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历史文化变迁

历史文化变迁

发布时间:2021-02-02 22:02:53

㈠ 在中国文化发展演变的悠久历史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深远历史悠久的文化,从史前时代到清末,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随着代代人的努力在不断的进步,才成就今天的中国。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这古老的岁月本身就具有无尽的财富。然而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的同时,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东方大国,文化源远流长,走向世界的脚步却刚刚开始,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要"走出去"的路还很长。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主体。伦理道德与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条主线。

伦理道德注重社会关系的协调,诗词歌赋注重情感的宣泄,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5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

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承之势。

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和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陆。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主体。伦理道德与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条主线。

伦理道德注重社会关系的协调,诗词歌赋注重情感的宣泄,因此在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中国今天的进步,是古代人人一点一点小的成就所取得的。人的技术发展是如此,人类的精神财富亦是如此。这些技术和精神的大部分都是从先人那里一点一点积累的。

㈡ 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变化是怎样的

经济:夏朝左右抄奴隶制产生并袭开始发展;商朝时期进一步发展;西周时期,进入鼎盛时期。春秋时期进入瓦解时期。战国时期,封建制产生;秦汉时期是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是进一步发展时期;隋唐是鼎盛时期;宋元是继续发展时期;明清时没落时期。

思想文化: 春秋战国时是百家争鸣时期;秦朝 是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时期;西汉前期是黄老无为思想占统治地位时期;汉武帝时期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期,从此儒家思想便占中国思想的主导地位西汉末时,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末年道教产生;明清时西学东渐,西洋思想开始传入中国。清末,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末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49年以后后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 位。

政治:先秦时是分封制。秦以后是帝国制即中央集权地皇帝制,地方上是郡县制,其中汉时地方上有分封制和郡县制共存;秦汉时中央是丞相制,隋唐以后是三省六部制,这表示封建国家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明朝时朱元璋罢相,清朝时,雍正设立军机处,表明封建国家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民国时是资产阶级共和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属单一制国家。

㈢ 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变迁

中华传统文化变迁是一个悲剧。。。近100年以来一般人认识的传统文化都是虚内假而且容毫无内涵可言的。中国古文化是博大精深,如今只剩下华丽的外壳。
中华传统文化有历史记载已经4700年了。人民主要是以儒家,道家,佛家治家治国的。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那时候的学派和宗派众多。天下大乱之后,统一了中国。 在这以前都是文化的实施和演变过程。秦王统一天下,焚书坑儒,创立了依法家治国的政策,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统治不过12年便被推翻。从那以后的汉朝开始以儒家治国,所以在过去很多年儒士很多。道家和佛家都是人民的学习标准。人民在以儒释道为基础,延伸了很多的学说和学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代末年不注重传统儒释道教育,代清代灭亡,传统文化才开始衰败

㈣ 文化变迁的变迁动力

博厄斯提出应研究文化变迁的动力条件,认为“现存社会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另一方面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在强调每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时,认为这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的内部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但在谈社会动力时却不讲社会内部发展的动力。1954年的涵化备忘录提出,“可以把对价值系统的选择的适应、整合和分化的过程、发展次序的世代、决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作用看作涵化变迁的动力。”有些人类学家把变迁过程当做动力,有的把变迁的原因当做动力,或者只注意外部的影响,而忽视社会内部的发展。
功能学派把功能、结构看作社会文化系统的核心。社会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各个相关部分组成,它们有自己的功能,作用于整体,一处失调可由其它部分得到调整,因而无论社会文化怎样 变迁,社会最终总是趋于均衡、稳定状态。前述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社区内部所引起的文化变迁由于独立进化,这也只是说明社会内部发生文化变迁的原因而没有涉及独立进化的动力问题。
早期进化论者将进化论用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认为文化和社会的 进化导致文化和社会的复杂化和进步。摩尔根提出生存技术的革新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家族、政治和财产制度与之并进。但总 的说来。进化论者主张进化是渐变的,没有质的飞跃,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进化论者则强调技术、经济、人口、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决定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生产方式是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了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决定的作用。而物质生产本身,又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对矛盾和另外一对矛盾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都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些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变迁的动力。恩格斯强调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合力的作用,但更强调的是经济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
社会发展的合力是—个动力系统,这一动力系统有纵向的运动和横向运动。动力系统的纵向运动使人类社会内部的发展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动力系统的横向运动使社会内部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内部各要素之间也相互作用。动力系统的横向运动推动着纵向运动,横向运动所引起的社会文化变化汇入纵向运动所引起的变化之中。研究社会文化变迁,要研究社会内部的变化即纵向的变化,这是各种合力形成的动力系统的纵向运动所促成的。文化接触或涵化接受来自外部的影响,文化系统互相接触,文化作用网互相连接,对外来文化特质的选择和适应,整合和分化,群体之间的涵化,这些都是横向运动的动力。由于各种合力的情况不同,所引起的文化变迁和文化接触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㈤ 历史朝代变迁

经历了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楚、西汉、新莽、玄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一、朝代列表

1、

4、隋朝

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公元589年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公元605年,隋炀帝即位后,令宇文恺营建东京,同年下诏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清明,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

隋炀帝在位时期修建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但因过度消耗国力,引发隋末民变和贵族叛变。公元618年宇文化及等人发动兵变,杀死隋炀帝。

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建立唐朝。公元619年,王世充拥立的皇泰主杨侗也被废,隋朝覆灭,国祚38年。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初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于唐朝,巩固中央集权,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

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兴建了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5、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隋末天下群雄并起,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次年于长安称帝建立唐朝。唐太宗继位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开创了“上承贞观,下启开元”的治世局面,为盛唐的出现奠定了基础。705年,神龙革命之后,唐中宗恢复唐朝国号。

唐玄宗即位后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天宝末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

中后期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渐振。878年,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期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建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让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唐朝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在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形成开放多元的文化。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华人多自称为唐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夏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秦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朝

㈥ 中国文化变迁的例子

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国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相传经历了有巢氏 [1][2]、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3][2][4],《先秦史》载:“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5];到中国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发展至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2][4]

中国文化不但对日本、朝鲜半岛产生过重要影响,还对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乃至美洲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以及指南针技术首先应用于航海,才导致了人类所谓蓝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国水运史》);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枢纽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以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中文名
中国文化
外文名
Chinese culture
产生地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化特征
以汉文化为主体
地区位置
亚洲东部
快速
导航
诸子百家

文化分支

后来发展

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功夫

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远古文化
中国文化,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相传经历了有巢氏[1]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2] [3] [4] 。以考古学为据:如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5]
共8张
远古文化
诸子百家
道家(老子、庄子;道德,无为、逍遥)

中华文化之根
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 ;仁、义、礼、智、信;中庸)
法家(李悝,韩非、李斯、《韩非子》)
墨家(墨子、《墨子》、兼爱)
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
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
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农家
兵家
医家
十个数字看懂中国文化

古典书城
赞8
阅读716

儒家文化
文化分支
琴:笛子、二胡、古筝、箫、鼓、古琴、琵琶。
棋: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麻将、棋盘等
书(书法、篆刻):汉字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等
画(绘画):中国画(中国绘画):中国帛画和中国国画(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古代中国画,写实中国画与写意中国画的现代中国画,中国流艺术的当代抽象国画)。其他还有:石刻浮雕画、装饰内画、敦煌壁画等,以及中国抽象油画等。《中国绘画史》:“相传有巢氏,绘轮圜螺旋,或系一种绳墨?然推其形象,已略存绘画之意味。......不过当草创之始,对于表现之方法等,均未完备,仅以简单之线条,以象征之意味,为天地水火山泽之标记而已。实为吾国绘画之雏形。”

㈦ 文化变迁的原因与形态转变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任何一个民族都在发展变化,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随之变化。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人类学家们认为文化的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文化的均衡是相对的,变化发展是绝对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社会变迁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更确切地说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而文化变迁总是与他相伴随的,所以有的人类学家用“社会文化变迁”。

从人类学诞生以来,各个学派都讲社会文化变迁。

早期进化学派用文化进化理论来说明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认为人类文化普遍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形成一个发展顺序。涉及的主要是历史上的文化变迁,当然重建人类的过去也是为了了解现在的情况,但他们不大重视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以及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过程。
传播学派侧重于进化论所忽视的文化的地理、空间和地方性变异,着重研究文化的横向散布,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就是传播过程,文化主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迁。但是,他们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对文化变迁的过程或传播时间顺序的解释就缺乏说服力。
功能学派虽着重于社会文化的功能、结构的研究,讲文化现象的变化着重讲它的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调查中所发现的文化变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论述了文化接触产生的相互作用,认为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共时性研究优于历时性研究,但同时也必须进行历时性研究,才能发现文化变迁的规律。马林诺夫斯基写了《文化变迁的动力》,对文化变迁作了具体的论述。
美国历史学家博厄斯强调每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认为这种特殊性—方面取决于社会的内部发展,另—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这既考虑到独立发明,也考虑到传播的作用。他们强调传播,也反对极端传播论。早在1920年博厄斯便指出美国学者开始对文化变迁的动态现象感兴趣,1932年在《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一文中说,“人类学必须研究文化现象的相互依赖,必须通过对现存社会的研究取得资料”,“我们不仅要知道现存社会的动力,还要知道它们如何变成这样”,他认为应研究不同文化接触所产生的影响。研究文化的涵化,只研究文化分布不研究社会文化变迁则不完全,“总之,我们试图开展的方法建立在现时可以观察得到的社会动态变化的研究上。他强调要作详尽的描述性的民族学调查,虽因其忽视理论的倾向而受到批评,但细致的调查可以使研究者从中观察到文化变迁的过程。
赫斯科维茨等从30 年代开始便把文化变迁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美国人类学家着重研究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接触所引起的变迁,赫斯科维茨说文化的变迁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历史学派。与此同时,英国人类学家着重研究殖民地土著居民与白人文化接触所引起的变迁。二次大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促使人类学家更多地研究文化变迁。直到目前,文化变迁研究仍然是研究的热门课题。
巴尼特(H.G.Barnett)的《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1953年被认为是研究文化变迁的基本著作。他得出了创新是所有文化变迁的基础的结论,指出“创新应被界定为任何在实质上不同于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严格说来,每一个创新是一种或一群观念;但有些创新仅存于心理组织中,而有些则有明显的和有形表现形式。”。创新包括进化、发明和发现、传播或借用。
进化、发明、发现、传播或借用,是文化变迁的过程或途径。进化是社会内部发展引起的,如生产技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社会组织由简单发展到复杂。文化的进化自然地引起文化变迁,进化的过程就是变迁的过程。发现是使某些已存在的过去不为人所了解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发明是对先前的材料、条件进行新的综合,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东西。有些发现和发明是无意识的、偶然的,如古人发现用火烧陶土可使之坚硬从而发明制陶;有些发现和发明是有意识的革新,如纺纱机、蒸汽机的发明。当社会接受了发现和发明并有规律地加以运用时就引起文化变迁,比如欧洲工业革命、当代的科技革命。发现和发明可以在—个社会内部产生,也可以在外部产生而被—个社会所接受。传播是文化变迁过程的重要内容,创新的普遍形式。早期进化论者不仅强调发明和发现。也指出了传播的作用,摩尔根说“所有的重大发明和发现都会自行向四方传播”,泰勒也讲“文化的传播法则”。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社区内部所引起的文化变迁是由于独立进化,不同文化接触产生的文化变迁则由于传播。他甚至把借用看作与其他的文化创新形式一样具有创造性。

传播和借用有几个特点:

1.传播是一选择的过程 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被接受或抗拒,视其对接受—方的效用和适应性而异。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A.M.罗杰斯等认为,对某一特定的 创新所采用的速度,决定于创新在接受一方文化中的相对优越性、适应性、复杂性、可行性和可鉴性。即新的文化特质与旧特质 相比的优越程度,与现存的价值观念、经验和需要的适应程度,被 理解和应用的难易程度,能够进行试验的范围大小,其结果的可 见程度等。
2、 传播是互相的、双向进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接触,文化的传播一般是相互的、双向进行的,他们选择地互相采纳对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
3、 文化传播的范围或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和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体容易相互适应和借用量大具有相似文化的群体,由于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比较容易互相适应,文化的互相借用数量大。
5. 重新解释(Reinterpretation) 指接受的一方对新引进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在形式、功能和意义上的改变,以适应自己的需要。
6.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学家们对于哪一个领域更易于引起变迁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技术先于意识形态;一说意识形态更为根本;米德等则认为越早学到的东西越难改变。第二种观点以L.A.怀特为代表,认为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技术系统引起社会系统的变化。而技术社会系统又引起意识形态系统的变化。这个看法符合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7、文化系统的变迁 文化系统中其一部分的变迁,引起其他部分的相应变迁,巴尼特称为连锁反应效应。因为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的一个部分发生变迁,必然引起整体中互相关联的部分的反应,最先改变的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涵化

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个主要内容。涵化是文化变迁理论中的概念,美国人类学家称之为acculturation。英国及受其影响的亚、非、大洋洲的人类学家使用文化接触(culture contact)一词,与涵化概念相当。对acculturation一词有人主张译为“文化移入”或“文化触动”。“文化接触”一词明白易懂,却又未能表达由于接触外文化而产生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相类似这一含义。
什么是涵化? 赫斯科维茨在《涵化——文化接触的研究 》(1938)一书中,重申了他和R.雷德菲尔德及R.林顿在《涵化研究备忘录》(1936)中对涵化所下的定义:“由个别分子所组成 而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发生持续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的变化现象。”这一定义也引起一些人提出疑问,但它毕竟将文化接触与文化变迁的其它形式区分出来了。也就是说,涵化指不同民族接触引起原有文化的变迁,涵化研究是研究不同民族的接触而产生的文化变迁过程及其结果的。 最早使用“涵化”一词的是美国民族学局首任局长鲍威尔(J.W.Powell),他在l880 年写的《印第安语言研究导论》中谈到在百万文明人的压倒之势的情况下涵化的力量造成土著文化巨大的变迁。在美国,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民族学的词汇中已经可以看到“涵化”一词在德国,本世纪初已有人使用“涵化”这个词。
有些人类学家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便致力于涵化研究。最早的研究成果都在1932年出版。一是比尔斯(L.Beals)的《马约文化中的土著遗存》,着重讨论文化接触的问题;二是特恩窝尔德(R,Thurnwald)的《涵化的心理学》,第一次提出涵化心理学问题并对其概念和过程作了系统的分析;三是米德的《印第安部落的变迁中的文化》,描述一个北美印第安部落安特勒人与白人的文化接触从开始到最终的结果。
关于涵化定义,l954年的备忘录对涵化所下的定义宽一些,简洁一些,认为涵化“是由两个或多个自立的文化系统相连接而发生的文化变迁”,“一个自立的文化系统就是人类学文献上一般所说的‘一个文化’。”自立( autonomous)的系统指的是完全的、在结构上独立的系统,不是其他某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或须有赖于另一个大系统而生存。它不需要其他系统而能延续自己的功能。备忘录明确地把涵化看作传播的结果,因而着重描述传播的结果而不是传播本身,更多地直接说明文化特质的整合问题。
比(R.L.Bee)在《模式与过程》一书中提出,涵化的定义有几个特点:第一,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当两个自立的文化相遇时发生的变迁。第二,涵化是有别于传播过程、创新、发明、发现的一种变迁过程。凡是发生涵化情况的都发生传播,文化特质和思想通过传播的各种渠道被传递到接受文化的一方,产生影响,发生涵化。但传播只是涵化过程的一个方面或一步。创新或新思想的出现,是不同于涵化的一个过程。第三,涵化概念涵化和传播是密切相关的。但是涵化和传播又不是一回事,应该把这两个概念区分清楚。一个文化不经过任何涵化过程,也可以从另一个文化那里借用其文化特质。赫斯科维茨将传播看作已经成功的文化传递,涵化则是在过程中的文化传递。

1954年备忘录总结了研究涵化必须研究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方面:文化系统;接触情况;文化间的连接关系;由系统的连接产生的文化过程。

1.文化系统
在文化接触中各个文化系统作为一个独立单位而存在,有赖于某些因素,即保持界限机制、内部结构的灵活性和自我完善机制。保持界限机制在一些封闭的社会执行很严格。 内部结构的灵活性,指文化系统内各种社会组织在功能上的相互联系,以至个人间的关系,其灵活或严格的程度如何。自我完善机制,是指一个社会总是包括有冲突的力量和凝聚力量。它的平衡力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一般说来,具有较多的保持界限机制、严格的内部结构和有自我改善机制的文化系统,在涵化中变化最小;而那些很少 保持界限、内部结构灵活、缺乏有效的自我改善机制的文化系统,在涵化中最易变化。

2、接触情况
涵化的变化可能是直接的文化传递的结果,也可能由非文化的原因所引起,后者之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和人口的制约,这些因此产生着影响。

3、文化间的连接关系
文化间的连接说明不同文化接触时发生什么事情。接触事实上发生在文化之间,而是在互相建立联系的集团之间和个人之间。这些联系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结构的,或者称为文化间作用系统,这是建立在文化(宗教的、商业的、军事的)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成对的、相互的关系。第二是成对关系的元素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仅仅 限于两个系统的一些成员之间;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影响着大批的人。确切地说是人而不是文化进行互相接触,但没有—个人或群体能够向别个群体的成员显示出他们的文化的整体,也没有一个文化系统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能够全面地处于涵化状态之中。

4.涵化过程
任何一个自立的文化系统本身都处在持续变迁的过程之中。接触所引起的变迁并不是从静态到动态,而是从—种变化到另—种变化,因接触的刺激使变迁比原有的内部力量加快。对文化系 统内部产生的变化和接触刺激变化之间的区别,应进行比较分析。

根据1954年备忘备录和R.E.比的《模式和过程》以及其他研究者如斯派塞(E.H.Spicer)等的论述,认为涵化过程可包括下述几个方面。通过涵化的过程,新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使被整合到接受一方文化系统之中。

涵化的过程
1.文化之间的文化特质的传递(即传播)
这种传递可以小至一个钢斧和皮毛的交换,也可以大至整个 教信仰的传播。接受文化一方的成员可以选择接受或是拒绝。结果一般都是接受了一些特质而拒绝了另一些特质。那些被传递的特质在被传递过程中,经历了文化间作用系统中接受—方的估价和转换,这些估价和转换与接受一方文化的价值系统有密切关系。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进行选择,决定取舍。

2、文化的结合
涵化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一个文化接受的过程。特别是在没有压力时,涵化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一个文化系统可能自愿或被抛弃一些原有的特质,又由于传入新的特质而得到补偿。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产生许多变化之外,还有创造的过程,这就是本文化系统中的特质与外来的特质相结合,或者说新的文化特质加入原有的体系中。文化变迁的重新解释,也就是说明这个问题。

3.替代
结合是新元素取代了先前存在的东西。但实际上是新的文化特质经若干世代一一地替代接受一方旧的文化特质,而不是一下子由新的代替了旧的。

4.融合和同化
融合是指两个不同文化系统的特质融合在一个模式中,成为不同于原来的两个文化的第三种文化系统。先前的两个系统已不存在;但可以从这个新的系统看到它源于前两个系统。这个新系 统既是一个整合系统,也是一个新的社会文化体。这种情况出现在两个系统同在一个区城内,融合以后,原有的两个系统便消失。如果两个文化系统的地域不是相连而是分隔的,融合在一个新的文化系统又没有基本的地域,则原有的任何一方的文化载体在理论上说仍然可以继续存在。同化是文化接触后一个群体的原有文化完全被另—种文化所代替。同化是进步现象,一般表现为,两个文化系统接触时,比较落后的文化自然地吸收先进文体的文化持质和文化丛体,以至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而这一群体既已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特征,结果也就变成了另一个民族。历史上的民族融合,实际上就是自然同化。强制同化是利用暴力、特权等强制手段迫使别的民族放弃自己的文化而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民族压迫的形式。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往往采取强制同化政策。

5、隔离或孤立 (Compartmentalization or Isolation)
这是一种非整合的模式。外来的文化强加给接受者,后者并不情愿接受,因而只是表面上接受了,作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而当外力撤退,那种被迫接受的新特质也随之而去。这种现象在殖民情况下是常见的。 6、反应运动在一个民族侵略、统治另一个民族的情况下,前者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强加于后者,当压力还未达到压倒之势时。反涵化的活动就会产生。被统治者试图恢复自己的生活方式、某些传统文化和仪式,人类学家称之为“复兴运动”。

影响文化变迁的原因

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当环境发生变化,社会成员以新的方式对此作出反应时,便开始发生变迁,而这种方式被这一民族的有足够数量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它的特点以后,就可以认为文化已发生了变迁。
文化变迁的借用具有选择性。人们并不是完全接受他们面前的所有东西,对接受一方来说能用的;适应性较强的。有意义的内容更容易被接受,否则可能会被拒斥。由于其相对优越性、适应性、复杂性、可行性和成果的可见性,某些创新可能会比其他创新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否则可能即使不完全阻止、也会延缓人们对创新的接受。
一些人对于创新比其他人可能更迅速一些。在同一群体中,创新者对外部世界有很强烈的探索欲、喜欢冒险、具有理解新的技术知识的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创新所需资源;早期采纳者注往是群体中受人尊敬的人。他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过较好的教育,比较创新者能够从创新中获取更大既得利益。
借用是否能够实现及其可能的范围也取决于民族或族群之间的关系,即彼此之间的接触持续时间和密切程度。不断直接接触者借用更容易发生,而且,借用往往是双向的,有选择的互相接纳对方的特质和丛体,
人们也发现,变迁具有连续性。文化整合较好的系统更难于发生借用。但那些文化整合程度已经受到动摇的系统则容易发生借用。文化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往往会引起其他部分的相应变迁。怀特认为,意识形态的变迁源于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则是由技术进步导致的。技术变迁会引起一系列的连续变迁;生态条件的变化也可能会引起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的动力

博厄斯提出应研究文化变迁的动力条件,认为“现存社会的动力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文化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关系;另一方面是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在强调每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时,认为这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的内部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但在谈社会动力时却不讲社会内部发展的动力。1954年的涵化备忘录提出,“可以把对价值系统的选择的适应、整合和分化的过程、发展次序的世代、决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作用看作涵化变迁的动力。”有些人类学家把变迁过程当作动力,有的把变迁的原因当作动力,或者只注意外部的影响,而忽视社会内部的发展。
功能学派把功能、结构看作社会文化系统的核心。社会是一个整体系统,由各个相关部分组成,它们有自己的功能,作用于整体,一处失调可由其它部分得到调整,因而无论社会文化怎样 变迁,社会最终总是趋于均衡、稳定状态。前述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社区内部所引起的文化变迁由于独立进化,这也只是说明社会内部发生文化变迁的原因而没有涉及独立进化的动力问题。
早期进化论者将进化论用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认为文化和社会的 进化导致文化和社会的复杂化和进步。摩尔根提出生存技术的革新推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家族、政治和财产制度与之并进。但总 的说来。进化论者主张进化是渐变的,没有质的飞跃,不了解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进化论者则强调技术、经济、人口、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决定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探讨社会发展的动力,认为生产方式是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指出了物质生产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起决定的作用。而物质生产本身,又包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这对矛盾和另外一对矛盾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都是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些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变迁的动力。恩格斯强调在社会发展中各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合力的作用,但更强调的是经济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
社会发展的合力是—个动力系统,这一动力系统有纵向的运动和横向运动。动力系统的纵向运动使人类社会内部的发展表现为不同社会形态的更替;动力系统的横向运动使社会内部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内部各要素之间也相互作用。动力系统的横向运动推动着纵向运动,横向运动所引起的社会文化变化汇入纵向运动所引起的变化之中。研究社会文化变迁,要研究社会内部的变化即纵向的变化,这是各种合力形成的动力系统的纵向运动所促成的。文化接触或涵化接受来自外部的影响,文化系统互相接触,文化作用网互相连接,对外来文化特质的选择和适应,整合和分化,群体之间的涵化,这些都是横向运动的动力。由于各种合力的情况不同,所引起的文化变迁和文化接触的结果也各不相同。

㈧ 文化变迁的发展历程

从人类学诞生以来,各个学派都讲社会文化变迁。 早期进化学派用文化进化理论来说明文化发展的普遍性,认为人类文化普遍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发展进化,形成一个发展顺序。涉及的主要是历史上的文化变迁,当然重建人类的过去也是为了了解如今的情况,但他们不大重视民族之间的文化接触,以及正在发生的文化变迁过程。
传播学派侧重于进化论所忽视的文化的地理、空间和地方性变异,着重研究文化的横向散布,认为文化的变迁过程就是传播过程,文化主要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变迁。但是,他们忽视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对文化变迁的过程或传播时间顺序的解释就缺乏说服力。
功能学派虽着重于社会文化的功能、结构的研究,讲文化现象的变化着重讲它的功能的变化、消失与替代,但也注意研究在调查中所发现的文化变迁。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论述了文化接触产生的相互作用,认为研究文化变迁的过程,共时性研究优于历时性研究,但同时也必须进行历时性研究,才能发现文化变迁的规律。马林诺夫斯基写了《文化变迁的动力》,对文化变迁作了具体的论述。
美国历史学家博厄斯强调每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认为这种特殊性—方面取决于社会的内部发展,另—方面取决于外部的影响。这既考虑到独立发明,也考虑到传播的作用。他们强调传播,也反对极端传播论。早在1920年博厄斯便指出美国学者开始对文化变迁的动态现象感兴趣,1932年在《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一文中说,“人类学必须研究文化现象的相互依赖,必须通过对现存社会的研究取得资料”,“我们不仅要知道现存社会的动力,还要知道它们如何变成这样”,他认为应研究不同文化接触所产生的影响。研究文化的涵化,只研究文化分布不研究社会文化变迁则不完全,“总之,我们试图开展的方法建立在现时可以观察得到的社会动态变化的研究上。他强调要作详尽的描述性的民族学调查,虽因其忽视理论的倾向而受到批评,但细致的调查可以使研究者从中观察到文化变迁的过程。
赫斯科维茨等从30 年代开始便把文化变迁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美国人类学家着重研究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接触所引起的变迁,赫斯科维茨说文化的变迁的研究起源于美国历史学派。与此同时,英国人类学家着重研究殖民地土著居民与白人文化接触所引起的变迁。二次大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促使人类学家更多地研究文化变迁。文化变迁研究仍然是研究的热门课题。
巴尼特(H.G.Barnett)的《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1953年被认为是研究文化变迁的基本著作。他得出了创新是所有文化变迁的基础的结论,指出“创新应被界定为任何在实质上不同于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严格说来,每一个创新是一种或一群观念;但有些创新仅存于心理组织中,而有些则有明显的和有形表现形式。”。创新包括进化、发明和发现、传播或借用。
进化、发明、发现、传播或借用,是文化变迁的过程或途径。进化是社会内部发展引起的,如生产技术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社会组织由简单发展到复杂。文化的进化自然地引起文化变迁,进化的过程就是变迁的过程。发现是使某些已存在的过去不为人所了解的事物变得为人所知。发明是对先前的材料、条件进行新的综合,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东西。有些发现和发明是无意识的、偶然的,如古人发现用火烧陶土可使之坚硬从而发明制陶;有些发现和发明是有意识的革新,如纺纱机、蒸汽机的发明。当社会接受了发现和发明并有规律地加以运用时就引起文化变迁,比如欧洲工业革命、当代的科技革命。发现和发明可以在—个社会内部产生,也可以在外部产生而被—个社会所接受。传播是文化变迁过程的重要内容,创新的普遍形式。早期进化论者不仅强调发明和发现。也指出了传播的作用,摩尔根说“所有的重大发明和发现都会自行向四方传播”,泰勒也讲“文化的传播法则”。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社区内部所引起的文化变迁是由于独立进化,不同文化接触产生的文化变迁则由于传播。他甚至把借用看作与其他的文化创新形式一样具有创造性。
传播和借用有几个特点:
1.传播是一选择的过程 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被接受或抗拒,视其对接受—方的效用和适应性而异。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A.M.罗杰斯等认为,对某一特定的 创新所采用的速度,决定于创新在接受一方文化中的相对优越性、适应性、复杂性、可行性和可鉴性。即新的文化特质与旧特质 相比的优越程度,与现存的价值观念、经验和需要的适应程度,被 理解和应用的难易程度,能够进行试验的范围大小,其结果的可 见程度等。
2、 传播是互相的、双向进行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相接触,文化的传播一般是相互的、双向进行的,他们选择地互相采纳对方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
3、 文化传播的范围或借用的程度决定于两个民族之间接触的持续时间和密切程度。
4.相似文化的群体容易相互适应和借用量大具有相似文化的群体,由于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比较容易互相适应,文化的互相借用数量大。
5. 重新解释(Reinterpretation) 指接受的一方对新引进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丛体在形式、功能和意义上的改变,以适应自己的需要。
6.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学家们对于哪一个领域更易于引起变迁的问题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技术先于意识形态;一说意识形态更为根本;米德等则认为越早学到的东西越难改变。第二种观点以L.A.怀特为代表,认为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技术系统引起社会系统的变化。而技术社会系统又引起意识形态系统的变化。这个看法符合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7、文化系统的变迁 文化系统中其一部分的变迁,引起其他部分的相应变迁,巴尼特称为连锁反应效应。因为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的一个部分发生变迁,必然引起整体中互相关联的部分的反应,最先改变的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㈨ 关于历史朝代的变迁

嗯,通俗一点的说法阿
最早的朝代是夏朝,因为最后一位君王桀残暴,导致商汤起兵推翻了他的政权,也就是夏朝,而商汤就是第二个朝代,商朝的开国君王,当时他身边最著名的人物是伊尹。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纣,纣王残暴,导致民怨沸腾,西歧崛起,起兵伐纣,(其实这段看过封神榜的都清楚),西歧地领导者就是著名的文王姬昌,和后来的武王姬发,也就是后来周朝的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建立了周朝,当时的功臣首当其冲的就是姜太公姜子牙。周朝后期就是春秋战国,大小国并存,一个个说太麻烦了,请恕我跳到秦朝,话说秦朝出了个赢政并吞六国,当时人才备出,当时期秦有白起,李斯,蒙鹜,吕不韦,张仪等等等等人才全在,用连纵之计(合纵连横)等等(三十六计)及强大的武力,吞并了六国,统一了中国。不过由于秦始皇命万人修长城,挖渠道,总之劳民伤财,民怨沸腾,加上秦朝后期,秦二世胡亥,听信赵高谗言,指鹿为马,更是无道,于是有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不过没成功,后有楚霸王项羽,刘邦,刘邦文有萧何,武有韩信,推翻秦朝打败项羽,建立了汉王朝。汉朝后期是个乱世,就是著民的三国了,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周瑜都在这时,太乱所以也不说了,见谅下,写这么多我也受不了,我不介意你到时找我细说,这边我就只说大的朝代了。然后进入南北朝时期,后进入隋朝,隋朝地第二个皇帝,隋文帝杨广荒淫无道,有李渊携子李世民,推翻了隋朝建立了唐朝,说道唐朝是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之一了,人才无数,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推翻隋朝时有武有程咬金,秦琼,罗城等等,文有房玄龄,长孙无忌等等,贞观之治时除了这些人外,还有魏征,尉迟敬德等等,多少人才啊!!
唐朝后期,由于安史之乱,衰败已经无法挽回,导致灭亡,分成了五个小国,然后五个小国中有个后周,后周里有个将军,叫赵匡胤,被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宋朝,功臣有赵普等,,宋朝时常受到外族的骚扰,契丹阿,匈奴阿,到宋朝后期时,无法和日渐强大的匈奴对抗,拜于匈奴首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入关(就是进入中原)由其子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元朝后期,被推翻并不仅仅是衰败的原因,还有当时的汉人不满于被番人统治,及地位低下而起兵反抗这个原因,当时起义军非常之多,有徐福,陈友谅,张士诚等等,最后成功的只有朱元璋。朱元璋文有刘基,武有徐达,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明朝后期,朝廷腐败,被关外番人打败建立了清朝,明朝后期腐败时,起义军有李自成,太平天国,清军,领头的是努尔哈赤,也就是后来的清太祖
清朝后期,慈禧时期,腐败的不行,被国外觊觎中国的宝贵财产与领土,发动侵略,烧杀抢掠,无恶不为,所以中国丧权辱国
不说了,我头都昏了,以上

阅读全文

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