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江西历史文化知识

江西历史文化知识

发布时间:2021-02-09 08:09:13

㈠ 江西有哪些历史文化古迹,它们的来历

江西是旅游资源大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仙女湖、三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鄱阳湖候鸟自然保护区,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桃红岭自然保护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昌、景德镇、赣州均弛名中外,此外还有大量的名人文化遗迹和革命遗址。井冈山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又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井冈山市、南昌市、九江市等城市通过国家旅游局全优验收,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庐山风景名胜区、井冈山旅游区、龙虎山风景旅游区、滕王阁、 三清山风景旅游区、赣州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上饶弋阳龟峰景区、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婺源江湾旅游景区、新余市仙女湖风景旅游区、景德镇市浮梁古县衙景区、景德镇市高岭瑶里风景名胜区、婺源县大鄣山卧龙谷旅游区、南昌市天香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
江西,北枕长江,南接庚岭,十六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举世闻名的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将一千五百里山湖城廓织为一条奇秀无比的旅游风景线。世界文化景观庐山、革命摇蓝、绿色宝库井冈山、道教发源地龙虎山、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山、东江源头三百山、珍禽王国鄱阳湖、世界瓷都景德镇、英雄古城南昌、南国宋城赣州、红色故都瑞金等独特的旅游形象,淳厚的民情风物,真可谓山水皆美景,城廓均名胜,千姿复百态,满目收不尽

㈡ 江西历史文化的精髓及现代价值

一、江西是文化大省
在古代,江西文化发达。从全国看,江西是文化大省。说江西是文化大省,这是因为江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又是革命发源地的缘故。清道光二丨十年(1840年)雅片战争以后,遭受战乱和帝国主义侵略,江西文化受到破坏,损失惨重。在广大人民群众努力下,还保存着相当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现从总体上看,分如下十二个方面作简略的介绍:
(一)读书成风
江西古代形成了读书成风的优秀传统。不读书,就不能传承历史文化。这种读书的传统起于何时呢?相传最早在江西传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他字子羽,春秋末年鲁国武城人。他的品德才学都好,但貌不扬,孔子不喜欢,于是离开孔子,“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孔子知道后,作了自我批评,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后来,江西人建友教书院纪念他,他的坟墓在南昌二中校园内,文革时被毁(据《史记正义》说子羽墓在山东邹城县,待考)。至今,南昌二中仍然是全省最好的学校。江西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文化名人是陶潜,即陶渊明,他的品德操行才学都非常好,鲁迅称誉他是“伟大的作家”。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他读书马虎。他的意思是指汉代经学家们大搞训诂学,作繁琐的考证,浪费大量精力时间,没有必要,提出批评。他如果不“好读书”,不认真读书,怎么能够写出那么多好诗好文来呢!一篇《桃花源记》没有人能超过,包括苏轼这样的大家,模仿的文章,都达不到他的意境。而全国仿制的世外桃源胜境,竟有14处之多,还有人在继续仿制。至于学习、模仿他的诗,那就更多了。陶潜读书,有优良的家庭传统。他的高祖母湛氏,新干人,陶侃的母亲,是中国古代的四大母亲之一。陶侃父亲早逝,她教育陶侃成才,“停杼教子”、“削发留宾”、“土碗送子”、“归还干鱼”等,都是感人的故事。陶侃、陶潜都有珍惜寸阴的精神和传统。陶侃常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陶潜在一道《杂诗》中也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欧阳修的母亲,也是中国四大母亲之一,欧阳修父亲早逝,欧母“画荻教子”,成为千古佳话。清代诗人、剧作家蒋士铨的母亲,“鸣机夜课”,也是教子成龙的贤母。宋代时,饶州人读书,蔚然成风,洪迈在《容斋随笔》中的记载:饶州“为父兄者,以其子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其美如此。”明代时,在吉州,“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人无贵贱,无不读书”,以至“三尺童子,稍知文章”。母亲督促儿子勤奋读书的风气,一直世代相传。至今高考成绩,江西青少年仍居全国前茅,继承了二千多年读书成风的优良传统。
二)科举成名
中国从隋唐以后,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安置官吏。科举制规定:读书数年的生员,在县一级考试及格者为秀才,在州(郡)、随后为在省一级考试及格者为举人,在京城由礼部主持考试及格者为进士,其中由皇帝亲试,确定为进士中的前三名者,称为状元、榜眼、探花。秀才、举人、进士考试,原则上三年一轮,所以民俗有“状元三年一个”的说法。考丨中进士者,一般可获得知县的职务,也即有七品官衔。通过文化考试,出任封建社会的官职,比由官员乡绅推荐出任官职,显然是一种进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下诏,从光绪三十二年起停止科举考试,改由学校教育代替科举制度。由隋至清,历代全国进士计98689人,江西进士10506人,占10.7%。全国状元724人,江西状元41人,占5.6%。江西另有武状元6人。进士最多的县是吉安县,有500余名,拥有400名进士以上的县有南昌、吉水、丰城、安福、婺源等县。这些县在全国一直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化县。
(三)作家成派
在历代读书成风的基础上,江西的诗人、词人、作家、戏剧家、文章家众多。如《全宋词》收入江西词家174人,占全书作者的12%,居全国第二位,略少于浙江。在众多的作家中,开基立派的有:以陶潜为代表的田园诗派和隐逸诗派,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江西词派,由欧阳修、王安石奠基的主张以理入诗的宋诗派;由黄庭坚开创的倡导言必的据的江西诗派,由杨万里首创的致力清新自然的诚斋诗体,由文天祥、刘辰翁等兴起的爱国诗体,由汤显祖开创的以情代道的临川剧派,由杨士奇等兴起的整洁端正的馆阁书体,由陈三立等兴起的不推崇盛唐诗而模仿江西诗派的同光体等。这些文学方面的派别,各有优劣长短,但在历史上影响很大,都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
(四)学者成林
首先是哲学家多,在《哲学大辞典》中收入江西宋明时期哲学家50人,占全国同期哲学家的16%以上。理学是儒家哲学的新发展。周敦颐是理学的奠基者,又是教育家,原为湖南道县人。他长期在江西从政为官,后隐居庐山北麓莲花峰下,创濂溪书院讲学,他自认为是江西九江人。理学两大派的开创者朱熹、陆九渊,都是江西人。宋、元、明三代,追随他们的学者很多,形成理学的强大阵营。其次是史学家多,在《二十四史》中,江西人欧阳修主修《新唐书》和《新五代史》,揭

㈢ 江西人的历史文化

江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之美誉。自古以来人才辈出,群星璀璨。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唐、宋、元、明、清五朝,江西共有进士10495名,占全国的10.99%;有状元48名。二十四史立传者500余人,有90人任宰辅。《明史.儒林传》共著录115人,其中 江西35人,居第一。从秦汉至清末的两千余年间,相当一部分江西人在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科技、思想等领域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重大的影响。东晋陶渊明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大师。唐宋八大家,江西就占有三家: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朱熹、汤显祖、宋应星、八大山人等,以上为古代江西十大名人,杨万里、陆象山、解缙、谭纶、邓子龙、况钟等也为江西古代人杰的卓越代表。 江西历史上,文学、艺术、史学、科技大师辈出,有如夏夜星空灿烂、光耀夺目。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晏殊、黄庭坚、周必大、杨万里、姜夔、文天祥、洪迈、刘过、汤显祖、蒋士铨、周行清、朱耷、宋应星、裘日修、雷发达、宋祁、刘恕、马端临、陈寅恪、傅抱石……数不胜数,一位又一位的文化巨擘,撑起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半壁江山。

㈣ 江西传统文化有哪些

赣文化 赣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子系统。经长期发展,它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构成层次丰富、脉络清晰的网络。赣文化包含了浔阳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袁州文化、赣南客家文化等诸多子系统。其铜文化、瓷文化、书院文化、禅道文化、苏区文化、文学、艺术、哲学等,各自构成了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史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91] 。
临川文化 临川文化是以江西临川为汇合中心,人文、风物、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医理、学术、宗教、民俗、体育、语言、建筑、美食等实行向性组合,而形成独具特色,自有特征,承上启下的区域文化。临川文化背景下诞生了宰相词家晏殊及其儿子晏几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医学家陈自明,地理学家朱思本,著名的戏剧家汤显祖等历史文化名人[92] 。
庐陵文化 庐陵文化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区)及周边市区的区域性文化。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至今仍传为佳话。“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永乐大典》主纂解缙、宋代大文豪杨万里、原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原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中国著名数学家王梓坤、中国探月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南宋爱国名臣胡铨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知名学者先后孕育或诞生在这里。
赣南客家文化 赣南客家人的进取精神、乡土意识和淳朴务实精神孕育了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盛唐诗人綦毋潜、北宋名医陈恕、宋代诗人曾几、散文家魏禧、孙中山先生的先祖孙勰,以及革命年代叱咤风云的将军古柏、肖华等名人。赣南600余幢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客家民俗文化包括山歌、赣南采茶戏、东河戏流传至今[93] 。

㈤ 关南昌本土历史文化知识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南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南昌市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市区错落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四个人工湖,象四面明镜镶嵌在市中心,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光。
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已发掘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古文化遗址近60处之多,最早有关南昌的文字记载见之于《禹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元、明、清历代皆为江西省治。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商贾络绎,楼台相望。“八一南昌起义 ”,使她成 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驰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地八大重点开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胜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装点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独特风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建设、城建、交通、科教发展迅速,处处旧貌换新颜。改革开放后,南昌旅游业发展迅猛,许多古迹文物修复一新,江南名楼滕王阁又重建屹立于赣江之滨,给古城增添了无穷魅力。近年来,梅岭、青山湖风景区等旅游场所相继开发,南昌成为中外旅游者参观、学习、游览的热点城市。

㈥ 江西历史文化

江西省,简称赣。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而得简称。

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

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江西古代就形成了读书成风的优秀传统。相传最早在江西传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中国从隋唐以后,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至清代,历代全国进士计98689人,江西进士10506人,占10.7%;

全国状元724人,江西状元41人,占5.6%。江西另有武状元6人。 江西也是佛道两教的源流之地,形成了宠大的宗教派别。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江西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创始人为汉代张道陵和他的曾孙张盛。

张道陵被张盛尊为掌教、正一天师,因而又称天师道或正一道,为中国道教的鼻祖。金、元以后,正一派与全真派南北对峙,成为独树一帜的道门分支。庐山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十派之一净土宗的发源地,创始人是晋代慧远和尚。

因此,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庐山东林寺等,一直是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多有外地和日本、韩国佛教徒前来朝拜。 另外,江西的农业自古就以种植水稻为主。隋唐以后,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江西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经济繁荣兴旺,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茶叶种植和加工也大大发展,数量和质量都居全国之首。同时,陶器、造船和银、铜冶炼在全国亦居领先地位。明清时期,江西成为全国造纸业和以布为主的纺织业中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

(6)江西历史文化知识扩展阅读:

江西建制沿革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

江西境内有邗越(干越)、百濮,《荀子·劝学篇》注:“邗越古国名”。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 。

秦设三十六郡,江西属九江郡,置庐陵县、新淦县、南壄县。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县,下辖18县。

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江西属扬州刺史部。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时,孙策分庐陵、雩都等县置庐陵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厘置彭泽郡(旋废)、鄱阳郡。嘉禾五年(236年),孙权庐陵南部都尉,隶扬州。

隋时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江西属于江南道。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增为15道,属江南西道,其监察区下辖8州,治洪州(南昌市)。

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958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初设江南路,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仍治洪州,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江西行省辖区大于今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和今广东省的大部分。江西行省下辖13路、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辖13府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江西省共辖81县。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

2014年,江西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2016年6月,赣江新区成为第18个国家级新区。

㈦ 历史文化名城 江西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 中外历史文化知识 历史文化名人

绍兴啊抄
平水镇平江村,秦望山脚下,有一条狭长的山谷,这里茂林修竹,环境清幽,世外桃源一般。东晋古刹云门寺就坐落在这里,此处也是王献之故居和陆游草堂的所在地
云门寺前身为王献之故居,是他隐居练字之所。王羲之《兰亭帖》真迹也曾长期保存在此。王羲之的第七代孙智永曾在这里出家为僧,创出书法“永字八法”。

㈧ 关于江西省的常识有哪些

简称赣,位于华东西部、长江中下游以南,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三面山地丘陵环绕,北侧为鄱阳湖平原。江西省东有怀玉山、武夷山。与浙江和福建接壤,南有大庾岭、九连山和广东毗邻。西有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与湖南相倚,北部以长江为界与湖南、安徽两省相邻。江西拥有丰富而灿烂的文化,滕王阁、白鹿洞书院、瓷都景德镇等地名声显赫。被称为“江南昌盛之地。文章节义之邦”。

地理概况

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长江中下游南岸,与安徽省、湖北省相邻;东临武夷山,与浙江、福建接壤,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上通武汉三镇,下贯南京、上海,南仰梅关、岭南而达广州。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绕有幕阜山脉、武夷山脉、怀玉山脉、九连山脉和九岭山脉,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水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鄱阳湖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鸟栖息地。

气候特点

江西省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约16.3~19.5℃,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全省夏季较长,冬季较短,南北差异很小,极端最高气温几乎都在40℃以上,是长江中游最热的地区之一。江西是中国多雨省区之一,地区分布上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

自然资源

江西素有钨都之称,江西省的钨矿资源分布遍及全省,产地数量多,规模大,资源丰富。大余钨矿钨储量占全国第一位。修水县香炉山钨矿床,是目前江西省最大的钨矿床,储量已达超大型。

交通运输

江西省以省会南昌和各区市为中心枢纽。以国省道公路和赣江航道为主干线。形成上饶——南昌——萍乡的东西大通道和九江——南昌——赣州的南北大通道构成的十字形交通主骨架。目前铁路线主要有浙赣线、鹰厦线、南九线、皖赣线和京九线。公路主要有纵贯全省的206国道和105国道等6条干线。内河航道有长江、赣江、鄱阳湖区等5000余千米,全省有港口78个,年吞吐量在600万吨以上。民用航空在南昌、景德镇、九江、赣州建有飞机场,从庐山可直达广东惠阳和北京等地,年客流量逾万人。

经济概况

江西省农业条件好,农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省内农、林、牧、副、渔立体式发展,茶叶、淡水鱼是其主要的经济作物。畜牧业由于山地广阔发展很快,畜牧业产值逐年提高。江西瓷器业自古就是重要经济产业,景德镇制瓷工业历史悠久,现已实现机械化,所生产的瓷器为中国八大瓷器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冶金、电力、煤炭、有色冶金工业发展很快,门类已比较齐全。江西省的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公路运输量次之,航空也得到较大发展。

文化习俗

江西南昌地区的求子风俗很具地方特色。古时南昌,在西湖区的中心处有一高土桥,桥上有石柱栏杆12根,每年八月十五之夜,妇女们来到桥上,待月至中天,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柱上抚摸,甚至纳入怀中,据说如此这便可生男孩。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地方戏曲之一,是由民间采茶灯和民间灯彩相结合发展演变而成,后又吸收了南昌地区的民间舞蹈特色。

省会:南昌

南昌市是江西省省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位于江西省北部,赣江下游,鄱阳湖西岸,境内高山、丘陵、平原相间,江湖纵横,自然资源丰富。南昌文物古迹众多,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70多处,其后更有汉代紫金城遗址、三国孙虑城遗址、久负盛名的滕王阁、两晋时的玉隆万寿宫、明代的蜚音塔和洪崖石刻等。南昌还是一座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包括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和纪念馆。南昌夏季气温炎热,有火炉之称。

“赣北棉乡”:九江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西南邻湖南省岳阳市,西北与湖北省黄冈市、咸宁市毗连。东北接安徽省安庆市、池州市。面积18823平方千米,辖2区9县,代管瑞昌市。人口约有466万。是长江中游南岸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地势西高东低,幕阜山延伸西北,庐山为其余脉,九岭山蜿蜒西南。市内水网交错,主要河流有修水、潦河、博阳河,东部为鄱阳湖区。九江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矿产有金、铜、钨、锡、萤石等40余种,其中金、锑、锡、萤石储量居全省之冠。工业主要有纺织、机械等门类。农业主产稻谷、棉花,素有“赣北棉乡”之称,是全国商品粮、棉生产基地之一。京九铁路贯通后,成为与长江交汇的新的水陆交通枢纽。

“钨都”:赣州

赣州市位于省境内南部,面积39380平方千米,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中部丘陵绵延,而且河流众多,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矿产资源有钨、稀土等80余种,钨储量、产量占世界第一,素有“钨都”之誉。信丰脐橙是驰名中外的土特产。赣州森林覆盖率达65.5%,为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名胜古迹有通天岩、翠微峰、赣州古窑遗址、大宝光塔、大圣寺塔和西摩崖石刻等,手工业产品以竹器、皮枕、皮箱最为著名。

“瓷都”:景德镇

景德镇位于赣东北昌江上游,皖赣铁路线上,是中国著名瓷都,市境丘陵起伏。拥有丰富瓷土,尤以质地优良的东港高岭瓷土素负盛名,故又名高岭土。并产釉果、煤、铁、金、石灰石及耐火材料。景德镇制陶业始于汉代。唐、宋时景德镇陶瓷进入勃兴发展时期。宋景德年间以景德窑而著称。自南宋至元代,中原战事频繁。瓷工南迁,南北瓷工荟萃,景德镇制瓷工艺日臻精湛,逐渐成为中国瓷都。明、清时景德镇制瓷业进入鼎盛时期,居中国制瓷业中心地位。现如今全市有大中型瓷器厂20座。年生产瓷器约占全国的20%。品种达千余种,产品远销世界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庐山

庐山素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绝壁、云海、瀑布为庐山“三绝”。其美丽的自然景色为它赢得了“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景区面积有300多平方千米。山上峰峦雄峻,翠谷幽深,变幻无常。故被誉为“难识庐山真面目”。“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点出了庐山的神韵所在。庐山是一座集自然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庐山是佛家净土宗的诞生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

“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境的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风光具有雄、险、秀、奇、幽的特色。当年毛泽东曾率领秋收起义队伍挺进井冈山,创立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把星星之火燃遍全中国,因此,井冈山有“中国革命摇篮”之称。自然景观则有峰峦、奇石、瀑布、溶洞、温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高山田园风光等:尤以雄险的山势、碧清的溪流、深幽的峡谷、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蜚声中外。

九江烟水亭

位于九江市南的甘棠湖内,建于湖心。三面临水。缥缈于碧波之间。远离世俗喧嚣。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北宋理学家周敦颐之子周寿,在甘棠湖中新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称之为烟水亭。烟水亭地形平面呈圆角长方形,系砖木结构。“四面湖山亭在水,半堤杨柳寺藏烟”可谓烟水亭胜景的绝佳写照。

石钟山

宋代苏轼日夜泛舟进行考察后写下《石钟山记》。使石钟山名噪天下。石钟山坐落在湖口县城南北两端,南面的叫上石钟山,北面的叫下石钟山。主要游览景区在下石钟山。下石钟山海拔57米,屹立在鄱阳湖汇入长江的交汇口,形势峻拔峭绝。山间茂林修竹。楼阁掩映,江天一览楼、大雄宝殿、锁江亭、听涛眺雨轩等40多个景点因势构筑。丰富的文化遗迹,使这里自古就是游览胜地。

南昌起义旧址

江西大旅社是一幢五层大楼。有96间房。后被辟为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展线长350米,展出面积达1500平方米。门首悬挂着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的二、三层,有4个陈列室和一个题词纪念室,起义时的部分革命文物、文件和图片被陈列出来,并对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等同志领导南昌起义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

滕王阁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市沿江路的赣江边上,始建于初唐永徽四年(653年),系唐太祖李渊第22子滕王李元婴所建,故名滕王阁。现存的滕王阁为1989年重建。阁高57.5米,共九层,面积9400平方米。下部有一个12米的台座。滕王阁是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阁内名联贴柱,宫灯悬挂,极为精致典雅。墙上挂满了字画,还有玉雕镶嵌于其中。滕王阁能有如此巨大的声名。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初唐四杰诗人王勃那篇脍炙人口、传诵千秋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的“三王文章”。由此。序以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饶集中营旧址

上饶集中营原称“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集训总队”。集中营设在七峰岩、周田村、李村、茅家岭等几个地方。新四军军长叶挺当时被囚禁在李村禁闭室。冯雪峰、黄诚、林植夫、赖少其等人及计惜英、谷斯钦等国际新闻社的记者也被关在这里。1978年建立了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

白鹭洲书院

白鹭洲书院是当时吉州太守江万里为到此讲学的程太中、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及朱熹等立祠所建。后宋理宗御赐“白鹭洲书院”五字,它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

“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建在庐山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唐贞元元年(785年),洛阳人李渤、李涉兄弟隐居在此。因李渤喜养白鹿。故人们称其居住过的山洞为白鹿洞。唐末兵乱,颜真卿之孙颜翠曾率弟子30余人授经洞中。

赣江

赣江是江西省最大的河流以及鄱阳湖水系第一大河,是长江中游主要支流之一。东源贡水为正源,出武夷山黄竹岭,由绵水和湘水汇合而成:西源章水出大庾岭。章、贡两水在赣州市汇合后始称赣江。赣江上游,滩多流急,有著名的万安十八滩,万安以下,赣江流经吉泰盆地,江面渐宽、水势渐缓。赣江流域的下游地区,河网纵横密布,水产丰富,是江西省主要的水产基地之一。赣江干流可常年通行100~300吨的轮驳船队和客船。

文天祥墓

文天祥墓地面积为100多平方米,墓前有石翁仲、石羊、石马等。墓门碑额刻“为国捐躯”四个字。墓联为“忠烈千秋志,芳名万古存”。墓前有新立石碑。上刻“宋丞相文信国公文天祥之墓”几个大字。文天祥纪念馆为一组仿宋建筑。雄跨松竹山冈之上,内有文信国公殿,殿为二层阁楼。底层中央为文天祥塑像。纪念馆为四合院结构。中间为天井,四周长廊连结四贤祠、文山阁、竹居、诗碑楼、状元楼等。馆内陈列物包括文天祥生平及其遗物、著作、手迹等,还有当今名人赞誉文天祥的书画作品。

“古建筑博物馆”:婺源古建筑群

婺源古建筑群位于上饶市婺源县境内,是当今中国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整的县之一,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村落民居具有典型的徽派特色,其中,沱川理坑官宅府第、镇头游山村思口延村民居群等明清古建筑群,风格独特,造型典雅,有古建筑博物馆之称。汪口俞氏宗祠气势雄伟,工艺精巧,被古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婺源古村落,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代的村落民居建筑数百处。踏进婺源,满目青山绿水,松竹连绵。在蓝天、青山、碧水之间处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因而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地方。

㈨ 关于江西的文化历史

江西开发的历史,从出土文物考证,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而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则始于约于公元前202年(汉高帝初年)。时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别为南昌、庐陵、彭泽、鄱阳、馀汗、柴桑、赣、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历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为赣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划全国为13个监察区,称13部州,此时的江西属扬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晋元康元年,改设江州,其主体为江西地区原有郡县。隋朝曾作行政区划调整,州的级别降与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区设有7郡24县。至唐时增加到8州37县,分别为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抚州和信州。贞观元年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监察区,玄宗时增为15道,洪、饶、虔、吉、江、袁、抚、信8州隶属于江南西道监察区。
五代时期,江西地区先辖于吴后辖于南唐。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相当于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区划6州、4军、55县。交泰元年,南唐中主决定建南都于洪州,并因此升洪州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为路,江西地区被置9州、4军、68县,其大部分隶属于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隶属于江南东路。
元朝开始确立行中书省制度(简称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辖区远远大于今天的江西省区。除包括了今江西绝大部分地区外(原江西东北地区隶属于江浙行省),还包括了今天广东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设路、直隶州、州(同县级行政机构)和县。江西行省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然称省),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布政使司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其时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机关,三司分别由中央直接节制,分权而治,互不统属。
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巡抚成为全省最高行政长官,下设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监察。
民国时期,清朝的府、州、厅一律改为县。江西省共辖81县。至1926年北伐军进驻南昌时正式设南昌市。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1947年划回安徽,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先后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据地。其中著名的有赣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宁冈、永新、莲花3县和吉安、安福、遂川与湖南酃县的一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包括弋阳、横峰、贵溪、德兴、余江、万年、上饶、铅山等县,后发展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以及包括铜鼓、修水、万载、宜丰等县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当时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赣南和闽西地区的21县(包括江西的瑞金、安远、信丰、广昌、石城、黎川、宁都、兴国、于都、会昌、寻乌等11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故瑞金有红都之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省的行政区划曾经有过多次调整和变动。南昌市为江西省会。

㈩ 江西文化的特点及原因

一、江西是文化大省
在古代,江西文化发达。从全国看,江西是文化大省。说江西是文化大省,这是因为江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又是革命发源地的缘故。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雅片战争以后,遭受战乱和帝国主义侵略,江西文化受到破坏,损失惨重。在广大人民群众努力下,还保存着相当丰富的文化遗存和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现从总体上看,分如下十二个方面作简略的介绍:
(一)读书成风
江西古代形成了读书成风的优秀传统。不读书,就不能传承历史文化。这种读书的传统起于何时呢?相传最早在江西传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台灭明,他字子羽,春秋末年鲁国武城人。他的品德才学都好,但貌不扬,孔子不喜欢,于是离开孔子,“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孔子知道后,作了自我批评,说: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后来,江西人建友教书院纪念他,他的坟墓在南昌二中校园内,文革时被毁(据《史记正义》说子羽墓在山东邹城县,待考)。至今,南昌二中仍然是全省最好的学校。江西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文化名人是陶潜,即陶渊明,他的品德操行才学都非常好,鲁迅称誉他是“伟大的作家”。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说他读书马虎。他的意思是指汉代经学家们大搞训诂学,作繁琐的考证,浪费大量精力时间,没有必要,提出批评。他如果不“好读书”,不认真读书,怎么能够写出那么多好诗好文来呢!一篇《桃花源记》没有人能超过,包括苏轼这样的大家,模仿的文章,都达不到他的意境。而全国仿制的世外桃源胜境,竟有14处之多,还有人在继续仿制。至于学习、模仿他的诗,那就更多了。陶潜读书,有优良的家庭传统。他的高祖母湛氏,新干人,陶侃的母亲,是中国古代的四大母亲之一。陶侃父亲早逝,她教育陶侃成才,“停杼教子”、“削发留宾”、“土碗送子”、“归还干鱼”等,都是感人的故事。陶侃、陶潜都有珍惜寸阴的精神和传统。陶侃常说:“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陶潜在一首《杂诗》中也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欧阳修的母亲,也是中国四大母亲之一,欧阳修父亲早逝,欧母“画荻教子”,成为千古佳话。清代诗人、剧作家蒋士铨的母亲,“鸣机夜课”,也是教子成龙的贤母。宋代时,饶州人读书,蔚然成风,洪迈在《容斋随笔》中的记载:饶州“为父兄者,以其子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其美如此。”明代时,在吉州,“序塾相望,弦诵相闻”,“人无贵贱,无不读书”,以至“三尺童子,稍知文章”。母亲督促儿子勤奋读书的风气,一直世代相传。至今高考成绩,江西青少年仍居全国前茅,继承了二千多年读书成风的优良传统。
(二)科举成名
中国从隋唐以后,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安置官吏。科举制规定:读书数年的生员,在县一级考试及格者为秀才,在州(郡)、随后为在省一级考试及格者为举人,在京城由礼部主持考试及格者为进士,其中由皇帝亲试,确定为进士中的前三名者,称为状元、榜眼、探花。秀才、举人、进士考试,原则上三年一轮,所以民俗有“状元三年一个”的说法。考中进士者,一般可获得知县的职务,也即有七品官衔。通过文化考试,出任封建社会的官职,比由官员乡绅推荐出任官职,显然是一种进步。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下诏,从光绪三十二年起停止科举考试,改由学校教育代替科举制度。由隋至清,历代全国进士计98689人,江西进士10506人,占10.7%。全国状元724人,江西状元41人,占5.6%。江西另有武状元6人。进士最多的县是吉安县,有500余名,拥有400名进士以上的县有南昌、吉水、丰城、安福、婺源等县。这些县在全国一直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化县。

(三)作家成派
在历代读书成风的基础上,江西的诗人、词人、作家、戏剧家、文章家众多。如《全宋词》收入江西词家174人,占全书作者的12%,居全国第二位,略少于浙江。在众多的作家中,开基立派的有:以陶潜为代表的田园诗派和隐逸诗派,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江西词派,由欧阳修、王安石奠基的主张以理入诗的宋诗派;由黄庭坚开创的倡导言必有据的江西诗派,由杨万里首创的致力清新自然的诚斋诗体,由文天祥、刘辰翁等兴起的爱国诗体,由汤显祖开创的以情代道的临川剧派,由杨士奇等兴起的整洁端正的馆阁书体,由陈三立等兴起的不推崇盛唐诗而模仿江西诗派的同光体等。这些文学方面的派别,各有优劣长短,但在历史上影响很大,都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

阅读全文

与江西历史文化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