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古代"士"是什么人
您好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汉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或浮华交游,广结朋党,相互吹嘘,以沽名钓誉。东汉后期,在士人中间清议品题人物之风极盛 。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范围。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 ,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凡由中正品评者,皆据其德行才能、家族阀阅而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予各种官职。未经中正品评者,不得仕为品官。于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种特定阶层的含义。士庶对立,渐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否则为庶。士人中,又出现凭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显并累世居官的家族,是为士族。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宋以后 ,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士 shì[释义] ①对人的美称:女士|勇士|壮士。②指某些专业人员:护士|助产士。③军人:士兵|战士。④士兵军衔的一等,高于兵:上士|中士|下士。⑤指读书人:名士|寒士。⑥具有某种学位的人:学士|硕士|博士。⑦姓。
[士气]shìqì 军队的战斗意志,泛指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干劲。
〖例句〗一支队伍必须具有高昂的士气,才有取胜的希望。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士〈名〉(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同本义士,事也。――《说文》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韩士shì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养活)。
⒉我国商、周时代贵族的最低一级,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⒊指读书人:学~。硕~。~农工商。
⒋军衔名。在尉级以下:上~。中~。又泛指军人:战~。激励~气。
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或某种品质的人:护~。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谓之~。
⒍对人的美称:人~。壮~。烈~。
⑵ 哪位能给我讲一下,中国古代“士”和“士族”的产生、发展、影响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特点(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演变
(1)萌芽(东汉)
政治: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 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经济: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2)形成(曹魏、西晋)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 中国东汉后期至南朝末年在社会上有特殊地位的官僚士大夫结成的政治集团。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门生、故吏为了利禄 ,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汉末社会中的世家大族,魏晋时称为士族,影响很大,名士多出于这个阶层,或者在政治上与这个阶层结合在一起。曹操由于其宦官家族的身世,一般说来不为名士所尊重,故而一再发布“唯才是举”令,选用那些不齿于名教但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但曹操不但没有笼统地否定世家大族素所强调的德行标准,而且很重视对名士的争取。曹操死后,曹丕 在尚未代汉称帝之前,采纳了陈群建议的九品官人之法,即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士人品定之权掌握在政府的中正手里,中正采择舆论,按人才优劣评定品第高低,多少改变了东汉末年名士品评人伦、操纵选举的局面。
(3)巩固(西晋)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西晋时虽仍袭用九品中正制,但中正一般只注意被评定者家世的封爵与官位,很少注意真正才能,不能起选择人才的作用,以致于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九品中正制反而成为巩固士族力量的工具。西晋规定高官显爵者各按官品高下占有田地,并在全国范围内以法令形式承认私家依附农民。虽然法令规定免除国家租税、徭役的户数,但在占有大量田地情况下,高官显爵者必然拥有更多超过法令规定的从事劳动的依附人口。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人口的基础上,后汉、曹魏以后世代高官而且世袭封爵的家族,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形成门阀士族。
(4)鼎盛(东晋)
西晋亡后,在门阀士族的拥戴下,东晋王朝得以建立,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于是谱学勃兴,谱学专著成为吏部选官、维持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崇尚清谈玄学,擅长长书法、绘画等艺术;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但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北人士族与南人士族、北人士族中的上层与下层、皇室司马氏与侨姓大族、各大族之间、中央与地方(扬州与荆州)等错综复杂的矛盾。终东晋一朝,门阀士族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桓玄曾一度推翻司马氏统治,自立为帝,后失败被杀。
(5)渐衰(南朝)
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因此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以后,一些庶族出身的将领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声望与权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齐、梁、陈开国诸帝均为庶族将领。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这一时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受到打击、削弱。上述三种原因相互作用,极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阶级、经济基础。到了南朝时期,南朝宋武帝刘裕从东晋门阀专政、王权弱小、方镇割据的积弊中汲取教训,努力加强皇权,因而南朝世家大族虽然在社会上经济上的优越地位未变,不仅拥有大量田地,而且封山占水,实行庄园经济,占有广大田庄山泽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大量依附人口,但实际军政实权大为削弱,政治权力主要已不在他们手中。南朝士庶之别非常严格,士族通过仕宦途径和婚姻关系来维护门阀制度,形成封闭性集团。士族所居官都是被认为“清显”的职位,一般不理政事。士族中又有高低阶层之分,两者之间一般也不通婚,低级士族担任的某些官职,高级士族不屑担任。侯景之乱使世家大族 遭受沉重打击。承圣三年(554),西魏军攻占江陵,俘衣冠士族数万口,驱入长安为奴婢。这是对南方门阀士族的一次沉重打击。在陈朝,无论侨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仅政治上早已无所作为,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也都一落千丈,门阀制度已经没落到徒具躯壳了由于门阀世族自身的腐朽。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时虽据高位,却已无实权,走向必然的灭亡。后经候景之乱、隋灭陈等变化,门阀等级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终于使产生于魏,盛行于晋的门阀士族制度在政治、法律制度上最终消亡。
(6)消亡(唐末)
隋唐时期士族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使一部分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其禁止无限占田和随意买卖土地的规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和保护自耕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三是农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从此,存续了六七百年的士族制度最终在历史舞台上消失。
形成原因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
衰落原因
(1)自身腐朽:腐朽奢华的生活、与身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
(2)东晋、南朝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激烈,庶族乘机逐渐典掌机要;
(3)侯景之乱的冲击。晋朝南渡士族“寝略殆尽”;
(4)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
(5)唐末农民起义的打击。(彻底扫荡结束士族制度)
影响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
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士族是地主阶级中的腐朽集团,越到后期愈发腐朽,是一群社会寄生虫。
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1.经济上,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在魏晋动荡的政治局势下,编户农民依附于世家大族,有较为保障的生产条件,这对封建经济的发展显然有利;而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作为北方移民核心的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客观形势使得他们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组织者,他们在南方建立的田庄、山墅,毕竟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
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士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
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
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
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汉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或浮华交游,广结朋党,相互吹嘘,以沽名钓誉。东汉后期,在士人中间清议品题人物之风极盛 。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范围。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 ,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凡由中正品评者,皆据其德行才能、家族阀阅而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予各种官职。未经中正品评者,不得仕为品官。于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种特定阶层的含义。
士庶对立,渐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否则为庶。士人中,又出现凭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显并累世居官的家族,是为士族。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宋以后 ,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补充
战国时期,从王廷到社会底层,到处都可看到"士的身影。探讨这个阶层的活动,对深入了解战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与文化,很有裨益。
一、士的类分
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略统计有百余种。这不仅说明士阶层的复杂,也说明他们的行迹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为了区分不同的士,当时的人便开始对士进行类分。《墨子·杂守》篇把士分为"谋士"、"勇士"、"巧士"、"使士"。《商君书·算地》把士分为"谈说之士"、"处士"、"勇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庄子·徐无鬼》把士分为"知士"、"辩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礼教之士"、"仁义之士"等。根据士的特点、社会地位等情况,大体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武士。其中又分不同类别。第一类是国家的武装力量。由于技能、职掌、兵种以及国别等不同情况,又有各式各样的称谓:"选士"、"练士"、"锐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贲之士"、"剑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第二类是侠士。典籍中称之为"侠"、"节侠士"、"游侠"。这些人的特点是见义勇为,为知己者死。第三类是"力士",指力气大而勇悍之士。
(二)文士。《韩诗外传》卷七说:"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这里把操笔杆的称为文士。其实文化人,包括辩士,皆可称为文士。早在战国之初,墨子就曾对文士的特点与文士的不同类型作过划分,他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德行、言谈、道术应该说是对文士的类分。战国史籍中有关文士的各种称谓不下三、四十种。这几十种称谓,大体可归入如下几类。第一类可称为道德型。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如孔子说:"士志于道。" 《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道德之士的称呼计有:"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劲士"、"正士"。第二类可谓之为智能型。这些人重在知识和学以致用,有如下称谓:"文学之士"、"游学者"、"法术之士"、"智术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辩之士"、"游说之士"、"游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贤能之士"、"策士"、"任举之士"、"倾危之士"等。隐士可以说是以上两类的附类或兼类,这类士因种种原因不为官。不出仕并不是都不关心国计民生、社会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隐士发表了许多评论时政得失的言论,甚至提出系统的理论,成为一家之言。有些隐士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声望,君主贵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却拒不受命。也有些隐士是一时的,隐居只不过是静观待机之术。与"隐士"相同或相近的,还有如下称呼:"居士"、"处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贵生之士"、"高士"、"闲居之士"等。第三类可谓之技能型。这部分人又可分技艺之士、商贾之士、方术之士三部分。技艺之士指有一技之长和专门技能的人。《商君书·算地》说:"技艺之士资在于手。"《韩非
⑶ 中国古代士的出现与发展过程
士
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一定身分地位的特定社会阶层,后演变为对知识分子的泛称。原来可能指原始社会末期与氏族部落首领和显贵同族的武士,进入阶级社会后,他们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因古代学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贵胄子弟才有文化知识,故士又成了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之人的称呼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步卒作用增加,车战及武士的作用减小士的地位也出现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为中国古代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文化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于是朝秦暮楚的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他们穿梭于各国间,充当说客,纵横家便是其代表。这时各国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也很盛行。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汉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或浮华交游,广结朋党,相互吹嘘,以沽名钓誉。东汉后期,在士人中间清议品题人物之风极盛 。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范围。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 ,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凡由中正品评者,皆据其德行才能、家族阀阅而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予各种官职。未经中正品评者,不得仕为品官。于是,士人遂具有了某种特定阶层的含义。士庶对立,渐露端倪。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否则为庶。士人中,又出现凭借父祖官爵得以入仕清显并累世居官的家族,是为士族。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宋以后 ,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士 shì[释义] ①对人的美称:女士|勇士|壮士。②指某些专业人员:护士|助产士。③军人:士兵|战士。④士兵军衔的一等,高于兵:上士|中士|下士。⑤指读书人:名士|寒士。⑥具有某种学位的人:学士|硕士|博士。⑦姓。
[士气]shìqì 军队的战斗意志,泛指群众的工作热情和干劲。
〖例句〗一支队伍必须具有高昂的士气,才有取胜的希望。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士〈名〉(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士,事也。――《说文》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韩
士shì⒈〈古〉指男子,特指未婚男子:以谷我~女(谷:养活)。
⒉我国商、周时代贵族的最低一级,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⒊指读书人:学~。硕~。~农工商。
⒋军衔名。在尉级以下:上~。中~。又泛指军人:战~。激励~气。
⒌具有某种专业技术或某种品质的人:护~。技~。院~。以(因)才智用者谓之~。
⒍对人的美称:人~。壮~。烈~。
中医名词:士 ①特为男子能任事之称。《灵枢·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 ②泛指男子。《灵枢·五音五味》:“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 ③特指士兵。《灵枢·玉版》:“士卒无白刃之难者,非一日之教也。” ④古代统治阶级中的一个阶层。《千金方·序》:“未可传于士族,庶以贻厥私门。”
补充
战国时期,从王廷到社会底层,到处都可看到"士的身影。探讨这个阶层的活动,对深入了解战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与文化,很有裨益。
一、士的类分
战国文献中,以"士"为中心组成的称谓和专用名词,据粗略统计有百余种。这不仅说明士阶层的复杂,也说明他们的行迹遍及社会各个角落。为了区分不同的士,当时的人便开始对士进行类分。《墨子·杂守》篇把士分为"谋士"、"勇士"、"巧士"、"使士"。《商君书·算地》把士分为"谈说之士"、"处士"、"勇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庄子·徐无鬼》把士分为"知士"、"辩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礼教之士"、"仁义之士"等。根据士的特点、社会地位等情况,大体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武士。其中又分不同类别。第一类是国家的武装力量。由于技能、职掌、兵种以及国别等不同情况,又有各式各样的称谓:"选士"、"练士"、"锐士"、"精士"、"良士"、"持戟之士"、"射御之士"、"材伎之士"、"虎贲之士"、"剑士"、"死士"、"甲士"、"爪牙之士"、"教士"、"庶士"、"吏士"等。第二类是侠士。典籍中称之为"侠"、"节侠士"、"游侠"。这些人的特点是见义勇为,为知己者死。第三类是"力士",指力气大而勇悍之士。
(二)文士。《韩诗外传》卷七说:"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这里把操笔杆的称为文士。其实文化人,包括辩士,皆可称为文士。早在战国之初,墨子就曾对文士的特点与文士的不同类型作过划分,他说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德行、言谈、道术应该说是对文士的类分。战国史籍中有关文士的各种称谓不下三、四十种。这几十种称谓,大体可归入如下几类。第一类可称为道德型。这一类的士把道德修养作为奋斗目标。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从道德品质意义上给士下定义或概括士的特点和本质。如孔子说:"士志于道。" 《吕氏春秋·正名》记尹文与齐王的对话:"尹文曰:'今有人于此,事亲则孝,事君则忠,交友则信,居乡则悌。有此四行者,可谓士乎?'齐王曰:'此真所谓士已。'"道德之士的称呼计有:"通士"、"公士"、"直士"、"志士"、"修士"、"善士"、"信士"、"廉士"、"劲士"、"正士"。第二类可谓之为智能型。这些人重在知识和学以致用,有如下称谓:"文学之士"、"游学者"、"法术之士"、"智术之士"、"有方之士"、"法律之士"、"弘辩之士"、"游说之士"、"游宦之士"、"察士"、"巧士"、"博士"、"智士"、"贤能之士"、"策士"、"任举之士"、"倾危之士"等。隐士可以说是以上两类的附类或兼类,这类士因种种原因不为官。不出仕并不是都不关心国计民生、社会政治大事;相反,有些隐士发表了许多评论时政得失的言论,甚至提出系统的理论,成为一家之言。有些隐士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声望,君主贵人派使臣再三延聘,却拒不受命。也有些隐士是一时的,隐居只不过是静观待机之术。与"隐士"相同或相近的,还有如下称呼:"居士"、"处士"、"山谷之士"、"江海之士"、"岩穴之士"、"贵生之士"、"高士"、"闲居之士"等。第三类可谓之技能型。这部分人又可分技艺之士、商贾之士、方术之士三部分。技艺之士指有一技之长和专门技能的人。《商君书·算地》说:"技艺之士资在于手。"《韩非
⑷ 古代“士”的来历
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意思是凡是做事称职的人可以称作是“士”。“士”在上古是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
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
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士,称为士大夫时,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常常是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称为士人时,则一般特指具有较高封建文化素养、从事精神文化活动的知识分子。
汉代,士人特重士名(即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及学识才能),一旦成为名士,功利官位会接踵而至,故士人或着意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恪守封建纲常名教;或浮华交游,广结朋党,相互吹嘘,以沽名钓誉。
东汉后期,在士人中间清议品题人物之风极盛 。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范围。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 ,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凡由中正品评者,皆据其德行才能、家族阀阅而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予各种官职。
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至南北朝始衰。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宋以后 ,士或士人一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后来于是便有了“士农工商”的说法即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人、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4)古代士的历史发展扩展阅读
“士”的字源解说
士,金文像是有手柄(即,是“又”的变形)的宽刃战斧。有的金文淡化斧刃、突出斧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有所变形。
在远古冷兵器时代,军人所使用的武器,代表其在军中的级别与地位:身在前线用小斧作战的叫“兵”;身在将帅身边使用大型战斧的高级警卫叫“士”;手持特大战斧的首领叫“王”。最早的竹制武器叫“不”;使用带刃的木制武器的首领叫“帝”;文治天下的首领叫“君”;头戴金冠的王者叫“皇”。
造字本义:名词,手持大斧作战的武夫。
文言版《说文解字》:士,事也。数始於一,终於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凡士之属皆从士。
白话版《说文解字》:士,善于办事的人。天地之数,从一开始,到十结束。字形采用“一、十”会义。孔子说:“能推十合一、从众多事物中推演归纳出 一个根本道理的人,就是高明的士。”所有与士相关的字,都采用“士”作边旁。
⑸ 关于中国古代兵士制度历史沿革的问题
兵农合一制。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六韬·农器篇》)。古代兵器是铜做的,农器是铁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临战才发给。所谓授甲、授兵。兵器只能供给正式军队用,乡下保卫团一类的兵,是不能给与的。但是,当敌人打过来时,总不能随便拿着个农器就自卫吧?所以就有《六韬》之说,教其以某种农器,当某种兵器。
全民皆兵制。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时,各国用兵,最多不过数万。至战国时,却阬降斩级,动以万计。此等记载,必不能全属子虚,新增的兵,从何处来呢?我们看《左氏》成公二年,记齐顷公鞍战败北逃回去的时候,“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可见其时正式的军队虽败于外,各地方守御之兵仍在。而《战国策》载苏秦说齐宣王之言,说“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竟不守;战而不胜,国以危亡随其后;”可见各地方守御之兵,都已调出去,充作正式军队了。这是战国时兵数骤增之由。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全国皆兵的,怕莫此时若了。所以战国后期,秦楚皆带甲百万,而其他五国军队人数也在30-50万之间。
征兵制。即征招义务兵。征兵制在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几首各朝都有,比较明显的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
上古时部落战争是全民皆兵的,甚至老弱妇孺都参加战斗。到了夏、商,有进行镇压和掠夺时,常常临时征发大量夏、商本部落和臣服部落的军队,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中,诗经说“殷商之从,其会如林”,其中就包括大量临时征发的奴隶。不过在这一时期由于国家的出现,少量装备精良的职业军队已经出现了,如武王伐纣时的“虎贲三千”。
西周建立后,正式组织了六军和八师(笔者以前在军盟发表守相关文章),但六军和八师是平时生产,战时打仗的半常备军,而且六军基本由关中的周人,八师基本由被周迁到洛阳附近的殷人组成,还带有落后兵的痕迹。早在西周,诸侯就拥有了一旅(500人)到三军(37500人)的武装,到了春秋又有扩大,但基本和西周差不多,只是部落兵痕迹慢慢消退。
到了战国,战争规模扩大,达到双方十几万到几十万人参战,战争时间延长,次数频繁且间隔短,加上从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逐渐完成,原来基本不能作为兵源的奴隶成为农民,成为了兵源,所以大规模的征兵制形成,如秦赵长平之战,秦军将赵军包围在长平,为了取得这一决定性战役的胜利,秦王亲自赶到河内郡,征发所有成年男子支援前线。秦建立以后,秦始皇又征发大量的人力守长城、征河套、岭南等地,过重的兵役是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这一时期的征兵在簋大程度上还带有临时性,制度化的普遍兵役制度还没有建立。
到了汉代,中央政府基本建立了普及义务兵役制度,便复原制度还不健全,所以有了汉乐府中所说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现象。三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征兵的数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黄巾百万,择其精壮三十万号为青州兵”,吴国还迫使山越出山为兵,见于史书的就有十几万。
三国以后的各个朝代有的实行军户制,有的实行募兵,但征兵制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发生大规模战争时,为满足战争需要,朝廷都为大量征兵,如隋炀帝为征高丽“在山东增置军府,扫地为兵”;杜甫诗中写到“夜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再把中男行”,都说明唐政府为平安史之乱,连老人和十四五岁的少年都不放过。
军户制。所谓军户制,就是把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当兵,而民户则只纳租调,不用服兵役。中国历史上采用这一制度的大体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从西晋时的羌人起义开始,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并先后在中国北方建立了一些政权,这些政权实行汉胡分治,北朝皇帝曾对汉人说,“北人为汝客,得汝一斛粟,为汝击贼”,对本族人说“汉人为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为了防治汉人的反抗,基本不以汉人为兵,而世代为兵的北方民族逐渐成为军户,当然北魏孝武帝所也有汉人为军户的。在南朝,从北府兵开始,以北方流亡到南方的人民为主,也逐步形成了世代为兵的情况。这种情况的进一步发展便形成了军户制。
军户在多数朝代不用向政府交纳租税,有的朝工还分给军户土地,而他们所要负担的就是兵役。木兰诗中的“昨日见军贴,可汉大点兵……卷卷有爷名”说明其家很可能是军户。军户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兵农合一,平时生产,战时打仗,节省了封建王朝的军费开支,又避免了征兵制增加农民负担及妨碍农业生产。唐朝中前期的强盛,与较好地执行了府兵制(也就是笔者说的军户制)不无关系。
军户的来源很多,有本身为军被指为军户的,有因战争被俘或被掠为军户的,有因犯罪被没入军户的。在各朝称谓也不同,隋唐府兵帛,隋设折冲府、鹰扬府等,唐设六卫,又分左右,各设大将军,为十二位大将军。在明为卫所,全国卫所成百上千,卫所有军田,军队自给自足。抗倭民将戚继光家就是世袭登州卫都指挥佥事。
军户制主要缺点有两个,一是容易废驰,国家一旦长年没有战事,军户就会因为军官奴役、掠夺军户妻女、政府加派杂差等产生逃亡,久之就会变得老弱而不能战,有的军官隐瞒逃亡或绝嗣军户不报,私占其土地。到唐的后期,由于府兵制的破坏,唐政府为可战之兵,只能听认藩镇割据。明代更是如此,中期以后卫所兵不能战,不得不大量募兵,参加东南沿海抗倭的部队就包括广西狼兵、湖北乡兵以及烟兵、漕兵等雇来的募兵,有名的“戚家军”也是募兵。
另一缺点,从北朝开始,府兵中产生的军事贵族势力抬头,而南朝宋、齐、梁、陈都由军事政变建立,唐高祖李渊祖父为西魏十二柱国之一,参加瓦岗军的李密也是关陇军事贵族,这一状况到唐代,终于演变为以“安史之乱”为起点的延续到北宋的藩镇割据局面,造成了五代十国的空前分裂,世袭府兵养出了一批难治的骄兵悍将。
团结兵制。在武后时期,地方上出现了团结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实行,后又扩展到关内道,其大意是挑选丁户殷赡、身体强壮者充任团结兵,免其征赋,平常要练习弓矢。到代宗时更明确地规定,春夏归农,秋冬集合,并由官府发给兵器、资粮。团结兵是地方兵,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等事务。
民兵制。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连带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五百家为一都保,设都保正副。家有两丁的,以其一为保丁。其初日轮若干人儆盗。后乃教以武艺,籍为民兵。
募兵制。募兵制也就是雇拥兵役制度,我国历史上实行募兵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南宋以及元、清。
宋代的募兵制,在簋大程度上是为了使兵无常将,将无常兵,目的是不再出藩镇割据的局面,而且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发生灾荒的地方,民把灾民募为兵。然而募兵大大加重的宋政府的负担,而且应幕的多是泼皮无赖,没有组织纪律性,而灾民为兵又老弱无战斗力,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北宋对外战争负多胜少了。到南了南宋,情况更坏,军队座食而不能战还侵扰百姓,军官吃空额当本钱做生意,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武备最废驰的时期了。
元朝的情况又有不同,元朝的军队主力是蒙古、色目军,主要任务就是镇压汉人、南人,他们长期驻扎繁华大城市,政府靠残酷剥削人民给他们以优厚待遇,结果几十年下来,造成了贵族军官没见过作战,历载他们“以飞杯为飞炮,肉阵为军阵,颂歌为凯歌”,当红巾军起义时,六千名休形高大的阿速军(由西北民族阿速人组成)全合汉军进攻刘富通领导的农民军,结果还没有开战,蒙古指挥官看到义军人数众多,就高喊“阿扑,阿扑”(快跑,快跑)逃走了。
清代的情况比较特别,满洲八旗,是世代为兵,国家按人头给月例,象是军户制。但从康熙开始,旗营不再由旗主掌握,而是兵部调配,旗人也不是个个为兵,只是挑选其中一部分作为常备军,平进训练而不生产,所以笔者认为也应归入募兵,而且到了清中期以后,旗兵战斗力下降,作战主要靠汉军绿营,那就完全是募兵了。到了晚清,绿营也废驰不能战了,为镇压太平军,曾国藩首创了湘军,以营官自招为基础,全营自服从营官,全军只服从曾国藩,开了中国近代军阀的先河,由此而形成的募兵沿袭到了后来李鸿章的淮军、各系北洋军以至国民党军队,都是雇佣关系,红军在成立之初的三湾改编中,为了体现与旧军队的区别,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废除雇佣关系。
卫所制。明代的卫所制和元朝的军户制大体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袭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十二人为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什伍之长,历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数内,明朝则在其外。每一百户所,有总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为一百十二人。卫设都指挥使,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兵的来路有三种:第一种从征,是开国时固有的兵。第二种归附,是敌国兵投降的。第三种谪发,则是刑法上罚令当兵的,俗话谓之“充军”。从征和归附,固然是世代为兵,谪发亦然。身死之后,要调其继承人,继承人绝掉,还要调其亲族去补充的,谓之“句丁”。这明是以元朝的兵籍法为本,而加以补充的。五军都督府,多用明初勋臣的子孙,也是模仿元朝军官世袭之制。
八旗绿营制。清代的兵制前期中期以八旗和绿营为主。清朝驻防的旗兵,和汉人分城而居。清代的汉兵,谓之绿旗,亦称绿营。清代中叶以前的用兵,是外征以八旗为主,内乱以绿营为主的。八旗兵在关外时,战斗之力颇强,但是入关后腐败亦颇速。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不足用了。而到太平天国时期,绿营兵也已不堪使用。太平天国之后,清军主力以湘军、淮军为主。
纵观中国古代兵制,征兵、军户、募兵相继出现,又互相渗杂,总的说来,征兵帛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封建国家的需要;军户制,因为兵农合一,不用政府出钱养兵而受推崇较多,但他容易废驰破坏的毛病无法根除;北、南宋的募兵则最为失败,因为花了钱又养不出能战之兵,清朝的募兵制相对成功一些,清代普通百姓几乎没有兵役负担,生产得到发展,人口大量增加,然而募兵帛的顽症吃空饷则一直从清延续到新中国成立。
资料,可以看看
http://ke..com/view/1069565.htm
http://forum.qidian.com/ThreadDetail.aspx?threadid=109512640
http://lyw0028.home.sunbo.net/show_hdr.php?xname=8BPFI01&dname=GN0MI01&xpos=2
⑹ 古代“士”的含义、分类、故事。简洁明了的。
士是古代一个特殊的阶层,"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能够为对自己回有知遇之恩的人去死,常被称答为死士,古代最著名的士就是豫让了,先投范,中行氏,他们用对待家奴一样对待他,后智伯对他待如上宾,智伯被赵襄子杀死,豫让曾三次刺杀赵襄子,为了不被认出来,甚至吞碳变哑,用油泼脸毁容,在家门口要饭,自己的妻子都不认识他了,第三次杀赵襄子未遂,求赵襄子衣服,用剑击之后自杀.还有像田光,荆轲,要离,专诸等,晋国国君曾令一个士去杀赵盾(赵国大夫),刺客见赵盾一心为国操劳,不忍杀之,但是不能违背自己的士的精神,撞树自杀了.建议看一下史记.有专门的列传.
⑺ 求中国古代士阶层的地位的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士”阶层的形成及社会地位
一般地说,中国古代的“士”大体相当于今天社会的知识分子。在“体”、“脑”严重分离的中国古代社会,大凡精神文明的产品主要是由他们创造,或者经他们传达的。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或是一个阶层,“士”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华民族文明传统的形成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古代典籍中,“士”字的最初含义与我们今天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易·归妹》有“女承筐,无实;士羊,无血。”“士”,指的是从事劳作的男子。这种用法,《诗经》中也颇多实例,比方“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郑风·女曰鸡鸣》),“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邶风·有苦叶》)都是这徉。“士”字最初的这种含义,也许正说明,殷周社会,“士”尚末成为有独立性格的社会阶层,尽管那个时候中国最早的士人已经出现。
春秋战国,诸侯纷争,中国社会呈现出激剧动荡的政治局面,这无疑为早期的士人提供了施展才干的极好机会。中国文化史上那些卓著影响的开山人物,比方孔子、孟子、墨子、庄周等人先后出现在这个时代,他们或则发挥思想,创立自己的学说;或则不辞辛劳地周游于诸侯列国之间,试着用自己的理论去改变整个社会。尽管他们的主张往往不被当时社会所接纳,自己也成了汲汲惶惶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他们所创立的学说,他们的整个思想体系却几乎决定了其后两千余年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正是这个时代,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促成了中国士子的自我觉醒。从这个时代的典籍中,我们同时看到了“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正在悄悄改变着汉语中“士”字的含义。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又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孟子则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这时的“士”,显然已经有了与殷周文献中“士”字完全不同的解释。它不再是从事劳作的普通男子的通称,而是与“民”(普通百姓)相对举的,具有完全独立性格的社会另一类人。
“士”字的这种理解,显示着中国社会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新的阶层的诞生。
战国末年也许是中国士子最为活跃,最感兴奋的时期。诸侯列强为了一统天下,纷纷招贤纳士,网罗人才。大批士子往来于七国之间,斥咤风云,游刃有余。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掌握着强秦的大权,孙武、吴起、李斯、韩非之流似乎全都如鱼得水。整个社会渐渐看到了“士”的力量,以至于王公贵戚们莫不以礼贤下士为时尚。据史料所载,仅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齐孟尝君,搜罗的门客士人就不下三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中国士子开始登上了社会的大舞台。
秦汉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诸侯纷争的政治局面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府所代替。士子们从此失去了择主而事自由发展的社会条件,转而成为封建专制政权的仆役和工具。然而,作为一个已经成熟的社会阶层,“士”的独立性格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他们既为封建王朝的政治服务,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便日趋强烈。这种责任感与社会现实的碰撞,给他们带来了种种矛盾。而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及他们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同时决定了他们既无法改变污浊的社会现实,也无法摆脱缠绕在他们心里的众多矛盾。正是带着社会及人生的种种重负,中国士子在其后的两千年中步履艰难地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创造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士子文化。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愈来愈分明地展示出中国士阶层自身的许多特点。
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封建宗法社会中,“士”阶层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了它的基本社会地位。士了们无法突破庞大的宗法网络而挤身于封建统治集团及上层社会王公贵戚的圈子之内,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饱学而博闻,或者甚至具有超凡的政治管理才干,他们也只能成为封建政权的辅臣。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于“劳心”与“劳力”的严格区分,士子们自然又不甘心混迹于市井里巷,等同于平民百姓。因而,中国古代的士子必然处于社会的中层,由这种“居上不下,居下不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最为基本的特点,或者说中国士子特有的文化心态对上层社会统治集团的依附心理和对下层社会普通百姓既同情又鄙弃的双重心态。
中国士子是必须依附于上层社会的,因为他们只有借助于社会权力或者代表社会权力的王公贵戚,才能找到施展才干、建功立业的机会。从孔子周游列国到战国的养士之风,我们可以看到早期士子对社会权力的依附。一旦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形成,这种依附便愈益强烈以至成为中国士子的一种最为基本的文化心理。而这种文化心理又直接外化为士子们对于“仕途经济”的热切渴望,对于“读书做官”的不懈追求。
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我们看到一种令人迷惑的现象。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拼命读书,有的甘受十年寒窗之苦,有的毕其一生,不事他业,终老书斋。中国古代社会这各特有的文化现象所展示的文化精神当然是多方面的,有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社会规范而导致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也人由“朱门洒肉臭,路有冻死骨”
的贫富差异带来的人生现实利益追求。然而,古人读书不过是为了做官,只有做官才能实现上述人生价值及利益的追求,这种功利的目的本来就是十分明确的。正是在这个被视为入情入理、天经地仪的追求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士子,对于社会权力的强烈依附。他们知道,只有读书才是寻求这种依附的有效途径,一旦“金榜题名,”实现了这种依附,他们便有了进一步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这便是为什么中国古人把“金榜题名”看作是人生一大佳境的原因,也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为什么中举后便会发疯的原因。
当然,士子寻求依附并非仅此一道,比方对于某些代表社会权力的达官贵戚的干谒就是另一门径。就连李白那样的才华超群之士也有所谓“生不愿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干谒文章,而孟浩然求官不得的许多诗歌:“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之类这种干谒心理更是望而自明。
在不断地寻求上层社会以为依附的同时,中国士子又与下层社会保持着天然的联系。应该说,中国士子大多数本身就来自普通平民百姓,他们熟悉了解,或者甚至亲身体验过下层社会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懂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种与下层社会无法割弃的联系,使得他们在自己的诗文言论中常常流露出对于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怀,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士子实际上成了民众的代言人,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真实面貌正是通过他们的诗文得以展示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体”“脑”的严重分离,中国士子与普通劳动者又有着明显的隔膜,他们在思想深处始终把自己看作是与平民百姓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人。他们往往鄙弃劳动者的粗俗、无教养、无文化,把他们看作是碌碌无为的“群氓”。这种对于普通百姓的双重心态,决定了中国士子与社会下层的若即若离,他们的诗文在揭示现实社会的时候便多了一层旁观者似的清醒或俯看众生似的怜悯。
特殊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中国士子自身的许多特点。首先便是那种高度独立的人格和强烈的尊严需求。如前所述,中国士子很难挤身于上层社会,但他们却必须不断地与上层社会打交道。士子的立世之本是才干、学识和本领,而这些,非旦普通平民百姓无法具备,上层社会那些饱食终日的王公贵戚也难以具备。于是,士子在与上层社会的交往中也有了某种心理上的优越感。与这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同时产生的必然是一种人格与尊严的高度需求,是中国士子“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屈,威武不能淫”的理念人格。战国时代的士子唐且受安陵君之托出使秦国,在盛怒的秦王面前,无所畏惧,并且针锋相对地喊出了“士若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事见《战国策魏策》)如果说唐且惊天动地的呼喊只是这种理念人格的早期实践,那么,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则把这种人格高度集中为一种士子的精神。两千余年,尽管无数士子随着不断变迁的世事而有沉有浮,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各以不同的物象来象征自己的人格和品性,比方有的声称爱“梅”,有的声称爱“菊”、爱“莲”、爱“竹”、爱“陋室”,而在这种沉浮及那些象征着不同品格的物象背后,我们几乎都能看到中国士子引为自慰、自赏、自傲的高度独立人格。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中国士子的又一特点。士子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既比一般人更关心,更了解国家的前途命运,又能比王公贵戚们更清醒、更客观地看待社会的现实矛盾。他们常常在富国强民的理想与腐败污浊的现实矛盾中煎熬着因而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相随的便是中国士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宋代范仲淹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自我警策正是这种与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融为一体的忧患意识的真实体现。
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从责任感和使命感来阐释中国士子的恢宏气势和执着精神,这话是十分深刻的,它甚至道出了其后两千余年中国士子所体现的一贯精神。屈原执着于君国,九死而不悔,终于自沉汩罗。杜甫经安史之乱,只身逃出长安,跑到凤翔时只能“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可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丝毫未改。文天祥出使北营,为元人所扣,历尽艰辛,九死一生,唱的仍然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当我们把历朝历代无数士子的言和行联系在一起时,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士子的这种基本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极其可贵的民族精神。
与上述特点密切相关的是中国士子的人生态度。一般地说,中国士子都有着明确的人生态度,他们的言论、行动往往受着一定的思想体系的约束。具体地说,影响中国文化发展二千余年的孔孟儒家学说正是中国士子的主要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儒家学说本身就是由士子创立的。应该说它的精髓代表了中国士子最本原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而这种人生态度和社会理想在历史的发展中慢慢积淀为民族的基本传统又反过来顽强地影响甚至决定着士子的人生态度,成为与中国士子的全部人生无法须臾割弃的根本准则。
这种源于儒学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它把士子的人生最高价值规范为“兼济天下”的宏大理想,在培养出一种豪迈之情的同时,又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士子“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于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之情便时刻驱使他们与社会的兴衰治乱融成了一体。然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又常常让无数士子尝尽了人间的艰辛苦涩。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士子的人生态度正是造成他们悲剧人生的重要原因。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国士子正是这样,他们自觉地经受着各种各样的人生磨难,始终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社会与人生的无数矛盾中苦苦求索。
当然,中国士子的人生态度也有相互关联着的两个方面“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这是因为中国士子在自觉地实践着儒家教义的同时,也受到影响中国文化传统的另一思想体系道家思想的影响。而道家思想的精髓是“无为”、“出世”。当“兼济”的理想被严酷的现实辗得粉粹时,士子们则以另一种人生态度去面对严酷的现实,那就是退而自守,“独善其身”。而事实上,漫长的中国封建时代,中国士子的“兼济”理想往往是难以实现的,更多的情况则是如同韩愈献《谏迎佛骨表》那样的朝奏夕贬。于是,中国历史上士子退而自守,“独善其身”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即如白居易那样,早年写出了大量怦击时弊的诗歌,“兼济之心”不言自明,而一旦触忤权贵,获罪难免,便只好“世事从此不开口”了。
应该指出的是,士子的“独善其身”乃重在一个“善”字。他们无力回天,退而自守,并不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基本的人生态度。相反地,他们正是严格地恪守着人生的基本信条,在污浊的社会现实中保持着自身的高洁,保持着中国士子的独立人格。“士”阶层的一系列特征决定了中国士子在整个封建时代的基本运作轨迹。而封建专制的社会制度及“士”阶层在这个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又决定了中国士子在整个封建时代的座标体系中的座标位置。于是,我们便能清楚地看到,中国士子是怎样带着人生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在中国文化史上绘制着自己的图影,创造着自己的文化的。
⑻ 古代士大夫这一阶层为推动历史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
古代士大夫以清流为主要武器,左右政府的主张,并且成为未来官员的主要来源,他们的能量巨大,突出的例子,在东汉末年,送貂蝉的王允就是士大夫的主要代表人物。
⑼ 从古至今‘士’的演变以及说法
春秋至汉
士是周以来的一个贵族等级,是贵族的最下层
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
以上三个等级都有一定的田产,全国土地归天子所有,天子封诸侯国给诸侯,诸侯再封邑给大夫,而士不能占有土地,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无恒产”
但是士阶层也有自己的贵族尊严,佩剑是贵族的标志,因此无论士有多穷也要佩剑,因为这代表他贵族的尊严,也就是孟子所说的“有恒心”
在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地位有所提高,春秋时期一些居于士阶层的大夫家臣就掌有重权,例如孔子时代的阳虎,到了战国时代,士主要分为几个类型:文士、武士、辨士和谋士,根据他们的名字就能够猜出他们的专长
这些士依附在大夫和诸侯身边,为他们出谋划策,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门客,主公为他们提供食宿,他们就要对主公尽忠,但他们绝对不是奴隶,因为他们享有人身自由,如果主公失势或对他不好,他就可以选择离开
战国四公子都有蓄养门客的习惯,经常门下食客三千,信陵郡窃符救赵中的鸡鸣狗盗之徒就是士,只要有一技之长就是士
士后来发展成为农民和小地主
在孔子的学说中,士被赋予了管理国家的重任,孔子认为当时的士是周朝的希望
士这个阶层一直维持到西汉,韩信的谋士蒯通就是士
东汉之后出现的士族已经和周代的士很不一样了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它的特点是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充分发展(又称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我们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把士族制度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和评价。
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士族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消亡的过程和科举制度产生的必然性。
概念: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世族又称门阀土族,是地主阶级中的一个特权阶层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特点(特殊地位)
(1)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品官占田荫客制为士族制度提供经济保障;)
(3)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4)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宋元以后士人一般就专指读书人或有名望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