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中国汽车发展历史

中国汽车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0 02:55:44

㈠ 中国汽车发展历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回第一个答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㈡ 汽车的发展历史

1705年,纽可门首次发明了不依靠人和动物来作功而是靠机械来作功的实用化蒸汽机。这种蒸汽机用于驱动机械,便产生了划时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蒸汽驱动的机械即汽车的诞生,人类社会中便拉开了永无休止的汽车发展的序幕。

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到1804的年,脱威迪克又设计并制造了一辆蒸汽汽车,这辆汽车还拉着十吨重的货物在铁路上行驶了15.7公里。

1831年,美国的哥德史沃奇.勒将一台蒸汽汽车投入运输,相距15公里格斯特夏和切罗腾哈姆之间便出现了有规律的运输服务,这台运输车走完全程约需45分钟。此后的三年内,伦敦街头也出现了蒸汽驱动公共汽车。当这个笨重的怪物在英国城镇奔跑时,曾引起了很大的骚动。

说起来,这种车比现在的筑路用的压道机还重,速度又低,常常撞坏未经铺修的路面,引起各种事故。市民们当时曾呼吁取缔这种汽车。为此英国制订了所谓的“红旗法规”,具有讽剌意味的是,由于这条法规的实施,使得英国后来在制造汽车的起步上大大落后于其它工业国家。

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由于蒸汽汽车本身又笨又重,乘坐蒸汽汽车又热又脏,为了改进这种发动机,艾提力.雷诺在1800年制造了一种与燃料在外部燃烧的蒸汽机(即外燃机)所不同的发动机,让燃料在发动机内部燃烧,人们后来称这类发动机为内燃机。

1876年康特.尼古扎.奥托又发明了对进入汽缸的空气和汽油混合物先进行压缩,然后点火,提高了发动机效率。这种发动机具有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为了纪念奥托的发明,人们把这种循环改称为奥托循环。

(2)中国汽车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中国汽车发展简介:

以前中国没有汽车制造业。中国土地上第一辆汽车是1903年输入的美国产奥斯莫比尔牌小汽车,领得第一号汽车行驶牌证,其所有者为上海富翁。中国制造汽车的尝试是在奉系军阀张学良将军支持下,于1928 年聘请美国技师指导,在沈阳北大营军工厂成功仿造了美国万国牌载重汽车,1 年中装出10 辆。

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让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

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这是值得钦佩的。

㈢ 简述我国的汽车发展历史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创建期,成长期,全面发展期,高速发展期。

一、创建期,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开工建设,1956年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走出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我国在汽车工业中共投资了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

四、高速发展期,我国从1999年至今,高速发展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整车技术大幅度提高。中国汽车工业也由原来的散乱,格局差的局面变成现在的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这也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㈣ 中国汽车发展简史急!!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版阶段:中国权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㈤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史

这个问来题有点复杂,实际上中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并不长,解放后成立的长春一汽只有解放汽车,乘用车类,轿车一是红旗牌,二是上海牌,三是北京吉普。这些汽车基本上是沿袭解放前苏联和德国的技术生产,到1980年东风汽车上市,1984年上海桑塔纳上市。但实际上桑塔纳也是大众汽车公司的技术,要知道更详细的,只能去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了。
外国轿车进入中国最早是什么时候也没有准确的答案,解放后国内从国民党手里缴获了部分德国车,之后一直在使用,也有部分进口,但基本上是西欧的一些牌子,尤其是奔驰当时在国内使用的较多,日本投降后开始专注汽车技术的研发,短短20年就有了巨大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的丰田、五十铃、日产等等汽车公司制造的汽车开始大肆进入国内市场,应该说上世纪80年代才算是外国汽车真正进入国内市场的。
另一个方面,中国还在战争时期,西欧国家的汽车工业已经开始发展,这里面就包括法国在内,雪铁龙就是一个例子。当时的雪铁龙还是上了很高等级的官员才能使用的,在很早的时候还被称为是部长车,就是中央部长级别以上 才有资格乘坐的。所以要说法国车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要看怎么届定,国民党时期就有了。

㈥ 中国汽车历史

用科学的态度总结中国汽车50年历史

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之路,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中国汽车工业50年”究竟从何时何地发端,却是“证”出多门,各执一词。
1999年底,在中国汽车协会召开的“四届二次理事和常务理事会”上,协会负责人曾明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已经为迎接入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无疑,这里所指的“50”年,是从新中国建国之初算起的。然而,在去年7月该协会公开发出的征集“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纪念活动总体方案”的通知中,却又出现了“200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的新提法。这一提法倒是与吉林省和长春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9月28日联合发出的“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庆祝活动邀请函”中提到的“2003年7月15日是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周年” 相吻合,只不过前者立足的是全国汽车行业,后者立足的却是一方经济,并且把“新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摇篮”的桂冠,戴到了“长春市”的头上,理由是“中国最大汽车生产基地就坐落在这里”。需要声明的是,我在这里无意评判孰是孰非,只是觉得把 “长春市”和“一汽”等同起来的提法不够妥当,至少混淆了地方与企业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还有一篇颇具官方色彩的题为《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的文章,把中国汽车工业50年的范围,圈定在1949年至1998年,并将其划分为“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这个“50”年既未提及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存在的中国汽车工业的“萌芽”(如长安汽车集团的前身),也不认同“长春市”或“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若以此种划分作为圈定中国汽车工业50年的底线的话,那么,近4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则应该被视为“腾飞阶段”,而这样一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也就不是五十年了。
总之,无论是把“中国汽车工业50年”圈定在哪一年哪一地都无关宏旨,重要的是在即将开锣的各式各样的庆祝或纪念活动中,如何坚持用科学的态度来面对历史。单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其去年下发的通知中所倡导的“生动真实地再现历史,客观冷静地审视中国汽车工业同世界的距离,探索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等原则要求,倒是充分地体现这一点。
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就要充分尊重历史所具有的客观性,既要看到其进步的一面,又要看到其落后与不足的一面。因为,无论宏观还是微观,所有的历史都是一部无法改写的大书,最简单的理由就是“历史是在不可倒流的时光中已经发生过的事实”。
历史的长河总是在不断地奔涌向前。同样,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之中,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一个重要标志,尊重历史自然也就包括了对于科学严肃性和纯洁性的尊重。例如,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虽然至今还在被子孙后代们引以为豪,但究其对人类文明的推动和发展,其威力之大和用途之广却是咱老祖宗所始料不及的。如果仅把目光停留在“发明权”上,就未免太有些小家子气了。客观说,西方人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拿去造了快枪快炮,回过头来还用其打过中国人,这从民族自尊心上来讲的确是让人受不了的,但单就火药制造技术的丰富与发展来说,那些把中国的四大发明拿去并使之发扬光大了的西方科学家和制造商们,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方面的功绩却与我们的老祖宗是有着同样值得称颂的功绩的,不仅火药如此,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亦同样如此。无数史实证明,任何发明创造,只有融入到人类集体的智慧结晶之后,才能得到充分的丰富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
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不仅要客观公正,而且要敢于面对历史的真实,尤其在纪念或庆祝“中国汽车工业五十年”的时候,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回顾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面向未来。据有关史料显示,在1949年至1965年的14年中,中国汽车工业“创建”之初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在“前苏联援助中国建设一批重点工业项目中列入建设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的背景下诞生的,其中所指的“一座现代化的载货汽车工厂”,就是后来被人们简称为“一汽”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也就是今天一汽集团的前身。如果按“自主知识产权”的定义对其重新解读的话,一汽的“国”字号品牌里至少是要打些折扣的,因为在“前苏联援助”的这句话里,至少包含了人家曾经出过的图纸和专家,而“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基本定义却是不容置疑的“独创性”。另外,在这14年里,虽然“国家对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其发展速度却是相当缓慢的,全国14年生产的汽车总量,还不如当今一个中等规模的汽车厂家的年生产量,如此缓慢的速度,当然值不得为其敲锣打鼓了。
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不仅要敢于面对真实的历史,而且要善于“闻过则喜”,勇于把“落后”的历史当作未来“进步”的一面镜子。如果明明是“短儿”却偏要护着,甚至用“以偏概全”的不恰当方式来夸大成绩,恐怕就会有阿Q遮盖头上疥疮的嫌疑了。
史料证实,从1966年至1980年的12年中,也就是被人称之为“成长阶段”里,中国陆续兴建了一批“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的汽车厂,其中“解放牌车型20多家,北京130车型20多家,跃进车型近20家,北京越野车近10家;改装车生产厂点近200家”。这些厂家共生产大、中、轻型客车13400辆。全国累计生产各类汽车163.9万辆。
12年对于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正是其从嗷嗷待哺到完成性别特征的迅速成长时期,而中国汽车工业的这个“成长阶段”却只能以“保有量”的方式统计出累计生产各类汽车169万辆,其中148万辆还是载货汽车。若按平均年产量来算,每年也不过就13万辆左右。与此同时,世界汽车工业在这一时期却进入了迅猛发展阶段,那些数字不说也罢。需要看清的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阶段”依旧是在蜗行之中,离“先进”的头衔远得很。
再看1981年至1998年的又一个17年,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这短短的17年间,中国汽车工业就完成了“汽车老产品(解放、跃进、黄河车型等)的升级换代,结束了30年一贯制的历史”,“汽车、摩托车车型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增长,全国生产的各类汽车累计为1452万辆”。
显然,这个阶段比前两个时期的发展快了许多,但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近4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巨大变化。据统计,从1999年至2002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从1998年的163万辆和160万辆,跃升到2002年的320万辆和322万辆,几乎翻了一番。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4 %和19.1%;私人汽车保有量2001年达到770.78万辆,比1998年增长82%;其中私人客车保有量2001年达到470万辆,比1998年增长103.7%。摩托车产量则连续4年超过千万辆,年出口超过20%,成为世界第一大摩托车生产国。难怪中汽协一位负责人感慨地把这4年称之为“是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健康发展的4年;也是我国汽车工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深刻变化的4年。”
事实也是如此,在并不太短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中,真正称得上“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就在这4年里,而导致其“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我国汽车工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健康是相对于不健康而言的,很显然,相对于近4年来的健康发展,中国汽车工业此前所走过的路应该说是一条不健康或至少是不怎么健康的路。在回顾与总结中国汽车工业半个世纪的发展史时,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因为它直接关系着中国的汽车工业能否健康地走向未来。历史是不能改写的,但未来却可以浓墨重彩地描绘。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历史,同样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未来。
如今,中国不仅加入了WTO,而且正在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的步伐。在这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只有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才能脚踏实地的面对未来,从而也才能虚心地吸纳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给我们的科学成果和现代理念,信心百倍地去锻造我们的光荣与梦想。在党的十六大方针指引下,中国人民正在离小康社会越来越近,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竞技舞台。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汽车工业不仅正在迎来了一个有史以来的最好的发展时期,而且必将在崛起之时成为各国的汽车制造商们的一个强大而友善的竞争对手。

㈦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回:第一个阶段:中答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㈧ 中国汽车的发展史

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探索、发展、成熟三个阶段。
探索:
1958年内地第一辆自制轿车诞生。
新中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0年,毛主席访问苏联期间,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1953年,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破土动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首批12辆汽车试制成功。这12辆解放牌汽车的下线,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1958年5月5日,中国第一辆自己制造的轿车——“东风”在一汽诞生,从而开启我国民族轿车工业的新篇章。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轿车填补了中国工业的空白。
发展:
1985年内地第一家合资厂出现。
1985年,内地第一个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轿车工业的开端。当时规定,中德双方投资比例分别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0%,德国大众汽车集团40%、大众汽车投资有限公司10%。
随后,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此外,我国还引进了夏利、奥迪等车型。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进一步深入,两个新建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起点都比较高,富康引进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车型,一汽引进了先进的20气阀发动机制造技术,并向德国出口这种发动机部件。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著提高,而车价大幅度下降,轿车开始迅速进入百姓家。1998年,我国轿车产量达到43万辆,大约占汽车总产量的40%,汽车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成熟: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跃居世界第一。从1998年之后,乘用车销量开始超过商用车销量。汽车工业也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发生重大变化。此外,以中外合作和技术引进为基础的我国轿车工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广州本田、上海通用和大众分别引进了最新的高档车型雅阁、别克和奥迪A6,这几个车型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轿车产品和生产技术赶上世界的发展步伐。
1998年前后,自主品牌奇瑞、吉利等也开始成立,自主品牌开始探索自主造车之路,并迅速发展壮大。
中国汽车工业在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并向汽车产销大国迈进。2009年,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阅读全文

与中国汽车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