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醋在中国有多少年历史
醋在3000年前的夏商时期杜康的儿子杼娃 在用水浸泡酒占发酵21天后 就是醋了
⑵ 醋的来历
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专塔在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属,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
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料叫“醋”。
(2)历史文化醋扩展阅读:
公元前1058年周公所著《周礼》一书,就有“醯人掌五齐、七菹”的记载,醯人就是周王室掌管五齐、七菹的官员,所谓“五齐”是指中国古代酿酒过程五个阶段的发酵现象,醯人必须熟悉制酒技术才能酿造出醋来。
醯人的官制规模在当时仅次于酒和浆,这说明醋及醋的相关制品在帝王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山西人好吃醋,所以人们也称山西人为“老醯”。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专门的酿醋作坊,《论语》中就有醋的记载。
⑶ 中国醋文化的发源地在哪
中国醋文来化的发源地是在河南自
中原历史文化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中原的西南部有一座历史名城---宝丰县城。西依伏牛,东瞰平原,沙河润其南,汝水藩其北,菽麦盈野,地涌甘泉,为中州灵秀之地。追溯宝丰的酿酒起源,有历史根据的是仪狄造酒。
据历史记载:仪狄,是我国的造酒鼻祖。史籍中,有多处仪狄造酒的记载。《战国策·魏策》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酒经》载:仪狄作酒醪。因此,是夏禹时期的仪狄酿造了酒,距今有4100多年的历史。
⑷ 食醋的历史起源
醋在中国烹饪史上诞生得晚一些,但酸味早就被列为调味中的五味之一。在醋没诞生之前,古人先用梅作为调味之酸。《尚书》:“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梅子捣碎后取其汁,做成梅浆,也就是“醷(yì)”。《礼记·内则》:“浆水醷滥。”在制作梅浆以后,发现粟米也可制成酸浆,“熟炔粟饭,乘热倾在冷水中,以缸浸五七日,酸便好用。如夏月,逐日看,才酸便用”。在制成酸浆的基础上,又加上曲,做成苦酒:“取黍米一斗,水五斗,煮作粥。曲一斤,烧令黄,搥破,著瓮底。土泥封边,开中央,板盖其上。”这已经利用曲发酵,实际上已是早期的醋。
早期的醋称“酢(cù)”,《广韵》:“酢,浆也,醋也。”《齐民要术》有“作酢法”,自注:“酢,今醋也。”又称“醯(xī )”。《说文》:“‘醯’,酸也。”《论语·公冶长》:“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疏:“醯,醋也。”宋史绳祖《学斋占毕》:“《九经》中无‘醋’字,止有醯及和用酸而已,至汉方有此字。”
《齐民要术》里,这样记“酢”的做法:
1、如制“大酢”法
“七月七日取水作之。大率麦稞一斗,勿扬簸,水三斗,粟米熟饭三斗,摊令冷。任瓮大小,依法加之,以满为限。先下麦稞,次下水,次下饭,直置勿搅之,以绵幕瓮口,拔刀横瓮上。一七日旦(第一个七天的早晨),著(倒)井花水一碗,三七日旦,又著一碗,便熟。常置一瓠瓢于瓮,以挹(yì 舀)酢。若用湿器咸器内瓮中,则坏酢味也。”
2、如制“秫(shú 黏高粱)米神酢法”
“七月七日作,置瓮于屋下。大率麦稞一斗,水一石,秫米三斗。无秫者,粘黍米亦中用。随瓮大小,以向满为限。先量水,浸麦稞讫。然后净淘米,炊为再馏(炊成饭再蒸一次),摊令冷。细掰曲破(把曲掰碎),勿令有块子。一顿下酿(一次下曲),更不重投。又以手就瓮里,搦(nuò用力按压)破小块,痛搅令和,如粥乃止,以绵幕口。一七日,一搅;二七日,一搅;三七日,亦一搅。一月日,极熟。”
北魏时,可见醋的制作已完全成熟,《齐民要术》中,同时还记有“大麦酢法”、“烧饼酢法”、“回(huí)酒酢法”、“糟糠酢法”、“酒糟酢法”等多种方。
“酢”字比“醯”字出现得晚。《礼记·内则》:“脂用葱,膏用韭,三牲(牛羊豚)用藙(yì 茱萸),和用醯,兽用梅。”《周礼·天官·醯人》:“醯人掌共五齐七菹,凡醯物。以共祭祀之齐菹,凡醯酱之物。”卢谌《祭法》:“四时之祠,皆用苦酒。”《礼记·檀弓》:“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瓮。”《吴地志》:“吴王筑城以贮醯醢,今俗人呼为‘苦酒城 ’。”都用“醯”而不用“酢”。
《说文》中,始有“酢”字。“酢”:醶(yàn)也。《说文》:“醶:酢浆也。酸:酢也。关东谓酢曰酸。”段玉裁注:“浆、酨(zài)、醶三者同物。曲直作酸。凡味酸者皆谓之酢。”
有说醋始于晋刘伶之妻吴氏。刘伶是竹林七贤之一,酷嗜酒,曾作《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余”。据说“其妻吴氏因夫嗜酒败事,欲其节饮,每酿酒则以盐梅辛辣之物投之酒内,致其酸盖不欲其饮,后人效其所为,因以作醋”。
另有说醋与酒都是杜康创造的。杜康造酒之说见于《世本》,后人转称酒为“杜康”。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据说杜康最初把酿酒后的酒糟都做废料扔掉,久而久之,越扔越多,便感可惜,想要能利用起来,再酿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才好。于是就把酒糟攒在一只缸里,试探着搀上水。过了二十一天,缸内始有香味,他开缸,伸手指尝尝缸中的糟汁,又甜又酸,于是就把其中的汁逼出来,另放在一个缸里,杜康称它为“调味浆”。他试探着把这种“调味浆”出卖,结果很受欢迎。生意后来越做越大,杜康就认为应给这种“调味浆”起个名字。他想来想去,想到自己是在第二十一天的酉时发现这种“调味浆”的,把“酉”和“二十一日”合起来,就成了“醋”字。
事实上,《说文》已有“醋”字。“醋”:“客酌主人也。”酬宾的意思,并不是现在的“醋”意。查史书,至隋,醋乃用“酢”字。《隋书》中有这样一句民谣: “宁饮三升酢,不见崔弘度。”崔弘度当初为幽州总管,为政酷甚,审问囚徒时,多以酢灌鼻。
用“醋”字似起于唐,唐代《朝野佥载》记有这么一段故事: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夫人好嫉妒,唐太宗有意赐房玄龄几名美女做妾,房不敢受。太宗知是房夫人执意不允,便召玄龄夫人令曰:“若宁不妒而生,宁妒而死?”意思是,若要嫉妒就选择死,并给她准备了一壶“毒酒”。房夫人面无惧色,当场接过“毒酒” 便一饮而尽。其实李世民给她的毒酒只是一壶醋。李世民给这位房夫人开了个玩笑,于是就有了“吃醋”之典。
唐时另有一个食醋的故事。唐军使李景略设宴招待属下将领,其中,判官任迪简迟到了。按例,迟到者要罚酒一巨觥,结果倒酒的军吏粗心,把醋甏错当酒甏,给任迪简倒了一巨觥醋。任迪简深知李军使生性严酷,如声明觥中是醋,倒酒的军吏必死,于是只好把一巨觥醋一饮而尽。结果,他离席时吐了不少血。军中壮士闻听此事,都很感激他。李景略死后,军中便报请朝廷让迪简为主帅。任迪简从此平步青云,一直官至节度使。他的升官由于起因于喝醋,所以被称做“呷醋节度”。
在调味品中,陶谷《清异录》称:“酱,八珍主人也;醋,食总管也。”他把酱列为第一,醋列为第二。李石《续博物志》:“仙家谓醋为华池左林。”
醋之名品,唐有“桃花醋”,元有“杏花酸”,明有“正阳伏陈醋”。明以后,醋的品种日益增多。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有“米醋”、“糯米醋”、“粟料醋”、“小麦醋”、“大麦醋”、“饧醋”、“糟糠醋”等多种配方。辨醋的好坏,古人告之:“取其酸而香,陈者色红,越陈越好。”袁枚《随园食单》中论作料时说:“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蓝缕,西子亦难以为容。”他认为, “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在伏天制成的面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审生熟。酒用酒酿,应去糟粕。醋用料醋,须求清冽。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他认为,“镇江醋颜色虽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江苏灌云县北一市镇)醋为第一,浦口醋次之”。
古人告知:醋要是不酸,用大麦炒焦,投入,包固,即将得味。做米醋不入炒盐,可以久贮不生白衣。又有“收醋方”:“头醋滤清,煎滚入坛,烧红火炭一块投入,加炒小麦一撮,封固,永不败。”
⑸ 谁知道醋的来历
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即今山西省运城县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江苏省镇江的地方。在那里,他们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酸水叫“醋”。
据说,直到今天,镇江恒顺酱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食醋古代又称为醯、酢、苦酒等,因其在烹调中位居“五味之首” ,酷爱食醋的古人给它起了一个拟人的称号--“食总管”。按食醋生产方法的不同,食醋可分为酿造醋和配制醋。配制醋是以食用冰酸醋,添加水、酸味剂、调味料,香幸料、食用色素勾兑而成,仅具有一定的调味功用。而酿造醋,是以粮食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酿造而成,其营养价值和香醇味远远超过配制食醋 ,具有调味、保健、药用、医用等多种功用。
中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
⑹ 谁能给讲讲醋的历史
你好!!
一: 什么是醋:
醋,古汉字为“酢”,又作“醯”。《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可以确认,我国食醋西周已有。晋阳(今太原)是我食醋的发祥地之一,史称公元前8世纪晋阳已有醋坊,春秋时期遍及城乡。至北魏时《齐民要术》共记述了大酢,秫米神酢等二十二种制醋方法。唐宋以来,由于微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至明代已有大曲、小曲和红曲之分,山西醋以红心大曲为优质醋用大曲,该曲集大曲、小曲、红曲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种群于一体,所酿之醋最驰名者应首推中华老字号《益源庆》,史称明太祖之孙朱济焕被封太原府为宁化王,《益源庆》名醋被指定为宁化王府的专酿醋,因改部分白醋为熏醅,其风味大增,后世称为宁化府熏醋。清顺治元年(1644年),梗阳(今清徐)中华老字号《美和居》又改高梁大曲熏醋为老陈醋,突出了“夏日晒、冬捞冰”的新醋陈酿工艺,形成该字号食醋的独特品味,并将产品定名为“老陈醋”,从此名声大振,被后世称为“山西老陈醋”,因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醋”之首。已故著名微生物学家方心芳先生,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就对《美和居》山西老陈醋的工艺进行了总结和肯定,指出“清源醋之发酵温度高至40℃以上,其酪酸菌、乳酸菌必起作用,山西醋之气味别致亦可证明醋酸菌以外的细菌作用。”已故著名微生物学家陈騊声先生则在各种著作中明确指出:清徐《美和居》至今已经历了300余年的风雨沧桑,由山西老陈醋集团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民族遗产。
二: 醋的历史及起源:
人类食用醋的历史非常悠久,有人认为约有一万多年。有关醋的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也有三千年以上,是和食盐一样属于最古老的调味品。因此,正如茶文化、酒文化一样,醋也是一种文化。
我国在数千年前已经可以掌握谷物酿醋的技术。公元1058年周公所著《周礼》一书,就有有关酿的记载,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专门酿醋作坊。《齐民要术·作酢法》,“酢,今醋也”。我国古代称醋为酢、酐、苦酒或醯,《齐民要术》中有详细酿醋过程的记载。历史学家郝树候经过对太原的考证后认为,在公元前479年,晋阳城建立起来时就有了醋的制造者了。外地人称山西人为“老西儿”,这“西儿”就是古字醋的谐音,把古代的醋字作为山西人的代名词也可反映出历史上酿造醋的时间之早和人数之多。因此,可以说山西是酿醋的发源地,醋的酿造至少也有2480多年的历史。
春秋时的周朝,晋阳一带的制醋作坊已遍及城乡,其中又以梗阳(今清徐)的醋为最佳。清顺治元年(1644年),梗阳的“美和居”醋坊结合当时的酿醋工艺特点,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工艺。因为整个生产过程需时长且产出的醋醇厚如陈酒,所以,人们把“美和居”所产的醋命名为老陈醋,“美和居”也借此而发展成为显赫一时的大商号。直到本世纪30年代,中国的微生物鼻祖冯心芳老先生骑毛驴到清徐实地考察后乃著书称老陈醋为中国最好的醋。
在太原市区,至今仍保留着嘉庆二十二年七月成造的蒸料铁甑。传说“益源庆”老字号开设于明朝,是专供明太祖朱元璋之孙宁化王朱济焕王府酿酒、磨面、制醋的作坊。“益源庆”酿制的醋配料讲究,制做精细、味道甜绵、香酸,久存不变质。宁化王除了本府食用外,还把它作为珍品,不断敬奉皇宫御用,至民国时,“益源庆”的醋仍然是达官显贵馈赠亲朋的佳品,号称“官礼陈醋”,俗称“宁化府”醋,一直到解放前夕,其产品仍受到上层人物、社会名流的青睐,如闫锡山的“八大高干”,晋剧名家丁果仙、丁巧云府上常年食用“益源庆”的醋。
山西制醋历史悠久,山西人爱吃醋遐迩闻名。《尚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殷高祖武丁为聘请一位叫傅说的人出来做他的宰相,致词曰:“若作酒醴,尔惟曲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里所说的梅,就是酸梅子,当时是当作醋来使用的。殷武丁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你的才干多么卓绝呀——假若是作甜酒,你就是那关键的曲和蘖;假若是作羹汤,你就是那必不可少的盐和醋。可见,早在公元前12世纪以前,山西人不但已经有了吃醋的习惯,而且把醋作为赞许人的高超品格和卓越才能的象征。
辞源记载:“醋本作‘酢’,是一种酸性调味品。”醋“一名苦酒,周时称醯,汉时称醋”(《物原事考》)。周代有“醯人”之官,醯者,醋也。“醯人”就是管理酿醋一类的官。春秋战国时醋还是比较贵重的调味品,汉代才普遍生产。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崔是的《四民月令》也都有制醋的记载。因此,历史学家郝树侯教授推断:至少在公元前497年以前,即“晋阳古城”建立以前就有酿醋者了。
山西的醋由于酿制得法,所以它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质量精美,成为山西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它从牌号分有老陈醋、陈醋、普醋、双醋、特醋、名特醋、味醋等;从生产工艺分有熏醋、黄醋、回流醋、封缸醋、淋醋等;从所用主要原料分有高粱醋、玉米醋、小米醋、柿子醋、果醋、红薯醋等;从所用曲的类别分,还有大曲醋、快曲醋、自然发。
三:醋的种类:
醋又称食醋,是一种含醋酸的酸性调味料。醋有米醋、陈醋、香醋、麸醋、酒醋、白醋、各种果汁醋、蒜汁醋、姜汁醋、保健醋等。因原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成品风味迥异。醋是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料。每100mL醋中的醋酸含量,普通醋为 3.5g以上,优级醋为5g以上。由于醋能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作为饮食调料,需要量不断增长。
醋的原料和制作方法有4类。
(1)中国传统的酿醋原料,长江以南以糯米和大米(粳米)为主,长江以北以高粱和小米为主。现多以碎米、玉米、甘薯、甘薯干、马铃薯、马铃薯干等代用。原料先经蒸煮、糊化、液化及糖化,使淀粉转变为糖,再用酵母使发酵生成乙醇,然后在醋酸菌的作用下使醋酸发酵,将乙醇氧化生成醋酸。
(2)以含糖质原料酿醋,可使用葡萄、苹果、梨、桃、柿、枣、番茄等酿制各种果汁醋,也可用蜂蜜及糖蜜为原料。它们都只需经乙醇发酵和醋酸发酵两个生化阶段。
(3)以乙醇为原料,加醋酸菌只经醋酸发酵一个生化阶段。例如以低度白酒或食用酒精加水冲淡为原料,应用速酿法制醋,只需1天~3天即得酒醋。
(4)以食用冰醋酸加水配制成白醋,再加调味料、香料、色料等物,使之成为具有近似酿造醋的风味的食醋。
谢谢!!
⑺ 醋的历史
醋,古汉字为“酢”,又作“醯”。《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可以确认,我国食醋西周已有。晋阳(今太原)是我食醋的发祥地之一,史称公元前8世纪晋阳已有醋坊,春秋时期遍及城乡。至北魏时《齐民要术》共记述了大酢,秫米神酢等二十二种制醋方法。唐宋以来,由于微生物和制曲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至明代已有大曲、小曲和红曲之分,山西醋以红心大曲为优质醋用大曲,该曲集大曲、小曲、红曲等多种有益微生物种群于一体,所酿之醋最驰名者应首推中华老字号《益源庆》,史称明太祖之孙朱济焕被封太原府为宁化王,《益源庆》名醋被指定为宁化王府的专酿醋,因改部分白醋为熏醅,其风味大增,后世称为宁化府熏醋。清顺治元年(1644年),梗阳(今清徐)中华老字号《美和居》又改高梁大曲熏醋为老陈醋,突出了“夏日晒、冬捞冰”的新醋陈酿工艺,形成该字号食醋的独特品味,并将产品定名为“老陈醋”,从此名声大振,被后世称为“山西老陈醋”,因其历史悠久,风味独特,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醋”之首。已故著名微生物学家方心芳先生,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就对《美和居》山西老陈醋的工艺进行了总结和肯定,指出“清源醋之发酵温度高至40℃以上,其酪酸菌、乳酸菌必起作用,山西醋之气味别致亦可证明醋酸菌以外的细菌作用。”已故著名微生物学家陈騊声先生则在各种著作中明确指出:清徐《美和居》至今已经历了300余年的风雨沧桑,由山西老陈醋集团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民族遗产。
⑻ 有关醋文化的知识
醋文化定义:
所谓醋文化,是以醋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醋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就是与醋相关的法典,制度,传说,风俗习惯,礼仪礼节,语言文学,典章故事,以及其所带来的心理反射和联想的总和,它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等精神层面,还包括所有相关的物质对象。
醋,又称酢、醯、苦酒、米醋,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周礼》记载“醯入主醯”,“醯”是指醋和其它各种酸味品,由此推算,醋有3000多年历史。中国各地物产气候不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食醋,保持至今最著名的江苏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福建永春老醋等。
性能:味酸、甘,性平。归胃、肝经。能消食开胃,散淤血,止血,解毒。
成分:
因原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醋的成品风味迥异。醋是用得较多的酸性调味料。每100mL醋中的醋酸含量,普通醋为3.5g以上,优级醋为5g以上。由于醋能改善和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作为饮食调料,需要量不断增长。醋的热量极低,可不计。
醋的主要营养素:枸橼酸、醋酸、氨基酸。
醋作为一种调料品,具有激起食欲、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等好处。
醋,在古代称醯,醯在《说文》中解释为酸,也称酢。《礼记》中称“以烹以炙以为醴酪”,此处酪时为醋。《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可以确认,我国食醋西周已有。《汉书·食货志下》记载“……其三及醩酨(醋)灰炭给工器薪樵之费”,说明醋在汉代已广为食用,进入民间。 醋,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一味很普通的调味品。糖醋排骨、醋熘白菜、老醋花生米、酸辣汤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菜肴,不仅如此,吃饺子、包子,做凉拌菜,泡菜等,都少不了要放一些醋提味儿。其实,醋不单是有调味的作用,在生活中醋还能以多种作用来保护人们的健康,比如最近兴起的醋疗、果醋等,都得到人们的追捧。醋之所以这样“红”,与醋的营养密不可分。醋中含有氨基酸、醋酸、乳酸、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钾、钙、钠、铁、铜等营养物质,还含有维生素B1、B2、B6等。醋更是一种文化人类食用醋的历史非常悠久,有关醋的文字记载的历史,至少也有三千年以上。因此,正如茶文化、酒文化一样,醋也是一种文化。众所周知,山西是我国食醋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久负盛名的醋乡。俗话说,“山西面好吃,还得醋来调。”其实,虽然醋的口感总的来说是酸,但是因为原料和制作方法不同,不同的醋也是风味迥异。从生产工艺上醋分为熏醋、黄醋、回流醋、封缸醋、淋醋等;从所用原料划分有高粱醋、玉米醋、小米醋、柿子醋、果醋、红薯醋等;从所用曲的类别分,有大曲醋、快曲醋、自然发等。比如,我国“四大名醋”之首的“山西老陈醋”,就是采用高粱大曲熏制而成,形成其独特品味。中医上,醋大概从汉代起入药,名为“苦酒”。醋在药物中的应用主要在于药物的炮制,以改变其药性,比如醋柴胡等。促消化、减脂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志红说:“醋,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必备的调味品,而且国际上近来对醋的保健作用也有很多研究。”作为调味品的醋,大多是粮食酿造的,比如米醋等。“其中的主要成分醋酸、氨基酸等,都是对人体十分有益的。”李志红说。醋的保健作用有很多,最为常见的就是改善食欲、促进消化。“醋属于弱酸,适量摄入食醋能调节胃液的酸度,帮助消化。”一般来说,在菜肴中加入醋调味即可达到这个作用。醋还有消耗脂肪的功效。李志红介绍,“醋中含有有机酸、氨基酸以及其他的挥发性物质。其中,氨基酸可以促进体内堆积的过多脂肪转化为热量,还可以促进糖、蛋白质代谢,长期坚持在餐后或睡前服用10ml左右的醋,能够起到消耗脂肪、改善肥胖的作用。”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很多家庭平时做菜的时候都喜欢放些醋,炖肉时加点醋,可以使肉更烂,口感更好;做鱼时加点醋可以去除腥味;炒土豆丝时加点醋,可以使土豆丝嚼起来比较脆。其实,做菜时多用醋调味,不仅增强口感,还有助于食物营养物质的吸收。北京中医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齐京说:“烹调菜肴时加点醋,可以使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化学结构更稳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而且还能促进钙、磷、铁等营养物质的溶解。“烧鱼、炖肉、炖排骨时放些醋,能溶解其中的钙质,利于身体吸收,从而提高食物营养的利用率。”杀菌、保鲜、防腐从中医角度来说,醋性味酸苦温,具有散淤、解毒、杀虫等功效,可以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像夏天把布用醋浸泡,盖在肉上;多吃醋调味的凉拌菜,对预防肠道感染很有好处;冬天在屋子里熏些醋可以预防感冒等;都是利用的杀菌、保鲜、防腐的效用。护肝、软化血管“中医认为,酸入肝,因此少量的醋还有养肝护肝的作用。”李志红说,“菜肴中加入醋调味,或者是口服少量的醋制品,可以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醋被人体吸收后,可促进脂肪分解,防止胆固醇类物质在血管壁沉积,因此对老年人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⑼ 山西老陈醋到底有哪些历史渊源和文化典故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外缘有山脉环绕,受海风影响较小,形成版了比较强烈的温带大权陆性季风气候。受气候影响,山西的水土碱性大,当地人称之为“水土硬”。而醋的酸性正好能中和碱性,起到软化作用。多吃醋,可以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有利于身体健康。
⑽ 中国醋文化有哪些
我国是醋的故乡,食醋的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谷物酿醋的国家。前人有句话叫做“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自古以来醋就在我国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传说,在古代的中兴国(今山西省运城县)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跟他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率族移居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在那里他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浸泡在缸里存放起来。放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未曾遇到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香味的诱惑下,黑塔不禁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调味酸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他想正置第二十一日的酉时,就用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味酸水即为“醋”字。据说直到今天镇江恒顺酱醋厂酿制一批醋的期限还是二十一天。
国人酿醋约有3000多年的历史,公元前1058年的《周礼》中就有记载。周朝时朝廷设有管理醋政之官——“醯人”。南北朝时醋被视为奢侈品,有醋调味成为宴请档次的一条标准。唐宋时制醋业有了较大发展,醋进入了百姓之家。公元前479年晋阳(太原)城建立时就有一定规模的醋作坊(郝树侯考证)。公元5世纪的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对醋等发酵制品的工艺方法有详细记述。明清时,酿醋技术出现高峰,洪武初年(公元1377年)朱元璋孙子宁化王朱济焕创建了著名醋坊“益源庆”专门酿制宫廷食醋。清初顺治年间(1644 年~1661 年) ,山西王来福创办了“美居和”作坊,不断创新,采用夏伏晒、冬捞冰方法增加醋的酸味和风味,将隔年陈酿醋定名为“老陈醋”。之后在“淋醋”工序之前增加“熏制”工艺,改白醋为熏醋,风味发生了质的变化,香气倍增,色泽浓郁。王来福还参照汾酒酿造技术,选用当地最好的高粱作原料,总结出一套高粱酿醋的工艺方法,至今被老陈醋生产企业所保留[ 。
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南北气候不同,各地按照其历史、地理、物产和习惯,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多种富有特色的制醋工艺和品牌食醋,如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红曲老醋、四川保宁麸醋、江浙玫瑰醋、喀左陈醋、北京熏醋、上海米醋、丹东白醋、四门贡醋等著名食醋。我国传统食醋的酿造工艺在选料和操作方面各具特色, 但与国外制醋工艺相比有如下共同特点:以谷物类农副产品为主料(如高粱、糯米、麸皮等),以大曲或药曲为发酵剂,大多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 )固态自然发酵工艺,发酵周期长, 酸味浓厚,酯香浓郁,并采用陈酿或熏醅方法强化了食醋的色香味体。
我们的祖先在不知道何谓微生物的过去,却能够成功地酿制出各种食醋?这是因为他们通过长期实践再加上聪明与勤奋使其摸索并掌握了通过制作大曲或药曲来富集发酵微生物的工艺技术和包括温度、水分、通气等在内的酿造条件。但是,其手工作坊式的酿制工艺,感观经验式的工艺管理,简单落后的生产设备,季节性很强的生产周期,势必造成卫生条件差、劳动强度达、生产力低下、质量不稳定的落后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