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

发布时间:2021-02-08 02:11:54

1. 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广州的历史

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

1、文学

东汉,广州汉议郎学者杨孚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地区性的物产专著《异物志》,是广东最早著书立说的学者。

宋代,珠三角成为岭南文学中心,广州的崔与之、李昴英是有全国影响的人物,崔与之更是开岭南宋词之始。

明代,广州以南园前五子、南园后五子诗社为代表的文人社团盛行,代表人物有孙蕡、黄哲、欧大任、梁有誉、黎民表、吴旦、李时行、邝露、陈子壮、黎遂球等。

清代,广州出现了以“岭南三大家”和“岭南七子”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包括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程可则、王邦畿、方殿元、方还、方朝、张维屏、梁鼎芬等,使岭南诗坛与中原、江浙诗坛三足鼎立。“岭南三大家”的诗作在清代诗坛享有极高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居于重要地位。

2、绘画

岭南画坛从明清起有较大发展,人才辈出,广州有林良、颜宗、何浩、张誉、黎简、谢兰生、罗天池、居巢、居廉、苏六朋、陈璞等。

20世纪初,在广东产生了“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均为番禺人。他们在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着重写生,章法、笔墨不落陈套,色彩鲜艳,学者甚众,与京津派、海派三足鼎立,成为20世纪主宰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之一。

代表人物有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卢传远、何香凝、方人定、伍嘉陵、黄独峰、司徒奇、何磊、黎葛民、黄幻吾、黄少强、陈凝丹等。另外通草画是19世纪起源于广州的一种绘画艺术。

3、工艺

“三雕一彩一绣”是广州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代表,即广州象牙雕刻、广州玉雕、广州木雕、广彩、广绣。

广雕还包括广州榄雕、石雕、砖雕、骨雕、贝雕等。清代以来,广州工匠根据西方客户的要求,选择各种名贵材料,精镂细刻,形成了新颖、生动逼真、精巧细腻的广雕艺术品,更成为朝廷贡品,故宫博物院均有收藏,代表人物有陈祖章、翁昭、翁荣标、李定宁等。

广彩是广州特有的釉上彩瓷工艺品,已有300多年历史。作为外销瓷,广彩在清代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有“世界官窑”之称,欧洲许多国家的皇室用瓷都是广彩瓷品。

广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唐代成为朝廷贡品,到明代中期已扬名海外,18世纪风靡了英国皇家及上流社会,英、法、德、美各国博物馆均有收藏,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有不少广绣的优秀作品。

4、园林

在18至19世纪初期,广州海珠区、西关一带曾涌现出由十三行商人兴建的规模宏大、雍容华丽的私家园林,包括潘家花园、伍家花园、海山仙馆在内的众多名园,被称为“行商庭园”。它们不仅是岭南园林的巅峰之作,还引发了清代时期欧洲各国模仿“中国式”园林的盛况。

广州现存的清代古典式岭南园林有余荫山房,是岭南四大园林之一。

5、民俗

广州迎春花市在南汉时就已有之,到19世纪中叶,花市例定在除夕前几天举行,花木涌入城市,十里长街,市民结伴“行花街”,热闹非凡,越办越旺,发展到珠江三角洲的许多城市都有此俗。

广州民俗还有飘色、醒狮、龙狮、鳌鱼舞、黄阁麒麟舞、市桥水色、鱼灯、乞巧、凤舞、八音锣鼓、木鱼书、龙舟、北帝诞、生菜会、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等。

(1)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扩展阅读:

广州,简称“穗”,别称羊城、花城,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所在地,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

广州是广府文化的辐射中心,从公元三世纪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广州市

2. 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有几大主题分别是什么

来源: 广州日报 昨日下午召开的广州市规划委员会今年第一次会议上,历时5年,经过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多次论证,广州市规划部门反复斟酌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方案首次公开。记者了解到,广州今后将越秀路至江湾大桥共20.39平方公里的封闭环状地区列为历史城区范围,对西关骑楼等广州典型骑楼分为四大区重点保护,新增的13个历史文化街区历史价值不亚于现有历史文化街。方案刚公布,立即引起了众委员的热议,他们强调,保护历史城区,也应合理利用。广州市规划局负责人表示,该方案还不是最终结果,还需进一步修改完善。 广州历史文化将分八大主题 据介绍,1982年广州市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广州市政府公布了第一批1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和21片内部控制历史文化保护区。从2003年8月开始,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就开始了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7年11月提交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最终成果,昨日正式提交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并首次公开。 记者从部分公开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中了解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八大保护主题分别为历史悠久古都城、岭南中心文化城、丝绸海路港口城、革命策源英雄城、田园风光山水城、千年发展商业城、改革开放前沿城、全国著名华侨城。通过保护,广州将形成“八个主题区域”:莲花山自然人文主题区域、从化市历史村镇主题区域、沙湾镇岭南市镇主题区域、黄埔港丝绸海路主题区域、先烈路革命史迹主题区域、三元里鸦片战争主题区域、长洲岛军校史迹主题区域、沿珠江工业旧址主题区域。 广州典型骑楼分四个区来保护 据介绍,全市共划定48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其中在历史城区内划定22片,历史城区外的市域范围内划定26片。 新增的13片历史文化街区绝大部分紧邻已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形成合理的保护体系,基本涵盖广州三大历史区域的重要地段。新增的13片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价值并不亚于已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五仙观-怀圣寺-六榕寺、华林寺、海珠南-长堤等历史文化街区,既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又有比较完整的近代街区;宝源路、多宝路、宝华路、和平中、光复南、文德南、洪德巷等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密集典型,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 在此次规划中,特别强调对骑楼的保护,广州典型骑楼街分为4个区加以保护,第一个区为大新路-海珠南路骑楼区,第二个区为西关骑楼区,第三个区为北京路-万福路骑楼区,第四个区为同福路-南华路骑楼区。 首次公开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引起了规划委员会委员的激烈讨论。有委员提出,该规划在历史文化遗产所列的7个重点区域中遗漏了越秀区,“越秀区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该委员认为,应该具体介绍历史文化遗产在越秀区分布的特征。

3. 广州文化遗产有哪些

广州名城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线,在这些风景线上集中了广州主要的著名自然、文化遗产,是自然风光线、文化风景线,也是广州旅游的主要景观线。

广州的镇海之楼与镇城之石
被称为广州主山的越秀山有座雄伟壮观的镇海楼,又叫望海楼,因楼高五层,谷称五层楼,高28米,为全国最大的镇海楼。明朝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为“压紫云黄气之异者”,奏请朝庭批准,于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把广州城墙扩展至越秀山时,建筑了镇海楼,说是“雄镇海疆”,又可以“壮三城之观瞻”。所以,它既是城防建筑,又是风水楼。明以前,广州出现过三朝十帝,自建镇海楼后,再也没出现过地方皇帝和心怀异志的乱臣贼子。“东南霸气散如烟”,“楼外关河尽汉封”了。正如胡汉民说:“层楼晚望,白云仍是汉时秋”。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镇海楼历史上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重建,不下十余次。据说每修一次,广州就发展一次。人们说其“楼冠全城”。清人屈大均说,“虽黄鹤、岳阳莫能过之。”《羊城古钞》说它“辉煌壮丽,为岭南第一胜览”。《广东通志》和《南海县志》认为,“岭南奇观,此为最然”,“实为五岭以南第一楼也。”历史以来,直到今天都被推崇备至。历来古籍记载不漏,并留下很多诗咏和文章,为到广州的国内外旅游者必看之景点。

从风景名胜的角度看,越秀山是广州的主山,而镇海楼则是广州的第一景,600年威镇岭南,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因这里是“高踞仙城最上头”(丘逢甲语),可以“风起云飞揽九州”(康有为语),“飞楼重得壮南藩,下瞰群峰控北门。江海绕阑天势尽,溪山如掌霸图存”,不仅可以体味古代王者之霸气,而且还可以尽览广州山水城市之胜境,欣尝“一泓珠海抱城流”的美丽风光。

镇海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到这里可参观广州建城二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展览。顶楼正面悬挂着两广总督彭玉麟所撰的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头摩霄,目空古今;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依栏看剑,泪洒英雄。”几分霸气,几多悲壮,十分脍灸人口。

镇海楼历史上曾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而闻名中外。

广州不但有镇海之楼,还有镇城之石,就是海珠石。

古代珠江河面宽阔达3000米(今天最窄处只有100多米),烟波浩渺,称为小海,故有镇海楼之名。广州还有镇城之石,就是古代珠江河中的海珠石。由河沙冲积,河床淤塞,至本世纪初,已与北岸连接,20世纪30年代修筑长堤马路时已完全埋在地下,建设了高楼大厦。今年初开挖市政工程时,被挖出来,重见天日。专家们紧急呼吁保护海珠石!市政府已决定将已显露的部分(30-60米)保护起来,供市民和旅游者参观。

古代,屹立江中的海珠石,又叫海珠岛,以镇城之石出名。“神人驱石立,涌出水晶”(明·伦以诜语)。明代梁储《海珠石》诗云:“是谁驱石到江心,天为羊城镇古会。”说这是广州的镇城之石。岛上有慈度寺(又叫海珠慈度寺,建于南汉)、文溪祠、海珠炮台,民国初年辟为海珠公园,为历史上著名的旅游圣地,龙舟竞渡之地。

传说海珠石为异域商人遗珠所化,所以又叫走珠石。清人郑惠南有《海珠石》诗云:“贾胡手持摩尼珠,失手飞珠入东海。宝物通灵莫能秘,陆离夜夜吐光彩。卷白浮出明珠园,珠女珠儿不敢采。”实是一块巨大的白垩纪红色砂砾构成的大礁石,其位置在今沿江西路永安堂至爱群大厦一带,长130多米,宽50多米,因长期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水光波映,闪闪发亮。海揣在游海珠寺时作了一首游览口占云:“南海丽龙不爱珠,水心擎出夜明孤”,说海珠石晚上也会发光。又因珠江潮汐变化而似浮在海上,非常漂亮。明代诗人梁乔升说:“兀然一石江心浮,撞破红潮两道流。”多么动感的关景!

海珠石又因为南宋著名诗人李昴英(又名文溪)在这里读书而出名。岛上修有文溪祠,著有《文溪存稿》。他是广州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历任大学博士、校书郎、吏部侍郎等职。所以有人说在文溪祠读书可以中状元。

海珠石(岛)是宋代、明代羊城八景“珠江秋月(色)”和“珠江静澜”的核心景点,历代有关诗咏达50多首。

古城传统中轴线

古城传统中轴线,是从越秀山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常委会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海珠广场至海珠桥,全长约5公里的古城区城市传统中轴线。是从南越国赵佗建越王台、越王宫、越王井开始,南汉时期有呼鸾道、游台,明代有观音阁、镇海楼,从越秀山至人民公园、起义路一带,元、明、清、民国直至解放后都是官府衙门重地,历经二千多年逐步形成的,在民国时期建筑了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大楼、海珠桥四个标志建筑后基本定型。

清人陈恭尹用“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来形容广州城的山川形胜,其所说的“峰在地”就是越秀山,“水浮天”就是珠江(古代称海,文革前广州市民从河北到河南过渡还叫过海)。有专家形容这条中轴线是“一条扁担挑起山和水”,充分说明这条中轴线的历史份量。

中山纪念堂是我国最大的纪念会堂(有5000个座位),也是世界著名的中西合璧的传统大屋顶建筑,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和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想照样建一个,都没有搞成。纪念堂为红柱黄墙蓝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八角亭式顶盖。堂顶为玻璃镶嵌的园形大吊顶,几十米跨度不见一柱,通风音响一流。顶部的金鼎高达4米,贴金片36166张,重1.8公斤。整个外型庄严雄伟,堪称建筑艺术之杰作。

传统中轴线有四多:文物古迹多,著名建筑多,古树名木多,专业购物街多,文化含金量很高,是广州名城的一条千年文化轴线。她既是一条山水相连自然风光线,也是一条雄伟壮观的景观轴线,是广州首选的旅游风景线。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城市传统中轴线景观带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其建筑形式、体量、高度和风格,必须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市规划局正在制定保护性的控制规划。

天河新城市中轴线

新城市中轴线是天河新城区和珠江新城建设后规划建设的新发展区的中轴线,北起瘦狗岭,经火车东站(广场)、中信大厦(80层)、天河体育中心、海心沙岛,跨过珠江至琶州塔、洛溪新客运港口的新城区中轴线。天河路以北以中信广场和中国市长大厦、大都会广场为标志的建筑、绿化景观,已经形成,这一带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群和绿化广场显示出广州新城市中心的现代都市风貌。她与古城区传统中轴线相比是不同风格和特色风貌,反映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美好前景,是广州发展都市旅游的最吸引旅游者的美丽景观。目前,附近天河路一带的天河城、宏城广场和广州购书中心已形成人气很旺的购物旅游区,附近的一号线地铁站是最旺的地铁站之一。

白云山、越秀山绿色风景线

白云山被称为广州的“绿肺”,是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古树参天,交通方便,是著名的旅游圣地。由30多个山峰组成,主峰摩星岭海拔382.3米,为全山最高点,是每年重阳节市民登高的热点,这里可俯瞰广州全景,新城、古城、南到珠江、北至白云机场,尽收眼底。

越秀山在50年代已辟为公园,是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三个人工湖的水面积6.69万平方米。

白云山、越秀山在市中心区的北廓,东西绵延数十里,古人称为“青山半入城”,是一条非常美丽的绿色风景线。它不但自然景观漂亮,而且对广州市区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环境幽静雅致,空气清新,是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也是广州旅游的最大、最好的旅游点,每年接待的国内旅游者达1000多万人次。

这条绿色风景线的文化品位很高,独具特色。

一是历史悠久。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自秦汉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二是传说故事多。如秦始皇、安期生的传说。

三是文物古迹多。秦汉以来,越王井、呼鸾道、镇海楼、古之楚亭、白云仙馆、九龙泉、天南第一峰牌坊,以及众多的古墓葬和名人遗迹、遗址等。

四是宗教寺庙多。如三元宫、景泰寺、明珠楼、能仁寺、双溪寺等。历史上仅白云山就有13个寺庙。

五是各具特色的公园旅游点多。如越秀公园、麓湖公园、雕塑公园、云台花园、山顶公园、山北公国等。

六是历代羊城八景多,共有11景。

珠江风光旅游线

珠江是广州人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建设了美丽的广州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岭南文化。

珠江广州河段风光旖旎,两岸的文物古迹和特色建筑很多。如石门风景区,沙面风景区的欧洲风格建筑群,粤海关大钟楼、邮政局大楼、南方大厦、爱群大厦、永安堂、江湾新城建筑群、孙中山大元帅府、琶洲塔、赤岗塔、黄埔军校、长洲要塞、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波罗庙、莲花塔、下横档岛、虎门炮台、南沙炮台、龙穴岛风光等。

从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到永安堂一带被称为广州的“外滩”,历来都是广州的标志。广州的几大银行总部和宾馆、饭店、戏院、百货点相当多,市有关部门拟把这里建成休闲步行街。

珠江广州河段70多公里,有11座各具特色的跨江大桥,有许多江心岛,其中最大的河南岛有90多平方公里,这里河叉纵横,果林飘香。新滘的万亩果园,被称为广州的“南肺”。

现在,前航道已被辟为旅游航道。近年来,市政府投资数亿元整治珠江提岸,设置灯饰,进行绿化和景观建设,已初步展现了两岸的新美景,这里将建成广州的“塞纳河”。两岸的地盘建筑商大做江景楼盘广告,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珠江夜游是广州的热点旅游线之一。

南越国古都文化风景线

自80年代以来,广州先后发现了西汉南越王墓、南越王宫署遗址的地下石构建筑、南越国御花园和南越国宫殿遗址,是岭南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分别被列为全国五大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些二千多年前的南越国时期的文物,内容非常丰富,许多为广州及我国首次发现,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

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岗山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文帝”赵昧的陵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的一座西汉前期彩绘壁画石室墓,《考古学年鉴》定为当年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如“文帝行玺”金印、丝缕玉衣等,还有15个殉人。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开发、城市物质文化发展、南越国历史都有重要价值,墓地现在已建成“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1995年以来陆续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到儿童公园一带发现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水榭、御花园和宫殿遗址,反映了当时王宫的物质生活和社会文化情况,特别是地下石构建筑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媲美罗马古城。御花园则是我国首例宫苑实例。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目前,忠佑大街到北京路财厅前一带4.8万平方米的地方已列为文化保护区,儿童公园将搬迁,继续进行地下挖掘。市政府已决定在这里建立南越国博物馆。专家们预测不久的将来,还将会给市民一个惊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土的海外泊来品文物,如银盒、玻璃碗、象牙、玛瑙、铜薰炉、银币等,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物证,说明广州在秦汉时期已和海外通商,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早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证明。

先烈路近现代革命风景线

广州,是我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洪秀全在这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康有为在广州举办“万木草堂”培养了一批维新运动的革命骨干人才;黄埔军校师生在这里举行东征和北伐;孙中山在广州领导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起义,并在这里三次建立革命政权;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震惊中外的革命事件,产生了一批革命英雄人物,留下了一批革命纪念建筑和遗址,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在先烈路,有10多处近现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是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其中最著名的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国、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陵园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我在1959年到中山大学读书的时候,到广州第一个要看的地方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因为在读小学时就学习过。这个地方已辟为黄花岗公园,是革命圣地,也是广州主要的旅游点,每年接待的游客很多,仅是国外旅游者就有30多万人次,特别是海外侨胞来广州,都要去黄花岗瞻仰烈士墓,敬献花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先烈中路,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11年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广州发动起义,攻打两广总督府而壮烈牺牲的七十二位烈士墓园。1912年广东军政府拨款始建,1919年海外华侨募款建设了墓亭、纪功坊、月台、四方塘等建筑,以后又增建了黄花亭、西亭、正门。1954年又一次扩建,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庄严肃穆,绿树成萌,满园黄花的纪念性公园。正门是凯旋式的大门楼,门额上刻有孙中山手书的“浩气长存”金色大字。内有230米的墓道、泮池、石拱桥、七十二烈士墓碑、“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还有孙中山亲植青松和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黄花浩气。

十九路军陵园占地5.2万平方米。始建于1928年,主要建筑有花岗石的凯旋门、罗马园柱形纪念碑和半园形柱廊、门亭、英雄题名碑、抗日亭、蔡廷锴、蒋光鼐墓、将士墓、战士墓、先烈纪念馆、浮雕墙和展览馆等。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先烈南路和东风路交界处。正门刻有周恩来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八个大字。广州起义纪念碑刻有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陵园中心为烈士墓包,护墙刻有朱德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还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四烈士墓、叶剑英碑和广东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红陵旭日”为羊城八景之先烈一。

先烈路上还有邓荫楠墓、兴中会坟场、张民达墓、邓仲元墓、朱执信墓、史坚如墓等。

在一条几公里的路上有那么多的陵园、英雄墓和纪念建筑,是全国少有的,这是一条内涵非常丰富的革命文化风景线。

宗教文化风景线

在城市传统中轴线西侧有一条宗教文化风景线,从解放北路——六榕路一一光孝路一一光塔路——一德路有三元宫、六榕寺、光孝寺、光孝堂、,怀圣寺、五仙观,、石室圣心堂等五个宗教的七个寺庙和清真先贤古墓等八个宗教文化旅游点,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特别是佛教、道教的游客很多,人气鼎盛。

清真先贤古墓位于解放北路兰圃西侧,为唐代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阿布·宛葛素来华传教在广州逝世后的墓地,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古墓,被国际穆斯林视为圣地。墓园四周用青砖高墙围绕,内作庭园式布局,有敞口厅和拜堂等建筑。附近还有历代知名的伊斯教徒墓地。每年来广州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阿拉伯商人及其他来访的阿拉伯朋友都要前往朝拜。

三元宫。位于应元路,其前身是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建的赵岗院,唐代改称悟性寺,明万历年间改名三元宫(道教以天、池、水为三元),是广州现存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寺庙。宗教哲学思想家和科学家葛洪曾到此修道。三元宫的建筑风格独特。每逢初一、十五人气甚旺。

六榕寺。位于六榕路。始创于南朝刘宋年间,初名宝庄严寺,北宋时改名净慧寺。苏东坡到此游览,见寺内有六棵榕树,便题写“六榕”二字,后人便称六榕寺。内有建于梁大同年间的六榕塔,八角九级(内17层),高57.6米,珠栏碧瓦,丹珠红墙。内藏昙裕法师从海外带回的佛舍利。南有碑廊,有一批珍贵文物。六榕花塔为广州标志的旅游景观之一。

光孝寺。位于光孝路,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寺址初为南越王赵建德王府,后建为制止寺,南宋后称光孝寺。社会流传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说法,说明光孝寺历史之悠久。禅宗六祖惠能于公元676年(唐仪凤元年)在此削发受戒,建有瘗发塔、六祖殿以为纪念。寺内还有我国最早的东、西铁塔(铸于南汉,又名千佛塔)和诃子树,闻名中外。光孝菩提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路还有基督教光孝堂。

惠福西路有五仙观,建于明代,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内有五仙人拇扯和五羊塑像,为广州之别称羊城的起源地。还有建于明代的岭南第一楼。明、清二代,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一德路有圣心堂(俗名石室),是广州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全国最大的哥德式石构建筑物,高58.5米,历时25年建成。

4. 广州的历史有哪些

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专一直是属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5. 广州在什么时候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88 第一批

6. 广州有什么历史文化

文化艺术
岭南文化
广州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名胜古迹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镇海楼、六榕寺、南海神庙、五仙观、怀圣寺、陈家祠、圣心堂、三元宫等,都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见证。 广州,融汇中外文化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岭南盆景、广东音乐、粤剧、粤菜、粤语以及城市景观、生活习俗等,都体现了岭南文化的风格。

行花街
广州又叫花城,广州人爱花。有钱人家几千上万元一盆的进口花卉也会买上几盆。普通人家也要岁朝清供一盆金橘、几株水仙,一枝梅花。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传统,也是广州市民的重头戏。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开始,除夕达高潮便结府都要花大力气予以布置。花市开市后,华灯初上时(实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8、9点钟后人如潮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行花街嘈杂拥挤,难免磕磕碰碰,但人们全都彬彬有礼,格外谦让与宽容,满脸都是笑意和喜悦。一般前几天多为外省人,因为绝大多数外省人要看央视年欢晚会。年三十逛完花市后常常去叹夜茶,花市鲜花争奇斗艳,品种繁多。
行花街顾名思义主要是逛和欣赏,买肯定要买一点,可多可少,以示吉祥如意。所以,情侣们双双穿梭花市最多也就买一两枝玫瑰、银柳、百合;而家庭多选择传统的本地金桔、富贵竹、桃花、发财树、红运当头等。

西关小姐与东山少爷
西关在老广州城的西门以外,东山则在东门以外,两者遥遥相对。历史上,两地形成的文化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西关地势低洼,水乡泽国,河涌如网,人口稠密,是繁华闹市区。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为官家子弟。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东山少爷”就是由此而来;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这里的女孩子是地道的大家闺秀,她们纤细的身段,软软的粤语,受过良好教育,有的还会些手工,尊敬长辈,拥有中国的传统美德。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

骑楼—建筑风格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西洋建筑的移入、传统建筑的复兴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若干阶段。西洋建筑在广州便有了以下类型,如天主教圣心堂(石室)一类的宗教建筑;如广州邮务管理局大楼、粤海关大楼、市府大楼、省财政厅大楼、省总工会大楼一类的公共建筑;如西关大屋、竹筒屋以及东山花园洋房、小洋楼一类的住宅民居建筑;如中山纪念堂、海员亭一类的纪念性建筑;还有如爱群大厦、南方大厦、市银行大楼、省银行大楼、新亚大酒店以及遍布广州各主要商业街道(骑楼商业街)的商业骑楼建筑。其实,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的。皆因商业建筑中的"骑楼"部分是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联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可达几百米乃至一两千米以上。广州有"五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之说,因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广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均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上世纪60年代以后,广州新建的商业街区已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

西关古老大屋
西关,是老广州人对市中心荔湾区内北起西村,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这一带的称呼,这里古时位于广州城的西门外。这一带有许多典型的传统旧屋,人称“西关古老大屋”。 这些老屋过去多是豪门富商的住宅,高大明亮,厅堂结合,装饰精美。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这种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卷等,有通风、防火、排水、采光、晒晾、交通、栽种花木等功能。 西关古老大屋现存数量已从清末民初鼎盛时期的800多间变成不到100间,其中较值得参观的有十三甫正街15号的大屋。

曲艺戏剧
著名编剧唐涤生主条目:粤曲、粤剧、南音和咸水歌
粤剧,源自南戏,广泛流传于两广、港澳和海外华人社区,在广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清朝解禁粤剧后,粤剧艺人在广州黄沙成立八和会馆,此后广州逐渐成为粤剧活动的中心之一,民国时期达到繁盛的顶峰,并且内战时一批粤剧艺人迁往香港。建国后一度由于文革受到摧残,但改革开放后再次得到重视,重新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蓬勃发展。
在广州的粤剧著名剧目有:《帝女花》、《紫钗记》、《牡丹亭惊梦》、《双仙拜月亭》《再世红梅记》、《蝶影红梨记》、《香罗冢》、《红了樱桃碎了心》、《血染海棠红》等。广州历来的粤剧剧团有觉先声剧团、广东省粤剧团、广州粤剧团、广州红豆粤剧团等等,而粤剧名伶有:薛觉先、马师曾、靓次伯、梁醒波、新马师曾、芳艳芬、红线女、郎筠玉、罗品超等。

7.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名城保护纳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名城保护项目所需资金,由本级人民政府按实际需要给予安排。

8. 广州的历史

广州历史文化

--------------------------------------------------------------------------------

广州是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揭开广州人文史的初页。据史书记载,在周朝时,这里的“百越”人民和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来往,特建“楚庭”来纪念这种友谊,现在越秀山有“古之楚庭”牌坊。“楚庭”是广州最早的名字。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南海尉任嚣在此筑番禺城(俗称任嚣城),为广州信史记载的建城始,距今已有2213年。秦末汉初,赵佗在岭南建南越国,定都番禺,奠定了广州在岭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南汉、南明两个封建王朝也在此建都。

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吴国孙权划交州东部另设广州,即交广分治。广州之名取自原交州州治广信的“广”字,州治迁到番禺,广州由此得名。广州又叫“羊城”、“穗城”,因四季花开不败故称“花城”。传说古代有5位仙人,骑着五色仙羊,羊衔谷穗,降临“楚庭”,把谷穗赠与百姓,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今天,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便是广州的象征。

广州是秦汉繁荣都会。在世界历史名城中,除古罗马、雅典等少数几个城市外,巴黎、伦敦、莫斯科等名城均比广州年轻。广州自秦汉起至明清20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早在汉代时,中国船队从广州出发,已远航至东南亚和南亚诸国;唐宋时期,广州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还首设全国第一个管理外贸的机构,委任市舶使;是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明清时期,广州更是特殊开放的口岸,一段较长时间曾是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城市。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和从未关闭过的贸易通商口岸,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广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近代史上有三元里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抗英斗争,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封建统治的辛亥起义(即黄花岗起义),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广州起义。所以,广州既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又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英雄城市。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政权。毛泽东在这里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

广州历代名人辈出,代代相传。秦朝任嚣,汉朝赵佗,清朝学者屈大均,思想政治家康有为、梁启超,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推翻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孙中山等,他们为广州名城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广州名城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线,在这些风景线上集中了广州主要的著名自然、文化遗产,是自然风光线、文化风景线,也是广州旅游的主要景观线。

广州的镇海之楼与镇城之石
被称为广州主山的越秀山有座雄伟壮观的镇海楼,又叫望海楼,因楼高五层,谷称五层楼,高28米,为全国最大的镇海楼。明朝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为“压紫云黄气之异者”,奏请朝庭批准,于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把广州城墙扩展至越秀山时,建筑了镇海楼,说是“雄镇海疆”,又可以“壮三城之观瞻”。所以,它既是城防建筑,又是风水楼。明以前,广州出现过三朝十帝,自建镇海楼后,再也没出现过地方皇帝和心怀异志的乱臣贼子。“东南霸气散如烟”,“楼外关河尽汉封”了。正如胡汉民说:“层楼晚望,白云仍是汉时秋”。

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镇海楼历史上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重建,不下十余次。据说每修一次,广州就发展一次。人们说其“楼冠全城”。清人屈大均说,“虽黄鹤、岳阳莫能过之。”《羊城古钞》说它“辉煌壮丽,为岭南第一胜览”。《广东通志》和《南海县志》认为,“岭南奇观,此为最然”,“实为五岭以南第一楼也。”历史以来,直到今天都被推崇备至。历来古籍记载不漏,并留下很多诗咏和文章,为到广州的国内外旅游者必看之景点。

从风景名胜的角度看,越秀山是广州的主山,而镇海楼则是广州的第一景,600年威镇岭南,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因这里是“高踞仙城最上头”(丘逢甲语),可以“风起云飞揽九州”(康有为语),“飞楼重得壮南藩,下瞰群峰控北门。江海绕阑天势尽,溪山如掌霸图存”,不仅可以体味古代王者之霸气,而且还可以尽览广州山水城市之胜境,欣尝“一泓珠海抱城流”的美丽风光。

镇海楼现在是广州博物馆,到这里可参观广州建城二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展览。顶楼正面悬挂着两广总督彭玉麟所撰的对联:“万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头摩霄,目空古今;五百年故侯安在,使我依栏看剑,泪洒英雄。”几分霸气,几多悲壮,十分脍灸人口。

镇海楼历史上曾先后以“镇海层楼”和“越秀层楼”列为清代和现代的“羊城八景”而闻名中外。

广州不但有镇海之楼,还有镇城之石,就是海珠石。

古代珠江河面宽阔达3000米(今天最窄处只有100多米),烟波浩渺,称为小海,故有镇海楼之名。广州还有镇城之石,就是古代珠江河中的海珠石。由河沙冲积,河床淤塞,至本世纪初,已与北岸连接,20世纪30年代修筑长堤马路时已完全埋在地下,建设了高楼大厦。今年初开挖市政工程时,被挖出来,重见天日。专家们紧急呼吁保护海珠石!市政府已决定将已显露的部分(30-60米)保护起来,供市民和旅游者参观。

古代,屹立江中的海珠石,又叫海珠岛,以镇城之石出名。“神人驱石立,涌出水晶”(明·伦以诜语)。明代梁储《海珠石》诗云:“是谁驱石到江心,天为羊城镇古会。”说这是广州的镇城之石。岛上有慈度寺(又叫海珠慈度寺,建于南汉)、文溪祠、海珠炮台,民国初年辟为海珠公园,为历史上著名的旅游圣地,龙舟竞渡之地。

传说海珠石为异域商人遗珠所化,所以又叫走珠石。清人郑惠南有《海珠石》诗云:“贾胡手持摩尼珠,失手飞珠入东海。宝物通灵莫能秘,陆离夜夜吐光彩。卷白浮出明珠园,珠女珠儿不敢采。”实是一块巨大的白垩纪红色砂砾构成的大礁石,其位置在今沿江西路永安堂至爱群大厦一带,长130多米,宽50多米,因长期江水冲刷而浑圆如珠,水光波映,闪闪发亮。海揣在游海珠寺时作了一首游览口占云:“南海丽龙不爱珠,水心擎出夜明孤”,说海珠石晚上也会发光。又因珠江潮汐变化而似浮在海上,非常漂亮。明代诗人梁乔升说:“兀然一石江心浮,撞破红潮两道流。”多么动感的关景!

海珠石又因为南宋著名诗人李昴英(又名文溪)在这里读书而出名。岛上修有文溪祠,著有《文溪存稿》。他是广州历史上第一位探花,历任大学博士、校书郎、吏部侍郎等职。所以有人说在文溪祠读书可以中状元。

海珠石(岛)是宋代、明代羊城八景“珠江秋月(色)”和“珠江静澜”的核心景点,历代有关诗咏达50多首。

古城传统中轴线

古城传统中轴线,是从越秀山镇海楼、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人大常委会大楼、市政府大楼、人民公园、海珠广场至海珠桥,全长约5公里的古城区城市传统中轴线。是从南越国赵佗建越王台、越王宫、越王井开始,南汉时期有呼鸾道、游台,明代有观音阁、镇海楼,从越秀山至人民公园、起义路一带,元、明、清、民国直至解放后都是官府衙门重地,历经二千多年逐步形成的,在民国时期建筑了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大楼、海珠桥四个标志建筑后基本定型。

清人陈恭尹用“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来形容广州城的山川形胜,其所说的“峰在地”就是越秀山,“水浮天”就是珠江(古代称海,文革前广州市民从河北到河南过渡还叫过海)。有专家形容这条中轴线是“一条扁担挑起山和水”,充分说明这条中轴线的历史份量。

中山纪念堂是我国最大的纪念会堂(有5000个座位),也是世界著名的中西合璧的传统大屋顶建筑,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和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想照样建一个,都没有搞成。纪念堂为红柱黄墙蓝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八角亭式顶盖。堂顶为玻璃镶嵌的园形大吊顶,几十米跨度不见一柱,通风音响一流。顶部的金鼎高达4米,贴金片36166张,重1.8公斤。整个外型庄严雄伟,堪称建筑艺术之杰作。

传统中轴线有四多:文物古迹多,著名建筑多,古树名木多,专业购物街多,文化含金量很高,是广州名城的一条千年文化轴线。她既是一条山水相连自然风光线,也是一条雄伟壮观的景观轴线,是广州首选的旅游风景线。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城市传统中轴线景观带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其建筑形式、体量、高度和风格,必须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协调。”市规划局正在制定保护性的控制规划。

天河新城市中轴线

新城市中轴线是天河新城区和珠江新城建设后规划建设的新发展区的中轴线,北起瘦狗岭,经火车东站(广场)、中信大厦(80层)、天河体育中心、海心沙岛,跨过珠江至琶州塔、洛溪新客运港口的新城区中轴线。天河路以北以中信广场和中国市长大厦、大都会广场为标志的建筑、绿化景观,已经形成,这一带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群和绿化广场显示出广州新城市中心的现代都市风貌。她与古城区传统中轴线相比是不同风格和特色风貌,反映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美好前景,是广州发展都市旅游的最吸引旅游者的美丽景观。目前,附近天河路一带的天河城、宏城广场和广州购书中心已形成人气很旺的购物旅游区,附近的一号线地铁站是最旺的地铁站之一。

白云山、越秀山绿色风景线

白云山被称为广州的“绿肺”,是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风景秀丽,古树参天,交通方便,是著名的旅游圣地。由30多个山峰组成,主峰摩星岭海拔382.3米,为全山最高点,是每年重阳节市民登高的热点,这里可俯瞰广州全景,新城、古城、南到珠江、北至白云机场,尽收眼底。

越秀山在50年代已辟为公园,是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休息公园,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三个人工湖的水面积6.69万平方米。

白云山、越秀山在市中心区的北廓,东西绵延数十里,古人称为“青山半入城”,是一条非常美丽的绿色风景线。它不但自然景观漂亮,而且对广州市区起着调节气候的作用,环境幽静雅致,空气清新,是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也是广州旅游的最大、最好的旅游点,每年接待的国内旅游者达1000多万人次。

这条绿色风景线的文化品位很高,独具特色。

一是历史悠久。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自秦汉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二是传说故事多。如秦始皇、安期生的传说。

三是文物古迹多。秦汉以来,越王井、呼鸾道、镇海楼、古之楚亭、白云仙馆、九龙泉、天南第一峰牌坊,以及众多的古墓葬和名人遗迹、遗址等。

四是宗教寺庙多。如三元宫、景泰寺、明珠楼、能仁寺、双溪寺等。历史上仅白云山就有13个寺庙。

五是各具特色的公园旅游点多。如越秀公园、麓湖公园、雕塑公园、云台花园、山顶公园、山北公国等。

六是历代羊城八景多,共有11景。

珠江风光旅游线

珠江是广州人的母亲河,几千年来先人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建设了美丽的广州城,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岭南文化。

珠江广州河段风光旖旎,两岸的文物古迹和特色建筑很多。如石门风景区,沙面风景区的欧洲风格建筑群,粤海关大钟楼、邮政局大楼、南方大厦、爱群大厦、永安堂、江湾新城建筑群、孙中山大元帅府、琶洲塔、赤岗塔、黄埔军校、长洲要塞、长洲文化旅游风景区、波罗庙、莲花塔、下横档岛、虎门炮台、南沙炮台、龙穴岛风光等。

从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到永安堂一带被称为广州的“外滩”,历来都是广州的标志。广州的几大银行总部和宾馆、饭店、戏院、百货点相当多,市有关部门拟把这里建成休闲步行街。

珠江广州河段70多公里,有11座各具特色的跨江大桥,有许多江心岛,其中最大的河南岛有90多平方公里,这里河叉纵横,果林飘香。新滘的万亩果园,被称为广州的“南肺”。

现在,前航道已被辟为旅游航道。近年来,市政府投资数亿元整治珠江提岸,设置灯饰,进行绿化和景观建设,已初步展现了两岸的新美景,这里将建成广州的“塞纳河”。两岸的地盘建筑商大做江景楼盘广告,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珠江夜游是广州的热点旅游线之一。

南越国古都文化风景线

自80年代以来,广州先后发现了西汉南越王墓、南越王宫署遗址的地下石构建筑、南越国御花园和南越国宫殿遗址,是岭南地区的重大考古发现,分别被列为全国五大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些二千多年前的南越国时期的文物,内容非常丰富,许多为广州及我国首次发现,具有非常珍贵的价值。

1983年,在解放北路象岗山发现的南越国第二代国王“文帝”赵昧的陵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随葬品最多的一座西汉前期彩绘壁画石室墓,《考古学年鉴》定为当年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出土文物1000多件(套),如“文帝行玺”金印、丝缕玉衣等,还有15个殉人。对研究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开发、城市物质文化发展、南越国历史都有重要价值,墓地现在已建成“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1995年以来陆续在中山四路忠佑大街到儿童公园一带发现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水榭、御花园和宫殿遗址,反映了当时王宫的物质生活和社会文化情况,特别是地下石构建筑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媲美罗马古城。御花园则是我国首例宫苑实例。可以说是价值连城。目前,忠佑大街到北京路财厅前一带4.8万平方米的地方已列为文化保护区,儿童公园将搬迁,继续进行地下挖掘。市政府已决定在这里建立南越国博物馆。专家们预测不久的将来,还将会给市民一个惊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土的海外泊来品文物,如银盒、玻璃碗、象牙、玛瑙、铜薰炉、银币等,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的物证,说明广州在秦汉时期已和海外通商,也是海上丝绸之路早于陆上丝绸之路的证明。

先烈路近现代革命风景线

广州,是我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洪秀全在这里领导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康有为在广州举办“万木草堂”培养了一批维新运动的革命骨干人才;黄埔军校师生在这里举行东征和北伐;孙中山在广州领导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起义,并在这里三次建立革命政权;共产党领导广州起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震惊中外的革命事件,产生了一批革命英雄人物,留下了一批革命纪念建筑和遗址,其中最为集中的是在先烈路,有10多处近现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是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课堂。其中最著名的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国、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陵园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我在1959年到中山大学读书的时候,到广州第一个要看的地方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墓,因为在读小学时就学习过。这个地方已辟为黄花岗公园,是革命圣地,也是广州主要的旅游点,每年接待的游客很多,仅是国外旅游者就有30多万人次,特别是海外侨胞来广州,都要去黄花岗瞻仰烈士墓,敬献花圈。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先烈中路,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于1911年为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在广州发动起义,攻打两广总督府而壮烈牺牲的七十二位烈士墓园。1912年广东军政府拨款始建,1919年海外华侨募款建设了墓亭、纪功坊、月台、四方塘等建筑,以后又增建了黄花亭、西亭、正门。1954年又一次扩建,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庄严肃穆,绿树成萌,满园黄花的纪念性公园。正门是凯旋式的大门楼,门额上刻有孙中山手书的“浩气长存”金色大字。内有230米的墓道、泮池、石拱桥、七十二烈士墓碑、“缔结民国七十二烈士纪功坊”。还有孙中山亲植青松和高举火炬的石雕自由神像。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评为羊城八景之一——黄花浩气。

十九路军陵园占地5.2万平方米。始建于1928年,主要建筑有花岗石的凯旋门、罗马园柱形纪念碑和半园形柱廊、门亭、英雄题名碑、抗日亭、蔡廷锴、蒋光鼐墓、将士墓、战士墓、先烈纪念馆、浮雕墙和展览馆等。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位于先烈南路和东风路交界处。正门刻有周恩来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八个大字。广州起义纪念碑刻有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陵园中心为烈士墓包,护墙刻有朱德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还有“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四烈士墓、叶剑英碑和广东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红陵旭日”为羊城八景之先烈一。

先烈路上还有邓荫楠墓、兴中会坟场、张民达墓、邓仲元墓、朱执信墓、史坚如墓等。

在一条几公里的路上有那么多的陵园、英雄墓和纪念建筑,是全国少有的,这是一条内涵非常丰富的革命文化风景线。

宗教文化风景线

在城市传统中轴线西侧有一条宗教文化风景线,从解放北路——六榕路一一光孝路一一光塔路——一德路有三元宫、六榕寺、光孝寺、光孝堂、,怀圣寺、五仙观,、石室圣心堂等五个宗教的七个寺庙和清真先贤古墓等八个宗教文化旅游点,是一条独特的风景线,特别是佛教、道教的游客很多,人气鼎盛。

清真先贤古墓位于解放北路兰圃西侧,为唐代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阿布·宛葛素来华传教在广州逝世后的墓地,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古墓,被国际穆斯林视为圣地。墓园四周用青砖高墙围绕,内作庭园式布局,有敞口厅和拜堂等建筑。附近还有历代知名的伊斯教徒墓地。每年来广州参加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阿拉伯商人及其他来访的阿拉伯朋友都要前往朝拜。

三元宫。位于应元路,其前身是东晋南海太守鲍靓建的赵岗院,唐代改称悟性寺,明万历年间改名三元宫(道教以天、池、水为三元),是广州现存历史最长、规模较大的道教寺庙。宗教哲学思想家和科学家葛洪曾到此修道。三元宫的建筑风格独特。每逢初一、十五人气甚旺。

六榕寺。位于六榕路。始创于南朝刘宋年间,初名宝庄严寺,北宋时改名净慧寺。苏东坡到此游览,见寺内有六棵榕树,便题写“六榕”二字,后人便称六榕寺。内有建于梁大同年间的六榕塔,八角九级(内17层),高57.6米,珠栏碧瓦,丹珠红墙。内藏昙裕法师从海外带回的佛舍利。南有碑廊,有一批珍贵文物。六榕花塔为广州标志的旅游景观之一。

光孝寺。位于光孝路,占地面积31000平方米。寺址初为南越王赵建德王府,后建为制止寺,南宋后称光孝寺。社会流传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说法,说明光孝寺历史之悠久。禅宗六祖惠能于公元676年(唐仪凤元年)在此削发受戒,建有瘗发塔、六祖殿以为纪念。寺内还有我国最早的东、西铁塔(铸于南汉,又名千佛塔)和诃子树,闻名中外。光孝菩提为宋代羊城八景之一。

光孝路还有基督教光孝堂。

惠福西路有五仙观,建于明代,是一座祭祀五仙的谷神庙。内有五仙人拇扯和五羊塑像,为广州之别称羊城的起源地。还有建于明代的岭南第一楼。明、清二代,分别以“穗石洞天”和“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

一德路有圣心堂(俗名石室),是广州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全国最大的哥德式石构建筑物,高58.5米,历时25年建成。

阅读全文

与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