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历史发展类型

历史发展类型

发布时间:2021-02-07 17:21:37

Ⅰ 名族在历史发展中的5种历史类型

个人见解!!
1:都全部融合在一起了\
2:被灭绝了/
3:跑到欧洲或其他洲去了/
4:人数太少了回就慢慢的没人去关注了/
5:直接就答改名换姓了~~

Ⅱ 新闻文体按历史发展阶段有哪些类型

新闻在结抄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Ⅲ 黑格尔是怎样论述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的

黑格尔是怎么论述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的?请举例说明。

艺术是普遍理念和感性形象,
即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内容和形式之间的不同关系,
是区
分艺术类型的真正基础。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

象征型:最初的艺术。人(心灵)对理念的认识还是朦胧、模糊、抽象的,找不到正确
的艺术表达方式,
只能借助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外形来暗示和象征。
由于象征是一种符号,

能使人想起一种本来外在于它的内容意义,
所以形象和理念的内容还不能达到相互吻合,

者缺乏必然的联系,
最多只在某一个特点上有某种一致,
而象征的形象本身还往往具有许多
与内容意义毫不相干的性质。象征型的艺术实际上只是把抽象的理念勉强纳入某一具体事
物。
黑格尔认为象征型艺术的典型代表是印度、
埃及、
波斯等东方民族的艺术尤其是东方建
筑。

古典型:
人认识到的是具体的理念,
找到了正确的表现形式。
克服了象征型艺术的缺陷,
达到了形象与意义,
形式与内容的完全吻合,
高度统一,
表现为静穆和悦的美,
实现了艺术
的概念,成为最完美的艺术(就艺术美或理想来说)
。典型代表是古希腊的雕塑。

浪漫型:
浪漫型艺术打破了古典型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的完全吻合,
在较高阶段上又回到
了象征型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失调,但象征型是物质压倒精神,而浪漫型是精神压倒物质。
典型代表是根源于中世纪的近代欧洲基督教艺术。
突出特点是表现自我的主观性,
尤其是内
心方面的冲突,
在艺术风格上不像古典艺术那样回避罪恶、
苦难、丑陋之类反而的东西。

之相应的艺术种类主要是绘画、
音乐和诗歌。
最终,
艺术最后要让位于哲学,
浪漫型艺术的
进一步发展,将是艺术本身的解体。所谓“艺术解体论”或“艺术终结论”

Ⅳ 写历史发展类论文可用什么论证方法

写历史论文的话,一般就是用的引用或者是列举。对比的话,也可以。

Ⅳ 什么是历史类型学

历史类型学的概念 在平行研究的实践与理论中,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分支--历史类型学,重在比较和判明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似和差别,并历史地解释这种相似与差别,主要是由俄国比较文学学者倡导的。"在没有直接相互影响与联系的情况下,这种比较一般性的或比较专门性的类似的特点被称为历史类型学上的类似或相象。" 历史类型学不同于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中的类比,因为历史类型学注重社会历史的发展,注重作为文学的历史规律的特点,可以说它更多体现了历史学的方法与观念。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民族之间,有很多类似的文学现象,例如浪漫主义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形象、情节、文学题材以及诗歌风格等等的类似。这种类似必定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相联系。而华兹华斯、拜伦、济慈、白朗宁夫人、波德莱尔的作品,都与历史转变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个性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有关。 历史类型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某种共同的、重复出现的东西,即类型共性代表。俄国比较文学学者日尔蒙斯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发展观,从建立总体文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文学和历史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情况互相对应的观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把在相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发生的类似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尽管这些现象相互间并无直接的关系。"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相似现象已是众目可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里就有可能涵盖着各种更为实质性的联系而不是表面上的事实关系。将它们归纳到相同或不同的现象中去,建立起和历史的亲缘关系,就形成了文学作品中的类型共性体系。在这一点上,历史类型学体现出社会历史批评的特征。它认为, "任何文学影响都是和被借用形象的社会变化相联系的,所谓社会变化,我们指的是形象的创造性的改造和对那些成为相互影响的前提的社会条件的适应,民族生活和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民族性格特征的适应,对民族文学传统,同样也对所借鉴作家创作个性的思想和艺术上独特性的适应。" 历史类型学的广泛运用 可以运用历史类型学研究的文学现象是很多的。《伊戈尔远征记》同古斯堪的那维亚的史诗之间,同德国和捷克的史诗之间,同南部斯拉夫人的古代歌曲之间;或者《伊戈尔远征记》同德国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之间,同法国英雄史诗《熙德》之间,同德国英雄史诗《瓦尔特利乌斯》、《虎皮骑士》之间,都可以通过历史类型学的研究,展示这些史诗性质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某些共同性,以及和作家们的创作活动及典型的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同样,文学作品结构之间的比较,也可以运用历史类型学来进行。因为文学结构也是历史发展中的现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是时代的继承关系中的比较稳定的、重要的环节。既然文学结构脱离不了社会特性和民族特性,脱离不了伦理价值和美学价值,那么它也脱离不了与它所处的时代之间的联系。对此,赫拉普钦科曾经论述:"……在各种极其不同的类型的概括中,同类的、共同的、近似的东西,不是通过从个别的、局部的东西直接对立就能得到说明,而一定要通过它们的内在联系才能得到这种说明。" 平行研究的概念 平行研究,是指关于那些不存在事实联系,也即不存在先后的因果关系,而只存在平行的互置关系的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域中的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这种平行关系,是出自文学的审美特征或形式才呈现的,例如,文学都关怀人性的善与美,都同情弱者,都赞美生命,都富于想象力和情感性,都要借助于文字语言的表现力,等等。由于不再拘泥于事实上的联系,平行研究关注的是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审美过程与手段、方式及结晶物的遥相呼应与和谐共振。这些遥相呼应与和谐共振的文学现象可能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也由于文化发达的程度有差异有先后,会有年代上的距离,但最终仍表明了"天下文心之攸同"(钱锺书语)。

Ⅵ 历史上有哪些基本的法的历史类型

法历史类型,是指抄按照法的阶级本质和它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对法进行的基本分类。建立在性质相同的经济基础之上,反映相同阶级意志的法,便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法。

在人类历史上,法的历史类型分为四种: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前三者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反映剥削阶级意志的法,统称为剥削阶级类型法。社会主义法与剥削阶级类型法有根本区别,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反映工人阶级为首的广大人民的意志,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法。

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基础的变更。更替的过程,是经过社会革命,伴随国家类型的更替完成的。社会主义法的发展,将不是更新的类型法取代社会主义法,而是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各种政治和文化条件的发展和完善,逐渐走向消亡。

Ⅶ 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是什么

1、原始社会的道德

2、奴隶社会的道德

3、封建社会的道德

4、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5、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

道德发展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个体认识社会伦理道德规则和准则,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过程。

既受到个体周围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个体的成熟和认知、情绪发展,特别是其从事的交往和道德活动的制约。

(7)历史发展类型扩展阅读:

凡是人的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幸福,区别在于幸福的种类和完满的程度不同。道德的活动既然是一种活动,当然也不能例外,它也是为了追求某种幸福。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地分成三个部分,

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

Ⅷ 中国粮食的种类和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粮食的代称也叫谷、五谷、八谷、九谷、百谷,但以五谷为最多。

在原始社会,中国的粮食品种主要有:粟、黍、稻、菽(大豆)、大麦、小麦、薏苡等。北方以种植粟、黍粮食品种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粮食品种有黍、稷、稻、小麦、大麦、菽、麻等七种。主要的粮食品种是黍、稷。直至明代以前,中国的粮食品种大致如此。在《诗经.小雅》中,农作物的排列顺序是:黍、稷、稻。当时人们很迷信自然,称社为地神,稷为谷神,故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称为社稷。因而社稷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灌溉的发展,人们才有条件种植对水土要求较高的菽和粟。虽然粮食作物品种变化不大,但是,作物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化的特点是菽(大豆)的地位上升,并和粟一起列为主要的粮食作物。这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从战国到唐代,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主要粮食。西周以前,中国粮食品种以黍、稷为主,其他粮食品种不占主要地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五谷的概念,表明当时粮食作物的品种初步有了定型。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禾、稷)、菽(大豆)、黍、稻、小麦、大麦、麻七种。

秦汉时期粮食结构有所变化,主要粮食品种有:粟、稻、小麦、大麦、大黍、粱、大豆。汉代董仲舒建议在关中一代推广小麦。汉魏时期由于石磨的推广,麦子磨成面粉,这一饮食史上的进步,也促进了小麦生产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粮食品种的顺序是:谷(稷、粟)、黍、粱、大豆、小豆、大麻、大麦、小麦、水稻、早稻。

隋唐五代时期,主要粮食品种的顺序是:稻、粟、麦。

宋元时期,稻麦两熟制逐步形成,双季稻得到推广,明代以后,水稻更加发展,因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同时,玉米、甘薯、土豆从国外引进,更加丰富了粮食品种。当时主要的粮食品种是:水稻、小麦、谷子、玉米、豆类。

到1950年,粮食品种是指小麦、大米、大豆、小米、玉米、高粱和杂粮七大品类。1952年,粮食减为四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和薯类。1957年,粮食增为五大品种:小麦、大米、大豆、杂粮和薯类。1971年又把杂粮类改为“玉米”等,粮食为新五大品类:小麦、大米、大豆、玉米、薯类。1979年后《辞海》对粮食的解释是各种主要食料的总称,如小麦、高粱、玉米、薯类等。1996年根据种植面积及产量排列为:稻谷、小麦、玉米、薯类、大豆、谷子、高粱、其他杂粮。1990年,国家粮食定购的品类:小麦、稻谷、玉米、大豆。

在粮食商品类中,粮食根据其领域和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四类:1、原粮2、成品粮3、混合粮、4贸易粮。

国际通用的粮食品种概念。199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所列的详细FOOD产品目录由八大类106种:1、谷物类8种;2、块根和块茎作物类5种;3、豆类5种;4、油籽、油果和油仁作物13种;5、蔬菜和瓜类20种;6、糖料作物3种;7水果、浆果24种;8、家畜、家禽、畜产品28种。

粮食品种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它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赋予它更新的内涵和外延。这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逐渐提高的体现。

Ⅸ 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原始社会道德

原始社会道德是指与原始社会的经济文化相适'应的社会道德。道德历史类型之一。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道德类型。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劳动,平均分配,没有剥削和压迫,由此形成的道德特征是:以维护氏族和部落的共同利益为把无条件服从和维护共同利益视为神圣义务;全体成员之间自由平等、团结互助;道德观念简单、贫乏;道德调节范围狭隘,主要通过风俗、禁忌、传统和宗教仪式来进行。其中风俗习惯是维系原始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要力量。原始社会道德具备两重条件,既有素朴、美好、高尚的一面,又有血缘群婚、氏族复仇和食人之风等消极的一面。

(9)历史发展类型扩展阅读:

原始社会道德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以维护血缘集体的共同利益为最高道德目的,以全体成员的平等、协同劳动、互相帮助等为基本内容。每个部落、氏族成员,在生产活动、对外交往或争执中,都把本部落、氏族的整体利益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并在感情、思想和行动上始终无条件地服从。

2、道德意识是自发的和贫乏的。这时由于思维和语言尚不发达,人们只能从感情、感觉和生活惯例上把握现实的道德关系,头脑中所形成的只是“有利的”和“有害的”观念,而且这种观念往往同时含有真假和美丑的意义。他们不仅用“有利”和“有害”评价人们的行为和相互关系,而且也用这些观念评价自然现象。

3、调节功能具有狭隘性、外在性和权威性。在原始时代,人们的眼界始终未能超出部落、氏族的范围,道德调节仅限于本部落、氏族之内。人们往往把道德看作外在的力量,从而“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

Ⅹ 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被划分为哪五种历史类型

是不是问错了,假如是社会形态倒有五种形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高形态为共产主义社会)。

阅读全文

与历史发展类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