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藏医发展历史

藏医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7 10:20:57

❶ 藏医学的历史有多少年

藏医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吐蕃时期已形成体系。在藏王赤松德赞在位期间,藏医药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藏医学鼻祖宇妥·元丹贡布在集古代藏医的基础上,吸收四方医学精华,编著了《四部医典》。

❷ 藏医学有多少年历史

藏医藏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相传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
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三种疗法,即放血疗法、火疗法、涂摩疗法来治病。同时,还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疗外伤等等原始简单的办法。公元四世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入藏,传播了《脉经》、《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对《本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公元六世纪以来,从内地传来了医学和天文历算;七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带来了“四百零四种病方,五种诊断法,六种医疗器械”以及四种医学论著如《门介钦莫》(即《医学大全》)等。八世纪,金城公主入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如《索玛拉扎》(即《月王药珍》)等等。赤松德赞时期,藏医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九大著名医学家,即玉妥·云登贡布、碧棋列贡、吾巴曲桑、齐齐谢布、米娘绒吉、昌提杰桑、聂巴曲桑、冬门塔杰和塔西塔布。其中玉妥·云登贡布最为有名。

❸ 藏医与中医哪个更早些

中医中药发展到今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不知解除了多少人疾病的痛苦,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可是,谁是中医中药最早的发明者呢?原来最早发明中医中药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是他,在5000年前就写下了人类第一部中医中药著作——《祝由科》。

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这部著作还夹杂着一些迷信成分,但群众对它的评价是:“家有祝由科,害病不吃药”。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去伪存真,不断增补,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著作。它不但在历史上对我国人民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现在还起着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作用。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内容非常广泛。《黄帝外经》37卷,据说内容也很丰富,可惜失传了。
藏医学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吐蕃时期已形成体系。不仅出现了藏民族自己的医学家,而且有了藏医药学理论著作《四部医典》。《四部医典》是老宇妥·元丹贡布在八世纪末整理编篡而成,历经后世藏医药学家的修改、增补、注释而愈趋详细完整,成为学习藏医学的必修课本。在国内外影响极大。藏医学十分重视自然与人体的关系,有大、小宇宙之称;藏药的原料及产品皆出自高原本土,对医治多种疾病具有神奇功效。在人类日益强调回归自然、追求生态平衡的今天,藏医藏药重新焕发光彩,连同神奇的文化背景,一起步向国内外。 两者相比还是中医早一些

❹ 藏医有多长历史

藏医起源
敦巴辛饶是最早的藏医,象雄是藏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也是藏族原始本教的发源地。象雄位于今天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一带。这个地方是雍仲本教创始人幸饶弥沃如来佛祖的诞生地。根据本教的传说,他诞生有一万多年。他从小就开始学习本教等文化知识并长期精心从事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任何事物都包含着4种元素:即土、水、火、风这4种最小的分子。他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于这4种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后来他写出了《宇宙从蛋生》、《藏医九显论》、《五行历算》、《天文历算》等一些理论著作。

雍仲本教的第一本“医典”记载敦巴辛饶一生娶了9个部落主的女儿做妻子,并生有8个子女。其中一个姓翟的妃子为他在藏历木猴年生了杰布楚西。杰布楚西后来成为敦巴辛饶的医学继承人,并将他父亲的医学论著编纂命名为《多个梦移》。这部书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四部医典》中的宗源书之一。
它的后记记载了从杰布楚西到公元七世纪所有继承人的历史。敦巴辛饶将《干酪药九显论》传承给了本教主要继承人杰布楚西,后来由姆扎扎嘿、色拖杰江、东青吐青、杰察马琼依次相传下来。
《象雄大藏经》中记载有关藏医学的内容时说:象雄时代已经发明了外科手术术后愈合无需拆线,即在手术中使用动物的筋作为缝合线这样先进的手术方法。

❺ 藏医心理学历史是

你对藏医心理学感兴趣,网络一下就可以查到。

❻ 藏医药学的教育历程

国家投巨资建立的西藏藏医学院,经过1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最权威的藏医大学。
目前,学院招收的学生全部是藏族,授课教师也是藏族,使用藏语专业教材。本科生学制5年,藏医药教材包括《藏医学发展史》、《解毒学》、《月王药诊》等20多门科目。
西藏藏医药学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已招收了两批藏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西藏藏医学院,目前已培养出650多名本专科毕业生,他们大都在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地从事藏医藏药工作,有的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行医。这表明,藏医药学后继有人。
◆1989年
西藏大学藏医系与自治区藏医学校合并建立了西藏藏医学院。
◆1990年
开始,近年来,藏医药教育还得到国际上的支持。在瑞士红十字会以及外籍人士帮助下,西藏先后成立了学制4至6年的日喀则边雄藏医学校、山南松赞藏医学校等一批专业学校,这些学校已经培养了300多名藏医藏药人才。
除政府设立藏医学校和医疗机构外,父子或师徒相传这一传统藏医培养人才的方式,至今仍在延续。在西藏农牧区,民间藏医都带有徒弟。藏医药界的权威学者强巴赤列、措如·次朗和众多藏医药学家的身边,都有2至3名精通藏、汉语言的学生,帮助整理老师们口述的藏医药理论和实践经验。
藏医学院院长措如·次朗教授主编的数十万字的《四部医典大详解》即将出版发行,国家级专家强巴赤列口述的四百多万字的《四部医典系列挂图详解琉璃说》正在编写之中。这些著作将成为后辈们的宝贵财富。
◆1993年
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独立设置为西藏藏医学院。从此,藏医药学高等教育正式列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序列,是国内外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培养高层次藏医药学专业人才的高等学府。学院建校以来,培养了上千名藏医药学专业人才。从硕士到博士,有整套培养体系,目前,54名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37名藏医药学硕士研究生正在培养。
◆1998年
国务院学位办授权西藏藏医学院为硕士研究生单位。目前,学院已有10名硕士研究生在校深造。

❼ 藏医药学的历史进程

古代藏族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从古代流传的“有毒必有药”的说法,充分说明藏族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原始的医疗。
人类历史上一切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和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是在人类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逐渐形成并确立了原始的医疗体系。
公元八世纪藏医药学历史名著《四部医典》的出现,标志着藏医药学作为独立的医学理论体系最终形成 藏医药学在其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曾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著书立说的杰出人物。
相传藏王拉妥妥日年赞时期。藏区就有来自印度的吾西嘎西及其后裔的行医活动。藏王南日松赞以前,藏族民间就有酥油熔液用于止血,以青稞酒糟治外伤等简易的治疗方法。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强盛的吐蕃王朝。创造了藏族文字,尔后该藏王下令从邻国特别是从印度迎请博学多识的专家、译师,极力翻译、整理佛学、医学及其它方面的经典。其中《药诊大典》《无畏武器》最负盛名,是两部较系统、较完整的医学巨著,现已失传,这两部医学巨著的失传,实为藏医学及藏族文化之一大损失。有关史籍对此有这样的记载;“《药珍大典》是文成公主进藏时带至西藏的。由名叫马哈德瓦和达尔摩高恰所译。《无畏武器》是由印度医生巴热达札,汉地医生韩维康(又称韩文海—笔者注)、大食国医生嘎林诺三人总结和借鉴三国医学内容后合编而成;共有七卷”。(《智者喜宴》1518页和第司桑吉嘉措《藏医史》150页)
公元八世纪赤德祖丹在位时,金成公主入藏带来《月王药诊》,由和尚摩哈衍那和比绕札那译成藏文。有人认为,此书虽从汉地传至藏区,但其内容并非汉族医学。比绕札那是藏族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他豁达,开放,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做出不朽功绩。他还和达瓦傲嘎合译原始《四部医典》。
那时藏医广泛的医疗实践活动,为《四部医典》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人体生理、病因机制,诊断施治以及药味性能等诸方面的解释提供了依据,相对充实了藏医药学内容,使其理论化和系统化。《四部医典》经历代名医的修改和补删,渐趋完善。现存的《四部医典》有一百五十六个章节,涉及到生理解剖、病因病理,临床各科、诊断治疗、药材方剂、手术器械以及医学伦理等内容,是对藏医药学基本理论和具体临床实践的完整总结,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目前已有汉译全本和俄、英文节译本。成为全世界的医学财富。
藏族医药学史上的著名藏医学家老宇妥·云丹贡布便是整理编纂《四部医典》的主要成员之一。据有关资料,老字妥诞生于公元729年,族世业医。老宇妥一贯持“自视当知其短,以师必得其长”的严谨治学态度。曾邀请汉地、印度、泥婆罗、克什米尔等国的在当时医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的医药学者,同他们进行对医药学理论的广泛而深刻的学术探讨,汇取各家之长,删繁存要。不辞艰辛,本着求实精神,曾赴印度等国三次,汉地五台山一次,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印度、汉族等医药学理论,并吸收了合理有益的医学思想,为以后研究医学和著书立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高超的医技和精湛的医理,深得藏王赞普的敬重,被任命为赤德祖赞,赤松德赞两朝太医,为当时藏族九大名医之首。还相传曾为尼泊尔及克什米尔国王治过病,被后人推崇为“医药佛陀重临人间”。卒年125岁。
诞生龄十一世纪的新宇妥·云丹贡布被认为是老宇妥之十三代后裔。他借鉴或吸收了从汉地传来的《月王药诊》之精华,以及《月光》、《八支医要》等医著,辨析前人之说,对《四部医典》作了大胆的补撰整理,使得其内容进一步充实。他好学不倦,医术精深,贯通群论,行医惠民,名垂青史。卒年77岁。著有《大小八支医要集》等重要的藏医学历史巨著。对藏医药学的发展功著誉盛。
藏王赤德松赞,非常重视医学之发展,他时常将医生请到王宫内,就座龄辅有九层锦缎的座席上,以示对医学、医生的尊敬,使医生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藏医药学在他的时代有了空前的发展。 随着藏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一些医生由于所处环境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不同,积累了不同的实践经验而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见解。到15世纪中期,藏医药学出现了对药物的不同识辨及对《四部医典》的某些理论学说有异见的两大学派,即项瓦(北方派)和赛尔(南方派)。学术争鸣的出现、标志着藏医药学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项瓦学派以项瓦·南木杰智藏为代表,他通晓显密宗佛教,尤精藏医。在西夏,印度医学界享有较高声望。晚年应明朝廷之邀赴汉地并任大司徒官职。有《八支集要·如意宝珠》等著作。
赛尔学派以赛喀瓦·娘木尼道吉为代表,娘木尼道吉博览医书,医技亦精,敢龄创新,重视实践,不畏艰险,亲临野外采集各类药物标本,专心应诊和研究药物,广泛开展学术研讨,丰富和发展了藏医本草学的内容,为后来问世的《晶珠本草》奠定了基础,促进了藏医本草学的发展。他著有《医典广注》、《医诊千万舍利》、《本草鉴识》等。其后裔赛喀瓦·罗主杰吾,自幼剃度出家,对医学讲、辨、著无所不精,他继承赛尔学派理论,对藏医药伦理和医史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并对一些错误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和纠正。著有巨著《医典注释·祖嘱》(前部),该书与第司·桑吉嘉措的《兰琉璃》在当代藏医学中占有相当位置,被认为是最权威性的《四部医典》注释本,是广大藏医工作者必修之本。他还根据宇妥手抄本对《四部医典》进行了大量的校改,并动员囊索·牙加巴集资刻了《四部医典》最早刊刻的札唐版。
章迪·华尔旦措悉,十三世纪生於章迪地区。从小笃好医学,善放思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受病人敬仰。曾任元世祖忽比烈国师八思巴之御医。著有《医学大纲》等医学著作八十余本。
公元年,在藏族政教史上深具影响的著名历史人物,第司·桑吉嘉措,生放拉萨北部郊区。1679年任第五世达赖喇嘛之第司(摄政王),管理西藏的政教事务,建树颇丰,对天文、历史、医学等方面造诣很深,并各有专著。他虚心好学,把自己的著作,寄送各地学者,征求意见,力求使作品完善化。医学方面的著作有《医史概论》、《四部医典注释·兰琉璃》以及医学图谱七十余幅,还校堪整理过《四部医典》等等。另在药王山(拉萨布达拉宫西南)创建藏族第一所藏医经院。
生赞公元十世纪的达尔摩曼热巴·洛桑曲智,从年轻时即跟随第五世达赖和第松·丹增达尔吉等学者学习佛经和医学。后任五世达赖御医,曾为达赖喇嘛行眼科挑拔手术,怡疗老年性白内障成功;并协助第司·桑吉嘉措创办并执教药王山寺医学院,门徒甚多;奉五世达赖之命补充完成了《四部医典注释·祖嘱》后半部的编写工作。还写有许多具有独到见解的论文和著作。达赖喇嘛也非常器重他,称他是“医药之王”。
迪玛格西·旦增彭措生聆公元十八世纪。自幼习医,精通群说,擅长藏医本草学,在从事多年的医学实践和收集药材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前人医学经验。撰写了《晶珠本草》详细叙述了药物的分类、性味功效,形态描述、药物异名和鉴别方法等,本书收录的药物有二千二百多种,纠正了一些本草学家的错误,为藏医用药、鉴别以及研究藏医药学做出了突出贡献。 17 世纪中叶—20 世纪中叶
五世达赖建立甘丹颇章政权, 在大力弘扬佛法的同时重视发展藏医药学 ,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使藏医药学进入鼎盛时期。五世达赖本人不但对藏医十分感兴趣,曾邀请大博士查仓巴讲解《四部医典》、《甘露瓶》、《千万舍利》及 等许多藏医药学经典 ,尤其宿钦·却雍让卓等几位名师处聆听宇妥的医学精髓,藏医造诣颇深,五世达赖一生采取了许多促使藏医药发展的措施。首先,批准香若·囊索多杰的请求,重新对《扎塘版四部医典》进行木刻印刷;命令东珠华巴、达莫曼然巴和南郎班钦三人对新版《四部医典》进行认真校对并亲自作了序。与此同时, 刻版印刷苏喀·洛哲杰布著的《祖先口述》;下令达莫曼然巴搜集编纂《新老宇妥传》和整理新宇妥著的《医学十八支》, 并木刻印刷这两部著作。另外,木版印刷了达莫曼然巴著的秘诀部注疏祖先口述《善说金饰》和后续部脉诊尿诊章以后的注疏祖先口述《疑难金刚结解》,这些措施使得许多医学经典得以传世。尔后积极兴办藏医药教育,先后在拉萨的哲蚌寺西宫新建 “索日卓盘林 即医学利众院,任命尼塘仲钦·洛桑嘉措为教官,强欧囊索达杰为管理主持;恢复日喀则桑卓则建立的藏医学堂 章松堆贝林 即仙医云集院,任查戎巴为管理主持。此后又在 布达拉的 夏钦觉 、 玉嘉觉 及桑甫尼玛塘建立藏医学校 ,由强欧巴和达莫曼然巴负责管理,为学习藏医创造条件。五世达赖晚年,从南山邀请多委巴尼粪传授印度瑜迦师木扎左格的白内障拨除手术和藏医的除翳手术秘诀集。邀请日喀则上部属于达玛贡布医学传承的比丘利他和尼仁地区的南夸拉传授强巴派的医典注释和秘诀。并命令达莫曼然巴、勒伞等藏族医生学习鸟仗那大成就者的水银洗炼技术。为了普救众生性命,五世达赖还派人收集各种稀世宝石和历代学者特制的珍宝药品作为原料创制出仁钦章皎大黑丸、查皎丸、动物宝达日玛丸、动物 宝白晶塔丸及去毒动物宝丸等, 医治患者,广行善业。这 一时期的摄政王桑杰嘉措秉承达赖旨意修订《扎塘版四部医典》刻版印刷了现行的《四部医典》,并对这部用偈颂文体写成的经典进行了全面注释和补充,写成《四部医典疏·蓝琉璃》,桑杰嘉措还组织著名画师绘制了 曼汤 79幅,并著有《藏医史》、《秘诀补遗》等一些医著,对藏医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见第司·桑杰嘉措条 ) 。这一时期出生于洛卡亚多地方的达莫医学博士洛桑却哲是一位医学知识渊博的大师,曾受五世达赖的尝识,担任过达赖的保健医。他一生著书很多,其中《秘诀秘函》、秘诀部祖先口述《善说金饰》、后续部祖先口述《疑难金刚结解》及《新老宇妥传记》等最为著名。他的亲传弟子有医学博士洛哲却佩等多人。总之,甘丹颇章王朝时期,藏医在医疗、教学及对《四部医典》的研究发掘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 这一时期藏医学不但在西藏地区得到发展,而且在西康、 安多、内蒙古等地也有较大发展。
西康地区,司徒·却吉迥尼最为有名,他著有许多医书,也译有脉诊、天花治疗等中医书籍,在德格八蚌寺创办的藏医学堂,培养了八邦温、嘎玛艾勒丹增、帝玛尔·丹增彭措等许多著名藏医学家,推动了这一地区的藏医的普及和发展 ( 见司徒医学传承条 ) 。
安多地区 ( 甘肃、青海地区 ), 这一时期在塔尔寺、拉卡楞寺、夏琼寺、拉加寺、赛科寺、拉莫德钦寺及佐宁寺等著名格鲁派寺院中先后建立起曼巴扎仓 ( 藏医经院 ), 成为藏医药教育和治疗的中心 ( 见曼巴扎仓条 ) 。另外 , 这一时期拉萨药王山利众院派遣了著名医生罗桑却佩和格桑亚尔培两人去外蒙古做克利卡吉宗丹巴的保健医 , 派遣嘉木样克珠任国师章嘉佛的保健医。 1745 年于北京雍和宫成立曼巴扎仓 , 培养不同民族的藏医学生。同时在内蒙古哈力哈和西霍尔等著名大寺院内建立藏医曼巴扎仓〔一般认为在三世达赖索南嘉措 (1543 —1588) 时期建立的〕培养蒙族学生 , 由此藏医在蒙古族地区进一步发展起来。这一时期安多地区和内蒙古地区涌现出了许多著名藏医学家 , 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更钦晋美昂布、章嘉若贝多杰、松巴堪钦益西班觉、隆吾赞卓佛班玛巴扎 ( 又名嘉华丹巴热杰 ) 、蒙古阿旺王、敏珠佛诺门汗降贝却吉丹增赤列、江隆班智达罗桑却佩、蒙古恰霍尔博士洛桑次成、 蒙古郎柔丹达尔等多人。松巴堪钦益西班觉 (1704-1788) 著有《医学甘露流》、药物学《白晶鉴》、医疗精选《甘露喜庆》、秘诀萎萃《甘露滴》等医书。敏珠佛诺门汗嘉华却吉丹增成列著有一切医学书籍精华汇编《秘密宝源》。隆吾赞卓佛班玛巴扎著有《医学总论》、常用药物《绿绒蒿束》、《九味防疫方剂》等。恰霍尔博士洛桑次成著有药物学《奇美眼饰》 , 并附有药物标本图 , 还著有《金属锻灰》等药书。蒙古医生郎柔丹达尔著有《四部医典》疑难注解 《殊胜金色词子串》及《四部医典研究》等医学著作。另外西藏上部拉斗地区以及锡金、不丹、尼泊尔、印度等国家也先后传人藏医学 , 为这些地方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19 世纪 ; 藏医药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十三世达赖土丹嘉措 (1876 —1933) 十分重视发展藏医药学 , 用藏医为一切众生和患者造福 , 曾下令恢复和加强以前建 立的药王山藏医利众院 , 委派自己的两位保健医、原药王山著名医生洛藏桑布和丹增嘉措去该院担任教师 , 提高藏医教学水平。并命令丹增嘉措主持藏医药书籍的刻印工作 , 出资修建药王山利众院印刷室 , 将以前保存在印刷房内的《四部医典》、《蓝琉璃》、《秘诀部补遗》、《晶珠本草》、司徒的《大疏》等藏医药经典的陈旧木版全部重新刻制成新版 , 后来把这些新版称为药王山版。 1893 年 , 十三世达赖亲自校订《四部医典》木刻版时 , 发现还有错别字和遗漏等问题 , 认为 这《四部医典》是掌握众生生命的根本 , 要认真校订 , 使之成为医书范本。 于是出资费用并令保健医俄金·丹增嘉措和药王山教师华丹彭措、贡却德勒等进行校订。 1897年封苏喀派名医羌青巴·强巴土昂为保健医和堪琼 , 任命强巴派名医夏吾丹却华旦为副保健医 , 委派两人主持药王山藏医学堂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两人尽职尽责培养出了大批学员。第一批学员中的隆珠扎巴 , 第二批中的山南钦饶诺布和次成年扎、格桑勒协、土旦达杰等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上述强巴土昂针对藏医中妇产科和儿科不够健全的情况 , 曾撰写了《小儿护 理·利众心宝》一书 , 此书从婴儿接生 , 哺乳、护理、疾病预防、治疗、安全用药等 19 个方面介绍了小儿保健知识 , 并创制出 8 种小儿药品。书籍和药品发至县乡和溪卡广大 地区 , 向孕妇进行教育和宣传。
1916 年 , 十三世达赖创办了拉萨藏医历算学院 , 这是 一所医疗和教学兼备的培养藏医高级人才的机构 , 藏语 称 曼孜康 , 钦绕罗布任院长。钦绕罗布在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 为了形象直观教学曾复制了全套彩色医学 唐卡 , 规定学生每年上山采药、认药半月 , 在门诊部诊治病人等 , 这些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 这所学校先后培养出了千余人高级藏医人才 , 其中还有很多是印度等外国学子 , 他们为藏区和国外的藏医事业作出了贡献。钦绕罗布在学术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 著有藏医理论、药物、临床等方面的许多有价值的著作 ( 见钦绕罗布条 ) 。

❽ 藏医药学有什么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影响极大

藏药医学有3000 年的历史,影响大。

❾ 藏医药的介绍

藏医药是中国医抄学宝库中一颗袭璀璨的明珠。 世世代代的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人民在与自然和各种疾病进行斗争中,积累了治疗各种疾病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医药学体系,涌现了许多医学贤圣,丰富了藏医理论,同时又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也出现了发展极其缓慢的局面,直到本世纪下半叶又有了长足的进步。2006年藏医药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❿ 藏医藏药的历史悠久

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相传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
历史记载藏医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他对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的生存,繁衍生息,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藏医学鼻祖宇妥云丹贡布(708-833年)集古代藏医之大成,吸收四方医学的精华,编著了《四部医典》该巨著是80幅唐卡的最早来源。公元8世纪初,吐蕃王朝侍医比吉赞巴希拉,编绘《尸体图鉴》26章。《尸体分布图》、《活体及尸体测量》等藏医腹腔图画见于许多藏医历史典籍。公元1730年圆满完成了《四部医典系列挂图》79幅藏医唐卡画图的绘制。史籍记载,唐卡画图是为了使四部医典通俗易懂,从学识渊博者到初学的童龄均能理解,犹如一颗掌上透明珠宝,一目了然。
藏医80幅唐卡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璀璨明珠,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1998年由强巴赤来教授担任主编,编写了藏、汉、英《四部医典80幅彩色挂图释难蓝琉璃之光》著作,作为注解的小圆圈图表5000多幅,为系列挂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三种疗法,即放血法、火疗法、涂摩疗法来治病。同时,还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疗外伤等等原始简单的办法。公元四世纪,天竺的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入藏,传播了《脉经》、《药物经》、《治伤经》等五部医典,对《本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公元六世纪以来,从内地传来了医学和天文历算;七世纪,文成公主入藏,带来四百零四种病方,五种诊断法,六种医疗器械以及四种医学论著如《门介钦莫》(即《医学大全》)等。八世纪,金城公主入藏时又带来了许多医药人员和医学论著,并把其中一些著作译成了藏文,如《索玛拉扎》(即《月王药珍》)等等。赤松德赞时期,藏医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九大著名医学家,即玉妥.云登贡布、碧棋列贡、吾巴曲桑、齐齐谢布、米娘绒吉、昌提杰桑、聂巴曲桑、冬门塔杰和塔西塔布。其中玉妥.云登贡布最为有名。
玉妥.云登贡布(708~835年)是吐蕃王朝时期最杰出的医学家,曾担任过赞普的御医,是藏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他走遍西藏各地,广泛搜集和研究民间医方,总结民间医药经验,还多次赴内地五台山以及印度、尼泊尔等地,拜中外名医为师,曾邀请著名中医学家东松(即韩文海)、印度医学家新提嘎瓦、尼泊尔医学家达玛锡拉、克什米尔医学家库雅巴等来藏研讨学术。他结合中外医学成果,编著了三十多部医学论著从而形成了藏医的一整套体系。
从此,藏医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藏族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一个古老民族。藏族医药学的文字记载始于1300多年前。公元8世纪以后流传下来的藏医药文献很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六种:
(一)《敦煌本藏医残卷》(公元8世纪)收载53方133味药;现能考证的127味中动物药66味(占52%),植物药51味(占40%),矿物药12味(占18%)。
(二)《月王药诊》(多认为是公元8世纪中叶),医僧摩诃衍、毗卢遮那翻译。收载药物329种,其中植物药212种,约占65%,大半为高山植物,绝大部分至今仍使用。
(三)《四部医典》(12世纪),宇陀·元丹贡布著。收载药物1002种,其中第2部第20章药物性能390种,收载方剂400个。
(四)《四部医典蓝琉璃》,第司·桑吉嘉措(~1707)著。收载药物1400种。
(五)《晶珠本草》,帝玛·丹增彭措(1673~1743?)著。收载药物2294种,其中植物药1006种,动物药448种,矿物药840种。
(六)《正确认药图鉴》,绛久多杰(18世纪后叶)著。图文并芪,收载药物580多种。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据有关单位的调查,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全州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甘孜州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
从有关资料的统计来看,目前我国有藏药3000种左右,西藏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药应用历史悠久。这一地区常用藏药有360多种,主要来源于菊科、豆科、毛莨科、罂粟科、伞形科、龙胆科、蔷薇科、玄参科、十字花科和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药用属有:绿绒蒿属、马先蒿属、紫堇属、报春花属和虎耳草属等。常用藏药中,含生物碱的种类约占50%,这些活性较强的成分多见于乌头属、翠雀属、唐松草属、莨菪属、槐属、龙胆属和小檗属等药用植物。例如,大黄是一味重要的藏药,青藏高原分布大黄属植物28种,其中藏药应用的有21种,藏药用大黄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君母札)的种除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之外,尚有藏边大黄 、喜马拉雅大黄、塔黄,西藏大黄等,青海、甘肃等地还用波叶大黄;中品(曲什札)有穗花大黄、歧穗大黄、长穗大黄、网脉大黄、心叶大黄、红脉大黄、卵叶大黄;下品(曲玛札)有小大黄。

阅读全文

与藏医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