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花县花城历史
花都(原花县)境域,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禺、回南海县辖。清康熙二十五答年(公元1686 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花县”,属广州府,太平天国起义领袖洪秀全就诞生在这里。民国时期,花县主要由省直辖。
建国后先后隶属江北专区、珠江专区、粤北行政区、佛山专区。1960 年4 月划为广州市属县。1993 年6 月18 日,经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托广州市代管。2000 年5 月21 日又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市花都区。在改革春风吹拂下,花都焕发蓬勃生机,从一个欠发达地区一跃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繁荣、初具现代规模的城区。
B. 花石镇的历史文化
花石镇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景色秀美,风景宜人,碧波荡漾、浮光跃金的白沙水库如一面明镜镶嵌其中,清澈见底、波光粼粼的颍河水似一条玉带流经全境,秀美的五旗山巍巍挺立,苍劲的云头岭霞遮雾罩,自然美景美不胜收,义勇武安大殿、闫寨夏文化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爷庙、石佛寺、龙潭寺等个代悠久的唐代建筑,这些历史人文景观让人看后,又令人叹为观止,另在王桥村东侧,原有刘知远次子后汉隐帝刘承佑的颍陵,在文革中被破坏。三国名将关羽千里走单骑,河北寻兄,“过五关斩六将”的第一关东陵关,更是因为关云长的英雄气概而声名远播,千年不衰,东陵关还有着优美的风景,远看,关左是箕山山系的群峰环绕,关右是具茨山系的层峦叠嶂,近看,颍水涛涛,切割得峡深谷幽,峭壁巍巍,秀美的花石镇,美丽的白沙湖,千古绝唱东陵关,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度假圣地。看优美风景,品特色小吃也是花石一绝,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花石羊肉汤更是以独具特色的风味,老少咸宜、肥而不腻的口感,让人吃后赞不绝口的感叹吸引着八方宾。与钧瓷有异曲同工之美的颍河石硬度高,意境美,常有奇妙之作现身。 石羊关石刻是北魏时期官道上设置的关隘遗址处的一处石刻。“石羊关”原名“阳城关”,南临颍河,北靠九顶凤凰山,是个东西长、南北窄的小乡村。原村在古关隘所在处,村子中间立有青石雕刻,昂首仰望的“石羊”,所以称“石羊关”。石羊雕刻刀工细腻,技术精湛,石羊造型美观,形象逼真,不但是村子的象征,更是村民平安、吉祥的寄托。1951年修建水库时,居民全部搬迁,“石羊”也随之迁至新村南头路边。现老村已淹没水中。在老村北岸岩石上雕刻有几处石佛像,据考证为北魏时期所刻制,文字列于下方无佛处,现已剥落殆尽。旁边不远处,有多处古采石场旧址,相传是修建少林寺、中岳庙时所取大型石料之地。
古栈道遗迹
栈道位于白沙水库上游的玉翠山下峭壁上。其修建年代不详。据传是曹操为了进一步控制洛阳而秘密修建的军事要道,并在此栈道附近长期屯兵。古栈道大部分已遭到破坏,仅留栈孔。现修复长度约2公里,栈道宽1.2米。栈道骨架用钢筋水泥浇铸,外用木板镶铺。沿途建有亭、台、索桥等设备,将白沙水库景区内的鬼谷子洞、姜子牙钓鱼台等景点连为一体,已被游人作为攀登山崖、游览风光的交通道路。栈道由景区西侧山崖处进入林区,是白沙水库景区内的一个重要旅游景观。
禹王洞
禹王洞为一天然溶洞,位于白沙水库支流马峪河北岸。相传禹王曾在此治水。洞外山势雄伟,森林茂密,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洞内洞连洞,路连路,宽者同时容纳六、七百人,窄者仅一人能通过。四壁到处是石花、石瀑、石笋、石柱、石塔,奇洞怪石,气象万千。禹王洞的深度至今仍然是个谜。已探明的共有2000多米,已开发可供游览的约700米。洞有三厅十洞,50多个景点,其中“群狮迎宾”、“禹王观瀑”、“金龟出洞”、“二仙对弈”、“瑶池仙境”、“蓬莱仙岛”、“镇海宝塔”等形象逼真,造型奇特,是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天然溶洞,也是登山、旅游、避暑之胜地。 位于花石镇白北村,,坐北朝南,白沙河从义勇武安王庙门前由西向东流入颍河(水),禹(州)、洛(阳)公路在殿西约500米处由南向北通过。196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汉朝武安侯灌夫的祭殿。据《汉书》载:“灌夫好住侠,在颍川作为横恣,侵夺百姓。”三国时,为纪念关羽经过东岭关,百姓毁灌夫塑像,改祭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但殿名未改。当地也有称为“五虎庙”。该殿历代多有修葺。据大殿前明代正统八年1443年重建义勇武安王庙碑记庙创与元至正九年(1349年),重修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证明大殿始建于元代晚期,明洪武十九年重修,明正统八年重创之。解放后,河南省文物局于1953年、1963年、1977年前后三次拨款,对义勇武安王大殿后坡和部分檐、檩、构件等进行了修补。义勇武安王大殿面阔和进深皆为三间,歇山九脊式。殿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脊筒瓦件饰盘龙,盘龙由东、西两端倾向屋脊中心点。脊鸱和戗脊及垂脊、仙人等亦为绿色釉件。戗脊和垂脊上相对均称的装饰着仙人、兽形构件。从整个殿顶看去,庄重大方,布局合理,兽件、仙人造型逼真,栩栩如生。
义勇武安王大殿,在屋脊殿式、瓦件,屋架梁檩、斗拱、瓦件等方面还保留着明代的建造风格。同时,殿架梁檩、檐檩、斗拱等为研究明式建筑法式提供了实物资料。
大殿的对面就是明朝时期建的古戏楼,如今保存依旧完整,每年还在唱着大戏,在中国的古戏楼仍发挥着作用的已经是凤毛麟角。 汉墓群是禹州城西郊汉代直到白沙一带官民集中留下的墓葬群。禹州是战国时期的韩国国都,秦汉时期又为颍川郡首府,贵族阶层人物较多,城周围也就相应地出现了集中的墓葬区,尤其禁沟以西,地面保留下来的汉代墓冢及地下埋藏的墓室众多,故称“汉墓群”。汉墓群总面积67万平方米,墓室为青砖(即汉砖)结构,上刻有各种图案,系空心烧制而成。从出土的汉墓来看,墓主上有王公贵族,下有黎民百姓;墓室形制不一,各有特点,为全国所罕见,对研究古代葬俗和汉代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刘阁老墓
刘阁老墓位于花石镇白北村,据传为明代开国元勋刘基(即刘伯温)的墓葬。刘基缘何墓葬于此,不得而知。整座墓葬占地13000多平方米,有一高3.4米,方圆50米的大土冢。冢前有柏林,古木虬枝苍翠如墨,以前墓前有鸾殿三间,现只余屋瓦断砖残片。坟前有石人石马仪仗景观。石人石马雕刻细腻,刀法圆润,栩栩如生,维妙惟肖,是中原明代高官墓葬保护比较完整的墓葬之一。 位于花石镇花北村,属明末地方财主看戏用的专用建筑。戏楼坐南面北,砖石结构,宽9米,高5米,深15米,楼前有4根红石柱支撑。戏楼飞檐斗拱,饰以雕刻和图案。雕刻分石雕、木雕塑,图案大多是传统的爱情传奇故事和花鸟图形。花石戏楼与古时大院相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户庄院式建筑群。花石戏楼历代都是当地乃至方圆几十里最繁华的地方。每逢唱戏,台下人头攒动,成百上千。就连来往于许昌、洛阳的商贾、香客也在此歇脚看戏。
C. 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灰塑 灰塑,俗称“灰批”,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八的有关记载,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经存在。以后,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
花山镇铁山村邵成村年富力强,自小随父习艺,灰塑技艺娴熟,成为了灰塑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2007年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灰塑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盘古王诞 盘古王诞是花都区传统的民间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诞日,诞期活动从农历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盘古神坛为固定的活动场所。
清朝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现盘古王山)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刻书“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传说这块石碑原立于梯面盘古庙内,梯面瑶人逃亡时遗落在此。邱毛松将拾到石碑的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并修建了盘古神坛,引人前来庆贺。此后,盘古王诞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和粤北一带、内容丰富、场面热闹的传统民间活动。附近各乡都组织舞狮队到盘古神坛前汇演,还有唱大戏、闹花灯、抢花炮等民俗活动。
盘古王诞不仅反映了古老的瑶族盘瓠崇拜和社祭文化,同时还承载着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具有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重要价值。
2007年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盘古王诞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灰塑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文学,富有浓郁的地方语言特色,属于民歌体裁的一种。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常用“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以双关、重叠等手法见长。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还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戏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意境含蓄,被寓为《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流传。自唐代开始,客家山歌在民间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花都的客家山歌流行于花山、花东、北兴、梯面、芙蓉、狮岭等客家人聚居的乡镇,群众历来有劳动中哼唱山歌、休闲时对唱山歌的习惯。目前我区群众自发组织的客家山歌队约有十三支,其中较知名的有百花山歌队和枫叶山歌队。他们经常在花城墟、狮岭墟、北兴墟、旗岭墟、新华花果山公园、新世纪广场等地进行演唱,深受市民的欢迎和喜爱。花山镇百花山歌队组织者、山歌手刘小文曾荣获“广州市农村优秀民间文艺家”称号,自编自费出版客家山歌集《山歌十八韵》(共三集),免费派发给山歌爱好者。新华镇枫叶山歌队在花果山公园组织成立了数百人的客家山歌学习班,免费教群众学唱山歌,积极宣传和推广客家山歌传统文化。
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客家山歌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中彩珐琅制作技艺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1979年至1981年间,花县珐琅厂进行技术革新,组织杨志锋、赖明、杨志金、黄鉴恒、黄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珐琅厂学习“景泰蓝”的掐丝技艺。1983年,杨志锋等人在“广州珐琅”工艺的基础上将“景泰蓝”工艺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创新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命名为“中彩珐琅”。该工艺了不仅继承“景泰蓝”金碧辉煌的花纹图案,又能衬托出“广州珐琅”的淡雅、古朴、细致、生动的大幅彩画和书法,使产品的观赏价值大为提高。“中彩珐琅”制品有花瓶、点心盒、盘、罐、碟、碗、座钟、电话机、座灯、钮扣等,曾先后参加国家轻工部及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得荣誉及奖项。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中彩珐琅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花都元宵灯会 元宵节游灯,是流传于岭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也是人们新年祈福的一种形式。游灯的起源最远可推至汉代。随着历史的发展,游灯活动不断延续和丰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规模最大。
旧时,花县的元宵节游灯活动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数乡村都举行游灯活动,场面非常热闹。游行结束后,人们开始进行投灯,祈求光宗耀祖,虔诚孝顺,新年顺利,五谷丰登等新年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游灯习俗停止。20世纪90年代初,花都部分乡村(如炭步镇水口、石湖、塱头、华岭等村)逐复游灯习俗。1996年,炭步镇水口村重修康公庙后,由旅港乡人任广荣发起成立“花灯会”,恢复游灯和投灯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二届。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晚上,水口村元宵节游灯和投灯活动在康公庙前进行,共有三个程序:一、上届灯主交纳投灯款后,与亲戚朋友、村中长者(称“千岁宴”,即一桌12人岁数相加超千岁)在庙前聚餐。二、饭后进行投灯活动。先由“赞灯先生”赞唱灯笼,随后群众根据自己的愿望需求报价竞投,价高者得,灯价从几千到几万不等。三、凌晨12点前投灯活动结束,随即进行游灯活动。村中醒狮队和群众宾客聚集康公庙前,从庙内抬出康宝裔元帅、文昌帝、北帝、关帝、大王爷等5尊菩萨依次排列。游灯时大锣开道,菩萨随后,醒狮队与今届投灯获得者、手提火把和灯笼的群众组成连绵不断的游灯队伍,在村内、村外固定的范围内游行。
水口村元宵节游灯是花都地区规模较大,较有影响力的民俗活动,具有历史、文化、民俗等研究价值。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花都元宵灯会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南狮 南狮,亦称“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以港澳、东南亚侨乡,是地道的广东民间狮舞。南狮是花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由于舞狮的跳、蹲、马步、箭步、弓步等均为武术动作,因此舞狮必须同时练习武术,掌握一定的武术步法。民国时期,花都很多乡村都设有武馆,聘请武师教授子弟习武和舞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和南狮表演更加普及,逢年过节和开张庆典,各村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近年,花都区政府致力开展醒狮竞技运动,每三年举办一次“花都区醒狮大赛”。第八届醒狮大赛中新华街大唐边新华村1队和狮岭镇杨屋村醒狮队夺得一等奖,狮岭镇联合村均合1队、义山村醒狮队,花东镇珠湖村醒狮队、新华街大唐边新华2队获得二等奖。花山镇新和弘桥A队等获得三等奖。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南狮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粤剧 粤剧是融会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如木鱼、龙舟、南音、粤讴、广东音乐、小调、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是一种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语言改为广州方言。
花县(今花都)人喜爱粤剧。20世纪20年代开始,粤剧在花县盛行,每逢举行迎神赛会或学校筹款,多演出粤剧助庆。在县内各乡、村、圩都习惯搭戏棚请粤剧名班演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粤剧名演员白玉堂、黄种美、黄君武,三四十年代的苏州女、白云龙、袁准,50年代的刘美卿、粤乐演奏家骆津等都是花县人。
1956年,佛山专区分配“群众粤剧团”来花县,花县始有专业粤剧团,1959年正式成立“花县粤剧团”。文革开始后,剧团瘫痪。1967年宣布花县粤剧团解散,1973年,由花县文艺工作团改编成花县粤剧团,县粤剧团重新成立,上演的剧目《洪秀全》曾被省电视台录像播出。1981年11月至1986年,县粤剧团多次解散和重建。1987年采取承包形式,粤剧团重新挂牌,直至现在,花都粤剧团主要活跃在五邑地区,有时回花都演出。
1950年,大东乡首先成立业余粤剧团,编写《解放区的天》,巡回演出,轰动乡邻。随后,李溪、罗洞、毕村、朗头等五十多条村相继成立业余粤剧团。人民公社成立后,业余粤剧团解散。上世纪80年代末,“私伙局”开始在花都流行,花都区文化部门近年每年举办一届粤剧、粤曲大赛,为爱好者提供演出、交流平台,每年举办一届文艺创作比赛。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粤剧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瑞玲盆景 瑞岭盆景主要源于赤坭镇瑞岭村,该镇丰群、田心、竹洞、上连珠、下连珠等村,以及炭步、狮岭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镇瑞岭村地处花都区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种植盆景花卉等特色农业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瑞岭村位于三坑水库和矮岭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气候十分适宜盆景种植。
赤坭镇瑞岭村以生产经营树桩盆景和盆栽盆景为主,是岭南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岭村栽培的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罗汉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诣。九里香盆景是瑞岭盆景的代表作,制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极高的造诣,独树一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瑞岭盆景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1994年4月19日,花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负责落实各项文物政策及市内文物调查、征集、管理和保护。4月20日,花都市人民政府公布花都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洪秀全故居(含洪氏宗祠、书房阁)、冯云山故居遗址、王氏大宗祠、资政大夫祠清代建筑群(含水仙古庙)和盘古王庙(各处简介可参阅《花县志》文化艺术篇)。翌年4月28日,花都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布告》,规范文物管理和保护。
重修洪秀全故居(含书房阁)
洪秀全故居于1961年复原。1998年,故居建筑基础下陷,墙体变形成危房。是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和广州市政府各拨款10万元、花都市政府拨款20万元进行重修,并于翌年2月修复重新开放。
修葺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
三华村资政大夫祠建筑群(含水仙石庙),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群长期挪作他用,日久失修,原建筑工艺损坏严重。1993年,花都市委、市政府决定修复该建筑群。三华村委会和花都市政府分别筹资500万元和900万元,由广东省岭南古建园林工程公司施工,对建筑群主体建筑的工艺进行全面修复,并对周边园林绿化环境进行整治,使建筑群恢复原貌,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花都的一个旅游景点。
广州最美乡村 “红山村”旅游区
红山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梯面镇,在具有广州“九寨沟”之称的王子山森林公园的脚下,被誉为“广州市最美的山村”。梯面镇投入1000多万元,在红山村发展旅游业,并在去年建设了东部深谷景区,明年还将打造西部浅谷景区。
D. “花县”一词的来历
传说洪泽湖底,有座石花县城,有时还现出来,靠湖边有几句顺口溜:
石花县、石花县,三年两遍现,
城里城外楼上楼,转眼就不见。
每逢阳春三月,或者是十月小阳春时节,湖面上隐约出现一座高大城墙,楼台亭阁,人来人往,但就是听不到一点声音。据人传讲,这就是洪泽湖底的石花县城再现。
洪泽湖北岸,有个柳林镇柴林庄,庄南有个打鼓墩,墩上住着个柳老三。那一年,柳老三在湖底打鱼,恰好见到石花县再现,他放下鱼网,就进城去逛逛。刚到街头,见路上有一口大锅和一根槐木扁担,他想:“人都说石花县满城是宝,这锅和扁担说不定也是宝贝呢!干脆拿着再说。”于是,他头顶铁锅,手拿扁担,走上大街。这锅顶在头上很重,那扁担拿在手里又叉叉棒棒,行走也不方便。他就扔掉扁担,顶着铁锅,串遍大街小巷。只见家家关门上锁,街上空无一人,他刚走出街头,转眼之间,县城不见了。一只铁锅还顶在他的头上。
回到家,柳老三支起那口铁锅烧火做饭。做饭,饭装不了;烧菜,菜盛不完。尽吃尽有,没完没了,直到他说:“这锅怎么这样能盛的?还就是吃不了哩。”这时候,锅里的饭菜立刻就没有一点了。
几十年以后,有一天,一个白胡子老头路过他家,天晚了就住在柳老三家里。柳老三就用这铁锅熬鱼贴棒秫饼,一锅起招待这白胡老头。家里还有四两洋河大曲也拿出来,两个人边吃边喝边拉呱。白胡老头见他锅里鱼和饼并不多,但是尽吃尽有,非常奇怪,就问:“这莫非是神锅?”柳老三哈哈大笑,就把几十年前样进石花县城拾到这口锅和扁担的故事讲了一遍。
白胡老头急忙追问扁担的下落。柳老三说:“被我扔了。”白胡老头问道:“你还记得那根扁担是什么木头吗?”柳老三说:“我记得好象是槐木的。”急的白胡老头只拍大腿:“哎呀,好糊涂啊!你只知这锅比扁担值钱,你可晓得那槐木扁担是把金钥匙?拿了它,街上衙门、金库、商店的大门,都可以打开。那些财宝金银,取之不尽,不比这铁锅更金贵吗?”
第二天早晨,白胡老头要走了,到了门外,忽见柳树丛中,长着茶杯粗的一棵小槐树。他走到跟前上上下下望了几眼,连声称赞:“咦!这棵小槐树不孬!剔直苗条。”柳老三生气地说:“哼!长了三十几年,才工茶杯口粗。我早就想把它刨掉,你还夸哩。”白胡老头连声说:“不能刨,千万不能刨!这棵树再长三年,卖给我,给你三千两银子。”说着就从怀中摸出一锭银子:“喏!这是定钱,三年后,三月三午时三刻我拿三千两银子来取树。”
白胡老头走后,柳老三越想越奇怪:这么粗点一棵小树,再长三百年也值不了三千两银子呀!这白胡老头为什么出这么大价钱买我这棵小树呢?大概它可以出条扁担开石花县城门吧?我可不能卖。
柳老三打好了小算盘。三年后的三月三,不等到午时三刻,他一大早就把小树锯悼,做成扁担。恰好这时石花县城又现,他急忙溜进城去,扛着扁担直奔县衙仓库,取了许多金银财宝,珍珠玛瑙,把这些宝物刚取出门,金库门就自动关闭了。再走一会,石花县城不见了。这时他才想起,只顾搬取金银珠宝,竟粗心大意把那根槐木扁担丢在金库里忘了拿出来。
柳老三把这些宝物刚搬回来,恰好正是午时三刻。那白胡老头正站在门前,手捧三千两白花花银子等着他呢。
柳老三见白胡老头,忙说:“仙师,亏你指点,我锯掉槐树,做成扁担,进了石花县城,取了这么多金银珠宝,现在我不但不要你三千两银子,我还要送你三个金元宝作为酬劳呢!”
白胡老头叹了口气问道:“你这次进城,可见到什么没有?”柳老三说:“我看见一头大肥猪头伸多长,想吃那堆青草,可是被大铁链拴住,够不到吃。”白胡老头说:“你怎么不去放开大肥猪,吃掉那堆青草呢?”柳老三说:“我哪有工夫去管那闲事。”白胡老头说:“你要把猪放开去吃青草,清朝就灭了。”又问他还看见什么,柳老三说:“还看见一盏快要熄灭的油灯。”白胡老头说:“你为什么不去添点油呢?”柳老三说:“我也没去管。”白胡老头说:“你要添点油明朝就可以恢复了。”又问还看见什么,柳老三说:“还看见几只白羊、黄羊、黑羊,都在大花园里糟踏花草呢!”白胡老头说:“这事你又没管了?”柳老三说:“我一个心思取宝,管它干什么?”白胡老头说:“你要把那些羊赶走了,洋人就完蛋了,你真糊涂到极点了!”柳老三听了急得直跺脚,懊悔自己只顾发财,忘了天下大事。
E. 花儿的历史渊源
花儿其实是学术界的一种叫法,我们当地人叫做“漫花儿”,更准确地说叫“漫花”,由于当地发音多带“儿”音,所以“漫花”外人听起来就是“漫花儿”了。从叫法上就道出了“花儿”的关键在于“漫”,与我们常说的“漫谈”有异曲同工之妙。到了“花儿会”这天,青年男女就会背上干粮,到附近的山中去“漫花儿”,类似其他地方的赶庙会或踏青。他们以歌会友,或单打独唱,或一问一答,互相对唱,总之不拘泥于任何形式,非常自由而“散漫”,所以叫做“漫花儿”。
花儿又名少年,是流传于西北地区的多民族民歌,因歌词中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花儿产于甘肃临夏,并流行于甘、青、宁、新等地区,唱词浩繁,文学艺术价值很高,被人们称为西北之魂。作为花儿的发祥地和最主要的传唱地,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岷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称号,康乐县和和政县被命名为中国花儿保护基地和中国花儿传承基地,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永靖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采录地。其中甘肃临夏更是花儿的故乡,在2009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花儿,连同我国申报的其他2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道获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F. 梅花镇的历史文化
相传昔日有梅花公主居住于此,一方之人颇受其益。及公主殁,其村以公主之名命名,称梅花,表示不忘。民国12年前有警察所,保卫社、国民小学。周围有堡墙,约3里有余,较为坚固。为清同治7年(1868年)所修。每逢农历二、七开集市,百货纷陈,市声喧哗,繁盛之况为藁城八大镇之首,贸易以棉花为大宗,冬季以花布尤盛,布商密集,市肆相属。交易之广,北达天津,南至齐鲁。1937年“梅花惨案”后贸易衰弱。
1937年10月10日,吕正操率部在梅花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激战,毙敌800多名,因敌众我寡,被迫撤离。10月11日佛晓,日寇纠集5000多名侵略军包围梅花,凶残的进行烧杀抢掠,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集体大屠杀,1547名群众惨遭枪杀、活埋、淹死。占全村人口的60%,46户被杀绝,还有24人被日本侵略者挖眼、割耳、剁脚、断臂成为终身残废。烧毁民房600多间,东西被洗劫一空。
重建后的梅花惨案纪念馆,位于河北省藁城市区正南20千米,藁城、赵县、栾城三县(市)交界处的梅花镇,是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交通非常便利,往北经藁(城)梅(花)路直通307国道、藁城市区、石德铁路、石黄高速、石家庄机场;往南直达赵县县城、赵州石桥;往西过石家庄炼油厂,直达石家庄市。
基地由三部分组成:北院、南院和辘轳把水坑。占地1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6平方米。北院、南院相对,以水泥路相隔。坐北朝南的惨案纪念馆位于北院的正中央,面积576平方米,为一正方形建筑。馆中间高出6米的半球形体,寓意“神州陆沉”。展览馆前门正上方镶刻着吕正操同志题写的“梅花惨案纪念馆”馆名。北院大门为两个大写的“九”字,示意惨案发生的农历时间九月初九。
南院东西长65米,南北宽25米,西为血井,东为“三十六口坟”。
展厅分为中央浮雕和四部分的环绕展览。参观线路流畅,易进、易看、易出。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2.35米的妇女,怀抱被日军杀害的孩子,满脸怒气,满腔仇恨控诉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铜雕,身后为长7.02米,高2.65米的两组巨石浮雕:一组为被残害的妇女儿童群;一组为遭杀害,并与日寇搏斗的青壮年群。浮雕背面为惨案中遇难同胞名单,下方棺材中装殓着死难同胞的根根白骨,是日军侵华暴行的铁证。
G. 花县的历史文化
花都作为天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故乡,在风卷云舒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版墨重彩的一笔,权拥有洪秀全故居、洪秀全纪念馆、冯云山故居遗址等文物点,有资政大夫祠古建筑群、盘古王庙、炭步镇朗头村民居古建筑群、花东镇高溪村欧阳庄民居古建筑群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还有省内首屈一指的道教圣地圆玄道观。其中洪秀全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但自身有着非常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而且能带动全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洪秀全故居 — 圆玄道观 — 资政大夫祠连成一线,以其丰富的文物和史料价值,已成为花都乃至广州旅游的特色景点。
H. 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广州花都区的历史文化:
1、灰塑
灰塑,俗称“灰批”,是岭南建筑的传统装饰,是中国民间工艺的瑰宝。根据《宋高僧传》卷十八的有关记载,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经存在。以后,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庙宇、寺观和豪门大宅用之最多。
2、盘古王诞
盘古王诞是花都区传统的民间活动。每年农历八月十二日为诞日,诞期活动从农历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盘古神坛为固定的活动场所。
清朝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读书人邱毛松在狮岭炉山(现盘古王山)半山腰发现一块石碑,上刻书“初开天地盘古大王圣帝神位”。传说这块石碑原立于梯面盘古庙内,梯面瑶人逃亡时遗落在此。
邱毛松将拾到石碑的农历八月十二日定为盘古王诞日,并修建了盘古神坛,引人前来庆贺。此后,盘古王诞逐渐发展成为影响珠江三角洲和粤北一带、内容丰富、场面热闹的传统民间活动。附近各乡都组织舞狮队到盘古神坛前汇演,还有唱大戏、闹花灯、抢花炮等民俗活动。
3、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文学,富有浓郁的地方语言特色,属于民歌体裁的一种。它继承了《诗经》中《十五国风》的风格,常用“赋、比、兴”的传统手法,又以双关、重叠等手法见长。
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还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联唱、戏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意境含蓄,被寓为《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
其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流传。自唐代开始,客家山歌在民间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4、中彩珐琅制作技艺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1979年至1981年间,花县珐琅厂进行技术革新,组织杨志锋、赖明、杨志金、黄鉴恒、黄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珐琅厂学习“景泰蓝”的掐丝技艺。
1983年,杨志锋等人在“广州珐琅”工艺的基础上将“景泰蓝”工艺有机地结合于一体,创新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命名为“中彩珐琅”。该工艺了不仅继承“景泰蓝”金碧辉煌的花纹图案,又能衬托出“广州珐琅”的淡雅、古朴、细致、生动的大幅彩画和书法。
使产品的观赏价值大为提高。“中彩珐琅”制品有花瓶、点心盒、盘、罐、碟、碗、座钟、电话机、座灯、钮扣等。
曾先后参加国家轻工部及省市有关部门举办的展览,并多次获得荣誉及奖项。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中彩珐琅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花都元宵灯会
元宵节游灯,是流传于岭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也是人们新年祈福的一种形式。游灯的起源最远可推至汉代。随着历史的发展,游灯活动不断延续和丰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规模最大。
旧时,花县的元宵节游灯活动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数乡村都举行游灯活动,场面非常热闹。游行结束后,人们开始进行投灯,祈求光宗耀祖,虔诚孝顺,新年顺利,五谷丰登等新年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游灯习俗停止。20世纪90年代初,花都部分乡村(如炭步镇水口、石湖、塱头、华岭等村)逐复游灯习俗。1996年,炭步镇水口村重修康公庙后,由旅港乡人任广荣发起成立“花灯会”,恢复游灯和投灯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二届。
6、南狮
南狮,亦称“醒狮”,流行于广东、广西以港澳、东南亚侨乡,是地道的广东民间狮舞。南狮是花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人们喜爱的体育活动。它不仅融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由于舞狮的跳、蹲、马步、箭步、弓步等均为武术动作,因此舞狮必须同时练习武术,掌握一定的武术步法。民国时期,花都很多乡村都设有武馆,聘请武师教授子弟习武和舞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和南狮表演更加普及,逢年过节和开张庆典,各村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
7、粤剧
粤剧是融会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如木鱼、龙舟、南音、粤讴、广东音乐、小调、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又称广东大戏、广府戏等。
是一种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粤剧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语言改为广州方言。
8、瑞玲盆景
瑞岭盆景主要源于赤坭镇瑞岭村,该镇丰群、田心、竹洞、上连珠、下连珠等村,以及炭步、狮岭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镇瑞岭村地处花都区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种植盆景花卉等特色农业拥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
瑞岭村位于三坑水库和矮岭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气候十分适宜盆景种植。赤坭镇瑞岭村以生产经营树桩盆景和盆栽盆景为主,是岭南盆景的重要组成部分。瑞岭村栽培的树木种类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罗汉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诣。
九里香盆景是瑞岭盆景的代表作,制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极高的造诣,独树一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区政府公布瑞岭盆景入选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I. 花都区的新华镇的历史文化详细简介!详细点......!!!说清楚点!!!^-^!!!
花都区(原花县)境域,汉朝属番禺管辖,隋朝属南海县辖,宋以后分属番专禺、南海县辖。属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取南海、番禺两县部份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定名“花县”,属广州府,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就诞生在这里。民国时期,花县主要由省直辖。建国后先后隶属江北专区、珠江专区、粤北行政区、佛山专区。1960年4月划为广州市属县。1993年6月18日,经国家批准,撤县设市,定名为“花都”,由省人民政府委托广州市代管。2000年5月21日又经国家批准撤市设区,成为广州市花都区
J. 宣汉县的历史文化
土家余门拳
余门拳是四川地方拳术之一,传自四川简阳县余氏。源自华佗“五禽戏”,形成于明代中叶,具有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特点的宣汉“余门拳”,到如今已传至第11代。余门拳以其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的特点,被载入了《四川武术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重庆开县、云阳,四川达州的达县、宣汉、万源等地。相传,“余门拳”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演变而来,经历代相传,不断吸取各代名师的精华,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拳术。明朝中叶已成为东乡县(现宣汉县)余氏家族世袭拳术。
宣汉民歌
宣汉民歌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部达州市宣汉县辖区内的一种民歌。种类繁多;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曲式结构多彩;受古老民歌影响,宣汉民歌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山歌;二是小调;三是号子;四是风俗歌。 宣汉黄牛肉
宣汉县黄牛列入世界优良牛种名录,肉质特佳,分别在1992年首届巴蜀食品节和1993年长江流域五省七方新产品技术交流会上荣获金奖。有五香牛肉干、麻辣牛肉干、香油牛肉片、牛肉松等23个产品。
麻辣鸡块
麻辣鸡块选用宣汉县土鸡为原料,辅以花椒、辣椒等十来种佐料精制而成,麻辣可口,回味无穷。
“百里峡”老腊肉
“百里峡”老腊肉由樊哙镇百里峡生产。百里峡老腊肉系列采用柏树枝、香桂树传统工艺烟熏而成。
宣汉桃花米
宣汉桃花米,四川省宣汉县特产,原产于宣汉县桃花乡,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宣汉县桃花乡一带气温适宜,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生长期长,阳光、水源充足,土壤含硒,形成了桃花米的独特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