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
上海(Shànghǎi)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19世纪,由于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开始展露锋芒。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随即没落。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
上海目前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由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上海的地标——浦西的外滩和新天地。但在一江之隔的浦东,却呈现出另一番繁华景象:东方明珠电视塔与金贸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共同组成了全球第五大天际线——上海天际线。而在建的全国最高建筑——上海塔则会使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建筑呈现“品”字形的三足鼎立之势。
今日的上海,不光是中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会成为未来的全球城市。国际主流媒体更将上海形容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典范”。
上海即将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历史沿革
1928年的上海外滩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
“申”、“沪”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称上海为“沪”,又称申城。
建城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贰』 中国城市发展史的目录
目录 目录 第一编 中国城市演变史 一 中国早期城市的起源 (一) 中国的原始社会与原始城市 (二) 黄河孕育出华夏早期城市 二 中国城市文化的摇篮 (一) 铜器文化时代的城市 (二) 殷墟与甲骨文 (三) 殷墟的城市及其文化艺术 三 西周城市发展与“封邦建国”之制 (一) 周代城市史概论 (二) 沣水岸边建丰、镐二京 (三) 雒邑与雒水 四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的发展 (一)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史概论 (二) 齐、楚、燕、韩、赵、魏、秦的都城 五 咸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地主阶级国家政权所在的中心城市 (一) 秦代城市史概论 (二) 秦代咸阳城市 六 从乡聚到都城的长安 (一) 汉代城市史概论 (二) 长安从乡聚到城市 (三) 长安的手工业、商业 (四) 长安的文化 七 雒阳的演变 (一) 雒阳城规模 (二) 雒阳的商业、文化 八 “三国”都城与山水 (一) 吴国都城建业与长江 (二) 蜀汉成都与“巴山蜀水” (三) 成都的手工业 (四) 魏国洛阳与洛水 九 南升北降的魏晋南北朝城市 (一) 魏晋南北朝城市史概论 (二) 晋都洛阳 (三) 遭受战乱破坏的周边城市 (四) 东晋和南朝建康城的变化与科学文化成就 (五) 大兴安岭崛起的部落攻占洛阳建都 十 划一全国水利的中枢大兴城 (一) 隋代城市史概论 (二) 大兴城建设背景 (三) 大兴城的兴建 (四) 大兴城是划一全国水利的中枢 十一 长安与舟载盛唐帝国的运河 (一) 唐代城市史概论 (二) 长安城市的发展 十二 五代十国城市与中国城市历史的转折点 (一) 五代十国城市史概论 (二) 五代时期的开封——中国城市区域转移的新起点 (三) 十国城市与江南经济崛起 十三 北宋开封府城的繁荣与汴河 (一) 北宋城市史概论 (二) 开封 (三) 五河会聚之都 (四) 开封府城的经济 (五) 开封府城的文化 十四 南北文化大聚集的南宋临安 (一) 南宋城市史概论 (二) “以湖山胜”的临安城市 (三) 临安城市手工业、经营类型、行业类型及其发展 (四) 临安城市商业行铺及其特色 (五) 临安的教育文化 十五 辽、金、西夏城市崛起与少数民族发展史的转化 (一) 辽、金、西夏城市史概论 (二) 上京临潢府经历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 (三) 金上京会宁府城与移民 (四) 金中都大兴府城 十六 超越前代的元代城市发展 (一) 元代城市史概论 (二) 元大都 (三) 大都城的经济与文化 十七 明代城市与资本主义萌芽 (一) 明代城市史概论 (二) 明代应天府城 (三) 顺天府城与大运河 (四) 北京的经济、文化 十八 清代中国城市的变革 (一) 清代城市发展与变革概论 (二) 北京城规模 (三) 北京的经济和文化 十九 近代城市的演变 (一) 近代城市史概论 (二) 近代中国城市遭受严重破坏 (三) 城市类型分化和建设 第二编 城市居住史 一 城市居住的肇始 (一) 传说中的城市居住地 (二) 原始居住方式的变化 (三) 原始居民点社会差异性的形成 (四) 原始聚落发展的文化性 二 奴隶社会的城市居住 (一) 夏商周三代城市居住的选址 (二) “茅茨土阶”与“有城无郭”——夏商时期都城居住的基本特征 (三) 从“监顽殷”到“卫小城”——“郭”区的起源与功能演变 (四) 春秋时期都城居住的礼仪思想 三 封建社会早期的城市居住 (一) 战国、秦汉时期“以西为贵”文化传统的延续 (二) 秦汉时期的“多宫制” (三) 汉魏时期居住空间礼仪的演变 (四) 汉魏南北朝城郭格局的变化 (五) “单宫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城布局的重要变革 (六) 战国至南北朝城市里坊制的变化 四 封建社会中期的城市居住 (一) “单宫制”的最后确立与宫城的进一步封闭 (二) 隋唐时期封闭的城市里坊 (三) 北宋时期的城市居住区基本特征 (四) 地方城市特色建筑 五 封建社会后期的城市居住 (一) 明清北京城居住形态的基本特征 (二) “胡同”与“四合院” (三) 清朝都市居住区的”满汉分隔”制度 (四) 几种特色居住区空间类型 六 近代城市居住区特征 (一) “满汉分隔”制度的瓦解 (二) 租界居住建筑与难民“贫民窟”的形成 (三) ”里弄”建筑的演变 (四) 民国时期的“骑楼” 七 1949年后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特征 (一) 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的基本特点 (二) 三个层次的“复合型”城市居住区 (三) 城市居住流动性小,居住功能与其他功能混合 (四)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化的基本形式 八 20世纪50年代的“工人新村”与工业城市居住环境 (一) 工人新村建设概况 (二) 以曹杨新村为代表的上海普陀区工人新村建设 (三) 新村建设的问题及现状 九 “就地城市化”的“城中村”的居住区现象 第三编 城市建筑史 一 文化背景 (一) 建筑是构成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二) 天人合一:中国人的理想境界 二 中国人的天地宇宙观 (一) 原始的天地宇宙观 (二) 建筑就是宇宙 (三) 传统星象观 (四) “中国”观 三 山水有灵:居住与风水选择 (一) 中国人的起源 (二) 适应自然的原始聚落 (三) 融于自然的传统村落 (四) 传统民居 (五) 阳宅相法 (六) 陵寝的选择 四 象天设都:都城与宫殿 (一) 都城 (二) 宫殿 (三) 作为象征的都城与宫殿 五 人间天上:明堂、坛庙与宗教建筑 (一) 敬天尊祖的明堂 (二) 尊天亲地的坛庙 (三) 招仙通神的宗教建筑 六 天人合德:中国园林 (一) 道家美学思想 (二) 中国园林的发展轨迹 (三) 园林之“道” (四) 天人合一:园林艺术的民族特质 (五) 园林的艺术特征 七 天地和合的理想空间:建筑与建筑群 (一) 中国建筑文化象征观念之源 (二) 天人合一的传统城市设计 (三) 建筑群体组合 (四) 作为象征的建筑 (五) 空间的“生理根源” 八 礼乐和谐与建筑文化符号 (一) 礼乐和谐 (二) 建筑符号的象征意义 九 中西传统哲学观与建筑观 (一) 中西文化的核心差异 (二) 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中西传统哲学观比较 (三) 中西传统建筑观 十 中西建筑文化特征与比较 (一) 中西建筑时空观 (二) 传统建筑文化特征与比较 (三) 传统建筑色彩比较 (四) 传统建筑材料比较 十一 对当代建筑文化发展的思考 (一) 生态城市、山水城市与生态建筑 (二) 全球化、文化趋同与建筑的发展 (三)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现实与出路 第四编 中国城市广场史 一 城市广场与社会的公共生活 (一) 公共活动场所是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 公共活动场所在中国城市中的历史发展概观 (三) 中国城市广场的文献与学术思想 (四) 研究广场史的理论、方法探讨 二 中国传统广场:最长寿的广场体系 (一) 原始广场:随先民的脚步走来 (二) 坛庙广场:中国本土的宗教活动场所 (三) 殿堂广场:世俗权利的展示场与和合百族的磁力场 (四) 寺庙广场:喧嚣的世俗活动与虔诚的宗教活动并存交映 (五) 娱乐广场:民间艺术与民间艺人的孽生地 (六) 市场性广场:市场功能激发着广场的繁盛 (七) 阅武场广场:从单功能向多功能发展 (八) 中国传统广场的人文内涵 三 传统广场的断裂与新型广场的兴起 (一) 西方广场伴随殖民者的刺刀嵌入中国城市 (二) 新型广场高歌猛进 (三) 传统广场在批判、改造中断裂 (四) 新型广场的社会人文内涵 四 城市广场的勃兴与探索 (一) 1978~1995年间城市广场建设波澜不惊 (二) 忽如一夜春风来:1996年后城市广场遍地花开 (三) 泥沙俱下:城市广场大发展中的诸多误区 (四) 激浊扬清:中国广场在探索中进步 (五) 当代城市广场的社会人文内涵 五 中西广场的文化对照 (一) 中西广场的“同归” (二) 中西广场的“殊途”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后记
『叁』 全球城市的发展简史
德国诗人歌德在18世纪后叶将罗马和巴黎称为世界城市。苏格兰人类生态学家P·格迪斯于1915年则将当内时西方一些国家正在发展中的大城市称为世界城市,指那些在世容界商业活动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城市。1966年,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德·霍尔(Peter Hall)把世界城市定义为: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城市。上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世界城市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对象。
1986年,弗里德曼从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角度,把世界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主要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包括地区性总部);国际化组织;商业服务部门的高速增长;重要的制造中心;主要交通枢纽和人口规模。美国经济学家丝雅奇·沙森根据生产性服务业来鉴别世界城市,把世界城市定义为:发达的金融和商业服务中心。
世界城市是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是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高端标志,是指具有世界影响力、聚集世界高端企业总部和人才的城市,是国际活动召集地、国际会议之城、国际旅游目的地。
『肆』 城市发展史的内容简介
本书可供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城市地理、城市规划与建筑、城市管理等工作者研究参考,也可供有关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rnford)1895年10月19日出生于美国纽约长岛符拉兴镇。高中毕业后,从1912年至1918年先后就读于纽约城市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并在纽约大学学习过社会研究。1914年开始接受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城市与区域规划科学的先驱之一帕特里克·格迪斯的启蒙影响。1923年芒福德成为美国区域规划协会的基本会员。1938年发表《城市文化》一书,从此享誉世界。他强调城市规划的主导思想应重视各种人文因素,从而促使欧洲的城市设计重新确定方向。第二次大战前后,他的著作被波兰、荷兰、希腊等国家一些组织当作教材,培养了新一代的规划师。芒福德曾被许多英语国家的重要建筑和城市规划机构聘为荣誉成员。 1951—1959年,芒福德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城市规划教授;1959—1 961年任研究教授;1961—1964年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和威斯雷因大学任研究教授。芒福德的贡献和影响远远超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的领域,而深入到哲学、历史、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他曾十余次获得重要的研究奖和学术创作奖,其中包括1961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学金奖,1971年获莱昂纳多·达芬奇奖章和1972年获美国国家文学奖章。
『伍』 试述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
参考资料,列表较明确。
历史阶段
经济功能
城市建设
发展状况
城乡关系
前工业社内会
手工业生产集容中地
农产品集散地
市政设施简陋
生活条件落后
规模较小
数量很少
城乡分离
相对封闭
工业社会
机器大工业中心
商业贸易中心
市政设施完备
生活条件改善
规模扩张
数量猛增
城乡对立
差距拉大
后工业社会
第三产业中心
功能多元化
市政设施现代化
生活条件较优越
规模数量稳定
形成大都市连绵区
城乡融合
差距缩小
信息社会
信息流通、管理
和服务中心
城市信息化、
园林化、宜人化
超级城市裂解
中小城镇崛起
城乡一体化
『陆』 中国城市发展史的介绍
《中国城市发展史》是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阐述了中国城市与中华文明的关系的一本图书。
『柒』 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是什么样的
上海(Shànghǎ)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世界第八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上海位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地处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昔日的上海,只是一个以渔业和棉纺织手工业为营的小镇。19世纪,由于上海良好的港口位置使其开始展露锋芒。1842年《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成为中国开放对外通商的口岸之一,并很快因成为东西方贸易交流的中心而迅速发展。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跨国公司开展贸易和商务的枢纽。但在1949年建国之后,外国人几乎全部离开了上海,上海随即没落。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上海又开始重现往日的繁华,成为了今日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全球最大的贸易港口。
上海目前也是一座新兴的旅游目的地,由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如上海的地标——浦西的外滩和新天地。但在一江之隔的浦东,却呈现出另一番繁华景象:东方明珠电视塔与金贸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共同组成了全球第五大天际线——上海天际线。而在建的全国最高建筑——上海塔则会使上海陆家嘴金融区的建筑呈现“品”字形的三足鼎立之势。
今日的上海,不光是中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地方。上海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一些提案也提出上海会成为未来的全球城市。国际主流媒体更将上海形容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典范”。
上海即将举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历史沿革
1928年的上海外滩上海地区,吴淞江以南于公元751年(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第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7县和川沙抚民厅。吴淞江以北于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镇,1277年升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为崇明县。上海市区原是吴淞江下游的一个渔村,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乡,为松江府属县。新近发掘的松江广富林将上海历史极大推前。
1927年设立上海特别市,1930年5月改称上海市。
“申”、“沪”由来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大约在六千年前,现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陆,东部地区成陆也有两千年之久。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因此,松江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改“扈”为“沪”。故称上海为“沪”,又称申城。
建城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
近代
16世纪(明代中叶),上海已成为全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设立海关。19世纪中叶,上海已成为商贾云集的繁华港口。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殖民主义者辟为“通商”口岸。1949年5月27日,上海获得解放,开始新生。
『捌』 城市发展史的介绍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它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本书史料丰富,为提高实用性,书后编了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玖』 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
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阶段性过程,尤其在以磨合与调整为重要特征的回社会转型中答期,制定和调整城市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城市社会的现实需要,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应该从加大城市开放力度....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比2002年上升了12.18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18867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了12585万人。
社科院最新报告称,今后20年内,中国将有近5亿农民需要实现市民化,为此至少需要40万亿-50万亿元的成本。据初步测算,仅解决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农民市民化成本至少人均10万元……
从城市的功能类型来看
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集政治、经济、贸易、金融、科教等为一体。
『拾』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居住方式上已大致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是前农业化时代,人类由居无定所、散若星 辰的存在方式发展到使用半永久性居舍,并小规模聚合,最终过渡到定居于乡村聚落;第二次大的变动是在农业化时代,固定城市的出现,城市设施不断完善,城市 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次是在工业化时代,城市星罗棋布,城市化浪潮势不可挡,居住于城市成为人类生存方式的主流。
以考古发掘所得到的实物证据为依据,学术界普遍接受关于“第一批城市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出现于西亚地区,以双支河流域中下游最为集中”的观 点。印度河流域的城市则形成在公元前3000~前2500年左右。而我国有考古发掘证明的最早城市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年代约为公元前2100~前1700 年,属较为晚近者。
考“城市”一词,属“城”与“市”之连用。城字最初指城墙,内者称城,外者称郭。《韩非子?七患》有云:“城者,所以自守也。”《孟子?公孙丑 下》有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后引申为有城垣环卫之都邑。《诗经?瞻卬》有云:“哲夫成城,哲妇倾城。”又引申为筑城。《诗经?出 车》之“天子命我,城彼朔方”即是此意。市字之本义,乃聚集货物进行买卖。《易?系辞下》有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后引申为交易场 所。《战国策?秦策一》有云:“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因市多在城内,也可用以代表城邑。《汉书?梅福传》有云:“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 姓,为吴市门卒云。”“城”“市”二字连用,最早见于《韩非子?爱民》,有“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与虽众,不得臣士卒”之语。于正史中最早 出处为《后汉书?法雄传》,有“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之语。杜甫《征夫》,有“街衢唯见哭,城 市不闻歌”之句。城市也可专指城中之市。宋人张俞有《蚕妇》诗:“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便是专指城中市场而言。随着历史发 展,城与市的功能联系日趋紧密,作为城最初本义的城墙多已不存,即使存在亦早已不是城市外围边界,市的地位和作用却直线飙升,更加突出强化;城市的数量越 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距离也越来越近。到如今,城市的定义也变为“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并成为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 的中心的地方”。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城市的诞生?人类社会存在了上百万年,为何偏偏在大约5000年前出现城市?城市出现的区域有何特定条件?这些都是值得我们 探讨的问题。根据对城市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学界对城市起源大致有四说。一种是“防御说”。《吴越春秋》有云:“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卫民。”前已述及,过去 的皆有城墙,且大多不止一重,因而有内城、外城之别。内城皇帝高官居之,外城则居住平民百姓。建筑城郭的主要目的防御外敌侵犯。同时兼有防御水患之意义, 这是从军事和安全角度阐释城市起源。第二种是“集市说”。此说突出“市”的功能,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发展,人们手里有了多余的农业畜牧业产品,需要集市进行 交换,后逐渐固定,聚集者越来越多,就先有“市”,后来将周围建墙围起,便又有“城”,则城市就此形成。这是从经济学角度阐释城市起源。第三种是“分工 说”。认为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内部出现了行业分工,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商业,一部分专门从事农业。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者需要场所进行生产和交 换。所以城市应运而生。这是从社会学角度阐释城市起源。第四种是“庙宇说”。认为如果没有对权威的尊重、对某种场所的依附及对他人权力的服从,城市就不可 能存在。能够使远比一个家族更大的社会群体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就是宗教崇拜。比如中东地区伊斯兰教城市就是靠清真寺的出现发展而来。先有庙宇,然后拱卫之而 出现其他设施,包括市场、居所,再筑城,这便是“庙宇说”。是从宗教学角度解释城市的出现。以上四种理论都有事实依据,但城市的出现与发展往往是以上几个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对产生条件有客观方面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源。春秋时,齐国大政治家管仲曾云:“水 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在《管子?乘马》中,他明确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 天材,近地利。”就是说,凡营造国都,不建在大山之下,也一定要建在大河的近旁。高的地方不可近于干旱地区,以保证用水的充足;低的地方不可近于水洼地 带,以节省沟堤的修筑。一定要依靠自然资源,凭借地势之利建设城市。 管子阐明了建设国都,建设城市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历史上建设城市经验的总结。只要打开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古往今来,城市大都建在江河之畔,湖泊之侧, 或者是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其二,交通条件亦属十分重要的因素。货物交换、市场运作离不开运输,而运输效率则明显受制:于地理因素。所以城市或建立于平原 开阔地带,或依山而建,但有通路与外界联系,大型城市必是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其三,周边地区物产状况。城市人口多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生活资料需要周边 人口提供。所以周边物产状况直接决定了城市是否能够存在,和其存在规模,发展极限。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口对城市产生的作用至关重要。没有 人,城市便会变为死城而消失。城市周边地区的人口和城内人口要在合理比例的范围之内。人口的稠密度决定乡村能否养活城市。当然,生产力越发达,科学技术越 先进,人类克服客观困难的能力越强,人类建立城市所受上述某种因素制约的程度就会越小。但人类也绝非万能,因为克服自然因素的过程无疑会增加成本,破坏自 然生态系统,近则承受不起经济的压力,远则招致大自然的惩罚。以笔者只见,近年来北京恶性膨胀的趋势若不遏止,大自然的惩罚为时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