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农业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生产,农业是与人类共存的。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还没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 从最原始的社会我们进化到了现在,我们的农业也发展到了一定的技术高度。 我国农业发生最早的地区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考古学资料表明,黄河中游的磁山和裴李岗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遗址中发现大量粟类作物,有的窖穴堆积达2m以上。从出土工具看,不仅有石斧、石刀、石铲、石镰等种、管、收农具,还有石磨盘和石磨棒等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表现有猪、狗、鸡的遗骸,说明当时已经形成农牧混合型农业经济。其后的仰韶文化以及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下游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均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之一。由此可见我们的农业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啊。
② 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历史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网络全书《齐民要术》。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
③ 农业发展的历史150字
饮食复习惯的中国和美国制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不像在哪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中国炒菜放在桌子上和大家分享.如果你正在处理一个中国的主机,准备了一吨的食物.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他们的饮食文化,将尽最大努力给你许多不同类型的菜肴的味道.朋友之间,他们只是为了有足够的人.如果他们正在服用的人出去吃晚饭的关系是半礼貌客气,那么他们通常会订购一个菜比客人的数量(例如,四个人,五菜).如果它是一个商业的晚餐或一个非常正式的场合,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量的食物,这将是不可能完成的.
一个典型的餐开始,一些凉菜,像煮花生和黄瓜捣烂大蒜.这些都是其次的主要课程,热鲜肉和蔬菜菜肴.最后,汤被带了出来,这是由含淀粉的“主食”食品,通常是米饭或面条或饺子有时.许多中国人吃米饭(或面条或别的什么)最后,但如果你喜欢与其他菜肴一起有你的饭,你应该说这么早.
④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 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
(三) 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四) 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
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网络全书《齐民要术》。
(五) 南方水田精耕细作的形成时期
隋、唐、宋、元(公元581--公元1368年)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技术配套技术形成。水田专用农具发明与普及。棉花在中国逐渐推广。出现众多农书。土地利用方式增多。南北方农业同时获得大发展。
(六) 精耕细作的深入发展时期
明朝至清前中期(公元1368--公元1840年)这一时期中国普遍出现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生产向进一步精耕细作化发展。美洲新大陆的许多作物被引进中国,对中国的农作物结构发生重大影响。多种经营和多熟种植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以高科技应用为基础,取得了更为辉煌的成就。中国以只占7%的土地,养育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农业科技方面,中国发达国家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已经从1949年20%提高到42%
⑤ 建国以来农业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三十年代文学(1927-1936)与政治文化之间有着特殊关系。三十年代许多重要文学作品都明显表露出政治变化的印迹。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三十年代的作品占了绝对的比重,这除了三十年代文学相对而言是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成熟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会时局的变化。 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特色,在创作上是一开始就有鲜明表现的。不仅白话的形式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革命,促使文学和人民群众大大接近了一步;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具有不同于旧民主主义文学的崭新特点。 30年代的中国文学,因社会的大变动而产生了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的层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并由此创造出极度繁荣的文学景观,使中国新文学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该内容来源于网络)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27~1937)文学之我见30年代文学成就的表现 30年代文学即现代文学的第二十年,从1928年——1937年抗战前的这一阶段。30年代文学较繁荣,尤其是小说成就突出,诗歌散文戏剧也有一定的发展。 1文学流派众多 30年代文学流派众多,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在上海成立,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田汉等一大批优秀作家加入了其中。左联的刊物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太阳月刊》《拓荒者》《萌芽》《十字街头》《北斗》《文学月报》《光明》半月刊《文学导报》,左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活动:(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传播与应用(2)自觉加强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设立国际文学研究会,极力输入苏联文学作品(3)推进文艺大众运动。左翼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是始终标举革命现实主义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20实际30年代新文学运动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活动在京津等地的作家群所形成的一个特定文学流派——京派,也是当时的一个主要流派,他们继承了文研会“为人生”的传统,忠实于现实,是有平民意识及民族国家认同感,注重描写淳朴原始的人情美 人性美,用儿童的视角看成人世界,如林纾华的《弟弟》《一件喜事》。表现了对美好童年的眷恋,及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另外一个站在现代都市文明和商业文明的立场上来审视上海,用现代语言来讲述上海人的故事的文学流派——海派也竖起了自己的旗帜。海派作家的作品贴近大众生活,反映下层人民的苦难,展示都市生活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对人性的戕害,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来结构作品,形式上有创新,注重开掘,表现潜意识和病态心理。 2优秀作者众多 30年代涌现了椅披新的文学作家,作家的主体性增强,身穷志不穷,张扬个性,持有着自主精神和主人翁意识,自觉性提高,把文学作为一种工作,对文学艺术及技巧自觉追求探索,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提倡悲剧,批判封建思想道德残害人性的本质,及对社会各种弊端的抨击,以人为本,表现出了一种人文关怀。他们充满活力的创作给文坛带来了新气象,如:丁玲(1904——1986)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最早以明确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女作家,使0世纪中国女性主义学的先驱者。她的小说有《在黑暗中》《莎菲女士的日记》《水》《阿毛姑娘》等等,其作品以女性为主要人物,对女性的命运给予极大的关怀,带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张天翼 随着人生阅历的加深,讽刺成了他切入社会人生的利益。是对鲁迅讽刺小说的继承。如《笑》他的讽刺对象是人而非物,讽刺的是人缺陷而非人类的缺陷,叙述者总是有着健康的理想人格,而他的讽刺手法的高超之处在于巧妙的使用自相矛盾的手法。他的小说不仅给当时“革命+恋爱”风气的左翼文坛带来了新鲜气息,而且为中国现代讽刺画廊提供了新的讽刺形象新的讽刺手法。茅盾积极拥护推进新文化运动,是最早从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知识分子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林家铺子》《子夜》用形象思维的小说参加了与托派(认为这个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的论争。强调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走上独立发展 繁荣富强的道路。老舍一个北京市民社会培育出来的作家,在中国近代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中,在西方文化激烈的撞击下,第一个把中国小市民的命运思想和心理引进现代文学领域,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市民阶层最重要的表现者,批判者。是重要的市民画家。毕生创作了《老张的哲学》等14部长篇小说《月牙儿》等5部中篇小说《赶集》等3部短篇小说集。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3三部曲作品及中长篇小说增多 30年代引人注目的是中长篇小说的数量的激增。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作品就有茅盾的《蚀》《子夜》巴金的《死亡》《家》《秋》《春》叶绍钧的《倪焕之》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生死场》等,较有影响的三部曲作品有茅盾的《蚀》三部曲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中长篇数量的激增与三部曲作品的大量出现,显示了30年代小说作家的创作气魄和创作实力。 诗歌的发展 忠实于时代,忠实于人民的真诚感情,始终是新诗的主潮的宝贵品格,诗艺发展 不断创新的多元化探索,推动着新诗进行新的变革,这一时期的新诗出现了政治倾向多种形态,艺术道路多向探索的新局面。成立了中国新诗会,注重诗歌的现实性,提倡诗歌的大众化主旨,出现了一批新的诗人,如:艾青臧克家,现代派诗出现,多用象征主义,著名诗人有:戴望舒冯至卞之淋等,他们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出了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对于民族艺术传统的向心力。 戏剧的发展 中国现代戏剧灾30年代有了重大发展,上海部分左翼文艺家为提倡推进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策划成立了上海戏剧社,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开始了中共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使中国现代戏剧运动有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出现了“中国话剧的三大奠基人”——洪深欧阳予倩田汉。《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现代戏剧文化的成熟。30年代戏剧展示了我国的悲剧艺术。 散文的发展 30年代散文继承了五四散文的传统,在新的时代的推动下,又来了一个。散文作家充分发挥主体意识和文体意识,使各种类型的散文作品均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普罗文学的推动和提倡,散文园地里最早呈现出繁荣景象的是杂文 ,报告文学小品散文在本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时期最有影响的散文家有:鲁迅及其杂文何其芳及其抒情散文 林语堂及其幽默小品等,游记散文有了新的发展如:朱自清《欧游杂记》等,具有较高的叙事描写技巧。 30年代是一个文学成就巨大的年代,呈现出了一种各种文学样式共同繁荣的景象,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成就,为以后中国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 30年代的中国文学,因社会的大变动而产生了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向。反映在文学与审美的层次上,形成了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并由此创造出极度繁荣的文学景观,使中国新文学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 (一)左翼文艺运动 左翼文艺运动是30年代文艺领域最重要的文艺运动,也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新文化运动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 大革命及其失败推动了众多的热血青年革命化,苏联、欧洲、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日益活跃,又给予了他们巨大的鼓舞,1930年3月2日,包括鲁迅、夏衍、田汉、郁达夫、柔石、殷夫等在内的作家共40多人集会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茅盾、周扬从日本回国后也参加了左联的工作。中共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也是左联的重要成员。 左联的活动是创刊物、培养新人、发展创作、翻译外国进步作品、研究文艺理论。由于左联的工作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一批共产党员加入其中并利用文艺工具进行阶级斗争和革命宣传, 因此国民党当局严厉加以迫害,逮捕、监禁、杀害了一批左联重要成员,鲁迅也被长期通缉,一大批文艺书刊被查禁,一些重要文艺社团被查封。1936年,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要求,左联自动解散。但左翼文艺运动仍未终止。 左翼文艺运动在宣传革命、培养新人、繁荣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但由于“左”的影响,这场运动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违背艺术规律,忽视文艺的艺术特征,导致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再如将文艺团体政党化,导致关门主义,将一批倾向进步、卓有才华的作家排斥在外; 又如无休止地在内部开展政治性的争论, 扣帽子,打棍子,滋生宗派主义和门户之见。 (二)文学创作的大丰收 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黄金岁月,文学创作取得巨大成就,堪称俊才满目、硕果遍地。 小说创作成就最高的,当推茅盾、老舍、巴金。茅盾《子夜》是一部现实主义巨制, 它以壮阔的背景、恢宏的气势、浩大的结构,展现了3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貌。作品成功塑造了吴荪甫这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性格特点。这部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也与《子夜》一样,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作者对时事的关切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老舍的《骆驼祥子》、《月牙儿》是他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以独特的构思、明快活泼的语言、朴实精炼的表现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黑暗现实中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巴金的《家》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悲剧,也是对制造悲剧的垂死制度的控诉,作品燃烧着炽烈的激情,笔调细腻优美,充满青春活力, 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小说家还有以刻画知识女性内心世界著称的丁玲、以描写湘西边城风土人情而别树一帜的沈从文、辛辣揭露和讽刺小市民灰色心态的张天翼和沙汀、善于从卑微灵魂中发掘真善美的艾芜等。 如果说1917年至1927年是新诗诞生并逐步成长的阶段, 那么, 30年代的诗坛则出现了诗社林立、流派纷纭、创作繁荣的局面。其中有以殷夫、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诗派”,即无产阶级革命诗派,注意选取爆炸性、尖锐性题材,主张诗歌应直接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服务,但忽视了对丰美动人的诗歌意象的锻造。 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 主要成员有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王亚平等。其创作实践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显示出强烈的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色彩,别具一种刚健、粗犷、壮阔的力量之美。此外,以戴望舒、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刻意追求诗意的朦胧美和诗形的散文美,扩展了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戴望舒是现代派诗人,前期诗作意象朦胧,多表现个人的迷惘和感伤,后期受抗日战争的感召,诗歌多抒写炽热的爱国情感。这一时期卓有成就的诗人还有艾青。艾青执着于表现追求光明和民主的主题,诗歌充满忧郁与热烈交织跃动的情感,展示出丰富的鲜明的意象,有交响乐似的内在旋律和油画似的凝重色彩。他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巨大轰动,诗中抒发了对一个贫苦农妇的赞美,并向不公道的世界发出了激愤而深沉的咒语。诗歌创作具有明显现实主义特色的是臧克家,臧克家追求诗意的朴素含蓄,形式凝炼,节奏明快,增强了诗所特有的审美意趣,抒写了中国农村的苦难和诗人深沉的感情,或以隐喻的手法启发读者的思考。诗人田间的创作也引人注目,他的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和《给战斗者》,以高亢激昂的音调和炽热灼人的情感显示出诗人富于现实性和战斗性的艺术特色。 30年代的小品散文创作,除了继承“五四”散文风格的传统外,呈现出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及体式多样化趋向。首先是杂文创作出现了新高潮。鲁迅以战斗精神从事杂文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批新的杂文作者不断涌现,影响较大的有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聂绀弩、柯灵、巴人等。抒情散文较以前有了长足发展。冰心、朱自清、郁达夫、周作人、梁实秋、徐志摩、丰子恺、梁遇春、沈从文、何其芳、陆蠡、李广田、吴伯箫等人的作品,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表现形式拓宽了散文创作的取材范围,丰富了现代散文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以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小品与闲适小品,文化含量高、从容睿智、通俗生动、幽默自然,为散文创作注入了清新的美感趣味。此外,散文创作的另一大成就,是报告文学的勃兴。这种新型的文学体裁,以新闻纪实性、真实性与散文艺术感染性相融合的特点,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茅盾主编的报告文学集《中国一日》(1936年),展现了一个个丑恶与圣洁、光明与黑暗交织着的社会生活横断面。夏衍的《包身工》借包身工一天的地狱生活,揭示了包身工制度的全部丑恶内涵。这两部作品代表了报告文学初创阶段的最高成就。 30年代的戏剧创作开始呈现繁荣景象。话剧运动迅速发展,话剧艺术得到空前普及。大革命失败后,以上海为中心掀起了话剧运动的热潮,进步戏剧团体的相继成立,促进了戏剧创作的发展,不仅数量明显增加,艺术水准也大大提高。曹禺是成就最高的剧作家。他的《雷雨》、《日出》以欧洲经典戏剧的结构形式、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富有动作性和潜台词的个性化人物语言、揭露社会底层人物不幸遭遇的戏剧主题,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这两部剧作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至今仍深受观众喜爱。此外,夏衍的《赛金花》、《秋瑾》、《上海屋檐下》,田汉的《月光曲》和《回春之曲》,熊佛西的《屠夫》, 李健吾的《太平天国》, 洪琛的《农村三部曲》,宋之的的《武则天》等剧作,用不同的笔触,从不同的侧面,丰富了中国现代戏剧创作。 (三)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发展 贯穿整个30年代文学全过程,规模最大、声势最壮、参与人数最多的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在这方面建树最多的是瞿秋白,他先后翻译了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拉法格等人的文艺论文,还写出许多富有战斗性的文章,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积极倡导、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他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密切联系整个现代文学运动的进程,对鲁迅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评价,其中涉及到革命文学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为我国现代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鲁迅虽没有系统的文艺理论著作,但在几次重大的文艺理论论争中所持的立场及散见于论文、杂文、书信中的许多文艺观点,为30年代的文艺批评与文艺理论增添了光辉。在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鲁迅始终坚持将接受外来文化与继承民族传统相统一的观点,提出了“拿来主义”的著名思想。鲁迅还认为文艺要健康发展,就必须开展积极的文艺批评,而批评家的职责,不但要“剪除恶草”,还要“浇灌佳花”,反对无原则的“乱捧”和“乱骂”。 茅盾作为中国现代文艺批评的开拓者之一,积极宣传“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坚持“必须先有批评家,然后有真文学”的立场,并以《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为阵地,了系统的文学批评工作。 以瞿秋白、鲁迅、茅盾为代表的左翼文坛,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同强调“超脱现实”、“永恒人性”的自由主义文艺理论、主张“性灵文学”的论语派进行了广泛的论战和争辩;对“京派”作家的主张文学与时代和政治保持“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及“和平静穆”的美学观点进行了批评、反驳。这些论争始终集中在文学的本质属性、文学同政治的关系、文学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上,而未能对文学艺术的内部特点与关系问题、美学范畴问题探讨,但通过论争、批评和反批评所形成的巨大动力,推进了我国现代文学批评及文学理论的发展。
⑥ 农业的发展历史
海湾战争后G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使得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广泛运用于生产实践成为可能。1993-1994年,精准农业技术思想首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两个农场进行试验。结果用GPS指导施肥的产量比传统平衡施肥的产量提高30%左右,而且减少了化肥施用总量,经济效益大大提高。精准农业的试验成功,使得其技术思想得到了广泛发展。世界上每年都举办相当规模的“国际精细农作学术研讨会”和有关装备技术产品展览会,已有上千篇关于精细农作的专题学术报告和研究成果见诸于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或专业刊物。在万维网上设有多个专题网址,可及时检索到有关精细农作研究的最新信息。美、英、澳、加、德等国的一些著名大学相继设立了精细农作研究中心,开设了有关博士、硕士的培训课程。在发达国家,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已实验应用于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和土豆的生产管理上。1995年美国约有5%的作物面积不同程度的应用了精细农作技术,又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在美、加、澳、欧等国,精准农业的实验研究以涉及小麦、玉米、大豆、甜菜、土豆等作物生产。不仅发达国家对精细农作的技术实践非常重视,巴西、马来西亚等国亦已开始了试验示范应用。
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与发展,已经引起一些国家科技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为此专门立项对有关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经过由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院士组织评估,于1997年发表了一份“Precision Agriculture in the 21st Century --- Geospatia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Crop Management”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美国农业面临的压力、信息技术为改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和改善经济效益提供的巨大潜力,阐明了“精准农业”技术研究的发展现状以及为信息产业和支持技术开发研究提供的机遇。精准农业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为一种高新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的产业,且已被广泛承认是发展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
适应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应用的DGPS装置,GIS适用平台及农作物资源空间信息数据库管理软件,作物生产决策支持模拟模型,带DGPS接收机小区产量传感器和产量分布绘图装置的谷物联合收割机,自动调控施药、施肥机、播种机均已有商品化产品;支持农田信息实时采集的田间土壤水分、N、P、K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作物苗情、杂草分布等的传感器技术,已有初步研究开发成果。可以预言,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装备技术发展,到本世纪末将会日新月异,有关新兴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精准农业的思想已经为科技界和社会广为接受,并在实践上有一些应用。如1992年北京顺义区在1.5万公顷的范围内用GPS导航开展了防治蚜虫的试验示范。在遥感应用方面,中国已成为遥感大国,在农业监测、作物估产、资源规划等方面已有广泛的应用。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应用更加广泛,1997年辽宁省用GIS进行下辽河平原农业生态管理的应用研究,吉林省结合其省农业信息网开发“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北京密云县完成以GIS技术建立的县级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智能技术方面,国家863计划在全国20个省市开展了“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国今后精准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这些研究与应用大部分局限于GIS、GPS、RS、ES、MS单项技术领域与农业领域的结合,没有形成精准农业完整的技术体系。尽管如此,随着中国农业技术和相关信息产业、工程制造业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精准农业的技术必将得到不断发展完善,且将扩展到更为广泛的设施农作、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精细管理与经营。
国际上精准农业的实践表明,实施精准农业要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和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经营技术的集成组装,综合是其典型特征,技术集成是其核心,因此需要多部门、多学科联合作战。中国实施精准农业的目标,一方面是总结国外发展经验,根据中国的国情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另一方面切实做好有关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力求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精确农业的发展道路。
⑦ 中国农业发展历史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二、粗放农业阶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第二节 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主要农业区在秦岭和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因此,本节着重阐述北方地区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奠基
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别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提高土还生产率为目的的精耕细作。这一特点的发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二、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
三、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公元2世纪末,黄巾大起义使东汉王朝濒于瓦解,各地义军乘势而起,中国从此进入了分分合合、混战不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政局动荡、人口逃亡、耕地荒废,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战乱所造成的人口大迁徙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及农业文化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卷入以种植业为主的洪流中来。由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农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秦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
⑧ 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9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回出现了中国远古神话答人物—神农氏,他遍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开启了人类农业的历史。
中国传统农业历来就是广义的农业,涉及农、林、牧、渔、副各个方面,从神农氏至今,我按照生产工具的发展分为了四个时期:一是人力、石器农业时期;二是人力、青铜器农业时期;三是人力、畜力、铁器农业时期;四是人力、动力、铁器农业时期。其中第三个时期称作是我国的传统农业时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精耕细作农业成型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主要特点是北方旱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扩展时期(隋、唐、宋、辽、金、元),主要特点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时期(明、清),主要特点是为了适应全国性人多地少格局的形成,多熟种植的推广和耕作技术的精细化。
⑨ 建国以来农业发展史的黄金时代都是什么时候
1950年代初;195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本世纪初。
1950年代初,随着土地改革的展回开,农民获得了土答地,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同时,国家的抗美援朝运动等,极大的唤起了农民爱国、生产的积极性,到1952年,国家的农业恢复任务完成,农业生产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1953年到1957年,在一五计划时期,国家组织农民进行合作化运动,用公有制的改造来消除小农生产的落后性,从而带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配合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从而改变了农村经济状况和经济形势,粮棉产量高速增长,并稳居世界首位,进而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并带动了乡镇企事业和个体产业的发展,和农民致富和城市化进程加快。
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家先后通过废除农业税,增加农业补贴和推进土地流转承包等等造福三农的措施,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并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的进程。
⑩ 古代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农业是集约型农业,主要特点是因时因地制宜,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中心,采取良种、精耕、细管、多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其形成与封建地主经济制度下小农经营方式和人口多、耕地少的格局的逐步形成有关。在农艺和产量上,中国传统农业曾达到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
以种植粮食为中心,多种经营,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形式。在这样的农区之外,又有游牧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牧区,两者互相依存,在不同时期,又互有消长。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是不平衡的。精耕细作的农业区虽然不断扩大,但也有些地区粗放经营,甚至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残余。以精耕细作农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要线索,中国传统农业大体经历了下述阶段:①夏、商、西周、春秋是由原始农业向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形态过渡的时期,主要特点是与青铜工具、耒耜、耦耕、相联系的沟洫农业;②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成型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耱为中心的旱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③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农艺扩展时期,主要特点是以耕、耙、耖为中心的水田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④明、清是精耕细作农艺的持续发展时期,主要特点是应付因人口激增而出现的人口多、耕地少的矛盾,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和扩大耕地,土地利用率达到了传统农业的最高水平。
先秦重要粮食作物有粟、黍、稻、大小麦、大豆,还有大麻和菰(米)等。大抵北方以种粟黍为主,南方以种稻为主。战国时期,适应休闲制向连作制的过渡,大豆一度和粟并列为主要粮食。汉以后大豆向副食方向发展,大麻和菰逐步退出粮食行列。末期,小麦先在西北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种植,以后传入中原,随着连作倒茬和农田灌溉与保墒耕作技术的发展,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但粟在长时期内仍是最主要的粮食。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还提到豌豆和胡豆。三国时的《广雅》首次提到籼稻,这一时期水稻的主要种植类籼,粳。唐、宋经济重心移至江南,水稻生产迅速发展。至宋代水稻跃居粮作之首,麦作也进一步发展,稻、麦取代了粟、稻的传统地位而延续至今。原先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种植的高粱,宋、元时期传到黄河流域,成为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明、清时代,原产美洲大陆的玉米、甘薯、马铃薯传入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