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简述杭州历史``
杭州历史悠来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源,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赵构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北伐军进入杭州。同年,分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于此。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军队占领,日本投降后被国民政府光复。1949年,解放军进入杭州城,进而占领浙江全境。
② 杭州历史背景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1)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年)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年)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长庆二年(822年),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3)吴越国的国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吴越三代五帝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就。当时的杭州就有“佛国”之称。
(4)南宋时的京城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几个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风景区经过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这里书铺林立,刻印的书籍十分精良。当时的绘画艺术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画院题名的。
(5)浙江省的省会
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等州县皆属杭州路。因遭战乱,杭州城内的不少宫殿被毁,工商业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渐被泥土淤塞。但由于在南宋时期打下了繁华基础,恢复较快。至正年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大有作用。所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钱塘、仁和,属县未变。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杨孟瑛继唐白居易、宋苏东坡后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荡3480余亩,将苏堤增高、加宽,修建振鹜亭(即今湖心亭),砌筑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复了“湖上春来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荫浓”的动人景色。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杭州又呈现出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的繁荣局面。
(6)废府设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城墙周围十里,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杭州人口有续增加。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直属于省。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这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陆继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1909-1914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7)从新生走向繁荣
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属县则有萧山、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桐庐、淳安七个县(市)。
50年来,杭州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在工业生产上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实力,门类比较齐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科技力量和耕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大规模的城市和园林建设,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杭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优异、人文古迹荟萃的名城。
③ 简略地说说杭州的历史
1、杭州乌龟洞遗址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证实五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生活,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现代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杭州夏商周属“扬州之域”。
2、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3、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4、三国、两晋、杭州属吴郡,归古扬州。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桐庐,属吴州。
5、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并桐庐入钱唐县,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6、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
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一度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
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郊区仍为杭县,旧属诸县直属于省。
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1909-1914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④ 杭州历史简介100字以内
杭州历史简介: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
杭州人文古迹众多,西湖及其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流传下来的许多故事传说成为杭州文化代表。
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2022年亚运会在杭州举办。2018年1月,杭州入选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排第7位。2017年,常住人口946.8万人,城镇化率76.8%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32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7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2844家。
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种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杭州蚕桑、西湖龙井茶闻名全国。 全市森林面积1635.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77%。
国家一级陆生野生动物有10种,二级6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18种。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印石中的珍品。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部,浙江省北部,东临杭州湾,与绍兴市相接,西南与衢州市相接,北与湖州市、嘉兴市毗邻,西南与安徽省黄山市交界,西北与安徽省宣城市交接。
⑤ 杭州 的历史
小学似乎没有杭州历史的课文
杭州历史:
(1)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年)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年)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长庆二年(822年),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3)吴越国的国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吴越三代五帝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就。当时的杭州就有“佛国”之称。
(4)南宋时的京城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几个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风景区经过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这里书铺林立,刻印的书籍十分精良。当时的绘画艺术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画院题名的。
(5)浙江省的省会
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等州县皆属杭州路。因遭战乱,杭州城内的不少宫殿被毁,工商业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渐被泥土淤塞。但由于在南宋时期打下了繁华基础,恢复较快。至正年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大有作用。所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钱塘、仁和,属县未变。明正德三年(1508年),郡守杨孟瑛继唐白居易、宋苏东坡后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荡3480余亩,将苏堤增高、加宽,修建振鹜亭(即今湖心亭),砌筑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复了“湖上春来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荫浓”的动人景色。至万历年间(1573~1620年),杭州又呈现出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的繁荣局面。
(6)废府设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城墙周围十里,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杭州人口有续增加。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直属于省。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这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陆继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1909-1914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7)从新生走向繁荣
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半山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属县则有萧山、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桐庐、淳安七个县(市)。
50年来,杭州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杭州,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浙江省的省会。杭州在工业生产上已具备比较雄厚的实力,门类比较齐全,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科技力量和耕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大规模的城市和园林建设,杭州的城市面貌已大为改观。杭州,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东南部风景名胜优异、人文古迹荟萃的名城。
白娘子传奇
传说发生在宋朝时的杭州、苏州及镇江等地。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了报答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到青蛇精小青,两人结伴。白素贞施展法力,巧施妙计与许仙相识,并嫁与他。婚后金山寺和尚法海对许仙讲白素贞乃蛇妖,许仙将信将疑。后来许仙按法海的办法在端午节让白素贞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不得不显出原形,却将许仙吓死。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并软禁,白素贞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寺,却因此伤害了其他生灵。白素贞触犯天条,在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后白素贞的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
⑥ 杭州城的历史
(1)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后属吴,越灭吴后,复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年)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年)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长庆二年(822年),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3)吴越国的国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吴越三世五王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就。当时的杭州就有“佛国”之称。
(4)南宋时的京城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1138年)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几个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风景区经过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这里书铺林立,刻印的书籍十分精良。当时的绘画艺术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画院题名的。
(5)浙江省的省会
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等州县皆属杭州路。因遭战乱,杭州城内的不少宫殿被毁,工商业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渐被泥土淤塞。但由于在南宋时期打下了繁华基础,恢复较快。至正年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大凶饔谩K
⑦ 杭州是几朝古都都是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杭州市两朝古都,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版州得益于权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
(7)杭州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林木、畜禽种类繁多,种植林果、茶桑、花卉等品种260多个,杭州蚕桑、西湖龙井茶闻名全国。 全市森林面积1635.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4.77%。
国家一级陆生野生动物有10种,二级6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二级18种。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印石中的珍品。
⑧ 杭州的历史沿革
萧山跨湖桥遗址的发掘证实了早在8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越,后属吴,越灭吴后,复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属吴国的吴兴郡,归古扬州。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祯明元年(587年),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年),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年)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一度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西府于杭州。当时的西府杭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烦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
在北宋时,杭州实际管辖两浙西路。淳化五年(994年),改军号为宁海军节度。大观元年(1107年)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之一。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祐四年(1089年),著名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1138年)定行在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年),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城墙周围十里,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杭州人口有续增加。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两县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3年(1914)设道制,置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所辖各县归钱塘道管辖。民国16年(1927)废道制,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属诸县直属于省。从此,杭州确立为市的建制,市区分为八个区。这时杭州已有少数近代工业,如在1897年创办的通益公纱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前身),规模较大;其后又陆继兴办起火柴厂、造纸厂等,传统的手工丝织行业也逐步采用机械传动。1909-1914年,沪杭、杭甬铁路相继建成;全长1453米的钱塘江大桥于1937年竣工。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无条件收回拱宸桥日租界。 从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间,国力不振,民生凋敝,杭州城市年久失修,工商业也困难重重,西湖的不少景点,大多残破不堪,有的已经废圮。1949年5月3日,杭州市才获得新生。
50年代以后,杭州的区域范围经历了不断变化。先是将原有的八区改名为上城区、中城区、下城区、江干区、西湖区、艮山区、拱墅区、笕桥区;其后,艮山区并入下城区,笕桥区并入江干区,中城区大部分并入上城区,小部分并入下城区。
1990年初,半山区又与拱墅区合并,成立新的拱墅区。
1994年,杭州升格为副省级城市。
1996年12月12日,杭州市新设立滨江区。属县则有萧山、桐庐、余杭、临安、建德、富阳、淳安七个县(市)。
2001年3月12日,杭州市政府正式宣布,经国务院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萧山市和余杭市,同时设立萧山区和余杭区,与杭州市原6个区一起构成一个新杭州,调整后的杭州新市区由原来的6个区增加到8个区。
2014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富阳市,设立杭州市富阳区。以原富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富阳区的行政区域,富阳区人民政府驻富春街道桂花路25号。富阳区成为杭州市第九个市辖区。
⑨ 杭州的历史大事件~急~在线等!
秦始皇过钱唐
【秦始皇过钱唐】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设会稽郡,置钱唐、余杭、富春、海盐(今海宁)4县。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
慧理首开灵隐天竺
【慧理首开灵隐天竺】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人慧理登灵鹫峰(今飞来峰),叹为"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岭飞来",并指为"仙灵所隐之处",在山下创建灵隐寺。两年后又在天竺山创建翻经院(后改法镜寺),即下天竺。
昙超首开玉泉
【昙超首开玉泉】南齐建元年间(479~482),僧昙超在西湖仙姑山青芝坞口开山筑庵。清康熙时改清涟寺,俗称玉泉寺。
隋建杭州城
【隋建杭州城】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平陈,改钱唐郡为杭州。初治余杭。次年,移治钱唐。隋开皇十一年(591),将杭州钱唐县治由灵隐山下移至柳浦西(今杭州江干一带),并依凤凰山筑城,周围15公里左右,是为最早的杭州城。
隋开凿江南运河
【隋开凿江南运河】隋大业六年(610),隋炀帝杨广凿通江南运河,自京口(今镇江)至杭州,800余里。自此与江北运河相接。明清时期,由北京至杭州的大运河称"京杭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江南运河向为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杭州拱宸桥为大运河水运的起讫点。
唐改钱唐为钱塘
【唐改钱唐为钱塘】唐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为避国讳,4年后将钱唐改为钱塘。
首创九里松
【首创九里松】唐开元十三年(725),杭州刺史袁仁敬在洪春桥至灵隐植松九里。"九里云松"后为"钱塘八景"之一。
李泌开六井
【李泌开六井】唐建中二年至兴元元年(781~784),杭州刺史李泌开相国井、西井、方井(即四眼井)、白龟池、小方井、金牛井等六井,引西湖水入井,解决居民饮咸水之苦。
白居易守杭
【白居易守杭】唐长庆二年(822),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任职期间,治理西湖,筑堤建闸,放水灌田,并重修六井。离任时留诗:"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又因有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他,将西湖白沙堤改名"白堤"。
黄巢军入杭州
【黄巢军入杭州】唐乾符六年(879),黄巢于九月攻陷广州后,十一月率20万人从江西进入浙江,掠余杭,入杭州,旋即离去。
钱癠筑罗城
【钱癠筑罗城】唐景福二年(893)七月,钱癠为镇海军节度使,雄踞杭州,发民夫20万及十三都军士,自凤凰山筑罗城,周长35公里,建有10座城门,3座水城门。
钱氏筑捍海塘
【钱氏筑捍海塘】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吴越王钱缴自月轮山(今六和塔)起至艮山门沿钱江筑捍海塘,以防海潮。堤长二三十公里,世称"钱氏捍海塘"或"钱氏石塘"(1985年在建造江城路立交桥时,挖至路面下5~11米深处,发现"钱氏捍海塘"遗迹,经考古发掘,柱长约6米,直径约13~39厘米,柱后为装满石块的竹笼,竹篾编织痕迹十分清晰,其后夯土,最后一排为木柱与竹编)。是年,又置撩湖兵千人,专门浚治西湖。
钱元?慈云岭造像
【钱元?慈云岭造像】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吴越国王钱元在西湖慈云岭南坡资延寺右摩崖造弥勒、观音、势至佛龛和"唐僧取经"石龛。
钱弘?创建灵峰寺
【钱弘?创建灵峰寺】五代后晋开运元年至三年(944~946),吴越国王钱弘?为伏虎禅师在灵峰建鹫峰禅院。宋时改灵峰禅寺。为西湖探梅胜地之一。
吴延爽建保?塔
【吴延爽建保?塔】北宋开宝元年(968),吴越国王钱弘?被赵匡胤召到汴梁,其舅吴延爽为祝福钱弘?进京平安,特在西湖宝石山建塔,称为保?塔。现塔为1933年重建。
钱弘?建六和塔、雷峰塔
【钱弘?建六和塔、雷峰塔】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国王钱弘? 在钱塘江边月轮山建六和塔,并建开化寺。北宋开宝八年(975),钱弘?为庆贺王妃黄氏生子,在西湖夕照山雷峰上建黄妃塔,俗称雷峰塔,内藏《宝箧印经》8.4万卷。"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坍毁。1983年5月国务院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批复重建。
苏东坡两次守杭
【苏东坡两次守杭】北宋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诗人苏东坡到杭州任通判。北宋元 四年(1089)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贬为杭州太守,见西湖淤塞荒芜几占面积之半,积葑约100公顷。干涸时,几至龟裂。次年上《乞开西湖》状。4月28日开工,用工20万,半年完工。取葑泥筑长堤,架六桥,植桃柳芙蓉,人称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湖中建三塔,即今"三潭印月",亦为"西湖十景"之一。开浚茅山、盐桥二河,以通江湖。重修六井、南井。任期内,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北宋元六年(1091)离任时,百姓含泪送别,杭城家家有他的画像,饮食必祝,又在西湖建祠以祀。
方腊破杭城
【方腊破杭城】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在睦州青溪县(今淳安县)起义,12月攻克睦州及遂安、寿昌、分水、桐庐等县,又分兵两路合攻杭州。12月29日,方腊之妹方百花血战涌金门,破杭城,东南大震。次年2月18日退出。现凤凰山巅有"百花点将台"遗迹。
金兵陷杭城
【金兵陷杭城】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将完颜宗弼自安吉进杭州,钱塘县令朱跸大战金兵于葛岭,后战死天竺。尉曹金胜、祝威亦战死松木场。赵构逃越州、明州、定海、台州到温州。次年二月,完颜宗弼退出杭荩 莼鸱俪侨 铡*?
岳飞被害
【岳飞被害】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高宗赵构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12月29日,秦桧以"莫须有"罪杀害岳飞于大理寺风波亭(现浙江医科大学内)。其子岳云、部将张宪同时遇害。
南宋筑凤凰山禁城
【南宋筑凤凰山禁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南宋王朝筑凤凰山禁城,周长4.5公里。又筑外城高6.7米,阔3.3米,城门13座。自南宋建炎元年(1127)金兵攻陷开封、康王赵构逃到杭州,至南宋绍兴八年(1138)定都杭州,20年间,禁城内建起大殿13座,以"堂"、"阁"、"斋"、"楼"命名的建筑40余座,亭、台20余座。杭州内外建行宫37处和御花园17处。
慧开创黄龙洞
【慧开创黄龙洞】南宋淳 元年(1241),僧慧开自江西隆兴黄龙山来杭,在黄龙洞建护国仁王禅寺。为黄龙洞首创寺院。旧"杭州四十二景"中有"黄龙积翠"。今"黄龙吐翠"为"西湖新十景"之一。
阿老丁重建凤凰寺
【阿老丁重建凤凰寺】南宋咸淳七年(1271),回民阿老丁重建凤凰寺于杭州羊坝头(现中山中路),为我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
元兵进杭
【元兵进杭】南宋德 二年(1276),元世祖忽必烈派右丞相伯颜进攻杭州。2月,元兵进驻钱塘江沙滩。南宋恭帝奉表投降,南宋亡。
南宋故宫失火
【南宋故宫失火】元至元十四年(1277)十一月,改宋行在为杭州。是年,南宋皇宫因民居失火延及而焚烧殆尽。
马可.波罗游杭州
【马可.波罗游杭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北京,在元世祖忽必烈处做官。至元二十一年(1284),江淮行省自扬州徙杭州,改称江浙行中书省,马可.波罗为枢密副使,在任3年,时时采风问俗。1294年返国后所著《马可.波罗游记》盛称杭州是"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城","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
辛巳、壬午大火
【辛巳、壬午大火】元至正元年(1341)四月,杭州失火,自东南延至西北,近30里官民闾舍焚荡其半,总计毁官民房屋、公廨、寺观15755间,10797户38116人受灾,烧死74人。次年(1342)杭城又大火,共烧毁民舍4万余间,火灾之甚前所未有,数百年浩繁之地,日渐凋敝。
红巾军进杭
【红巾军进杭】元至正十二年(1352),红巾军徐寿辉将项普略攻取杭州,于7月10日破昱岭关,自余杭占领杭州。26日退出。
张士诚重建杭州城
【张士诚重建杭州城】元至正十九年(1359),张士诚割据浙西五郡,举反元义旗。废九曲城,重建杭州城,并发民夫20万沿城开河,自五林港至北新桥,又南至江涨桥,阔约67米,遂成大河。
常遇春攻杭城
【常遇春攻杭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派常遇春攻杭城,围城3月有余,各路粮道不通,一城之人饿死十之六七。军退,又大半死于病疫。
周新被奉为杭州城隍
【周新被奉为杭州城隍】明永乐三年(1405),广东海南人周新调任浙江按察使。在杭平反冤狱疑案,免征灾税,善政甚多,杭人称"冷面寒铁周廉使"。1412年12月周新在京被陷害死,杭人纪念他,称之为"城隍",在吴山建城隍庙祭祀。
于谦归葬西湖
【于谦归葬西湖】明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以于谦(杭州人)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京师。明景泰八年(1457)正月,英宗复辟,于谦被加以"意欲"谋逆罪杀害,是年60岁。明天顺三年(1459)葬于谦于杭州西湖三台山。明成化元年(1465)于谦冤案昭雪,恢复官位名誉,谥"肃愍"、"忠肃"。杭人以为岳飞、于谦为西湖山水增添了"英气","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创办万松书院
【创办万松书院】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在万松岭报恩寺旧址创办万松书院。清康熙时改称敷文书院,今遗址尚存。
杨孟瑛筑西湖新堤
【杨孟瑛筑西湖新堤】明正德三年(1508),杭州知府杨孟瑛自2月2日起兴工疏浚西湖,至9月12日完工,历时152天,计675万工日,拆毁田荡3481亩,耗银28700多两,使西湖复唐宋旧观。并以浚湖淤泥堆筑长堤6里,后称杨公堤。
湖中二岛形成
【湖中二岛形成】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杭州知府孙孟在西湖三塔中的北塔遗址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即现湖中三岛之一的"湖心亭"。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钱塘县令聂心汤在三塔中的南塔原址,取葑泥绕潭作堤,为"放生池"。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钱塘县令杨万里以10年时间在放生池外筑外堤,构成"岛中有岛,湖外有湖"的佳境,湖中"小瀛洲"自此形成。明天启元年(1621),在"小瀛洲"南复建三塔,即今之"三潭印月",为"西湖十景"之一。
杭城内建旗营
【杭城内建旗营】清顺治五年(1648),清廷决定在杭州城内圈地建"旗营",1650年正式动工,周长约4.5公里,占地96公顷,筑墙高约6米,有城门5座。内有"亭湾骑射",为清时"钱塘十八景"之一。
张煌言就义
【张煌言就义】清康熙三年(1664),民族英雄张煌言(苍水)被俘解来杭州,农历九月七日在杭州官巷口刑场就义,是年45岁。遗体葬于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
康熙题西湖十景
【康熙题西湖十景】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皇帝来杭州游西湖。以后,又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5次南巡来杭州。其间在西湖孤山筑行宫,疏通市内河道涌金河(浣纱河)以通龙舟。题"西湖十景"。1701年"十景"景址刻石建碑亭。从此,南宋画院祝穆、马远笔下的"西湖十景"更负盛名。
建玉带晴虹
【建玉带晴虹】清雍正九年(1731),李卫疏金沙港,在苏堤第五桥(东浦桥)西筑堤63丈,名金沙堤,上筑三孔玉带桥,名"玉带晴虹",为清"钱塘十八景"之一。
乾隆六次来杭
【乾隆六次来杭】清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乾隆皇帝首次南巡,三月至杭州游西湖,至敷文书院、观潮楼,阅兵;渡钱塘江,祭禹陵,五月返京。以后,又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5次南巡来杭州。其间题"钱塘十八景"、"行宫八景";4次至海宁阅视海塘工程、观潮、祭海神。
建文澜阁
【建文澜阁】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九月,将原康熙行宫(西湖孤山)"圣因阁"内玉兰堂藏书楼改建为"文澜阁",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并为江南三阁,各收藏《四库全书》一部。现"文澜阁"及藏书俱在,为江南三阁仅存者。
建阮公墩
【建阮公墩】清嘉庆五年(1800),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历时2年。将淤泥在西湖"湖心亭"北堆一小岛,后人称"阮公墩"。现"阮墩环碧"为"西湖新十景"之一。
林则徐协办海防
【林则徐协办海防】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十八日,林则徐被革职后以四品卿衔赴浙江军营协办海防事务。是日,自广东抵杭州(富阳)。在浙江35天,协助裕谦筹谋划策。
太平军两进杭城
【太平军两进杭城】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十年(1860),忠王李秀成为解天京(南京)危局,以"围魏援赵"之计,于3月19日攻占杭城,24日退出。此为太平军第一次攻占杭州。次年,李秀成于12月29日攻占杭城,至1864年3月20日退出杭城,守杭2年3个多月。其间,采取一系列争取知识分子政策,在经济上实施对城市贫民、手工业者有利的政策,促使杭州经济、文化发展。退出后,清兵入城,纵兵大掠,奸淫妇女,抢夺财物,均谓取之于"贼"。抢劫之后,杭城81万人仅剩7万。
辟拱宸桥租界
【辟拱宸桥租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西沿运河塘路,南至拱宸桥脚,北至瓦窑头,东至陆家务河,径直3里,横约2里,周11.2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
创办求是书院
【创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日,杭州知府林启在蒲场巷普慈寺旧址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正式开学。此为杭州创办近代教育的开始。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十一日,林启在西湖金沙港办的蚕学馆开学。此为我国最早的蚕桑学校,开浙江职业教育之先河。
创西泠印社
【创西泠印社】清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十九日,丁仁等人在西湖孤山西泠桥畔发起创办研究金石学术团体。社以地名,1913年成立"西泠印社",推吴昌硕为社长。
沪杭铁路入城
【沪杭铁路入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杭铁路设车站于杭城清泰门内,铁路贯城而入,拆城墙数十丈。此为杭州拆城墙之始。
立秋瑾墓
【立秋瑾墓】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十五日,辛亥革命烈士、"鉴湖女侠"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就义。1911年遵烈士生前遗愿,葬遗体于西泠桥堍(岳飞墓东),傍建"秋社"。以后墓几经迁徙。198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70周年),从西湖鸡笼山迁秋瑾遗骸于西泠桥东堍(东南)梅花屿头,重建秋瑾墓。
鲁迅与"木瓜之役"
【鲁迅与"木瓜之役"】清宣统元年(1909)六月,鲁迅自日本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市高级中学)任教。11月10日以鲁迅为代表的进步教师反对新任监督夏震武(外号木瓜),发生"木瓜之役",夏被迫辞职。这是清末轰动全省的教师风潮。
孙中山三临白云庵
【孙中山三临白云庵】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的一个晚上,孙中山曾到西湖雷峰塔下的白云庵(当时为浙江革命的秘密总机关)。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于1913年4月再次到白云庵,题"明禅达义"匾额。在秋社题"巾帼英雄"。1916年夏,第三次来杭。
杭州光复
【杭州光复】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11月6日杭州"旗营"投降,杭州全城光复。1913年"旗营"归公。7月22日开始拆除钱塘门至涌金门城垣,建马路,辟公园。杭州城墙、城门相继拆除建路。
建城区马路
【建城区马路】1918年1月,建杭州城区马路,自旗营沿荐桥街至城站一段,由佑圣观沿馆驿后、城头巷至上板儿巷一段,先后动工。再计划建环湖马路,从钱塘门起环绕西湖苏堤、白堤至灵隐止。
中共西湖会议
【中共西湖会议】1922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杭州西湖召开会议,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张国焘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会上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运动前景。1922年8月29、30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举行特别会议,史称"西湖会议",决定有条件地接受共产国际代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的意见。
雷峰塔倒坍
【雷峰塔倒坍】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西湖雷峰塔倒坍。是日天气晴朗,无风无雨,更无地震。1925年2月2日《京报副刊》载文说塔倒原因"实为塔基已被挖空"。雷峰塔遗址现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首建大桥
【钱塘江首建大桥】1934年8月8日,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负责设计建造的钱江大桥开工,至1937年9月26日落成,全桥长1453米。分引桥、正桥两部分,正桥16孔,下层为铁路桥,上层为公路桥。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
杭州沦陷
【杭州沦陷】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大举入侵,12月24日,日军分三路进入杭州,杭州沦陷。至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前后达8年。
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
【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4月下旬,杭州的国民党官员纷纷溃逃,社会一片混乱。中共杭州地下市委提出"反破坏、反迁移,保卫城市建设,迎接大军解放"。全市工人开展护厂运动。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杭州。5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40次到杭州
【毛泽东40次到杭州】从1953~1975年的22年间,毛泽东共40次到杭州。有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在杭州写的著名诗篇有《送瘟神》(1958年6月30日),著作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963年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在杭州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在杭州诞生】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到杭州。在杭州期间,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全面疏浚西湖
【全面疏浚西湖】1949年5月前后,西湖污泥淤塞,湖床增高,湖水平均深度为0.55米,蓄水量仅300余万立方米,湖底遍生水草。湖西南部更见葑芜。自1951年起开始全面浚湖,历时8年,于1959年竣工。耗资454万元,共挖淤泥720.88万立方米。湖水深度平均达到1.8米,最深处2.6米,蓄水量增至1000多万立方米。以后由常设机构西湖水域管理处把疏浚西湖作为日常任务。
杭州城区跨江发展
【杭州城区跨江发展】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钱塘江南岸萧山市的浦沿镇、长河镇、西兴镇和余杭市的三墩镇、九堡镇、下沙乡划入杭州,杭州城区得以跨江发展。此次区划调整后,杭州市区面积由430平方公里扩大为683平方公里,杭州市政府在钱塘江南岸新设滨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