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有何意义请举出一个启蒙思想家的
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宣扬n资n产n阶n级政n治思n想体系,反n封n建、内反n禁n欲、反n教n会
反对容n君n主n专n制,提出“三n权n分n立”学说
孟德斯鸠,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n方n政n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狄德罗,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美学家,文学家,教育理论家,网络全书派代表人物,第一部法国《网络全书》主编。
狄德罗在坚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的同时,又具有同时代唯物主义者缺乏的辩证法思想,有些学者认为他的唯物主义应该称为过渡性的唯物主义。
『贰』 卢梭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1.在社会契约制国家中,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2.“人民主权”的实质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公意”不同于“众意”,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公意”的特点在于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共同利益、针对共同目标、符合共同幸福而具有的共同意志。尽管“公意”不一定会被每一个人认识到,却是客观存在的。“公意”与私意、团体意志和“众意”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众意”虽然也属于全体人民的意志,但只是个人意志的简单地、机械地和零碎地相加。“公意”是从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的,“众意”则在根本上是以个人私利为基础的。 3.国家主权有“公意”构成,并且永远属于人民,由于“公意”是共同利益的体现,所以,主权是一个整体,它不可被分割、转让和代表。因此,应该进行直接选举和全民公决。 首先,国家主权不可分割。如果主权被分割,那么,具有整体意义的公共意志就会丧失,主权就名不副实了。 其次,国家主权不可转让。这是因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集体的应用和国家的灵魂,应该由人民掌握,不能转交给君主。否则,国家会因为出现一个主人而毁灭。 再次,国家主权不能被代表。原因在于,主权是由“公意”构成的,而一直是不能被代表的。[4]所以,议员不是人民代表,而是人民公仆。凡是未经人民全体表决通过的法律都是冒牌货。 4.主权不等于政府。政府是公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介人。主权是一种精神力量,政府则是一种行动力量。主权赋予政府以权力,政府则是主权者为人民设立的公共事务机构,是主权者的执行人,代表人民行使主权的某些职能。政府是人民的仆从,人民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政府官员权力。 5.人民是立法者,立法权属于人民。人民立法的原则有: (1)法律意志的普遍性。即任何个人无权颁布法律,只有主权者才可以颁布法律。 (2)法律对象的普遍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只规定人们的抽象行为,不对个别和具体的行为加以规定。法律只赋予某些机构和职务而非个人以特别的职能和权力。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时至今日,它的价值和魅力依然不减。 二、“人民主权”学说对法国大革命的促进作用——进步性、革命性和人民性 作为“人民主权”学说的故乡,法国自然首先受到这个理论的影响。“人民主权”学说在法国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一方面,它在理论上起到了承前作用,发展了前人的主权观。另一方面,他在实践上发挥了启后的功能,指导了法国革命。 作为一种国家主权思想,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对前人的主权观的延续。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和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以来,西欧各国的思想界逐渐活跃。其中,法国政治思想家布丹开创了国家主权理论。 布丹在世时,法国相继进行了意大利战争(1494年—1559年)和胡格诺战争(1562年—1598年)。在持续不断的战事中,代表中央政权的国王受到代表地方势力的贵族的极大挑战,专制君主的权力和地位远未巩固。[5]而在当时的西欧,15世纪末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等民族君主国纷纷兴起,各国王权在逐渐加强。因此,法国王权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叁』 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主张与意义
[思路分析]
伏 尔 泰 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发展了洛克分权学说,提出了三权分立原则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解题过程]
伏尔泰:法国启蒙思想家中的领袖人物.他也没有完全摆脱神权思想的影响,仍主张信仰上帝,保留宗教.在抨击天主教会方面,如果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对天主教的态度相比,他的思想并不是全新的东西,但他讥讽、嘲笑、攻击天主教的程度和胆量都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他认为教会造成了社会的无知和黑暗,号召为科学和进步而奋斗.他也抨击了君主专制,但又希望通过“开明”的君主实行改革.
孟德斯鸠:代表作《论法的精神》既表达了批判法国旧政权的立场,又充实和发展了洛克分权的思想.这一学说的目的,是使国家机器内部权力均衡,互相制约.它既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又为实现资产阶级争取的“自由”、“民主”和“人权”提出了可行又可靠的保证,为资产阶级以法制对抗封建专制指出了道路,为资产阶级法学奠定了基础.他的三权分立学说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卢梭:《社会契约论》继承和发展了英国霍布斯的观点.卢梭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社会存在着人们共同利益的“公益”,为了维护这种利益,人们都要遵守契约.他主张在社会契约面前,人们遵守同样的制约,享受同样的权利,以此反对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他提倡当统治者撕毁社会契约时,人民有权推翻他.这一主张不仅反对君主专制,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理论.他认为立法权应属于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体现公共利益的法律.他明确提出了“人民主权”说,反对君权神授论.他在反对君主专制的同时,也反对任何人因谋私利而违反公共意志.他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大致奠定了他的政治学说的观点,直接论述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是出自财产的私有制,但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这表现了他的小资产阶级观点.
『肆』 概括卢梭的主要贡献和谈谈你对卢梭学说的看法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政治观点
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也许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与他早期作品相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兽性状态,好人是因为社会的出现才有的。自然状态下,常有个人能力无法应付的境况,必须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才能生存,因而大家都愿意联合起来。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社会的主要作品(20张)契约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 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iscours sur l'origine et les fondements de l'inégalité")中,卢梭尝试把政府的出现解释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种契约。人们愿意放弃个人自由并被他人所统治的唯一原因,是他们看到个人的权利、快乐和财产在一个有正规政府的社会比在一个无政府的、人人只顾自己的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不过,卢梭又指出原始的契约有着明显的缺陷。社会中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欺骗”了大众,使不平等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特点。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契约应该被重新思考。政府不应该是保护少数人的财富和权利,而是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平等。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没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它就破坏了作为政治职权根本的社会契约。
思想基础
这种思想是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的根本。事实上,说法国和美国革命是卢梭在社会契约上的抽象理论的直接结果毫不过分。罗伯斯庇尔就是卢梭的忠实信徒,被称为“行走中的卢梭”。 卢梭是最早攻击私人财产制度的现代作家之一,因此他也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见马克思)的始祖之一。同时,他质疑多数人的意愿是否一定正确。他指出,政府应该排除多数人(见民主)意愿的影响,捍卫自由、平等和公正。
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政治不应与道德分离。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自由,捍卫自由是国家建立的目的之一。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由政治革命而社会革命,再由社会革命而道德革命,规模和程度远超英美的一个渊源。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他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他总结得,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
教育观点
在《爱弥儿》中体现的卢梭对教育的观念---自然主义,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 “让我们回归自然” 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为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的状态。后来,在伏尔泰(Voltaire)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
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书中毫不掩饰个人丑行,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的作家郁达夫就深受卢梭自我暴露风格的影响。
『伍』 卢梭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1.在社会契约制国家中,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
2.“人民主权”的实质是“公意”的体现和运用.“公意”不同于“众意”,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公意”的特点在于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共同利益、针对共同目标、符合共同幸福而具有的共同意志.尽管“公意”不一定会被每一个人认识到,却是客观存在的.“公意”与私意、团体意志和“众意”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众意”虽然也属于全体人民的意志,但只是个人意志的简单地、机械地和零碎地相加.“公意”是从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的,“众意”则在根本上是以个人私利为基础的.
3.国家主权有“公意”构成,并且永远属于人民,由于“公意”是共同利益的体现,所以,主权是一个整体,它不可被分割、转让和代表.因此,应该进行直接选举和全民公决.
首先,国家主权不可分割.如果主权被分割,那么,具有整体意义的公共意志就会丧失,主权就名不副实了.
其次,国家主权不可转让.这是因为.主权是“公意”的运用、集体的应用和国家的灵魂,应该由人民掌握,不能转交给君主.否则,国家会因为出现一个主人而毁灭.
再次,国家主权不能被代表.原因在于,主权是由“公意”构成的,而一直是不能被代表的.[4]所以,议员不是人民代表,而是人民公仆.凡是未经人民全体表决通过的法律都是冒牌货.
4.主权不等于政府.政府是公民和主权者之间的中介人.主权是一种精神力量,政府则是一种行动力量.主权赋予政府以权力,政府则是主权者为人民设立的公共事务机构,是主权者的执行人,代表人民行使主权的某些职能.政府是人民的仆从,人民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政府官员权力.
5.人民是立法者,立法权属于人民.人民立法的原则有:
(1)法律意志的普遍性.即任何个人无权颁布法律,只有主权者才可以颁布法律.
(2)法律对象的普遍性.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只规定人们的抽象行为,不对个别和具体的行为加以规定.法律只赋予某些机构和职务而非个人以特别的职能和权力.
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时至今日,它的价值和魅力依然不减.
二、“人民主权”学说对法国大革命的促进作用——进步性、革命性和人民性
作为“人民主权”学说的故乡,法国自然首先受到这个理论的影响.“人民主权”学说在法国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一方面,它在理论上起到了承前作用,发展了前人的主权观.另一方面,他在实践上发挥了启后的功能,指导了法国革命.
作为一种国家主权思想,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并不是全新的,而是对前人的主权观的延续.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和宗教改革(the Reformation)以来,西欧各国的思想界逐渐活跃.其中,法国政治思想家布丹开创了国家主权理论.
布丹在世时,法国相继进行了意大利战争(1494年—1559年)和胡格诺战争(1562年—1598年).在持续不断的战事中,代表中央政权的国王受到代表地方势力的贵族的极大挑战,专制君主的权力和地位远未巩固.[5]而在当时的西欧,15世纪末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等民族君主国纷纷兴起,各国王权在逐渐加强.因此,法国王权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此外,法国是欧洲大陆上传统的军事强国,如果不及时解决国内问题,法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势必会受到影响.
『陆』 卢梭学说影响了什么政治制度的建立卢梭学说的意义
《社会契约抄论》中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18世纪末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及两国的宪法均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民主思想。
这样说吧,社会契约论直接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创建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导,促使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
『柒』 概述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
想真正了解卢梭政治哲学观点的人,不能指望仅仅从《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1755)和《社会契约论》(1775)中获得对卢梭本意的解读,可以这样说卢梭思想本身
是矛盾的,其主张看起来有明显矛盾的地方,这可以说是因为卢梭本人思想的复杂性,同
时也可以说卢梭一直在为使人类摆脱自身所导致的困境多方面地寻求出路,而卢梭比其他
政治哲学家深刻的地方也就在于——他更深刻地和更广泛地注意到了人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卢梭在《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中就表达了他面临这种矛盾的自我选择。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类和基础》可以说是《社会契约论》创作的基础,卢梭也就是从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类和基础》开始,展开了他政治哲学的建构,而要理解卢梭的微言大
义,首先就要清楚知道他整个理论的前提,即关于自然状态和公民社会的区分,而这种区
分的目的即发现那些是真正人性的东西。卢梭首先批判了同时代的政治哲学家像霍布斯、
洛克等把社会中产生的一些感情和权利归于自然状态下的人,并寻找人类的本来面目。也
就是说虽然“他们都否认依附于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共同体是人类完善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他们都试图从不依附于任何国家的个人那里推导出政治学的规则。但他们在描述那
个人时事实上描述的是生活于公民社会中的人”,“他们试图从人在公民社会中的全面的
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人的自然形象。”(《政治哲学史》)因为“了解自然的人需要心灵做
出几乎是超人类的努力,因为我们没有和他们接触的几乎,我们是已被公民社会侵蚀了的
文明的人。”(《政治哲学史》)。面对这样的困难,卢梭才去了两种方法来发现自然状
态下人的本来面目,第一种是借助于我们现在成为人类学的东西。第二种方式,通过反省
揭示人类灵魂的初步和最简单的动作。卢梭发现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并不具有,诸如嫉妒、
贪婪、理性等特征,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庸懒、离群索居,一切行为皆出自自然情感的
推动,也就是说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下的人并不具有社会性,不具有希望过政治生活的倾
向,即并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政治性动物”。那么这样一来,卢梭所谓的自然状态下
的
生活就是一种“离群索居”的,其特征不仅是社会的阙如,而且还是社会性的阙如,并且
人在本性上是平等的,仅仅存在的是物理上的差别,在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出现奴役。卢梭
也以此就展开了对传统自然法的攻击,在传统自然法那里人在自然状态下服从自然法是出
于理性的选择或规定,也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人服从自然法是必然的事情,因为人是理性
的动物,同时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道德的法则,而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具有理性,
他说:“我相信在这里可以看出两个先于理性而存在的原理:一个原理使我们热烈地关切
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理使我们在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
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感到一种天然的憎恶。我们的精神活动能够使这两个原
理相互协调并且配合起来。在我看来,自然法的一切规则正是从这两个原理(这里无须再
加上人的社会性那一原理)的协调和配合中产生出来的。”自我保存和同情心成为了自然
人的本性,而自然法则是在理性产生以后才认识到的,对自然法的服从只能认为是“自然
情感”的驱使,在自然人那里这种服从是不自觉地,但把自然法植根于情感之中要比植于
推理或盘算更加强有力。既然社会性在自然人那里是阙如的,那么如何使自然人同动物区
分开来呢,卢梭又发现了在自然人那里还有两种品质是特有的,一个是意志的自由,一个
是人的可完善性,即“他几乎没有什么属性,而纯粹是潜能,没有终结而只有可能性。”
也就是说,自然人并没有善与恶之分,但却有成为善恶的可能。从这里卢梭为我们发现了
在自然状态下人的四种本性,即自我保存(离群索居)、同情心、意志自由、完善的
可能性。而接下来卢梭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人的自然本性在公民社会状态下得以保存。
在近代政治哲学家那里,把自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过渡理解为一个必然的自然过程。
那么卢梭这里,既然先于社会的人并不是理性的人,如何缔结契约组成社会呢?为了使自
然状态到公民社会的转变成为一个连续的自然过程,卢梭认为自然的偶发事件如(岛屿的
形成,火山的爆发等)导致了人们心智的发展,即偶发事件将理智和理智的发展强加
给人类,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观念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在卢梭那里
有两中存在状态,一种是实存的状态,即在这种状态下人类自我理性并不完善需要依附于
他人,受他人奴役的状态,可是成为理性的不完善状态;另一种是理想状态,即他提出的
契约社会。卢梭认为既然人从自然状态转变为社会状态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那么要保持
人的自然本性只有在某种类型的社会中才能实现,在他看来,既满足个人又满足社会的合
法要求,解决之道就在于某种类型的社会。所以他提出的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
在于:“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
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
自由。”即“人类由于社会契约而丧失的,乃是他的天然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
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利;而他所获得的,乃是社会的自由以及对于他所享有的
一切东西的所有权。”而在这种社会下,人的自由就表现为人为自己立法,即自由就是人
服从于自己所立的法,而立法就是要公意代替个人意志,也可以说是个人意志融入了公意
那么对社会契约的义务代替了原始的自然同情心,公意下的自由代替了原来无限制的自由
,这种公意以共同体的力量进一步保证了自由的实现和人身的安全。公民在社会状态下象
自然状态一样自由,不服从于任何别人的个别意志,并且人在社会状态下自我完善,产生
了道德的约束,即对社会契约和法律的服从,更进一步说就是人们对共同体或集体力量的
保护和服从,这样卢梭就返回到了古典政治哲学的观念中去了,也就是说卢梭或者选择城
邦或者选择返回自然状态。
但人按本性来说,是懒散的动物,他们的真正乐趣在情感,特别是对他自己存在的感
受,人喜欢离群索居,喜欢品味自身的感受,而在公民社会不可能达到这一点,它要求人
达到对共同体的关注和忠诚。人离开了自然状态以后,“走向了一条通向公民社会,另一
条通向像卢梭那样的人的状况。一条期待着将来和人的转变,而另一条充满激情地渴望着
回归自然。”,“公民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满足人们的深层需要,而梦幻者不能和他的
同胞很好地相处。”这也就产生了政治家与诗人或梦幻者之间的紧张关系。这也是卢梭为
我们留下的人类问题。
『捌』 卢梭学说影响了什么政治制度的建立
创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权学说
卢梭思想的核心,其中之一就是自然权利内说,也称之为“天赋权利”容,这种观点认为,每一个人天生就具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所谓“人人生而自由”,但是,“却总在枷锁之中”,也就是说,历史和文化给人们造成了一系列的枷锁。因此,要获得“天赋权利”就必须打破一切枷锁。与此同时,卢梭也明确地表示,原始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是一个日益堕落的历史。由此,要享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就必须打破一切历史、文化造成的禁锢。这就是卢梭思想具有极大破坏性的一面,这种破坏性,在法国大革命中得到了首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