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义和团历史意义

义和团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1-02-07 15:39:27

『壹』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兴起的原因:教会势力猖獗,民教冲突不断,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
历史意义 :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贰』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义和团运动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清政府慑于帝国主义淫威,曾先后回多次下令“速为剪除,……实力搜答剿”①,“切实弹压,毋令滋事”②,“从严惩办,以靖地方”①。但是,清军的武力镇压,动摇不了义和团反帝斗争的决心,因而此伏彼起,“剿”不胜“剿”。于是有些官吏认为,如果一味“袒教抑民”,势必“激之生变,铤而走险”②,主张“化私会为公举,改拳勇为民团”,“听其自卫身家,守望相助”③,以求民教相安。清政府这种改“剿”为“抚”、被迫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的政策,使义和团得到了公开活动的有利条件,以致声势日大,更加有力地打击了传教士和教民的凶焰。

意义教科书答案(高中): 义和团运动加速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之野心.

『叁』 义和团运动有何历史意义和历史教训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的高潮虽说为期不过三个月,并且最终还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陷于失败,但是,它的丰功伟绩却是昭昭在人耳目的。它的功绩,概括起来说是: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阻止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些功绩,主要是在中国方面;不过其中有些也涉及到了世界方面,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9] 。
1.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义和团运动是通过拳民的英勇战斗,在瓜分危机三次缓解的基础上才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这三次瓜分危机的缓解是:1900年6月20日联军《大沽宣言》形成的瓜分危机之第一次缓解;7月3日美国《海约翰通牒》形成的瓜分危机之第二次缓解;10月16日《英德协定》所形成的瓜分危机之第三次缓解。三次缓解的过程从所谓有限的军事行动到“领土与行政的完整”,从“利益均沾”到不利用中国形势“获得领土利益”等,都是一次比一次更加具体明确,并使个别具有领土野心、企图趁火打劫的帝国主义强盗也终于没有达到目的。因此,通过义和团运动中三次瓜分危机的缓解,结果就起到了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作用 。
义和团运动以其英勇战斗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者,使他们不敢为所欲为,不得不来一个紧急刹车,中止他们的瓜分罪行。单凭事业的正义性,而不靠英勇的战斗去把它付诸实践,最后也必是一番空话,一事无成。帝国主义列强根本不会因为他们掠夺殖民地的强盗行径的非正义性而停止其疯狂罪行的;不然的话,何以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沦为他们的殖民地了呢?这种人们所谓的“一种可怕的真理”(an awful truth),在世界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义和团运动之所以能起到阻止列强瓜分中国的作用,乃是由于它是一次民族起义运动,是一场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这种运动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军事力量所镇压不了的。数十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史证明,它虽屡经镇压,却此伏彼起,更加茁壮成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是因为它具有民族民主革命运动性质的缘故。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团运动,它的这种性质就更明显了,规模也大得多了。
2.保存了中国的文化和文明
义和团运动既然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它就相应地保存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悠久的文化,使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得以在这个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中存在下来,中国悠久的文化和文明之保存乃是中国在政治上没有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直接后果。
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本来是互相影响,彼此渗透,互相补充的。毋庸讳言,中国近代由于西方产业革命没有波及到中国,它是落在文化发展的后面了,但是,它是可以吸收西方的先进文化,急起直追。迎头赶上的。正像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等代表中国文化的四大发明,曾经有助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之结束一样,中国文化和文明在将来也是很可能对世界文化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在义和团运动中,英勇的拳民敢于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号称“八国联军”的“挑战”(Challenge)作出“应战”(Response),就把所谓中华民族是“一个未开化的群体”,“一批没有活力的群众”,“一群没有民族热望的东亚病夫”,所谓中国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病人”,是“一个垂死的国家”等种种诬蔑,一扫而光,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它的文化并未衰老,而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没有像挑战一样的应战,就不会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义和团运动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挑战所作出的应战证明,中国文化和文明是有其生存的价值和权力的,而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和文明并借此得以保存,义和团运动的功绩是不朽的。
3.遏制了一场可能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1900年全面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如果说它曾经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就曾经相应地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瓜分中国领土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如果说义和团运动不曾阻止列强瓜分中国的话,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后来为了争夺我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尚且不惜一战。不过,这时发生的帝国主义战争多半不会是日俄战争,却很有可能是英俄战争;也有可能不只是两个国家,而是两个国家以上参加的帝国主义战争。当然,也有通过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协商来进行和平瓜分中国的可能性,虽说这种可能性很难实现。
4.民族意识觉醒
义和团运动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欧弗莱区在《列强对华财政控制》一文中论证义和团运动时说:“关于它兴起的原因,劳顿引证了义和团领袖于栋成所发布的一个布告,布告写道:‘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以淫邪污辱我们。自道光以来,夺取我们的土地,骗取我们的金钱;蚕食我们的子女如食物,筑我们的债台如高山;焚烧我们的宫殿,消灭我们的属国;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又想来瓜分中国。’由这段布告看来,义和团的兴起虽然最初发生于幻想,但很明显的还是民族精神的觉醒。” 美国驻华特使柔克义致海约翰信中说:“赫德爵士认为,义和团起义是中国摆脱外国人的束缚,争取民族解放的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所显示出的热情和能量使八国联军司令德国人瓦德西将军感慨万端:“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不过1903年又发生了围绕东北的瓜分危机:“因为俄国占了奉天,各国要实行瓜分的政策”) 英国哲学家罗素也在《中国问题》中说,一旦怯弱温和的中国人的热情被激发,也可能变成世上最轻率的赌徒。而1949年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书上的评价显然带有毛泽东的个人色彩: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失败证明,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没有人民革命的胜利。
清末的义和团运动以及民国的反廿一条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三大群众性民族主义运动,其中五四运动主要为反帝国主义政治主权侵略,而义和团运动和五卅运动则是反帝国主义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侵略的运动,持续时间更长,影响更深远。
5.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义和团运动不仅在当时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的悠久文化,阻止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和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且还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周恩来总理于1955年12月《在北京各界欢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是这样地把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同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联系起来观察并从这个角度来评价义和团运动的功绩的。他在《讲话》中说:“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受尽了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压迫、掠夺和屠杀。中国人民在这个时期里,不断地为争取自己祖国的自由和独立,英勇地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一九○○年的义和团运动正是中国人民顽强地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表现。他们的英勇斗争是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肆』 义和团运动有那些意义

如何评价义和团,讲真话不是讲好话,讲好话也不是讲真话。该用哪种立场来评判一个历史事实?《一个英国观察家眼中的义和团运动》是篇旧文,发表后引起了较好的反响,很多网站都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也全文转载了。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了一些问题,跟夏河年先生的意见有相似之处,不可不适当辩之。

夏河年先生认为,“对义和团的谴责是西方文化入侵的胜利。”这种貌似很正确的判断,其实是一种民族主义情绪蕴涵其中。民族主义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大动力之一,是一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凝聚力量。但狭隘的民族主义却是极有害的东西。现在网络也盛行民族主义,爱国喊得很响,某些外国就骂得很凶。这种现象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情绪的泛化表明立场可以,但不解决问题。再说了,喊爱国喊得最响的未必是最爱国的,骂外国骂得最凶的,不少是投入敌方阵容最快的,当然,不可一概而论。

回过头来,对义和团运动这样一种历史事实来说,也是如此,是用事实说话还是站在一个什么立场说话,是立场决定我们的思维呢,还是事实决定我们的思维?立场不可不要,但事实却也不能不要啊。我在回答朋友的时候,有过这样的话,先引在这里:“义和团研究曾与太平天国研究一样,曾是近代史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近年来都有中落的趋势,这其间,既有其自身内涵的原因,也有现实对历史的一种支配。所谓对一历史事实的评价,往往是一种现实对历史的支配,一种意识的嫁接。我们不拒绝对一历史事实进行评价,但我们得尽量避免现实的尺度,来以今律古,更不可削足适履,剪裁史料来将就自己的成见。”我对义和团的正义性当然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但对其方式、方法和组织等确实是持否定态度,我们不顾此失彼,不因后者而否定其前者,但也不因其前者就肯定后者,这是需要申明的。

义和团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件很短暂但内涵很丰富,也是一个代表中国转型的一个大事件。落实到义和团运动上来,没有取义和团同种态度和反帝方法的,是否是就给挂上二鬼子、不爱国的“桂冠”,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方法的选择,不足以进行动机的考量。义和团运动,我们始终认为其勇气可嘉,是民气可畏,但其方法不足取,有人说不用此法,又有何法。法是有的,前有变法,后有革命,都有其诟病处,都有其可取处。相比起来,我们不能不说义和团运动很多方面很荒唐。我们不能因为其民气可嘉就遮掩其这方面的毛病,不能因为所谓时代局限就不指出这样的毛病(实际上同样的时代,并非都有这样的毛病)。

先写到这里,我的基本结论就是:任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可以批评的,可以表扬的,前提是 拿证据来。需要说明,我在本文中并无对义和团的“谴责”之词,只是一种客观描述,对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正义性 是给予了充分的评价和肯定的

『伍』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软禁在颐和园。慈禧立端王的儿子傅?为大阿哥(就是皇帝的继承人),来取代光绪。没想到各国公使拒绝入宫庆贺,表示不承认这位“大阿哥”。慈禧可气坏了,很有些怨恨洋人,于是她就想报复洋人一下。这时协办大学士刚毅早就看透了她的心思。

刚毅平日巡察各地时,亲眼见到教会任意欺压中国百姓的情况,而且教会也经常不把他这个协办大学士放在眼里。这时各地正在闹义和团,刚毅得知义和团烧教堂、杀洋人,勇敢无敌,洋人们都惧怕他们几分,这次见到慈禧,上奏道:“老佛爷有所不知,如今义和团活动相当广泛,山东、直隶一带,遍地都是。义和团个个武艺高强,如果我们派兵镇压,要花费很大力量,得不偿失。不如我们利用义和团仇恨洋人的心理,去对付洋人。这样既教训了洋人,又可以消耗掉义和团的力量。”慈禧听后大喜,当即命令刚毅主持这件事。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宣诏招抚义和团,并对列强宣战。并发布命令,承认义和团合法,禁止清军镇压义和团。这样一来,义和团就象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山东、直隶的各县各村,到处是“神坛”、“拳厂”。不少义和团到庆王府挂号,打起“奉旨义和神团”的旗号。1900年4、5月以后,义和团开始进入清朝的“心脏”——京津地区。在北京、天津城里到处贴有义和团的告示,上面写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政效,民冤不伸。”、“练习义和神拳,保护中原,驱逐洋寇,以免生灵涂炭”等等。义和团还打起“扶清灭洋”的旗帜,吸引了许多清兵也参加了义和团。

声势如此浩大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于是他们决定采取联合行动,镇压义和团。

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意、奥组成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从而开始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

西摩尔联军在向北京进犯途中,遭到了义和团及部分爱国清军的阻击。在落垡一带,义和团将通向北京的铁路拆毁。西摩尔不得不命令部队停下来抢修铁路,结果中了义和团的埋伏,有几十人被打死。联军在落垡战败后,逃窜到廊坊,又遭到三百多义和团和清兵统帅董福洋率领的甘军的打击,死伤无数。这就是著名的“廊坊大捷”。西摩尔联军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得夹着尾巴逃回天津。

帝国主义一见西摩尔战败,大惊失色,慌忙又调集大批侵略军进入天津,驻扎在紫竹林租界里。

6月17日,天津紫竹林租界枪炮齐鸣,喊杀震天,义和团围攻租界的战斗打响了。

紫竹林租界在海河北岸,天津城东南,本来是个景色美丽、环境优雅的地方。可是自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这个地方被帝国主义列强强行占领了。他们在那里建教堂、盖洋房,驱逐原先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中国人,还到处挂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污辱中国人。人们把这里的洋人恨透了。

打响进攻紫竹林第一枪的,是武备学堂的学生们。武备学堂位于紫竹林租界东面,是清朝培训军官的学校。当义和团在天津兴起的时候,武备学堂的许多学生也加入进去。6月17日早上,学生们乘洋人不备,开炮猛烈轰击紫竹林租界。由于武备学堂威胁很大,所以联军立即派大批军队扑向武备学堂。然而,在学堂学生们的英勇抵抗下,联军始终没能冲进学堂。恶毒的侵略者们,竟放火烧房,引起了学堂内的火药库爆炸,学堂学生全部壮烈牺牲。

就在武备学堂学生们英勇抵抗侵略者反扑的同时,另一路义和团在大师兄曹福田的率领下,开始了攻打老龙头车站的战斗。

在攻打紫竹林租界之前,曹福田就意识到:老龙头车站既是联军由大沽向津、京增兵的枢纽,也是租界与外界联系的要地。如果抢占了老龙头车站,也就切断了租界内兵力、粮食等供应的生命线,那么租界内的敌军就会不战自败了。守护在车站内的是俄国的两千军队。他们占据有利地形,构筑了坚固的工事。曹福田一到,就下令包围车站,向俄军发动猛攻。为了配合作战,义和团还在三岔口、黑炮台等地架起大炮,猛轰车站。一时间,枪炮声,喊杀声连成一片,俄军被打得哭爹喊娘仓皇逃走。不久,联军增派援军七、八千,带着新式的枪炮反扑。义和团寡不敌众,被迫退出车站,但仍对车站采取包围之势,寻机反攻。

争夺老龙头车站的战斗还在激烈地进行,由张德成率领的义和团,从马家口向紫竹林发起进攻。

张德成本是在海河上以撑船为业的船夫。后来由于帝国主义在天津附近修建铁路,霸占码头,张德成就没了生计。他痛恨洋人,为了生活,就在天津郊区独流镇组织义和团,不久发展到两万余人,号称“义和神拳天下第一坛”。这次是与曹福田商量好,联合攻打租界的。

由于联军使用的都是先进的洋枪、洋炮,并且在租界周围布满了地雷;而义和团大多使用大刀长矛,还有的使用镐头、铁锹,武器相当落后。虽然义和团战士们个个勇猛顽强,高喊着“刀枪不入,杀尽洋人”的口号,一批批地向上冲,但又一批批地死在联军罪恶的子弹下。义和团接连进攻了十几次,都没能成功。眼见着战士们一批批地死去,张德成心急如焚,他猛然脱掉上衣,怒骂道:“狗娘养的,我跟你们拼了!”说着抡起大片刀就要向上冲。这时忽然背后有人高喊道:“大师兄,且慢!我有计可治服洋鬼子。”

张德成回头一看,原来是红灯照的黄莲圣母。黄莲圣母,是天津附近红灯照的首领。红灯照,也是义和团的一支,不过参加者都是女子。黄莲圣母原名叫林黑儿,父母、丈夫、子女都被洋人杀害,她带着对洋人的满腔仇恨投奔义和团,并组织了红灯照,召集许多年轻女子参加进来。她还散发传单,上写:“一片苦海望无津,小神忙乱走风尘,八千十万神兵起,扫灭洋人世界新”,并自称是黄莲圣母,成为红灯照的领袖。

黄莲圣母叫人马上找来五十多头凶猛膘悍的公牛,又让义和团战士们在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匕首,牛尾上挂满一串串的大爆竹。张德成一看,不禁拍手叫绝,立即下令点燃牛尾巴上的爆竹。

爆竹一响,公牛一下子都惊了,它们拼命地向租界里冲去。租界周围的地雷被公牛踏响,大批的联军士兵被牛踩死或被牛角上的尖刀刺死,租界内的联军弹药库也被牛尾巴上的燃竹点燃,爆炸升天。联军一下子乱了阵脚,义和团乘势冲入租界,占领了许多地方。

在天津义和团奋勇杀敌的同时,北京义和团也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

正当义和团战士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时候,慈禧太后露出了她卖国的真面目。在此以前,她允许义和团反对八国联军的活动,只不过是泄私愤而已。7月初,慈禧就密令天津提督宋庆,不惜余力,屠杀义和团。在宋庆的血腥镇压下,义和团损失惨重,天津全城很快被侵略者占领。

8月4日,八国联军二万多人,从天津沿运河向北京进犯。途中遭到义和团的沉重打击,从天津到北京不到二百里,而联军却走了半个月才开到北京城下。

慈禧太后一看大事不妙,急忙请李鸿章出城求和,并送去西瓜、冰块给联军解暑。但是联军拒绝慈禧的求和要求,向北京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慈禧和她的亲信们只得弃城逃跑。就在她逃出北京的同时,还下令让留守的清军配合联军将义和团斩尽杀绝。

联军进入北京后,疯狂地进行烧、杀、抢、掠的活动:日军从户部抢走三百万两银子后,还放火烧毁户部以毁灭罪证;法军将无辜群众赶入一个胡同内,用机枪扫射,当场打死几千人……几天时间,繁华富庶的北京城被洗劫一空。

帝国主义在屠杀中国人民、抢夺中国财物的同时,还强迫清政府签定了《辛丑条约》。根据条约,清政府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加上利息,共9亿8千2百多万两,以海关关税、盐税、常关税作保,在北京设立了使馆区,拆毁大沽炮台,外国军队进驻北京等许多丧权辱国的条件。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令人惊奇佩服,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陆』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概括起来说是: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悠久文化,阻止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并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些功绩,主要是在中国方面;不过其中有些也涉及到了世界方面,具有了世界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是通过拳民的英勇战斗,在瓜分危机三次缓解的基础上才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这三次瓜分危机的缓解是:1900年6月20日联军《大沽宣言》形成的瓜分危机之第一次缓解;7月3日美国《海约翰通牒》形成的瓜分危机之第二次缓解;10月16日《英德协定》所形成的瓜分危机之第三次缓解。

三次缓解的过程从所谓有限的军事行动到"领土与行政的完整",从"利益均沾"到不利用中国形势"获得领土利益"等,都是一次比一次更加具体明确,并使个别具有领土野心、企图趁火打劫的帝国主义强盗也终于没有达到目的。因此,通过义和团运动中三次瓜分危机的缓解,结果就起到了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作用。

(6)义和团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事件、庚子事变,拳匪、拳乱、庚子拳乱等,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有人认为与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团体有关;然而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源于一种勤王的民团组织。

最初义和拳同当时清朝大部分秘密团体一样,反对满族统治,以"反清复明"为口号,遭到镇压。随着中国近代史形势的发展,以帝国主义侵略为先导的西方势力的冲突代替华夷之辩满汉之争成为主要历史矛盾,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改名为"虎神营",口号也改为"扶清灭洋" (1898年由赵三多首次提出) 。

『柒』 义和团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义和来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源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再次,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捌』 义和团运动的国内外背景、内容经过和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
一、背景:
1、兴起的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刺激了帝国主义国家加剧了对中国的侵略。19世纪末,形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直接原因:山东地区洋教势力猖獗。
二、过程:
1、兴起:(义和团原名义和拳,是民间秘密的反清组织,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
1898年,冠县赵三多带领拳民攻打外国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以后其性质由“反清”转为“反帝”。
1899年,山东平原县朱红灯取得平原大捷,此后称义和团。
提高:口号:扶清灭洋
评价:积极方面(爱国性),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有利于争取官军,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局限性方面,“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带有笼统的排外色彩。
2、发展:
1900年夏,势力发展到京津地区,接着义和团纷纷涌入北京天津,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提高:义和团得到发展的原因:清政府转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由“剿灭”转为“招抚”。
清政府态度转变的原因:企图利用义和团惩治外国侵略者,用外国侵略者来削弱义和团。
清政府态度转变的根本目的: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安抚―――剿灭――――――――招抚―――――――――剿匪
(毓贤) 袁世凯 1900年春北京天津地1900年8月,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3、高潮: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提高:(1)(天津――北京)廊坊狙击战
(2)(天津)收复老龙头火车站〔曹福田〕
攻打紫竹林租界〔张德成〕
(3)(北京)围攻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4、结果:天津北京相继失陷,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义和团运动失败。
三、评价:
1、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提高:瓦德西认为列强不能完全统治中国,更加认识到保留清政府德重要性。)
3、失败原因分析:
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不代表先进生产力;没有先进的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不如“太平天国”);行动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没有严密的组织;农民纯朴天真(口号“扶清”)。
客观上(直接的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备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面对民族危亡的时刻,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
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戊戌变法运动。
②下层人民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掀起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历史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首先,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反侵略的伟大气魄和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
其次,义和团运动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再次,义和团运动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玖』 义和团运动曾轰轰烈烈,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义和团运动是通过拳民的英勇战斗,在瓜分危机三次缓解的基础上才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

2.保存了中国的文化和文明

义和团运动既然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它就相应地保存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悠久的文化,使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得以在这个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中存在下来,中国悠久的文化和文明之保存乃是中国在政治上没有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直接后果。

3.遏制了一场可能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

1900年全面爆发的义和团运动,如果说它曾经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话,那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就曾经相应地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瓜分中国领土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可能爆发。

(9)义和团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历史背景:

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再次引起欧洲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1896年,有意瓜分中国的欧洲强国,对清政府提出无理要求,并要求准许修建铁路和采矿。1897年11月,山东发生“曹州教案”,两名德国传教士能方济(Franz Niez)及理加略(Richard Heule)被冲入教堂的村民打死(起因不明)。

德国立即作出了反应,乘机出兵占据了胶州湾和胶澳(今青岛)。德皇更对其舰队训言,谓:“如中国阻挠我事,以老拳挥之。”接下来的一个月,俄军进驻了辽阳南方的旅顺,英国和法国分别派兵占领威海和广州湾(今广东湛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义和团运动

阅读全文

与义和团历史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