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秘瓷,起源于何时,有什么历史意义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有一种瓷器不仅在其名称中有一个“秘”字,其真正的釉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颇受业界争议,几乎成为一个秘密。这,就是被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形容为“千峰翠色”的秘色瓷。
瓷器的使用在唐更为普及,瓷器烧制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和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用了唐代风格。而唐、五代及宋代文献中屡有“秘色越器”的记载,相传为五代吴越国钱氏朝廷命令越窑烧造的供奉之器,普通民众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但“秘色”到底是一种什么颜色,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秘色瓷”一名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一首诗《秘色越器》,诗中“九秋玉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诗人点明了秘色瓷器为越窑所产,但具体到什么叫秘色,诗句虽美,却使人很难理解秘色瓷器釉色的深浅。据报道,直到上世纪80年代,经过一次挖掘工作,考古工作者才明确了秘色究竟为何种色彩。
1987年,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该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里,发掘出十几件越窑青瓷器,而在记录法门寺皇室代奉器物的物账上,这批瓷器被明确记载为“秘色瓷”。在那批发掘出的秘色瓷器中,除了2件为青黄色外,其余釉面青碧,器物表面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面一般清澈碧绿。法门寺秘色瓷的出土,既解决了长期以来陶瓷界对秘色器色彩的争议,同时也说明了,秘色器从唐朝已经开始烧造,到了五代时期,秘色瓷的生产已逐渐形成高峰。简单来说,秘色瓷就是越窑产的青瓷。
这个秘色八棱净水瓶产于唐代,高为22厘米,瓶为圆口,长颈,圆腹,颈底部饰三周台阶形八方玄纹,肩腹部竖向凸饰八条棱线,圈足。秘色瓷因为烧制技术、配方和工艺秘不传人,其瓷器真品传世极少。
『贰』 关于文学历史,陆龟蒙,徐寅和秘色瓷
在我国陶瓷发展史来上,有一源种瓷器不仅在其名称中有一个“秘”字,其真正的釉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颇受业界争议,几乎成为一个秘密。这,就是被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形容为“千峰翠色”的秘色瓷。
瓷器的使用在唐更为普及,瓷器烧制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和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用了唐代风格。而唐、五代及宋代文献中屡有“秘色越器”的记载,相传为五代吴越国钱氏朝廷命令越窑烧造的供奉之器,普通民众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但“秘色”到底是一种什么颜色,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秘色瓷”一名最早见于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一首诗《秘色越器》,诗中“九秋玉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叁』 秘色瓷图片 秘色瓷特点及烧制年代解析
在瓷器的相关历史中,越窑的青瓷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秘色瓷就是青瓷中制作精美、釉色纯正的一种,可以说成是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以来最高的艺术成就。它不仅得到了那个朝代的统治者的喜爱成为上朝的贡品,在不少文学作品中也为人们所称赞。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秘色瓷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这就随我看下去吧!
秘色瓷是什么
说到秘色瓷,相信大家都会感到有点陌生,秘色瓷是一种越窑青瓷中的工艺精品,秘色瓷的名字是由晚唐诗人陆龟蒙的诗中《秘色瓷器》文章中而来,其中,秘的意思是指这是专用于供奉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因此制作的工艺和用料都十分保密。而色的意思则可以被理解为“配方”,因此我们可以将“秘色”理解成“保密的釉料配方”,秘色瓷就是这种保密的釉彩制成的瓷器。
秘色瓷的特点简介
关于秘色瓷的质地和色泽,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评价都甚高,最合适的一个词就是“清亮“了,这种质地细腻的秘色瓷是由越窑专门特别烧制的,无论是配方、制坯还是上釉,秘色瓷的制作工艺都密不外传,因此也多了一份神秘。在陕西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色泽绿黄、外表晶莹润泽,在古代的瓷器中算得上是精良之作了。
秘色瓷的烧制年代
关于秘色瓷,尽管现在存世极少,但是对其年代的争论却从未停歇,一为五代之说,新编的《中国陶瓷史》就就是立足该观点,对中国的秘色瓷进行研究整理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晚唐之说,尽管一直以来缺乏相关明确的历史背景和考证,但是晚唐诗人陆龟蒙和徐寅都在名篇中为“秘色”设置下了不少的悬念。法门寺的秘色瓷文物被发现之后,上海举行的秘色瓷国际学术会议上,专家学者也对晚唐说表达了基本的赞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秘色瓷的相关知识,至今秘色瓷被抬到一个较高的神秘地位,都基于其技艺精湛,难度系数极高,是国内外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了解了其历史与发展过后,现在大家就好好欣赏本文中附带的精美的秘色瓷图片吧!
『肆』 秘色瓷的烧制年代
一为晚唐之说。由于此说历来缺乏较明确的历史背景和强有力的发掘实证回,持这一观点者主答要以晚唐诗人陆龟蒙和徐寅在篇名中有“秘色”一词固守陈地。该观点虽不乏飘渺,却亦先知先觉。及法门寺地宫藏物发现,“秘色瓷始烧于晚唐”之说终在1995年初于上海举行的《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被众专家学者基本赞同。
后记
现在确已发现与古人所述完全一样的秘色瓷,历史也将证明法门寺的所谓秘色瓷是假的,理由是: 釉里若无千峰翠色,理应叫一片翠色。而“轻旋薄冰盛绿云”说得更明白,云是独立有边缘的,才称朵朵或片片云彩。但法门寺的秘色瓷釉里却无这关键特征,颜色也不对。 宋《老学庵笔记》说:“越有秘瓷,然粗朴不佳”,这与越窑精瓷既秘色瓷的说法完全相反。
『伍』 秘色瓷的定义
秘色瓷简介
古代名窑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精品。简称“秘瓷”。所谓"秘色",据宋人解释是: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故名。如赵麟在《候鲭录》中说:"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立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谓之秘色"。关于秘色瓷的质地和色泽,清人说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从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质地细腻原料的处理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黄色则不多见。
越窑青瓷精品之一。“秘色”一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中,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可见“秘色”瓷最初是指唐代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似应指稀见的颜色,是当时赞誉越窑瓷器釉色之美而演变成越窑釉色的专有名称。据文献记载,相传五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故称越窑瓷为“秘色瓷”。周辉《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对此,赵麟《候鲭录》、赵彦卫《云麓漫钞》、曾梃的《高斋漫录》以及嘉泰《会稽志》等书都提出异议,认为“秘色”唐代已有而非始于吴越钱氏。关于“秘色”究竟指何种颜色,以前人们对此众说纷纭。一九八七年四月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出16件越窑青瓷器,在记录法门寺皇室供奉器物的物帐上,这批瓷器的确记载为“瓷秘色”,从而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秘色瓷”。这批“秘色瓷”除两件为青黄色外,其余釉面青碧,晶莹润泽,有如湖面一般清澈碧绿。法门寺“秘色瓷”的出土,解决了陶瓷界长期以来议论不休的问题,同时有力地说明了“秘色瓷”晚唐时开始烧造,五代时达到高峰。
质地和色泽
关于秘色瓷的质地和色泽,清人说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过之"。从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质地细腻原料的处理精细,多呈灰或浅灰色。胎壁较薄,表面光滑,器型规整,施釉均匀。从釉色来说,五代早期仍以黄为主,滋润光泽,呈半透明状;但青绿的比重较晚唐有所增加。其后便以青绿为主,黄色则不多见。
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的今人眼里,一直是个谜。人们只是从记载中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由“越窑”特别烧制,从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整个工艺都是秘不外传的,其色彩只能从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描写中去想象。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瓷碗、瓷盘、瓷碟,从“地宫宝物帐碑文”中得知,原来它们就是“秘色瓷”!这些秘色瓷色泽绿黄,晶莹润泽,尤其是其中两个银棱秘色瓷碗,高7厘米,口径23.7厘米,碗口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内土黄色釉,外黑色漆皮,贴金双鸟和银白团花五朵,非常精美。这才让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风采。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专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发现有碑文记载证实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
这些秘色瓷器的发现在我国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为鉴定秘色瓷的时代和特点提供了标准器。
经过专家多年考证,和有损与无损X光谱测试后,证实了秘色瓷在胎底,胎釉和烧制工艺上与青瓷完全不同。
秘色瓷的历史
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余姚县上林湖窑产品因质地超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日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土推崇,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
越窑品种十分丰富,有碗、壶、瓶、罐、盒、罂和雕塑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制式。以碗为例,分圆口、花口。圆口碗以斜壁呈45度的浅身敞口多见,据考证,当时主要用于喝茶,所以也叫茶盏。花口碗则有四瓣、六瓣等。上博展厅的晚唐越窑海棠式大碗就是花口碗中的佼佼者,因为器大规整,釉色青黄和造型酷似四瓣海棠花而显名贵。壶又是一种特色器,形状分盘口、直口、喇叭口,壶身有圆腹、瓜楞形腹、椭圆形腹等。唐代执壶最明显的特点是短直流、小曲柄、体态饱满。晚唐至五代,流与柄相对加长放大,腹体喜作成瓜果形。宋时则形体轻盈秀长,尤其流和柄,几乎高于壶口。细辨这一时期的碗、壶、水盂等造型变化,可发现一些小规律:花口或瓜楞体呈四瓣通常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属宋;直、短流的壶为唐,曲流或长曲流为五代或宋;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对较早,玉璧形底足多数属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现了玉环形浅圈足,宋代圈足相对见高见窄。另外,由于叠烧法世袭沿用,鼎盛时期的部分越窑产品依然在器内可见到支烧痕,比如上博晚唐越窑海棠式花口大碗的碗内心就有支钉痕16个。这说明,唐末五代的越窑叠烧器皿未必都属粗瓷,收集时当多一份细心。
编辑本段秘色瓷发现过程
晚唐五代的越窑有一种"秘色瓷"。从前人们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于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样,秘而不宣,后人只有从诗文里领略它非同一般的风姿。唐人陆龟蒙吟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却越来越少,也就越发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
1987年,随着陕西扶风法门寺宝塔的轰然倒塌,塔基下的地宫暴露出来,一批稀世之宝的出土轰动了世界,其中有令佛教徒顶礼膜拜的佛骨舍利,有唐懿宗供奉给法门寺的大量金银器、瓷器、玻璃器、丝织品,尤其重要的是,同时还出土了记录所有器物的物帐碑,让文物考古专家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出土物的名称。
物帐碑上"瓷秘色"三个字,叫古陶瓷专家眼前一亮。
这几件瓷器,有八棱瓶和圆口、花瓣形口的碗、盘等,共同的特点是造型精巧端庄,胎壁薄而均匀,特别是湖水般淡黄绿色的瓷釉,玲珑得像冰,剔透得如玉,匀净幽雅得令人陶醉。
秘色瓷神秘的面纱终于被撩开了。专家们恍然大悟:秘色瓷我们并不陌生,它原来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那种八棱瓶,陕西的唐墓里出土过,故宫的学者在越窑的遗址采集到过;杭州的吴越国钱氏墓群,出土的秘色瓷更丰富,更精美,釉色更青幽。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还有一件盘子贴着金银箔的装饰,行话叫做金银平托。在古代,金和玉被看作最高级的材质,把瓷器烧成玉色,又在上面加饰金银,这种器物的地位可想而知。
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个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术上难度极高。青瓷的釉色如何,除了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很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秘色瓷在晚唐时期烧制成功,不久之后,五代钱氏吴越国就把烧造秘色瓷的窑口划归官办,命它专烧贡瓷,的确是"臣庶不得使用",它当然远离百姓,高高在上了。至于它的名称,偏偏不明说是青瓷,也不像宋代那样,取些豆青、梅子青一类形象的叫法,却用了一个"秘"字,着实逗弄得后人伤了一千年的脑筋。而细想想,这个"秘"字又包含了多少实的与虚的内容。这样极富深意的名称,恐怕只有浸泡在诗歌的海洋里的聪明的唐代人才琢磨得出吧?
编辑本段流散物的启示
八棱短颈瓶是笔者幸获的一件五代末越窑产品。本文的这件八梭短颈瓶失盖,高14.3厘米。此瓶除足端无釉露出致密的浅色灰胎外,通体满釉,釉面晶亮莹澈,色泽青绿温润。上林湖产品代表了越窑工艺的最高水平。
编辑本段法门寺秘色瓷
已见天日的地宫14件秘色瓷是唐代懿宗皇帝奉献绘佛祖的珍贵物品,其中的八棱长颈瓶和二件银棱碗显然是具有典型意味的秘色瓷,而且堪当标准器。
八棱长颈瓶陈放于地宫后室第四道门内侧的门坎上,当时,“瓶内装有佛教五彩宝珠29颗,口上置一颗大的水晶宝珠覆盖”。据法门寺博物馆韩金科馆长考证,“这件瓶子在佛教密宗拜佛的曼茶罗坛场中是有特殊用途的”。因而决定了它不能与别的秘色瓷放在一起,故没有被纳入地宫《衣物账》内。但从其青釉比13件秘色圆器要明亮,玻化程度更好来看,上博研究员陆明华认为“法门寺八棱瓶是所有秘色瓷中最精彩也是最具典型性的作品之一,造型规整,釉色清亮,其制作达到了唐代青瓷的最高水平”。
另13件置于地宫中室并用纸包在一起的青瓷被《衣物账》注明为:“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
遗憾的是,法门寺佛门魂宝自亮相后,代表越窑最高成就的秘色瓷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特别二口银棱碗,其泛黄的釉色,让行家里手皱眉摇头沮丧无比。
可是,用心细想觉得并无此种可能性。其一,被今人视为越窑正宗呈色的青绿色、湖绿色,从两晋起已为数不少,唐代就更普遍了。“以次充好”的尴尬没有可能。其二,法门寺地宫系李唐皇室供养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圣地,自咸通十五年(874年)封闭后再未开启过。据记载,地宫内绝大多数珍宝属懿、僖二宗供奉,许多器件乃系皇帝随身携带的心爱物,并刻有僖宗当太子前的名谓。很难想象,为几件秘色瓷,父子二人要在佛祖面前以次充好。其三,色彩喜恶多与个人美学理念与素养有关,各种釉色各领风骚,不惟讨得历代帝王关爱。因而,现代的“烧造不足”和“釉面偏黄”之说,尽管在测试手段上不可否认是科学和进步的,于色彩认同上很可能属一种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唐代,重豪华,嗜金银,人所共知。以重彩装扮供奉物,作为皇家,实在太自然了。
有关秘色瓷始烧年代,以前有二种说法。一为五代之说。这一观点,依据宋人赵德麟《侯鲭录》及曾《南斋漫录》的“吴越秘色窑,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解释,长期以来被明清两代专家学者普遍认同并成为陶瓷学界主流。至1982年,新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仍以该观点为说,是因为五代的钱氏朝廷向后唐、后晋和辽、宋王朝进贡的越瓷均实地反映在《十国春秋》、《吴越备史》、《宋史》、《宋两朝供奉录》等文献内,这为史证。尔后,“近二十年来,这类越窑青瓷在考古发展掘中也出土过不少,吴越国都城杭州和钱氏故乡临安先后发掘了钱氏家族和重臣的墓七座,其中有杭州市效玉皇山麓钱元灌墓、施家山钱元灌次妃吴汉月墓、临安县功臣山钱元玩墓等,出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秘色瓷器“(《中国陶瓷史》),这为实证。故“五代始烧秘色瓷”之说在法门寺发掘前,基本上令当今陶瓷学界深信不疑。一为晚唐之说。由于此说历来缺乏较明确的历史背景和强有力的发掘实证,持这一观点者主要以晚唐诗人陆龟蒙和徐寅在篇名中有“秘色”一词固守陈地。该观点虽不乏飘渺,却亦先知先觉。及法门寺地宫藏物发现,“秘色瓷始烧于晚唐”之说终在1995年初于上海举行的《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被众专家学者基本赞同。
『陆』 秘瓷,起源于何时,有什么历史意义
秘色瓷抄,汉族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中国古代越州名窑(今浙江一带)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简称“秘瓷”。"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宋、明、清迄今,学者们为“秘色”一词的确切含义聚讼不已。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鏐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其说近是。据本网络“色”字条解释,“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柒』 秘色瓷珍贵在什么地方
秘色瓷之所以被抬到一个神秘的地位,主要是技术上难度极高。青瓷回的釉色如何,除了答釉料配方,几乎全靠窑炉火候的把握。不同的火候、气氛,釉色可以相去很远。要想使釉色青翠、匀净,而且稳定地烧出同样的釉色,那种高难技术一定是秘不示人的。
秘色瓷原来就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只是从前相见而不相识罢了。那种八棱瓶,陕西的唐墓里出土过,故宫的学者在越窑的遗址采集到过;杭州的吴越国钱氏墓群,出土的秘色瓷更丰富,更精美,釉色更青幽。
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还有一件盘子贴着金银箔的装饰,行话叫做金银平托。在古代,金和玉被看作最高级的材质,把瓷器烧成玉色,又在上面加饰金银,这种器物的地位可想而知。
(7)秘色瓷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产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学效果,釉层特别薄,釉层与胎体结合特别牢固。所以,这种配方是保密的,专用于皇家瓷器的烧造。以后,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例如,历史上有过“高丽秘色瓷”等。
与一般的青瓷不同,秘色瓷其实是月越窑青瓷中的精品,秘色瓷温润如玉,釉如止水,色泽翠青,真是瓷器中的神品,观之让人美不胜收。
『捌』 马未都讲解瓷器收藏:秘色瓷的秘是什么颜色
马未都瓷器收藏之秘色瓷 我们在进行瓷器收藏时,对瓷器就要有很多方面的了解,比如青釉瓷器。青釉是我们瓷器的鼻祖,商代就出现了。为什麼叫原始瓷?从很多数据上说,比如说烧的温度上比较高了,硬度也比较高了,敲击的声音比较清悦了,吸水度降低了等等,就叫做原始青瓷。跟现在科学角度上对瓷器的要求是有一点差距的。 茶圣陆羽对唐代越窑青瓷的评价非常高,如冰似玉,质感非常好。越窑最终成就了秘色瓷。秘色瓷,历史上一直有记载。但看到实物是1987年的事儿,是在法门寺的偶然出土,最重要的是有一个账本,写了一十三件秘色瓷,一下子就把困扰中国上千年的问题解决了。秘色到底是什麼颜色,所谓秘色,简单来说,是一个秘密的颜色。秘色,不是一个具体的描述。这个颜色其实是青色中略带一点灰。因为唐代的青瓷,烧不了宋以後的那麼美丽。过去没有办法确认,在法门寺出土的账本上写清楚了。 这种颜色,不是当时刻意的追求,是没有办法使青色烧得更为漂亮。青色是一个主观的颜色,不是客观的颜色。当看到绿色的时候,才知道是一个客观色。宋代五大名窑,除定窑之外,剩下都属於青瓷类。其他的几个窑口,汝、官、哥,均都是都属於青瓷类。 再有就是柴窑,有记载说得很清楚,柴窑出在北地。学者们曾纷纷解释北地在哪裏,查《史记》发现,北地确有实际的地名——北地郡,就是耀州窑辖区。大致说来,柴窑应该是陕西耀州窑系,至少是这个标准。我们看到五代耀州窑的青瓷非常漂亮。最近耀州窑有一个地方出土了很多残件,不能想象一千年前的瓷器已经烧得那麼漂亮了。 北宋是越窑和龙泉窑,龙泉窑烧得很漂亮的时候,越窑就被市场淘汰了。龙泉是到了南宋以後,质量得以迅速提高的。南宋政权迁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政治中心的转移,导致了历史上科技布局的重新开始。龙泉窑迅速变得很受市场喜欢,极具生命力。我们如果看四川遂宁出土的龙泉,一定会叹为观止! 釉在当时开始革命了,北宋的釉是透亮的,南宋的时候,是不透亮的。它是包含著所在的地域特色的。耀州窑是橄榄青,龙泉是梅子青。北方人粗犷,颜色深沉,南方人细腻,颜色就柔美。一种文化的生成,背景非常重要。南方的人不欣赏很重的颜色,觉得太沉了,尽可能让这个颜色提亮,变得取悦於人。 并不讨好的酱釉,何以留到最後? 我们再看酱釉。酱釉是一种追求,它不是天然生成的颜色。严格意义上的酱釉,宋以前没有出现,宋代为什麼出现酱釉?主要跟漆器有关,漆器以前有极高的社会地位,是贵族们使用的,由於陶瓷的低廉成本和良好的实用性,漆器很难生存,宋以後减少,有的话也是其他功能,不是做餐具的。 宋代的酱釉,没有专门的窑口烧造,是其他窑口代烧。定窑烧过紫定,就是酱釉。酱色的耀州窑号称红耀州。还有杂七杂八的窑,杂窑也烧。但不作为主要的产品,是附属的产品,没有专门的窑口烧。历史上有很多的专门的窑口,定窑就是白瓷,耀州窑就是青瓷,主要窑口对著主要的瓷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酱釉一出现,明清以後,它在夹缝中生存,量不大,但是一直有。而且到了清代以後,尤其雍正、乾隆时候,酱釉的地位开始提升,到了这个时期,酱釉的名字都变了,叫紫金釉,因为当时景德镇的土都叫紫金土。 这时候文化现象就出现了。中国清代的官窑,从顺治开始,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等十朝,鼎盛时期是乾隆时期,官窑高达上百个品种,各种色釉等,高峰期有上百种,此後依次递减。到了宣统一朝,清朝最後三年,陶瓷的品种就剩寥寥无几的几个,依然有紫金釉、酱釉等。我当时就想,酱釉颜色不悦目,自宋到清,也没有一个专门的窑口烧造,地位也不够高。为什麼一个看似不那麼讨好的釉色,能够留到最终?酱釉很有意思,不与其他争锋。说它浅也不算,深又深不到头,你进他退,正是这样的处世哲学,使得最後的封建王朝拉上大幕的时候,居然就剩下它了。 黄釉。隋唐时期,唐三彩非常盛行,它是低温釉。辽代的马背民族喜欢金属器,金属器本身呈黄色,瓷器也追求黄。到明清以後,黄釉定为皇上、皇後、皇太後专用的。 绿釉跟黄釉一样,都是铅釉开始的。宋代曾有绿定。绿定的残件,五十年代就能看到了,完整的今天几乎没有人认。清代康熙,现在老说康乾盛世,康熙後期的时候,国家经济实力开始提高了。当时大量的瓷器都在烧造,郎窑红,郎窑绿。唐代的铅釉,受三彩的影响,器形非常的饱满。郎窑绿,玻璃感极强,古人称之为苍蝇翅,上面带有网状的开片,很细腻。 红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钧瓷的红颜色,一定不是主观追求的,是偶然出现的。真正纯粹意义的红色一定诞生在元朝,还有色斑状的瓷器,全红的高足杯,还有著名的牛血红。那个红颜色是极大的含蓄,是有很多想象空间的,不是一览无馀的。我们今天看到市场上有很多的中国瓷器,一点空间都不给,非常的薄,不是物理的感觉,而是内心的感受。红之刺目,让人难以忍受,今天很多红瓷就烧成这样。中国的古代红瓷不是这样的,是有很多内心感受的。所以永乐时期的鲜红,看到的时候,才知道什麼叫鲜红。 清代,在郎窑红恢复的基础上,烧到各色各样的红,颜色很多。珊瑚红、盖雪红、霁红等。元代娴熟地烧成了红釉的高足杯,非常的高,为什麼?因为要一个手转著用。我曾经问朋友一个简单的问题,去一下地中海国家,古希腊,包括古埃及,土耳其,两千年以前的酒具都是两个把拿著,中国汉以前,就是两个耳,双手持杯,为什麼今天单手持杯跟人家碰杯呢?就是因为高足杯,游牧民族要骑在马上,一手持马鞭,一手拿著杯。慢慢就学会了这个感受。我们现在基本上单手持杯,双手持杯还跟酒量有关,过去酒量比较大,因为酿造酒度数比较低,今天的白酒都是蒸馏酒,是非常晚的事情了。蒸馏酒是明代中叶,文字证明,是元代晚期。武松十八碗,喝的应该都是馊了的米汤。 郎窑红,非常漂亮,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看郎窑红的盤子,古书上记载,如初凝之牛血,如牛血刚刚凝固的样子。牛血跟人血不一样吗?牛血比较稠,人血比较稀,鸡血就更稀。
『玖』 秘色瓷的历史意义
这些秘色瓷器的发现在我国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为鉴定秘色瓷的时代和特点提供了标准器。
经过专家多年考证,和有损与无损X光谱测试后,证实了秘色瓷在胎底,胎釉和烧制工艺上与青瓷完全不同。
『拾』 介绍秘色瓷
秘色瓷:
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的今人眼里,一直是个谜。人们只是从记载中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由“越窑”特别烧制,从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整个工艺都是秘不外传的,其色彩只能从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描写中去想象。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瓷碗、瓷盘、瓷碟,从“地宫宝物帐碑文”中得知,原来它们就是“秘色瓷”!这些秘色瓷色泽绿黄,晶莹润泽,尤其是其中两个银棱秘色瓷碗,高7厘米,口径23.7厘米,碗口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内土黄色釉,外黑色漆皮,贴金双鸟和银白团花五朵,非常精美。这才让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风采。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专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发现有碑文记载证实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
这些秘色瓷器的发现在我国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为鉴定秘色瓷的时代和特点提供了标准器。
历史
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余姚县上林湖窑产品因质地超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日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土推崇,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
越窑品种十分丰富,有碗、壶、瓶、罐、盒、罂和雕塑等。同类器皿又有多种制式。以碗为例,分圆口、花口。圆口碗以斜壁呈45度的浅身敞口多见,据考证,当时主要用于喝茶,所以也叫茶盏。花口碗则有四瓣、六瓣等。上博展厅的晚唐越窑海棠式大碗就是花口碗中的佼佼者,因为器大规整,釉色青黄和造型酷似四瓣海棠花而显名贵。壶又是一种特色器,形状分盘口、直口、喇叭口,壶身有圆腹、瓜楞形腹、椭圆形腹等。唐代执壶最明显的特点是短直流、小曲柄、体态饱满。晚唐至五代,流与柄相对加长放大,腹体喜作成瓜果形。宋时则形体轻盈秀长,尤其流和柄,几乎高于壶口。细辨这一时期的碗、壶、水盂等造型变化,可发现一些小规律:花口或瓜楞体呈四瓣通常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属宋;直、短流的壶为唐,曲流或长曲流为五代或宋;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对较早,玉璧形底足多数属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现了玉环形浅圈足,宋代圈足相对见高见窄。另外,由于叠烧法世袭沿用,鼎盛时期的部分越窑产品依然在器内可见到支烧痕,比如上博晚唐越窑海棠式花口大碗的碗内心就有支钉痕16个。这说明,唐末五代的越窑叠烧器皿未必都属粗瓷,收集时当多一份细心。
流散物的启示
八棱短颈瓶是笔者幸获的一件五代末越窑产品。本文的这件八梭短颈瓶失盖,高14.3厘米。此瓶除足端无釉露出致密的浅色灰胎外,通体满釉,釉面晶亮莹澈,色泽青绿温润。上林湖产品代表了越窑工艺的最高水平。
法门寺秘色瓷
已见天日的地宫14件秘色瓷是唐代懿宗皇帝奉献绘佛祖的珍贵物品,其中的八棱长颈瓶和二件银棱碗显然是具有典型意味的秘色瓷,而且堪当标准器。
八棱长颈瓶陈放于地宫后室第四道门内侧的门坎上,当时,“瓶内装有佛教五彩宝珠29颗,口上置一颗大的水晶宝珠覆盖”。据法门寺博物馆韩金科馆长考证,“这件瓶子在佛教密宗拜佛的曼茶罗坛场中是有特殊用途的”。因而决定了它不能与别的秘色瓷放在一起,故没有被纳入地宫《衣物账》内。但从其青釉比13件秘色圆器要明亮,玻化程度更好来看,上博研究员陆明华认为“法门寺八棱瓶是所有秘色瓷中最精彩也是最具典型性的作品之一,造型规整,釉色清亮,其制作达到了唐代青瓷的最高水平”。
另13件置于地宫中室并用纸包在一起的青瓷被《衣物账》注明为:“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
遗憾的是,法门寺佛门魂宝自亮相后,代表越窑最高成就的秘色瓷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礼遇,特别二口银棱碗,其泛黄的釉色,让行家里手皱眉摇头沮丧无比。
可是,用心细想觉得并无此种可能性。其一,被今人视为越窑正宗呈色的青绿色、湖绿色,从两晋起已为数不少,唐代就更普遍了。“以次充好”的尴尬没有可能。其二,法门寺地宫系李唐皇室供养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圣地,自咸通十五年(874年)封闭后再未开启过。据记载,地宫内绝大多数珍宝属懿、僖二宗供奉,许多器件乃系皇帝随身携带的心爱物,并刻有僖宗当太子前的名谓。很难想象,为几件秘色瓷,父子二人要在佛祖面前以次充好。其三,色彩喜恶多与个人美学理念与素养有关,各种釉色各领风骚,不惟讨得历代帝王关爱。因而,现代的“烧造不足”和“釉面偏黄”之说,尽管在测试手段上不可否认是科学和进步的,于色彩认同上很可能属一种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唐代,重豪华,嗜金银,人所共知。以重彩装扮供奉物,作为皇家,实在太自然了。
有关秘色瓷始烧年代,以前有二种说法。一为五代之说。这一观点,依据宋人赵德麟《侯鲭录》及曾《南斋漫录》的“吴越秘色窑,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解释,长期以来被明清两代专家学者普遍认同并成为陶瓷学界主流。至1982年,新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仍以该观点为说,是因为五代的钱氏朝廷向后唐、后晋和辽、宋王朝进贡的越瓷均实地反映在《十国春秋》、《吴越备史》、《宋史》、《宋两朝供奉录》等文献内,这为史证。尔后,“近二十年来,这类越窑青瓷在考古发展掘中也出土过不少,吴越国都城杭州和钱氏故乡临安先后发掘了钱氏家族和重臣的墓七座,其中有杭州市效玉皇山麓钱元灌墓、施家山钱元灌次妃吴汉月墓、临安县功臣山钱元玩墓等,出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秘色瓷器“(《中国陶瓷史》),这为实证。故“五代始烧秘色瓷”之说在法门寺发掘前,基本上令当今陶瓷学界深信不疑。一为晚唐之说。由于此说历来缺乏较明确的历史背景和强有力的发掘实证,持这一观点者主要以晚唐诗人陆龟蒙和徐寅在篇名中有“秘色”一词固守陈地。该观点虽不乏飘渺,却亦先知先觉。及法门寺地宫藏物发现,“秘色瓷始烧于晚唐”之说终在1995年初于上海举行的《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被众专家学者基本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