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安镇的历史文化
新安镇是座历史来悠久自的古城。早在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到了5000年前,这里形成较大部落。东周时期,是钟吾子封地,曰“钟吾国”。清道光、咸丰年间,新安镇曾鼎盛一时,城廓沿河而筑,主街长约4华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其中以来自山东青州、济宁、聊城的商商为最多,仅在此开店的就有100多家。
B. 新安县历史遗产有哪些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地处北纬34°36′至北纬35°05′,东经111°53′至112°19′之间。北临黄河,与济源县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县及洛阳市毗连。
新安历为九朝古都洛阳畿地和西方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自古为中原要塞,军事重地。当代,陇海铁路及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更成为连接祖国西北、华东及华北间的重要通道。
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实物为证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秦时置县推算,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华夏文化。相传黄帝、炎帝曾在这一带活动,因而人们又称新安为“表里山河”、“帝王之乡”、“华夏之祖”、“炎帝之根”。境内有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墓志铭博物馆——千唐志斋,还有汉函谷关、王乔洞、洞真观等人文景观。“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就是写于新安。
新安县历史遗产:
千唐志斋位于洛阳新安县铁门镇西北隅,是辛亥革命元老、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钫先生所建,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
函谷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新安县城东500米的东关村,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2007年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捆绑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青要山曾为轩辕皇帝“密都”,位于新安县西北部,距洛阳市66公里。
C. 新安县的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新安置县于秦时,取新治安宁之意。隋置谷州,因县境内有谷山。
1936年复新容安县名。故址在今渑池境内,属宏农郡,汉代因之,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改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大业初省东垣入新安,唐贞观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唐宋以来长期属河南府(或路),直至清末。明永乐五年(1407)六月置,属谅山府,永乐十三年(1415)八月废,故治在今越南谅山省禄平县。民国初,属河洛道,以后道撤,直属省辖。
建国后属洛阳专区,现为洛阳市辖县。
D. “新安古道”的历史
河南省新安县
新安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洛阳市西部,北临黄河,与济源县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县及洛阳市毗连。地处北纬34°36′至35°05′,东经111°53′至112°19′之间。 总面积1160平方千米。总人口49万人(2003年)。邮编:471800代码:410323区号:0379拼音:Xin'an Xian。
新安历为九朝古都洛阳畿地和西方门户,地扼函关古道,东连郑汴,西通长安,自古为中原要塞,军事重地。当代,陇海铁路及310国道、连霍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更成为连接祖国西北、华东及华北间的重要通道。
新安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境内地形复杂,山地、丘陵、河谷川地等各类地形齐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综观全貌,黄河横于北,秦岭障于南,中间四山(荆紫山、青要山、邙山、郁山)夹三川(青河川、畛河川、涧河川)。总的特征是:“山高,岭多、河谷碎,七岭、二山、一分川”。
新安山地主要分布于西北部新安渑池交界地区,包括曹村、石井、峪里3个乡的大部分。这里群山绵亘,峰峦重叠,岩石裸露,沟谷幽深。多为石质中、低山区,一般海拔700~1000米,最高点海拔1384.7米。山地总面积222.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2%。
新安丘陵为全县主要地形,分布于涧河南北二岭及畛河北岸等广大地区。这里岭坡连绵,沟壑纵横,地势起伏,切割严重,多为黄土覆盖。一般海拔300~400米。面积833.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1.8%。
新安境内自北向南有黄河、青河、畛河、金水河、涧河等主要河流,其沿岸均有河谷川地分布。这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为农作物主要产区。除涧河岸川平地较为宽阔外,其余河谷均比较狭窄,一般海拔200~300米,川平地面积104.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9%。黄河、畛河川平地现大都被小浪底库区蓄水所淹没。
全县土地总面积1160.3平方公里,折合174.05万亩,人均土地3.57亩。耕地多分布在海拔200~400米的地带,总面积52.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0.4%,全县人均耕地1.1亩,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安县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受太阳辐射、地形地势和季风影响,各种气象因素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春季少雨天干旱,夏热雨大伏旱多,秋高气爽寒来早,冬冷风多雨雪少”。境内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光热资源充足,潜力大,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以干旱为主的灾害性天气时常出现。
由县城至周围各县、市的距离
正东:距洛阳市郊区界21.5公里,距洛阳市(老城)35公里;
正西:距渑池县及义马市界17.5公里,距渑池县城41公里,距义马市27公里;
正南:距宜阳县界12.5公里,距宜阳县城25公里;
正北:距黄河(与济源界)35公里,距济源县城72.5公里;东南:距洛阳市界20公里;
东北:距孟津县界25公里;
西南:距宜阳县界15公里;
西北:距黄河(与垣曲界)55公里,至垣曲县城约90公里。按铁路里程计:县城东距洛阳28公里,距省会郑州152公里,东北距首都北京847公里。
E. 新安的悠久历史
新安是河洛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实物为证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从秦时置县推算,迄今也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早在几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和繁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华夏文化。相传黄帝、炎帝曾在这一带活动,因而人们又称新安为“表里山河”、“帝王之乡”、“华夏之祖”、“炎帝之根”。境内有多处仰韶文化遗址,有著名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大的墓志铭博物馆——千唐志斋,还有汉函谷关、王乔洞、洞真观等人文景观。“诗圣”杜甫《三吏三别》中的《新安吏》就是写于新安,也许诗人不会想到,自己饱含酸楚的一笔竟成为今日繁华的映衬和烘托。
先民们刀耕火种的顽强,黄帝铸鼎祭天的虔诚,老子骑青牛入关的超然,杨仆移取函关的豪壮,杜甫忧国国忧民的长叹,化鲤讲学的谦谦风范,张钫、康有为蛰庐煮酒品茗、纵论天下的朗朗风神,更有陈谢兵团冰桥飞渡、决荡中原的雄师劲旅;黄帝密都青要山,道教圣地荆紫山、烂柯山、扼要踞险的汉函谷关、石刻唐书千唐志斋……天地悠悠,风云激荡,沐紫气、披秦月、抚汉垛、谒北魏石窟、品唐风宋韵……在新安大地上,掬一捧水,就能聆听到一段动人的故事;抓一把黄土,就能感触到历史脉搏的律动。
据史书记载:新安置县于秦时,取新治安宁之意。隋置谷州,因县境有谷山。1936年复新安县名。故址在今渑池境内,属宏农郡,汉代因之,东晋末分置东垣县,北周保定间置中州,建德间废,改置新安郡。隋开皇改郡为谷州,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大业初省东垣入新安,唐贞观间移治于今新安,后不复变。唐宋以来长期属河南府(或路),直至清末。民国初,属河洛道,以后道撤,直属省辖。建国后属洛阳专区,现为洛阳市辖县。
2000年,新安县辖5个镇、8个乡。分别为城关镇、石寺镇、铁门镇、磁涧镇、五头镇;石井乡、仓头乡、北冶乡、曹村乡、正村乡、南李村乡、西沃乡、峪里乡。
2005年,新安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峪里乡,其行政区域划归石井乡管辖,石井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西沃乡,其行政区域划归北冶乡管辖,北冶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庙头乡,其行政区域划归铁门镇管辖,铁门镇政府驻地不变。(河南省民政厅虽曾批准过新安县设立庙头乡,但实际上庙头乡并未正式成立。)
截至2008年底,新安县辖7个镇、4个乡:城关镇、石寺镇、铁门镇、磁涧镇、五头镇、北冶镇、南李村镇;石井乡、仓头乡、曹村乡、正村乡。
F. 新安的新安文化
徽州袭的徽文化又称新安文化,包括:新安理学、新安志学、新安医学、新安建筑、 新安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艺文、新安科技、新安工艺、文房四宝、徽菜等。徽州历史上的名字有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此外徽州人多以“新安”作为自己的称谓,如徽州婺源人、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就自称为“新安朱熹”。
G. 宝安从古至今有什么历史,文化
宝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下了许多独特的民俗。如吃“盆菜”的风俗、福永镇的版舞麒麟舞狮、权松岗镇的赛龙舟、石岩镇的重阳登山、公明镇的放风筝等等。在古迹方面,凤凰山上的凤岩古庙、凤凰禅寺、文公祠和文昌塔等,相传是文天祥的侄孙所建。?与市中心区的都市繁华相比较,这里的大面积绿色郊野风光,展示了恬静秀美的都市田园景象。这里有田园牧歌、瓜果飘香的观光农场;荷塘摆渡、泛舟垂钓的海上田园;禅宗圣地、闹市净土的凤凰山;风光旖旎、景色如画的石岩湖;峰峦叠翠、风景秀丽的羊台山;林幽花艳、恍若仙境的桃花源旅游中心;健体强身、舒心悦目的玉律保健温泉;挥杆洒脱、时尚休闲的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使君流连忘返…。更有美味可口的“蚝宴”、“烤乳鸽”以及鲜甜爽口的荔枝、龙眼等各种岭南佳果,令人回味无穷。
H. 安徽历史文化有哪些
安徽历史文化: 文明源头: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省名取安庆府与徽州府名第一字为安徽。安徽因历史上有古皖国和境内的皖山、皖河而简称"皖"。 安徽省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繁昌县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这块土地上。毫州在商代曾为成汤之部,古寿春(今寿县)在春秋战国时曾为楚国首都。
老、庄故里:安徽省是中国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之一,悠久的历史产生出对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学派,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
道家学说: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今安徽涡阳县人)、庄子(今安徽蒙城县人)创立了道家学说,老于主要著作有《道德经》,庄子主要著作有《庄子》。其主要哲学思想是: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以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解释宇庙万物的产生。
天文历法:刘安系汉高祖刘邦之孙,封淮南王。西汉哲学家,主要著作有《淮南子》。他以道家思想的"道"和"阴阳二气"为理论解释四季变化,并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历法,至今仍指导我国农业耕作。刘安在寿县八公山练丹求变,研制出中华美食-豆腐,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食品文化。
理学学说:朱熹,祖籍安徽徽州婺源(今为江西省婺源)。南宋时期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也是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有《资治通鉴纲目》。朱熹以人性有"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之分为定论阐发理学,完善了"二程"理学,并对孔子儒学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
安徽文学:东汉末年由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创立的建安文学,以其现实主义手法和清新的风格,形成建安学派,并对后世五言诗、七言诗产生深远影响。清初桐城人方苞、刘大槐、姚鼐主张散文应宣扬儒家思想,倡导唐宋古文传统,形成桐城文派,在清代文坛产生重大影响。
黄梅之乡:安徽是戏曲之乡,保存着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傩戏"和古老的"目连戏";发源于安徽的徽剧则是京剧的前身之一。 黄梅戏已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安徽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其中以淮河岸边流行的花鼓灯最为有名,被誉为"东方芭蕾"。黄梅戏原系皖鄂交界山区民间流行的采茶小调,经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演出《天仙配》、《女附马》等电影戏剧片,五、六十年代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进入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经新一代艺术家的再创作,并广泛出访欧美、东南亚,黄梅戏已成为中外广受欢迎的大剧种。
名人荟萃:安徽自古人杰地灵,这块土地上曾孕育出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人物。科技方面,主要有在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的方法施行外科技术的东汉医学家华伦,西汉天文历法创始者刘安,中国珠算的集大成者、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现代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中国两弹元勋、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等;文化方面,主要有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庄子,汉末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操、曹丕、曹植,清初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清代戏剧家、徽剧领袖程长庚,现代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著名学者胡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经济方面,主要有清代经济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等;政治、军事方面,主要有春秋时期政治家、经济学家管仲,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周瑜,北宋时期执法如山、为官清廉、被百姓誉为"包青天"的清官包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清朝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李鸿章,中国共产党和新文化运动创始人之一的陈独秀等。
I. 新安所镇的历史人文
新安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公元前109年(西汉元封二年)建立贲古县,设治于新安所一带。公元1508年(明正德三年)在新安所设立守御千户所,驻扎军队,屯田戌边。之后,地名一直沿用新安所。公元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建新安所古城。公元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裁所归蒙自县。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1000多年的军事活动,孕育了新安所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区域内星罗棋布的文化古迹,截至2007年底,有明清历史街道11条、军事遗址5处和古寺庙9座、古民居68座、古墓葬800多座、古石碑23通和古戏台、古商铺、古驿道等众多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新安特色的妆会、洞经、书法、绘画、雕刻、刺绣、诗词、小吃和刘洙、肖崇业历史名人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明清军事政治、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实物见证,比较完整的保存和反映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