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洛川会议的历史意义

洛川会议的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1-02-10 10:08:53

Ⅰ 洛川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 历史 意义何在

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抄转折关头召开的重要会议。指出了国共两党不同抗战路线的原则区别,确立我军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领导权和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

Ⅱ 洛川会议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

Ⅲ 洛川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7月日,北平、天津相继陷落。在日军的进逼下,蒋介石密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到南京共商国防问题。8月4日,毛泽东和张闻天又电请朱、周、叶到南京后代表中共提出对整个国防问题的建议,指出:“总的战略方针暂时是攻势防御,应给进攻之敌以歼灭性的反攻,决不能是单纯防御。

这时日本军队的大举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心脏地区和英、美等国的在华利益,使蒋介石感到不得不进行全国性的抵抗,否则自身的统治也难以保持,于是,在国共谈判中表现出较多的合作愿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周恩来等同国民党经过反复谈判,终于达成协议:朱德、彭德怀为八路军正、副总指挥;主力红军充任战略游击队,执行侧面战、协助友军、扰乱与钳制日军大部并消灭一部的作战任务。

这时,中共中央决定在洛川召开政治局会议。由于会议要讨论军事问题,吸收了前方主要将领参加,实际上成为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

洛川会议是在8月22日至25日召开的。毛泽东在会上做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的报告,并作了多次发言。

他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现在已经开始的政府抗战,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但人民还没有大规模地参加,这就成为现在的弱点与今后的任务——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我们的方针最基本的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持久战的结果是中国胜利。”

毛泽东明确地提出红军在抗日战争现阶段的战略方针以游击战争为主。

关于国共关系,毛泽东指出现在统一战线正在成熟中,但国民党还在限制和破坏我们,我们是继续有原则地让步,即保持党和红军的独立性,要有自由,而采取不决裂的方针。

在会上,毛泽东还提出,主力部队开赴前线后,要留下一支部队巩固陕甘宁根据地,使它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的大本营。这支部队称为留守兵团,以后在保卫陕甘宁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Ⅳ 瓦窑堡会议和洛川会议

瓦窑堡会议和洛川会议不是同一个会议,两者主要有以下区别:

一、时间地点不同

1、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25日,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

2、洛川会议

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冯家村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二、背景不同

1、瓦窑堡会议

“九一八”事变后,1935年夏,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华北五省为直接目的,加紧侵略华北,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这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

2、洛川会议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全民族抗战的人民战争路线。为了动员一切力量实现全面抗战,并具体制定、建立党领导抗战的纲领和政府,从而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三、成果不同

1、瓦窑堡会议

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等决议案。27日,毛泽东根据会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会议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和毛泽东的报告,圆满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2、洛川会议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十大纲领的主要内容是: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抗日的外交政策;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改良人民生活;抗日的教育政策;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抗日的民族团结。

这次会议还通过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决定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其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其发展成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共产党员及其领导的民众和武装力量,应该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

四、意义不同

1、瓦窑堡会议

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会议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既着重批判了“左”倾教条主义在政治策略上的错误,也警戒全党汲取大革命中无产阶级放弃领导权而导致革命失败的教训,从而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2、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指出了国共两党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则区别,确立了我军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利用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和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道路。

Ⅳ 瓦窑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一、瓦窑堡会议的内容

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935年12月25日,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决议》提出将“工农共和国”的口号改为“人民共和国”,并相应地改变了党的若干政策。

二、瓦窑堡会议的意义

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策略问题,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5)洛川会议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瓦窑堡会议的召开背景: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爆发了“一二九”运动,1万多名学生举行抗日示威游行,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在此期间,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11月下旬,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所派代表张浩(林育英)回到陕北,向中共中央传达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的内容。

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抗日救亡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迫切要求对日本进攻以来的国内形势作一次正确的分析,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策略和政策,纠正严重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

为此,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的决议,中共中央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Ⅵ 中共历史上的(有15个)重要会议‘内容’‘意义’‘时间’‘地点’及‘影响’..

包括有1.一大
2.三大
3.八七会议
4.遵义会议
5.洛川会议
6.七大
7.七届二中全会
8.八大
9.八届二中全会
10.十一届三中全会
11.十二大
12.十三大
13.十四大
14.十五大
15.十六大

Ⅶ (世界历史)洛川会议主要说了啥

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关于军事问题和同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报告,深刻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指出抗日战争将是艰苦的持久战,提出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所采取的政治路线和基本方针。

关于军事问题,报告指出红军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已经发展为能够进行运动战的正规军。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把过去的正规军和运动战变为分散使用的游击军和游击战。

他指出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游击战争。

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是分散以发动群众,集中以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山地战要达到建立根据地,发展游击战争的目的,小游击队可到平原区发展。



(7)洛川会议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会议背景

日军于7月底占领平津地区,8月中旬,又在华北的平绥铁路东段和华中的上海地区,展开新的战略进攻。

国民政府在日军大规模战略进攻面前,不愿发动民众和改革政治。中共中央于8月22日至25日,在陕西省洛川县冯家村召开了由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贺龙、博古、彭德怀、张浩、林彪、聂荣臻、罗荣桓。

张文彬、萧劲光、林伯渠、徐向前、周建屏、傅钟、凯丰、张国焘、周昆等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和各方面主要负责人,共23人出席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



Ⅷ 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⑴年中共一大: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⑵1922年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⑶1923年中共三大的方针(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⑷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的总方针(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⑸1935年遵义会议的意义(结束左倾统治,确立正确领导;独立解决问题,走向成熟标志;实现三个挽救,生死攸关转折);
⑹1935年瓦窑堡会议的方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⑺1937年洛川会议的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⑻1945年七大的任务(建立新民民主义国家)及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⑼1949七届二中全会的工作重心(乡村转移到城市)、总任务(农业变工业、新民变社会);
⑽1956年八大分析的社会主要矛盾(表面上是农业国与工业国、需要和现状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和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⑾1958八大二次会议(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八届十一中全会(发动文革的标志)、八届十二中全会(对刘少奇的错误批判)和中共九大(把林彪作为毛泽东的接班人写进党章)的错误决定;
⑿1978年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心转移(由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伟大决策(改革开放)、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邓小平为核心);
⒀1982年二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987年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1992年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核心)、1997年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个代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第四代领导核心)、2007年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阅读全文

与洛川会议的历史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