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远征军滇缅抗战意义
近代中国军队首次迈出国门,在境外与敌人斗争。
日军开始叫嚣3个月内灭亡中国专,谁知属事与愿违,处处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日军又开始想别的办法——准备从滇缅入手,占领缅甸,以缅甸为据点,从滇缅公路进军云南,然后从南往北进攻,与之前在中国的日军两下夹击中国军队。这是很危险的情况,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远征军出征滇缅是必须的,也是很正确的决定。
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一定贡献
⑵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作用和意义
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地带版,又是东南亚地权区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正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打通了缅甸,使美国物资,可以通过缅甸公路运往云南,不用通过驼峰航线了。
⑶ 中国远征军的作用和意义的 哪位高人知道的 给说说啊 谢谢啊
太平洋战争初期,同盟国连连失利,日军迅速占领菲律宾、泰国、马来亚、香港、印度尼西亚等地,缅甸成为东南亚唯一未被日军占领的国家,战略地位日显重要。为了保卫缅甸这一战略要地和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中英两国于1941年12月23日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遂告成立。
中英双方在防卫缅甸问题上原则一致,但英方出于利己主义考虑,起初对中国派远征军入缅作战并不积极。
1942年1月4日,日军开始进攻缅甸,英缅军节节败退,日军迅速进逼仰光。这时,英方才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2月16日,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滞留于滇缅边境待命的第5、第6军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在英缅军总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
正当中国远征军兼程挺进缅甸时,英军却于3月8日轻易放弃仰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方面不再同意再让英方指挥中国军队。不久,史迪威以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国远征军总指挥的身份赴缅指挥中国远征军对日作战。在前3个月的激烈战斗中,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开始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队以有力的支援,取得了东吁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争夺战等胜利。
自日军进攻缅甸后,英国虽然已将远东的战略重点由新加坡转向缅甸,但其着眼点却是印度。为此,英军遇到日军攻击就轻易撤退始终未能进行有效的抵抗。而中国远征军则不断向南推进,孤军深入,始终未能得到英军的有力配合。5月上旬,中国远征军因战局失利而开始撤退。撤退所经之地,都是高山密林,时值雨季,泥泞难行,加之给养不足,部队饥疲交困,疫病流行,撤退途中伤亡甚重。到8月初先后撤到印度和滇西时仅剩4万人。其中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以身殉国。
中国远征军虽经苦战而未能挽回缅甸防御战的颓势,但他们入缅抗击日军,使得驻缅英军免除了危机,平安撤往印度,并为尔后组织印度防务赢得宝贵时间。
1943年10月和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先后对日军实施反攻,并于1945年1月27日打通中印公路,两军胜利会师于芒友。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缅北、滇西反攻战役,从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历时17个月,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解放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收复滇西失地8. 3万平方公里,共毙伤日军4. 8万余人,俘获日军647人。
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的反攻胜利,重新打通了国际交通线,使得国际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入中国;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南大门,揭开了正面战场对日反攻的序幕;钳制和重创了缅北、滇西日军,为盟军收复全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
⑷ 二战期间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有何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既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回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答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⑸ 关于中国远征军的历史
远征军编制表
(一)中国远征军第一路指挥系统表
(1942年月至8月)
第一路司令长官
卫立煌(未到任)
罗卓英(继任)
第5军(军长)
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
戴安澜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
新编第96师(师长)
余韶
游击支队
黄翔
工兵团
李树正
装甲兵团
胡献群
炮兵团
朱茂臻
汽车兵团
洪世寿
骑兵团
林承熙
第6军(军长)
甘丽初
第49师(师长)
彭壁生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暂编第55师(师长)
陈勉吾
第66军(军长)
张轸
新编38师(师长)
孙立人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伯龙
新编第29师(师长)
马维骥
另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师长)
李志鹏
(二)中国远征军指挥系统表(1943年至1945年3月)
司令长官
陈诚
卫立煌(1943年冬继任)
副司令长官
黄琪翔
第十一集团军
总司令
宋希濂
副总司令
黄杰
第2军(军长)
王凌云
第9师(师长)
张金廷
新编第33师(师长)
杨宝
辎重团
段寿清
第6军(军长)
黄杰(史宏烈继任)
预备第2师(师长)
顾葆裕
新编第39师(师长)
洪行
辎重团
郑殿起
通讯营
冯行之
战车防御营
梁中介
第71军(军长)
钟彬
新编第28师(师长)
刘又军
第87师(师长)
张邵勋
辎重团
吴涛
另集团军直辖第36师(师长)
李志鹏
第200师(师长)
胡家骥
第5军炮兵营
指挥官不详
第二十集团军
总司令
霍揆彰
副总司令
方天
第53军(军长)
周福成
(赵镇藩继任)
第116师(师长)
赵镇藩(刘润川继任)
第130师(师长)
张玉挺(王理寰继任)
辎重团
刘宝华
第54军(军长)
方天
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第198师(师长)
叶佩高
工兵第2团
林松
通讯部队
指挥官不详
第6军
何绍周(军长)
荣誉1师(师长)
汪波
第82师(师长)
王伯勋
第103师(师长)
熊绶春
另集团军直辖高炮第49团3营
第6军山炮营
辎重团
雷震波
第93师(师长)
吕国铨
炮兵部队指挥官
邵百昌
工兵部队指挥官
傅克军
通讯营
滇康缅特别游击区总指挥
郑坡
(三)中国远征军驻印指挥系统
(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
总指挥
史迪威
副总指挥
郑洞国
新编第1军(军长)
郑洞国(兼任,孙立人、潘裕昆先后继任)
新编第30师(师长)
胡素(唐守治继任)
新编第38师(师长)
孙立人(李鸿继任)
新编第30师(师长)
潘裕昆
新编第6军(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后组建,军长)
廖耀湘
新编第22师(师长)
廖耀湘(李涛继任)
第14师(师长)
龙天武
第50师(师长)
潘裕昆
直属部队战车指挥官
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击支队指挥官
黑格准将
第一支队队长(新编第38师第88团)
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队队长
韩特上校
美军第5307混成旅(代号加拉哈特部队)指挥官
梅利尔准将
(四)飞虎队(1943年3月正式改编为美国第十四航空队)指挥官
陈纳德少将
⑹ 中国远征军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要远征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该军由第5、第6、第66军编成,计9个师10万余人。
中国为了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缅甸等地为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钳制线,如果滇缅公路不保,外援即无法轻易进入中国,与日本的作战也将陷入补给不足之劣势,因此中华民国方面极力争取与英国间的军事同盟以保障作战资本。
美国需要中国的抗日战争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避免日本陆军主力涌入东南亚和太平洋。充分发挥中国作为美国的有效的军事盟友的作用,而在战后,则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忠实的政治盟友 。
日军一旦占领缅甸,控制滇缅路,援华物资就难以运往中国,而中国抗战就难以维持,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极为不利的 。所以,美国积极赞成中国派兵入缅作战。
(6)中国远征军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
中国军队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远征军伤亡总数达6.1万人。以杜聿明指挥的第五军为例,战斗动员人数为4.2万人,伤亡总数达2.2万人,超过总兵力半数以上 。
缅北反攻战中,中国远征军及驻印军参战兵力共计307281人,马匹15037匹,驻印军伤亡人数高达12729人,滇西远征军达40000余人 。
据日本厚生省救援局1950年的调查,日本在缅甸所投入的兵力达303501人,而损失兵员达185149人(不含空军)。
日本每日新闻社出版的《一亿人的昭和史》之《日本陆军史》别册中记,日军在缅甸战场总共投入兵力230800人,战死160400人,战死率69.5%,接近其所投入总兵力的七成 ,中印缅战场确实牵制和消灭了日军的重要武装力量,对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
⑺ 中国远征军的意义是什么
1.首先确保中国大后方也就是重庆等西南地区的安全。
2.其次在境外拖住日本主力,给国内减小压力。
3.最后这是迎合当时同盟国的要求。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没有丰富的资源,特别是战备资源,尽管战前他储藏了不少,可以要完全吃下中国这个庞然大物,显然那是非常有限的,更何况爆发了太平洋战争。
他侵占东南亚不外乎是三点原因;
其一是因为中国的持久战,特别是是在战争后期,这种资源的需求更是迫切,中国战场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武器,而当时的机械化军团最需要的,不外乎就是钢铁,橡胶和石油,东南亚有大面积的橡胶厂,钢铁业经过英国等多年的建设,也非常的完备,至于石油,荷兰人在苏门答腊岛有完整的成套的设备(此时荷兰已经被德国占领),日本人去,至少军部认为完全就是去接收。欧洲如英法等自己都自顾不暇,难道不是去接收?刚开始也的确是这样。
其二,中国抗战的意志在重庆,云贵川是整个大后方,通过侵占缅甸等,可以配合北方日军的进攻,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一举灭亡中国。
其三,中国的抗战,因为彼时苏联已经和日本签订了条约,苏联自己面对德国的入侵也是疲于招架,根本难以援助,而中国的物资,那个时候仅存的生命线,就是从缅甸进入石油,橡胶,华人的捐赠。侵占印缅,也就掐断了中国的生命线,即时不能从云南打到重庆,毕其功于一役,至少中国的生命线被掐断,重庆政府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所以日本侵略东南亚是必须的,是必然的,是绕不过去的。这对于中国的极为不利的,就好像你面对正面的一个歹徒,本身你不如这个歹徒强壮,偏偏歹徒的帮凶还窜到你的后面,从后面准备给你一击,这是致命的!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四十万英勇的中华儿女开赴印度支那,牺牲二十万,取的了辉煌的胜利。
他的意义就在于,首先他是甲午战争之后,第一次中国军队走出国门,他们百折不屈的精神,使得世界各国知道,中国不会亡,如美国等义无反顾的支持中国抗战。
其次,他粉碎了,日本妄图从缅甸袭击云南,进而攻击重庆,灭亡中国的企图。
最后,因为他们的英勇抗战,策应了中国整个抗日战场,也为同盟国的反攻争取了时间,没有他的英勇抗战,重庆保不住,日本投降会在1945年?
他们是毫无疑问的英雄
⑻ 中国远征军的战略意义
打通来被日本人占领的滇自缅公路,保证国际援助能到达中国(当时太平洋是小鬼子的天下,所有援助物资从太平洋运不过来),保卫中国的西南大后方。
当初英国把中国在天津5000万的存银交给了日本,然后又跑到日本签订了封锁滇缅公路的协议,试图用牺牲中国保全危机中的大英帝国的亚洲权益。后来轴心国成立,日本人翻脸,英国人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利益,又开通了滇缅公路,并且与中国一起防守滇缅公路,我的理解就是中国远征军基本成了英国的人炮灰,弱国无外交啊,英国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没忍住,打字打多了,有点跑题了,不好意思。
⑼ 中国远征军的真正历史定义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民众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抗战开始后,日本图谋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占我南宁,断我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烂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尽管如此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但是,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开进攻后,英缅军一路溃败,这才急忙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中国成立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部(原定第2路在越南方面,后因情况变化取消),开赴缅甸战场。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但是,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挫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