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五篇历史文化人物描摹!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号召全世界人民隆重纪念他,屈原的名字,将永远保留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影响,一是文学的影响。
屈原的人格,千百年来,对于文人学者已经成为一种典范。历代的诗人词人、尤其是迁客骚人,大抵都以屈原的精神为依傍。也可以说,屈原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已经形成一个修身洁行的传统。汉代的贾谊,唐代的杜甫,其精神境界都直接继承了屈原的传统。从这一点看,屈原影响于传统的民族性格,是很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屈原在文学方面的影响,也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在屈原的《离骚》以后,产生了一系列的骚体作品。从汉代开始,贾谊的《吊屈原文》、《鵩鸟赋》固是骚体,严忌的《哀时命》、董仲舒的《士不遇赋》也都是骚体。到唐代,柳宗元的《瓶赋》、《惩咎赋》等也都是骚体的传统。其次是在屈原的《卜居》、《渔父》之后,也产生了一些“对问”体的作品。宋玉的《对楚王问》固是开端,而在汉代,东方朔的《答客难》、杨雄的《解嘲》都是此类作品的继续。到了唐代,韩愈的《进学解》也是这类作品的传统。
当然,屈原的文学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上述两端。刘勰《辩骚》说:“枚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苑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词,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其影响之深远,遍及历朝历代,而且深入到各类文人学子。这不是任何作家诗人所能企及的。
嵇康后来家道清贫,常与向秀在树荫下打铁谋生,贵公子钟会有才善辨,但嵇康瞧不起他的为人。一日,钟会前来拜访,嵇康没理睬他,只是低头干活,钟会呆了良久,怏怏欲离,这时嵇康发话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没好气地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完就拂视袖而去,后来钟会深恨嵇康,常在司马昭面前说他的坏话。
嵇康喜爱音乐,他在《琴赋》序中说:“余少好音声,长而习之,以为物有盛衰而此无变。滋味有厌,而此不倦。”他对传统及当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这一点在他的《琴赋》中可见。
据刘籍《琴议》记载:嵇康是从杜夔的儿子杜猛那里学得《广陵散》的。嵇康非常喜爱此曲,经常弹奏它,以致招来许多人前来求教,但嵇康概不传授。司马氏掌权后,不苟合于其统治,与阮藉、向秀、山涛、刘伶、阮咸、王戎号称“竹林七贤”,与司马氏相对抗,后被司马氏杀害,死时方四十岁。临刑前有三千太学生为其求情,终不许。死前索琴弹奏此曲,并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
嵇康人缘极好,王戎说与他交往二十年,未见其有不好的脸色。因此留下“意趣疏远,心性放达”之美名;然而嵇康更有“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的一面,他的名篇《与山巨源绝交书》及对《广陵散》的喜爱便是他愤世嫉俗、桀傲不驯的性格的表现,而蔑视司马昭,进而遭致杀身之祸更是这种刚正不阿的显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新党势力倒台,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就又升翰林学士。
俗语:“京官不好当。”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外放颖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的文学艺术成就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释德洪《跋东坡(左忄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而其不如李、杜处亦在此。”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即文与可),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躬耕南阳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弟在隆中务农。亮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以为然,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隆中对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后来在一次拜访司马徽时听过他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三顾茅庐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伏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后又受徐庶推荐,想徐庶带他来引见,但徐庶却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刘备便亲自前往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一说三次都见到了),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诸葛亮提问道:“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你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君主懦弱,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即说明了此夺取二州的必要性及可能性;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以后便被称为隆中对(隆中一地仍有争议,一说草庐对),而刘备听后更加大赞,于是诸葛亮开始仕于刘备)。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都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
过江作说
当时,因刘琦后母影响,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的办法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在外却可得安吗?)”刘琦明白他的意思,正好黄祖被孙军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
208年8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徐庶之母被曹操军队捉住,徐庶只好投降曹操。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诸葛亮便和鲁肃结为朋友。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果能以吴、越的大民众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北面”在这里有双重含义:其一是曹操当时在北方;其二是君臣见面时,臣子通常面向北方。)”
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诸葛亮便随军回到刘备处。11月,曹操在赤壁大败,回师北还。
足食足兵
赤壁之战后,于12月刘备平定荆南四郡,任免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211年,益州牧刘璋派法正请刘备助攻张鲁。诸葛亮便与关羽、张飞等镇守荆州。至下年12月,刘备与刘璋决裂,还攻成都。诸葛亮便与张飞、赵云等入蜀助阵,留关羽负责荆州防务,分兵平定各郡县,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
诸葛亮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受任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每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如汉中之战就替刘备提供资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于是刘备才答应,任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同年张飞逝世,诸葛亮领司隶校尉一职。
托孤
白帝托孤222年8月,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逝去,否则必能阻止刘备东征之举。至223年2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的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和其他儿子事诸葛亮为父。
延至4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大败而乘机叛乱,诸葛亮因国家刚逝去君主,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修好。
南征
直至225年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成语:不毛为今天缅甸北境八莫)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详见诸葛亮南征)。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一定兵源补充后,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北伐
七出祁山
诸葛亮 1、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事先扬声走斜谷道取郿,让赵云邓芝设疑兵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军攻祁山(甘肃西和县西北)。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张郃出拒,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2、同年(228)冬,诸葛亮出散关(陕西宝鸡市西南)围陈仓(宝鸡市东),粮尽而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斩。
3、建兴七年(229)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甘肃省成县周边)、阴平(甘肃省文县周边)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肃省西和县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4、建兴八年(230)秋,魏军三路进攻汉中,司马懿走西城(陕西省安康县西北),张郃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诸葛亮驻军于城固(陕西省城固县东)、赤坂(陕西省洋县东二十里)。时大雨三十余地,魏军撤退。
5、同年(230),诸葛亮使魏延、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曜(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南安郡内,当在甘肃省武山西南一带)。
6、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攻祁山,始以木牛运。时曹真病重,司马懿都督关中诸将出拒。诸葛亮割麦于上邽(甘肃省天水县)。司马懿追亮至卤城(天水市与甘谷之间),掘营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讥。五月,司马懿与诸葛亮交兵,魏延等将斩获敌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六月,李严因运粮不济呼亮还。张郃追亮退兵至木门,中箭身亡。此为二出祁山。
7、建兴十二年(234)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司马懿据守不出。八月,诸葛亮卒于五丈原。杨仪等率军还,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事。
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并未交战。
东吴英才周公瑾
我曾定义英雄为“聪明秀出为之英,胆略过人为之雄”(这是刘劭《人物志》上的话)随后又自己加了一条道德高尚。有人指出按照这么说法三国还有几个英雄?—对了!此兄可谓一针见血,我的目的本来就在缩小英雄的范围,先框定在操,亮,瑜三人之内,最后再把我所说的英雄桂冠带在我最心仪的人物周瑜身上。我的英雄之说本来就是耍个小花招,现在自己露馅,目的不言自明。因为按照我说的条件周瑜最符合,所以我今天就在这里具体说说周瑜怎么是个正真的英雄,一个完美的英雄!可能我本人对他很偏爱多少有些溢美之词,但周郎受歪曲这么多年,难得正正名也是应该的。
⑵ “左”姓的由来
左姓
历史来源
「左」源出:
1、以官名为氏。左史,原为周代史官。周穆王时有左史戎父,春秋时楚灵王有左史倚相,其后皆有左氏。
2、据《姓考》及《吕览》所载,古有左国,以国为氏,黄帝臣左彻为其后。一说左彻为左姓之始。
3、出自姜姓,为春秋时齐国公族之后。据《广韵》所载,春秋时齐国公族有左、右公子之分,后左公子的后代便以左字为姓,形成左氏。
4、以职官名为姓。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各诸侯国大都置有左史官,其后便以左为氏。楚国威王有左史官倚相,周穆王有左史戎夫、左史老,均为左史官,后以官为氏。他们皆为左氏之祖。
5、春秋时宋国公族有左姓。
6、春秋时卫国公族有左姓。
7、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而来。明、清云南永昌府腾越亭(今腾冲)、蒙化府(治所在今巍山)等土司有左姓,系彝族;清满洲八旗姓哈斯虎氏,后改为左姓;裕固族绰罗斯氏,汉姓为左;北宋时犹太人留居中国境内(主要在今河南省开封)者之后裔中有左姓;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多此姓。
得姓始祖
左彻。上古时期黄帝时的官吏。据说曾帮助黄帝铸造三鼎于荆山之阳,令人惋惜的是黄帝在鼎成之日与世长辞。左彻悲痛难当,泪如雨下,于是他拿来黄帝的衣冠,几杖进行祭祀,以慰黄帝在天之灵。左彻之举,无疑为性情中人所为,乃获得世人之敬重。据说左彻为古时左国之嫡裔,由于左国立国之人无传,故左姓人奉左彻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左姓在西周时,有左儒、左鄢父仕周为大夫,春秋时鲁有左人郢、左丘明、左师展,晋有左史,战国时燕有左伯桃。可见在先秦时期,左姓已活动于西周之国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及鲁(今山东省西南)、晋(今山西省一带)、燕(今河北省北部)等地。西汉时,左姓仅名左咸者就有四位(《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将四者合一,谬也),其一为任郡守九卿的琅琊(今山东省临沂一带)人左咸,另一左咸后赐爵关内侯,子孙袭爵留居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剩下两位因只有只言片语,不论。另外,由于淮南王外家姓左,故有左吴、左修事淮南王,此际其外戚见诸史册者还有一位女性——寡妇左阿君。表明左姓在此际已定居于今安徽南部一带。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左姓愈多,左圣、左雄叔侄为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镇平)人,左原为陈留(今河南省开封)人,左伯为东莱(今山东省掖县)人,左慈为庐江(今属安徽省)人,左恢为吴郡曲阿(今江苏省丹阳)人。另有两支左姓家族值得关注,一为清河国(今属河北省)王妃,后贵为汉安帝母后的犍为(今属四川省)人左小娥家族(其同父异母弟左次、左达生在清河国任郎中)。另一为河南平阴(今河南省孟津)人左忄官家族(其兄左称、左胜均封南乡侯,弟左敏,左觉亦在朝中任职),这两支家族风光显赫,使得左姓成为当时的北方著姓之一。此外也表明,此际南方的安徽、四川、江苏等地已有左姓人定居。魏晋时期,左姓在今山东、河南间地繁衍迅速,后昌盛为左姓济阳郡望。南北朝至隋唐,左姓由于避乱、仕宦、谋生等原因,逐渐播迁于江东各地。宋元以后,左姓在江南分布地更广,两湖、两广等地均有左姓人入迁。明初,山西左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河南、东北三省等地。此后,云贵、台岛均有左姓人入居。清初,两湖之左姓伴随湖广填四川的风潮入迁四川。如今,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山东、江苏、四川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左姓约占全国汉族左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左姓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二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六。
家族名人
左庆延:宋代永新人,年十七登第,秦桧欲以女妻之,庆延固辞,于是十年不给升迁。终官太学博士。
左雄:南郡涅阳(今河南省镇平)人,东汉学者、大臣。举孝廉,迁冀州刺史。对豪族“贪猾”者敢于揭发检举。后历议郎、尚书,累迁至尚书令(位同宰相)。他崇经术,修太学,使太学极盛一时。
左悺:河南省平阴人,东汉显宦。初为小黄门史,后因与单超等五人合谋诛灭外戚,以功迁中常侍,封上蔡侯。得势后,日益骄横,其兄弟亲戚多出任州郡官,侵压民产。被人告发后自杀。
左慈:庐江人,东汉末方士。据传有神道,并在曹操面前表演过。葛洪称他是其祖父葛玄之师。
左思:字太冲,临淄(今山东省淄博东北)人,西晋文学家。其怀才不遇,仅官至秘书郎。所作诗文借古抒情,多愤世不平之作。十年构思方写成《三都赋》,士人竟相传写,一时竟弄得洛阳纸贵。辑有《左太冲集》。
左鼎:江西省永新人,明朝大臣。进士出身。授御史,巡抚山西。居官清勤恤民,卓有声誉。以善写奏章著称,有左鼎手之誉。官至广东右参政、左佥都御史。
左权:湖南醴陵人,中共高级将领。黄埔军校一期毕业,曾留苏学习军事。回国后,历任中央红军军校教官,一方面军总部作战参谋,第一军团参谋长等职。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在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阵亡,年仅36岁。
左丘明:春秋时鲁国人,后人因其目盲,称之为盲左。相传他曾任鲁太史,为《春秋》作传,成《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又作《国语》。先儒以为左丘明好恶同于圣人,故孔子作春秋为素王,丘明为素臣。述夫子之志而作传,是为左氏春秋。
左伯桃:春秋燕人左伯桃羊角哀,品高才横。时诸侯争霸,鱼肉百姓,愿救水火之中。闻楚庄王贤君,相约共赴。路暴风雪,饥寒交迫,伯桃病弱,角哀力竭,相扶一空心大树下,伯桃劝弃,角哀不忍。俩死不如一活,终明事理,受粮上路,一步三回,泪流成河。至楚庄王,急回寻之,伯桃冻儡树中,角哀痛不欲生。后逢忌日,角哀面荒原深拜,潸然泣之,祷也。
左小娥:东汉犍为人,清河王刘庆姬。有才色,喜辞赋。和帝赐给清河王,生子刘祜,后祜继承帝位为安帝,尊其为孝德后。
左君弼: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末南方红巾军将领。曾盘据庐州十余年,为天完政权汴梁行省首领。曾降元,后又降明。
左光斗:安庆府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直臣。万历进士。任御史时排斥宦官,后又弹劾*臣魏忠贤,被魏杀害。
左良玉:山东省临清人,明末大将。早年在辽东与清军作战,后入中原镇压明末农民起义军。与李自成、张献忠作战多年,因功升平贼将军,后加封宁南伯。顺治二年病死,终年四十六岁。
左懋第:山东省莱阳人,南明官吏。崇祯进士,南明弘光年间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徽州。后入北京与清廷议和,遭软禁,拒降被害。
左宗棠:湖南省湘阴人,清朝大臣。1860-1865年镇压太平军功勋卓著。后任陕甘总督镇压了西部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1876年击败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军,因功升军机大臣(位同宰相),调两江总督。有《左文襄公全集》。
左宝贵:山东省费县人,回族,清末将领。甲午战争时,以总兵之职率军赴朝鲜平壤拒日。督军浴血奋战,亲手燃放大炮。后中炮阵亡。
左光华 男,1938年生,山西省翼城县人。书法家,中师毕业,曾任教。平生淡泊名利,喜好文艺,酷爱书法。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中外书画交流协会、《农民日报》文化艺术联谊会、中国振鸣书画院、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原书画研究院、山西省临汾地区、翼城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书法作品曾多次入选国际国内书展,并厚载报刊、杂志。曾获跨世纪中外书画名人金奖,“和平杯”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大展赛金奖,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赛国际荣誉金奖,享受“华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称号等多次,作品传略入编《世界当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当代中国书画选集》、《当代书家佳作荟萃》、《跨世纪校园艺术人才名典》、《当代书画名人名作博览》、《跨世纪书画家精品集萃》、《国际书画家精品全集》、《国际现代名家教授大辞典》、《跨世纪华人书画艺术鉴赏大观》、《世界艺术家名人录》、《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作品集》、1999世纪经典《中华百年》(人物篇),《中华骄子·专业人才卷》、《中华百年风云人物大典》、《中国改革二十年书画作品集》、《当代著名书画篆刻家润格博览》、《亚洲艺坛名流》、《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大典》、《祖国颂庆祝建国50周年书画精品集》、《中国人才世纪献辞》、《迎澳门回归书画作品集》、《辉煌成就·世纪曙光》、《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全国美术书法民间工艺大展选集》等多部辞书。他的信条是,不求成名成家,但图自娱、陶冶情操,。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他以加倍努力学习,执着与进取,鞭策自己,以翰墨接缘天下墨友,切蹉技艺,不断进步,相互题坤墨宝,不断弘扬祖国书法事业。为祖国繁荣多做贡献。
左开和: 男,1943年9月生,云南省巍山县人。云南阳宗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退管科技师。1954年毕业于巍山添泽小学(四年级),1955年在巍山古城小学读完五年级提前考取初中因家贫辍学,后参加县扫盲验收团,于1958年参加工作(从事发电厂高温高奔放管道安装检修36年)。198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颁发的技师证。曾组织和参与发电厂“高加”、“主蒸汽管”、“除氧器”等多项技术改造,自编《管道手册》,并多次受厂部嘉奖和获省科技奖。1994年退休后从事文学创作。现为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会员,北方文学艺术研究所作家创作中心创作员,新世纪文学创作研究所创作员兼研究员。曾参加过全国职工文艺创作刊授班,《长城文艺》刊授班,中国语言逻辑函授大学等学习。1997-1999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和山东作家报文学创作函授班学习,自1998年始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30余篇文学作品,曾参与《清水芙蓉》和《岁岁诗心》等书的组稿和编委工作。作品有《泰山游记》入选《99桂冠散文》,获一等奖;《遥向黄河》诗歌参加“华歌标”全国写作大赛中获二等奖;另有诗歌《思母》入选《中华诗歌精品选》获三等奖;还有散文《祖父那句话》参加全国休闲杯文学大赛中获三等奖,现有200多首诗歌,80多篇散文和六篇小小说待发表。其传略被编入《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和《另文学新人大辞典》及《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等。
左可友:男,1937年11月生,湖南茶陵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宁夏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被分配到石嘴山市农科所、农技站工作。曾任站长、党支部书记。1985年被选为中共石嘴山市第四届委员,1998年被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人大代表。1999年3月被选为石嘴山市第七届政协委员,1968年以来一直从事蔬菜技术工作。解决了一些生产中技术难题,1989年由他设计的节能日光温室在全自治区推广,在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科学知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推动科技进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曾先后获自治区、农业部科技进步奖4项(一、二等奖各2项),厅、地级奖11项。曾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政府、党委、及市委、市政府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1996年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为“八五”期间全区农业战线先进个人。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石嘴山市政府评为科技明星。
左莲之:女,1938年12月生,江苏省滨海县人。1965年8月毕业于南京医学院医疗系。现任安徽维尼纶厂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一直从事内科临床工作,曾成功抢救多例冬眠灵及安坦中毒、脑血管意外、重症肝炎、肺性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危重病人。
左旭东:男,1948年4月生,安徽省巢县人。工程师,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现任铜陵市科技咨询室主任。中国情报学会会员。花炮生产、无烟蚊香、特种电珠、羽绒生产等项目,调研报告和信息获市科技咨询奖。发表了“信息也是生产力”、“提高信息意识,增加投入、振兴我市中心企业”、“企业竞争和投资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扭亏增盈”、“铜陵外向劳务市场的培育与机制初探”、“开拓四国边贸市场”、“浅析我市外资引进的战略”、“尽快设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机构——浅谈铜陵科技成果转化”、“组建股份企业强化监督机制是关键”、“技术与市场创新是股份制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风险投资是知识经济的发动机”、“古铜都老区改造”、“白银深加工效益倍增”、“开发铜餐具前景可观”、“冻干食品的开发前景看好”,等论文与建议18篇,其中有4篇获市级优秀论文奖,有6篇被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发行的《经济改革理论探索》;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发行的《中国当代学者论文精选》;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发行的《中国改革发展文论》;收录;巴蜀书社1998年3月出版发行《中国网络学者传略(一)》、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发行《中国专家大辞典(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出版发行《中国人才世纪献辞》等入编。1996年至1998年连续三年获铜陵市人民建议积极分子称号,安徽省科协六大代表,多次获市政府,科委先进、优秀工作者,全国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先进工作者,兼任铜陵市科技情报学会秘书长。
左一序:男,1944年7月6日生,江苏涟水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在宏观领域里致力于中国设备管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1979年到1988年,在国家医式局工作,根据主持装备开发和推广等方面实践,主编《医药工业设备管理:历史、现状与对策》、《医药工业进口设备:地位、路局与管理》两本100余万言的学术专著,主持制订两项基本制度,组建中国医药设备管理协会,将中国特色医药设备管理推进到“全效益、全过程、全员工、全手段”的“四全管理”实践阶段。1988年调入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根据主持学术会议的成果,发表了《设备管理社会大徨模式》论文,首次发现并揭示了中国特色设备管理存在着微、小、中、大层次管理结构以及由宏观势能,改革内能和科技动能组成的三维动力结构,独创性地回答了“什么是”和“如何推进”中国特色设备管理的两个基本问题,被专家们称之为“国性性改革建议。“对发展中国现代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将是一个推动”。继而主编《设备管理知识题解》一书,发行30余万册,成为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的工具书,成功举办了有400余万人参加的全国设备管理知识竞赛活动。1998年发表了《中国特色设备管理事业20年—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的体会》论文,从元题论、运动论、动力论、技术论、社团论诸方面对中国特色设备管理作出了进一步的概括和,有关高层认为“有独到的见解”,获“中国设备管理改革20年大型征文活动”特别奖,入选《高等伟大旗帜,实现宏伟目标—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学习邓小理理论成果汇编》一书。
左以彦: 男,1938年1月生,云南昆明人。1955年中等药学专业毕业。一直从事医院药学及药事管理工作,刻苦自学,大胆实践,辛勤耕耘了44个春秋。曾获省青年技术革新突击手,3等功臣,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多项称号。书不释手集药医专著千册。原任“二甲”医院药剂科主任,副主任药师。现任顾问,搞继续教育工作。是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曾系省药学会医院药学分科学会委员,市药学会理事,视系区医药卫生学会理事,《中华医学论文集》特约编辑及六集编委,《盘龙医药》责任编辑,现系《中华临床医学会》理事,世界华人远程学院“医院药学”终身教授“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药剂教授。 60年代就采用离子交换水进蒸流器先进技术生产大输液,为保安全亲身试用。70年代国外临床药学兴起,就自发地下临床当药疗参谋,为“药知医用,医知药情”做了大量临床药师起始工作,编有内资《中西制剂药物手册》,《输液与药剂》,撰写论文改善“重医轻药”状况。80年代后撰有“复方聚肌胞液外涂治疗尖锐湿疣49例”、“药学人员处方制统一摆药的引申刍议”等十余篇论文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及《中华医学论文集》收载,上列二篇分别获优秀论文3、1等奖,并有多篇科普在《健康报》、《中国医药报》刊登。
左中英:1932年3月生,山西省繁峙县人。1953年2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机制专业3年,毕业后分配到太原重型机器厂工作。现任工厂咨询委员,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全国铸造学会理事,山西省铸造学会理事长、山西省机械工程学理事等社会职务。他在铸铁车间从事铸造生产技术工作32年,参加了车间生产机械化改造,完成了重大产品的铸造任务。1981年在德国接受铸造技术培训,完成与国外合作生产钢管轧机的铸造任务,参加关键任务针状组织无限冷硬球铁轧辊的生产应用。撰写的“铸铁熔铸技术的发展方向”论文在全国冲天炉学术讨论会上交流。他在任副总工程师3年期间,协助总工负责工厂热加工技术工作,完成重大产品的质量创优,1986年组团赴美国、加拿大引进耐磨铸钢生产技术,生产出高强、高硬、低温、高韧钢铸件及A0D精炼超低碳不锈钢,与别人合写的“铸钢冒口微机辅助设计介绍与应用”,作为省学术会议论文进行了交流,并在直流电弧炉的推广与电炉排烟建设方面得到了应用。他任副总工程师兼技术改造处长期间,主要完成工厂“七五”国家限额以上技术改造项目。火车轴生产线、耐磨铸钢件铸造生产线、硬齿面表面处理等,调整了工厂产品结构,并以机械化生产线代替单机生产模式,加快了计算机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以及环境保护项目的具体实施。1989年参加机械部A0D考察组赴美、德、瑞士执行了联合国援助项目的有关任务。
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南渡后废,其故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山东省东明县南一带。
2、堂号
传经堂:孔子作《春秋》,左丘明为了传《春秋》作了《左传》,详细解释了《春秋》的内容。
高义堂:春秋时候左伯桃和羊角哀一起到楚国去谋事,途遇大雪,天寒食绝。伯桃把自己的衣服、粮食都给了羊角哀,让他一人到楚国去,免得二人都冻饿而死。伯桃自己则钻到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冻饿而死。羊角哀在楚国得官后,回到那棵柳树下劈开树干,重新礼葬了左伯桃。
此外,左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三都堂”、“敦厚堂”等。
⑶ 刘姓的来源及历史沿革
刘姓是中文姓氏之一,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显示,刘姓是第四大姓,人口在7000万人以上,大约占汉族人口5.4%,在《百家姓》之中排第4位。在中国历史上,刘姓是登基为帝人数最多的姓氏。自古有“刘天下、李半边”之说。刘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南地区,在韩国亦有分布。另外,根据日本可查档案记载日本第三大姓高桥氏出自中国刘姓,为刘邦后裔。一、刘姓的起源
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这里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子孙生活、栖息的地方。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字。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
说文解字话“刘”
中国虽然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但倘若你去问别人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恐怕时下的人们,甚至就连刘姓族人也鲜有能明确回答你的!
那么“刘”字到低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借助汉语古文字学和现代语源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着手进行寻根溯源。刘字的原始形象人们在介绍刘姓时常说:“姓刘,文刀刘”。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代表着华人世界数千万刘姓族人的血缘徽记刘字。
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刘字,只是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等通行的现代简化字。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要探究“刘”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义,不能只看简化汉字,而必须看繁体的“刘”字。在中国人们现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汉语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甲骨文、金文还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们至今都尚未发现“刘”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现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文字学大师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当时堂堂国姓的“刘”竟无处觅迹。有人认为,这是出于避讳的缘故。
现在见到的最古老的“刘”字形体是汉代的小篆和隶书。战斧——刘字的本义在现代汉语里,“刘”字除了用来作姓氏外,别无其它任何意义。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释得出来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其实,在古代汉语中“刘”字有着极其丰富而神奇的含义。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等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古代有多达11种不同字义和解释。一、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二、动词,诛杀、杀戮。《尔雅·释古上》说:“刘,杀也”。三、动词,克、征服。《尔雅·释古上》又说:“刘,克也”。四、动词,陈、铺陈。《尔雅·释古上》又说:“刘,陈也”。五、动词,凋残。《中文大词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六、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释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七、形容词,通“忄刘”,“女刘”,美好貌。八、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释说:“刘览,回观也”。九、与“镏”字通用。《集韵》“镏或作刘”。十、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州附近。十一、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在如此众多的字义中哪一个才是“刘”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呢?当初人们采用“刘”字作为血缘和刘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种字义呢?姓氏学家认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来源于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图腾崇拜。因此,作为姓氏的汉字,它作为姓氏的意义就是该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义,也往往就是指称某一种具体的事物、实物。
从上面罗列的“刘”字的11种字义看,只有“斧钺”这种解释有可能是“刘”字的本义。也就是刘姓的初始的含义。根据语源学的规律,我们可以推出刘字的本义与“刀”和“金属”有关。可见,“刘”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一种“战斧”。“刘”字的本义既然是指一种斧钺,那么刘姓又与这种斧钺有什么符合逻辑的内在联系呢?我们的古老祖先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斧钺的名称来当作自己血缘徽记——刘氏呢?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刘人原来斧钺这种最古老而又常见的工具在人类进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具有极其伟大的作用和意义。
现在的人们当然不会体会到斧钺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类原始生活中,斧钺的作用和意义之巨大,绝不亚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汽车、飞机、火箭和导弹的地位。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认为,人类告别猿群由动物进化成人的标志是:人能制造工具。斧钺便正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刘”正是原始斧钺中的一种,或者说,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们把斧钺称为“刘”。
当然,最原始的“刘”,或者说:最原始的斧头,并非金属制品,而是用石头制成的。它们最初也许极为简陋,并不如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斧头那么锋利。这从考古发现的大量原始人类使用过的石斧就可以看出。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人类正是靠着“刘”这种粗糙原始的石器,才得以抵御猛兽的袭击和击杀野兽猎物。可以设想,没有“刘”(也就是斧头)这种原始的工具,我们的祖选——原始人类根本无法走出那暗无天日的茂密森林来到平原大地;没有“刘”,原始人类也无法击退那些凶猛无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兽,保护自身;没有“刘”,原始人也砍伐采集不到更多的果实,猎获不到大量的野兽。
到了稍后一个时期,“刘”又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这时因为斧头与战争相连,又被称为战斧,“刘”就是战斧中的一种。特别是在人类发明弓箭和长矛之前,“刘”更是人类兵器中最有杀伤力的武器。总之,“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常见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类用以创造文明的工具。
中国人在谈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时,喜欢用“混沌初开”一词来形容,而使人类从混沌走向文明的正是“刘”。不但如此,中国人还认为整个世界宇宙,都是由“刘”开辟创造的。宇宙形成学上又有开天辟地一说:中国人在追溯人类历史的起源时常常是这样描述的:“自从盘古开天地……”。而在传说的神话中人类和宇宙的创造者——盘古当年用以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刘”。
早在远古洪荒时代,我们中华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认识和感悟到“刘”这种工具的神圣作用和赫赫威力,于是便用“刘”来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开始对他顶礼膜拜。久而久之“刘”便成为这支氏族区别于其它氏族的血缘徽记,并逐渐得到其它氏族的认同。于是,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刘氏族便形成了。
刘氏最原始的发源地——今河北唐县
据现有资料证明,最古老的刘地,在今河北唐县。三民书局《大辞典》400页对“刘”的解释:“刘,地名”,帝尧陶唐氏后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县。宋代大史学家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以邑为姓》刘条也说:“帝尧陶唐之后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
古地名学的理论认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尧陶唐氏后裔封于刘地,说明这里先有刘地,那么刘地的地名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认为:刘地仍然是因人而得名,不过他的得名不是因为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受封于此而得,而是因为最古老的以斧钺“刘”为图腾的刘氏族曾经居住、活动、生息于此而得名。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胆的推测,现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刘氏族发源地,就在今河北省唐县,这里就是远古洪荒时代那支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和血缘徽记的刘氏族在勇敢的征服自然开辟文明的过程中生活栖息的地方。
⑷ 重庆为何叫重庆,重庆这两个字有什么意义呢
一座城市取名,大都有一些历史的渊源,或历史文化的寓意,重庆的得名,也不例外。而且,重庆这个名字特别喜庆和吉祥,百姓喜闻乐见,富于广泛的群众性,即使不了解哪些汗漫的历史烟云,只有一看到这个名字,叫起这个名字,心里就有一种亲切、平实、温暖的感觉。
那么,重庆这个名字缘何而得呢?那是一种历史的馈赠,一种文化的结晶,一种偶得的幸运。
三千多年前,巴人都江州,那时的重庆叫江州,即江中之岛。巴人为什么叫巴呢,因为重庆位于两江汇合处,江流弯曲,俯瞰一如巴字。这两条江,就是长江、嘉陵江,俗称大河、小河。又说巴是虫蛇之属,巴是一种食象蛇,还说巴坝同音,巴是住在平原的部族。重庆之民习惯称鱼为巴音,以及其生话环境山高林茂,虫蛇遍地,出于对蛇的敬畏而以蛇为图腾,以壮声威,故巴人是以渔业为主,以蛇为图腾的部族。
秦灭巴国以后,实行郡县制,于公元前314年,改设巴郡,郡治仍在江州。
汉以后,重庆又称荆州、巴州、楚州。公元581年,隋朝建立以后,因嘉陵江古时称清水,故改楚州为渝州。直到今天,重庆仍简称渝。
到了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一桩告状案导致了渝州地名的改变。
当时,渝州籍人,宋国子博士赵谂,在回渝州审视期间,被人告发,说他在渝州与李造、贾士成等扬言,要诛杀皇帝身边的奸臣,其出语狂悖,有谋反之意。赵谂家族原系渝州南部的少数民族,投降宋朝以后,被赐以国姓,并被封为国子博士。当他被告发以后,北宋统治者立即对赵谂加以处罚,并认为渝州的“渝”字,字义不祥,“渝”者,即变化,谋化之兆。为了给改变违背者“恭行天罚”以治之,并要百姓永远臣服于朝廷,故改渝州为恭州。
改名恭州仅80余年,到1189年(宋孝宗谆熙16年)正月,宋孝宗封其子赵忄享于恭州,为恭王。同年2月,孝宗禅位于赵忄享,即以后的宋光宗。一般史学界与民众都认为,赵忄享先在恭州封王,又称帝,真乃双重喜庆,故将恭州改名为重庆府。从此,重庆之名一直沿用到现在,这样的解释,得到了历史学者的认同,群众的认同。
不过,重庆著名的地方史学者彭伯通先生指出,光宗即位以前,封为恭王,即位以后,以双重喜庆,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这样的表述,大抵合于历史的实情。但应该强调,封建皇帝在登位以前,都有封地,即潜藩地。即位以后,潜藩必然升府。恭州升府,是宋代潜藩制度的多物,府名重庆,就反映了这一制度。即位,升府,当然是双重喜庆,不单是光宗一个人的特殊待遇。升府,即要命名。命名,有的仍沿用原来的州名,有的用皇帝的年号,更多的情况,是另取吉祥、喜庆的名字,重庆的命名,就是如此。但是,皇帝即位,潜藩升府,是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都是双重喜庆的事,那么,何以别的城市难得到如此佳名,而独有重庆享此尊宠呢,那就得感谢历史的厚爱了。或许,是那个聪明的重庆人突来的灵感。可见,重庆真是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利,有天地神灵的护佑,她必有远大辉煌的前程。想一想重庆成为中国的第4个直辖市,她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这之中,难道就没有再一次历史的重大机缘和丰厚的馈赠!
⑸ 叱干姓氏的历史
鲜卑族叱干氏:《魏书·官氏志》记载:“叱干氏,后改为薛氏。”叱干氏源出鲜卑叱干部,亦译作薛干部。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后期,拓跋鲜卑兴起于西部,降服了濡源以西直至五原的诸部落,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其首领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长期留居洛阳达17年 (26l—277);晋怀帝时,首领猗卢受晋封为大单于、代公。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拓跋鲜卑的代国被苻坚所灭,十一年 (386年),拓跋硅复国,并改国号为魏(北魏)。这一时期,尤其是北魏统治的一个半世纪中,鲜卑族进一步吸收汉文化,渐与汉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为进一步强化统治,巩固政权,争取中原汉族地主支持,增进胡汉融合,孝文帝决定顺应形势,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并将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姓,“其余所改,不可胜纪”。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干部遂改为薛,成为薛姓成员之一。《北齐书·薛(王叔)传》中记载:“薛(王叔),字昙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由此可知,薛姓的一支确实来自鲜卑族。
全文:
薛姓起源有三:
一、出自任姓,得姓始祖为奚仲。相传薛姓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据《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等资料记载,黄帝一生共有25子,为4母所生,成年后皆以德行出众,受封为12个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中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受封于任(今山东济宁),而为任侯。禹阳之裔孙以邑为氏,形成任姓,其后任姓几经发展壮大,人才兴旺,支系庞杂。
禹阳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夏舜因其精工巧思、发明车辆有功,特任命为车正(官名),专门管理天下车辕之事,奚仲因此也被视为车的
创造者,受后人仰慕。车辆的发明使用大大加快了中华文明的步伐,禹赐封奚仲以薛 (今山东藤州东南)为邑,称薛侯。奚仲家人闻讯都以此为荣,不少人甚至索性以薛为氏,表示纪念,是为薛姓之始。后来,奚仲曾一度迁居于邳(今山东微山西北)。
传至奚仲第十二世孙仲虺,已是夏朝统治末期,随着夏桀的统治摇摇欲坠,商汤的势力在东方兴起,在众多诸侯国纷纷叛离夏桀的形势下,商汤积极筹划灭夏的工作。他启用贤人伊挚为尹,人称伊尹,又任用仲虺为相,在伊尹和仲虺两人共同辅佐下,商汤的进攻势如破竹,很快就灭亡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作为商的贵族,仲虺及其子孙在祖居地薛邑享有封地和爵位。仲虺的后代有臣扈和祖巳,传到祖巳的七世孙成,迁国于挚,国号由薛国改为挚国。
商末,活动于岐山之阳的周族部落首领季历娶挚国国君成的女儿大任为妻,生子姬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到周文王次子周武王兴兵克商后,分土建邦,大封天下诸侯,复封成的后裔为薛侯。薛姓人复又回到发源地生活,此后薛人一度迁居于邳,又曾在挚地生活多年,这些地方都留下了薛人生活的印迹,但薛地作为薛人的肇始之地,仍是薛人最重要的发展蕃息之地。
春秋时期,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域日益缩小,控制诸侯的权力也日益丧失。而一些地方经济较为发达、军事实力日渐增大的诸侯国,却积极发展自己势力,欲图称霸诸侯。至公元前7世纪中叶,齐桓公得贤相管仲辅佐,连灭周边小国,成为当时纵横捭阖、咤叱风云的一位霸主。薛国作为西周王朝的一个小诸侯国,其国人在薛侯的领导下安分守己地生活着,对当时诸侯争霸采取不参与政策。迫于齐国的强大,当时众小侯国纷纷向齐国进贡屈服,独有薛侯不听命于齐桓公的调遣。不可一世的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竟遭到国力弱小的薛国国君的挑战,齐桓公恼羞成怒,假借周天子的名义,降罪于薛侯,将薛侯的爵位降黜一级,由侯贬黜为伯。大约在战国中期,薛国被战国七雄中疆土最大、拥有百万大军的楚国所灭,国土臣民尽归于楚。国破家亡的薛公子登不得不听任楚王的派遣,楚怀王封其为沛公,强令登仕楚为官,为自己服务。悲愤满怀的公子登就任未已,即趁机离去,辗转隐藏于市井赌徒之间,为了纪念失去的国土,他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后人称他为薛公。
薛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凡64世,以下为有史可记的世次:畛一初一厉侯陵一宣武侯房一哀侯褒一庄侯元一平侯贵一昭侯直一襄侯夷一桓侯辨一康侯安兴一定公箱一恭侯尚一景侯魏一宣侯伯勤一简侯文欢一惠侯夷黄一灵侯英一文侯俱一隐侯清一愍侯洪,战国后期为楚所灭。薛国族人辗转迁徒,始终不忘先祖列宗,国灭后以国为氏,称薛氏。
二、出自虞舜的妫姓,为孟尝君(田文)之后。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其父齐相田婴被齐缗王封于薛(即任姓薛国旧地),田婴死后,田文袭封,仍以薛为食邑。至秦灭六国,失封,子孙分散。西汉初,田文之孙田国、田陵到竹邑(今安徽宿县北)居住,以封邑命氏,遂为薛氏。以上两支薛氏通常认为是当今薛姓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出自任姓的要比出自孟尝君的略早一些,但他们同出于一个地方,就是古时的薛地。
三、赐姓改姓及少数民族改姓
薛姓与其他历史悠久的大姓一样,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兼容并蓄、演进壮大,宗族队伍日渐兴盛。除了先前提到的两支姓源之外,历史上薛姓也有不少较为复杂的旁支别系融入或衍出,他们有的是经民族融合改姓而来,有的则是皇帝钦令御赐,更有直接源出于少数民族的薛姓,下面就此作一简介。
赐姓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各代中,一般来说,身份地位越高,与皇帝的渊源关系越密切,其姓氏相应地也就越尊贵,影响也越大。但为了笼络人心,彰布皇帝崇德威仪,历朝封建皇帝也经常通过赐名改姓的方式来达到昭示荣宠、褒奖臣属的目的。如唐代武则天时期的薛怀义,本姓为冯,名小宝,因其体格健硕、俊朗过人而深得武则天的宠爱。由于他的身份卑微,又非科举出身,为了提高冯小宝的地位,武则天便称赐与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的驸马薛绍同族,令其改姓薛,并命薛绍拜之为叔父。冯小宝改名换姓后称薛怀义,与武则天公行于宫闱之间,旦夕富贵,恩宠有加,曾显赫一时,被世人以薛师相称。《明史·薛斌传》载:明初皇帝赐蒙古贵族托果齐姓薛名台,托欢姓薛名斌。赐姓是皇帝对臣属的殊荣,故一人受赐,全族荣耀。冯小宝发迹后,其兄弟子侄乃至姻亲裔孙纷纷冒姓薛氏,以崇其位,此后沿袭不改。内附的少数民族往往因酋长获姓,整个部族均随之姓薛。
改姓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一部中华民族的演进史,实际上也是一部民族的交流融合、共同进步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汉族与各少数民族相互融合,频繁往来,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使中华民族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绚丽多姿的景象。以薛姓为例,既有少数民族改宗换姓为薛,也有薛姓汉人融入少数民族却仍坚持旧姓者。
1.鲜卑族叱干氏:《魏书·官氏志》记载:“叱干氏,后改为薛氏。”叱干氏源出鲜卑叱干部,亦译作薛干部。
鲜卑族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之一。曹魏后期,拓跋鲜卑兴起于西部,降服了濡源以西直至五原的诸部落,建都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其首领力微遣太子入魏朝聘,长期留居洛阳达17年 (26l—277);晋怀帝时,首领猗卢受晋封为大单于、代公。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拓跋鲜卑的代国被苻坚所灭,十一年 (386年),拓跋硅复国,并改国号为魏(北魏)。这一时期,尤其是北魏统治的一个半世纪中,鲜卑族进一步吸收汉文化,渐与汉人融合。至北魏孝文帝,为进一步强化统治,巩固政权,争取中原汉族地主支持,增进胡汉融合,孝文帝决定顺应形势,推行一系列的汉化改革,要求朝廷上下“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强令鲜卑族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迅速汉化,并将本民族的二三字以上的复姓改为单音汉姓,如皇族拓跋氏改为元姓,独孤氏改为刘姓,“其余所改,不可胜纪”。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改姓浪潮中,叱干部遂改为薛,成为薛姓成员之一。《北齐书·薛(王叔)传》中记载:“薛(王叔),字昙珍,河南人。其先代人,本姓叱干氏。”由此可知,薛姓的一支确实来自鲜卑族。
2.匈奴薛氏: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部族,又称胡。战国时匈奴开始与中原各政权接触,其后长期影响中原各地,直至南北朝后期,匈奴之名逐渐消失。通过战争、和亲和关市,匈奴在很多方面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
关于匈奴薛氏来源,因史料不详,今已无从查考。仅《魏书·裴延俊传》附《裴庆孙传》载:“正光末,汾州吐京群胡薛悉公、马牒腾,并自立为王。”吐京地望在今山西石楼西北15公里处。匈奴最先活动于今蒙古高原一带,东汉时因内讧分成南北二部,南
匈奴后来南下附汉,并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于今山西离石一带。由于长期与汉人杂居生活,交往密切,南匈奴各部逐渐放弃原来的游牧生活转而农耕定居,出现汉化趋势,至魏晋时,甚至纷纷改用汉姓。如南匈奴单于原姓虚连疑,这时也改姓刘,匈奴薛姓或许也形成于这一时期。
3.薛延陀:薛延陀,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铁勒的一支,由薛部与延陀部组成。据传,薛部先祖本是汉人,后来流落到漠北一带并在此蕃息发展不断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的一个游牧部落。为了表示不忘先祖,他们便以薛为部落名称。以后薛部在与邻近的延陀部战争中获胜并其部而有其众,两部遂合二为一,称薛延陀。突厥汗国建立后,铁勒诸部并役属于突厥,成为其骑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突厥分裂后,居阿尔泰山西南部之薛延陀受西突厥统治。铁勒诸部反抗西突厥统治,建立了第一个部落联盟,不久即被西突厥所灭。后薛延陀建汗国,统辖东突厥之故地,此为铁勒建立的第二个部落联盟。汗国自建国于漠北后,存在时间近20年(628—646),后为唐所灭。唐以其地置六府七州。以薛延陀部置奚弹、祈连二州,并隶燕然都护府。
薛延陀灭亡后,部众四散流徙,或南下附唐,或并于他族,其中一部分人“以族为氏”,而改姓了汉族的薛姓。居住在今蒙古的杭爱山脉的薛姓人家,其中就有薛延陀的后裔,因为薛延陀族原来就居住在这里。
介绍文件
薛姓迁徒史
薛姓迁徙史
秦汉时期
薛姓自春秋战国得姓以后,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东是薛姓的发源地,地处中原东部,薛姓人由山东向周边地区扩散,活动地域大致在赵、宋、楚、齐、秦诸国,相当于今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的部分地区。
春秋时有薛邦,兖州人,孔子弟子。战国至秦,散布于中原各地的薛姓就已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战国末期任姓薛氏裔孙薛倪为楚令尹。战国时赵国(建都今河北邯郸)有处士薛公,为寓居赵国的魏公子信陵君之友。泰国大举攻魏,魏王派人请信陵君回国统兵御秦,信陵君因与魏王有矛盾,不肯应命。经薛公苦心劝说,信陵君无忌才从赵返魏,带兵遣将击破秦军,解救魏国。宋国(建都于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于当时中华文明的中心,主张长幼尊库皆应有序,被时人奉为道德楷模;秦国(建都于咸阳即今陕西西安附近)有薛炬,相传他剑术精湛,为一代宗师。
秦及两汉,薛姓经过长期的繁衍发展,人口大为增加,一些人因仕宦等原因而分居于各地,使薛姓的分布地域得以扩大。这一时期,黄淮流域下游仍是薛姓族人重要的居住地,但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黄河中下游,越来越多的薛姓人,或为官,或经商而迁至中原腹地,尤以今河南省境内为甚,为薛姓的河南郡望形成奠定了基础。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位改制,但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西汉末期的政治危机,反而使社会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终于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后来变成各种军阀势力的混战。这一时期,一部分薛姓为避战乱,自黄淮流域南迁至长江流域。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混战,中原烽烟再起,一支薛姓人在首领薛永的带领下追随蜀先主刘备进入四川,薛永父子为蜀汉重臣,薛氏人亦在蜀地扎下根来,蓬勃发展,世号蜀薛。
秦汉400多年的历史时期,薛姓名人频出,光宗耀祖,永载史册。
楚汉相争之时,项羽部下有薛公,骁勇善战。刘邦手下有将军薛欧,追随汉王,功成名就。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封薛欧为广平敬侯,在汉高祖所封的汉初18位侯爵中名
列第土5位,食邑四千五百户。汉高祖五年任典客,掌管祭祀、外交。儿子薛山为靖侯,孙子薛泽继封为平棘侯,曾孙薛穰为平棘节侯,玄孙薛去病在汉宣帝时任大夫。汉元帝时御史大夫薛广德,不记荣辱,正直敢言。西汉末年,齐人薛方,字子容,时值外戚王莽把持朝政大权,阴谋篡夺汉室江山,他一方面排斥异己,残酷打击忠于汉室、不归附他的大臣,另一方面,他又采取笼络人心的伎俩,封官许愿,加官进爵,还邀请当时通晓礼仪、博古知今的清明方正之士到朝为官。薛方也是其中被征之一,但薛方看破王莽虚假伪善的面目,拒绝了王莽的一再征请,居家讲经授文,写诗作赋,保全了自己的清白声誉。东汉政权建立后,世祖刘秀久闻薛方清高正直,征用之,薛方欣然受命,可惜途中病卒。王莽时还有博士薛顺。西汉末年,洛阳有富商薛子仲。洛阳是西汉东都,地处中原,物产丰饶,人员辐辏,交通便捷,自先秦即为水陆商业中心,薛子仲依靠洛阳优越的经商条件,穿梭往来于全国各地,拥有家财万贯,富甲全国。王莽见其致富有方,甚至邀请他去商讨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西汉时平陵人薛恭,以孝举为县令,是为关中薛姓。
东汉末年,豪强割据,薛氏一族在社会动荡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迁徙。从此,在蛮夷居多的西南蜀地有了薛姓的踪迹,并很快发展为蜀地大姓,世号蜀薛。
东汉末年,政治日趋腐朽,皇帝幼弱无知,外戚宦官擅权专制,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不堪重压的农民奋起反抗,爆发了波澜壮阔的黄巾军大起义,东汉中央集权势力大大削弱,而州郡官吏和地方豪强却乘机发展割据势力。——时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中原逐鹿,生灵涂炭,兵荒马乱之中,人民流离失所,避难他乡,纷纷向江南和巴蜀流徙。
在庞大的逃难人群中,有一支薛姓人随刘备进入蜀地,这支薛姓族人的首领叫薛永。薛永的父亲薛兰是西汉御史大夫薛广德的十世孙,曾任兖州别驾,后被曹操所杀。父亲惨死后,薛永遂转而投奔当时占据徐州一带的刘备。刘备旋即败于吕布、曹操,几经辗转,被迫到荆州牧刘表手下谋事。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六军南下,据有荆襄九郡之地,刘备于当阳再次败于曹军,最后只得联合江东孙权,在赤壁大败曹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复夺得荆州大部,才算有了落脚之地。面对曹操和孙权两大军事集团的压力,刘备惟有向西发展以求自保。211至214年,刘备终于打败益州牧刘璋,据有西川之地,为以后蜀国建立奠定了基础。而在此过程中,薛永恪尽职守,忠心佑主,始终追随于刘备左右,南征北战,立下了卓越功勋。大批薛氏族人也随着薛永往返迁徙,逐渐进入巴蜀。
从历史记载上看,这或许是薛姓宗族第一次大规模的移动,尽管史书对此语焉不详,但由蜀汉王朝建立后,薛永升受刘备蜀郡太守、其子薛齐官拜巴郡太守的情况来看,他们父子能同时掌管号为蜀地大郡、朝廷屏翼的巴、蜀重郡,说明他们不仅居功至伟,而且足可担当御敌戍边的重责。蜀地不少人因感念其惠,遂以薛为姓。大概也因此原因,薛姓在川北各地影响深远,并留下了不少与薛姓有关的地名。直至隋唐之际,属于剑南道的维州仍有薛城县的记载,入宋后方改名为保宁。据专家考证,这可能就是薛氏一族旧日的聚居地。263年,曹魏发兵灭蜀,当时薛氏投降的竟达5000户之多,势力之大,亦可窥知薛姓在蜀汉时期占据相当重要的政治地位。
蜀汉灭亡后,为了彻底断绝刘氏宗族恢复故国的企图,曹魏决定采取移民空地的政策,大举将蜀地百姓内迁中原各地。这时,薛齐虽然降魏,受封为光禄大夫,然而也在迁徙之列,随同薛姓宗族一道迁至河东郡汾阴居住。尽管这些薛姓族人原本大多不是蜀人,由于薛永勤政爱民,深得当地蜀人拥戴,因他们迁自蜀地,所以世人共谓之“蜀薛”。成为后来河东望族薛姓的先祖之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薛姓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势头,薛姓族人已遍及北方的黄淮流域,很大一部分集中于今山西、河南、山东、安徽北部等地,并形成了薛姓的主要繁衍中,心。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政权里,就有薛姓人任职。魏国有天水人薛夏,魏文帝时官至秘书丞,曹操对他颇为器重.常与之谈古论今,并尊称他为“薛君”。薛灵芸,为魏文帝宫中美人,对裁剪针工有独到之处,能在没有灯光的房间里,很快地裁制衣服,宫中称之为“针神”。蜀国薛姓宗族领袖薛齐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综至孙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综至兼,世传东宫,谈者美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东薛姓在魏晋时期形成,并逐渐发展成当地的名门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盛行,无论汉族政权,或是少数民族政权,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都必须依靠当时的名门望族,于是他们纷纷拉拢、吸收中原望族参加到自己的政权里。河东薛姓,作为关东著姓,也是各个政权积极争取笼络的对象,作为统治集团的中坚力量,薛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南北朝时,薛姓在各方面则大放异彩。河东汾阴人薛安都是南朝宋著名将领,归附北魏后被封为镇南大将军、徐州刺’史,并赐爵河东公。其子薛渊为南朝齐重要军事将领。薛安都侄子薛深任南朝宋骠骑将军,薛真度历任荆州、豫州、扬州刺史,又授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能抚恤百姓,深得北魏宣武帝的信任。代北(后落籍河南洛阳)人薛豹子,本鲜卑族叱干氏,在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薛,于北魏任徐州刺史,刚正不阿,“在州甚多惠政”,深受百姓爱戴。其子薛椒,风度翩翩,遵礼行教,举止得当,拜七兵尚书。太原人薛提,北魏初年因有政绩,迁晋兵将军、冀州刺史,封太原公。河东汾阴人薛强原为后秦右光禄大夫、七兵尚书,封冯翊公,其子薛辩为北魏平西将军、东雍州刺史,赐爵汾阴侯。薛辩子薛谨为北魏河东太守,袭爵汾阳侯。薛辩长子初古拔,因功任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爵河东公。学者薛(忄登),曾为北魏征虏将军、中散大夫,西魏时进爵为伯,升任中书侍郎、安东将军。汾阴人薛实,西魏时领著作佐郎,修国史,迁中书令,北周时因功进爵为侯,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等不一而足。
一些在北朝任职的薛姓人,在随后的隋唐时期继续担任官职。北周司金大夫、文城郡公薛胄在隋文帝时任兖州刺史。义兴 (治所在今江苏宜兴)人薛士通为隋膺扬郎将,唐初归降,授东武州刺史、平辅公,后改任泉州刺史。长期主持中枢的河东汾阴人薛道衡,深受隋文帝器重,道衡的兄弟、五个儿子及族叔、堂侄等多在朝廷任职,且委以重任。隋代河东汾阴薛姓因薛道衡家族而发迹,成为闻名全国的望族。
隋唐时期
隋唐时薛姓除在黄淮流域中下游继续发展外,更称盛于我国西北部。南北朝时,薛姓族人主要沿自东向西北的路线传播,三国时魏有天水(今属甘肃)人薛夏,说明此时已有薛姓人居住在今甘肃省。至隋唐时,甘肃省薛姓已形成壮大之势,金城(今甘肃兰州)人薛举家财万贯,隋朝末年曾起兵反隋,后一度称帝。
及至唐代,薛氏家族达到了空前繁荣。薛姓郡望已全部形成。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因为有薛姓人多在朝中为官,因此,大量的薛姓族人迁居关中,今陕西关中地区成为薛姓一个重要繁 衍地,从而跻身关中望族。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嫁给出自河东薛氏家族的薛绍,既是恩宠,也是唐王朝对薛氏家族的拉拢。
宋元明清时期
五代时期有薛怀让,其先世为戎人,说明他是由少数民族加入薛姓的。他自幼勇敢,在后唐庄宗时任军职,唐明宗时任神武厢都校、州刺史。后晋时历任宿州团练使。后汉时安国军节度使,后移镇同州。后周时加同平章事衔,任左屯卫上将军、左武卫上将军。
宋朝建立后,国家重新统一,人民又得以过上较为安定平稳的生活。这一时期,薛姓散居于全国各地,发展相对稳定,其中北宋初年薛居正家族比较显赫。
明清时期,薛姓规模日盛,族人已遍及大江南北,尤其向南迁徙的进度更快、规模更庞大了。自南宋开始,福建薛氏又分衍出广东海阳、五华、兴宁、梅州等支派。元代有薛信,由宁化转徙粤之平远,其后复由平远转徙程乡(今属福建)。,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有着辉煌事迹的家族,这一时期的薛姓人不逊先辈,以多姿多彩的形象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
迁入台湾
自明清起,于东南沿海的薛姓已零星迁入台湾。清康熙年间,派兵攻灭台湾郑氏政权,随即在台驻军,设置府县。当时台湾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对于地窄人稠的闽粤居民很有吸引力,于是陆续有人从闽、粤两地入台垦殖,其中也有薛姓人士。大约 1710年前后,有一个入垦打猎东堡的人,名叫薛大;另有一位粤籍人薛昌贵,定居于淡水。乾隆年间又有薛君隆从广东到桃园的大桃村开垦,广东的薛华梅到台中县的东势镇定居。近代以来,特别是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后,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一度中断达50年之久,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台湾方才回到祖国的怀抱。其间薛姓极少有移居台湾者。1949年国民党政权退居台湾后,党、政、军、科、教、文各界有大批人员自大陆迁台,其中就有为数不少的薛姓人,如国民党高级将领薛岳,资深报人薛心熔等。
迁徙海外
薛姓人在清代迁往台湾的同时,也开始有人涉洋过海,向东南亚等地迁徙,成为当地华侨。进入近代,由于世界奴隶制的废除,欧美各国及其殖民地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而此时清政府也由于政局不稳,世事多变,且急需外汇弥补巨额贸易赤字。如光绪十年(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上奏称,每年需要总数2000万元(约合1400万两白银)的侨汇,已相当于光绪后期每年关税收入的65%,所以不但解除清初的禁海令,同时大力鼓励华人出洋劳务。这样又极大刺激了中国向海外移民的热情,进一步壮大了华侨的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到光绪末年,全球华侨及华裔已达400多万人,其中就包括大量的薛姓族人。
家谱
家谱文件
家谱文件
薛姓家谱介绍
薛姓家谱介绍
家乘谱牒,即记录氏族世系的书,简言之即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家乘、世谱,一般多指用来记载宗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或图表,举凡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人口兴衰、人物掌故、风土人情都可以入谱,可以说是宗族的发展史。由于家族不同,反映在谱中的内容也各有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谱的续修、重修,家谱的形制越来越完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于是便相应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家谱文化。
薛姓宗族虽然历史悠久、谱系绵长,但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其家族修撰家谱始于何时,今已无从考证。不过从北朝薛安都家族事迹来看,当不晚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与当时盛行的门阀谱系之学有关。目前保存最早的薛氏族谱为唐代人林宝的《元和姓纂》,是书于中唐以前姓氏族望,记载颇详。其论得姓受氏,多源于《世本》、《风俗通义》、《三辅决录》及《姓苑》。这些书后世颇多失传,赖《元和姓纂》之征引,后世学者方得以了解姓氏梗概。北宋欧阳修等人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时,参考了《元和姓纂》,其《薛姓世系表》较为系统地记述了薛姓二大主支——任姓薛氏、妫姓薛氏的源流始末。
目前存世的家谱多为修谱盛行时期的明清两代家谱。这些家谱大多有固定的体例和格式,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遗像、恩荣录、先世考、族规家法、礼堂、五服图、世系、传记、族产、契据文约、坟茔、字辈谱、续后谱、领谱字号等内容,其中谱名、谱序、遗像、先世考、世系、传记等都是常见的内容,也是各种家谱的中心。
全文见:
http://share.jxlib.gov.cn:8088/datalib/2004/HundredName/DL/DL-20040217171038/
⑹ 关于“忄”的笔顺
关于“忄”的笔复顺应该制是左点、右点、竖。
一、《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
1997年8月第1版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对“忄”笔顺的说明是:左点、右点、竖。《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基础上形成的,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编写的、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它具有权威性,应该在汉字教学中被认真执行。
二、历史写法:
“忄”的笔顺,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存在着不同的说法: “竖、左点、右点”“左点、右点、竖”等。《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对它们的规范,符合笔顺书写应该照顾便捷性、系统性等方面的原则(参见高更生著《现代汉字规范问题》,商务印书馆2002 年12 月第1 版358~359页),“忄”的笔顺规范为“左点、右点、竖”,能够体现左点与右点的笔意联系,书写起来由上而下方便快捷,同时从整体上照顾到“垂露竖”作为主笔书写时收笔的特点。历代书法家中许多带有“忄”字的草书、行书,有很多都是采用了“左点、右点、竖”的笔顺。
⑺ 忄+夌是什么字
猜想没这个字,现在的小孩都爱玩火星文,把中华文化弄得乱七八糟了。
⑻ 儒学什么时候传入越南
在宋朝以前,今天的越南北部属于中国封建王朝的郡县(古称交趾、交州、安南)。从公元968年越南建立独立的封建国家直到清末越南仍与中国保持着藩属关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传统文化和典章制度给越南以极大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在历代统治者的倡导下,渗透和支配了越南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越南民众价值体系的核心。因此,越南属于中国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的范围。但儒家文化在越南经过损益、整合和重构,融入了许多本土文化因素,已不单纯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翻版。在越南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儒家文化的逗遗传基因地有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起到某种催化、促进的作用,使越南成为亚洲儒家文化圈中继日本、逗亚洲四小地之后又一条升空的小龙。
一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设置九郡,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今越南北部。从此,儒家文化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兴办教育、移风易俗以及组织逗使驿往来观见礼化地等措施开始传播到越南境内。东汉至三国时期派驻交趾的官吏,如士燮、锡光、任延、马援等,均以传播儒家文化为己任,其中士燮的贡献尤为突出,被当地人民尊为逗士王地。越南史籍称:逗我国通诗书,习礼乐,为文献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岂特施于当时,而有远及于后代。地这一时期,不少精通儒学的中原士人流入交趾,如经学家刘熙、薛综等,使儒学的传播日渐深入。唐朝进一步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经营,全面推行科举制度,一批著名的中原文人如杜审言、沈亻全期等寓居安南,更使儒风日盛。总之,从秦汉至唐末的一千多年中,由于中国封建王朝在交趾地区推行逗教以诗书,导之义地、逗俗化交土地、逗书同文,行同伦地的文化同化政策,以及中原移民与当地人民的交往融合,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逐渐深入越南,成为越南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并且塑造和奠定了越南立国后文化发展的方向。
从文化生态圈的角度看,不同民族而相互邻近的文化,都是互为环境的。某种环境不仅迫使一个民族接受另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素,而且促使这个民族主动吸纳另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如果说,在公元10世纪前越南接受儒家文化是被动的,那么公元10世纪越南立国后则是主动积极地吸取中国儒家文化。其原因一方面是经过一千多年中国文化全方位的侵润,儒家文化已成为越南文化的母体和深层结构,并发展和形成了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结构、政治经济制度;另一方面是越南历代封建王朝出于巩固封建统治、建立统治秩序的需要,主动采纳以逗治国平天下地为中心任务的儒家文化。因此,越南立国后儒家文化的影响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日益增强,到19世纪封建社会末期已臻于极盛。越南李陈二朝的意识形态是佛儒并重,虽然佛教略占上风,但统治者越来越重视以儒学作为制定朝制和社会制度、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思想理论,开始尊孔崇儒。公元1010年,李圣宗下令在升龙建文庙,塑周公、孔子及先贤之像,四时祭祀。越南有奉祀孔子的文庙,即始于此。仁宗太宁四年(1075年)开科取士,这是越南立国后首次举行科举考试,以儒学为考试范围。随后设立国子监,作为皇室及官僚贵族子弟学习儒家经典的场所。陈朝时期,科举更加趋于制度化,分别授予殿试前三名以状元、榜眼、探花称号。1253年,陈朝创立国学院,并塑孔子、周公、亚圣像,画七十二贤像,定期祭祀。同年九月,陈太宗诏谕全国儒士集中到京都国学院,讲习逗四书六经地。越南史学家黎嵩曾对李陈二朝儒学的发展做过这样的评说:逗李太祖时,圣学不闻,儒风未振。到了李英宗,修孔子之庙,以振文风,籍田有耕,圜法有立,治则评矣。陈太宗设科取士,宰相则择其贤良,辅东宫则选其德行,陈家基业由此而固。地可见儒学对李陈二朝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428年黎利即位,建立黎朝。黎朝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尊孔崇儒,定律令,制礼乐,设科目,创学校,祀孔子以太牢,确立了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地位。首先是大兴儒学教育,形成了更为完备的学校和科举制度,造就了黎贵淳、阮秉谦等一批著名的儒学家和儒生士大夫阶层。与此同时,还按照儒家教义制定了一系列通俗化的法典和条例,用行政手段推行。1663年颁行的《教化四十七条》就是典型的代表:逗为臣尽忠,为子止孝,兄弟相以达和睦,夫妻相爱敬,朋友尚信以辅仁,父母修身以教子,师生以道相持,家长以礼立教,子弟各敬父兄,妇人无违父子。地在这里,儒学所具有的道德实践性、教化性及其调节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经过自上而下不懈的努力,儒学在越南的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到黎朝后期,越南社会逗其三纲五常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之术,礼乐文章,一皆稍备地,逗风俗文章字样书写衣裳制度并科举学校官制朝仪礼乐教化,翕然可观地。
到公元19世纪的阮朝前期,儒学在越南的发展已登峰造极。阮朝儒风的兴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为重视系统的儒学教育,除设立国子监外,还对从王室子弟到乡村儿童的教育都制定了统一的学规、教材、规定凡人民子弟,七八岁就要上学,先读《忠经》、《孝经》、《小学》、《四书》,再读《五经》,并大量印行儒家经典著作,供全国百姓学习。二是完全以儒学为指导,颁国策,订风俗。嘉隆十一年(1812年)颁行的国策内容是:敬天、法祖、亲亲、体臣、求贤、审官、勤政、爱民、重农、崇俭、礼乐、教化、制民、慎刑、财赋、法度、崇文、奋武、广言路、固封守、抚边、柔运。风俗十条内容为:淳人伦、正心术、务本业、尚节俭、厚风俗、训子弟、崇正学、戒淫恶、慎守法、广善行。以上内容集中体现了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理论之精髓。三是改变过去儒、道、佛三教并试的做法,科举考试逗唯儒一家,别无他教地,并在考试中引入八股制。四是进一步抬高孔子的地位,在全国各大城镇都建造了文庙,每年春秋定期举行祭祀,阮朝历代君主亲自参加,仪式颇为隆重。因此可以说,阮朝前期是越南儒风最盛的时期。只是到了1885年,中法两国签订《越南条约》,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之后,越南传统文化的发展出现断裂,越南儒学才逐渐衰落。
二
儒家文化自西汉元封年间开始传入交趾,到越南阮朝嗣德年间历时两千多年,对越南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越南的儒家文化,实际上是儒教化。然而,经过传播、整合、重构的越南儒学已不再是中国儒教文化的简单翻版,而是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总的来看,儒家文化在越南的整合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儒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与整合,使越南形成了一种在内涵和形式上既属于儒家文化圈,又具有越南特色的古代文化。首先,作为儒家文化传播载体的汉字,成为越南沿用两千多年的官方文字,越南学者用汉字撰写了大量的哲学、宗教、经学、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著作,故汉字又被越南史学家誉为逗越南的文化宝库地。汉字在越南吸收以儒学为主的古代中国文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儒家经典就是用汉字写的逗四书地、逗五经地。随着儒家文化的传播,汉字的使用日趋广泛。而且,儒学教育和科举制度的确立,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必须学习、掌握汉字。因此,古代越南称汉字为儒字。与中国不同的是,在使用汉字作为正式文字的同时,越南人创造的逗喃字地也在一定范围内使用。逗喃字地是以汉字为基础,依照汉字逗六书地中的会意、假借、形声等造字法,为记录越语而创制的一种方块文字。喃字本身即是汉文化在越南传播、整合的产物。
在越南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孔孟之道、纲纪伦常是吟咏不绝的主题,其中隐喻和彰显的伦理道德都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思想的印记。被誉为越南最伟大的古典文学名著的《金云翘传》揭露、控诉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赞美自由和爱情,然而其主人翁形象却是按儒家正统观念来塑造的。越南古代学术更是深深植根于中国儒家文化土壤中,使越南成为古代东南亚学术文化最为发达的国家,涌现了一批著名的儒学家或以儒学为指导思想的史学家。黎朝学者黎贵淳仅经学方面的著作就有《四书略解》、《书经演义》、《易经层说》、《春秋略论》、《群书考辨》五部。黎朝史学家吴士连撰写的《大越史记全书》明显受到朱子《资治通鉴纲目》史学思想的影响,其据以编纂历史的原则是辨正闰,明顺逆,严篡弑之诛,并以上述原则作为判别人物忠奸顺逆的依据。在其行文或评论中还极力褒扬尊者、贤者与死节者,对伤风败俗者则加以谴责。朱子《资治通鉴纲目》扶纲常、植名教的特点在《大越史记全书》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2.随着儒家文化的传入,科举制度作为培养、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在越南发展起来,延续了800余年。在这种制度下,逗知识的占有与行使权力的权利密不可分,学识的多少成为人们要求国家官职的唯一确实的基础地。在读书做官欲望的驱动下,成千上万的人竞奔科举,学习儒家文化。这对于提高整个越南民族的文化素养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应该看到,科举制传入越南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考试方法,其不同于中国科举制逗唯儒生是考地的重要特点是儒、佛、道三教并试。李朝在1195年首次举办儒、佛、道三教考试,陈朝和黎朝都曾多次开三教考试。考试之法在黎朝被推广到更多的场合,有试僧道(1429年)、试教职(1435年)、试近侍官员(1448年)、免选试(1449年)、试东宫侍讲(1467年)、试官员子孙(1475年),甚至还有试宦官的(1739年)。儒、佛、道三教并试反映出佛教、道教在古代越南政治、精神领域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越南封建统治者在尊孔崇儒的同时对佛、道二教也相当重视和宽容,这一点与中国一向以儒教为政治、社会的领导中心和精神号召的情形不尽相同。尤其是佛教在越南的影响极为深远,越南立国初期的丁、前黎和李三朝更是仰仗佛教的支持得以执政,形成逗帝与僧共天下地的局面。在越南,即使在儒学地位大大提高之后,对佛教也还是表示了相当大的敬意。在越南历史上,从未有过中国封建社会曾多次出现的逗灭佛地举动。因此,有的学者认为逗越南人最根本的宗教就是佛教地。而儒学在越南主要是作为一种政治伦理和统治纲领发挥作用的。
3.儒家文化在越南的传播和整合加快了越南社会封建化的进程,增强了越南封建国家的国力。与儒学一道进入越南的还有一整套中国式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一些重要的经济制度。中世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文化,就像一剂强烈的催化剂,大大加快了越南封建社会发展的步伐。与同期中南半岛其它国家相比,越南的中央集权较为巩固,官僚机器运转自如,国内政局较为稳定,军队较为强大,文化教育较为发达,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在东南亚都居于前列。因此,经历代封建王朝东征西讨、灭占婆,并华英、南蟠,国家疆域从立国之初的红河流域扩展到湄公河三角洲,到18世纪末已控制了大致相当于今天越南的地域。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在积极吸纳中国文化的同时,还时时要表明越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显示其引以自豪的大越民族主义精神,并不因文化认同而对其文化母国产生民族认同,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大大强化了越南的民族意识。黎朝诗人阮的《平吴大诰》即充分反映了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逗唯我大越之国,实为文献文邦。山川之土域既臻,南北之风俗亦异。自丁黎李陈之肇造我国,与汉唐宋元而各帝一方,虽强弱时有不同,而豪杰世未尝乏。地黎朝大儒黎贵忄享也宣称:逗越邦肇启,文明无逊于中国。地民族主义精神的高扬即是儒家文化在越南特定历史条件下被整合、重构的产物。
4.由于越南封建王朝实施逗教化地政策,儒家伦理深入民间,在尊崇儒学的社会风气熏陶下,普通老百姓虽没有条件学习儒家经典,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遵循儒家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据西方传教士的报告,在17世纪交趾支那人民中普遍存在着儒教徒的行为,例如特别的贞节,独特的居丧行为等。孝被视为百行之先,受到特别推崇。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地成为越南民谚。忠孝节义、三纲五常成为家喻户晓的伦理道德。儒家文化在民间已成为风俗习惯的一部分。
儒家文化对越南的影响是复杂而深刻的。在越南封建社会的前、中期,它加快了越南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越南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到了越南封建社会后期,儒学所包含的一些消极因素,如压抑个性、轻视竞争、重义轻利、畏天知命、家庭本位等,已成为束缚社会进步的桎梏。特别是在19世纪阮朝时期,当时世界已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近代科学和文化迅速发展,而阮朝却大兴儒学,闭关锁国,排斥商品经济和外来的新科学技术,使越南文化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文化。近代,在中国维新派思想家和西方思想的影响下,越南儒生士大夫分裂为维新派和保守派两大派别。维新派开始公开批判儒学。例如当时流传的一首诗《悼腐儒》猛烈抨击了儒学,诗中写道:
儒呀家喻户晓死死守儒如何成人?古呀弥漫各地苦苦守古到何时?人家为何天宽地阔?为何咱们在家里缩作一团?人家为何远走高飞?为何咱们挤在一起?人家为何是地球之主?咱们为何低头做奴隶?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殖民统治的确立和马列主义的传播,儒家文化在越南的影响大大下降。儒学所包含的积极因素,如爱国主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义节利等思想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在国家遭受侵略、民族受到奴役时,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而奋不顾身,前赴后继,这也是越南作为一个落后的小国始终未能被法国、日本、美国等西方大国征服的原因之一。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作为越南革命指导思想的胡志明思想中的爱国主义和革命道德观即来源于儒家文化传统。
三
作为越南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必将对越南的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产生一定影响。事实上,战后日本的经济奇迹,尤其是60、70年代亚洲逗四小龙地的经济腾飞,已表明在儒家文化圈里实现现代化的现实性和有利因素。作为儒家文化圈中的一员,越南也有可能按类似模式建立起自己的市场经济并迅速实现现代化。越南官方已提出要按照新加坡模式发展经济,就说明了这一点。从目前迹象和今后发展趋势看,儒家文化传统将有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越南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
1、儒家集权制和行仁政思想转换为一种国家导向的发展主义、威权主义政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促进越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近30年来东亚一些国家经济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之一是从传统的儒家文化出发,找到了一种有别于西方自由放任式市场经济的新经济模式。儒家爱民如子、实行仁政的思想,在现代条件下的东亚社会中,发展成为实行相对集权、重视政府权力作用的逗国家主义地发展模式。新的政治发展理论把这类不同于西方式的市场导向的政体称为逗威权主义政权地。东方威权主义政权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功能是保持发展中的较高程度的政治稳定,增强社会内聚力,制定宏观经济计划,保证社会公平与福利等。而这种国家导向的发展主义在越南已初露端倪。越南自80年代中期以来,即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越共七大明确提出,越南逗实行国家管理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地,逗形成由国家通过的法律、计划、政策及其它措施加以管理的市场机制地。从近年来的实践看,这种既利用市场的逗无形之手地来自行调节经济运行,又注重国家宏观调控的逗有形之手地在必要时进行适当干预的市场经济模式是比较适合越南国情的,收到了较好的成效。1991~1995年越南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率达8.2%。与此同时,越南强调坚持共的领导,不搞西方多党制,注意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越南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平稳过渡,避免了在这一剧烈转换过程中出现社会动荡、经济混乱。这一点与中国的情况是比较相似的。
2、儒家文化崇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亚洲逗四小龙地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力量为工业化创造和积累了必要的资金。节衣缩食,厉行储蓄,是逗四小龙地强化内部积累的重要途径。而越南自1989年以来为吸引储蓄一直坚持实行高利率政策,政府按利率比月平均通货膨胀率高出一个百分点的公式来提高利率,使储蓄存款急剧增加。其储蓄率从199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上升到1994年的24%,储蓄存款从1990年的10700亿越盾上升到1995年的386500亿越盾。5年增加了34.2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贵的资金。
3、儒家文化是一种个性特强的文化,但一个突出的优点是不排他,对于外来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这一点已为亚洲逗四小地逗天下之宝,一为我用地的对外开放中的逗拿来主义地所证实。无独有偶,越南自1988年颁布被称为逗亚洲最开明的投资法地以来,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到1995年底,越南已批准外资项目1300多个,协议投资额达180亿美元。外国资金、技术的大量涌入,有力地促进了越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儒家重视教育和逗有教无类,机会均等地的传统在越南转化为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大力开发,成为人民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国家、政府的政策目标。因此尽管越经济落后且经历长期战乱,但其国民受教育程度在东南亚国家中是比较高的,有一支素质较好的劳动力大军。现在,越南已形成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全民识字率达85%。越南已成为亚洲国家中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这种重视教育的传统对提高劳动力素质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起了重要作用,并将继续成为越南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越南的现代化进程、经济发展模式将与儒家文化发生怎样的关系,现在还难下结论但可以预料,越南会找到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许是把市场经济的优势与本国传统文化的长处结合起来的模式。越南有可能按逗国家管理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地实现其现代化。(文章来源:国学复兴网,作者:刘稚)
⑼ 中国历史 滋生基础
上古时代
炎帝 神农氏
黄帝 轩辕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 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颛顼 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帝喾 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挚 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尧 放勋 前2357~前2258
虞舜 重华 前2257~前2208
夏朝 (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天下王朝。都城安邑。
夏朝简略:
大禹治水,有功天下,被舜立为继承人。
禹收九洲,金铸九鼎,以显其功绩及威信权力。
禹之子启,承袭父位,中华历史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奴隶制社会大致形成于禹在位时期。
禹传位启,启传位太康,后历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履癸即桀,夏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商朝 (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
商朝简略:
夏桀无道,部落首领汤反。建立商王朝。一开始定都毫(念:bo。今河地商丘。),后盘庚在位时迁都殷(今洒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商朝亦叫殷商。
汤之后有:
外丙、仲壬、太甲、雍己、太戊、仲丁、外壬、河澶(没有水字旁的)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庚丁、武乙、太乙(文丁)、帝乙、帝辛。
帝辛即纣,商王朝最后一位大王。
周朝 (约前11世纪-前256年)
周分两段,西周、东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市西)。东周都城洛邑。
西周 (前11世纪-前771年)
商末,文王姬昌反。文王死后,其子武王继续反商,纣王自尽,发取而代之,国号为周,幽王无道,锋火戏诸侯而失信天下,最后亡国。
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武王姬发朝为西周。
东周 (前770年-前256年)
东周后,国势衰危,后分为两段,就是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前256年,周郝王59年,秦国(当时一诸侯国)灭周朝。
秦 (前221年-前206年)
秦朝结束了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社会。
秦朝建都咸阳(今西安)。
从周郝王59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后,经昭襄王蠃则、孝文王蠃柱、庄襄王蠃子楚三代,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史家仍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公元前221年)开始,称始皇帝。
秦朝重法,苛政酷刑。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始皇死后,天下大乱,经二世胡亥、子婴,不久亡国。
汉 (前206年-公元220年)
汉分两段,西汉、东汉。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东汉定都洛阳。
西汉 (前206年-公元25年)
秦***,天下乱。刘邦斩白蛇起义。
亡秦后,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垓下。
刘邦定都长安,国号为汉。
高祖刘邦死后,经惠帝刘盈,刘邦后吕稚专权,文帝刘恒,景帝刘启。
武帝刘彻,北击匈奴,南定南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武帝后经:
昭帝刘费陵、宣帝刘询、元帝刘爽、成帝刘骜、哀帝刘欣、平帝刘(kan)。
公元6年,王莽摄政,8年,篡政,改国号新。
东汉 (25年-220年)
光武帝刘秀灭王莽。迁都洛阳。
光武帝后经:
阴帝刘庄、章帝刘火旦(火与旦合在一起,念:da)、和帝刘肇、殇帝刘隆、安帝刘祜、顺帝刘保、冲帝刘炳、质帝刘缵、桓帝刘志、灵帝刘宏、少帝刘辩、献帝刘协。
三国 (220年-280年)
汉末,外戚、宦官争权,搞的民不聊生。黄巾起义后,天下大乱,群雄割据。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操之子丕,废献帝刘协。
魏(220年-265年)
曹操之子曹丕废除献帝,汉亡,国号改魏。
文帝曹丕、阴帝刘(睿又,念:rui)、齐王刘芳、高贵乡公刘(mao)、元帝刘奂。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元帝刘奂,魏国亡,国号改晋。
蜀(221年-263年)
与曹操三足鼎立之西蜀刘备,据四川而联吴抗魏。
曹丕灭汉于220年,221年,刘备自立为帝。
备死后,子后主刘禅即位。
公元263年,魏灭蜀。
吴(222年-280年)
孙权,孙坚之子、孙策之弟。据江东而联蜀抗吴。
公元222年,孙权继曹丕、刘备之后,称帝。
经会稽帝孙亮、景帝刘休、末帝刘皓。
公元280年,晋灭吴。
晋 (265年-420年)
晋分两段,西晋、东晋。西晋建都洛阳。东晋建都建康。
西晋 (265年-317年)
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除曹魏,于公元265年改国号为晋。
公元280年,灭吴。再次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晋武帝司马炎之后,经:
惠帝刘衷、怀帝刘炽、愍帝刘邺。
东晋 (317年-420年)
东晋帝王次序:
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
南北朝 (420年-589年)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亦是北方少数民族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
东晋末年,天下大。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政权。
当时,先后有很多政权建立。
南朝
宋(420年-479年)
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淮十:两字合为一,上下结构)。
齐(479年-502年)
高宗黄道成、武帝黄赜、林王黄昭业、海陵王黄昭文、明帝黄鸾、东昏侯黄宝卷、和帝黄宝融。
梁(502年-557年)
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557年-589年)
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艹倩,上下结构。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北朝
北魏(386年-534年)
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534年-550年)
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年-557年)
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西魏(535年-556年)
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
北周(557年-581年)
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念:yun)、静帝宇文阐。
隋 (581年-618年)
公元589年,灭亡最后一个南北朝时期的陈国。经过2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获得统一。
隋帝王次序:
文帝杨坚、炀帝杨广、恭帝杨侑。
隋朝很短命,炀帝杨广***。唐朝取而代之。
唐 (618年-907年)
唐王李渊太原起兵,反抗炀帝***。灭隋后,改国号为唐。
太宗李世民为唐高祖李渊之次子、在位其间,贞观之治。
高宗李治,李世民之子,个性懦弱,皇后武(明空:二字合一字,上下结构,念:zhao)专政。
经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武后后改国号为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则天皇帝。
后经中宗李显(二次继位,复唐国号)、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二次继位)、玄宗李隆基、肃守李亨、代宗李豫、德帝李适(念:kuo)、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帝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氵崔: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ui)、僖宗李儇、昭宗李晔、哀帝李(木兄: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chu)。
唐朝因为设立节度使制度,为日后胡人作乱埋下祸根。
五代 (907年-960年)
五代时期,又是中国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有很多小国同时存在。
后梁(907年-923年)
太祖朱温(又名朱晃、朱全忠)、末帝朱(王真: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念:zhen)。
后唐(923年-936年)
庄宗李存勖、明帝李(澶字去掉三点水,念:dan)、闵宗李从厚、末宗李从珂。
后晋(936年-947年)
高祖石敬唐、出帝石重贵。
后汉(947年-950年)
高祖刘(cao)(本名知元)、隐帝刘承佑。
后周(951年-960年)
太祖郭威、世宗柴荣、恭帝柴宗训。
宋 (960年-1279年)
宋朝结束了五代的分裂局面。
宋朝为两段,前朝北宋,定都京(今河南开封)。后经靖康之耻,为金国所灭,迁都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北宋 (960年-1127年)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北宋帝王次序为:
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侦、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恒。
北宋期间,南有大理、吐蕃,因为国小,不列帝王表。北有西夏、辽国、金国。西夏国小,亦不列帝王表。
辽(907年-1125年)
辽国,后为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后为金国所灭。
帝王次序为:
太祖耶律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穆宗耶律(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景宗耶律贤、圣宗耶律隆褚、兴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
金(1115年-1234年)
金国,后为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灭辽国、北宋。后为蒙古国所灭。
帝王次序为:
太祖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澶字,去三点水)、海陵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宗完颜(王景,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卫绍王完颜永济、宣宗完颜(王旬,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哀帝完颜守绪、末帝完颜承麟。
南宋 (1127年-1279年)
北宋政权经历了靖康之耻,被金国灭后,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前朝为北宋。
于1279年为蒙古人建立的元政权所灭。
帝王次序为:
高宗赵构、孝宗赵(shen)、光宗赵(n)、宁宗赵扩、理宗赵昀、度宗赵(qi)、恭宗赵(xian)、端宗赵昱、帝(bing)赵(bing)。
元 (1206年-1368年)
孛儿只斤氏,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摆脱金人统治,征战四方,开拓疆土。部下称之为成吉思汗。
对外扩张期间,死去。其子拖雷监国一年。后由铁木真之子窝阔台即汗位,继续对外扩张。之后,乃马真皇称制,再往后,贵由称汗位,再往后,海迷失后称制。
蒙哥称汗。蒙哥死后,忽必烈即汗位,改国号为元,灭亡南宋。追铁木真庙号太祖、窝阔台庙号太宗、贵由庙号定宗、蒙哥庙号宪宗。
忽必烈之后,为:
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帝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八刺、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天顺帝阿速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la)、宁宗懿(王磷:两字合一字,去石字,左右结构)质班、顺帝妥(忄颧:两字合一字地,去页字,左右结构)帖睦尔。
明 (1368年-1644年)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统治期间,民族矛盾激化,农业生产遭到游牧的破坏。
天下大乱,各路义军反抗元政权。农民军中,朱元璋逐渐取得领导地位。
地1368年,灭亡元朝。定都北京,改国号为明。
明朝帝王次序为:
太祖朱元璋、惠帝朱允(火文:二字合为一字,左右结构。念:wen)、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英宗朱祁镇(二次继位)、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cong)、穆宗朱载(hou)、神宗朱翊、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清 (1616年-1911年)
东北女真族长期被明朝欺迫,而女真各部族之间又相互残杀。
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结盟蒙古,共同对付明朝。
于1616年,定国号为金,(历史上称为“后金”)。
其子皇太极即位后,继续对明用兵。
真到皇太极之子福临即位后,才打进山海关,入主北京。
于1636年改国号为清。
清朝皇帝先后顺序位:
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率烨、世宗胤(zhen)、高宗弘历、仁宗J琰、宣宗F宁、文宗奕(zhu)、穆宗载淳、德宗载。
末代皇帝溥仪,只在位3年,变被赶下位,因为没有庙号。清朝灭亡。
中华民国 (1912年-1949年)
中华民国的建立结束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今)
中华人民国共和国的成立开始迈向社会主义阶段。
注: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遭到了有史以来的沉重的民族浩劫。晚清,各种思潮涌起,各种救国救亡思想主张、运动会成立。
孙文此时走上了历史的政治舞台。他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制度国家。
但在当时的世界历史格局下,帝国主义国家仍然在残酷压榨中华民族。帝国主义国家是不会让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有了一个比较顺利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但是,从1931年以来,在中国东北的日本从来就没有放停过他们侵略的脚步。
从1937年7月7日,中国开始了8年抗战时期。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6年,中国开始了全面内战。
1949年,中国国民党败走台湾。
中国从1840年始,经历了109年的艰苦奋斗,终于结束了分裂、被压迫、被剥削的局面。
中国历史朝代表的顺口溜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和明清,王朝至此完。
朝代表口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参考资料:http://hi..com/%C7%E3%F1%F6%CB%C9%D3%EF/blog/item/9327b90fca8a71e136d122e2.html
⑽ 刘氏家族渊源史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建议鼓励湖广等外省农民入川落籍开垦。从而开端了外省向四川移民的运动。“三藩之乱”平息后,清朝政府再次颁行移民政策,明确宣布:入川移民准落籍,可应科举,所垦田亩永为己业,以一夫一妇为一户,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成丁者另增加四亩,每户给银二十两,充生产生活资金(葛健雄等《简明中国移民史》第399页)。这些政策对饱尝战乱之清王朝取得全国政权后,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采取“安民、惠民、安帮定国”的思想,实行“招辑流移,各令复业”,“凡各处逃亡民人,……广加招徕,编入甲保”,“永准为业”,“开垦水旱田地,三年起科,五年升科”,“奇荒田耕种,六年起科,荒地耕种,十年起科”,“零星地土听民开垦,永免升科”,同时,官府给以耕牛、种子、口粮等帮助。
(五),奉旨移民入川
康熙元年(1662年)颁下“移民垦荒”诏,于是两湖、两广、陕西、福建等十余个省的地方官,率领兵马倾巢而出,围住一个个村庄院落,不管百姓愿不愿意,一声令下,成群集中,五花大绑,押送上路。
雍正年间(1723——1735),清政府强制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对少数民众进行残酷的驱赶和屠杀,历史上叫做“赶蛮拓业”。
由于清朝政府大力倡导、各个地方官员努力推行的招民垦荒、南方诸省的战争破坏,形成了移民的大气候、大环境,从而形成前后分三个阶段,持续达一百多年的“湖广填四川”。
初期阶段 顺治十六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顺治十六年(1659),清军攻克成都,并控制全川,大规模的战争结束,招民垦荒提上议事日程。从陕西临近移民入蜀的垦荒者,遇到许多困难,而政府政策不配套,又遇“吴三桂之乱”,时达七年,他们多死于战乱,致使这一时期的移民受到很大挫折。
康熙年间,多半是奉旨入川。所以民间盛传自己的祖先都是一队队由官府把双手反解在背上,捆着上路入蜀的,途中要小便时,由官差松开双手才方便,所以川人把解小便称为“解手”,走路习惯把手背在背上。
第二阶段 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
清政府吸取过去教训,制定并完善了移民的有关政策,以“安民为本”,使移民大潮一浪接一浪,持续达一个多世纪。又据《营山县志》记载:雍正六年(1728),全县民户3897,人口22533,乾隆年间,县内增加楚民17户,到乾隆六十年(1795)民户3914,人口22669,由此可见,营山是在1728年达到移民高潮。
第三阶段 嘉庆元年(1796)至同治年间。这—时期,清政府对移民采取不禁而止,听其自然的态度,而这时四川白莲教起义,战火又起,因而,只有小量的移民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