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艾滋病发展历史

艾滋病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8 06:37:35

1. 艾滋病的流行病历史

艾滋病自1981年发现患者,95%以上在发展中国家常见,次撒哈拉非洲是当前流回行最严重的地区,流行危答机持续增长,非洲南部一些地区的孕妇HIV感染率超过30%,亚太地区HIV携带者总数超过720万表现为局部地区流行严重。~~~~
......~

2. 艾滋病最早是从哪里来的

生物书上似乎说过,最早在猩猩身上发现,最早在人体发现是在美国

3. 历史上第一例艾滋病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第一例艾滋病什么时候发现已无从考究,但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是在1981年。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3)艾滋病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艾滋病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要从它的传播途径,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最基本的防范。

艾滋病从切断传染源来讲是不现实的,不能说患有艾滋病就隔离起来,而且它的传播途径也不是通过日常的接触就能传染的。

保护易感人群,就像比如我们得了麻疹水痘,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接种过麻疹疫苗了,所以你即使在接触麻疹的患者,可能得麻疹的概率就很低。

艾滋病不一样,直到现在也没有有效的疫苗被研制出来,由于这种病毒的特殊性,所以这一点也被排除掉了所以关键点就在中间,切断传播途径,那就要从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下手了。

血液传播,我们要严格的国家管理血源,避免针具的交换,不要吸毒;母婴传播,要尽早的发现母亲是HIV阳性,生孩子的话要去正规的传染病医院做母婴阻断;性传播避免性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艾滋病

4. 爱滋病的起源

科学家试解爱滋病起源之谜

来源:《中国保健》时间: 2003-10-30

据BBC报道,科学家们周一(9月11日)在伦敦开会,试图确定爱滋病和导致爱滋病的人体免疫缺损病毒的出现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所致。
与会代表将进行辩论的是一个推测:爱滋病病毒可能是五十年代在非洲进行小儿麻痹症疫苗试验时,从猴子身上传给人类的。
科学家们的辩论可能会导致一个可怕的结论:在非洲造成极大破坏且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爱滋病的出现,并不是一次偶然的意外,而是科学实验中的过错这个人为因素造成的。
疑云重重
虽然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爱滋病病毒很可能是从黑猩猩身上传给人类的,但没有人能真正解释,为什么人类同猴子过去数十年来一直密切地生活在一起,却直到二十世纪末才出现这种致命的传染病。
相信小儿麻痹症疫苗试验为病源之说的人谴责五十年代末期在刚果和其它中非国家进行的疫苗测试。
他们怀疑科学家在进行试验时,使用了感染上一种叫SIV病毒的黑猩猩的肌体组织。SIV病毒同造成人类爱滋病的病毒十分接近。
这些人最强的论据是,爱滋病最初只在那些使用这种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地方爆发。
难以定论
研究这种疫苗的科学家们否认曾经使用黑猩猩的肌体组织,并已经把一些剩余的疫苗样本送去作独立检验。
然而,即使检验结果出来了,也不表示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就此可以平息。
如果样本含有黑猩猩的肌体组织,或者SIV病毒,就意味着爱滋病的出现要归咎于那种小儿麻痹症疫苗。
如果样本不含黑猩猩肌体组织或SIV的成份,也只能证明这些样本没有受到病毒的感染,却并不代表其它样本也是如此。

5. 艾滋病治疗的发展历史分为几个阶段

目前也就上述四格阶段
现在国内在CD4低于350之后国家提供免费的抗病毒药回物治疗
也就是鸡尾答酒疗法,就是用不同的抗病毒药物组合进行治疗,目前主要的用到的一些药物有齐多夫定,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依非韦伦,替诺福韦等等,会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方案使用。
同时还会用到一些免疫调节治疗药物白细胞介素-2和丙种蛋白等都具有增强免疫功能,但一般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后才会使用。
另外还会用到一些,针对各种机会性感染和合并感染用药,包括抗病毒类感染药物、抗细菌感染用药、抗真菌类药物、抗原虫类抗生素。
在中医药治疗方面,国内也取得一些不错的经验,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各种并发症,如腹泻、皮肤瘙痒、发热、皮肤溃疡等有较明显的效果。中医药在退热,减轻乏力、咳嗽、腹泻等症状以及增加体重方面均有一定效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批准生产的中药新药——唐草片。用于这方面的治疗

6. 艾滋病的历史

艾滋病日的概念来源于1988年,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

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

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199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运动”,使艾滋病防治宣传贯穿全年。

(6)艾滋病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设立目的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

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7. 艾滋病是怎么起源的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

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7)艾滋病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艾滋病

8. 世界艾滋病日的历史起源

艾滋病日的概念来源于1988年。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版短30多年间,权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

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

199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运动”,使艾滋病防治宣传贯穿全年。

(8)艾滋病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绸带标志的意义: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9. 艾滋病是怎么传入中国的

1985年6月初,八达岭长城景致迷人,游人如织。美籍阿根廷旅游者阿斯克墨西纳来到这里,实现了他的一大愿望。但正当他兴致勃勃,举步攀登时,突然晕倒在地。事后,由于病情发展,他被迫走进协和医院就诊。

尽管中国医生对阿斯克墨西纳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治疗,但病人还是很快就死于重症肺部感染和呼吸循环衰竭。其间,经与其在美国的家人联系,才知道此人有同性恋史,在美国已确诊为艾滋病。这次到中国旅行是他早有准备的一次绝命之旅。

由于阿斯克墨西纳之死给中国带来了艾滋病的阴影,我国开始制定一系列措施,努力控制外来传染的可能。但国外艾滋病猖獗,日胜一日,来华外国人中的病毒感染者和发病者不断增多,增加了传入的机会。

10. 艾滋病的发展史

艾滋病是1981年在美国首先被发现的。 1981年6月到8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陆续接到了96例男性同性恋者患卡波氏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报告。这些人年龄16-51岁,平均39岁,多数人伴有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隐球菌、弓形体等机会性感染,同时还有细胞免疫功 能的缺陷。而在1970-1979年近10年的时间内没有发现一例50岁以下男性卡波氏肉瘤, 1961-1979年近20年时间内纽约大学医院也只发现了3例。卡波氏肉瘤是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恶性肿瘤,表现为皮损和慢性病程,很少死亡。而当时发现的卡波氏肉瘤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病死率高达20%,多数病例是在出现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后,通过淋巴结活检而诊断的,与以往的卡波氏肉瘤病情迥异。卡氏肺囊虫肺炎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也十分罕见。这种卡波氏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多发的现象使人们感到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1981年6月至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一共收到了593例卡波氏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报告,并发现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上升,平均每半年增加一倍。1982年9月24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licierlcySyndrom,AIDS,艾滋病)的概念,指出艾滋病是不明原因的细胞免疫缺陷所导致的卡波氏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其他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在美国,这种疾病最主要的危险人群是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静脉注射毒品者、血友病病人和艾滋病患者的性伴等。科学家们推测可以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交换而传播的传染性因子是导致艾滋病流行的原因。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Montagnier教授在一名患淋巴瘤的男性同性恋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出一种病毒,并将其定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同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Gallo教授从艾滋病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II型(HTLV-III)。几乎是在同时,美国加州大学的Levy教授也从艾滋病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艾滋病相关病毒(ARV)。198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和病毒分类学会将上述LAV/HTLV-III /ARV统一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又可称为艾滋病病毒。www.aids-99.com

阅读全文

与艾滋病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