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真新街道的历史沿革
在长江南岸设浙西,江桥乡在路辖苏州府华亭县境内。于吴淞江中游北岸北新泾以西置临江乡,取地临江岸之意。在吴淞江支流不远的横沥江上,架一座通驿的石桥。这座石桥质地坚固,气势雄伟,江桥也因此得名。
旋因金兵入寇,北宋灭亡。皇族子弟赵构,南渡长江,建都临安,史称南宋,为开发江南土地,特设置嘉兴路,并在路属华亭县吴淞江下游设上海镇,江桥属上海镇管辖。
嘉定10年(1217)从昆山县分出嘉定县,江桥乡有小部署之。 雍正三年(1725)从嘉定分出宝山县,江桥乡有一部分属之。
咸丰10年(1860),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南京建立太平天国,各地义军纷纷响应。青浦周立春,上邑流丽川先后揭竿,声势浩大,苏督谭钧培为了镇压农民,兴办团练,招募局勇,以屠杀义军,并将原来的虹桥、新泾、江桥、诸翟4个乡合并成西乡。加强内部协调,实行联防,江桥该称江桥区。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光绪32年(1906),江桥又复称镇。宣统元年(1909)成立蒲淞镇,江桥再称乡。 民国成立以后,上海县归江苏省沪海道节制,江桥为江苏省沪海道、松江府、上海县、葡淞市辖的一个乡。
民国17年(1928)北伐胜利以后,将原来上海县属上海,闸北、洋泾、葡淞市和漕泾、塘桥、高行、陆行、引翔、扬思、德华7乡划归上海特别市,直属中央国民政府,从此江桥乡脱离江苏版图,成为上海特别市蒲淞区辖的一个乡。
民国24年(1935)国民政府废吕邻设保甲,江桥地区为蒲淞区第21、22、23、24四个保,并设蒲淞区第五联保办事处处于江桥镇上。
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华,上海沦陷,翌年上海伪市府成立,将蒲淞区划归沪西公署管辖。次年废公署改称羽林区,辖区如旧。
民国34年(1945)9月,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国民党政府接收,恢复蒲淞区旧称,并将地处吴淞江北的汤家角、延场两个自然村划给江桥,编为蒲淞区第25保。至此江桥地区共有21、22、23、24、25五个保,属第五联保办事处。
民国36年(1947)蒲淞区改名为新泾区,直至1949年解放。 1949年5月江桥解放,第二年隶属变更,江桥乡划归真如区。新的真如区辖真如镇、扬桥、陈渡、电台、江桥、交通一镇五乡,同时又将扬桥乡中划出13个自然村给江桥。
1951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划分小乡建立政权。江桥乡(19个自然村),双洋乡(21个自然村),真江乡(24个自然村有17个在江桥),扬桥乡划入部分成立真扬乡(16个自然村有13个在江桥境内)。
1954年嘉定县将南翔区田杜乡(18个自然村)划给江桥,至此,江桥共有江桥、双洋、真江(大部)、真扬(大部)、田杜5个小乡。
1956年1月在成立农业合作社运动中,将江桥、双洋、田杜3个小乡合并为江桥大乡。真江大部与真扬大部合并为真扬大乡。同年3月,上海市在并区中撤新泾、龙华、真如建制,成立上海市西郊区。江桥、真扬成为西郊区辖的2个乡。
1958年7月,撤区并县,原来新泾、龙华区并入上海县,真如区并入嘉定县。同年9月在人民公社化的高潮中,在真如区的范围内,成立长征人民公社。公社下设10个大队,江桥地区成为长征公社五大队(大部分)、六大队、七大队和八大队。
1960年1月,废大队建管理区,原七大队、八大队为江桥管理区,五大队、六大队为真扬管理区。
1961年3月与1961年11月两次拆分公社。先是一分为二,后在一分为三。此时江桥公社共有11个大队2674户,12704人,6592个劳动力和19970.8亩耕地。
1980年地名普查,星火大队更名为华庄大队。1981年分拆真新、建华两个大队,增加了真江和建新两个大队;1984年五四大队再拆分出一个大宅大队。
1983年5月经九届四次人代会决议,恢复乡人民政府建制,结束了推行25年的政社合一的制度,实行政社分设。
1993年3月28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1993)21号文批准,同意撤乡建镇,江桥乡人民政府更名为江桥镇人民政府。
1995年8月9日经嘉定区人民政府嘉府(1995)155号文件批准,同意设置真新新村街道办事处(筹),办事处为嘉定区人民政府派出机构,受区人民政府的领导,管理该地区的行政工作,其职能和任务执行“上海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
真新新村街道办事处(筹)的管辖范围为:市规划外环线以东的江桥镇所辖的真新、真江、丰庄、栅桥四个村的全部约6平方公里。
1995年10月24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1995)45号文批准,同意建立嘉定区真新新村街道办事处。
2006年9月15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沪府(2006)93号文批准,同意真新新村街道更名为真新街道。
⑵ 华漕镇的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闵行区主打“航天闵行,科技闵行,枢纽闵行”三大品牌,其区域内有个国家开发区即闵行开发区(占地10平方公里),紫竹科技园区(占地10平方公里)和漕河泾开发区(占地10平方公里);有旗忠体育中心;有规划13平方公里的航天城(5平方公里)和航天公园(8平方公里)。
当前围绕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闵行区规划了约2.6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开发商务、办公、宾馆等服务业。其中有距机场2-3公里的中春路现代服务业园区80公顷,占地600亩的万科总部经济,占地500亩外环林带服务业园区和占地500亩九星商务区,并将莘庄原规划80公顷用于政府用地调整为商业办公产业用地;且又在纪王、华漕、诸翟三地预留20平方公里的发展备用地,待交通枢纽方案进一步细化明确后再编制这一区域的详细发展规划。
“十五”期末,全镇增加值、财政收入分别达到45亿元、8.1亿元,是“九五”期末的2.4倍、5.3倍,年均增长19.04%、39.6%。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市十一五重大工程,将虹桥机场二期、京沪高铁、磁悬浮机场线及5条地铁等联合在一起,因此而产生的配套工程将服务上海世博会,是对华漕镇的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爱博家园
爱博家园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20.4万平方米,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70.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120.3万平方米,公建配套面积为47万平方米,综合商业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设计居住规模为14298套。整个基地共五个地块,分为二期开发,其中一期为东块213地块,西块214地块;二期为A块216地块,B东块217地块,B西块218地块。社区内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中心、卫生中心、综合商业服务中心、福利院托老所、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等,综合商业服务中心集合了商场、超市、菜场、专业店、餐饮店等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小区内公交站点一应俱全、枢纽周边交通线路四通八达,为社区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爱博家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的要求,精心施工。截至目前,爱博家园一期工程213、214地块共109幢住宅楼基本完成单体竣工,开发商正进行一户一验整改维修工作。
⑶ 有谁知道青浦区古今有什么名人吗
青浦区历史名人
管道升(1262-1319)
字仲姬,一字瑶姬。女。青浦小蒸人,赵孟頫妻。元延佑四年(1317年)封魏国夫人,世称管夫人。擅诗、文、书、画及刺绣。她的楷书和行书,“秀润天成”,董其昌说与赵孟頫“不可辩同异,卫夫人后无俦”。草书得索靖、皇象遗意。元仁宗曾命她写《千字文》,用玉轴装饰,藏于秘书监。画善花卉、人物、山水,尤工墨竹,论者以为“晴竹新是其始创,其后人模范”。她还曾在湖州瞻佛寺高一丈多、宽一丈五尺余的粉墙上画竹石图一堵,《吴其贞书画记》称其“晴竹亭亭如生,使人望去清风徐来,寒气袭骨,抑且用笔熟脱,纵横苍秀,绝无妇人女子之态,伟哉!”她信佛,晚年曾画不少观音大士像,还绣过《十八应真图》。传世作品有47岁在碧浪湖泛舟时所画的《水竹图》卷等。
曹知白(1272-1355)
元代书画家,字又玄,一字贞素,号云西。青浦小蒸(古时属浙西华亭)人。今小蒸芦花庵即曹知白居宅。从小机敏颖悟,很有见识,爱读书,好黄老之学。家有藏书数千卷,也喜蓄字画。23岁参加疏浚吴淞江,所提建议很见成效。几年后又作疏浚,献填淤成堤之法,受到主办官员的器重。元至元中被荐为昆山教谕,不久辞去。结交赵孟頫、邓文原、虞集、王冕等名流,各倪瓒、黄公望交往最密,常以书画相唱和。
曹知白主要成就在山水画。他善用淡笔皴擦,简洁苍秀,风格独特,是元代李(成)董其昌称他为松江第一人。初师冯觐,得其娟秀,亦受赵孟頫的影响。继而师法李成、郭熙,兼取董源、巨然,笔墨疏秀清润。晚年身体轻健,书画功力愈加深厚,画风由丰润趋向苍简,自成一格。78岁时作《重溪暮霭图》,黄公望题跋称他:“老而益进。于今诸名胜善画家,求之巧思者甚多,至于韵度清越,则此翁当独步也。”传世作品有《寒林图》册、《疏松幽岫图》轴、《雪山图》轴、《松林平远图》轴,《群峰雪霁图》轴等。
王圻(明代)
字元翰,诸翟人(诸翟又名紫堤,旧属青浦县),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曾任清江、万安县知县,后擢为御史,以敢于直言,与当时宰相张居正等意见相左,出为福建佥事,又以事降为邛州判官,不久后又迁任进贤曹县知县、开州知州、陕西布政司参议等职。告老还乡后,筑室于吴淞江畔,辟地种梅万株,称之为“梅花原”,以读书著述为乐。年逾古稀“犹篝灯帐中,丙夜不辍”。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青浦县宰卓钿请王圻主纂《青浦县志》,历时五年,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修成,翌年刻竣,全志共8卷32目,为青浦县第一部县志。王圻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续文献通考》、《谥法通考》、《两浙盐法志》、《云间海防志》、《吴淞江议》、《东吴水利考》、《三才图会》、《稗史汇编》等。卒年81岁,祀于上海乡贤祠。
王昶(1725-1806)
清代著名学者,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朱家角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归入选班。二十二年(1757年)皇帝南巡,王昶获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协办侍读,入军机处,后又擢刑部郎中。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王昶因“言两淮盐运提引事不密”而被罢职。受大学士阿桂器重随其行走军营九年。因战功卓著,被乾隆嘉奖,擢为鸿胪寺卿,赏戴花翎,在军机处行走。不久又升为大理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王昶才思出众,为人正直,执法不阿,深得乾隆信任,曾赞其“人才难得”。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至五十三年(1788年),王昶先后出任过江西按察使、直隶按察使、陕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江西布政使。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王昶64岁,奉调入京,任刑部右侍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提出辞呈。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春,王昶举家南归,回到青浦朱家角薛葭浜三泖渔庄,将草堂(原经训堂)题名为“春融堂”。
王昶一生成就不仅在仕途,更在学术。他好金石考古之学,穷极半生精力收罗商周铜器及历代碑刻拓本1500余种,编成《金石萃编》160卷。文学艺术方面,他工诗善文,作品甚多,早年与王鸣盛、吴泰来、钱大昕、赵升之、曹仁虎、王文莲并称“吴中七子”他的诗文结集《春融堂集》收有诗、词、赋、书、论、考辨、解说、策回、序跋等69卷。此外,他还做了大量的文学选编工作,在文学史上较有影响的有《湖海诗传》和《湖海文传》。王昶对词也有研究,编有《明词综》和《国朝词综》各一部。王昶对家乡历代先贤的诗文更是特别钟爱,曾与娄县(今松江)庄师洛合辑《陈忠裕公全集》一部;告老还乡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青浦诗传》编好付刊,为青浦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王昶在方志学上也有不少积极贡献,他曾参与纂修《大清一统志》、《续三通》。七十致仕后,主修过《西湖志》、《太仓州志》。王昶还是个教育家,他编撰的《天下书院总志》,为清国史馆收藏。王昶在治国方略以及其他方面也有不少著作,如《使楚从谭》、《征缅纪闻》。
嘉庆十一年(1806年),王昶病逝于宗祠,卒年80岁。
何其伟(1774-1837)
字韦人,又字书田,清代名医、诗人,早年住北干山,号北干山人,晚年迁居重固福泉山麓。何氏为累世名医,上世居青龙,后迁奉贤,曾祖何王模再徙青浦,还居北干山。父世仁,医术高明,远近就医者极多。其伟幼解四声,长通六义,以娄县(今松江县)庄师洛和邑人王昶为师,诗效陆游,主清彻自见。
何其伟继承祖业,医术高超,名满大江南北。林则徐巡抚江苏时,因患软脚病,曾延请何其伟诊治,不数日而愈。林则徐禁烟所用的“林文忠公十八味戒烟方”,是何其伟开的处方。林则徐曾手书对联一副赠给何其伟:“桔井活人真寿客,干山编集老诗豪”,情真意切,道出了何其伟既是名医,又是诗人的卓越成就。
何其伟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病故,著有《干山草堂诗稿》、《忝生斋文稿》、《北干山人医案》、《医人史传》、《救逆良方》、《医药源流论》等著作。
夏瑞芳(1871-1914)
字粹方,沈巷镇南库村人,生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五月二十三日。民国三年(1914年)一月十日遭人暗杀,终年43岁。
夏瑞芳先世业农,童年时,父母至上海帮佣和摆小摊头,将他寄养在伯父处看牛。11岁,随母至沪,入基督教会创办的清心堂求学;18岁,因父丧辍学,至同仁医院当了一年徒工,后至文汇、字林等外文报馆当排字工,收入渐丰。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与妻舅鲍咸恩、鲍咸昌及同事高凤池等人,集资四千元,创办商务印书馆,夏瑞芳任经理。商务初创时,只是个小企业,印刷一些教会的书籍、宣传品以及帐册之类。翌年,夏瑞芳赴日本考察印刷技术,回国后正当清政府推行新政,广设学堂,国内掀起了第一个学习外语的热潮,夏瑞芳抓住时机,聘请专家学者编印大小学堂教科书和《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英语读本,大量发行,使该馆声誉大增,营业日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商务印书馆收买日商修文印书局,并吸收张元济投资,改组商务印书馆为股份有限公司,夏瑞芳继任总经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增设印刷所、编译所和发行所,次年吸收日资10万元,进一步改进印刷技术。资金扩充达150万元,在全国增设85个分馆,在香港、新加坡、吉隆坡等地也设有分支机构,使该馆从初创时的弄堂小厂,逐步发展成为解放前我国最大的出版事业单位之一。
夏瑞芳在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曾先后高薪礼聘蔡元培、张元济任编译所长,除出版大量具有权威性的教科书外,还出版辞书、学术著作和文学作品。我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以及《小说月报》、《教育杂志》等,均由商务印馆出版发行。一大批知名人士,如严复、郭沫若、沈雁冰、黄炎培、陈叔通、胡愈之、郑振铎、竺可桢、叶圣陶、周建人、陶行知等,都曾为该馆作出过贡献。陈云早年也在此馆工作、入党,参加革命活动。
陆士谔(1878-1944)
名守先,字云翔,笔名云间龙,朱家角镇人,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幼年家道中落,曾为典当学徒,因爱读稗官野史,被辞退归里。光绪二十年(1894年),从本镇名医唐纯斋学医,遍读古今医学专著,学成后,悬壶于青浦、松江一带。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开始创作通俗小说。
陆士谔一生著作极丰。据不完全统计有七、八十种,其中一类为通俗小说,一类为医学著作。通俗小说中有社会谴责小说,如《新孽海花》、《孽海花续编》、《官场怪现状》等;有历史小说,如《清史演义》、《清朝开国演义》等;有武侠小说,如《三剑客》、《血滴子》等,其中《血滴子》在二三十年代被改编成连台本(京)戏,在沪上演出后,沪、淮、扬、锡等地方剧种也纷纷移植演出;有文言传奇小说,如《焦窗雨话》等;有拟旧小说,如《新上海》、《新水浒》等。
陆士谔晚年专心整理医学著作,著有《国医新话》、《士谔医话》、《医学指南》等书,以其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誉为上海名医。抗日战争期间,陆士谔蛰居沪上,民国33年(1944年)3月,因中风卒于上海寓所,终年67岁。
最近的当然还有陈云
⑷ 浙江诸翟是哪个市
诸暨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临义乌。诸暨历史悠久、人文版荟萃,是越国故地、西施故里,诸权暨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越王勾践图谋复国之所,秦王政二十五年,设诸暨县,属会稽郡。诸暨是於越文化的发祥地。昔有钱塘名区之繁盛。中国百强县市。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
⑸ 闵行区华漕
简介
华漕镇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北面,苏州河南岸,华漕港贯镇而华漕镇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过。东与长宁区和龙柏街道相接,西与青浦区相连,南与七宝镇相邻,北以苏州河与嘉定区为界,面积28.2平华漕社区中心
方公里。
历史
宋初,吴淞江下游湮塞,漕运转道,元初,漕河边渐成集市,明弘治时“多夷贾贸易”,形成市集。因地处华亭县漕运要津,遂名。清初,吴淞江疏浚,商市剧衰,嘉庆年间称华漕市,同治年间“市肆寂然”。1942年(民国31年)日伪“清乡”期间,粮市比户设摊。1949年有商店 41家,从业人员 46人,其中烟什店 9家、鲜咸肉庄 4家、理发店 4家、饭店 3家、茶馆3家、药店3家。50年代减至10余家。1984年25家。旧街呈丁字形,南北街长200余米,东西街百米,街宽二三米,商店多列南北街,大多为平房。70年代后期,商店渐移北翟路、吴漕路交叉路口,一式多层楼房。旧街渐趋冷落,寂然如乡村。镇西北有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原址为30年代上海大学生“军训”之“中正营”。有74路、北青线公交客运路线通北新泾镇、青浦镇。
区域
华漕镇镇政府驻纪翟路228号,邮编201107。 2011年6月,面积28.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1万人。 2004年6月,辖12个居委会(华漕、华漕镇二、沙茂、紫薇新村、诸新路、诸翟、金丰城第一、纪王、银杏新村、美邻苑、南华路、华漕第三)、25个村(光华、华漕、许浦、王泥浜、陈思桥、陶家角、侯家角、卫星、赵家、诸翟、杨家巷、朱家泾、新家弄、肖王庙、纪王、红卫、鹫山、纪东、纪西、红星、陈家角、石皮弄)。 目前可能有因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拆迁,部分村委会撤村撤队和居委会注销,大部分在老华漕镇范围,即沪青平公路以北,华翔路以东,北翟路北青公路以南,外环路以西范围。
发展
“十一五”期间,闵行区主打“航天闵行,科技闵行,枢纽闵行”三大品牌,其区域内有3个国家开发区即闵行开发区(占地10平方公里),紫竹科技园区(占地10平方公里)和漕河泾开发区(占地10平方公里);有旗忠体育中心;有规划13平方公里的航天城(5平方公里)和航天公园(8平方公里)。 目前围绕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闵行区规划了约2.6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开发商务、办公、宾馆等服务业。其中有距机场2-3公里的中春路现代服务业园区80公顷,占地600亩的万科总部经济,占地500亩外环林带服务业园区和占地500亩九星商务区,并将莘庄原规划80公顷用于政府用地调整为商业办公产业用地;且又在纪王、华漕、诸翟三地预留20平方公里的发展备用地,待交通枢纽方案进一步细化明确后再编制这一区域的详细发展规划。
建设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是上海市十一五重大工程,将虹桥机场二期、京沪高铁、磁悬浮机场线及5条地铁等联合在一起,因此而产生的配套工程将服务上海世博会,是对华漕镇的一个重大发展机遇。
爱博家园
爱博家园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20.4万平方米,小区总建筑面积为170.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为120.3万平方米,公建配套面积为47万平方米,综合商业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2.8万平方米。设计居住规模为14298套。整个基地共五个地块,分为二期开发,其中一期为东块213地块,西块214地块;二期为A块216地块,B东块217地块,B西块218地块。社区内设置了不同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管理中心、卫生中心、综合商业服务中心、福利院托老所、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等,综合商业服务中心集合了商场、超市、菜场、专业店、餐饮店等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小区内公交站点一应俱全、枢纽周边交通线路四通八达,为社区居民的出行提供便利。爱博家园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标准管理的要求,精心施工。截至目前,爱博家园一期工程213、214地块共109幢住宅楼基本完成单体竣工,开发商正进行一户一验整改维修工作。
⑹ 中国古今海岸线有何变化
中国历史时期海岸线的变迁(changes of coastline in Chinese history) 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海岸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西辽河会合以下的辽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纪冰后期海侵后,滨海部分受到淹没,未被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其时应为大片沼泽化滩地。这一情况,从晋末,唐初辽西、辽东间往返的记载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辽河下游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12世纪许亢宗使金,途经下辽河地区,“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辽河。濒河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北辽河居其中其地如此”。但当时海岸线的确切位置,今已无考。通过微地貌分析和钻孔资料,有人认为,自盖县、大石桥(今营口县)向西北,经牛庄达沙岭一线为公元前开始形成的古海岸线。这条古岸线在很长时间内无明显延伸。大约至10世纪契丹兴起,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来的汉人进行开垦,草原变成农田,使辽河含沙量渐增,海岸伸展逐渐显著。明代辽河河口在梁房口关,即今营口附近的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经沙岭以南约25公里,至吴家坟附近。营口在明末清初原为辽河口外一沙岛。以后泥沙淤积,至19世纪20~30年代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
辽东湾西部为大凌河三角洲。大凌河输沙量不及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与辽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了北面至闾下辽河平原海岸历史变迁图阳今北镇县西南的浅海湾,现名盘锦湾。海湾以北的沼泽,后来一直存在。隋时大凌河口为望海顿,即今锦县右屯卫,岸线大约在此附近。明代后期三角洲岸线已推进至今锦州东南的蚂蚁屯、四合浦、文字官一线。19世纪末,据地图岸线在头沟、四沟、大沙沟、元宝底、南项、狼坨一线。
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间之盘锦湾,随两侧三角洲的发展而逐渐缩小。明代岸线已推展到杜家台附近,东与双台子(今盘山县)、吴家坟岸线相接。杜家台以东、盘山县以南,辽河三角洲西侧仍有小海湾,一直保持至20世纪上半叶。清光绪年间,为排泄辽河洪水,开挖了双台子河,促进了盘锦湾的淤积。1958年后,拦断辽河,分泄营口流路与浑河、太子河等分流,全辽之水均由双台子河入海。原已淤为沼泽的盘锦湾逐渐疏干,成为农田和苇场。
渤海湾海岸历史时期渤海湾海岸的变迁与黄河密切相关。距今8000~5000年前的冰后期,冰川消融,全球范围内海面上升,渤海湾海岸线约与今4米等高线(大沽零点)相当。此后气候转冷,海水消退,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据考古调查,天津附近渤海湾西岸有3条高出地面呈带状的古贝壳堤(见天津贝壳堤),自东向西:①蛏头沽—驴朐河—马棚口贝壳堤;②白沙岭—军粮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贝壳堤;③小王庄—巨葛庄—沙井子贝壳堤。据C14测定第3条贝壳堤距今3800~3000年,约相当殷商时期。第2条贝壳堤的形成年代,据考古资料,其北段发现战国时期遗址,南段发现唐宋时期文物。据C14测定,南段歧口附近,下层距今2020±100年,上层距今1080±90年,北段在白沙岭附近距今1460±95年。说明这条贝壳堤经历了约千年时间塑造而成。而第1条则形成于宋以后。
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至为相关。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但一方面是西汉以前中上游植被覆盖良好,下游多支津、湖泊,输送到海口的泥沙不多,另一方面是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其主流则于黄骅一带入海,故在天津出海的泥沙不多,在波浪作用下,宜于贝壳堤的形成。东汉以后,黄河改由今山东利津、滨州市一带入海。天津附近泥沙显著减少,海岸线由淤泥质海岸转变为沙质海岸,从而形成了第二条贝壳堤。以后黄河在山东入海口的泥沙向北扩散,在堤外堆积了海滨平原。1048年以后,黄河约有80年的时间在天津入海。当时黄河含沙量很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于贝壳的生长。1128年黄河改由泗、淮入海,从此脱离了河北平原。渤海湾的来沙减少,故又形成了第三条贝壳堤,标志着19世纪中叶前的海岸线。渤海湾南部海岸,自公元70年黄河改在今滨州市、利津间入海后,三角洲推展迅速。9世纪河口在今滨州市东70公里。
金时置利津县,其东北35公里有丰国镇盐场。12世纪黄河夺淮后,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蚀,有所后退。1855年黄河又改由山东利津入海,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扩展,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来黄河在这一地区造陆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又由海流向北搬运,在渤海湾西岸第三条贝壳堤外堆积了广阔的淤泥滩。
滦河三角洲平原海岸,在公元前2~公元3世纪时尚在今昌黎县北碣石山南附近。秦皇、汉武均曾登此山观海。东汉以后,滦河入海口尾闾在三角洲上时而西南,时而东南,往返游荡,三角洲不断向南伸展。《水经注》时代,海岸已在今乐亭以南。
明代海岸西南方约在今柏各庄附近,东南方在碣石山南16公里。19世纪以前,滦河三角洲发展缓慢。乃因清初滦河上游山林为封禁之地。清末开禁,森林采伐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海岸线延伸较快。1938年以来三角洲每年以200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进。
苏北海岸 今天在平坦的苏北平原上有一条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全长300公里的范公堤。这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了全新世内相当长时期的古海岸线所在。自冰后期海侵,海水深入苏北平原,在波浪作用下,泥沙横向运动堆积成岸外沙堤,沿范公堤两侧由几条沙堤或贝壳堤组成带状岗地,即为其时的海中沙洲。今里下河洼地和运西诸湖均曾为潟湖的范围。沉积剖面表明,兴化一带在沼泽湖沉积(厚约2米)以下,便是滨海相粉砂层。
在废黄河北岸平原地带也有沙堤分布,但不及范公堤整齐,堤西在历史时期曾存在硕项湖、桑墟湖等大湖,亦为潟湖的遗存。是18世纪以后方被淤成平陆的。而云台山在18世纪以前,则为古称郁洲的海中大岛。
西汉时代的盐渎县在今盐城县城东北角,为产盐地。南宋时大海在盐城县东半公里(《舆地纪胜》)。北宋以前黄河长期在渤海湾入海,淮河的来沙不多,其一大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亦为水流较清的河道。故其时淮河口深阔,潮波可至盱眙以上。8世纪时(唐大历年间)在淮安、扬州间修筑了一条捍海堰,又名常丰堰。不久废圮。11世纪在范仲淹主持下,重修捍海堰,即今范公堤。可见自西汉至北宋,苏北海岸线长期稳定在范公堤以东不远处。
1128年黄河南侵,以后的七百余年,黄河均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涌入淮河。但在最初几个世纪中,黄河分由颍、涡、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积,河口延伸并不迅历史时期江苏海岸的变迁速。16世纪中叶以后,全河夺泗、淮入海,尤其是1578年潘季驯治河,大筑堤防,堵塞决口,出现了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图上之淤黄河。他采取“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口,海岸不断向外延伸。16世纪初黄河在云梯关(今江苏滨海县西南)外入海。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十套以东约15公里的八滩以外。1711年(康熙五十年)云台山与海州之间渡口淤平,云台山与大陆相连。雍正时河口又移至八滩以外的王家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河口两岸又涨出新滩数十公里。河口在四洪子。1810年(嘉庆十五年)河口又抵六洪子。19世纪中叶河口已至今大淤尖。废黄河南岸苏北海岸可以盐城县为例,唐宋时大海在城东不到1公里,15世纪在城东15公里, 17世纪初在城东25公里,19世纪中叶在城东50公里。1855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入海,此后苏北海岸线有不同程度的后退,最初废黄河口大约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后内缩。进入20世纪后降至每年内缩400米以下,自修护岸工程后,内缩渐停。仅连云港市以北海州湾仍在淤涨。
长江口海岸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冰期后海侵,三角洲又渐被海水覆盖,海岸线大致相当今海拔4~5米位置。距今约6000~5000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扬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以后在波浪作用下,逐渐堆积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湾。
公元前1世纪长江三角湾北侧沙嘴的南缘,约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其东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将长江主泓分为南北二道。由于主泓流向逐渐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与沙嘴之间的夹江淤积,沙洲并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并岸后,形成了凹入滨海三角洲平原的马蹄形海湾(即新川港前身)。六朝时期北侧岸线大致在今泰兴、如皋以南至白蒲以东一线上,沙嘴前端推至如东(掘港),称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与海门间涨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5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并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马蹄形海湾。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时岸外又涨出东洲和布洲,后合为东布洲。北宋前期相继并岸,廖角嘴延伸至吕四。南宋时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今海门县东南部和启东县尚未成陆。14、15世纪开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今启东县北)境土地大片坍没。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治三次向内陆迁徙。最后除吕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终于废县为乡,并入通州。清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门县。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又出现启东群沙。光绪年间启东群沙并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阳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长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东南逐个合并沙洲而形成的。
唐时长江口门外,涨出东西二沙,即崇明岛雏形。12世纪时演变为三沙,亦称崇明沙。五代为崇明镇。1277年建立崇明州。明代为崇明县,因沙滩涨坍,曾五迁其治。清乾隆时崇明沙洲与周围南沙、平洋沙合并为一沙洲,今崇明岛基本轮廓形成。
长江口南岸,在长期波浪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经太仓、嘉定方泰、上海马桥、奉贤新寺,直至金山漕泾一线及其以东,形成数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冈身在吴淞江以北有五条,最东一条相当于娄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吴淞江以南有三条,最东一条相当于诸翟、新市、柘林一线。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冈身地带马桥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距今5000年前冈身已经形成。但最东一条冈身以东的陆地,至今尚未发现魏晋以前的文化遗址,表明其成陆不会太早,大约在公元1世纪或3世纪以后。总之,这条冈身地带,堆积时间竟长达3000年左右。4世纪以后,海岸向前推移。8世纪初,冈身以东约20公里地带已经成陆。10世纪初时海岸线已达月浦、江湾、北蔡、周浦、下砂、奉城一线下砂捍海塘。200年间推进了约10公里。11世纪50年代的海岸线,北起老宝山,中经横沔,在奉城和大团之间,折而西南。150年间又向东推进7~8公里。12世纪70年代海岸已抵里护塘,即川沙、南汇、大团一线,海岸又向东推进6~7公里。
明清以来长江口南岸岸线伸展缓慢。万历年间修了外捍海塘,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汇知县钦连重修,故称钦公塘,大致即今岸线。个别岸段还在今岸线之外2~4公里。明中期至雍正年间发生崩坍,乾隆以后逐渐稳定,唯南汇嘴继续向海伸展。
杭州湾海岸公元4世纪以前,杭州湾北侧海岸线,大致由大尖山向东,经澉浦至王盘山,折东北与柘林、奉贤一带冈身相连。现今从金山卫至王盘山之间为大海,在当时却为滨海平原。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金山卫滩地和戚家墩海滩及大金山山腰上,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春秋至秦汉时代的村落。乍浦南1.5公里许海中在17~18世纪特大低潮时曾裸露出古代遗址,史称故邑城。据记载应为东汉海盐县故址。据上所述,说明这条岸线稳定了很长时间,直至4世纪的东晋时,王盘山仍为滨海要塞。随长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湾南岸加积,改变了海水的动力条件,引起杭州湾北岸的内坍。王盘山首当其冲,最先坍入海中。唐前期的岸线西起澉浦,东北经望海镇(海盐东7.5公里)、宁海镇(县东)至金山东南约5公里处,折东北与自奉贤、柘林南来的岸线相接。唐后期金山附近岸线严重内坍,唐末五代时海潮直逼金山脚下。海盐一带岸线在县东2.5公里望月亭,乍浦岸线在故邑城以南,这条岸线保持到南宋初年。以后海岸又迅速内缩。12世纪50年代金山始沦入海中,元时海盐城外宁海镇也被海水吞没。海岸距海盐城约1公里,明时仅及半华里。15世纪60年代岸线逼近金山卫南面,几无滩地。15世纪70年代以来屡修海塘,坍岸有所控制,塘外滩地稍有扩展。大致与今日相同。
杭州湾南侧的姚江平原成陆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河姆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6000年,就同时发现的古生物而论,当时这一地区仍处于湖泽分布的水乡泽国环境。说明成陆不久,地势低洼,距海甚近。故春秋战国时代遗址多分布在平原和山麓交接地带。平原的北部成陆更晚。今临山—浒山(慈溪县)—上林湖一线北侧的古海塘(大古塘),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其北的慈溪平原都是以后形成的。12世纪以后海岸向外推进很多,涨到大古塘(又称后海塘)以北。13世纪发生内坍,至14世纪坍至蟹浦、观城、浒山(慈溪)、临山、麦盖山北麓,直至松夏镇(崧城)一线,即大古塘所在。向北呈弓形突出。以后不断向外扩展,修筑了一系列土塘(从后塘至七塘)。从中也可看出海岸线发展的大致趋势。从后海塘至今海岸约15公里,为近600多年所涨出的土地。第四塘筑于明成化年间,即15世纪中后期,从四塘至海边为8公里。可见16~18世纪外涨较缓慢。19世纪又开始内坍。20世绍开始基本稳定。近几十年逐渐外涨约6公里。50年代以来修筑了八塘、九塘。
⑺ 关于上海诸翟镇“诸翟”一词的历史由来
基本信息
诸翟镇为诸翟乡政府所在地。以诸、翟两姓得名。原名白鹤村,明、清村回西沿堤多紫藤,故又称紫薇村答、紫堤村。诸、翟、侯姓大族世居,是明末抗清英雄侯峒曾故里.
历史沿革
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设巡检司,以地处上海、嘉定、青浦3县交界,俗称“三界司”。兴起于明代前期,弘治时为诸翟市,万历时称诸翟巷市。清康熙年间居民七百户,乾隆时称镇,东西长1里。嘉庆时商贾骈集,市廛日扩。1930年(民国 19年)市街南北半里,东西 1里多,以紫堤街最盛,大小商店百余家,花、布、粮食为大宗,晨、午二市。靛业盛于纪王。镇之兴盛多赖蟠龙港水运,自沪宁、沪杭铁路开通,市面渐衰。1938~1940年(民国27~29年)吴松江水运因抗日战争战事阻断,骤成粮米集市,幡龙港粮船云集,市面盛极一时。全镇有24种行业,121家商户,日销米逾千石。其后日伪“清乡”,市面一蹶不振。
⑻ 海岸线的变迁
中国东部大陆自全新世以来海岸线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各具体岸段的历史变迁各具特殊性。几千年来,山地丘陵海岸的变迁幅度不大,而平原海岸则由于河流来沙丰富,变化极为显著。
辽东湾海岸辽东湾北部下辽河(东西辽河会合以下的辽河河段)平原在第四纪冰后期海侵后,滨海部分受到淹没,未被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形成大片沼泽。就西汉时代辽东郡所属各县的方位而言,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其时应为大片沼泽化滩
地。这一情况,从晋末,唐初辽西、辽东间往返的记载中有所反映。唐人描述辽河下游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12世纪许亢宗使金,途经下辽河地区,“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是日凡三十八次渡水,多被溺、名曰辽河。濒河南北千余里,东西二百里,北辽河居其中其地如此”。但当时海岸线的确切位置,今已无考。通过微地貌分析和钻孔资料,有人认为,自盖县、大石桥(今营口县)向西北,经牛庄达沙岭一线为公元前开始形成的古海岸线。这条古岸线在很长时间内无明显延伸。大约至10世纪契丹兴起,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利用俘掠来的汉人进行开垦,草原变成农田,使辽河含沙量渐增,海岸伸展逐渐显著。明代辽河河口在梁房口关,即今营口附近的大白庙子。岸线由此向西,经沙岭以南约25公里,至吴家坟附近。营口在明末清初原为辽河口外一沙岛。以后泥沙淤积,至19世纪20~30年代与大陆相连,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
辽东湾西部为大凌河三角洲。大凌河输沙量不及辽河,三角洲伸展缓慢,与辽河三角洲之间形成了北面至闾阳今北镇县西南的浅海湾,现名盘锦湾。海湾以北的沼泽,后来一直存在。隋时大凌河口为望海顿,即今锦县右屯卫,岸线大约在此附近。明代后期三角洲岸线已推进至今锦州东南的蚂蚁屯、四合浦、文字官一线。19世纪末,据地图岸线在头沟、四沟、大沙沟、元宝底、南项、狼坨一线。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间之盘锦湾,随两侧三角洲的发展而逐渐缩小。明代岸线已推展到杜家台附近,东与双台子(今盘山县)、吴家坟岸线相接。杜家台以东、盘山县以南,辽河三角洲西侧仍有小海湾,一直保持至20世纪上半叶。清光绪年间,为排泄辽河洪水,开挖了双台子河,促进了盘锦湾的淤积。1958年后,拦断辽河,分泄营口流路与浑河、太子河等分流,全辽之水均由双台子河入海。原已淤为沼泽的盘锦湾逐渐疏干,成为农田和苇场。
渤海湾海岸历史时期渤海湾海岸的变迁与黄河密切相关。距今8000~5000年前的冰后期,冰川消融,全球范围内海面上升,渤海湾海岸线约与今4米等高线(大沽零点)相当。此后气候转冷,海水消退,海岸线逐渐向东推进。据考古调查,天津附近渤海湾西岸有3条高出地面呈带状的古贝壳堤(见天津贝壳堤),自东向西:①蛏头沽—驴朐河—马棚口贝壳堤;②白沙岭—军粮城—泥沽—上古林—歧口贝壳堤;③小王庄—巨葛庄—沙井子贝壳堤。据C14测定第3条贝壳堤距今3800~3000年,约相当殷商时期。第2条贝壳堤的形成年代,据考古资料,其北段发现战国时期遗址,南段发现唐宋时期文物。据C14测定,南段歧口附近,下层距今2020±100年,上层距今1080±90年,北段在白沙岭附近距今1460±95年。说明这条贝壳堤经历了约千年时间塑造而成。而第1条则形成于宋以后。
渤海湾海岸线的伸展与黄河入海地点的变迁至为相关。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长期从渤海湾入海。但一方面是西汉以前中上游植被覆盖良好,下游多支津、湖泊,输送到海口的泥沙不多,另一方面是下游又分成多股,在天津、河北黄骅和山东无棣之间游荡。其主流则于黄骅一带入海,故在天津出海的泥沙不多,在波浪作用下,宜于贝壳堤的形成。东汉以后,黄河改由今山东利津、滨州市一带入海。天津附近泥沙显著减少,海岸线由淤泥质海岸转变为沙质海岸,从而形成了第二条贝壳堤。以后黄河在山东入海口的泥沙向北扩散,在堤外堆积了海滨平原。1048年以后,黄河约有80年的时间在天津入海。当时黄河含沙量很高,大量泥沙排入海口,不利于贝壳的生长。1128年黄河改四泗、淮入海,从此脱离了河北平原。渤海湾的来沙减少,故又形成了第三条贝壳堤,标志着19世纪中叶前的海岸线。渤海湾南部海岸,自公元70年黄河改在今滨州市、利津间入海后,三角洲推展迅速。9世纪河口在今滨州市东70公里。金时置利津县,其东北35公里有丰国镇盐场。12世纪黄河夺淮后,原先三角洲海岸受波浪的侵蚀,有所后退。1855年黄河又改由山东利津入海,新三角洲迅速向外扩展,河口沙洲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海中伸展。近百年来黄河在这一地区造陆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海口的泥沙又由海流向北搬运,在渤海湾西岸第三条贝壳堤外堆积了广阔的淤泥滩。
滦河三角洲平原海岸,在公元前2~公元3世纪时尚在今昌黎县北碣石山南附近。秦皇、汉武均曾登此山观海。东汉以后,滦河入海口尾闾在三角洲上时而西南,时而东南,往返游荡,三角洲不断向南伸展。《水经注》时代,海岸已在今乐亭以南。明代海岸西南方约在今柏各庄附近,东南方在碣石山南15公里。19世纪以前,滦河三角洲发展缓慢。乃因清初滦河上游山林为封禁之地。清末开禁,森林采伐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海岸线延伸较快。1938年以来三角洲每年以200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推进。
苏中—苏北海岸今天在平坦的苏中平原上有一条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全长300公里的范公堤。这是一条重要的地貌界线,标志了全新世内相当长时期的古海岸线所在。自冰后期海侵,海水深入苏中平原,在波浪作用下,泥沙横向运动堆积成岸外沙堤,沿范公堤两侧由几条沙堤或贝壳堤组成带状岗地,即为其时的海中沙洲。今里下河洼地和运西诸湖均曾为潟湖的范围。沉积剖面表明,兴化一带在沼泽湖沉积(厚约2米)以下,便是滨海相粉砂层。
在废黄河北岸平原地带也有沙堤分布,但不及范公堤整齐,堤西在历史时期曾存在硕项湖、桑墟湖等大湖,亦为潟湖的遗存。是18世纪以后方被淤成平陆的。而云台山在18世纪以前,则为古称郁洲的海中大岛。
西汉时代在盐渎县在今盐城县城东北角,为产盐地。南宋时大海在盐城县
东半公里(《舆地纪胜》)。北宋以前黄河长期在渤海湾入海,淮河的来沙不多,其一大支流泗水(又名清河)亦为水流较清的河道。故其时淮河口深阔,潮波可至盱眙以上。8世纪时(唐大历年间)在淮安、扬州间修筑了一条捍海堰,又名常丰堰。不久废圮。11世纪在范仲淹主持下,重修捍海堰,即今范公堤。可见自西汉至北宋,苏中海岸线长期稳定在范公堤以东不远处。
1128年黄河南侵,以后的七百余年,黄河均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涌入淮河。但在最初几个世纪中,黄河分由颍、涡、睢、泗入淮,泥沙在沿程堆积,河口延伸并不迅速。16世纪中叶以后,全河夺泗、淮入海,尤其是1578年潘季驯治河,大筑堤防,堵塞决口,出现了由汴入泗、由泗入淮的固定河道,即今地图上之淤黄河。他采取“束水攻沙”的治河方针,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口,海岸不断向外延伸。16世纪初黄河在云梯关(今江苏滨海县西南)外入海。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河口在十套以东约15公里的八滩以外。1711年(康熙五十年)云台山与海州之间渡口淤平,云台山与大陆相连。雍正时河口又移至八滩以外的王家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河口两岸又涨出新滩数十公里。河口在四洪子。1810年(嘉庆十五年)河口又抵六洪子。19世纪中叶河口已至今大淤尖。废黄河南岸苏中海岸可以盐城县为例,唐宋时大海在城东不到1公里,15世纪在城东15公里,17世纪初在城东25公里,19世纪中叶在城东50公里。1855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入海,此后苏北海岸线有不同程度的后退,最初废黄河口大约以每年1公里的速度向后内缩。进入20世纪后降至每年内缩400米以下,自修护岸工程后,内缩渐停。仅连云港市以北海州湾仍在淤涨。 长江口海岸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冰期后海侵,三角洲又渐被海水覆盖,海岸线大致相当今海拔4~5米位置。距今约6000~5000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扬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以后在波浪作用下,逐渐堆积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湾。
公元前1世纪长江三角湾北侧沙嘴的南缘,约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其东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将长江主泓分为南北二道。由于主泓流向逐渐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与沙嘴之间的夹江淤积,沙洲并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并岸后,形成了凹入滨海三角洲平原的马蹄形海湾(即新川港前身)。六朝时期北侧岸线大致在今泰兴、如皋以南至白蒲以东一线上,沙嘴前端推至如东(掘港),称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与海门间涨
出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5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并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马蹄形海湾。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唐时岸外又涨出东洲和布洲,后合为东布洲。北宋前期相继并岸,廖角嘴延伸至吕四。南宋时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今海门县东南部和启东县尚未成陆。14、15世纪开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今启东县北)境土地大片坍没。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治三次向内陆迁徙。最后除吕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终于废县为乡,并为通州。清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门县。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又出现启东群沙。光绪年间启东群沙并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阳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因而长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东南逐个合并沙洲而形成的。 唐时长江口门外,涨出东西二沙,即崇明岛雏形。12世纪时演变为三沙,亦称崇明沙。五代为崇明镇。1277年建立崇明州。明代为崇明县,因沙滩涨坍,曾五迁其治。清乾隆时崇明沙洲与周围南沙、平洋沙合并为一沙洲,今崇明岛基本轮廓形成。长江口南岸,在长期波浪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经太仓、嘉定方泰、上海马桥、奉贤新寺,直至金山漕泾一线及其以东,形成数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冈身在吴淞江以北有五条,最东一条相当于娄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吴淞江以南有三条,最东一条相当于诸翟、新市、柘林一线。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冈身地带马桥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距今5000年前冈身已经形成。但最东一条冈身以东的陆地,至今尚未发现魏晋以前的文化遗址,表明其成陆不会太早,大约在公元1世纪或3世纪以后。总之,这条冈身地带,堆积时间竟长达3000年左右。4世纪以后,海岸向前推移。8世纪初,冈身以东约20公里地带已经成陆。10世纪初时海岸线已达月浦、江湾、北蔡、周浦、下砂、奉城一线下砂捍海塘。200年间推进了约10公里。11世纪50年代的海岸线,北起老宝山,中经横沔,在奉城和大团之间,折而西南。150年间又向东推进7~8公里。12世纪70年代海岸已抵里护塘,即川沙、南汇、大团一线,海岸又向东推进6~7公里。
明清以来长江口南岸岸线伸展缓慢。万历年间修了外捍海塘,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汇知县钦连重修,故称钦公塘,大致即今岸线。个别岸段还在今岸线之外2~4公里。明中期至雍正年间发生崩坍,乾隆以后逐渐稳定,唯南汇嘴继续向海伸展。
杭州湾海岸公元4世纪以前,杭州湾北侧海岸线,大致由大尖山向东,经澉浦至王盘山,折东北与柘林、奉贤一带冈身相连。现今从金山卫至王盘山之间为大海,在当时却为滨海平原。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金山卫滩地和戚家墩海滩及大金山山腰上,陆续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和春秋至秦汉时代的村落。乍浦南1.5公里许海中在17~18世纪特大低潮时曾裸露出古代遗址,史称故邑城。据记载应为东汉海盐县故址。据上所述,说明这条岸线稳定了很长时间,直至4世纪的东晋时,王盘山仍为滨海要塞。随长江口南岸沙嘴的延伸,杭州湾南岸加积,改变了海水的动力条件,引起杭州湾北岸的内坍。王盘山首当其冲,最先坍入海中。唐前期的岸线西起澉浦,东北经望海镇(海盐东7.5公里)、宁海镇(县东)至
金山东南约5公里处,折东北与自奉贤、柘林南来的岸线相接。唐后期金山附近岸线严重内坍,唐末五代时海潮直逼金山脚下。海盐一带岸线在县东2.5公里望月亭,乍浦岸线在故邑城以南,这条岸线保持到南宋初年。以后海岸又迅速内缩。12世纪50年代金山始沦入海中,元时海盐城外宁海镇也被海水吞没。海岸距海盐城约1公里,明时仅及半华里。15世纪60年代岸线逼近金山卫南面,几无滩地。15世纪70年代以来屡修海塘,坍岸有所控制,塘外滩地稍有扩展。大致与今日相同。
杭州湾南侧的姚江平原成陆较晚。20世纪70年代在河姆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6000年,就同时发现的古生物而论,当时这一地区仍处于湖泽分布的水乡泽国环境。说明成陆不久,地势低洼,距海甚近。故春秋战国时代遗址多分布在平原和山麓交接地带。平原的北部成陆更晚。今临山—浒山(慈溪县)—上林湖—线北侧的古海塘(大古塘),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其北的慈溪平原都是以后形成的。12世纪以后海岸向外推进很多,涨到大古塘(又称后海塘)以北。13世纪发生内坍。至14世纪坍至蟹浦、观城、浒山(慈溪)、临山、麦盖山北麓,直到松夏镇(崧城)一线,即大古塘所在。向北呈弓形突出。以后不断向外扩展,修筑了一系列土塘(从后塘至七塘)。从中也可看出海岸线发展的大致趋势。从后海塘至今海岸约15公里,为近600多年所涨出的土地。第四塘筑于明成化年间,即15世纪中后期,从四塘至海边为8公里。可见16~18世纪外涨较缓慢。19世纪又开始内坍。20世纪开始基本稳定。近几十年逐渐外涨约6公里。50年代以来修筑了八塘、九塘。
⑼ 上海市闵行区诸翟镇繁星路附近有酒吧吗
有个海若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