山北麓连绵1 500余米的范围内,就有隋唐、五代窑9处,宋元窑20处,明清窑60多处。这些都充分证明,宜兴的陶瓷业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古到今从未中断,宜兴的陶瓷业在三国、南北朝时迅速发展壮大。公元220年至589年的360余年中,南北方长期陷于分裂和对峙的局面;相对而言,江南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中原广大人民和士族地主大批渡江南下,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从而使得南方人口激增,增加了大量劳动人手。人们垦荒治田,围湖修堤,开辟山林,江南经济获得迅速的开发,江南陶瓷生产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局面。作为发展最快、窑场分布最广、瓷器质量最高的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之一的宜兴均山窑,就是以宜兴鼎蜀镇汤渡附近的均山村定名的;又因窑地在南山,所以又称南山窑。均山窑瓷业是在汉代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东汉时,宜兴鼎蜀一带与南山一带已形成一个制陶中心,烧造釉陶和灰陶,后来又吸收毗邻吴兴和上虞、绍兴的早期越窑的先进技术,烧造出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器。
宜兴的青瓷在三国、南北朝时,多为贵族士大夫所用,也有相当的日用品,如钵、碗、盏、洗、罐和泡菜坛。唐五代以后,由于宜兴的陶土中铁钛氧化物含量较高,瓷胎较松,断面比较粗糙,质量不高,在胎釉、造型、装饰和烧戍诸方面不及浙江的越州窑,就渐渐不再生产青瓷,而以日用陶器作为主要生产方向,宋代鼎蜀和张渚一带陶窑极多,除烧造缸、瓮、碗、盆外,还大量生产“韩瓶”(相传为南宋名将韩世忠部队所使用的行军壶。
明代中期,宜兴日用陶器的生产: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市场拓宽,产业蓬勃兴旺,生意兴隆,建筑用陶和日用陶瓷的生产数量都相当大。据史料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其产品已是“鬻于四方利最溥,不胫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贩云集,“千里之外,趋之若鹜”,出现了“商贾扬帆而晓夜行”,“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的繁华景象。其产品中的“宜钧”——种带釉的陶器更是蜚声国内,盛行一时。由于这类产品\和宋代河南钧窑有某种相似之处,故明清人称之为“宜钧”。其品种甚多,釉色“以天青、天 [云豆等色居多,间有葡萄紫者”I《陶雅》)。其中一部分花釉产品釉层较厚,开片细密,不甚透明,浑厚古朴,胎有紫色与白色,白胎用宜兴的白泥制成,,紫胎是宜兴夹泥和紫泥混合矿泥。
从目前采集到的一些宜兴古代陶瓷实物来看,考查宜兴陶的历史实物,可以清晰地了解各个历史时期陶器成型工艺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