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电控发动机发展历史

电控发动机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10 00:35:37

❶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如何

始于20世纪60年代抄,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为了改善部分性能而对汽车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在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机;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为解决安全,污染和节能三大问题,研制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防滑制动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电子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底盘,车身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

❷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汽车电子技术已经全面覆盖汽车行业。如今的汽车先进的技术都于电子技术挂钩专:电喷发动属机,电动车窗,电动座椅,电控车身稳定系统,电子显示屏,电控悬架等等。而如今的汽车都配备了一个电脑—ECU来调节整个汽车的运行,汽车电子技术已经成了汽车技术进步的最大源泉。

❸ 世界上第一台电控发动机诞生于哪一年

世界上第一台电控发动机诞生于于1967年,由德国保时捷公司研制的。汽车电控发动机,即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是装有电脑、传感器、执行元件的智能控制发动机。

❹ 发动机电控的发展

始于20世纪60年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为了改善部分回性能而对汽车产答品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在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机;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为解决安全,污染和节能三大问题,研制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防滑制动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电子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底盘,车身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

❺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0年代初,人们开始对汽车发动机周围零部件的电子化进行研究。首先使电压调节器及点火装置电子化。196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开始采用is电子调节器,并于1967年以后在所有车中都换用IC电子调节器。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采用此电子点火装置,并逐渐普及使用。1974年起、通用公司开始装备加大火花塞电极间隙、增强点火能量的高能点火系统,并且力图将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电子控制电路制成为一体。真正的电子控制点火系是由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首创于1976年,称为电子式稀混合燃烧系统(ELBS),它根据进气温度、冷却水温、转速、负荷等由控制器(微型计算机)计算出最佳点火时刻,指令点火。
1977年,美国通用公司推出最早的数字控制点火系统,称为迈塞(MISA)R微机点火和自动调节系统。福特公司则首先开发了同时控制点火时刻,废气再循环和二次空
气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电子燃油喷射的最初设想是在波士(Bosch)公司于1952年成功地将汽油机实现了直接喷射后,1957年由奔迪(Bendix)公司始创,而真正批量实现产品是1967年波士公司的D型燃油喷射装置,它根据进气歧管压力控制燃油喷射。为解决D型喷射装置存在的系统精度稍低,排放难以控制的问题,1972年波士公司便推出了L型燃油喷射装置,它直接测量进气量以控制燃油喷射。80 年 代 初,根据节气门开度和曲轴转速确定喷射的M型燃油喷射装置问世。之后,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在全世界逐步推广和发展。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使得单一功能的控制技术被整机集中控制取代,同时实现优化的点火正时和精确的空燃比控制。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开发了能综合控制喷油、点火时刻、废气再循环、空燃比和怠速,并具有自我诊断功能的综合控制系统。
80 年 代 后期,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出现(如MCS一96),它适用于在更加复杂的实时处理系统中。高性能16位单片机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和强大的性能可以使发动机的控制策略更加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增强了系统的自学习、故障诊断及失效保护等方面。
90 年 代 ,23位单片机开始逐步得到应用,硬件上还采用了可编程逻辑阵列,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微处理器外围芯片大规模集成化等电子技术。硬件功能的培强使得控制向整车方向发展,如Buick轿车采用了多种电子控制系统:动力总成(含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系统PCM、防抱死制动与牵引力控制系统EBC/EBTCM、安全气囊系统SIR、车身控制系统BCM等,其中PCM采用无分电器点火系统DSI和进气道多点顺序喷射系统。发动机控制包括:空燃比、燃油蒸发净化EVAP、怠速、排气再循环EGR、冷却风扇,空调离合器、点火提前角和点火闭合期。变速控制包括自动换挡等。
在应用单片机的电子控制装置中,控制程序被存储在微处理器或外部存储器的ROM、EPROM、EEPROM中.程序语言卞要采用汇编语言。在发 动 机 的控制理论方面,发动机的控制从以传统的查表法和PID控制方法向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神经网路控制、模糊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方向发展,智能控制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成为现在的一个研究热点。但目前,这些新的控制方法在成熟的产品中还不多见。

❻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汽车电子技术已经全面覆盖汽车行业。如今的汽车先进的技术都于电子技术挂钩回:电喷发动机,电动车窗答,电动座椅,电控车身稳定系统,电子显示屏,电控悬架等等。而如今的汽车都配备了一个电脑—ECU来调节整个汽车的运行,汽车电子技术已经成了汽车技术进步的最大源泉。

❼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回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主要是答为了改善部分性能而对汽车产品进行的技术改造,如在车上装了晶体管收音机。
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期,为解决安全、污染、和节能三大问题,研制出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防滑制动装置和电控点火系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电子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底盘、车身、和车用柴油发动机多个领域。
目前发动机上常用的电控系统有: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点火系统、怠速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警告提示系统、自我诊断与报警系统、失效保护系统和应急备用系统。

❽ 谁能提供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背景和发展史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发展历程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技术最早应用于飞机发动机,二战结束之后,燃油喷射技术才逐渐被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上。1952年,曾用于二战德军飞机的机械式汽油喷射技术被应用于轿车,德国戴姆乐-奔驰(Daimler-Benz)300L型赛车装用了德国博世(Bosch)公司生产的第一台机械式汽油喷射装置。
1953年,美国本迪克斯(Bendix)公司着手开发电控汽油喷射(Electric Fuel Injection,EFI)装置,1957年,该公司的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问世,并首次装于克莱斯勒(Chrysler)豪华型轿车和赛车上。 但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车用汽油喷射装置大多采用机械式喷射泵,其结构和原理与柴油机喷油泵很相似,控制功能是借助于机械装置实现的,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多用于豪华型轿车和赛车。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受排放法规的影响,使电控汽油喷射(EFI)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展。1967年,德国博世公司研制成功K-Jetronic机械式汽油喷射系统,并进而成功开发增加了电子控制系统的KE-Jetronic机电结合式汽油喷射系统,使该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67年,德国博世公司率先开发出一套D-Jetronic全电子汽油喷射系统并应用于汽车上,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批量生产,在当时率先达到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废气排放法规的要求,开创了汽油喷射系统的电子控制的新时代。上,之后,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又进一步发展成为LH-Jetronic系统,后者既可精确测量进气质量,补偿大气压力,又可降低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且进气阻力进一步减小,使响应速度更快,性能更加卓越。1979年,德国博世公司开始生产集电子点火和电控汽油喷射于一体的Motronic数字式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它能对空燃比、点火时刻、怠速转速和废气再循环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电控汽油喷射技术日趋完善,性能优越,使得电控汽油喷射装置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得到迅猛发展。

❾ 电控发动机的历史背景

1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背景
在40年代,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拜耳发动机制造厂首次将燃油喷射系统装备汽车发动机上,但由于各种原因,只是在德军飞机上采用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
50年代,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在其生产的奔驰300l型汽车装备机械式燃油缸内喷射系统。1953年美国bendix(朋迪克斯)公司开始开发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1957年朋迪克斯公司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问世,并装备在克菜斯勒轿车上。
60年代,由于电子技术发展非常活跃,加之一国家对汽车废气排放浓度限制,一度出现世界能源危机,各国汽车制造厂家对化油器做了各种改进,仍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限制。1967年,德国bosch(波许)公司首次开发一jetronic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并应用伏克斯瓦根vw-1600轿车上,对美国大量出口,率先达到一些国家废气排放浓度的限制。
1973年,德国bosch(波许)公司推出l—jetronic型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质量流量控制lh—jetronic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979年,德国bosch(波许)公司生产了集电子点火和电控燃油喷射于一体的motronic数字式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1980年美国gm(通用)公司ford(福特)公司首先推出spi单点喷射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新技术的进展,大有取代传统式化油器的趋势。
80年代,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在汽车上应用已广泛。据统计,1993年采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比重:美国100%,日本80%,德国98%。不仅在轿车上,而且在个种类型车上采用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充分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电子燃油喷射代替传统化油器,大大改善了发电机的动力性能,提高了发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高空燃控制精度是电子燃油喷射的最大优点,无论是环境中气温=大气压等条件变化或是加速、减速、过度等非稳定工况以及起动、暖机、高温行使、再起动等冷热工况时,发电机都能获得精确符合要求的空燃比,从而全面地改善了使用性能。在稳定工况下,电子控制喷射利用氧气传感器反馈控制空燃比,集合三触媒反映器的作用,可以获得最佳的排气净化效果。而在其他工况,由于空燃比的精确控制,能实现按需供油,因而降低了燃油消耗量。
电喷技术的出现是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的结果。今后随着微型计算机功能和控制技术的进步,发电机控制将会向全面集中控制的方向发展,电子控制汽油喷射装置将作为集中控制系统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与之配合发展。同时,随着控制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在电控技术中新控制原理的应用和实用化也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研究课题。
电喷发动机是21世纪我国车用发动机发展的方向。按照汽车电子装备产品“十五”规划,我国将在“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汽车电喷系统、abs和安全气囊三大电子装备。efi系统是我国集中发展、扶植的汽车产品关键总成和系统零部件。目前国内efi系统产品有单点喷射式和多点喷射式,控制方式即有单独控制,也有集中控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关键部件国产化进程缓慢,部件关键工艺有待国产化,中央处理器正在过产化过程中。我国的目标是经过“十五”技改后,产品水平和工艺水平达到国外20实际90年代水平。
2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概况
早期的汽油喷射系统采用机械式控制方式,在飞机发动机上得到应用。二战结束后,汽油喷射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得到应用,但由于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只应用于一些高级轿车及赛车。
60年代,由于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受汽车排放法规的影响,汽油喷射技术向一般汽车推广使用。
进入70年代,能源危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电控汽油喷射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经历了从晶体管,集成电路到微机控制,从模拟式到数字式的发展过程。1967年,德国bosch公司bendix公司专利基础上,率先开发出一套d-jetronic汽油喷射系统,并于70年代首次批量生产,率先达到当时美国加州汽车排放法规的要求,开创了汽油喷射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历史。为了改善d-jetronic系统工况变化时的不良控制效果,bosch公司又开发出质量流量控制的l-jetronic电控喷油系统。之后,l-jetronic系统进一步发展成lh-jetronic系统。lh-jetronic系统即可精确测量空气流量,又能补偿大气压力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又进一步减小了进气阻力,响应速度更快,性能更加优越。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为汽车发动机达到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综合控制系统的诞生创造了有利条件。1979年,bosch公司开始生产集电子点火和电子喷油于一体的motronic数字发动机综合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能对空燃比、点火时刻、怠速转速和废气再循环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随后,世界各大汽车生产厂家相继推出自己的产品,包括gm公司的efi系统和tbi系统、ford公司的eec系统、chrysler公司的cfi系统、日产eccs系统、丰田tccs系统、三菱ect-jet系统和lucas的ems系统,与此同时,传感器和汽车专用控制芯片得到了迅速发展。
80年代以前,汽油机喷射多采用多点汽油喷射系统,1980年,gm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tbi系统,该系统采用低压喷射,使用更低的喷油压力和较少的喷油器就能够满足当时的法规要求,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1983年,bosch也推出了mono-jetronic单点汽油喷射系统。
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对发动机性能结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法规要求的进一步严格,多点汽油喷射系统重新显现出优势并再次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微处理器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各种性能指标确定发动机系统的最佳特征,可以相应于各种工况、环境和状态自动作相应调整和补偿,使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最优状况运行。
目前电控的内容主要包括:燃油喷射控制、点火及爆震控制,此外还有怠速控制、超速保护、减速断油、废气再循环控制、增压控制、可变气阀定时控制、发动机故障自诊断和故障安全系统等。
3 电控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汽油机电控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作为一种新技术已在汽车工业中建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汽油机电子控制的发展趋势还十分强劲。汽油机电控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3.1 控制器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发动机的控制器在小型化的同时功能越来越强。目前,电控单元的硬件不断丰富,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数据采集、计算和通讯速度不断提高,对燃烧压力的瞬态变化也能进行实时处理。发动机控制向综合控制方向发展,不仅是实现对发动机本身的控制还同时兼有车辆自动变速、主动悬架及车速控制等的汽车综合管理系统。当前,16位机取代8位机成为车用微机的主流机型,而且向32位机迈进,这将有力地支持控制系统发展更多、更高级的功能。
3.2 传感器 传感器的发展趋势是走向小型化、集成化及智能化,能够对温度、电压进行自动补偿,并自动恢复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性能衰退;具备自诊断及自修复功能,并直接输出数字信号,简化控制单元;传感器本身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目前新型传感器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燃烧数据传感器研制和发动机输出参数检测两个领域。
3.3 控制软件的发展 突出表现在新型控制理论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实际应用,汽油机的控制理论从开环控制走向闭环控制,从最优控制走向自适应、自学习控制,最终走向神经网络智能控制。未来一段时间内,控制软件发展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①为新的变量开发控制算法;
②为开发控制算法进行仿真研究;
③为车外诊断的专家系统和在车内使用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应用研究。
新一代电控发动机的研制包括:
a)汽油机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
b)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的研究。
总之,电子控制在当前发动机控制发展中起了核心作用。今后的发动机电控将随着社会的各种要求和各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向高精度、紧凑化方向发展。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阅读全文

与电控发动机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