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矛盾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有时缓和,有时激化。生产关系实际就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会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社会分工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力发展了,也就意味着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提高了,社会财富会生产得多了。这时如果仍然按照原有的生产关系进行社会管理和分配,就会损害大部分人的利益,影响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人们也就不会采用新的生产技术,这样就会阻碍社会生产的发展,实际就是使社会生产的速度减慢,社会财富创造的速度减慢。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国力就会减弱,国家会受到侵略。这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的矛盾尖锐了,这时就要改变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例如奴隶社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一个人不可能单独完成生产任务,所以必须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奴隶虽然被剥夺了全部劳动成果,但总还能维持生命,如果不当奴隶,恐怕迟早要饿死。这就是奴隶制度虽然很残酷但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当生产力提高,个人的能力已经能够维持生产生活的时候,再把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成果剥夺,就会引起劳动者的不满,劳动者就不会再努力劳动。这时就要采取封建生产关系,让劳动者能够占有一部分劳动成果,这样会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劳动成果,就会想办法提高劳动技能,生产更多的社会财富,剥削者实际也能剥削到更多的财富。生产力也会得到促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不断在发生,人们也就要不断调整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采取更有利于提高生产力,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生产关系,于是人类社会就不断向前发展.(1)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许多矛盾构成的复杂矛盾体系,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这两对矛盾的相互作用,推动着矛盾的不断解决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再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必须借助于新的上层建筑的力量,才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新经济基础的形成,从而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使社会向前发展。
(3)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较低级向较高级的社会形态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便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这两对基本矛盾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在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向更高阶段发展。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推动的结果。
『贰』 论历史发展的动力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原编者按:本文作者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斗争或生产活动,并论述了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生产力如何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是很有意义的,需要认真深入地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完整地准确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我们希望哲学和史学工作者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如果谈到有文字以来文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典作家极其重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称阶级斗争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是政治变革的基础,并且最终决定一切政治变革的命运,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等等.
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谈到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表示人同自然的关系,所以我们又可以把这种人类征服自然的斗争称之为生产斗争或生产活动.
生产斗争是人类活动最基本的内容,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生产斗争又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恩格斯指出:"迄今为止在历史著作中根本不起作用或者只起极小作用的经济事实,至少在现代世界中是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力量."恩格斯在概述关于历史的动力时曾这样写道:"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以及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很显然,恩格斯是把"经济发展"列为"伟大动力"之首的.可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肯定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同时,还认为生产斗争是更为重要的最终的动力.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极为重视对经济史的研究,把它放在历史研究的首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他们严厉批评了为剥削阶级服务的从来不把物质力量作为历史动力的历史观,指出:"过去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根据这种观点,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描述成某种史前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被说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当时德国史学界那种轻视生产史研究的现象感到愤慨,说他们从来没有对物质资料生产在历史中的重要性做过研究,所以他们也就从没有为历史提供世俗的基础,因而也从来没有一个历史学家.与此相反,对于那些在这方面做过任何尝试,哪怕是极幼稚的,非常片面的尝试的历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例如他们说:"法国人和英国人尽管对这一事实同所谓的历史的联系了解得非常片面(特别因为他们受政治思想的束缚),但毕竟做了一些给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首次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1890年恩格斯在给康·施米特的信中所说的"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首先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
回顾我国史学界以往的研究与教学,我们认为存在着一个普遍倾向,即重视阶级斗争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而忽视关于生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阐发,甚至有本末倒置的现象.如有的同志把阶级斗争看作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明证.因此我们认为,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的论述,纠正我国史学界多年来存在的这种偏向,是进一步提高历史研究和教学水平的关键之一.为此,我们愿意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二,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生产斗争是发展的最终决定办量.人们所熟知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变革的原理,就是生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的鲜明体现.但是这个最基本的原理却被林彪,"四人帮"颠倒了.近来许多同志著文拨乱反正,从经济学和哲学上对这个问题有所澄清.这里我们仅就研究中的几个历史问题,略述浅见.
关于生产力与社会性质的关系问题.
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无论依次更替出现的哪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仅有一种生产关系存在,而是同时存在着一种以上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究竟哪一种生产关系是主导的,决定着社会的性质,这是由生产力的性质与发展水平决定的.例如,在原始社会瓦解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奴隶制,也还出现过带有封建因素的劳役制.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奴隶制,而不是封建制呢 这是因为生产力还十分低下,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最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只有奴隶制才能保证剥削者获取剩余劳动.
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决定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正如马克思所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马克思所揭示的这一客观规律,我们应当在历史研究中认真加以应用,以期作出符合历史实际的科学结论.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分期问题的讨论,比较侧重于生产关系方面的研讨,这是很必要的;但是有关生产力及其如何决定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讨论得还很不深入,这恐怕是各种主张莫衷一是的症结之一.
关于生产力与革命性质的关系问题.
人类历史上曾发生过无数次革命,其性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引起社会形态发生根本变化的革命;一种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引起社会关系量变或部分质变的革命.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都是由生产力性质与发展水平决定的.
人类历史上依次发生的四次引起社会形态变化的革命,都是新的生产力和反映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要突破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为自己发展开辟道路而进行的斗争.在历次这样的社会革命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反复的斗争.新的阶级所以能取得最后胜利,新的社会制度所以能够得以巩固,最根本的原因不是靠政治权力,而是由于它所代表的生产力得到了充分发展的结果.如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之后曾多次发生过复辟反复辟的斗争,只是到了产业革命之后,封建势力复辟的企图才最后化为乌有.列宁说,社会主义要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就必须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与上述革命不同的还有另外一种革命,即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曾发生过无数次的奴隶起义,农民起义和工人阶级的斗争.这些起义和斗争,即使发生在一个社会的初期,如秦末农民大起义,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发生的工人反对资本家的斗争等,就其本质来说,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表现.以剥削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在其上升时期,尽管基本上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又有束缚生产力的,与生产力相矛盾的一面.生产力要得到不断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必须与生产关系相矛盾的这一面作斗争.但是单纯的奴隶斗争和农民斗争,最后的结局总是归于失败,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
关于生产力的发展同一个社会形态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或者今天继续存在着的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它本身所固有的阶段性.而造成这种阶段性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手工工厂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现代以自动控制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根本性质都一样,但又有极大的差别.这就表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尽管打着深刻的封建烙印,但在当时却是进步的革命的.现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虽然脱净了封建的痕迹,但它的本质却是没落的.这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及由此形成的生产的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了.拿中国历史来讲,至今我们对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内部的阶段性不能作出科学的划分,也是由于我们对我国古代的生产力发展史仅有皮毛之见.
历史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在一个社会内部,一种生产关系量变的速度和质变的程度,同生产力发展的快慢成正比.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内部生产关系的变化比资本主义要缓慢得多,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没有重大突破.
关于生产力与历史发展不平衡问题.
无论从世界范围看还是从一个国家范围看,同一个时期,同属一种社会形态的性质相同的政权,在不同的地区或不同的民族之间,往往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应该说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决定的.
生产力对上层建筑也同样具有直接的最后的决定作用.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是经济基础究竟包括哪些内容,长期以来人们是有不同看法的.我们赞同经济基础中包括生产力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在上层建筑中,有的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有的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如尚未被运用于生产实践的自然科学思想;还有的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分别决定着它们的不同侧面,如教育,卫生,语言,文学艺术,管理企业的规章制度,某些思想,乃至国家机器的某些部门等等.
拿作为上层建筑内容之一的教育来讲,一开始它就诞生在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及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教育是由教育方针,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和教学方法等组成的.教育方针在阶级社会里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是有阶级性的;而教学内容有的有阶级性,有的则无阶级性,如自然科学部分.至于具体学科则更为复杂,如心理学,既研究人的自然性,又研究人的社会性,可称之为边缘学科.就教学方法而言,有的有阶级性,有的是属于认识规律与思维规律在教与学上的应用,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自古至今,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教育中那些带有阶级性的东西被不断淘汰,更新,而无阶级性的那些部分则不断得到补充,提高,完善,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连续性,继承性.
企业管理中的规章制度无疑属于上层建筑.但它的内容具有二重性,有的由生产力决定,有的由生产关系决定.如劳动分工与协作的技术关系的规定便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的.
思想也是如此.拿哲学来说吧,哲学是生产斗争知识和阶级斗争知识的概括,因此推动哲学发展的力量不只是阶级斗争,还有生产斗争.哲学是如此,文化艺术思想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认为,上层建筑同阶级性并不是必然地连在一起的,有的有阶级性,有的则无阶级性.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上,那种认为生产力不能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只有通过生产关系的折射才能起作用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为什么生产斗争这种客观实践不能对观念的东西发生直接的影响呢 难道精神不是由物质而是由物质以外的什么东西决定的吗
生产斗争的发展又是引起社会分工和经济体系变化的基本动因.在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大门的历史转变中曾发生过三次社会大分工.实现这些社会大分工的力量,我们只能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中去寻找.不论在任何社会中,社会劳动分工的变化,经济行业的改组,无不受生产力发展程度的制约.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用于生活资料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在明显地减少,如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农业生产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几到十几.产业与服务业人数相比,前者下降,后者则显著上升.在产业中,技术研究人员与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不管在任何社会,生产斗争的范围与规模,生产社会化程度的高低,制约着人们之间联系的范围和交往的程度.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当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人类便进入了世界性的交往的新纪元.
再有,城乡,工农,脑体劳动三大差别的出现及其最后消失,最终也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例如,在生产的力源主要靠人力时,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最为明显.而在现代高度发展的自动化的生产过程,生产者已变成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了.总之,技术越发展,越要求生产者有较高的知识,劳动与科学也就更为密切地结合.
从更加具体的事实上讲,如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等等方面的变化也无不受着生产斗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小生产决定了一种自由散漫的小家庭生活,大生产却使家庭生活越来越社会化和制度化.
生产力实在是一种最活跃的力量,它渗透到人类历史的各个领域;甚至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生产斗争直接推动的.恩格斯说过,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今天,现代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不仅是人类高级思维的标志,而且又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生产斗争是一种普照的光,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切历史变革的终极原因.
三,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是各因不同的基础而产生的两种矛盾运动,各有自己的运动规律,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但是两者的作用并不是平行的.从历史总过程看,生产斗争决定着阶级斗争.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阶级产生的基础.
第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决定阶级状况及其历史形态变化的基础.以资本主义时期阶级关系变化为例.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厂时期所造就的是以商业资本家为首的早期资产阶级和手工工人为主体的工人阶级.产业革命一方面使产业资本家取代商业资本家而成为资产阶级的首领,另一方面产业工人则成为工人阶级的核心.近几十年来以自动控制为标志的生产力的新发展,使资本主产社会阶极构成又发生了新变化.总之,在阶级社会,每个阶级的状况及其历史形态的变化只能从生产力的变化中寻求其最终的原因.
第三,生产力的状况及其发展,是不同阶级历史命运,兴亡成败的基础.一个阶级的历史命运不取决于它的人数多少,而是依其是否代表新的生产力和能否组织生产,发展生产而定.按人数,农民远远超过了地主,农民的革命斗争一次又一次推翻过封建统治.他们幻想过"平均"和无剥削的生活,张鲁,钟相,杨么,洪秀全并为之做过令人赞叹的试验,但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农民的血汗沃肥了大地,他们撒下的种子却总是被他人收获.原因就在于他们使用的铁锄和牛犁是创造不出一个新天地的.
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考察,所有的社会革命,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前的社会革命,只是改变了不同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促使一定的阶级或兴或衰.而真正使一定阶级兴盛或最后从历史上消失的原因,还是生产力的发展.例如,封建主义革命,使地主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者,但终封建之世,一直存在着奴隶制.其原因就在于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没有为彻底消灭奴隶制提供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后,封建地主虽然在很长时期还存在,但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工人农民的反抗斗争,在那些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终于把封建地主送进了历史博物馆.
第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最后消灭阶级的基础.当然,要消灭阶级必须有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条件,但消灭阶级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从无产阶级专政中产生出来的.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使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才能为消灭阶级准备好物质基础.
阶级斗争可以给生产斗争以巨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以生产关系的作用为基础的.阶级斗争的高级形式是武装斗争,是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然而政权问题不是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阶级斗争最终归结为是解放生产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如上近述,生产的一定发展水平是阶级产生,阶级关系变化和阶级消灭的基础和决定力量;而阶级斗争,革命阶级反抗和改革落后生产关系的斗争又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那么,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是不是互为动力呢 我们认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历史时期内是这样的;但从历史总过程来考察,则不能说两者互为动力.因为:第一,生产斗争最终决定着阶级的构成,并且是阶级斗争的基础;第二,生产斗争与人类相始终,而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第三,阶级斗争不总是推动生产发展的动力.落后阶级向先进阶级的斗争就不是动力,而是阻力.先进阶级向落后阶级的斗争一般说来对生产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有时方针,政策错误,也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看,无产阶级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很明显,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存在的本身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的发展不再是以阶级斗争为动力,而是要求阶级走向消灭.当然,到了那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仍会有不适应的方面,但这属于另外的问题了.
生产斗争虽然从根本上制约着阶级斗争,但两者作用的范围和形式又不相同.
生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它只能推动人们的社会关系发生量变和部分质变,并为根本质变准备客观物质前提.生产斗争本身不可能直接改变社会的性质.只有基于生产力发展需要的阶级斗争才是推动整个社会关系得到改造,引起社会性质的变化,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的直接动力.但是最彻底的革命也既不能随意废弃已有的生产力,又不能离开原来生产力水平任意创造一种新的生产力.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类进行的生产斗争或阶级斗争,总的来说,还带有自发的性质.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使无产阶级成为自觉阶级.在无产阶级争取全人类解放的斗争中,对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从来都是十分重视的,只是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强调的方面不一样罢了.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前,生产资料虽然不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但对生产上的每一进步,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给予肯定的.马克思主义是把技术进步作为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必要物质前提来看待的.当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不能从生产的进步中自发地获得解放,只有自觉地进行阶级斗争,才能给自己开辟解放的道路.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只能把阶级斗争提到首位,团结广大劳动人民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斗争.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社会主义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另一方面,无产阶级不仅是生产者,同时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生产的领导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就不能只抓阶级斗争,而必须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逐渐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生产斗争方面来.要用辩证的统一的观点领导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无产阶级为夺取政权而进行的斗争,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之后所进行的斗争则必须保证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如果在某个时期所进行的阶级斗争,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没有促进毛泽东同志所说的生动活泼那种政治局面的实现,那么人们就有理由提出问题:这种斗争是无产阶级的斗争吗 或者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吗
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告诉我们,既要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又要反对"庸俗的阶级斗争论".
第二国际叛徒考茨基之流"庸俗生产力论"认为,只要生产力充分发展了,不必革命,也不需要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就会从生产的发展中自然而然地长出来.这无疑是背叛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谬论.
与此相反,林彪,"四人帮"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出现的"庸俗阶级斗争论"者.他们鼓吹"阶级斗争"达到疯狂的程度,事事,时时,无一不是"阶级斗争",惟独不准讲生产.他们胡说什么"革命搞好了,生产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谁抓生产就给谁扣上"唯生产力论"的帽子.好像人们只要搞"革命"就可以不吃饭.林彪,"四人帮"经营了那么多年的"革命",结果使国家陷入了经济崩溃的边缘,这就充分证明了这种"庸俗阶级斗争论"的反动性,也彻底暴露了林彪,"四人帮"反对社会主义的反革命面目.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回顾以往的历史研究与教学,我们认为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没有把生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观点作为指导思想,或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而把这种观点当作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了批判.
过去我们强调以阶级斗争的观点为指导研究历史,是完全必要的,正确的.有不少同志在探讨阶级状况与阶级斗争时,程度不同地研讨了生产力状况对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影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的说来,这方面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缺乏理论的自觉性.至今研究中国生产力发展史的著述甚少就是明证.一些通史或断代史著作虽都有专章节叙述各时代的经济状况,也有一些关于科技的论述,但一般地说,还都限于"平面性"的介绍,或只对事情本身进行考察,远没有把它作为历史进程中最终决定力量,同生产关系,阶级状况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和分析.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是属于前进中的问题.
林彪,"四人帮"鼓吹的"庸俗阶级斗争论"对史学研究干扰破坏十分严重.在他们横行的那些年代,不准广大史学工作者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那些极其重要的论述,不允许讲生产斗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文化大革命前探讨这方面的文章,几乎统统被当作修正主义,经济史观而遭到批判.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阶级斗争成了历史发展的惟一动因,一切都要从这里作出最后的说明.这十几年来编写的许多历史书籍,纲是阶级斗争,目还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地位真是扬扬赫赫,生产斗争则几乎完全变成为附属物.
我们认为历史学领域出现的这种偏向,已严重地影响了史学研究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建议:
开展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讨论.历史发展动力问题就是应该进行讨论的题目之一.
开展对生产力发展史的研究,特别是对它的作用,力求有血有肉地揭示出来,消除当前存在着的概念化的毛病.
在研究的基础上,改进目前史学著作"分割式"的论述方法.这种"分割式"严格地说还是一种形式逻辑的分类法,割断了事物的内在联系.我们应力求做到叙述的逻辑要反映历史的过程,理论应从历史事实中引申出来.
『叁』 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政治结构 、经济力 、文化力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内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容自然的过程,它有自己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2)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历史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偶然性是指个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个人选择,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宽度和个人的选择有关,适应历史发展的就是进步的一方,阻碍历史发展的就是落后的一方,历史的发展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
(4)对于执政者来说,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肆』 简答题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一楼答的绝对是错的 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进步 主要矛盾是直接动力版 具体阶级权斗争是矛盾的反应 比如在古代 阶级斗争就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 主要矛盾就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改革和革命都是斗争的表现形式 只不过改革是统治阶级(地主)使用的手段 是自上而下的 革命是受压迫阶级(农民) 是自下而上的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标志
『伍』 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 生产关系、 政治结构 、经济力 、文化力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历专史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属程,它有自己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2)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是指历史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偶然性是指个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自己的个人选择,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宽度和个人的选择有关,适应历史发展的就是进步的一方,阻碍历史发展的就是落后的一方,历史的发展就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3)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
(4)对于执政者来说,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陆』 马克思主义 简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1)社会基本来矛盾是社会发展自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革命是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4)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5)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忠,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柒』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哪些方面
社会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已发生的事件、经历的过程以及对这些事件和过程的记述。是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整个人类从事各种活动所造成的事物和过程的总和。同自然历史一样,社会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社会历史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每一代人只能从前一代人那里获得既定的社会生产力,他们可以发展这种生产力,但必须以现有的生产力为基础。
因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但社会历史又有自已的特点。自然界的历史可以在没有人的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进展,而社会历史则是在具有意识、追求着自觉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单纯的直线的前进过程,而是一个曲折的前进过程,有时还会伴随着局部的倒退。由于动物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不同、各种具体的社会条件不同,各个民族、部落、部族和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必然存在着差异,以至在同一时期内不同的民族、部落、部族和国家分别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
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则是朝着同一的根本方向前进着的,不管地球上不同民族、不同部落、不同部族、不同国家处于怎样不同的历史阶段,将来都会进入社会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蜜蜂和蚂蚁已经进入共产主义阶段。
『捌』 历史发展的动力
改革!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至于你说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不是动力。
『玖』 问题"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版而权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子全书》
村抖二:西方哲学界提出的七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1)自然动力论(古希庸);(2)神学动力论(中世纪);(3)人性动力论(14世纪);(4)理性动力论(18世纪);(5)竞争动力论(19世纪)(6)民本动力论;(7)合力论。
——根据徐伟新、刘德福的《社会动力论》
材料三:在中国史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观的认识,“文革” 前和“文革” 中占统治地位的是阶级斗争动力论,近20年来,影响较大的是生产力动力论。实际上,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与生产力水平或性质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历史发展、社会前进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看法,可以概括为“制度动力论” 。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