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历史上几次大的经济危机有哪些
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其实,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就已显现苗头,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房价的持续下降。利息上升使得原先信用不好的用户还款压力增大,违约数量急剧上升,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也受到波及,被迫关闭。股市随之动荡,影响到全球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接着也不能幸免。目前,这场危机何时终结,还很难断言。
1997年
亚洲金融风暴
这场风暴从泰国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和国家外汇政策的不当,泰铢在7月2日宣布放弃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的当天,泰铢与美元兑换的汇率就大幅下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随即,风暴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相应国家的货币纷纷跌入贬值通道,导致经济进入萧条,部分国家的经济在1998年甚至呈现负增长。
1973年
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又一次爆发,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其西方支持者,决定利用石油武器给西方国家一个教训。10月17日,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年底,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提升到每桶11.651美元。石油提价大大增加了许多国家的收入赤字,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均明显放缓。
1929年
大崩溃
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经济大衰退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大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是木材价格,然后是小麦的过量生产,迫使美国压低基本谷物价格。同时,狂热的美国股市如脱缰的野马一路暴涨。但10月24日,纽约证劵市场突然崩盘。10月2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崩盘,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大萧条还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影响,国际贸易急剧衰退,失业人数激增。
1907年
股市恐慌
1907年,纽约的多数银行贷款都被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高风险的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一种极度投机状态。3月13日,由于市场传言,股市突然暴跌。银行纷纷收回贷款,加剧股市的下行行情,民众纷纷挤兑,市场濒于崩溃。在此危机关头,银行家摩根组建一支由财团和政府官员组成的救援团,投入资金救市。但这场由股市恐慌导致的市场衰退直到4年后才走出阴霾。
1837年
银行恐慌
1836年,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将联邦基金从第二银行转移至州银行,银行管理体系由此开始走下坡路。《自由银行法》的诞生又使得各州银行的申办手续大幅简化,但随之产生的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1837年,马丁-范布伦担任总统后的几个月内,因失去信用而倒闭的银行与日俱增,局面终于变得失控,美国也由此进入衰退期。
1720年
南海泡沫
为进行海外贸易,南海公司于1711年成立。1720年,英国国会同意南海公司发行股票来缓解国债压力,此举导致股票价格大涨。从1720年1月的每股128.5英镑疯狂涨至同年8月的1000多英镑。市场推波助澜,一些公司趁机效仿发行股票牟利。英国国会于是通过《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以严控市场。9月,股市开始下跌。至年底,南海股票泡沫破裂,许多投机客血本无归。
B. 历史上经济危机的年份
经济危机经济周期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以及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这样的经济危机。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发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次危机开始之间的这个期间,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或称经济周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每一个周期都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不同的阶段。战后的周期虽然发生了某些形态变化,但四个阶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础。
关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周期性的原因,一个是周期长短的原因。
危机周期性的原因,要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中去寻找。这一基本矛盾虽然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始终,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处于严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时尖锐,有时缓和,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发展的状态。经济危机是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又反过来通过对生产力的破坏暂时强制地缓解这一矛盾。但危机并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次危机过去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其基本矛盾又会逐步重新激化起来,使另一次危机成为不可避免。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315页)。
关于周期长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没有占统治地位的时候,主要是由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决定的。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必然会引起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从而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就业,提高劳动群众的购买能力,扩大消费资料市场,从而促进消费资料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因此,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经济走出危机准备了物质条件。同时,它又会引起新的一轮生产过剩,为下一次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阶段,把物质磨损和精神磨损合起来看,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固定资本,平均大约10年左右就需要实行更新,固定资本的这个平均的生命周期,是决定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因素,为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间隔时间创造了物质基础。
实际情况
不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中,没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是在资本主义的早期,其经济危机也是不规则的。当时,由于资本主义大工业还不够发达,固定资本的再生产还没有能够成为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当时的英国频繁出现过1788年、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年、1815年和1819年的经济危机,但它们的出现和交替是没有规则的,而且从整个社会来看,危机还是一种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只有当大机器工业发展到对整个社会生产产生决定性影响的程度时,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机才逐渐转变为波及一切主要工业部门、震撼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1825年首先在英国爆发的危机,就是最早一次这样的危机。
固定资本的更新固然是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对危机间隔时间的长短有重大影响,但也不能把这一点绝对化了。上述论断,对于1825年以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及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是有效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决定周期长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资本的更新以外,还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干预经济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延缓或加速经济危机的爆发,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在当代,不能只用固定资本更新这样一个因素去解释经济周期的长短。
C. 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曾有过哪些灭亡危机
什么是生物大灭绝?
顾名思义,是指一个或多个物种大规模地被消灭,有可能是全部绝种,也有可能是极少数存留下来。
根据外国媒体的报道,在地球的发展过程中,最起码遭遇过六次生物大灭绝。
不过,现在关于这次生物灭绝的说法还有很多,除了火山爆发这个因素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大陆漂移。由于海平面的下降 ,原本零零散散的大陆聚集成了一个联合大陆,海洋面积减少,很多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空间。此外,更重要的是,海底有着丰富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随着海水的消失暴露在阳光之下。之后,分解这些有机物需要大量的氧气,而消耗氧气的同时也会释放二氧化碳,这对陆地生物也十分不友好。
所以,不管原因到底如何,这次生物大灭绝都是生物演化的一个转折点,希望在科学家的探索下,更多秘密能够被人们揭开。
在地球的发展史上,生命从无到有,再到多样化,经历了长达数亿年的时间。而且,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不单单是动植物生命轮回的过程,还是无数物种灭绝再生的过程。所以,时至今日,只有珍惜现有的物种,探索物种灭绝的秘密,才能更好地预测未来。
D. 历史上世界大型经济危机
2008 年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其实,次贷危机早在2006年就已显现苗头,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房价的持续下降。利息上升使得原先信用不好的用户还款压力增大,违约数量急剧上升,导致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也受到波及,被迫关闭。股市随之动荡,影响到全球的金融市场。实体经济接着也不能幸免。目前,这场危机何时终结,还很难断言。
1997年 亚洲金融风暴
这场风暴从泰国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和国家外汇政策的不当,泰铢在7月2日宣布放弃和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的当天,泰铢与美元兑换的汇率就大幅下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随即,风暴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等地,相应国家的货币纷纷跌入贬值通道,导致经济进入萧条,部分国家的经济在1998年甚至呈现负增长。
1973年 石油危机
1973年10月,中东战争又一次爆发,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其西方支持者,决定利用石油武器给西方国家一个教训。10月17日,中东阿拉伯产油国决定减少石油生产,并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年底,石油价格从每桶3.01美元提升到每桶11.651美元。石油提价大大增加了许多国家的收入赤字,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增长均明显放缓。
1929年 大崩溃
这场持续到1933年的经济大衰退是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大萧条是以农产品价格下跌为起点的。首先是木材价格,然后是小麦的过量生产,迫使美国压低基本谷物价格。同时,狂热的美国股市如脱缰的野马一路暴涨。但10月24日,纽约证劵市场突然崩盘。10月29日,美国股市又一次出现大幅崩盘,成千上万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大萧条还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影响,国际贸易急剧衰退,失业人数激增。
1837年 银行恐慌
1836年,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将联邦基金从第二银行转移至州银行,银行管理体系由此开始走下坡路。《自由银行法》的诞生又使得各州银行的申办手续大幅简化,但随之产生的欺诈行为也屡见不鲜。1837年,马丁-范布伦担任总统后的几个月内,因失去信用而倒闭的银行与日俱增,局面终于变得失控,美国也由此进入衰退期。
希望采纳
E. 中国历史上有哪几次亡国灭族的危机,如果真的发生,如今的世界格局将会变得怎样
一般而来言,各种文明一旦自成型,就很难被其他文明取代,即便有更为先进的文明,也只是被成型的文明吸收,但不会灭亡现有文明。
在世界历史上,我们中华(儒教)文明,还有印度(印度教)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以及西方(基督教)文明,从成型以来基本没有被灭绝可能。
国家可能灭亡,甚至民族有可能消亡,但是文明几乎是不灭的。比如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灭亡罗马的蛮族(斯拉夫人、哥特人、日耳曼人、撒克逊盎格鲁人)依然继承了基督教文明。
中国历史上即便汉族的国家别灭亡,但是儒教文明或许被改变,但不会被灭亡。
至于世界格局,人类历史自有其内在规律,不会有大的变化的,航海业发展之前,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竞争;大航海时代之后,还是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的竞争。
F. 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的灾难、危机和风险,人类也正是在抗争中不断发展
人类确实在于天灾人祸斗争的过程中不屈不挠,逐渐发展。
G.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爆发在那一年
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产能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数据看,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除了上面谈到的19世纪发生的几次危机以外,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 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就几个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
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国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在上述各次危机中,最严重的一次是战前1929~1933年的大危机,这次危机震撼了整个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称为“三十年代的大危机”。它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使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成为二战策源地,是二战爆发的原因。
H. 人类在历史上发生过几次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概述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经济危机是指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过剩的危机。有的学者把经济危机分为被动型危机与主动型危机两种类型。
所谓被动型经济危机是指该国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现经济的严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货币贬值从而引发金融危机进而演化为经济危机的情况。如果危机的性质属于这种被动型的,很难认为这种货币在危机之后还会回升,危机过程实际上是对该国货币价值重新寻求和确认的过程。
主动型危机是指宏观经济管理当局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的政策行为的结果。危机的产生完全在管理当局的预料之中,危机或经济衰退可以视作为改革的机会成本。
产生经济危机原因
经济危机可能是:
★经济政策错误
★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自然灾害
★全球化的后果
★金融政策错误
经济危机的后果
经济危机的后果可能是:
★社会动乱
★国民经济调节和经济恢复
★政变
★战争
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加剧了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深化,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局限性和历史过渡性。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
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③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
④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当代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产生的,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自1825年英国开始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期间就要发生一次。除了上面谈到的19世纪发生的几次危机以外,进入20世纪,在1900年危机之后,又发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 1937~1938年的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就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看,发生经济危机的次数是:
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
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联邦德国 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国 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国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