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隋唐历史意义

隋唐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1-02-08 10:58:50

A. 隋朝的建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隋统一战争是隋文帝杨坚出兵北击突厥?南灭陈朝的一场战争?

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延续了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推动了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同时也为大唐盛世奠定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基础?隋王朝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注意争取人心,奖励生产,在政治上较为巩固,经济上较为富裕,军事上较为强大,因而具备了统一大江南北的条件,并最终完成了统一?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在北周和北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一系列加强君主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日益壮大?

隋朝建立后,停止向突厥输送金帛,因而突厥统治者常常南下袭扰隋朝,威胁隋朝的统治?为巩固北部边防,防止突厥的袭扰,在边境增修亭障,加固长城,并命上柱国阴寿镇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并州,屯兵数万以备之?

与此同时,隋文帝也在做灭陈的准备,他派大将贺若弼?韩擒虎分任吴州和庐州总管,并抓紧备战?581年,陈将周罗喉攻占江北隋的胡墅?隋文帝命尚书左仆射高颎节度行军元帅长孙览和元景山,准备率军伐陈?

就在这时,突厥沙钵略可汗寻找借口,联合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准备大举攻隋?隋文帝根据隋朝新立,边防不固,实力尚不够充实等情况,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

582年春,隋文帝调整部署,于并州置河北道行台尚书省,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在洛阳置河南道行台尚书省,以秦王杨俊为尚书令;在益州置西南道行台尚书省,以蜀王杨秀为尚书令;并不断调兵遣将加强北方各要地守备,以御突厥?并又诏令高颎改变计划,设法与陈朝结好,以便抽回兵力,北击突厥?

隋文帝利用突厥各可汗间的矛盾,采纳奉车都尉长孙晟建议,实行“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策略,先后派出使臣结好西面的达头可汗和东面的处罗侯,以分化?削弱沙钵略的力量?

582年,沙钵略率本部与阿波等各可汗兵40万突入长城,分路攻掠北方要地?隋军曾分别在马邑?可洛峐击败来犯突厥军,但未能阻止其攻势?之后,突厥大军深入到武威?金城?天水?上郡?弘化?延安等地,大掠牲畜?财物等?

在隋军顽强抗击沙钵略主力后,突厥达头可汗不愿继续南进,引兵自去?隋将长孙晟乘机通过沙钵略之侄染干诈告:铁勒等反,欲袭其牙帐?沙钵略恐其后方生变,遂撤兵北返?

隋文帝经过3年的对突厥防御作战,争取了时间,基本上完成了反攻准备;而突厥则因隋的分化?离间政策,内部矛盾加深,加以灾荒严重,其势愈加不利?

583年,沙钵略再率各可汗兵南犯?隋文帝下达诏令,命卫王杨爽等为行军元帅,率隋军主力20万人分道反击突厥,以从根本上击破沙钵略,稳固北部边防?

隋军先后在白道?高越原?灵州?和龙等地各个击败突厥各部,并乘机说服阿波可汗归隋,进一步促成突厥内乱,使沙钵略与阿波等相互攻战不止?

584年春,达头降服于隋?584年秋,沙钵略因屡为隋军所败,也向隋求和称藩?隋军反击突厥获胜,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

为了完成统一大业,隋文帝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经济上颁布均田和租调新令,把荒芜的土地拨给农民耕种,减轻赋税徭役,兴修水利,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且储粮备战?

政治上强化中央统治机构和完善官制,废除一些酷刑峻法;外交上采取对策,不断派遣使者去陈朝,表面表示友好,实则探听虚实,使之松懈麻痹;军事上,改进北周以来的府兵制,集中兵权,加强军队训练,加固长城,训练水军?

在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准备之后,隋文帝遂于588年部署进军?设置淮南行省于寿春,以晋王杨广为尚书令?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为行军元帅,指挥水陆军50万人,同时从长江上?中?下游分八路攻陈?

八路攻陈的具体部署是:一,杨俊率水陆军由襄阳进屯汉口;二,杨素率舟师出永安东下;三,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与杨素合兵;四,杨广出六合;五,庐州总管韩擒虎出庐江;六,吴州总管贺若弼出广陵;七,蕲州刺史王世积率舟师出蕲春攻九江;八,青州总管燕荣率舟师出东海沿海南下入太湖,进攻吴县?前三路由杨俊指挥,为次要作战方向,目标指向武昌,阻止上游陈军向下游机动,以保障下游隋军夺取建康?后五路由杨广指挥,为主要作战方向,目标指向建康,其中杨广?贺若弼?韩擒虎三路为主力,燕荣?王世积两军分别从东?西两翼配合,切断建康与外地联系,保障主力行动?

隋军此次渡江正面东起沿海,西至巴蜀,横亘数千里,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规模浩大的渡江作战?

为了达成渡江作战的突然性,隋在进军之前,扣留陈使,断绝往来,以保守军事机密?同时派出大批间谍潜入陈境,进行破坏?扰乱活动?

588年,杨俊率水陆军10余万进屯汉口,负责指挥上游隋军,并以一部兵力攻占南岸樊口,以控制长江上游?

江南陈朝指挥长江上游军队的周罗侯,起初未统一组织上游军队进行抵抗,听任各军自由行动?当看到形势不利时,又收缩兵力?防守江夏,阻止杨俊军接应上游隋军?两军在此形成相持?

杨素率水军沿三峡东下,至流头滩,陈将戚欣利用狼尾滩险峻地势,率水军据险固守?杨素于是利用夜暗不易被陈军窥察之机,率舰船数千艘顺流东下,遣步骑兵沿长江南北两岸夹江而进?刘仁恩部亦自北岸西进,袭占狼尾滩,俘虏陈全部守军?

陈南康内史吕忠肃据守歧亭,以三条铁锁横江截遏上游隋军战船?杨素?刘仁恩率领一部登陆,配合水军进攻北岸陈军,经40余战,终于在击破陈军,毁掉铁锁,使战船得以顺利通过?

此时,防守公安的荆州刺史陈慧纪见势不妙,赶紧烧毁物资,率兵3万人和楼船千艘东撤,援救建康,但被杨俊阻于汉口以西?周罗侯?陈慧纪也被牵制在了江夏及汉口,无法东援建康?

在长江下游方面,当陆军进攻的消息传来,陈各地守军多次上报,均被朝廷掌管机密的施文庆?沈客卿扣压?隋军进至江边时,施文庆又以春节将至为由,拒绝出兵加强京口?采石等地守备?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杨广进至六合之南的桃叶山,乘建康周围的陈军正在欢度春节之机,指挥大军分路渡江:派行军总管宇文述率兵3万人由桃叶山渡江夺占石头山,贺若弼由广陵南渡占领京口,韩擒虎由横江夜渡?

陈军因春节酒会,仍处醉乡之中,完全不能抵抗,韩部轻而易举袭占采石?正月初三,陈后主陈叔宝召集公卿讨论战守,次日下诏“亲御六师”,委派萧摩诃等督军迎战,施文庆为大监军?

陈叔宝?施文庆都不懂军事,随意将大军集结于都城,中派一部舟师于白下,防御六合方面的隋军,另以一部兵力镇守南豫州,阻击韩擒虎部的进攻?

隋军突破长江之后,迅速推进?贺若弼部于正月初六占领京口后,以一部进至曲阿,牵制和阻击吴州的陈军,另以主力向建康前进?韩擒虎部占领姑孰后,沿江直下,陈沿江守军望风而降?

正月初七,贺若弼率精锐8000人进屯钟山以南的白土岗,韩擒虎部和由南陵渡江的总管杜彦部2万人在新林会合,宇文述部3万人进至白下,隋大军继续渡江跟进?至此,隋军先头部队完成了对建康的包围态势?

建康地势虎踞龙盘,十分险要?此时,陈在建康附近的部队仍不下10万人,陈叔宝弃险不守,把全部军队收缩在都城内外,又拒不采纳乘隋先头部队孤军深入立足未稳之机进行袭击的建议?正月二十,陈叔宝决定孤注一掷,他命令各军出战,在钟山南布成“一”字长蛇阵?但陈军既未指定诸军统帅,又无背城一战的决心,各军行动互不协调,首尾进退不能相顾?

贺若弼未待后续部队到达,即率先头部队出战陈鲁广达部,初战不利,贺若弼燃物纵烟,掩护撤退,尔后集中全力攻击萧摩诃部?陈军一部溃败,全军随之瓦解?

在这同一天,韩擒虎进军石子岗,陈将任忠迎降,引韩部直入朱雀门,攻占了建康城?

藏匿于枯井之中的陈叔宝被隋军俘虏?正月二十二,杨广进入建康城,命令陈叔宝以手书招降上游陈军周罗侯?陈慧纪等部?同时遣兵东下三吴,南进岭南等地,先后击败了残存陈军的抵抗?至此,隋文帝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AAA隋统一的必要条件有哪些?

隋统一战争在战略运用上的特点为:集中使用兵力,力避两面作战?当决定先南后北时,即采用北守南攻方针,先巩固北部边防,并部署一定数量的机动部队,以保障南进时后方的稳定?

当突厥突然大举进犯,对隋王朝构成严重威胁时,立即变更战略,改为先北后南,采用南和北攻的方针,撤回南进大军,与陈朝结好谈和?待以政治分化瓦解和军事打击击败突厥后,再转兵攻陈?在攻陈作战中,隋文帝更是根据情况变化,灵活确定战略打击目标,并且做到了军政并举,对陈先以外交等手段,使之麻痹松懈,继之以军事手段使其疲惫消耗?

当条件成熟的时候突然集中兵力给以打击,加之战争准备充分,保证了渡江作战的顺利进行,使陈朝迅速土崩瓦解?

隋王朝统一全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自西晋末年以后,华夏大地南北长期陷于分裂状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南北之间的联系日趋密切,统一成为了时代的需要?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后,注意争取人心,奖励生产,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政治上较为巩固,经济上较为富裕,军事上较为强大,因而具备了统一南北的条件,并最终完成了统一?

B. 隋统一全国有何历史意义

1,结束了长期战乱的局势,为后来唐帝国的繁盛打下了基础:
2,隋朝的统一为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人口逐渐增多,生产力得到提高,商业开始繁荣;
3,结束了地方割据,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C. 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隋朝的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打击了魏晋以来内南方的士族势力,重建容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并为隋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隋的繁荣正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条件的,也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D. 试论隋唐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隋唐的历史地位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回称,也是中国历答史上最强盛的时期。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在民族思想上比较开放。两朝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明,也影响了周边诸国向中国朝贡、学习。

隋唐的历史影响

隋朝鼎盛时期北至东北辽宁一带,西至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东临东海,南至越南北部一带。唐朝鼎盛时期北至贝加尔湖以北和外兴安岭,西至中亚的咸海,东至库页岛,南至越南北部。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的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民族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E. 唐朝的历史意义

中国历史自春秋、战国之交进入封建社会以来,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沿着迂回曲折的道路前进,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即三次鼎盛局面。第一次高潮产生于西汉,第三次高潮产生于明清,第二次高潮就产生于唐代。在第二次鼎盛中,尤其是唐朝前期,农业生产蒸蒸日上,手工艺品日益精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城市车水马龙,繁华似锦;唐朝后期,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为以后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先后有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呈现出一派升平景象,其成就都超迈了西汉的“文景之治”。唐玄宗统治时期鼎盛局面达到了高峰,甚至在文坛上也出现了“盛唐气象”。

就当时的世界范围来看,唐帝国也是最重要、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欧洲的封建强国主要有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廷帝国,但就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而言,它们都远远落后于唐朝。西欧的封建城市尚未出现。东罗马帝国除查士丁尼时期的短暂强盛外,社会发展进程很快就为阿拉伯国家的入侵所打断。西方继起的强国是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国家,但其迟至8世纪时才逐渐形成封建制。东方重要的国家有印度和日本。印度戒日王重新统一次大陆前后始确立了封建制。他死后,次大陆随即分崩离析,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12世纪末。日本的“大化改新”虽然尽量模仿唐朝的制度,但改革本身却只具有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性质。在世界范围内,唐朝不但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属于最先进的行列。

其次,唐朝正处在中国封建社会发生明显变化的关键阶段,是由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折时期。从这一意义上说,唐朝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时社会变化的中心是: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土地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均田制断断续续推行两百余年以后,终于失去生命力,走向崩溃,地主土地所有制从8世纪中叶开始得到空前的发展。经济基础中的这一变革引起了上层建筑领域中的一系列变化,农民起义也随着提出了新的纲领性口号。唐朝后期出现的很多萌芽状态的新事物,对此后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新事物主要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迅猛膨胀造成了空前严重的贫富不均,针对这种社会现实,农民起义提出了平均财富的要求。王仙芝“天补平均大将军”的头衔不仅是一个称号,而且是一个战斗口号。它也是宋代农民起义“均贫富”口号、明代李自成起义“均田”口号及清代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土地纲领的先声。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变化,不仅是唐代赋税制度上的改革,而且是从汉代以来课役重丁口、轻田产转变到此后轻丁口、重田产的分水岭。宋代的“二税”、明代的“一条鞭法”及清代的“摊丁入地”,都是杨炎两税制的继续和发展。中唐时期韩愈和李翱的哲学思想为宋、明理学开了先河。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宋代“古文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奠定了基础,写古文之风一直持续到“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前夕。由此可见,从唐中叶开始到北宋建立,二百年间酝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缓慢变化,而一系列新事物都产生于唐代后期。在这个历史转折阶段,既有旧时代衰亡中的痛苦,也有新时代即将来临的曙光。

再次,唐朝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中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秦汉是多民族国家形成的第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但魏晋以后陷于民族大混战,这个过程暂时缓慢下来。隋朝历时较短,还没有来得及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唐朝历时较久,前期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水平的文化使周边各族增强了向心力,于是国内各民族间的接触和交往空前发展,民族关系进一步密切。因此,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多民族国家壮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

唐帝国卓越的国际地位和优异的经济、文化成就使亚洲各国以至部分欧、非国家对之产生了钦羡之情,争相与唐朝交往,遂使中国成为亚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中心,在中西交往中也起着显著的作用。在当时的世界中,文化交流的中心主要有印度、阿拉伯和中国,这三个中心,又以中国的地位最为突出。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历史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高潮时期。

唐朝在发展经济、文化、密切民族关系和加强国际交往中,都取得了光彩夺目的成就,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鼎盛局面;唐朝后期的历史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开了端倪。唐代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时代。

F. 隋朝的历史意义

①隋朝结束了汉末以来的动荡,实现了国家统一,对隋朝大统一,大繁荣、专大融合做出了突出贡属献。
②隋朝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巩固统一的措施,如设立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推行均田制、实行府兵制都为隋唐政治制度的建立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③隋朝大运河的开凿,醋经历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唐代乃至以后经济、交通都有重要作用。
④隋王朝恢复了几个世纪以来的因割据纷乱几乎中断的对外关系,隋朝积极发展与亚洲各国的交流,增强了隋朝在亚洲的地位,为后世盛唐打下了基础。
⑤隋朝的迅速灭亡对唐朝统治者有着深刻教训,促使唐初统治者精心治国,为唐的繁盛打下了基础。

G. 隋朝那段历史有什么历史意义

汉朝和隋朝之间的这段历史,是什么朝代?历史年表乱的很,好多国家名,那么在刘邦推倒秦朝建立内了

汉朝之后容,一直到隋朝建立就是汉代和隋朝之间 ,到底是什么朝代啊,有南陈,北魏,一大堆.

汉朝和隋朝之间的这段历史,是什么朝代?

历史年表乱的很,好多国家名,那么在刘邦推倒秦朝建立了汉朝之后,一直到隋朝建立
就是汉代和隋朝之间 ,到底是什么朝代啊,有南陈,北魏,一大堆.

H. 隋唐科技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中国科技在随唐时期获得了蓬勃发展,而且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强,科技成就不仅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对世界文明的进展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I. 隋朝的历史意义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之中,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隋朝源自581年隋文帝杨坚受禅于北周静帝建立隋朝,至619年隋恭帝杨侑禅让李渊,隋朝灭亡为止,国祚38年。581年北周静帝禅让给杨坚,北周亡,杨坚定国号为“隋”。
为了巩固隋朝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隋朝确立了影响后世深远的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制定出完整的科举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到唐朝与后世的政治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内属的东突厥 等国都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隋朝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制,兴建隋唐大运河以及驰道使到很多城市从此出生,同时还建立京师大兴城和东都洛阳。这些政策几乎被唐朝和宋朝全盘承袭,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展。隋朝代深刻影响往后唐朝、宋朝、以后中国朝代。

J. 隋朝的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隋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结束了几百年来南北分治的局回面,而且开始将南北文化融答为一体,优势互补,从而为唐朝的文化繁荣以及宋明时期中国文化的再生创造了条件。即使仅从儒学的发展情况看,享国短暂的隋朝虽然并没有最终实现南北儒学的统一、儒释道三教的融汇与合一,但是,如果没有隋朝的短暂过渡及隋朝儒家学者的努力,恐怕唐初的儒学统一不可能那样快、那样彻底。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隋朝历史虽然不长,但隋朝儒学则在儒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

阅读全文

与隋唐历史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