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电动车发展历史

电动车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7 12:35:00

A. 电动车的来历

电动车简而言之就是以电力为驱动,以电力为能源的车子。第一辆电动车于年制造出,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
发展
初期发明电动车的历史比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要早。直流电机之父匈牙利的发明家、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Ányos Jedlik最早于1828年在实验室试验了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于1834年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1837年,托马斯因此获得美国电机行业的第一个专利。在1832年至1838年之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发明了电驱动的马车,这是一辆使用不能充电的初级电池驱动的车辆。1838年苏格兰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on发明了电驱动的火车。今天在路面上依然行驶的有轨电车是1840年在英国出现的专利。电池电动车的历史。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于1881年诞生,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而在1873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一次电池作动力发明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列入国际的确认范围。后来就出现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作为电力。

中期 1884年,西门子第三代有轨电车行驶在德国
1860 – 1920阶段: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车的运用在19世纪的下半叶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1859年法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发明家噶斯顿·Plante发明了可充电的铅酸电池。 19世纪末期到1920在早期的汽车消费市场上电动车比内燃机驱动车辆有着更多优势:无气味、无震荡、无噪音、不用换挡和价格低廉,这形成了以蒸汽、电动和内燃机三分天下汽车市场。停滞期 1920 -1990阶段:随着美国德州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提高,电动车在1920年之后渐渐地失去了优势。汽车市场逐步给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所取代。只有在少数城市保留着很少的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以及很有限的电瓶车(使用铅酸电池组,被使用在高尔夫球场、铲车等领域)。电动车的发展从此停滞了大半个世纪。随着石油资源的滚滚流向市场,人们几乎忘记还有电动车的存在。相对运用在电动车上的技术:电驱动、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等等也无法得到发展或运用。复苏期 1990 至今: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大气环境的污染严重,让人们重新关注的电动车。 1990年之前提倡使用电动车主要还是以民间为主。比如1969年建立的民间学术团体组织:世界电动车协会(World Electric Vehicle Association) 。世界电动车协会每一年半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举办专业电动车学术会议和展览Electric Vehicle Symposium and Exposition(EVS)。 1990年代开始各个主要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关注电动车的未来发展并且开始投入资金和技术在电动车领域。 在1990年1月的洛杉矶汽车展上,通用汽车的总裁向全球推介Impact纯电动轿车。 1992年福特汽车使用钙硫电池的Ecostar , 1996年丰田汽车使用镍氢电池的RAV4LEV, 1996年法国雷诺汽车的Clio, 1997年丰田的Prius混合动力轿车下线, 1997年日产汽车世界上第一辆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Prairie Joy EV, 1999年本田汽车发布、销售混合动力 Insight。国内进展电动车作为绿色朝阳产业,在中国发展已有十年之久。在电动自行车方面,2010年底,中国电动自行车已经达到1.2亿辆,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从能耗角度看,电动自行车只有摩托车的八分之一、小轿车的十二分之一。从占有空间看,一辆电动自行车占有的空间只有一般私家车的二十分之一,成为非常有效的节能交通工具。从发展趋势上看,电动自行车行业市场前景依然看好。特别是,作为一种节能环保、出行便捷、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中短距离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在二、三级城市和农村地区颇受欢迎。随着产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农村道路建设的加快、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扩大。电动自行车曾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收到城市中低收入阶层青睐。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从研制开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小批量投放市场,至2012年以来的生产和销售,一直呈逐年大幅增长的势头。由于需求旺盛,近几年中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一直保持跨越式增长。据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电动车行业发展前景与领先企业经营分析报告》调查数据显示,1998年全国产量仅为5.4万辆,2002年为158万辆,到了2003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400多万辆,跃居世界第一,1998-2004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20%。2009年产量达到了2369万辆,同比增长8.2%。相比1998年增长了437倍,发展速度相当惊人。上述统计年份电动自行车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74%左右[1]。根据行业预测,到2012年,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而仅电动车用蓄电池的市场潜力就超过500亿元。而在2011年3月18日,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的通知》,但最终沦为“一纸空文”。意味着,电动车行业在长期趋好的环境下正面临巨大的市场生存压力,政策限制将成为众多企业生存悬而未决的一把利剑;而外部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疲软,恢复乏力,也使得电动车的出口红利将大打折扣。而在电动汽车方面,《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经明确上报国务院,《规划》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旨在布置汽车产业新局。作为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在未来10年计划投资额将达1000亿元,销量规模锁定世界第一。根据业内披露的《规划》内容: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业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500万辆。分析预测,从2012年到2015年间,中国市场电动车销量年均增速将达到40%左右,其中大部分来自纯电动车销售,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动车市场。

B.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历程

我国有计划地开来展新能源源汽车的研究已经有二十余年的时间。
“八五”期间,实施了国家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九五”期间进行了示范运营尝试。并启动了国家清洁汽车行动项目,重点开
展燃油汽车清洁化,燃气汽车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并确定了12 个清洁汽车示范
城市。
“十五”期间,电动汽车开发被列入“863”计划,以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
车、燃料电池汽车三种车型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
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布局展开研发。
“十一五”期间,电动汽车与清洁燃料汽车合并列入“863”计划,基本形成了
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布局。

C. 电瓶车的发展简史

电瓶车发展历来史:源于源19世纪80年代,用作私人轿车、载重卡车和城市公共交通车。电瓶车的低速度、充电里程有限并不是缺点,而其无噪音、维修费低等优点使其得以普及。1920年之前,电瓶车一直在和汽油车竞争,后来电瓶车开始减少,因为电动启动器使汽油动力车变得更具吸引力,加上大量生产使汽油车成本降低。在欧洲,电动车一直被用作短程货运车。从70年代开始,各国又重新对电动车产生兴趣,尤其是受到不应依赖外国石油和环境问题影响,导致一再改进电瓶车速度和行驶距离。随着汽车能源与污染问题不断受到人们关注,电瓶车技术的不断改进、用途的不断扩展,未来电瓶车发展前景光明。

D. 简述纯电动汽车历史

电动车的历史比大多数人想像得要长很多
1834年Thomas Davenport在美国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
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电池作动力发明了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
1828年Jedlik Ányos在实验室试验了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
1859年法国人Gaston Plante发明了铅酸电池,从此电动车可以蓄电。
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制造了第一辆铅酸电池三轮车。
1881年至19世纪初这段时间,出现了一大批设计古怪且天马行空的电动汽车,有些电动汽车的设计像是马车,有些又像是月球车,但正是因为他们,为现在的电动汽车发展铺平了道路。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简述电动汽车发展史
虽然过去有很多电动汽车的设计依然不尽如人意,但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断探索、创新,为今天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根据今年初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显示,电动汽车行业依然呈增长趋势,预计到 2021 年,全球电动汽车的收入会达到 580 亿美元。
Susan Beardslee 是知名行业分析机构 ABI Research 的高级分析师,他表示:电动汽车在城市里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改变,它们现在更多地是扮演了智能移动交通工具的角色,其中还涉及到车辆共享、充电支持、无人驾驶电动汽车车队、公共汽车、有轨电车、以及轻轨等多个交通服务领域。事实上,没有迹象表明电动汽车行业会衰退,很多汽车制造商都希望能在电动汽车技术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他们也会一直在这一领域里探索下去。

E. 爱玛电动车的发展历程

2013年
爱玛在2013年生产的新车摩卡,2月内卖出辆,路可儿也追平了此前爱玛自己创造的行业新车上市纪录。长跑王“骑迹”系列车型也引起众多关注,一次充电骑行1000里,进一步彰显了爱玛豪华款的研发优势,在产品性能上,爱玛开始与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博世电机展开战略合作,跟着电机发展的最新方向。完美解决了电动车续行里程短的问题,更关注消费者的骑行需求,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问询络绎不绝……最终爱玛突破350万的年销量大关。
2012年
凭借爱玛科技卓越的发展,爱玛科技进行再次优势拓展,爱玛天津爱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与爱玛台州制造基地新厂区破土动工,同样集研发中心、生产制造、仓储物流于一体的高端运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生产基地即将落成,这标志着爱玛品牌再一次升级,这不仅丰富了爱玛产品构成,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证明了爱玛雄厚的企业实力。截至2012年爱玛科技投资总计超过14亿元,塑造了年产量高达1010万辆的制造航母。创造了行业罕见的制造产业链,成为中国最具规模与竞争力的专业电动车制造企业之一。实现了连续四年全国销量增,2012年销量达306万辆。同时,通过全新个性VI更换,靓丽时尚的终端建设,两大巨星的倾力代言、央视高空宣传投放等品牌建设措施的实施以及众多荣誉的获得不但使爱玛成为行业中的大品牌,同时也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 。 年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明确将电动自行车纳入非机动车管理范畴,这一交通工具迅速成为广大民众个人出行的最佳方式,整个行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前身以自行车为主营事业的爱玛科技,正是抓住这一满足百姓代步生活的重大民生机遇,成功步入产业大潮。

F. 中国电动自行车历史

电动自行车发展大事记
●1983年上海自行车二厂试制成功永久牌DX-130电动自行车,这是我国有记录的并形成产业化的第一款电动自行车。它采用

150W柱式电机、24V轿车用普通铅酸蓄电池,此车84年投入生产,至91年共生产了4.5万辆,其中出口805辆。
●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出采用轮毂电机的电动自行车。
●1999年上海的千鹤、苏州的小羚羊、南京的大陆鸽在电动自行车的研发上陆续获得突破。他们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均采用

36V/10Ah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和后轮驱动的轮毂电机,在各项性能指标上结束了多年徘徊的局面,首次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从此,电动

自行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1999年5月28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同年10月1日执行。此标准是在

原轻工行业标准QB2302-1997《电动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基础上修改而成。
●2001年由全国自行车信息中心举办电动自行车信息交流会并举办了电动自行车拉练(行驶里程)比赛。此比赛有力地推动了电

动自行车技术的发展。
●2002年上海自行车协会会同消费者协会制定了《上海市电动自行车消费争议纠纷解决办法》。开启了解决电动自行车质量纠纷

的先例,以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
●2002年1月南宁明令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2002年7月16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下达了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修订任务(以下简称新电动自

行车标准),并要求2003年完成。同年9月12日成立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牵头,20家单位参加的起草小组。
●2002年8月北京公安局发出通知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2003年4月完成新电动自行车标准的《报批稿》。
●2003年8月浙江温州严禁电动自行车在市区行驶。
●2004年3月由部分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和几名专家联合上书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对新电动自行车标准《报批稿》表示异议。
●2004年4月28日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针对新电动自行车标准《报批稿》的异议在上海举行协调会议,有十八家单位参加。会议对

一些质疑条款结合新电动自行车标准《报批稿》进行了讨论。
●2004年5月1日颁布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此法开禁了原“道路交通安全法”自行车不准装有动力装置的规

定。但强调“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的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此法还规定装有辅助动力

的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2004年5月24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综合业务部在北京召开了有全国68名代表参加的论证会。会议通过了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20

公里的指标,但对重量指标有三种意见:1、适当增加重量2-5公斤,作为强制性条款。2、增加重量至48公斤,作为强制性条款。3、

按原标准40公斤,但将原强制性条款改为推荐性条款。
●2004年7月12日发布,同年10月1日执行的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对轻便摩托车首次定义为:无论采用何种

驱动方式,其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50km/h,且若使用内燃机,其排量不大于50mL的两轮或三轮车辆,包括两轮轻便摩托车和三轮轻便

摩托车,但不包括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20km/h的电驱动的两轮车辆。此标准,为以后起草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标准埋下了伏

笔,这没有引起电动自行车行业的注意。
●2005年6月8日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在上海举行扩大的标委会,有二十多人参加。会议对04年5月北京论证会后修改的新

电动自行车标准《报批稿》升为《送审稿》的内容进行了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签名同意将新电动自行车《送审稿》的关键性指

标:最高时速20公里,重量不大于48公斤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但至今还没有批准,一拖就是4年。
●2005年8月,太原、武汉、明令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2005年珠海市人大通过条例从当年七月份起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市区行驶。
●2005年底北京开禁电动自行车,允许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
●2005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
●2006年11月6日广州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对电动自行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不予登记、不准上道路行驶的通知》。
●2006年12月1日海口市禁止电动自行车行驶。
●2007年1月1日常州在江苏率先严控电动自行车。从今以后,常州市民新购的电动自行车,不能获得公安局发放的牌照。无牌电

动自行车不准上路。电动自行车车牌证有效期5年,到期一律作废。
●2007年1月1日起,沈阳市北陵大街、北京街等12条街路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
●2007年2月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分委会,摩托车分委会共同组织,吸收行业相关的11家单位,历时半年、四

易其稿完成了:GB24155-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GB/T24156-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动力性能

试验方法》,GB/T24157-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24158-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

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四项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并在网上进行征求意见。此标准,将最高时速大于20公里,重量大于40公

斤的电动车定义为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行业对此纷纷表示反对。
●2007年5月福州、深圳禁止电动自行车行驶。
●2007年8月15日起东莞市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
●2007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产量突破2000万辆。
●2008年12月1日起,厦门市、佛山市中心城区开始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
●2009年6月2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GB24155-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安全要求》,GB/T24156-2009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GB/T24157-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

法》,GB/T24158-2009《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四项标准。并将在2010年1月1日执行。此消息公布后在电动自

行车行业引起强烈反响。
●2009年9月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退回电动自行车新标准的《送审稿》要求重新修改,9月10日全国自行车标准化中心召集各

地自行车行业协会和一些大型电动自行车企业进行研究。
●2009年11月份后全国各个媒体也纷纷跟进,质疑摩托车四项标准的合理性,一时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

会也在12月6日、11日分别发表说明和专家作答对摩托车四项标准进行解释。
●2009年12月10日—15日全国各地方自行车协会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先后提出暂缓执行四项标准的书面意见。
●2009年12月15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研究《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

条件》等4项国家标准的相关问题。会后,发表了国标委工—〔2009〕98号文《关于电动摩托车相关标准实施事项的通知》通知对标

准中涉及电动轻便摩托车的内容暂缓实施。
同时,国家标准委责成相关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要在充分听取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加快修订《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

国家标准,以便使该标准既能够符合产品在安全、环保和节能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能够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留有空间,更能够

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安全与权益。
符合的话选为满意答复吧

G. 纯电动车的历史沿革

在1873年,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son)制作了世界上最初的可供实用的电动汽车。这比德国人戴内姆容勒(Gottlieb Daimler)和本茨(Karl Benz)发明汽油发动机汽车早了10年以上。戴维森发明的电动汽车是一辆载货车,长4800mm,宽1800mm,使用铁、锌、汞合金与硫酸进行反应的一次电池。其后,从1880年开始,应用了可以充放电的二次电池。从一次电子表池发展到二次电池,这对于当时电动汽车来讲是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由此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需求量有了很大提高。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产品,写下了电动汽车在人类交通史上的辉煌一页。1890年法国和英伦敦的街道上行驶着电动大客车,当时的车用内燃?技术还相当落后,行驶里程短,故障多,维修困难,而电动汽车却维修方便。

H. 电动代步车的发展历史

由於人类寿命延长及出生率下降,使得全球高龄人口数目逐年增加,目前已有10个国家正式迈入联合国所定义之老龄化社会。又世界卫生组织在1997年预测至2020年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指出,除非洲、中东、中美洲等地区65岁以上人口比例至2020年在5%以下外,大部份地区几乎呈现高龄化现象,由此可知全球人口已逐渐高龄化。
而老人在身体机能衰老及慢性疾病影响行动下,对於行动辅助的依赖程度将日益升高,使得专门提供行动不便者及老年人士的电动代步车需求逐渐增加。另外,主要国家为了因应高龄化社会,纷纷将老人医疗照护纳入政策补助项目,进一步提高电动代步车的市场销售,如美国市场因有较高的健保给付而成为电动代步车销售最高的国家;欧洲主要国家在健保制度及相关法令规定下,行动辅具等销售也表现亮丽。虽然现阶段全球电动代步车的市场规模仅60万~80万台的规模,但若保守以1%老年人口来估算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口,再扣除电动轮椅的市场需求(约占机动病人用车三分之二),则目前应有超过150万台电动代步车的市场需求。

海外需求续增 台湾出口快速成长

近年来,电动代步车辆因应高龄人口与绿色环保趋势的需求,已成为传统轮椅产业中另一新兴产业。原有轮椅大厂均积极跨入电动代步车的生产与销售。台湾厂商在看好电动代步车前景下,已有超过10家轮椅厂商投入电动代步车的生产,并有2~3家专业厂商成立。虽然中国大陆与南韩也有厂商生产电动代步车,但台湾较佳的产制水准与较低的制造成本对欧美日大厂更具吸引力,使得台湾成为欧美大厂最主要OEM合作对象,部分研发能力强的厂商更是自创品牌,以OBM行销全球。

由海关统计数据可知台湾目前年产量已超过20万台,推估产值超过新台币50亿元。此外,由於内需市场过小,因此外销比例超过九成,进口仅几百台,是一出口导向型产业。近年来在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下,台湾厂商出口更是呈现二位数的成长,预期未来5年仍是台湾电动车辆产业中成长最为快速的产品。

台湾虽为电动代步车主要生产国之一,但国内销售仅占台湾出口的3%左右,因此所生产之电动代步车有九成以上外销。近几年在欧美代步车之需求日益增加下,台湾电动代步车出口逐年成长。2002年出口近20万台,金额约为新台币49亿元,较2001年成长50.71%及40.21%;2003年1~6月出口金额与台数分别较2002年同期成长75.65%及84.17%,平均单价则约新台币2万4,000元。按此成长速度,估计2003年全年出口台数可达28万台,出口金额高达新台币68亿元,位居台湾电动车辆产品之冠。

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北美/欧洲

主要出口市场方面,以北美和欧洲地区为主,2002年分别占64.55%和27.38%,市场集中度相当高(请参阅33页图二)。其他地区分布则较为零星,包含亚洲、大洋洲、中东、中南美洲及非洲等地。 从33页表一的数据可知,美国为台湾电动代步车最大出口国,比重约占六成,其次为英国与荷兰。2002年台湾电动代步车对美出口金额超过新台币30亿元,出口数量逾10万台。在台湾电动代步车厂商承接美国大厂OEM订单比重增加下, 对美国出口规模也逐年提高。

欧洲国家

27.38%

亚洲国家

4.75%

大洋洲国家

2.86%

中东及近东国家

0.29%

中美洲国家

0.07%

非洲国家

0.06%

南美洲国家

0.05%

北美洲国家

64.55%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海关进出口统计资料库;工研院IEK-IT IS计画(2003/09)

台湾电动代步车产业SWOT分析

本研究以SWOT分析台湾电动代步车辆产业之主要优势为:台湾车辆产业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不但拥有相当多的技术人才且加工制造技术纯熟,所累积的技术与人才能量相当雄厚,对於发展电动车已符合先决条件。此外,台湾所生产之小型马达已具有国际级水准,加上电子和电机产业等电动车技术支援实力坚强,在发展小型电动车辆方面潜力十足。政府藉由科技专案等研究经费及相关补助,提供业者相关技术研发与推广,2008年国家发展计画将电动车辆纳入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项目,因此属於电动车辆产业的电动代步车将可获得较多发展资源。

在劣势方面:台湾厂商多为中小企业型态,财力远不如国际大厂,导致R&D的投入有限。另外,机电整合人才多流向电子高科技产业,无形中排挤掉电动代步车厂商对该项人才需求,形成电动代步车产业之人才供给缺口。

主要机会为全球高龄化人口趋势与先进国家福利政策对福祉用具的补助购买,均是驱动电动代步车市场成长的动力。又如先进国家无障碍环境的建立也提供电动代步车等行动辅具市场的扩大。

至於威胁则在於关键零组件技术仍受制於国外大厂,如控制器依旧掌握於Dynamic、P&G、Curtis三家国际大厂手中,台湾厂商议价空间较低,生产利润受到压缩。中国大陆业者挟其劳力密集及低廉的工资等优势,将威胁到国内业者。以下即针对台湾在发展电动代步车辆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摘要如图三所示。

强势

1. 传统车辆工业基础雄厚

2. 电机/电子等周边支援

3. 政府支持开发

机会

1. 高龄化人口趋势

2. 先进国家福利补助政策

弱势

1. 国内检测与验证能量不足

2. 厂商规模小、R&D投入有限

3. 机电整合人才投入意愿不高

威胁

1. 中国大陆低价竞争

2. 国外厂商掌握关键元件

I. 电动自行车是谁发明的

电动车简而言之就是以电力为驱动,以电力为能源的车子。第一辆电动车于1834年制造出,它是由直流电机驱动的。时至今日,电动车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类型也多种多样。
电动车的历史比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要早。直流电机之父匈牙利的发明家、工程师阿纽什·耶德利克Ányos Jedlik最早于1828年在实验室试验了电磁转动的行动装置。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Thomas Davenport于1834年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1837年,托马斯因此获得美国电机行业的第一个专利。在1832年至1838年之间,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Robert Anderson发明了电驱动的马车,这是一辆使用不能充电的初级电池驱动的车辆。1838年苏格兰人罗伯特·戴维森Robert Davidson发明了电驱动的火车。今天在路面上依然行驶的有轨电车是1840年在英国出现的专利。
电池电动车的历史。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于1881年诞生,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而在1873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一次电池作动力发明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列入国际的确认范围。后来就出现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作为电力。
1860 – 1920阶段:随着蓄电池技术的发展,电动车的运用在19世纪的下半叶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1859年法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发明家噶斯顿·普朗特Gaston Plante发明了可充电的铅酸电池。
19世纪末期到1920年是电动车发展的一个高峰。在早期的汽车消费市场上电动车比内燃机驱动车辆有着更多优势:无气味、无震荡、无噪音、不用换挡和价格低廉,这形成了以蒸汽、电动和内燃机三分天下汽车市场。
停滞期
1920 -1990阶段:随着美国德州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提高,电动车在1920年之后渐渐地失去了优势。汽车市场逐步给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所取代。只有在少数城市保留着很少的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以及很有限的电瓶车(使用铅酸电池组,被使用在高尔夫球场、铲车等领域)。电动车的发展从此停滞了大半个世纪。随着石油资源的滚滚流向市场,人们几乎忘记还有电动车的存在。相对运用在电动车上的技术:电驱动、电池材料、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等等也无法得到发展或运用。

阅读全文

与电动车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