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转基因的历史起源
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当时有人惊叹:“人类开始有了一双创造新生物的‘上帝之手’。”随后,“转基因”一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B. 转基因作物的发展历史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任何一种生命体:比如细菌、病毒、昆虫。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植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将大大促进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它在1983年培植出来;直到10年以后,第一种市场化的基因食物才在美国出现,那是一种可以延迟成熟的西红柿。1996年,由这种西红柿食品制造的西红柿饼才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
转基因牛羊、转基因鱼虾、转基因粮食、转基因蔬菜和转基因水果在国内外均已培育成功并已投入食品市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彭于发研究员介绍,全球的转基因作物在问世后的7年中整整增加了40倍,转基因生物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多,其中植物是最普遍的。从1983年研究成功后,转基因作物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直接增长至2003年的6770万公顷,有5大洲18个国家的700万户农户种植,其中转基因大豆已占全部大豆种植的55%,玉米占11%,棉花占21%,油菜占16%,这些作物的国际贸易出口额也在增加。
C. 转基因水稻的发展历程
水稻转基因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才有所突破,人们通过原生质体体系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水稻中,并发展了直接转化法、PEG介导法、电激法和脂质体介导法等水稻转化方法。
20世纪90年代初,根癌农杆菌(Agrobacte— rium tumo咖ciens)转化水稻技术的建立使水稻转化成为一项常规的实用技术,目前绝大多数的水稻转基因事件都是通过此法获得的。
国际水稻所将抗虫基因导入水稻,育成抗二化螟、纵卷叶螟的转基因水稻。
1995年,中国农科院开始Bt抗虫转基因水稻的研发工作。1999年成果通过了农业部的成果鉴定,同年开始中间实验。
2001年,美国批准一种药用型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
2002年,中国农科院Bt抗虫转基因水稻完成环境释放,2003年到2004年进行生产性试验。
2004年,伊朗批准Bt抗虫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
2004年,绿色和平组织曾在湖北展开了对转基因水稻种植的四次调查,并于2005年4月13日发布了《非法转基因水稻污染中国大米》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转基因种植在湖北等地的种植已经非常广泛。该组织同时将调查报告送往农业部。
2005年4月14日,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公布了《关于“转基因水稻污染我国大米”的书面答复材料》,对绿色和平的检测结果“无法认同”,关于报告中所提转基因水稻的种植面积、允许范围、是否违规等问题,农业部将依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湖北农业厅对此事的执法检查结果进行判断和处理。
2005年8月11日,湖北省政府委托省农业厅就“转基因水稻事件”首次发表申明,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武汉禾盛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和华中农大新技术研发公司在承担转基因水稻生产性实验过程中,“擅自扩大制种”,并责成有关单位对其进行处罚。
湖北省农业厅随即对已种植的上万亩转基因水稻进行铲除,并对农民进行每亩约四五百块钱的补助。随后,农业部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加强转基因安全监管工作。
2006年美国批准一种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
2007年5月16日,一种能够表达人类乳汁中常见蛋白的转基因水稻通过美国农业部的批准,开始大规模种植。
2009年12月初,中国生物安全网上公布的“2009年第二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上,出现了一直备受争议的转基因水稻,两个由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抗虫转基因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首次获得农业部为转基因水稻颁发的安全证书,并准予在湖北省进行种植。
D. 转基因的历史起源转基因技术是哪个国家先
美国,科恩是第一个证明转基因存在的,所以一直以科恩的实验作为转基因开始的标志。
E. 论述转基因作物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从表面上看来,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似乎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从1983年以来,生物学家已经知道怎样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这个基因可以来自任何一种生命体:比如细菌、病毒、昆虫。这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人们可以给某种作物植入一种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特性,这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革命,将大大促进作物的质量和产量。世界上第一种基因移植作物是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它在1983年培植出来;直到10年以后,第一种市场化的基因食物才在美国出现,那是一种可以延迟成熟的西红柿。1996年,由这种西红柿食品制造的西红柿饼才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转基因牛羊、转基因鱼虾、转基因粮食、转基因蔬菜和转基因水果在国内外均已培育成功并已投入食品市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彭于发研究员介绍,全球的转基因作物在问世后的7年中整整增加了40倍,转基因生物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为多,其中植物是最普遍的。从1983年研究成功后,转基因作物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直接增长至2003年的6770万公顷,有5大洲18个国家的700万户农户种植,其中转基因大豆已占全部大豆种植的55%,玉米占11%,棉花占21%,油菜占16%,这些作物的国际贸易出口额也在增加。
F. 基因工程的历史大事记
1866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神父根据豌豆杂交实验发现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提出遗传因子概念,并总结出孟德尔遗传定律。
1868年,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发现细胞核内存有酸性和蛋白质两个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后来的所谓的DNA;
1882年,德国胚胎学家瓦尔特弗莱明在研究蝾螈细胞时发现细胞核内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线状物体,也就是后来的染色体;
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提出“基因”这一名词,用以表达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
1944年 3位美国科学家分离出细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并发现DNA是携带生命遗传物质的分子。
1953年,美国生化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宣布他们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础;
1969年 科学家成功分离出第一个基因。
1980年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世界第一个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小鼠。
1983年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世界第一个转基因植物转基因烟草。
1988年 K.Mullis发明了PCR技术。
1990年10月 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4年中科院曾邦哲提出转基因禽类金蛋计划和“输卵管生物反应器(ovict bioreactor)”以及“系统遗传学(system genetics)”等概念、原理、名词和方法等。
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诞生;
1998年 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
1998年12月 一种小线虫完整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工作宣告完成,这是科学家第一次绘出多细胞动物的基因组图谱。
1999年9月 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中国是继美、英、日、德、法之后第6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计划的惟一发展中国家。
1999年12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布,完整破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完整基因序列的测定。
2000年4月6日美国塞莱拉公司宣布破译出一名实验者的完整遗传密码,但遭到不少科学家的质疑。
2000年4月底 中国科学家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
2000年5月8日 德、日等国科学家宣布,已基本完成了人体第21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2000年6月26日 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标志着人类在解读自身“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0年12月14日 美英等国科学家宣布绘出拟南芥基因组的完整图谱,这是人类首次全部破译出一种植物的基因序列。
2001年2月12日 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
科学家首次公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基因信息”。
G. 动物转基因发展历史
[编辑本段]转基因技术的定义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Transgene technology)。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就是基因组中含有外源基因的动物。它是按照预先的设计,通过细胞融合、细胞重组、遗传物质转移、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精子、卵细胞或受精卵,再以生殖工程技术,有可能育成转基因动物。通过生长素基因、多产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虫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基因转移,可能育成生长周期短,产仔、生蛋多和泌乳量高,转基因超级鼠比普通老鼠大约一倍。生产的肉类、皮毛品质与加工性能好,并具有抗病性,已在牛、羊、猪、鸡、鱼等家养动物中取得一定成果。
还可将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工厂(Biofactories),如以转基因小鼠生产凝血因子IX、组织型血纤维溶酶原激活因子(t-PA)、白细胞介素2、α1-抗胰蛋白酶,以转基因绵羊生产人的α1-抗胰蛋白酶,以转基因山羊、奶牛生产LAt-PA,以转基因猪生产人血红蛋白等,这些基因产品具有高效、优质、廉价与相应的人体蛋白具有同样的生物活性,且多随乳汁分泌,便于分离纯化。
但由于转基因动物受遗传镶嵌性和杂合性的影响,其有性生殖后代变异较大,难以形成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品系。因而,尝试从受体动物细胞中分离出线粒体,以外源基因对其进行离体转化,再将转基因线粒体导入受精卵,所发育成的转基因动物雌性个体外培养的卵细胞与任一雄性个体交配或体外人工授精,由于线粒体的细胞质遗传,其有性后代可能全都是转基因个体。
H. 转基因食品的历史,要详细的并且简练
自1997年以来,该地区土地总面积用于种植转基因食品的次数增加了惊人的80个,并突出了产品的知名度,这些食物非常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食品是没有争议所包围。 虽然经历历史上的 转基因食品,你不能不看到,它已经为众多争议周围更多的消息,对于它的好处。在我们周围移动)到它的历史,企图争议看到的发展以及转基因食品(如各种,让我们尝试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实际含义。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由一个适当的定义走,转基因食品是食品加工产品,是从转基因植物和动物。)在本生物体(包括,上述生物是受到遗传的方式来修改它们的DNA变化所作出的具体工程。这涉及到或插入或。缺失基因的 基因工程 一直是一个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主要 生物学 ,并使用相同的食品生产无疑是诱人的。
转基因食品的历史
在转基因食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孟德尔-奥地利的僧侣和植物学家,进行了一项实验,其中他短暂豌豆杂交种豌豆种与高显示一个物种的某些性状的继承其他与此进程。尽管孟德尔被认为是今天的科学遗传学奠基人,他的努力没有承认,直到20世纪。 孟德尔的意见铺平了第一种方式的发展 转基因植物 -烟草植物的抗生素有抗药性的1983年,在。
1983年后的突破,科学家们又花了十年成长的转基因食品首次用于商业用途。 这种转基因作物是由美国加州的公司创建了一个番茄 - Calegne。 番茄新品种 - 这是该公司FlavrSavr命名,是在1994年提供商用。这是基因改造的方式,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期限为它分解后回升到正常相比,西红柿。即使消费者表现出同样的浓厚兴趣,该公司于1997年停止了这样的事实:由于其较长的保质期使该公司盈利减少生产。
一些人士还列举了为制止这种作物生产的实际原因是它要面对竞争,从传统的对应,以及一些生产,该公司遭到了问题。在此同时,另一家欧洲公司制造的,从转基因番茄酱和番茄品种在1996年它在市场上发售。在转基因食品的争论就开始与一些声称这些产品为转基因动物和人类一样有害的科学家。 一个这样的科学家阿帕德泰博士 - 一位匈牙利出生的生物化学家和营养学家,谁透露,他已经注意到这些食物对胃壁的人,他和美联储在1998年转基因马铃薯的老鼠免疫系统的一些不良影响。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相关的一个争议的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 这使群众相信,人类减少了对这一新技术为单纯的豚鼠。虽然这并影响世界的基因改良生产的食品,在某些地区,它并没有带来同样的完全停止。基因研究继续和许多其他食品很快被转基因农作物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该地区土地总面积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生长增加4.2万英亩一十九万九千七点零万英亩到2009年的331。截至今天,美国有一个主要份额占有率分别为转基因食品生产达百分之45的世界巴西生产,其次是阿根廷和16和百分之15的世界。
这是一个在过去十五年的历史短,但争议的基因在转基因工程食品的聚光灯一直保持这个概念。即使在今天,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和以往一样的很大一部分信贷这正好冲突研究 转基因食品的优势和风险 和他们夸大的结果。在当天结束的,有没有具体的理由说这些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害,我们还是没有,因此它是明智的评估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并选择安全的出路-即使这意味着弃权从他们的消费。
(求推荐)
I. 转基因技术尽管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却发展迅猛
转基因技术依据分子生物学原理,通过基因提取、基因重组、人工专选育等技术,可以创造属出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个体。该项技术尽管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却发展迅猛,已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且在十多年前开始商业化;但该技术本身在精确性,、安全性等方面仍存在问题。为此,支持派和反对派各持一端,互不相让,疑惑重重,转基因技术的深入研究和推广道路漫长。
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就会对转基因技术产生不同的认识。存在差异是正常的。
人的认识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制约,使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存在疑惑是必然的。
实践发展的需要: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商业化应用,要求人们深入研究,揭示基因本质、探讨技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问题,以获得正确的认识,更有效地指导实践。
认识发展的需要:转基因技术在发展中认识不一致,同时存在精确性和安全性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进一步检验和发展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