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感受历史文化名城余姚

感受历史文化名城余姚

发布时间:2021-02-02 20:59:13

『壹』 余姚的故事,简短一些,50字左右

余姚历史悠久,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境内的河姆渡遗址距今已有七千多内年的历史容,是长江流域母系氏属的代表性遗址。从秦代以来,涌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东汉时期高风亮节的严子陵,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以及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等,因此享有“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的美誉。

『贰』 余姚的由来

余姚历史见于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春秋时期余姚属越国,战国中期余姚成为楚国辖地。余姚秦时置县,建县已有 2200 多年历史。 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 1995 年,余姚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 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 200 ),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直至今日,余姚历史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

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 1973 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它的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遗存,足以让人们叹为观止, 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二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 群彦争辉, 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三国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学家;东晋时的虞喜,最早发现了“岁差”;隋唐时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在众多的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三是浙东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余姚梁弄。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叁』 余姚博物馆参观记

我最近听说新建的余姚博物馆已经向游人开放了。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博物馆。

一进博物馆,“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头戴笠帽,手拿撑竿的老人塑像。这位老人正站在一叶小舟上,小舟似乎正行驶于一条弯弯曲曲的蓝色“水路”上,我们就沿着这条“水路”进入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舜耕历山”这四个大字的浮雕。在浮雕下,则是余姚古人造出来的石器工具。顺着“水路”,两边的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铜器、陶器、瓷器等等。走过一些古代书画作品的展厅,我们便来到一个大屏幕前,那里正在介绍古代盐的制作过程,旁边摆放着许多工具:耙子、水车、织布机、风箱、石磨等。

我们登上“通济桥”就到了二楼。这时,我来到一个学堂,只见桌上端端正正地摆放着文房四宝。出了学堂,经过介绍余姚四贤的走廊,我就来到了“古城余姚”。古桥上有一队人正在舞龙,前面鸣锣打鼓,一位坐在轿上的官人正在巡游。岸上的一个铁匠铺里传来一阵阵“当当”的打铁声。戏台上正演得精彩,肉铺、中药店、茶馆和布店里的店主正等待着顾客的光临。各种新鲜蔬菜摊临街摆放,一艘运着蔬菜的小船刚刚靠岸,摊主用余姚土话吆喝着:“和饭买吗?”“和饭好买了。”整个古城显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时间过得可真快,出了“古城余姚”,我就参观完了整个博物馆。

『肆』 余姚历史

余姚历史见于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春秋时期余姚属越国,战国中期余姚成为楚国辖地。余姚秦时置县,建县已有 2200 多年历史。 1985 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 1995 年,余姚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 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 200 ),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直至今日,余姚历史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

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 1973 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它的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遗存,足以让人们叹为观止, 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二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 群彦争辉, 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三国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学家;东晋时的虞喜,最早发现了“岁差”;隋唐时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在众多的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三是浙东红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余姚梁弄。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余姚市首批历史风貌建筑名录
(共50处)
序号 名 称 时 代 地 址
1 桐岭凉亭 清 丈亭镇凤东村桐岭自然村
2 官房任氏进士第 清 丈亭镇汇龙村上徐塔自然村
3 明山庙 清 大岚镇雅庄村大陈自然村
4 甘竹庵 清 大岚镇新岚村甘竹自然村
5 陈宫庙 清 大岚镇戴糜村糜山自然村
6 俞氏宗祠 清 大岚镇大俞村
7 青阳亭 清 三七市镇叶家湾村(青阳山小岭顶)
8 张氏老宅 民国 三七市镇三七市村老街13号
9 郭王庙 清 三七市镇二六市村后房自然村
10 陈氏廿七房大宅 清 三七市镇二六市村官桥自然村
11 姜氏九房老宅 清 梨洲街道姜家渡村西姜自然村
12 黄氏老宅 清 梨洲街道雁湖村何胜自然村
13 兴隆庙 民国 梨洲街道金冠村冠佩自然村
14 双喜桥 民国 梨洲街道金冠村冠佩自然村
15 徐氏老宅(陈云来姚避居处) 明 阳明街道龙泉社区逊埭路
16 鲁氏祠堂 民国 阳明街道北郊村
17 源茂老宅 清 阳明街道老方桥老街
18 赵氏启承堂 清 兰江街道冯村
19 金山新墅 民国 凤山街道同光村苏家
20 徐氏洋楼 民国 凤山街道宪卿第社区府前路
21 唐家墙门 清代 四明山镇棠溪村
22 唐氏祠堂 清 四明山镇棠溪村
23 天兴庙 清 四明山镇北溪村
24 翁氏老宅
清 大隐镇大隐村山王殿路
25 三官殿 清 临山镇临山村
26 邵氏老宅 清 临山镇临城村新邵家弄
27 陶氏老宅 民国 临山镇临山村南二弄
28 胡氏三房大宅 清 马渚镇斗门村山前胡家自然村
29 陈氏老宅和积谷仓
清 马渚镇渚北村后陈自然村
30 乐安寺 清 马渚镇乐安湖村寺前自然村
31 介眉堂 民国 朗霞街道朗霞村朗霞中街
32 干氏老宅 清 朗霞街道干家路村东干六房漕
33 施氏老宅 清 泗门镇海南村施家
34 谢氏六房宅院 清 泗门镇东大街社区
35 蔡元房 清 泗门镇东大街社区
36 泰和里谢宅
民国 泗门镇西大街社区
37 诸氏老宅
民国 泗门镇汝湖社区红桂路
38 吴氏旧宅 清 牟山镇魏家村吴昂头自然村
39 魏家祠堂 清 牟山镇牟山村后方自然村
40 双桂楼 清 低塘街道低塘村
41 黄家墙门
清 低塘街道低塘村镇北路68号
42 胡家大院-通议第 民国 黄家埠镇五车堰村
43 断塘庙
清 黄家埠镇黄家埠村冯家自然村
44 谢家墙门 民国 陆埠镇上街树场弄
45 项氏老屋 清 陆埠镇兰山村项家
46 章氏老宅 清 陆埠镇干溪村
47 赵家祠堂 清 陆埠镇五马村
48 钱氏擂鼓墙门
清 河姆渡镇芦山寺村浪墅桥自然村
49 雨花庵 清 河姆渡镇车厩村后岸自然村
50 福泉桥 清 河姆渡镇河姆村

『伍』 浙江省目前的七个历史文化名城是那几个

浙江省内国家级、省级、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个):杭州、绍兴、宁波、衢州、临海、金华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6个):嘉善县西塘镇、桐乡市乌镇、湖州南浔区南浔镇、绍兴县安昌镇、宁波江北区慈城镇、象山县石浦镇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武义县俞源乡俞源村、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1991年10月公布,6个):温州、余姚、湖州、舟山定海、金华(已升国家级)、东阳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2000年1月21日公布,6个):嘉兴、兰溪、天台、松阳、瑞安、龙泉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91年10月日公布,15个):余杭塘栖镇、萧山衙前镇、宁波江北慈城镇、余姚梁弄镇、象山石浦镇、永嘉岩头镇、湖州南浔镇、海宁盐官镇、桐乡乌镇、绍兴东浦镇、绍兴柯桥镇、绍兴安昌镇、诸暨枫桥镇、江山二十八都镇、温岭市箬山镇(已并入石塘镇)

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991年10月日公布,4个):乐清仙溪镇南阁村、永嘉岩头镇苍坡村、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遂昌县焦滩乡独山村

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0年1月21日公布,25个):萧山进化镇、建德市新叶、富阳市龙门镇、临安市河桥乡、宁海县前童镇、慈溪市鸣鹤镇(现属观海卫镇)、永嘉县枫林镇、平阳县腾蛟镇、嘉善县西塘镇、嵊州市崇仁镇、诸暨市斯宅民居、金华县曹宅镇、武义县俞源乡、义乌市赤岸镇、浦江县郑宅镇、仙居县皤滩乡、台州市路桥、温岭市新河镇、舟山市马岙镇、平湖市当湖镇南河头、金华县孝顺镇山头下村、武义县武阳镇郭洞村、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松阳县大东坝镇石仓村

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6年6月2日公布,33个):桐庐县深澳镇(现与窄溪、石阜2镇合并为江南镇)、淳安县浪川乡芹川村、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的水碓坑村和黄坑村、瑞安市飞云镇林垟、永嘉县岩坦镇屿北村、苍南县桥墩镇碗窑村、苍南县金乡镇、泰顺县雅阳镇的百福岩村和塔头底村、德清县新市镇、嘉兴市新塍镇、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嵊州市竹溪乡竹溪村、义乌市佛堂镇、永康市石柱镇厚吴村、兰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兰溪市永昌街道、武义县大田乡岭下汤村、浦江县白马镇嵩溪村、江山市清湖镇、江山市石门镇清漾村、龙游县湖镇镇、龙游县石佛乡三门源村、开化县霞山乡、温岭市温峤镇、天台县街头镇、仙居县白塔镇高迁古村落、丽水市莲都区西溪乡、青田县阜山乡、松阳县赤寿乡界首村、遂昌县王村口镇、龙泉市龙南乡上田村、岱山县东沙镇

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06年6月2日公布,2个):海宁市南关厢、台州市椒江区章安

温州市级历史文化街区(第一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个):平阳县昆阳镇坡南街区

温州市级历史文化村镇(第一批,2006年12月21日公布,12个):平阳县凤卧镇、平阳县青街畲族乡、文成县南田镇、泰顺县筱村镇、瑞安市高楼乡、乐清市仙溪镇北阁村、乐清市城北乡黄檀硐村、乐清市淡溪镇黄塘村、永嘉县大若岩镇埭头村、永嘉县潘坑乡岩龙村、文成县岭后乡雅庄村、泰顺县新浦乡库村

宁波市级历史文化村镇(第一批,2005年8月日公布,10个):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余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宁海县深甽镇清潭村、象山县晓塘乡黄埠村、象山县西周镇儒雅洋村、鄞州区茅山镇走马塘村、鄞州区章水镇蜜岩村、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东钱湖旅游渡假区东钱湖镇韩岭村

浙江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处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 雁荡山风景名胜区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天台山风景名胜区 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 楠溪江风景名胜区 莫干山风景名胜区 雪窦山风景名胜区 双龙风景名胜区 仙都风景名胜区 江郎山风景名胜区 仙居风景名胜区 浣江—五泄风景名胜区 方岩风景名胜区 百丈祭飞云湖风景名胜区 方山—长屿硐天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的天姥山风景名胜区

西湖 宋城 雷峰塔 杭州乐园 未来世界 东方文化园 野生动物世界 双溪竹海 千岛湖 瑶琳仙境 浙西大峡谷 安吉竹子博览园 乌镇 西塘 大慈岩 大明山 南浔 太湖 富春桃源 桐庐垂云通天河 盐官观潮 嘉兴南湖
鲁迅故里 柯岩 兰亭 会稽山 五泄 新昌大佛寺 普陀山 溪口
滕头 宁波天一阁 天下玉苑 雅戈尔动物园 丹山赤水 五龙潭 中国渔村 宁波松兰山海滨
天台山 仙都 八面山影视城 长屿硐天 临海江南长城 雁荡山 楠溪江 天目山 温州江心屿 龙游石窟 仙居 江郎山 义乌国际商贸城 诸葛八卦村 仙华山 双龙

『陆』 余姚市最近几年怎么规划

今日余姚 余姚,地处美丽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工商经济发达的宁绍平专原中心。面积属1527平方公里,人口83万。全域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裕,雨量丰沛。余姚秦时置县,史有“东南最名邑”、“文献名邦”之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柒』 书城杯:感受历史文化名城余姚

余姚市,浙江省宁波市代管县级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南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1]

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总人口约120万,市人民政府驻兰江街道北兰江路1号。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东南名邑”和“文献名邦”。[2]1历史沿革编辑由来

余姚得名,说法不一。一说,《风土记》载,舜文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云余姚”)。另一说,《越绝书》裁,夏少康封少于无余于会稽,以奉禹记,姚乃其届邑,故曰余姚。《山海经》郭璞注,句余山在会稽余姚县南,句章县北,故此二县因此为名云,此为第三种

说法。还有一说,“邑有句余山,又南有姚江”,故名。再有一说,明代《郡县释名》说,县隶会稽,在余姚山之西,以河东有姚姓,故曰余姚。近有人主张,余姚为越语地名,其义石明。[3]历史
秦时置余姚县(一说汉建),属会稽郡。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始筑县城,为浙东古县城之一。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唐初“余姚之境东包明州,西辖上虞,为越州巨镇”,一度升为姚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姚州)。宋为“望县”,“东南最名邑”。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改为余姚州。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州复县。1911年11月8日(清宣统三年九月十八日)余姚光复。1949年5月23日余姚解放,新中国建立后,境域多次变动,最大一次是1954年,大古塘以北棉区划归慈溪县,慈溪县西部稻区、山区划归余姚县。1985年7月26日撤县设市,设9区、8个镇、63个乡。2006年1月1日,原东北街道更名为凤山街道,西北街道更名为阳明街道,东南街道更名为梨洲街道,西南街道更名为兰江街道。2012年,辖阳明、凤山、梨洲、兰江、低塘、朗霞6个街道,黄家埠、临山、泗门、小曹娥、牟山、马渚、丈亭、三七市

、河姆渡、陆埠、大隐、梁弄、大岚、四明山14个镇和鹿亭乡,隶属宁波市代管。
2行政区划编辑余姚市辖6个街道、14个镇、1个乡: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4]3地理环境编辑地理位置
余姚市位于中国浙江省宁绍平原,东经120至121度,北纬29至30度,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
1°09′、北纬30°30′。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与宁波市江北区、鄞州区相邻,南枕四明山,与奉化、嵊州接壤,西连绍兴市上虞区,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钱塘江、杭州湾中心线与海盐县交界。[5]地形地貌
余姚属浙东盆地山区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区,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微陷。南部为四明山区,山峦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盆地、谷地,最高峰芦山乡青虎湾岗

,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残丘,点缀两岸;北部为滨海冲积平原。总面积150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805.09平方公里,占52.73%,平原432.51平方公里,占28.33%,水域289.26平方公里,占18.94%。余姚耕地64.35万亩,园地9.84万亩,林地72.15万亩。主要河流姚江,源于境内四明山夏家岭,自西向东流经中部,汇入宁波市甬江出海,全长109公里,境内流长54公里,支流30余条,纵横交错,织成水网。并有众多湖塘水库。[4]。
气候特征
余姚地处亚热带南缘,属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总时数2061小时。年平均气温16.2℃,7月份最高,平均28.3℃,1月最低,平均4.1℃。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9.5℃(1983年7月31日),最低-9.8℃(1977年1月31日)。雨量充沛,年平均隆水量1547毫米,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年降水的70%以上。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每秒2-3米。夏秋间多台风和热带风暴,冬季四明山区有积雪。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6]余姚北部全境为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海水潮位低,含沙量高而变幅大,杭州湾为中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9.8米,余姚海域年平均潮差:黄家埠2.5米、小曹娥3米。[6]4人口编辑人口发展
古代
余姚自秦朝建县后,最早人口记载始于晋代,晋太康年间(280--289),余姚县有居民3750户,至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有21063户、41913男丁,南宋嘉泰元年(1201)户增至30883,男丁减至33145。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有户43847,人口242691,是人口较多的县。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有户51188、人口206054,人口比元朝时期锐减36637,其原因由于赋税重,多隐瞒户口,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直至明万历年间(1573--1620)有户41847,人口158392,人口持继减少。清朝康熙时期,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政策,人口聚增,至乾隆五十六年(1791)户增至101384,人口增至472916,直到宣统二年(1910),余姚县有正户83357,附户37473,人口增加到630416,其中男322224,女308192。
民国
民国30年(1941)户153396,人口703759,其中有男373296人、女330463人,突破县域人口70万的大县。抗战至解放前夕,人们流离失所,人口急减,到民国37年(1948)减至户146316,人口664702,其中男343139人,女321563人。
新中国后
1949年,总人口672947人,其中男349333人,女323614人,;至1954年,调整县境行政区域,人口有较大变化,余姚北部的浒山、周巷、庵东等人口大镇划入慈溪,其中1953年划县境前,有户数170220,总人口697788,其中男367133人,女330655人,划县境后的
1954年,户数减至117414,总人口减至453822,其中有男231449人,女222373人,划县前后,人口减少达243966人。1955年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人口增长与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直接相关联,至1965年,人口达到602292,户135790,平均每户人口数4.38;1973年,人口达到704641,户164363,平均每户人口数4.30;至年,人口突破80万,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余姚市总人口为852719人,2006年底,总人口减至825800万人。[7]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余姚市常住人口为1010659人,其中余姚市户籍人口为837224人,常住人口同2000年第五次中国人口普查的85271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57940人,增长18.52%。外来人口流入的大幅增加成为余姚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余姚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235269人,占全部常住人口的23.28%。[8]人口构成
余姚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512316人,占50.69%;女性人口为498343人,占49.3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80。[8]余姚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1891人,占11.07%;15-59岁人口为741499人,占73.37%;60岁及以上人口为157269人,占15.5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01715人,占10.06%。[8]余姚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72909人,占66.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7750人,占33.42%。[8]民族情况
余姚为汉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多是解放后,因工作或婚嫁等原因,迁入境内。1953年余姚县第一次人口普查,均为汉族。至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汉族占99.97%,蒙、回、藏、苗、壮、满、畲等八个少数民族166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10个84人;至2006年,少数民族22个。[7]你可以到网络查看下余姚,有很多你要知道的东西。

『捌』 求 一篇写余姚文化的文章 300字以上

余姚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余姚先人为主体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姚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史前文化,璀璨夺目。
距今七千年前,余姚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使余姚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河姆渡镇,因遗址所处的姚江河姆渡口而得名。1973年6月,当时的罗江公社在建造排涝站时发现。经调查,该遗址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经过1973年和1978年的两次科学发掘,共揭露面积2800平方米,出土了大批重要遗物、动植物遗存、大片木结构建筑遗迹和大量的人工载培稻谷。经碳 14测定,该遗址的最早年代在7000年前,河姆渡遗址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罕见的珍品而闻名于世,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1977 年,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将该文化类型命名为“河姆渡文化”。经过20几年的考古实践,可以发现河姆渡文化是以姚江流域为中心,广泛分布于宁绍平原,并跨越东海,直至舟山群岛。至今,在姚江流域,已发现了20几处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大多位于余姚市境内,比较著名的有丈亭镇鲻山遗址、三七市镇田螺山遗址、河姆渡镇鲞架山遗址等。河姆渡文化在中国考古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良渚文化一起被称为浙江史前文化的“两朵奇葩”。
二、千年古城,历史悠久。
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具有近2000年的建城史,为浙东地区著名的古城之一。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200),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直至今日,余姚历史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
三、名人辈出,光耀中华。
余姚历代名人辈出,群星璀灿,光耀中华。汉代高士严子陵,以高风亮节著称于世。晋代有天文学家虞喜,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岁差”。唐代有“初唐四书家” 之一的虞世南,元代有名医滑寿。至明清时期,姚江人物甲天下,仅明朝一代余姚中进士387人,其中状元3人,并有武进士43人。其间有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被日本奉为“胜国宾师”的中日文化交流先驱朱舜水、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家黄梨洲等。梁启超曾说:“余姚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及海东”。
四、红色摇篮,谱写壮丽。
余姚也是一方红色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梁弄。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从1942年至1945年,浙东军民组织大小战斗643次,攻克日伪大小据点110余个,击毙、击伤、生俘日伪军万余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梁弄也因而被称为“浙东延安”而载入史册。
五、文献名邦,遗泽丰厚。
余姚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有“东南名邑”和“文献名邦”的美誉,历史文化的积淀十分丰厚。至今,余姚市境内拥有各类人文胜迹500多处,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00余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处。另外,市文物部门还收藏有新石器时代至解放战争时期的金石、陶瓷、书画等文物8000余件,古籍近40000册。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余姚数千年灿烂历史的见证。

阅读全文

与感受历史文化名城余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