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冬装发展历史

冬装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1-02-07 09:40:35

A. 近现代史上服装都有些什么变革

辛亥革命后的近代和现代服饰
1、20世纪10年代
在辛亥革命以前,虽有中国人在国外接受了西方的装扮,但回国以后还得戴假发,穿大褂长袍。太平天国有着与清朝不同的服饰制度,女子甚至废除了裹足陋习,怛在本质上还是没有超越封建等级思想。社会主体服装受西方服饰的影响很小,服饰的交流主要局限于不同民族间。到了20年代初,辛亥革命爆发,中国彻底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孙中山先生卒先引进了高领军装和西式裤子,并且南京临时政府的官员无论官阶大小都着同样的制服。从此,在中国社会上演了几千年的传统冠冕服饰连同它森严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失去了法律的保护,中国服饰进入了一个开放,蓬勃,融合的发展时期。
1.2典型服饰及形象
1.2.1男子服饰
辛亥革命取消了原先的封理服装禁令,但封建意识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不同阶层的人根据经济状况,社交范围和政治信仰选择不同的装束。
长袍马褂是最常见的装束,作为礼服时还有一定的格式。下身一般穿中式裤子,民初这种裤子比较宽松,裤脚用绷带系扎。
其他的装束还有西服、日式学生装等。这些眼装也只是集中出现在少量官史、知识分子和学生中间。日式学生从欧洲西装造型的基础上派生而来,直立领、胸前有一个大口袋,而腰身,衣袖的结构均类似于西装。
一般乡间和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还是上着杉袄、下着裤子。

1.2.2女子服饰 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变革在女子服饰发展中相对滞后。政府颁布的女子礼服未能在民间推广,在日常生活中,女子仍旧穿袄裙,旗袍。这时的旗袍还是平面结构,宽大、松身。袄裙在辛亥革命前后具体样式有所不同,之前是衣身长宽,袖口大而有边,肩部有装饰;之后衣身变短,袖、襟等处的缘边和攘饰渐少,但衣颇特别高。有时下摆呈圆弧形,上衣外面还加穿一件背心。下面的裙装变成十二裥或二十四裥的样式,裙长至足,裙边和裤门右娘饰。
1.2.3服饰品
一般长袍马褂配穿瓜皮帖或罗宋帽,穿布鞋或棉靴;西装配西式礼帽、皮鞋;学生装则配西式礼冒、鸭舌帽或阔边帽,穿皮鞋。
值得注意的是,服饰品的应用此时与地区密切相关。例如在上海已经引进了欧洲的高跟鞋,但在其他地区的大多数妇女还在裹脚;大多数的都市妇女都已经头披白纱举行“文明婚礼”,在广大的农村仍是红袄珠冠的旧礼俗。
2、20世纪20至30年代
2.1 时代背景
“五四”运动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加广阔深入。西式服装穿着方便、款式多样;造型独特,逐渐获得青睐;而中式传统服装也仍然为人们心目中的佼佼者,在中西服饰发展的同时,中式服装也在不断吸取其他服装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中西式服饰并存且不断地走向现代化。“五四”运动使更多的妇女思想得到了解放,20世20至30年代是中国妇女服饰演变的重要阶段。

2.2典型服饰及形象
2.2.1男芒服饰
除了民国初年以来就有的样式,还出现了具有重大变革意义的新装。
(1)中山装,这是在学生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款式。此时的中山装后背开缝,下端开衩,后背腰节处装有横带,前身做4个明袋,其中下面2个大袋为琴式袋,各袋都有皱裥和袋盖,门襟7粒扣,袖口钉2至1粒扣。
(2)中西合璧的样式。这是民国中后期起出现的一种较为时兴的装束,即将长袍、西服裤、补帽和皮鞋组合起来穿。这是中西结合较成功的一种男子服饰式样,不失民族风韵又增添英俊之气。文雅中显露干练。

2.2.2女子服饰 (1)改良旗袍,受西方服饰的影响,袍身逐渐收窄,增加腰省、胸省,并运用装袖与肩缝等元素,使款式走向完美成熟。其样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等方面。在穿着风格上一改以往宽大直筒的形态,变得修身合体,充分展示了中国女性的曲线美。
(2)袄裙。此时的袄裙仍旧是上衣下裳。长袄长至臀围线一下,高领,宽袖;短袄长至腰围线以下,低领、宽袖,袖长及肘,袖口肥大宽直。领有直襟、大襟和偏在右襟自领而直下的斜襟。下摆有直角,圆角等。这时袄的裁制比较紧体,通常配穿马面裙等长套裙,并喜作彩绣装饰。
(3)文明新装。这是袄的一种体形武。在留日学生的形象下,不少年轻妇女穿着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衣衫非常朴素,下穿黑色长裙,裙上不施绣纹,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一概不用,故称“文明新装”。
当然上述的穿着在城市、城乡之间的差别还是很大的。比如在上海,西式晨礼服、西式茶舞服、西式连衣裙,西式大衣的美好开始流行,上海女子烫发、穿高跟鞋和时装的时候,北京的女子还在穿紧身旗袍,农村的妇女则还在穿宽衣大绣衫和六脚扣的裤子。
2.2.3服饰品
妇女头饰依保留传统方式,曾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刘海和长辫,剪发也流行过,剪发后一般用绸带束发;就男子而言,早在中华民国始建之初,政府就发出了《剪辫通令》,从城市中的官吏和知识分子开始,剪发逐步被人接受。
在民国建立初期,政府部门就把女子放足禁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落实。到1937前夕,以江、浙、沪、粤为主体的沿海地区已经基本禁绝,并向内地扩展。放足以后,女子的鞋袜随之改变,原先的弓鞋被淘汰,代之以西式皮鞋和布鞋,大城市的妇女已经穿上了高跟鞋。

3、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
3.1时代背景
中国在这个时期处于战争叫期,虽然经济上遭受打击,社会也动荡不安,但是在一些开放的大城市里,西式服装的引进并没有停止脚步。《良友》、《三六九》等刊物出时装专刊,通过明星剧照、生活照以及时装画来介绍国内外的流行信息,而时装表演到此时已经是展示服装的重要途径。当时上海的时尚也辐射到东京,香港等地。

3.2典型服饰及形象
3.2.1 男子服饰
这一时期的男子服饰变化已经不大显著,基本沿用前一时期的服装样式。
3.2.2女子服饰
(1)旗袍。旗袍此时已经成为中国妇女通用的标准服,各个阶层的妇女都穿它。40年代的大城市中,旗袍的式样趋向于取消袖子。减短长度,减低领高和省去一些烦琐的装饰,总体上更加轻便、适体,同时借鉴和直接引用了一些西式的装饰和设计手法,如将边衩收为前衩,将单襟改收为双襟,并存领、袖、肩等处加以处理,形成了如开钗领、 荷叶袖等有新意的变化。
到了30年代后期,引进的西式女服饰饰种类相当齐全。这些服装的广泛传播,已经具有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时装”的意味。
(2)内衣:乳罩代替了肚兜,成为新式的女性内衣。
(3)披风,有单有夹,长度一般到膝盖部位,色彩丰富。披风的两襟钉有钮扣或带子,但穿着时往往不用,任其敞开。
(4)大衣。此时的大衣多用裘皮或呢料制作,里面还习惯穿一件旗炮。

4、20世纪50年代
4.1 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全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潮流中。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全社流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于实用,结实,逐渐形成了蓝、灰,黑的时代。五六十实行计划用布,定量供应,做一件大褂比较费料,所以长袍也逐渐没落,取代的是一些方便节省的衣着形式。同时,革命的热情激励中国青年学生穿起了象征革命热情的服装。进驻各个城市的干部都穿灰色的中山服,青年争相效法,随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也把长袍、西服改做成中山装或军服。
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中国社会仍存在各种不同的阶层,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因此比较复杂。而中国社会地域发展的不平衡也使不同的服装在中国得以发展,西式服装在沿海的一些大城市依旧十分受欢迎。
到了1956年1月,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改进服装的宣传,号召美化人民的穿着。这时许多织布厂加强设计工作,出现了一批新品种、新花色。穿花衣的妇女和儿童逐渐增多,男子服饰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但色彩依然比较单调。

4.2典型服饰及形象
4.2.1 男子服饰
(1)新款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款中山装成为全国城乡广大人民普遍穿着的日常服装,具体款式为:前襟4个口袋、5粒纽扣,袖口各3粒纽扣,立领上装翻领,后背没有横带。中山装在以后发展成为我国现代男子服饰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品种之一,他将中国的传统意识融入其中,并结合了西装的样式,和旗袍一起成为中国现代服装发展的有益借鉴。
(2)衬衫。村杉主要有两种:一为长袖衬衫,直摆,尖领或方领,克夫袖,以为白色,也有淡蓝色和灰色;二为短袖衬衫,样式为翻领、翻驳头,胸前两只袋,门襟4粒纽或硬领,以及不翻驳头,胸前一只带,门襟6粒纽。
(3)大衣。男子冬装除中式棉袄外,还有棉大衣或呢大衣。款式为翻驳领,贴袋或插袋,明门襟或暗门襟,单排扣或双排扣,装袖。
4.2.2女子服饰
20世纪50年代初期,作为正统服饰的代表—旗袍,仍然被城市的一些中老年妇女所穿着。到50年代后期,随着女性就业队伍的扩大,穿着旗袍的人越来越少,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机会销声匿迹。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字领好八字领的衬衫十分普及,面料为细布或府绸。女子冬装主要是中式棉袄加罩衫。 列宁装是当时党政机关和基层工作人员常穿的服装,具体形制是大驳领,双排八粒纽,斜插袋,束腰带,主要为女子穿着,但在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装。 进入50年代中期,“春秋衫”被各种年龄层次的妇女所喜爱。形制是翻领,装袖,直襟,四粒纽,可开关门襟驳头,一字领或八字领,前身两只大贴袋,外观稳重大方。到以后又流行拉链衫和央克衫。
50年代末期起,连衣裙逐渐成为我国中青年妇女夏季的日常服装。廓形有束腰型、直身型、旗袍型,马甲型等;袖型有泡泡袖、无袖等;领型有无领(包括圆形、方形、椭圆形,“V”字形、“U”字形)、装领等。而料常用各种印花或素色的丝绸、全棉、棉涤,款式主要有细褶裙、喇叭裙等。
4.2.3服饰品 女子基本不化妆,发型日趋简化,姑娘们爱留辫,上了年纪的妇女一律齐耳短发。男子发型更简单,有梳理整齐的“西装头”和“平头”。

5、20世纪60至70年代
5.1 时代背景
进入20纪60年代,中国连续3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减产,棉花也连年歉收,纺织品和针织品产量都比往年下降。这个时候又受计划供应的限制,布票的数量比较少,人们在购买纺织品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充分利用。在颜色上多选择中性的朴素颜色,以便能够穿上好几年。从1966年开始了为期10年 “文化大革命”,西服和旗袍等服装被称为“四旧”,人民对服装包含的等级标志意义有了歪曲的理解,没有人愿意通过服装来表现个性,这个时期中国人的服装样式取得了高度的一致。
5.2典型服饰及形象
在“红卫兵运动”风靡全国的时候,穿草绿色军装,戴草绿色军帽,扎宽皮带,佩戴毛泽东像章,手拿红色语录本,背草绿色帆布挎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装束。老三色(蓝、灰、黑)和老三装(中山装、青年装和军便装)又占领了服装阵地。
6、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6.1社会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服装发展逐渐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服装行业进一步繁荣,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更加开放。当时国家领导人多次发表讲话,提倡美化人民的服装穿着。共产党领导人带头穿新式双排扣西装,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从而掀起了一股“西服热”。思想解放的年轻人率先穿起新款式的服装,人们的服装观念十分活跃,追求新异、时髦的心理不断增强,服装的流行周期大大缩短。
6.2典型服饰及形象
6.2.1男子服饰 西装再次流行,并且普及到了中国农村。便装有夹克。猎装、风衣、编织的棒针衫和运动装等,不仅款式多样,而且也使用了驼色、酱红、湖蓝、米色等传统的女子服饰用色。冬装有了皮夹克、羽绒服、运动型棉夹克等。下装经历了由喇叭裤到牛仔裤的演变过程,而后就是一种中档和裤脚口的尺寸相一致的直筒裤。80年代中期开起流行锥形裤和西裤。 6.2.2女子服饰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设计师充分运用裁片分割的手法来设计服装,使服装的造型结构更加合理。当时的主要服装式样有:春秋装、衬衫、西装套装、羽绒服、各式大衣、皮夹克、皮风衣,喇叭裤、健美裤、牛仔服等。
(1)春秋装。翻领,翻驳头,门襟钉3粒纽,两只有袋盖的暗袋。这是女青年和中年妇女都较喜欢的款式。
(2)女衬衫。70年代后期女式衬衫有两种时髦款式。一是仿效男子衬衫的长尖型硬领,另一种是在衬衫的领边和襟上都镶较宽的荷叶边。进入80年代后,女式衬衫的变化更多更快,主要有夹克式、西装式、馕拼式等。看的外形蓬松。背缝有裥;有的造型削瘦,腰部束细。领有翻折领、松紧领、无领等,款式各异。
(3)西服套装。基本款式是翻驳领。两粒纽,只有袋盖的暗袋。主要是城市中的一些妇女穿着。。 (4)羽绒服。以涂层尼龙布为面料,内部填充羽绒或羽毛。
(5)健美裤。一种黑色弹力针织踏脚裤。之后材料、颜色、放松度也有变化。
6.2.3服饰品
70年代后期,高跟鞋得到恢复,此时的鞋跟有高跟、半高跟、坡跟等,颜色有白色、红色、米色、绿色等。同时西方的运动鞋也被引入中国,因为起初只有一个品牌“NIKE”而被称为“耐克鞋”。手套、围巾、帽子、提包等附属物的使用也不仅考虎实用机能,而要通过其造型和色彩的变化来取得整体的审美效果。夏季开始流行用遮阳镜。
改革开放以后又可以烫发和化妆,起初大家烫成大波浪为时髦,而后就有了和国际时尚接轨的各种发式。

7、20世纪90年代
7.1 社会背景
与以前各个时期相比,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服装是与国际通行服装最为相似的一个时期。在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中,时髦女子的着装与国际时尚完全同步。
7.2典型服饰及形象
7.2.1 男子服饰
男了服饰的品帅和七八十年代大体相同,但款式上有了明显变化。西装的驳头明显提升,因而很盛行3粒和4粒纽扣的西装,裁剪上也更加合休自然。
80年代和90年代处的宽大奔裤、太子裤基本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直筒形和喇叭形的裤子。此外,还有一种在裤腿部位安排了不少口袋并有两条装饰线的尺寸宽大的板裤。这个时代的男子服饰讲究休闲,有各种非正式的便装,比如各种绞花棒针编织衫、牛仔、卡其夹克、连帽运动夹、棉麻织物制作的西装领或方领的直腰身外套等。
7.2.2女子服饰
当时比较典型的服装有:短小厂装、吊带背心和吊带长裙、喇叭裤、超短裙等。
(1)职业套装。与80年代的挺括外观不同恢复了纤长主题轮廓,不用 垫肩,讲究柔软裁剪,合体,带有温和的女性特征。
(2)短小上装。通常用有弹性的针织物制成,紧体,胸、腰处的凹凸曲线十分不明显。款式多样,长袖、短袖、烟囱领和鸡心领等都有,衣长很短,有的短至露出小腹而成为“露脐装”。
(3)喇叭裤。这个时候的喇叭裤裤口要比80年代小些,臀部收拢但不非常紧,整体更加流畅。材料上主要是水洗牛仔布、各种材新型化纤材料、弹力材料等。后整理的技术使其外观肌理更加丰富。
(4)超短裙。80年代流行的是上宽下窄的“一步裙”,90年代是上窄下宽的“A字形裙”
7.2.3 服饰品
女鞋盛行厚底宽头的样式,到了20世纪末的夏季流行不穿丝袜,在脚趾甲上涂指甲油时髦了起来,美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烫发先流行青春型的直发后来是染色的前卫形碎发。

B. 中国衣物历史

给你推荐一本书吧,沈从文的《中国服饰史》,

服饰近代化的启动,始于以服饰变革作为风俗改良的活动,并以衣冠之治的解 体作为重要的标志,这在维新运动中有突出的表现。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和早期资本主义的发生,推动了社会观念的变化,人们 痛感到民智不开是中国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欲伸民权,必广民智,欲启民智,必 先革除恶风陋习对人民的禁锢,其中尤以吸鸦片和裹足所为摧残民体,有辱国格的 两大公害,先进的知识分子莫不对此口诛笔伐。如果说禁烟尚是对少数人不良嗜好 的整治,反对裹足却要变更上千年的陈规陋习,波及千家万户,比前者对社会的震 撼面更为宽泛,其意义也更为深切。 废除摧残妇女的缠足鞋、弓鞋,是对女性的解放,也是鞋履的改制用强体、实 用的观念看待人们的衣冠鞋履,势必要推动服饰的变革早在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上 书《请禁妇女裹足折》和《请断发易服改元折》,认为女子裹足,不能劳动;辫发 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宽衣博带,长裙雅步,不便于万国竞争的时代,请求放足、 断发、易服以便"与欧美同俗",又说:"非易其衣服不能易人心,成风俗, 新政 亦不能行。"这就把变衣冠作为学习西方文明和推行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启 发民智的意义。
太平 变衣冠中以放足启动最早,裹足本不是清人的祖制,顺治二年和康熙三年两度 禁止裹足,但终敌不过传统习惯,旋禁旋弛,连清人妇女也被汉化,穿上瘦金莲方。 这种情况说明,改良习俗如果没有新观念的支持,最终免不了要被旧习惯势力所吞 没。到清末维新变革成为社会思潮,反对裹足又得以避开满汉的民族矛盾,容易受 到统治者的支持,有的官员还带头发奖章以表彰放足的女子,所以与剪辫子相比, 较少引起社会风波,它的阻力不在上层,而是传之久远的习惯势力。 但是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又岂 能在清廷的子孙中断送这一祖制,然而正是断发易服又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 的火种。近代民主革命思想的酝酿是以反满的民族革命为召唤的,明亡以后剃发留 辫这一辱没汉人的亡国之痛,重又在清末民族矛盾中升级。"毁我衣冠真正恨,扫 除巢穴待明朝。"(5)"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6) 被视为大清国民标志的发辫,更成为诅咒的对象,"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州之 形状。"(7)一时"猪奴"、"半边和尚"、 "辫发左衽之丑类"几乎成为排满、 仇满的口头禅。

太平 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 命最有力的召唤。直到辛亥革命后,1912年3 月5 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全国剪 辫还强调:" 满虏窃国,易于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 之俗。当其初,高士 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 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 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8) 这种种断发易服的言论,虽然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情绪,但不是反清复明的简单 回归。有识之士超越种族成见,从变易国民心理的角度,宣传剪辫的利害说: "夫 辫发为物,即不必计其本非汉族制度,及被外人所诮辱,即以利用问题论,试执十 人而质之曰,吾人具此辫发,于起居动作便乎? 吾可决其以当为不便者十而八九也。 "(9) 虽然更改这沿袭三百年的习俗,会遇到旧习惯势力的种种阻挠,但是这便民 实用的价值,最终又导使满汉居民不分族别地抛弃旧习,选择了剪辫易服的行为。 以剪辫易服为契机,批判封建主义的檄文,嘻笑怒骂,令人叫绝。衣冠之治集 中体现在官服上,这在清代又称补服,即在褂子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补子,绣上飞 禽走兽,以示官职的差别和道德命义,有的文章反其义而用之,说清国所以不振, 是由于文官不事事,武官不能御外外侮,但能杀同类,遂致国事愈坏,民心渐离。

太平 这正是官方制度所为。谓予不信,可观各人的服饰: 文官的补服,是仙鹤、锦鸡、 孔雀、云雁等等,此等鸟者,或示幽逸,或作声而唳,或容止闲暇,或供市儿之玩 弄,这明明是纵容偷闲溺职,愚弄人民;武官的补服都是狮子、豹、虎、熊、彪之 类,面目狰恶,设这些官治民,实以禽兽对人民也。(10) 有的对朝服从头到脚逐 一嘲弄说, 红顶,此物人血做成,其中含有无限冤魂,若将此物置于头上, 胜于 虎狼十倍;朝珠,又名奴隶圈,悬于项间,其人即永有奴隶性;马蹄袖,表示效犬 马之劳,以向主人乞怜;马靴专为护足之用,套之足上,可以终日跪拜奔走。(11) 这种亦庄亦谐而又富有战斗性的檄文,在辛亥革命前夕不断见诸报端,由于它 以老百姓习见常闻的官员服装做靶子,传播革命思想,更易为大众接受,使人们在 断发易服的行动中,受到一次反封建的教育。 断发易服到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的倒台,形成自发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地展 开。武昌起义前一些爱国的青年就自发地割掉辫子,脱下清装,"革命,革命,剪 掉辫子反朝廷(12) 成为流行歌谣。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 老老少少争先恐后地剪 辫子,一日有20余万人,中山县纷纷成立剪辫会,一直深入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 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许金城在《民国野史》中记述说: "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 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 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 有的报纸指出,民国建立后政体、国体、官制、礼仪、历法、刑名、娱乐、住所的 诸 多变化,以服装的变化最迅速、最广泛。一时间"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 剪 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子帽灭,爱华兕兴,女兕灭, 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13) 穿着打扮焕然一新。 剪辫易服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导下的风俗改良,不同于历代改元易服之举。历史 上的变衣冠所变的是形制,不变的是伦理性和等级性,即使起自下层的农民起义也 不例外,太平天国的"蓄发易服",从衣冠上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之别,与清政府 并无二致。

太平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 多年的封建帝制,作为封建主义规章的礼制也随之瓦解。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明确规定:"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用以维系 封建等级制度的衣冠之治,由于它不平等性也遭到取缔。民国初年颁布的《服制》 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大礼服,裤为西式长裤。常服可用 西式或袍褂,丧礼在臂上围黑纱。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穿裙子。此种服制 打破等级界限,不分尊卑贵贱,所以虽是官员的制服,但对生活权利的平等却起了 表率的作用。即使宫廷的遗老遗少无一例外都要遵守服制平等的原则,有记载说 : "宫廷内外,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14) 真 正结束衣冠伦理政治化观念的,是孙中山提出的服装制作的四条原则,他在复中华 国货维持会的函件中要求制定服装的图式,指出:"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 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15)这就使得人人须叟不可离身的服装,摆脱 等级制度和政治伦理的干预,促使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衣冠之治彻底解体,用卫生、 实用、经济、美观的思想来制作和选择服装,使着装与现代文明接轨,这是中国服 装史的重大变革。

C. 古代人服装穿着的历史

上古传说把衣服的发明归功于黄帝。《易经》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实际上,衣服的出现要早得多。我们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就发现了骨针,从而可以知道1万8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经穿衣服了。在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10根的粗麻布印痕。在4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过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20~30根的细葛布和每平方厘米经纬各有40~50根的绢。那时的人们一定也穿衣服了,只不过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穿什么样的衣服罢了。
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后世称为蔽膝。华夏族的习俗是束发的,发髻要用笄别住。商代遗址中出土过许多骨质的发笄。

先秦时代,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衣服是右衽窄袖、长度在膝盖上下。领、袖、襟、裾都用花边装饰,没有纽扣,以带束腰。而胡人的服饰是短衣窄袖,左衽长裤,革带皮靴。赵武灵王把胡服引进中原,这对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族服装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新式服装叫做深衣。《礼记深衣》孔颖达正义说:"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深衣。"战国秦汉之人不论贵贱、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贵族以冕服为礼服、深衣为常服,平民以深衣为吉服、短褐为常服。深衣连衽钩边,穿时要束腰带。贵族用丝织的绅带,故称绅士或缙绅。皮带已经流行,皮带的两端分别用带钩和环相连接,叫做钩络带或蹀躞带。皮带上可以悬挂或佩带刀剑、弓箭、印玺、荷包等各种物件。
先秦时没有棉花,所谓"布衣"是指用麻布裁制的衣服。夏天穿的细麻布叫葛,冬装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夹衣,内实丝绵,充填新绵的叫襺,充填旧絮的叫袍。穷人填不起丝绵,只能填些碎麻,叫做缊袍。袍因是内衣,所以只能居家穿着,但不能作为礼服,外出时只能衬在正服里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袄。质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时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秦汉时代的服饰比先秦要丰富。《礼记》曰:"衣不帛襦袴。"这是因为襦和?都是内衣,儒家崇尚俭朴,认为不应该用丝绸来裁制内衣。而到了六朝时,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丝绸来做裤子,所以被称为"纨绔子弟"。古代的裤子通常都没有裤裆,只有两只裤脚管,上端连在一起,用带系在腰间,所以叫做袴。《释名》曰: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袴是内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还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劳作时穿短衣,则袴内要系一兜裆布,就像日本大相扑运动员的装束。在宋初的《盘车图》中,还能见到这种穿法。连裆的短裤,叫做裈。裈短如牛鼻,俗称犊鼻裤。司马相如带卓文君回到成都,就穿着犊鼻裤当垆涤器,以羞辱卓王孙。

男子的外衣亦统称为袍。袍身长大的下摆叫袂,袖子宽松。紧窄的袖口叫袪。袍有衬里,是夹衣。单衣叫。袍和?的衣襟都有曲裾和直裾两种,曲裾就是深衣。深衣穿着时包裹身体行动不便,慢慢地被直裾的褕所取代了。女子穿连体的深衣或者分体的襦裙,汉代女装的式样与男装差别不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出现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汉装的定式被突破了,另一个是胡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进汉人的服饰之中。男子的服饰以衫代替了袍。《释名》曰:"衫,衣无袖端也。"就是说衫的袖端没有?,因此衫袖比袍袖更加宽大,大到"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裙之长,可分为二"的地步,这样走起路来甩手的时候就显得更加潇洒了。秦汉时服色以青、紫为贵,平民布衣只能穿白色的衣服。而六朝一反常态,服色尚白。由于经学的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儒家的冠服制度也动摇了,不仅服装的式样、颜色都突破了汉代的规矩,而且穿法、打扮也常常标新立异,或科头跣足,或坦胸露背,或袍裙襦裤,或奇装异服,都突破了旧时的礼仪。
妇女服饰也崇尚褒衣博带,有的把裙摆放长,裁剪成三角形,叫做?;有的在肩臂间搭一帔帛,走起路来大袖翩翩、华带飞?,显得格外飘逸。胡人的裤褶和皮靴已经被汉人普遍接受。胡服的裤是作为外衣穿的长裤,裤腿宽松,膝盖处用带束缚,叫作缚裤。褶是与裤相配的紧身齐膝短衣,裤褶和皮靴都适合于骑射。
隋唐时代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加上经济繁荣、社会开放,服饰也日趋丰富华丽。开元以前女装以窄袖为时尚,胡服尤其盛行,初唐妇女多喜欢戴胡帽,穿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着软靴、系蹀躞带。中唐以后衣衫又趋于宽大。唐代社会上思想比较开放,常有妇女穿着男装,还流行袒胸的低领衣服,喜欢在襦衫外面罩一件对襟短袖衣,叫做半臂或半袖,肩部搭一条披帛。唐代女裙的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尤其流行像石榴花那样的红裙,诗人称之为石榴裙。男装以圆领窄袖袍衫为主要的服饰,靴已成为士庶通用的鞋了。

宋代把单上衣叫做衫,衫的袖口没有袪。有作为内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为外衣的长大的衫。下摆加接一幅横襕的襕衫是男子的常服。夹衣和绵衣叫襦和袄,襦袄是平民的常服。宋代还流行在衣衫外面加罩一件不加横襕的宽大外衣,斜领交裾的叫直身,直领对襟的叫鹤氅。女装外衣以襦衫和裙为主,上衣趋向短窄贴身,下裳流行褶裥裙。内衣有抹胸和裹肚,裤子是不露在外面的,只有下等人才单穿裤子。唐代流行的"半臂"是一种短袖外套,而宋代流行的外套叫背子。背子有长有短,有长袖有短袖,其特点是两边的衩一直开到腋下。

建立辽、金、元朝的都是少数民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服饰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契丹族的服装,不论男女,都穿左衽、圆领、窄袖的长袍,袍里面衬衫袄,下身穿套裤,裤腿塞在靴中。妇女在袍里穿裙,也穿皮靴。女真族的服饰和契丹族相似,由于北方气候寒冷,衣服以毛皮为主。元朝时,汉人保持原来的服饰。蒙古族男子以窄袖长袍和套裤为主要服饰,但由于受汉人影响,多改为右衽,而妇女的袍服还是以左衽居多。
明代官员的袍服为团领衫,系革带,带上镶有玉片,这就是所谓的玉带。职官的服色和花纹按品级高低而异。前胸和后背各织一块方形的纹饰,叫做补子。文官的补子绣飞禽,武官的补子绣走兽,纹样按品级各不相同。儒生都穿镶黑边的蓝色直身,戴有黑色垂带的软巾,又称儒巾。皂隶穿青色布衣,市井富民商人虽然能穿绫罗绸缎,但是只许用青色或黑色。万历以后禁令松弛,艳衣丽服才遍及黎庶。朝廷命妇的礼服为凤冠、霞帔和大袖衫,常服为袄衫和裙,很少穿裤。背子穿得更加广泛,合领大袖的背子可以作为礼服,直领小袖的背子则为便装。还有一种无领、无袖、长至膝盖对襟的马甲,叫做比甲,深受青年妇女喜爱。
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后用武力强迫汉人接受了满族的服饰。男子的服饰有袍、衫、褂、裤。清代的长袍以衩来区分贵贱,皇族宗室开四衩,官吏士人开两衩,一般市民不开衩。袍的袖口装有箭袖,平时翻起,行礼时放下,因其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职官朝服的胸背正中也各缝一块补子,称为补服。补子也沿用明制文禽武兽,但是花纹与明朝不同,而且由于清朝的补服是对襟的,所以胸前的一块分成两半。有一种长不及腰、袖仅掩肘的短褂,叫做行褂,又叫马褂。马褂以黄色为贵,非皇帝特赐不能穿。还有马甲,北方称为坎肩或背心,是无袖短衣,男女都能穿。男子下身穿裤,穿裙的已不多见。

清初改服易冠规定"男从女不从",所以妇女的服饰有满汉两式。汉族妇女的头饰有簪、钗、冠子、勒子等等,满族妇女则以高如牌楼的"大拉翅"最具特色。满族妇女的服装和男子相似,也是穿袍衫马褂,但一般比较紧窄,不像汉族女装那么宽大。汉族妇女在清初仍然穿明装,以裙衫为主。以后满汉服饰慢慢合流,衣衫渐趋短小,外面罩一件齐膝的背心。女装特别讲究用花边来装饰衣缘,于是花边越滚越多,形成宽宽的衣缘。晚清流行穿裤子,穿裙子的渐渐少见了。

D. 中国军装变迁史,你觉得哪一款最好看

一、五O式军服

50式军服是建国以来,解放军正式派发的第一代军服,虽然有些不足,但是也是我国军队正规化第一步的开始。50式军服没有推出相应的军衔,只是统一了全国军队服装的颜色。50式陆军军服颜色全身为土黄色,空军颜色为上身土黄色,下身为藏蓝色,海军全部为藏蓝色。

E. 羽绒服的历史

用鸭、鹅羽绒作絮料的防寒服。是一种具有良好保暖性能的冬季服装。
沿革 中国周代已用鸟兽的毛羽制成羽衣,也称毳衣。汉代有用牦牛毛做衣服絮料,唐代有取鹅的毛绒做衣被絮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羽绒服形成工业化生产。上海的永盛福记羽绒毛厂(1927)和国华羽绒制品厂(1944)是中国早期稍具规模的羽绒生产企业,但当时所生产的羽绒制品有露绒的缺点。20世纪70年代由于涂层织物的出现,使羽绒服露绒缺点得到克服,从此羽绒服成为主要冬装之一。
特点 羽绒服有轻、软、暖的特点。一件用尼丝纺做面、里的羽绒上衣,总重量500~1000克之间,是其他御寒服重量的1/6至1/2。因羽绒柔软,用作衣服絮料,穿着舒适。羽绒不易发生纤维板结现象;面料多采用高密度的涂层织物,能保持衣内有较多的空气,因而保暖性能好。
品种 羽绒服按用途分为运动服和生活服。运动服有滑雪衫(以夹克衫款式为主)、登山服(以连帽短大衣为主)等,色彩要求鲜艳夺目,易于被人发现。生活服有各类上衣、大衣、裤、背心以及起局部保暖作用的护腰、护膝、帽、袜和手套等。
材料 羽绒服的材料主要是羽绒和涂层织物。①羽绒:小羽片和绒子(也称朵绒)的混合物。前者称羽,后者称绒。多用鸭和鹅的毛,经选洗分离出小羽片和绒子用作羽绒服的絮料。羽绒有灰白两种,白者为佳。羽绒服的质量与充绒量和含绒量有关。充绒量指一件羽绒服絮进的羽绒重量,用克表示,一般为250克左右,充绒量少,保暖性差;含绒量指羽绒中绒子的含量,用百分比表示,一般含绒量为50~80%。含绒量高,则质量好。因绒子能使人体热量不易散失,且手感柔软,但当受压和遇湿后不易及时鼓起,而小羽片此时则能使衣服蓬松鼓起以保持衣内有较多的空气,有助保暖,但小羽片多了,热量易流散,且有毛梗感。所以绒子和小羽片必须兼收并蓄,比例得当。②涂层织物选用经纬纱高密的丝绸、棉布、棉涤等织物,经轧压处理,使经纬纱之间的空隙缩小,再涂以高分子浆料,使之与织物形成交链的透明皮膜覆盖层,以封闭织物经纬间隙。有的在涂层浆料内加入氟磷树脂或有机硅类防水剂,使织物具有防露绒、防渗水的性能。20世纪80年代已有不经涂层的特制超高密织物,同样能起到防露绒、防渗水和透气的作用。用于羽绒服的织物分硬性、软性二类。涤府、涤卡、棉布属硬性类,穿着平整;真丝塔府绸、尼丝纺属软性类,穿着柔软舒适。
工艺 羽绒服的缝制工艺有其特殊性。羽绒分量较轻,易随风飘走,制做时须将衣片大部分缝制好,仅留充绒口往里充绒。为防止羽绒坠落、堆积、絮入羽绒后应加以固定。面和里是两层的,则将面和里一并绗牢;面、里、胆三层的,则将里和胆绗牢(或做成活里以便脱卸洗涤)。为防止绒丝从针眼中钻出,制做时需用细型的11号机针。无涂层的一般织物,须内衬化纤纸。
洗涤和保养 羽绒服的洗涤方法有局部除污和整件洗涤两种。①局部去污:用气油、三氯乙烯或去污剂去污。②整件洗涤:将羽绒服在冷水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在洗涤液中拎涮几次,然后用清水漂洗。洗涤液浓度约为每千克水加入2~5克洗衣粉,忌用碱性过强的洗衣粉或皂液浸洗,以免羽绒脱脂结块。此外,羽绒服不宜久泡,以免引起羽绒蛋白纤维的分解而产生异味,如用洗衣机脱水,需将拉链拉拢。羽绒服忌暴晒和开水浸泡。对热敏性化纤织物,尤其尼丝纺等,忌高温熨烫或与100℃以上的高温接触,以防织物收缩变硬、变脆甚至熔融。收藏时应放驱避剂(樟脑丸等)。

F. 古代冬装 描写

--、》内着一浅蓝湖水镶紫长裙,外衬一月牙白锦织琵琶襟大褂,腰间轻束一淡粉嵌版钻坠流苏腰带权。

--、》在裙摆及袖口衬了些银丝滚边,不时还绣着多多朱砂梅,远远望去,煞是好看。

--、》三千青丝绾一简单流苏发髻,上方戴一蓉紫玄黑扁方,坠浅黄流苏,后方镶一景泰蓝流苏发绾。

--、》双耳坠一对紫玉流苏耳环,皓腕之上配着一对银质手镯,抬手间银镯碰撞发出悦耳之声。

--、》手中攥一浅紫丝帕,丝帕上绣有山水之图,随着女子的走动,那帕子上的流水好似真实的一般,涓涓流动。

--、》那一双雾眸顾盼生辉,有着似有若无的哀愁,让人忍不住的怜惜。只不过,哀愁之后,隐藏着一层常人看不懂的坚强。

--、》但见佳人浅笑嫣然,莲步轻移,身段妖娆婀娜。迈着浅浅的莲花碎步,朝着殿中走去,直至看见上方之人,才是微微福身,言

G. 谁知道衣服的历史

中国服装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发掘出约 1.8万年前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用的。中国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制成的围裙。后来,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其特点,这和当时农、牧业及纺织生产水平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男女衣着通用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深衣”式。大麻、苎麻和葛织物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大宗衣着用料。统治者和贵族大量使用丝织物。部分地区也用毛、羽和木棉纤维纺织织物。汉代,丝、麻纤维的纺绩、织造和印染工艺技术已很发达,染织品有纱、绡、绢、锦、布、帛等,服装用料大大丰富。出土的西汉素纱禅衣仅重49克,可见当时已能用桑蚕丝制成轻薄透明的长衣。隋唐两代,统治者还对服装作出严格的等级规定,使服装成为权力的一种标志。日常衣料广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采用丝绸。随着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响,如团花的服饰是受波斯的影响;僧人则穿着印度式服装“袈裟”。现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着中国唐代的服装风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宽衣大袖,外衣多为长袍。清代盛行马褂、旗袍等满族服式,体力劳动者则穿短袄长裤

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

H. 服装历史变化(简洁说明)

服装面料的发展,引导着服装潮流的变迁,也创造了服饰文化的历史。自有人类以来,兽皮和树叶便成为御寒遮体之物,这就是最早的服装面料。随着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对生存环境的逐步了解,渐渐从自然界中提取更多的面料用于制衣御寒,即现在所称的天然纤维原料——棉、毛、丝、麻等。用麻织布大约开始于公元前5000年的埃及,棉花的使用则开始于公元前3000年的印度,我国是著名的丝绸发源地,据《诗经》、《礼仪》等古书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已有了绫、罗等丝织物。大约在2300年前“制丝”技术已日趋较成熟,不仅广泛应用和盛行于当时的中国,还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与此同时,出现了织物染色,《吕氏春秋》中言“墨子见染素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可见当时的染色工匠和染坊已有一定的水平。 服装面料的发展,经历了非常缓慢的历史过程,直到19世纪中下叶产业革命才使服装及其面料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在继续使用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各种面料的同时,又创造了许多自然界所没有的服装面料,人造纤维长丝便是最早出现的人工制造面料,从此,各种新型的服装面料不断涌现,速度很快,开始和推动了化学纤维工业的发展。化学纤维发展从英国1905年正式投产第一家粘胶纤维厂起,到1925年已成功地生产了粘胶短纤维。而合成纤维的诞生则始于美国杜邦公司在1938年制造的尼龙纤维,到1950年,又一种腈纶纤维在美国宣布成功,三年后,涤纶纤维再告投放市场。仅短短的几十年间,化学纤维已从无到有,并进一步发展为与棉、毛等天然纤维在消费领域里平分秋色,从而改变了千百年来传统纺织服装原料的结构格局。 纵观服装面料的发展、演变过程,可谓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记录仪,科学技术进步的量度计。

I. 服装的历史

中国服装的历史
中国服装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曾发掘出约 1.8万年前的骨针。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有管状骨针等物出土。可以推断,这些骨针是当时缝制原始衣服用的。中国人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是用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制成的围裙。后来,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其特点,这和当时农、牧业及纺织生产水平密切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男女衣着通用上衣和下裳相连的“深衣”式。大麻、苎麻和葛织物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大宗衣着用料。统治者和贵族大量使用丝织物。部分地区也用毛、羽和木棉纤维纺织织物。汉代,丝、麻纤维的纺绩、织造和印染工艺技术已很发达,染织品有纱、绡、绢、锦、布、帛等,服装用料大大丰富。出土的西汉素纱禅衣仅重49克,可见当时已能用桑蚕丝制成轻薄透明的长衣。隋唐两代,统治者还对服装作出严格的等级规定,使服装成为权力的一种标志。日常衣料广泛使用麻布,裙料一般采用丝绸。随着中外交往增加,服式也互有影响,如团花的服饰是受波斯的影响;僧人则穿着印度式服装“袈裟”。现今日本的和服仍保留着中国唐代的服装风格。唐宋到明代服式多是宽衣大袖,外衣多为长袍。清代盛行马褂、旗袍等满族服式,体力劳动者则穿短袄长裤

商周时代衣服的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说文解字》说:"上曰衣,下曰裳。"下身穿的裳实际上是裙,而不是裤。金文中常见有周天子赏赐给臣下"赤芾"的记录。"赤芾"是一块红色的布,系在腰间垂于腹前,是贵族的服饰和身份的标志,又叫韦?,后世称为蔽膝。华夏族的习俗是束发的,发髻要用笄别?I檀?胖分谐鐾凉?矶喙侵实姆Ⅲ恰?

先秦时代,华夏族服饰的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衣博带。衣服是右衽窄袖、长度在膝盖上下。领、袖、襟、裾都用花边装饰,没有纽扣,以带束腰。而胡人的服饰是短衣窄袖,左衽长裤,革带皮靴。赵武灵王把胡服引进中原,这对战国秦汉时期华夏族服装的变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一种新式服装叫做深衣。《礼记·深衣》孔颖达正义说:"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深衣。"战国秦汉之人不论贵贱、男女、文武都穿深衣,贵族以冕服为礼服、深衣为常服,平民以深衣为吉服、短褐为常服。深衣连衽钩边,穿时要束腰带。贵族用丝织的绅带,故称绅士或缙绅。皮带已经流行,皮带的两端分别用带钩和环相连接,叫做钩络带或蹀躞带。皮带上可以悬挂或佩带刀剑、弓箭、印玺、荷包等各种物件。

先秦时没有棉花,所谓"布衣"是指用麻布裁制的衣服。夏天穿的细麻布叫葛,冬装有袍和裘。袍是穿在里面的夹衣,内实丝绵,充填新绵的叫襺,充填旧絮的叫袍。穷人填不起丝绵,只能填些碎麻,叫做缊袍。袍因是内衣,所以只能居家穿着,但不能作为礼服,外出时只能衬在正服里面。短袍叫襦,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袄。质地粗劣的襦叫褐。裘是皮衣,先秦时代也是主要的冬衣。

秦汉时代的服饰比先秦要丰富。《礼记》曰:"衣不帛襦袴。"这是因为襦和?都是内衣,儒家崇尚俭朴,认为不应该用丝绸来裁制内衣。而到了六朝时,那些世家子弟居然用白色的丝绸来做裤子,所以被称为"纨绔子弟"。古代的裤子通常都没有裤裆,只有两只裤脚管,上端连在一起,用带系在腰间,所以叫做袴。《释名》曰:跨也。两股各跨别也。"袴是内衣,不能外露的,袴的外面一定还要穿裙或深衣。平民劳作时穿短衣,则袴内要系一兜裆布,就像日本大相扑运动员的装束。在宋初的《盘车图》中,还能见到这种穿法。连裆的短裤,叫做裈。裈短如牛鼻,俗称犊鼻裤。司马相如带卓文君回到成都,就穿着犊鼻裤当垆涤器,以羞辱卓王孙。

男子的外衣亦统称为袍。袍身长大的下摆叫袂,袖子宽松。紧窄的袖口叫祛。袍有衬里,是夹衣。单衣叫。袍和?的衣襟都有曲裾和直裾两种,曲裾就是深衣。深衣穿着时包裹身体行动不便,慢慢地被直裾的 褕所取代了。女子穿连体的深衣或者分体的襦裙,汉代女装的式样与男装差别不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出现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汉装的定式被突破了,另一个是胡服被大量地吸收融合进汉人的服饰之中。

男子的服饰以衫代替了袍。《释名》曰:"衫,衣无袖端也。"就是说衫的袖端没有?,因此衫袖比袍袖更加宽大,大到"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裙之长,可分为二"的地步,这样走起路来甩手的时候就显得更加潇洒了。秦汉时服色以青、紫为贵,平民布衣只能穿白色的衣服。而六朝一反常态,服色尚白。由于经学的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儒家的冠服制度也动摇了,不仅服装的式样、颜色都突破了汉代的规矩,而且穿法、打扮也常常标新立异,或科头跣足,或坦胸露背,或袍裙襦裤,或奇装异服,都突破了旧时的礼仪。

妇女服饰也崇尚褒衣博带,有的把裙摆放长,裁剪成三角形,叫做?;有的在肩臂间搭一帔帛,走起路来大袖翩翩、华带飞?,显得格外飘逸。

胡人的裤褶和皮靴已经被汉人普遍接受。胡服的裤是作为外衣穿的长裤,裤腿宽松,膝盖处用带束缚,叫作缚裤。褶是与裤相配的紧身齐膝短衣,裤褶和皮靴都适合于骑射。

隋唐时代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加上经济繁荣、社会开放,服饰也日趋丰富华丽。开元以前女装以窄袖为时尚,胡服尤其盛行,初唐妇女多喜欢戴胡帽,穿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着软靴、系蹀躞带。中唐以后衣衫又趋于宽大。唐代社会上思想比较开放,常有妇女穿着男装,还流行袒胸的低领衣服,喜欢在襦衫外面罩一件对襟短袖衣,叫做半臂或半袖,肩部搭一条披帛。唐代女裙的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尤其流行像石榴花那样的红裙,诗人称之为石榴裙。男装以圆领窄袖袍衫为主要的服饰,靴已成为士庶通用的鞋了。

宋代把单上衣叫做衫,衫的袖口没有祛。有作为内衣的短小的衫,也有作为外衣的长大的衫。下摆加接一幅横襕的襕衫是男子的常服。夹衣和绵衣叫襦和袄,襦袄是平民的常服。宋代还流行在衣衫外面加罩一件不加横襕的宽大外衣,斜领交裾的叫直身,直领对襟的叫鹤氅。女装外衣以襦衫和裙为主,上衣趋向短窄贴身,下裳流行褶裥裙。内衣有抹胸和裹肚,裤子是不露在外面的,只有下等人才单穿裤子。唐代流行的"半臂"是一种短袖外套,而宋代流行的外套叫背子。背子有长有短,有长袖有短袖,其特点是两边的衩一直开到腋下。

建立辽、金、元朝的都是少数民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的服饰都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契丹族的服装,不论男女,都穿左衽、圆领、窄袖的长袍,袍里面衬衫袄,下身穿套裤,裤腿塞在靴中。妇女在袍里穿裙,也穿皮靴。女真族的服饰和契丹族相似,由于北方气候寒冷,衣服以毛皮为主。元朝时,汉人保持原来的服饰。蒙古族男子以窄袖长袍和套裤为主要服饰,但由于受汉人影响,多改为右衽,而妇女的袍服还是以左衽居多。

明代官员的袍服为团领衫,系革带,带上镶有玉片,这就是所谓的玉带。职官的服色和花纹按品级高低而异。前胸和后背各织一块方形的纹饰,叫做补子。文官的补子绣飞禽,武官的补子绣走兽,纹样按品级各不相同。儒生都穿镶黑边的蓝色直身,戴有黑色垂带的软巾,又称儒巾。皂隶穿青色布衣,市井富民商人虽然能穿绫罗绸缎,但是只许用青色或黑色。万历以后禁令松弛,艳衣丽服才遍及黎庶。

朝廷命妇的礼服为凤冠、霞帔和大袖衫,常服为袄衫和裙,很少穿裤。背子穿得更加广泛,合领大袖的背子可以作为礼服,直领小袖的背子则为便装。还有一种无领、无袖、长至膝盖对襟的马甲,叫做比甲,深受青年妇女喜爱。

满族入关建立清朝后用武力强迫汉人接受了满族的服饰。男子的服饰有袍、衫、褂、裤。清代的长袍以衩来区分贵贱,皇族宗室开四衩,官吏士人开两衩,一般市民不开衩。袍的袖口装有箭袖,平时翻起,行礼时放下,因其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职官朝服的胸背正中也各缝一块补子,称为补服。补子也沿用明制文禽武兽,但是花纹与明朝不同,而且由于清朝的补服是对襟的,所以胸前的一块分成两半。有一种长不及腰、袖仅掩肘的短褂,叫做行褂,又叫马褂。马褂以黄色为贵,非皇帝特赐不能穿。还有马甲,北方称为坎肩或背心,是无袖短衣,男女都能穿。男子下身穿裤,穿裙的已不多见。

清初改服易冠规定"男从女不从",所以妇女的服饰有满汉两式。汉族妇女的头饰有簪、钗、冠子、勒子等等,满族妇女则以高如牌楼的"大拉翅"最具特色。满族妇女的服装和男子相似,也是穿袍衫马褂,但一般比较紧窄,不像汉族女装那么宽大。汉族妇女在清初仍然穿明装,以裙衫为主。以后满汉服饰慢慢合流,衣衫渐趋短小,外面罩一件齐膝的背心。女装特别讲究用花边来装饰衣缘,于是花边越滚越多,形成宽宽的衣缘。晚清流行穿裤子,穿裙子的渐渐少见了。

阅读全文

与冬装发展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