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义乌发展历史

义乌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8 17:31:50

❶ 义乌历史文化遗产知多少

您好,义乌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是人类文明的物化成果,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我市,祖先留给我们的相关历史文化遗存有多少呢?
据统计,义乌市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1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义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2处。这些历史文化遗存大都闻名遐迩,老少皆知。另外还有义乌市级文物保护点291处,如天女散花般散落在全市各地,具体在各镇街分布如下:
赤岸镇:古建筑33处,古墓葬2处,石刻1处,古窑址2处。
义亭镇:古建筑20处。
佛堂镇:古建筑50处,石雕1处,古遗址1处。
苏溪镇:古建筑13处,古墓葬2处,革命纪念墓2处。
上溪镇:古建筑20处,名人墓1处,石刻1处。
大陈镇:古建筑16处,革命纪念墓2处。
北苑街道:古建筑19处。
江东街道:古建筑10处,古墓葬6处,石刻1处。
后宅街道:古建筑19处,古遗址1处,革命纪念墓1处。
廿三里街道:古建筑24处,古窑址1处,石刻1处。
稠城街道:古建筑13处,古墓葬1处。
城西街道:古建筑15处,碑刻1处。
稠江街道:古建筑11处。
我们眼前无法回避一个严峻现实:因为历史风雨和各种人为因素,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些古建筑正背对着我们渐行渐远。
不错,每一个地方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都会面临发展与保护的问题。而视有重要价值的历史遗址为财富,还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负担,反映出是否尊重历史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发生偏差,则经济发展越快,历史文化遗产损坏程度可能会越来越严重。
在当前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古建筑民居等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更加凸现出来。有些人思想认识上存在着误区,对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认识不到位,认为保存古老建筑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因此,保护古建筑民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古建筑民居内柴草、杂物随意堆放,电线随意拉接,且多为老年人居住,有的出租给外来打工人员,随意搭灶用火,极易发生火灾,安全隐患很多。至于日常管理维护等,就更无从谈起。尤其是村庄整治、旧村改造规划的实施,对古建筑民居保护构成最大威胁。随着全市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少农村开始实施旧村拆迁改造与整治规划,因此许多古建筑民居正面临被拆除、毁坏的命运。
面对严峻的现实,一些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钢筋水泥,更需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切实做好新农村建设中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令人欣慰的是,市委书记楼国华同志对此一再强调,市委副书记、市长吴蔚荣同志多次批示,市政府日前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若干意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将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我市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春天已经悄然来临了。
这里,还需要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共识。古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结晶,是过去和未来的桥梁。每一座古建筑都承载了先人奋斗的结晶,见证着尘世的沧桑,记录着历史的兴衰。由于历史文化和民俗传说的浸润,现存的古建筑愈加散发出神奇迷离的魅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充分发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推陈出新,继往开来,从而丰富我们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我们的现代文化品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实在是重大而深远。
全国罕见的佛堂镇古街
被专家们称为“浙江周庄”的佛堂古镇,以其神秘的街巷布局,成片的集建筑、绘画、雕刻三大特点于一体的古建筑民居群而赢得中外考古建筑专家的极大兴趣。
佛堂古镇街巷规模不大,布局规划却十分高明科学。直街与横街,宽窄结合、分工明确。据建筑规划设计的专家、行家们考证,佛堂古镇的街巷布局跟北京的街道布局安排十分相似。江边的十几个码头遗迹,目前保留得十分完好。现代称之为农贸市场的新、老市基,是明清时期就形成的柴市、米市,安排十分得体,科学合理。古镇上的主街副街、横街和市基边的店面屋,均是二层的楼木结构房,是当今不多见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
街道两旁,木雕画廊、鳞次栉比。条条巷弄窄而弯曲地连接着直街、东街与西街,如此布局便于人货分流、搬运、疏散和来往方便。四条横街的西头是四五百米长石砌堤岸,一列的江边码头,最繁盛时足有16处。各处码头串过西街,抵达直街,把上岸货物运送到西街直街各家店铺。这里又是茶馆、酒肆的集中地。这些茶馆酒肆尽是二层木结构的店面屋,二楼倚街的一排小阳台,宽五十厘米,整齐而又古色古香。都装有高约五十厘米的木雕花板,或用圆车木拼装成的“美人靠”。构成了一条格外幽雅别致的佛堂古街所独有的街巷风景线。走到此处,见物思景,仿佛耳旁听到当年从美人靠内传出悠扬的琴声,婉转动听令人心醉。
佛堂镇古街巷的布局、构造,古朴典雅,而且保留如此完整为全国罕见。早在1989年11月,全国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会在义乌召开时,时任国家建设部副部长的戴念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汪功等专家,参观了佛堂镇民居和街巷后,拍案惊奇,欣然命笔:“要好好保护佛堂一条街”。现在,义乌市政府和佛堂镇镇政府都为保护佛堂古镇建筑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组织人马研究开发,不久的将来,佛堂古镇将以“浙江周庄”展示在人们面前。
祠堂又成农村文化中心
新春佳节,最热闹的莫过于舞龙灯了。而村里有祠堂的,龙头大都供奉在祠堂里。这时的祠堂,显然在村民心目中成了最神圣的地方。
近年来,一度曾走向衰落的古老祠堂又焕发出青春。我市相当多数的祠堂都得到修缮保护。上溪镇祥贝村投资40多万元,将村里闲置多年的12间祠堂进行重新装修,建起棋牌室、阅览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文化健身中心和老年协会。在举世闻名的崇山村,村里花巨资修缮祠堂后,把祠堂建成侵华日军细菌战义乌展览馆,不仅成了当地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心,还接待了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许多国际友人,成了揭露法西斯战争罪行的一个国际窗口。
在义乌市乡土传统建筑中,有不少祠堂、厅堂是一个村落的政治中心,蕴藏着古老而质朴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村民日常聚集、交流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掘祠堂、厅堂深厚的乡风文明,利用祠堂、厅堂开展农村积极向上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活动,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义乌市修缮后的许多祠堂、厅堂,现在已经成为村级组织办公场所、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或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室等政治、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有的作为科技课堂,设立了科研培训室、远程教育室、广播室、科普阅览室等,及时向农民发布致富信息,传授种养植技术,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技术知识和市场信息。有些农村还利用古民居、古村镇,组织开展农村休闲旅游,进一步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渐行渐远的背影
漫漫历史长河中,一个古建筑的消失只在弹指一挥间。
古建筑固然是不可再生的历史瑰宝,毕竟也难逃生生灭灭的历史轮回。纵然“铜门铁壁”,也不敌岁月风雨。素有“铜门铁壁分水岭”说法的铜门坐落在义乌西南重镇赤岸镇的赤岸二村,它始建于明朝中期,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了。铜门最主要的便是正面的墙和门。门是由当时赤岸最发达的十八家铜铺和十八家铁铺利用纯铜制成的,这座房子因此而得名“铜门厅”。而墙是由水磨砖砌成,一点缝隙也看不出来,好像是整块的,所以称为“铁壁”。
据说,这铜门厅的祖先是朝廷的一位重臣,后来告老还乡建了这个铜门厅。由于厅的布局大,房子的间数多,有犯上之嫌,官场上有小人向皇上搞了一状,皇帝听信谗言,派人前来抄家。铜门厅的主人知道后,忙用烟将大梁、柱子等熏黑,说是很久以前祖上留下来的,才躲过一劫。可是,躲过人为的破坏躲不过自然的侵蚀。如今,铜制的大门也不知去向,后来人们制作了一个木门,在门面上钉满大的铜钉,姑且充当铜门。南厢房也已经坍塌,中间的大厅在几年前也被火烧毁了,当年铜门的雄姿正在人们眼前消失。
在义乌市的城市化进程中,这样的故事不断地重复着。不必提文物价值极高的八角坟(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太孙、义阳王刘辉的陵园,其当年封地在义乌)的毁掉,也不必说浙中罕见的义中文庙大成殿的拆除,不必谈原义师内两座堪与东阳卢宅相媲美的陈大宗祠的拆毁,单论拆除朝阳门古城楼之举,今天看来就极有反思的必要。如果当年把朝阳门新街往南移几十米,打通毛家巷,把篁园路向西延伸,这样,既不会出现如今的两条断头路(篁园路和县前街),又保护了朝阳门古迹,两全其美,如今却成了憾事一桩。
这样的故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同样在延续。2005年6月11日,江东街道东新屋村风雨百年的古建筑继序堂遭遇拍卖。继序堂拍卖的沉重槌声的余音还在商城文史界震撼,前不久我市又一古建筑以24万元价格卖掉,而人家一转手就以80万元成交。
问君心中几多愁?故园不堪回首明月中。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许多古建筑正和我们渐行渐远啊!
“风烛暮年”的生存环境
目击一:
坐落于北苑街道柳青一村的攸芋堂、锄经堂、存厚堂,由杨氏祖孙三代所建。主体建筑攸芋堂和锄经堂,前后五幢分三个四合院,中间一弄相隔,布局规整。建筑用材硕大、考究,柱、梁和雕刻构件均用香樟木,而且雕刻精美,梁、檩、枋、牛腿、雀替、斗栱和门窗遍布雕刻,工艺极精,为研究浙中地区清乾隆早、中期建筑构造和东阳木雕工艺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实物依据。
该建筑原打算在旧村改造中拆除,村两委听取并采纳了文物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后,引起重视,予以保存下来。但是,攸芋堂出租办厂,到处堆放货物,通风不畅,保护管理措施不力,不利于文物保护,而且容易引发火灾。
目击二:
倍磊古街义性堂(后草堂),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分三进三开间两厢两廊,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门面用五间式砖雕牌坊门楼,显得雄伟气派。内容以民间传统福、禄、寿、喜为题材,雕龙凤、仙鹤、鹅、牡丹等图案,雕工精美,技法精湛。门厅、大厅的梁、檩、枋、牛腿、雀替、斗栱以及门窗等布满了雕刻,集东阳木雕之精华,厢房前檐立面用青石槛墙,也不失为一大特色。
该建筑产权归属十多家住户所有,但仅有少数居住在里面,使用过程中保护、管理不当,脏、乱、差现象严重,梁架糟朽、檐口局部脱落,文物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急需修缮。
目击三:
佛堂塘下洋村敦厚堂,建于1925年,坐北朝南,正屋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平面呈“凹”字型,占地面积304平方米,为前廊式天井院结构。该建筑木雕工艺精细为一大特色,厅堂梁、檩、枋、雀替、斗栱、牛腿及前檐廊的天花,遍布雕刻,有文武天官、暗八仙、吉祥八宝图案,有凤穿牡丹、鹤鹿延年、蝙蝠如意、官居一品、马上封侯、一路连科等传统吉祥寓意图案,也有“空城计”等三国人物故事和征战打斗的场面。厢房格扇门木雕用浅浮雕工艺,诗、书、画融合,内容有“耕种图”(呼童早起勤耕种)及“早读图”(教子通眠早读书),“才子佳人图”(花间酌酒劳红袖),很有品位。还有梅、兰、竹、菊图、祥云牡丹图、三多图、花鸟图等。
该建筑为两家住户所有,西边住房为退休教师,很注意对房屋的保护。东边住户用于办线塔厂,防火问题存在隐患。另外正屋厅堂为两家共用,用于堆放杂物,甚为可叹。
财政加大修缮补助力度
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问题,关键是修缮经费问题。市政府在今年初出台的《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若干意见》中,对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修缮维护财政补助的力度之大令人欣慰。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的产权人是修缮和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产权属于国家所有或没有产权人的,由市政府予以修缮。产权属于企业、事业单位或集体所有的,由企业、事业单位或集体予以修缮和维护。产权属于个人所有的,由个人予以修缮和维护。
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的若干意见》,我市从2007年开始用五年左右时间,根据轻重缓急,对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进行一次抢救性修缮,解决漏雨、结构性加固和电线老化等三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所需经费属于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由市财政补助80%,属于市级以上文物保护点的由市财政补助60%。
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集体或个人愿意自愿捐赠的,可将该历史文化遗存产权整体无偿捐赠给国家,捐赠后由市财政拨款予以修缮。市政府对捐赠者发给荣誉证书,予以表彰。也可以在不补偿用地的前提下,按评估价将该历史文化遗存产权整体转让给国家,由市财政拨款予以修缮。签署捐赠协议或转让协议后,该历史文化遗存的土地所有权和房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所有并按规划在原地保护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集体或个人筹集资金进行整体修缮的,可在全体产权人与文物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产权人承诺按修缮方案修缮、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公开招投标,修缮费用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财政局审核后,由市财政补助修缮总额的40%。
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需要修缮的,由文物主管部门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修缮方案。编制修缮方案所需费用由市财政负担。
涉及城镇建设、旧村改造、村庄整理或其他道路、水利等建设工程时予以保留或经批准迁建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等历史文化遗存,其所有权人在申请住宅用地时,应与村集体签订该建筑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置换协议,置换后该建筑物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或村集体所有。市财政每年安排修缮、保护专项经费,并列入预算。
会诊古建筑开良方
眼下,由于全市范围内的大规模新农村建设,一大批古建筑将面临随时被毁的险境。为此,市博物馆、市建设局档案馆等相关部门纷纷邀请各方专家,会诊古建筑开出保护良方:
——建议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建设规划部门划定古建筑保护范围,并根据实际需要划定相应的风貌协调保护区,对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古建筑整体保护规划,对规划区范围内,要在古建筑周围预留空地;在古建筑风貌协调保护区或者古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内进行建设的,不得破坏古建筑的环境风貌,其建设方案必须征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从严控制古建筑点周围的建设。确需建设的,要报经古建筑行政部门批准,并充分考虑到古建筑本身的建筑风格,达到协调统一。
——继续做好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加大列入义乌市级文物管理对象工作的力度。对古建筑申报等级,就是对古建筑最好的保护和开发,对促进地方的旅游经济,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如我市城区幸存的明清古建筑一条街——西门街,景点众多,尤其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义乌募兵处、训练水兵的戚塘、为国捐躯的抗倭将领童子明忠义祠等,结合附近的诸多古建筑,地理上连点成线,历史上贯穿古今,是否可以修建一个义乌精神纪念馆?各古建筑保护单位要充分认识申报工作对我市的古建筑保护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可结合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整合古建筑资源,增加我市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为经济建设服务。
——在继续做好古建筑调研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现状类别,对症下药,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修缮措施。对古建筑进行房屋鉴定,属危房的,建议拆除,拆除的碎片、构件统一堆放,统一管理,通过古建筑附属物的原始积累,建议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建设一座“建筑博物馆”或“古建筑专馆”,保护和抢救这些弥足珍贵的古建筑资源,让后人更多地了解义乌灿烂的历史文化,并且唤起人们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对目前保存完好且有价值的古建筑,应花大力气进行保护,舍得投入。同时对古建筑进行全面的测量、绘图、建档,经常性的开展实地勘察,出现问题能够得到解决,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尽量使之延年益寿。
对部分已遭破坏但有价值的古建筑,应采取有效措施,或保全残留部分,或异地保护,要尽最大可能保存有价值的残留部分。有修复可能的,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应在有条件的时候考虑修复,或者异地保护。例如:2000年旧城改造期间,为保护古民居建筑,“怡园”一进三间二厢房建筑同金山岭顶陶大宗祠一进三间搬迁至孝子祠公园内。原坐落于湖清门的18间老房,也在旧城改造时搬迁至城北百姓农庄内,使古民居建筑特色更为突出,继续散发着特有的魅力。
八方之“石”可以攻玉
为更有效地保护城市中的古建筑,法国制定了《城市保护法案》,英国制定了《城市文明法令》,日本也在《文化财产保存法》中加进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正因为有了法令的严明保护,人们今天游览欧洲和日本时,才得以驻足于哥特式风格的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博物馆、京都的古老街道之前。
福建省泉州市政府在古建筑保护上,每年安排给泉州市建设局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购买古建筑构件、碎片及附属物,并落实规划复建用地,建成了“建筑博物馆”,处理好拆除与复建的关系。
江苏省办公机构迁出原国民政府的“总统府”,引出的不仅是办公地点移址的问题,更是古建筑保护的观念、思路问题。有关部门将“总统府”改建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符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和原则,博物馆建成后,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成为了江苏省重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实现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是古建筑保护成功的很好的事例。
宁波东钱湖韩岭村旧村改造,被称为“古村落中的‘新村运动’”。根据该村的规划,村里那几幢特别“耀眼”的新房将要被拆除,而全村91.9%具有地方风格的老式建筑将被保留,并进行统一修缮。这种对新旧楼房的非常规取舍,彻底颠覆了村民原来对旧村改造的字面理解。而这种做法,更向我们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地除旧立新,在一些古村落的改造中,保护甚至要比新建来得更为重要。

❷ 义乌小商品城起源与何时

义乌小商品市场最早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廿三里。

1974年春节前后,县城稠城镇县前街也兴起了小商品市场。

在特殊年代,在上级明令禁止、取缔,而半合法的”敲糖换鸡毛“又需要市场存在的矛盾冲突之中,两个提篮叫卖、批零兼营的季节性市场悄然孕育。

1982年3月26日上午,就稠城市场整顿问题,县政府再次召开由一名副职主持的县长办公会。当时工商局副局长叶荣贵、城阳区工商所所长王廷腊,也列席了这次会议。这就是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放前夕著名的“第二次县长办公会议“。根据一位副县长的提议,会议首先解决了与稠城集市整顿有关的猪市、牛市摆布问题。紧接着对小百货市场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当时政策滞后,问题敏感且涉及方方面面,敞开观点的讨论持续了一整个上午。农民经商、农民进城、批发购销、自由市场等敏感问题,在你一言、我一句的提起后作了再一次研究。其他需要研究的六项议题不得不放在下午进行。对市场整顿,会议形成初步意见:作为对小百货市场的全面管理,一是全面登记;二是(颁发)临时执照;三是建立组织;四是自己建帐,税收按营业额征收;五是成立由工商局、工商所、财税所、镇爱卫会、派出所组成的市场整顿具体实施临时机构。这次会议甚至对市场全面整顿动员都作出了具体安排。

这是1982年9月开业的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的资料照片。1984年,这个市场的成交额达2321万元,商品主要销往义乌周边县市。

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象春风吹开了这个小百货市场个体商贩人员的张张笑脸,城阳工商所干部通过学习认为,有党中央撑腰,湖清门市场应该让它存在和发展……十二大期间,他们在县工商局的直接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发出了关于加强小百货市场管理的第一号通告,装起高音喇叭大力反复宣传,小百货市场的经营范围是国家规定的三类小商品和家庭工副业产品。同时,对符合条件经商的人员均发给营业许可证。按经营商品的范围分别编制了十五个小组……整顿后的湖清门小百货市场,秩序井然,面貌一新。

市场被正式认可之后,发展的速度超出了任何人的意料。于是又有了第二代市场的建设。

❸ 浙江义乌简介

义乌古称“乌伤”,为中国浙江省金华市下辖县级市,金华-义乌(浙中)和杭州(浙北)、宁波(浙东)、温州(浙南)并列浙江四大区域中心城市。

义乌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先后被授予中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浙江省文明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义乌国际商贸城被中国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义乌是中国大陆六大强县(市)之一,人均收入水平、豪车密度在中国大陆居首位,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在福布斯发布2013中国最富有10个县级市排名第一。

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3)义乌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义乌市境内人数较多的为汉族,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回族、壮族、侗族、朝鲜族、彝族、维吾尔族和瑶族等,其中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人数超过1万。

义乌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是典型丘陵县,地貌结构类型多样。东北山区包括整个东塘乡及楂林、巧溪、华溪等乡的中低山地带。

❹ 义乌在历史上的地位

义乌坐落在中部地区的浙江省与土地总面积为一千一百零五平方公里。整个城市管辖8镇和5个街道,人口登记为地方六十七点〇万家居和600000外部暂时 的。义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秦王赢政(公元前222 ) ,是在乌县,在7日邬的唐代(公元624年) ,并改称义乌, 1998年,当时是作为一个城市。从旧时代,义乌市已取得的荣誉是先进的:文化,骆宾王之一-四项杰出人士初唐,宗泽-著名的抗金秘书长宋和朱丹溪之一- 四名医金元时期。近代以来,义乌市已产生教育家陈望道,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和历史学家吴晗,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义乌市已决定实施发展战略的构建城市商业坚定不移地繁荣,成为商品行业的领导者,驱动区域经济,并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和强劲的经济城 市的城市从传统农业小县城。 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的RMB15.6亿元,财政总收入RMB1.66亿元。金融机构的存款有出色的RMB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RMB5688元。 2001年,义乌市总体经济指数为19的所有县(市)的首位。此外,近年来,义乌市已被列为其中一个县(市)的领导现代化建设在浙江,一个关键地区促进城市化在浙江,和第一组的强有力的县(市)的扩大经济管理权限。目前,义乌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最活跃的浙江。即使在全国,义乌先后获得这种荣誉作为项目的全国技术先进的城市,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浙江省文明城市,浙江省教育强市,等等。此外,它已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奖连续4次。

❺ 义乌市简介

义乌网络名片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浙江省地理中心地处境内,南通广东、福建,西接长江腹地,东靠中国最大城市上海,面对太平洋黄金通道。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荣誉称号。“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已成为繁荣、文明的义乌市的代名词。

中文名称: 义乌
行政区类别: 市
所属地区: 浙江省
电话区号: 0579
邮政区码: 322000
面积: 1105.46 平方公里
人口: 约200万
方言: 吴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义乌国际商贸城,德胜岩
机场: 义乌机场
火车站: 义乌火车站

目录

基本介绍
义乌概况
地理气候
自然资源
交通运输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义乌文化
民族
宗教
文化方言
婺剧
道情
武术
民风物产
旅游购物
草根经济
义乌名人
特色产业服装
饰品
拉链
针织
其它
义乌之最基本介绍
义乌概况
地理气候
自然资源
交通运输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义乌文化
民族宗教文化
方言 婺剧 道情 武术民风物产旅游购物草根经济义乌名人特色产业
服装 饰品 拉链 针织 其它义乌之最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介绍
义乌市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数据为准。
邮编:322000 代码:330782 区号:0579 拼音:Yì Wū Shì,Yiwu Shi 义乌市[1]位于浙江省中部,属浙江省金华市。金衢盆地东缘,地理坐标为北纬29°18′,东经120°04′。全市总面积1105.46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83平方千米(2009年)。总人口716285人(2007年底)。 义乌市辖7个街道、6个镇:稠城街道、北苑街道、稠江街道、江东街道、后宅街道、城西街道、廿三里街道;上溪镇、义亭镇、佛堂镇、赤岸镇、苏溪镇、大陈镇。市政府驻稠城街道县前街21号。 以丘陵为主,东南北三面环山,南部与永康市交界的大寒尖,海拔925.6米,为全市最高峰,北部大陈江边的瓦摇头,海拔41.9米,为全市最低点。河流属钱塘江水系,境内最长的河流义乌江,还有大陈江和洪巡溪等河流。有岩口水库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平均年降水量在1100至1600毫米之间,年平均日照2129.7小时,无霜期为243天。

该市积极扶优扶强扶特,壮大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优势产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培育出服装、饰品、拉链、毛纺、针织、印刷、制笔、工艺品、化妆品、玩具等一批优势行业和产品,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
服装
我市已成为国内四大衬衫生产基地之一,大陈镇和苏溪镇日产衬衫100万余件。大陈镇被誉为“中国衬衫之乡” 。
饰品
义乌饰品行业生产经营企业已达到3800多家,年产值约120亿元人民币,产量和产值占全国饰品业的70%以上。
拉链
全市拉链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销量占全国市场三分之一强。2005年被授予“中国拉链产业基地”称号。
针织
以袜业为主的针织行业,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袜机3万多台,生产总量占全国的40%。
其它
毛纺:成为国内两大毛纺织品生产基地之一;印刷:共有大小企业400余家,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设备;玩具:充气、塑胶、毛绒等玩具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辑本段义乌之最
全国最大的内陆港,09年出口标准集装箱51万只 义乌是全球最齐全的小商品展示中心。 全世界拥有商品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城市 福布斯2005,06,07,08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消费力指数位列中国第一 全国现金流量最密的县级市,浙江每天1/3的现金在义乌流通 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在县级市设立海关的城市 全国首个进行水权交易的城市(向邻市东阳花2亿买水权) 全国最现代化的智能火车站 (2006年投入使用) 全国外商入驻最多的县级市,目前常驻义乌的境外人员超过12000人,09年临时入境外商317751,数量浙江第一,密度全国第一 外商常驻机构数量在全国排第一 2009年12月,义乌的境外企业常驻代表处已达2553家 全国县级市最大的航空港 全国外商上座率最高的义乌机场的境外旅客比例达40%以上。 远东(除日本冲绳岛机场)最先进的战斗机场 于2005年 全国唯一可以让外国人参加人民代表大会的城市 中东地区在中国设的最大贸易交易地 浙江最先完全开发完成的商业城市 全国最先进入“汽车时代”的城市 汽车拥有量占全国县级市之最 全国豪车密度最高的城市 全国人均私家车最多的城市,2008年底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44辆 义乌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义乌市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 义乌被游客评为浙江省最具吸引力的十大旅游目的地 义乌被外商评为“我最喜爱的中国城市” 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 义乌国际商贸城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 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权威机构联合发布《震惊世界的中国数字》报告中,义乌市场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国唯一一个入选的县域经济体) 美国专业调查机构(PRI)评出中国城市国际知名度,义乌与北京、香港、上海、杭州共同入选,排名十八 国际商贸城三期市场为国内最大单体建筑,超过首都机场航站楼 全国首个也是惟一一个被授权办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权的县级公安部门。 全国唯一可以对外籍居民有终审权的县级市 全国首个开办涉外招生办学的县级市 义乌法院成为全国第一个县级法院可以审理专利案件的法院 义乌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列浙江第一 广交会、华交会、义博会为国内三大经贸类展会 市场成交额连续19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 义乌市场经营总面积400余万平方米,商位6.2万个,是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 义乌市场还发布了全国首个“市场信用指数” 编制实施国内首个《小商品分类与代码》行业标准 义乌国际会展中心浙江第一,华东第二,全国第三 中国权力最大县(义乌已有1000余项地级市权力中的618项) 中国最具潜力会展城市、最具魅力会展城市和最佳会展城市 国际展览联盟中唯一一个县级市成员。 中国第一个获得出国展览权的县级城市。 国家级展会最多的县市城市;----义博会、森博会、旅博会、文博会, (浙江共有6个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级展会,全国三分之二的省还没有4个国家级展会) 浙江省外来人口最多的县级市(本地人口75万,外来人口近130万) 城镇居民收入最高的城市(2009年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41元) 全国县(市)支行升格为二级分行的第一家,国内首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市区域设立二级分行的城市 中国第一家在县级市开出的宝马4S店 县域商标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二、浙江第一 新中国六十周年60大地标,义乌小商品城入选前十,浙江第一 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30年来30个最受关注的城市

❻ 义乌历史沿革有那些

义乌市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义乌县辖区内,唐代有乡30,后经减并,宋代初期设乡26。一千多年来,基本上依循这样的格局。这次区划调整,将从根本上打破唐代后一直延续下来的行政区域范围。大城市建设是义乌历史上天翻地覆的大事件,它将重新塑造一个新义乌。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我们隆重推出“行政区划人文历史系列采访”文章,以记者探访的角度,对目前21个乡镇的区划沿革、人文历史、地理风貌等,作一详细的介绍,让人们全面了解我市行政区划的历史和地方风土人情,也为新义乌留下一份难得的历史资料。

义乌市原县乌伤,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之后,在东汉与孙吴时代先后分出长山(今金华,又分兰溪)、汉宁(后改吴宁,隋时并回)、永康(分出武义)。到了唐朝,义乌又分出东阳(析出磐安)和浦阳(改名浦江)。所以乌伤————义乌是金华市属各县市区的主县和母县。建设50万以上大城市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基础。

县以下的行政组织,古来第一级是乡。如东汉初年光武帝封杨茂为新阳乡侯,新阳乡属乌伤县。现在的永康县原是汉代的乌伤上浦乡。东阳也是原义乌的5个乡。乡的建制一直延续至今,共两千一二百年历史。义乌最后的乡是东塘、东河、夏演、倍磊。

县以下后起的第一级行政单位是镇。稠城镇由原城内河东河西两镇合并而成,建于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之时。1950年起佛堂镇与稠城镇一样建为县直属镇。

1928年以后县政府分出派出机构区公所(有时称督导区),分管县直属镇以外的乡镇。日军占领时期设义南、义西、苏溪三个区署。义西及义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权管辖。1949年后仍设区公所,1958年曾撤销。区公所少的时候4个,多的时候8个。区与直属镇并列,区以下的乡与镇并列。

城内与城外的行政区划有别,唐宋以后城外分属8个乡,城内县邑设隅坊。今下车门一带的龙灯会还保留“南隅”的旧称。辛亥革命后隅坊改里,里改镇。河东河西两镇是义乌最早的镇。

乡以下的基层组织,汉朝时代是亭。如东吴名将骆统封乌伤新阳亭侯的亭便是。现在市内还有亭的地名如稽亭。

隋唐以后乡以下设都保。北宋宣和年间义乌正式建成28个都,分属8个乡。这乡与都一直稳定到民国成立以后。都的概念和范围民间根深蒂固,村村知道本村属哪个都。县邑四隅不在都的范围内。都的区域划分义乌是先从城郊开始,一至三都全在城的周围。城西楼下、杨村一带为一都,城南篁园青岩傅鲇溪一带为二都,城东城北清塘下堂阁新屋一带为三都。四都在县东义乌江与岘山之间的江南,即出东江桥到东阳的大路两侧。五都在廿三里、华溪、李塘一带。六都从江北下朱下骆宅一带开始向北一直到今巧溪水库源头,“长长六都”绵延30多公里。七都在三都与六都之间北部,然后向北折向西向南划块。北端九都南端廿八都。

都的下面为图,图的多少看都的面积大小而定,小的4个,多的14个。图有几个职能,主要是基层行政单位,设地保(保正)管理治安和徭役。它的作用长期与闾邻制甚至和保甲制并存,有的直到义乌沦陷。有的保正治事讲情理不伤害人格,处罚叫“服禁”,罚出分与众人,说话用劝导,受罚的人不致难堪。这大概是它名亡而实存的原因。

图又是征收钱粮和土地业权管理单位,设庄书,依照土地清册《鱼鳞册》征收田赋。土地业权变更要到庄书那里办过户做“实征”,所以庄书是个肥职。抗日战争爆发,田赋开始征收实物(稻谷),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庄书才退出历史舞台。

图还是分配服务的单位。旧时民间对道士、吹打的需要量很大,他们的专业群体把成员分配到图,叫“管图分”。用户找管本图分的承头组织。阉猪也管图分,阉一只猪的工钱买不到两双草鞋,有些地方来回二三十里,要花半天时间,也不致推辞。

图下设甲已无痕迹。但都下面的甲,现在三都七都还存在。义乌的东北各都清朝时都有个胡公案,按甲轮值重阳上德胜岩。三都七都胡公现在不上岩,但还年年按甲轮值送驾接驾。

与都图并行的还有按乡设置的里,义乌30个里分设于8个乡,只不知今东塘宣德里是否古里,此外别无遗迹。

辛亥革命以后乡镇区划调整频繁。如1928年实行乡镇闾邻制自治,依户设邻,依邻设闾。全县由古来的8个乡分设65个乡13个镇。1934年实行保甲自治,依户设甲。由于这五六年人口没有多大增长,乡镇总数仍为78个。1939年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进行归并,全县设乡镇45个。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又调整为34个乡镇。1950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新形势需要,乡镇范围由大改小,全县分设101个小乡镇和2个大镇。1956年大调整,全县设置7个县属镇,32个区属乡镇。1958年建人民公社,撤销区和乡镇,实行政社合一,建为7个大公社。1961年撤大公社,全县分建45个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依原公社范围建为45个乡镇。1985年调整为区属乡镇47个,县属镇2个。1992年扩乡并镇,全市共设镇13个,乡10个。最后调整为16个镇,5个乡。

乡以下的行政组织,辛亥革命后取消都图,1928年行闾邻制,为以户为起点的10进制,即10户为邻10邻为闾10闾为乡镇。1934年实行保甲制,也为10进制,但两制都有伸缩性,乡镇邻闾保甲大小不等。1950年后乡镇以下为行政村。人民公社期间为生产大队与生产队两级。恢复乡镇建制后为行政村与居民组。扩乡并镇后多数镇分设办事处或管理区。

乡的命名最早着重于彰善扬德,如崇德、同义、明义。也有根据地方特点的,如双林以寺名,龙祈以山名,缙云以景名,智者以人名。近代命名多数依中心村,如黄山、官塘、田心、倍磊。但有选取地方特点的,如福田、六和;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如建设、求是;有结合两个中心村的,如华(溪)李(塘)、湖(门)鹤(田);有结合两个合并乡镇的,如大(同)长(龙);有取居民特征的,如延陵(吴姓);有依地理特征的,如五指、云黄、江湾、南极;有彰善祈安的,如崇义、永宁。

行政区划的变化,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轨迹。历史上长时期的8个大乡,标志着长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停滞。20世纪的频繁变化也说明社会动荡和快速发展。更具划时代意义的当是2001年的大调整,它是义乌开始迈入大都市的前奏和序曲,与公元前222年由秦王朝建为今浙江中部惟一一县一脉相承。

❼ 请问谁帮“简述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历程

义乌的小商品早在乾隆年间,义乌农民就开始了“鸡毛换糖”的经商活动,那时候的义乌人用红糖换来的鸡毛做鸡毛掸子,每逢过年庆典与过节请客,便走街串巷地去卖,这便是义乌小商品经营的开始。
(1)小商品市场的诞生
义乌开放小商品市场的背景,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北门街是自发小商品市场的集中交易地点,并初具规模;“货郎担”的生意非常兴隆,因此小百货批发业的微观基础十分雄厚;当时的政策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和有序管理的冲突十分激烈。
也许有的读者会形成一种错觉,以为当时开放小百货市场一定是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造成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在1982年开放的湖清门市场严格地说只是小商品市场的雏形,市场摊位十分简陋。
当时开放小商品市场的理由,不是因为市场规模和社会影响力,而是因为部分农民“弃农经商”在义乌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转移也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实,政府并不十分在意小商品市场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而是由于自发形成的市场影响了交通和市容,还造成了执法管理部门与众多摊主之间的冲突。“猫捉老鼠”的游戏长期玩下去总不是解决的办法,逼迫市场主管部门必须迅速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既然禁止的做法不能奏效,小商品市场本身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与其关闭,还不如顺其自然,开放小商品市场。
义乌县政府为了小商品市场的关闭或开放的问题,曾召开过三次县长办公会议,经过反复讨论,大多数领导初步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对小百货市场,不应该用强硬的手段强制关闭,可以走一步看一步,关键在于正确的引导、加强管理。后来,县政府、稠城镇、县商企局(城阳商企所)三个部门的领导成立“稠城镇整顿市场领导小组”,并于1982年8月发布《关于加强义乌小百货市场管理的通告》,宣布将于是年9月5日正式开放“稠城镇小百货市场”,地址在湖清门,由城阳区商企所管理。
当时的湖清门市场非常简易,在一条用于排水排污的内城河沟上架起了水泥板,在水泥板上方用木板搭成摊位,在长条木板上方用塑料薄膜搭起了雨棚,用作简易摊位。摊主经商企所登记,领取摊位证,摊位固定,每一摊位占用的木板长度相等。据时任城阳商企所所长的孙章宝回忆,市场开放之初,有正式固定摊位100多户,还有600多户流动摊位和大量“提篮”,共计摊位705个,年成交额700万元。
湖清门市场开放之后,当时的义乌县委县政府领导看到了这股经商的潮流,感受到潜伏于这股潮流下的巨大经济动力。1982年11月25日,义乌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农村专业户、重点户代表会议,县委书记谢高华在讲话中果断地提出“四个允许”,即:允许农民经商,允许从事长途贩运,允许开放城乡市场,允许多渠道竞争。
“四个允许”政策是在小百货市场开放之初县委县政府领导审时度势做出的决策。“四个允许”的政策简明扼要,符合民心,颇有号召力,打消了许多尚在等待观望的经商户的疑虑。
市场的发展,带动了社队企业,特别是家庭工业的发展。1984年10月,义乌县委县政府抓住这一可喜的势头,审时度势,提出了“兴商建县”(1988年5月撤县建市后改称“兴商建市”)的发展战略。
在第一代市场时期,廿三里小商品市场的交易品种和规模与稠城小百货市场非常类似。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市场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示出来,这表明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和市场辐射范围内,只能有一个中心,否则均衡的分布只能扼杀市场的集聚作用。
从理论上讲,成为非均衡发展的中心,对于义乌小商品市场起源的两个地方来讲,机遇是同等的,但发展的是终结果却是前者合并到稠城小商品市场。这说明市场集聚的是带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资源,如培育市场的投入、集聚的信息、为商品运输服务的铁路和公路交通,更重要的是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经商户,在这些资源的聚集上,作为三四线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稠城显然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是市场主体素质显著提高,商品流通范围扩展至全国。截至1997年底,采取各种经营形式进入“中国小商品城”进行商品交易的国有、集体和混合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达3000多家。
据调查,市场经营者的平均年龄由1982年的42岁左右降到1997年的33岁(其中30岁以下的占33.4%,40岁以下的占73.6%);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的比例由1982年的不到10%(高中毕业生仅1名),提高到1997年的82%(其中高中毕业生占17.3%,大学毕业占1.2%)。市场上本地产商品比重降到30%,售出的商品90%销往外地,流向遍及全国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其他数百个中小城市及其辐射的广大农村,确立了义乌作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的地位。
二是市场转轨改制,硬件建设和信息化管理迈出新的步伐。1993年12月,义乌市有关企业与北京、上海的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中国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后改为“商城集团”公司,其股票“小商品城”已于2001年5月9日在上交所上市),成为我国首批现代股份制市场企业集团之一。市场内一些摊主为了做大生意,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自发地实行横向联合,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市场内有2500多家商贸企业或公司,取得了国内外名厂大店在义乌乃至浙江省、华东地区(个别企业还取得了在全国)的总经销商或总代理商资格,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00多家商企企业建立了稳固的购销关系。商城集团筹资兴建的宾王市场,是一座集商贸、仓储、办公、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超大型商城。
三是市场组织结构裂变式发展,对外开放度显著提高。“中国小商品城”在新疆、北京、内蒙古、福建、甘肃、四川等省市办起了分市场或小商品配送中心,输出商品、资本、人才和管理,使义乌市场在国内的辐射能力大大增强。最近几年,其辐射能力还延伸到海外,先后兴办了乌拉圭分公司和南非分市场。浙江省外贸公司义乌公司和商城集团外贸公司积极向国外拓展业务,并取得外贸自营进出口权,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义乌一批骨干企业分别在尼日利亚、俄罗斯、南非、匈牙利、巴西等国建立了分公司或商务机构。
1995年起,义乌市政府与国内贸易部、香港贸发局等合作,每年一度举办“义乌中国小商品博览会”,受到国内外经贸界的关注。
(3)迈向国际性商贸中心
从1998年至2002年的5年间,尽管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经营场地规模没有显著增加,但市场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从2001年下半年起,为了适应市场业态变化和功能创新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市场经营环境,提升市场档次,提高竞争能力,义乌按照“全国小商品市场的示范性窗口,5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的高水准小区,国际性商贸城市的标志性建设”的定位,开始建设第五代小商品市场即国际商贸城。
国际商贸城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6.6平方公里正在实施开发,一期工程已竣工,总面积30万㎡,新增国际标准(9㎡/商位)6800个商位,店面房10多万㎡。市场园区内配套了海关、出入境检验疫、物流中心、仓储、世贸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一系列现代化的设施。在这一阶段,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是市场档次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由商城集团和义乌邮政局联合组建的中国小商品城互联网络信息公司于1998年5月成立,先后开出“商城介绍”、“企业之星”、“商城导购”、“外贸之窗”、“新品上市”、“供求信息”等10多个栏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底,该公司已为小商品市场的上万户经商户、36条专业街上网发布了3万多条来自市场一线的商品信息条目。“商城信息”被广大经商户称为“网上永不落幕的小商品博览会”。
1999年,义乌在“商城信息”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全新网站——“中华商埠”,开通了搜索引擎。随着ATM宽带多媒体和银行ca认证体系的建成,2000年10月,义乌小商品市场拥有了自己的BT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交易平台、搜索引擎、支付中介、配送中心、配套服务等功能,为全球商人提供电子平台、小商品信息中介服务。
许多生产厂商都通过自己的电脑登录“中华商埠”网络,发布各种商品的供求信息。目前,“中华商埠”网站拥有10多万国内外正式用户,企业会员数以年递增1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2002年底,在线成交额已超过500万元,协议成交额达1.1亿元。
在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义乌小商品市场还采取撤摊改店等方法改造市场硬件设施,扩大单体经营面积,改善经营环境,从而促使一批新兴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如眼镜、领带、五金、化妆品等行业脱颖而出,设立了单独的交易区或市场,填补了多个市场空白,市场的集聚效应大为增强。
小商品市场成交额2001年达212.97亿元,2002年达229.98亿元,已连续12年位居全国同类市场之首,被誉为“华夏第一市”。

❽ 义乌历史故事

义乌历史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义乌市甘溪六都坑最里边的里西岗村下,溪边飞来一块巨大的石头,重约数千吨。此地在里西岗和茅草坞两村中间,传说里西岗有一个姓孙的孝子名善,为了给久卧病床的老母治病,每天起早摸黑上山砍柴。

每逢农历二、五、八到苏溪集市淌水桥边卖柴,然后以卖柴的钱到药铺抓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十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

有一天,孙善卖完柴,抓好药从苏溪集市往家里赶,走到茅草坞村与里西岗村中间时,突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闪电四射,眼看就要下大雨,忘记带蓑衣斗笠的他,急得一时没了主意。

正在发愁之际,突然天上飞来一块巨大的石头,稳稳地落在前方路和溪的中间,石头的下面足足可以让数十个人避雨。原来,孙善的孝心感动了观音菩萨,菩萨使法飞降大石头供孙善避雨。

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大石头巍然屹立,孙善孝子敬母的故事就一直流传至今。真的,现在这大石头下面还可站数十个人,供人们遮风挡雨。如今,大石头成了巧溪风景区必不可少的旅游景点之一。

(8)义乌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从义乌城区出发,驱车一个多小时(行程约35千米)到达义北八都深处的大岭下的齐家坞自然村。该村地处义乌、东阳、诸暨三市交界处。全村约100户,350多人。沿自然村有一条古道,可通往义乌市的六都风车口、里西岗,诸暨市的顶梁山、茅塘,东阳市岭北镇(现划归诸暨管辖)等地。

齐家坞村沿古道往东约两千米,一座高大约80多米的猪头山巍然耸立,不时引来攀岩爱好者和驴友来到猪头山一比高下。天气好的时候,站在猪头山顶,巍巍东白山的风车清晰可见。

据齐家坞长者介绍:数百年之前,猪头山脚下有一个上白岩村,居住着一傅氏员外,四合院建筑风格的房屋,田地充裕。邻近的山农时常翻山越岭到傅员外家借钱借粮食。其山脚下有一钱庄,生意甚是红火。每到除夕,火把通霄亮堂,来猪头山钱庄存钱取钱的商人络绎不绝。

这个古老的传说,在齐家坞村中代代相传。至今,猪头山脚下还有大片平坦的土地,都是以前傅员外家上白崖村的遗址。齐家坞村上头的几户人家,就是古时的下白岩村。

猪头山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古道边牛羊成群,五六百年前的参天榧树,至今郁郁葱葱,长满果实。一年四季空气清新,蓝天白云可以与西藏媲美。

齐家坞村有着优越的自然景观,双溪口、猪头山、山涧溪流穿村而过,具有丰富的投资开发价值,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❾ 我要义乌的发展史

义乌的历史发展:

春秋时属越国。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名乌伤,属会稽郡。传说秦时有个颜乌,事亲至孝,父死后负土筑坟,一群乌鸦衔土相助,结果乌鸦嘴喙皆伤,故称乌伤县。

新莽时(公元9年)改县名乌孝。

东汉建武初复称乌伤,曾为会稽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辖境,设置长山县(即后之金华县)。

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县。

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郡治长山),乌伤县属东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分割吴州置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于乌伤县置稠州,并分置乌孝、华川二县。

武德七年(624年)废稠州,合乌孝、华川为一县,改名义乌县。

稠州以稠山(德胜岩)而得名。华川又名绣川,以绣湖得名,义乌其义与乌伤、乌孝同。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义乌县东境设东阳县。

天宝十三年(754年),又分县境北部及兰溪、富阳各一部分,设浦阳县(今浦江县)。

元代,义乌隶属婺州路总管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为宁越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华府。

明清仍旧,义乌隶属关系未变。

辛亥革命后,废府制代以道制,义乌属金华道。

1927年废道制改为省县两级制,义乌直属浙江省,后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义乌属金华专区或浙江省第四专区。

1949年义乌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义乌属金华专区。

1959年浦江并入义乌,1967年浦江仍析出。

1988年撤销义乌县,设立义乌市。

(9)义乌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义乌地理概况:

义乌位于金衢盆地东部,东经119度49分至120度17分,北纬29度02分13″至29度33分40″,浙江省地理中心地处境内。东邻东阳,南界永康、武义,西连金华、兰溪,北接诸暨、浦江。至省会杭州百余里。

义乌气候条件:

义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平均气温以七月份最高,为29.3℃,一月份最低,为4.2℃。年平均无霜期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600毫米之间。

义乌土地面积:

市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南北长58.15公里,东西宽44.41公里,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土壤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义乌

参考资料来源:义乌市人民政府-义乌市自然地理

❿  义乌市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变迁分析

本节根据1981与1999年两个时相的航空遥感资料进行的城市建设用地变迁调查,着重介绍义乌市区(稠城镇)在18年间用地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表8.9和8.10及图8.41是市区土地利用变迁的统计结果,图8.42~图8.47表示商业与服务业、住宅、公用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工矿仓储、交通运输6个方面发展的土地来源。

表8.9义乌市城区(稠城镇)1981、1999年土地利用情况对比(单位,km2

表8.10义乌市区(稠城镇)1981~1999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图8.41义乌市1981至1999年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变化直方图

图8.42义乌市1981~1999年商业和服务业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

(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

图8.43义乌市1981~1999年工矿仓储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

(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

图8.44义乌市1981~1999年公用设施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

(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

图8.45义乌市1981~1999年公共建筑用地来源(说明见图8.21)

图8.46义乌市1981~1999年住宅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

(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

图8.47义乌市1981~1999年交通运输用地来源

图中纵坐标为对数坐标,表示地类的面积。横坐标中地类变迁表示用地由哪一种地类变迁而来

(以地类代码表示,参见表8.1),与地类代码对应的数字表示变迁的面积,单位为km2

8.7.2.1商业、服务业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1981年,距今已有21年的历史,当时的义乌县城仅仅是一个建成区面积不足4km2的小镇,全县建设用地面积也仅有7.3839km2(表8.9、8.10)。图8.40显示当时仅在绣湖西北、市政府北与工人西路南之间和工人西路南北两侧有几块商服用地,面积只有0.0251kmz,仅为当时城区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34%,可见当时完全看不出以商品流通服务为主的城市特征。

图8.40义乌市1981年城市用地现状航空遥感解译图图中地类按表8.1中的2级分类表示

到1999年时,义乌市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大到了27.753km2,其中,县城稠城镇的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为1.1533km2,主要集中于城区中北部,中国小商品城、宾王市场、浙中木材市场、义乌物资市场及义乌农贸城等,占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6.55%。此外,还有一些一层为商业用房,以上层位为居民住宅的混合式商住两用建筑,用地面积就达0.6994km2(见表8.9住宅用地中252类)。义乌市的商业用地面积不仅在城区用地中占有较大比例,而且商业用地的各种用地功能区块特点非常明显,有效地形成了一种规模市场效应,远远地摆脱了中国旧传统的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生产模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小商品开发、生产、销售的成功道路。

8.7.2.2工矿仓储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从1981年的航空遥感影像解译图上可见(图8.40),当时的工业比商业用地面积大得多,工矿仓储用地在遥感解译区范围内的面积为0.7964km2,其中作为县城所在地的稠城镇的工矿仓储用地面积0.4886km2,占当时县城建设用地的13.12%(表8.9、8.10),主要有砖瓦窑、各类加工厂、水泥机械厂等,其中砖瓦窑远离当时的义乌县城及主干道路,用地规模较大,水泥机械厂等分布于当时县城北部主干公路旁。在总体上,当时工矿仓储用地分布比较凌乱。

经过18年的发展,在1999年的航空遥感影像解译图上(图8.39),可以发现义乌的工业发展已今非昔比。首先,从规模上建设整齐的工业仓储用地已基本占据了义乌市主城区西半部的大部分地区,对义乌市主城区形成了半包围之势。稠城镇工矿仓储用地面积达到1.8296km2,虽然在县城建设用地面积中的比例从1981年的13.12%下降为10.40%,但在面积上比1981年增长了274.46%。在航片覆盖区范围内工矿仓储用地面积达到1.8296km2。由此可见,义乌繁荣的小商品市场是与其发达的小商品加工和仓储设施规模相联系的。其次,在义乌市主城区及义乌江南岸的城市用地范围内基本没有工矿仓储用地类型,反映现代的义乌市在规划、建设方面非常注重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将工矿仓储用地与居住生活区尽量隔离开来。

8.7.2.3公用设施建设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公用设施规模及其空间分布对于一个城市的环境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对于义乌这样一个山川秀美的商业城市,搞好公用设施建设有较好的地利条件。但是在1981年时,义乌的公用设施建设仅有一个绣湖,以及其东侧的大安寺塔古迹和现今的工人西路与新马路交会处的一个小水泡。那时的绣湖还谈不上是一个公园,而仅仅是一个县城中的小湖水面,面积仅有1.5×104m2,其周围没有任何配套的公用设施。表明当时义乌县政府没有经济实力来规划建设义乌的公用设施。到1999年,义乌市政府与人民以发展小商品经济的热情与魄力进行公用设施建设,使义乌江两岸变成了美丽的沿江大花园,绣湖公园面积比1981年扩大了5.2×104m2,并正在其东侧拆迁几十幢旧式住宅等建筑,新建一个面积近10×104m2的市民广场,中心城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另外,在工人西路北修建了占地面积约2.7×104m2的骆宾王公园,城中北路东修建了占地面积超过4×104m2的孝子祠公园,稠州中南修建了占地面积超过4.6×104m2的稠州公园,使整个义乌市区在浓郁的小商品世界中增添了充满生气的自然美。18年的发展使义乌由1981年仅有公用设施用地0.0263km2猛增到1.2253km2,面积增长46.59倍。这是一个十分令人钦佩的了不起的数字。从义乌规划蓝图看(义乌市勘测设计研究院,义乌市风景旅游管理局,2002),未来的义乌市一定比今天更加美丽。

8.7.2.4公共建筑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1981年,义乌城区范围内公共建筑用地面积为0.2598km2(表8.9、8.10),占城区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98%。在1999年航空遥感用地类型解译图上(图8.39),城区周围呈近均匀状态分布着10多所用地面积都在4×104m2以上的大、中专和中、小学校。此外,义乌乐园、义乌体育中心、义乌会展中心、义乌中心医院等一批公共建筑都具有相当规模,正在对义乌的健康高速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统计表明,1999年公共建筑用地总面积达1.8530km2,是1981年的7.1倍,占1999年县城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0.53%。

8.7.2.5住宅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住宅的状况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从1981年的航空遥感影像图上可以看出(图8.40),当时义乌县城区建设用地面积总计仅3.7239km2(表8.9、8.10),旧城区的主体以现在的城中路为界线,低矮民房密集分布在城中路以北及以西地区,城中住宅布局近南北向居多,旧式典型的小四合院式住房占有较大比例。这可能与义乌市具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密切相关。向正北方向工矿仓储类建筑明显增多。当时稠城镇住宅用地面积约为2.3129km2,占旧县城用地总面积的62.11%,可见,当时拥挤的旧县城不论住房环境还是住房空间方面都是较差的。

在1999年航空遥感影像图上(图8.39),义乌市区住宅用地面积达7.3843km2(表8.9、8.10),是1981年的3.2倍,但是在市区建设用地中的比例却下降为40.39%。城区建筑规划整齐,以主干道路为界线的新式住宅小区、规模庞大的商品交易市场等建筑群包围于其中,这一点义乌市明显不同于宁波市的城市建筑发展模式。另外,由于义乌新建的住宅小区或商品交易市场都以主干道路间的区块形态确定建筑物走向,因此,义乌的住宅及商品交易市场等建筑群的朝向从西南到东南有规律地变化,反映了义乌城市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建设的特征,而在义乌江南岸的住宅建设布局则以朝南为主。

8.7.2.6交通运输用地的发展与变迁

在1981年的航空遥感影像上,义乌市除主城区东南缘向南北延伸通往金华、杭州的城中路及通惠社区的新马路和丹溪路外,主城区内低矮拥挤的住宅间没有一条宽阔、笔直的城市街道(见图8.40)。1981年城区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0.6304km2,占当时建设用地总面积的16.2%(表8.9、8.10)。到1999年时城区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已扩展到4.1450km2,占城区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3.56%,用地面积比1981年增加了6.6倍(表8.9、8.10)。以义乌市民广场为中心,宽阔笔直的街道呈放射状均匀地向外延伸,一个典型的蛛网状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把义乌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见图8.39)。

从图8.41~图8.47可以看出,在义乌市区1981至1999年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通过旧城改造转换的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等。

阅读全文

与义乌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