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发展 >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

发布时间:2021-02-07 09:39:40

『壹』 三坊七巷的文化特征

核心提示:三坊七巷是福州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涵,是福州文化精版神所在。2006年,三权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水榭戏台修复工程正式动工,标志着三坊七巷文保单位修复工程全面展开。整个工程总投资达40亿元,将全面修复159座明清古建筑,力争2010年基本完成。
多次考察过三坊七巷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认为,三坊七巷是现存国内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建筑遗存。三坊七巷修复后,可以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眼下,三坊七巷的修复保护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修复即传承,在新的起点上弘扬发展。把三坊七巷打造成文化大观园还是城市客厅?如何在“后三坊七巷时代”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理念,打造“三坊七巷”文化品牌的产业链;怎样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掘和利用三坊七巷文化资源,服务于社会的科学发展,已成为推动福州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引起了海内外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在此撷取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建议,以飨读者,供有关方面参考。

『贰』 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下福州的三坊七巷,谈谈对三坊七巷的了解,历史,文化等等

一、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抄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坐落着这片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二、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叁』 三坊七巷为什么能成为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 “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承担了福州“三坊七巷”古建壁画保护三期项目。福州“三坊七巷”建筑群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其保护工作也被列入国家文物局重点支持的文物保护重大实施项目之一。古建筑壁画保护修复、古建筑缺失壁画标识性绘制等一、二期文物保护实施项目。在项目实施中,省文保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对“三坊七巷”以及福州当地居民认可和赞誉。2010年11月,福州三坊七巷管委会专门发来感谢信,高度评价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文物保护工作对福州“三坊七巷”申报世界遗产所做出的贡献。据介绍,福州“三坊七巷”古建壁画保护三期项目包括13处古建筑的400余平方米壁画的保护、修复和标识性绘制工作,其中涉及的“刘家大院”在 “三坊七巷”壁画保护项目组组长杨秋颖研究员的带领下,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克服种种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甚至周末、节假日都不休息,全身心地投入到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中,确保将真实的历史风貌尽快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为中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肆』 三坊七巷的建筑特点

三坊七巷是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内设后仅存下容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2009年6月10日,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伍』 福州三坊七巷街名的由来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向西三内片称“坊容”,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此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坊七巷地处福州市中心,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基本保留了唐宋的坊巷格局,保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括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陆』 谁能帮我写:走访三坊七巷,谈谈福建的文化

三坊七巷浓缩了福州历史文化最为精华的部分,特别是近代,福州文化发展走在全国最前列。晚清人物数侯官(福州),福州人物数三坊七巷。近代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有三坊七巷人参与。如鸦片战争中作为近代史的开端人物和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林则徐,洋务运动中第一任船政大臣和创办第一家现代造船厂、船政学堂的沈葆祯,资产阶级维新变法中的严复及“六君子”之一的林旭,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这些彪炳史册的人物,再简要的史书都无法落下。还有许多在全国其它领域的开拓者或领军人物,如严复还是“西学第一人”、我国第一位现代思想家,严复、林纾是中国翻译界泰斗,林白水是我国报界先驱,震动晚清诗坛的“同光体”概念是郑孝胥提出、由郑孝胥和陈衍为领袖的,郑孝胥的书法代表清末民国初书法最高水平,沈诏安首创福州脱胎漆器成为全国三大工艺品之一,冰心文学作品代表了现代中国女作家创作的最高水平。
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充满了光辉与传奇,我国还没有那一个历史文化名街有三坊七巷这么多历史文化名人,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这么重大贡献。究其原因,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自西晋“永嘉南渡”及唐末五代几次南迁,中原河洛文化也随着进入福建,带动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北宋末的“靖康之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人口大迁移。中原士族及民众纷纷迁移到南方,迁移到福建。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发达的文化随之南移,与福建区域文化撞击、融合,闪射出耀眼的光芒。书院是古代培养人才的学校,它的发展状况可以折射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程度。福建书院始于唐代,早在唐开元间就设置了丽正书院。在贞元、元和间学者益盛,当时大文学家韩愈曾赞誉“闽越有奇才,季民通文书,与上国齿”,认为福州文化水准与京都长安相等了。宋代发展到54所,元代新建20所,明代激增至138所,居全国第二。清又新建300余所,可见福建文化教育之盛。三坊七巷名人历代担任全国最高学府校长有多人,如宋代的郑穆、陆蕴,明代的林翰祖孙三代。
宋时,福州虽然未成为福建学术文化的中心,但“海滨四先生”——陈襄、郑穆、陈烈、周希孟(除周希孟以外其余三人均居住在三坊七巷内),对理学家有所影响。四人中成就尤著者陈襄,朱熹的思想曾受其影响。宋以后三坊七巷几乎所有名人又都受朱熹理学的熏陶,光禄坊就有纪念理学家杨时的“道南祠”。林则徐在临近三坊七巷的鳌峰书院求学7年,鳌峰书院在其存在的198年之间,一直据有福建最高学府的地位。历史上有名的白鹿洞、岳麓等书院,当时均已辉煌不再;江浙一带虽有不少学术上很有影响的书院,但以学运长久和政治荣耀而言,也没有超过鳌峰书院的。因此,鳌峰书院应为清朝东南地区的第一学府。鳌峰书院曾有许多著名儒学家,如蔡世远、林枝春、孟超然、郑光策、陈寿祺、林春溥任主讲。林枝春、陈寿祺家都住在三坊七巷的黄巷,林枝春乾隆2年榜眼及第,陈寿祺是中国著名经学家。林则徐受教于郑光策,博览儒、道、释群书,结识了家住三坊七巷的陈寿祺、梁章钜和杨庆琛,四人同为进士。梁章钜官至广西、江苏巡抚,杨庆琛官至光禄寺卿。三坊七巷其他名人尽管有的没有中进士,但都有深厚国学基础,如郑孝胥、林旭是解元(全省举人第一名),严复、林纾、陈衍都数次考进士不第,而他们成果却代表当时全国国学的最高水平,陈衍是袁世凯时代“硕学通儒”之首。
中国传统文化在三坊七巷绵延不断,在全国很难找到如此密集的人群普遍地、长久地受到它薰陶并卓有成就的街区。这种积蓄的能量在中国近代一下子爆发出来,以至没有三坊七巷人的参与,中国近代史的每一重要阶段都有不足。当然,这种爆发还要有它的契机:外来文化的蜂拥而至。

『柒』 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

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 《三坊七巷宣言》是在2009年7月20日在福州举办的“老城保护与整治———三坊七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通过。宣言就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如下共识和行动倡议: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一个城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每个城市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不仅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重视建立民众与文化遗产间的情感联系,应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途径,使文化遗产为民众所关注与分享,使文化遗产真正为社会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
文化遗产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而深刻长远的,是不可复生的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文化遗产的丧失是无法补偿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每个城市都有她应保护的“紫禁城”。 用于展示三坊七巷文化价值的博物馆拟选地址现已基本确定,将开辟8个博物馆和3个展示区:
1.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博物馆,拟选址刘家大院。理由是刘家大院是福州乃至全国领先的城市公共事业的先驱,又临近光禄坊,是三坊七巷的“客厅”。
2.福州艺术中心(闽都文化大观园),选址蓝建枢故居。理由这里紧贴光禄坊公园,对带动人流,提高知名度,方便参观都极为有利。2009年国庆节起向游客开放。
3.当代漆艺博物馆,拟选址南后街中心地段的叶氏民居。理由是这里是福州百年老店与老行当和现代生活嫁接的中转平台。
4.福州民俗展示与演艺中心,拟选址郭柏荫故居。
5.戏剧戏曲演艺中心,拟选址水榭戏台。
6.茶文化世术馆和国宾级接待中心,拟选址林聪彝故居。
7.福建民俗博物馆,选址二梅书屋。是福建省内唯一一家省级民俗博物馆,展出福建民俗文物近千件,场景式陈列,还原明清时期闽都人生活场景,弘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2010年春节起向游客开放。
8.楹联博物馆拟选址梁章钜故居(梁章钜是福州先贤楹联学鼻祖)。
拟开辟的3个展示区为:“一个专项展示区”,即“七巷”中自郎官巷至黄巷之间的展示区,主要展示闽台亲缘关系;“第一综合展示区”为黄巷至吉庇路之间的展示区,主要展示林氏价值的各种文化和船政文化;“第二综合展示区”即“三坊”中各展示点有机结合形成的展示区,主要展示文人墨客的相关文化。
此外,三坊七巷还将借助“一水一节点两街两片区”的结构,构建不同功能区。其中“一水”即安泰河的滨水休闲风情带。“一节点”规划是拟将光禄坊的“光禄吟台”作为三坊七巷南节点。“两街”为南后街传统特色商业带和南街商业更新发展带,“两片区”规划是结合北入口,将郎官巷、塔巷及水榭戏台部分作为旅游集中展示区。宫巷—安民巷有大量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将作为博物馆建筑集中区;文儒坊南北段两侧作为会馆会所片区,以创意和休闲为主。

『捌』 福州地区的“三坊七巷”是历史文化的瑰宝,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是福州市传统文化集粹地,也是中

(1)封火墙不能燃烧,在邻家发生火灾时,封火墙可以起到隔离易燃物的作用,故选C;
(2)①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纸火锅在使用时不会被火点燃.烧不着的原因是: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故答案为: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②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酒精+氧气
点燃

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历史知识薄弱 浏览:23
军事理论心得照片 浏览:553
历史故事的启发 浏览:22
美自然历史博物馆 浏览:287
如何评价韩国历史人物 浏览:694
中国炼丹历史有多久 浏览:800
邮政历史故事 浏览:579
哪里有革命历史博物馆 浏览:534
大麦网如何删除历史订单 浏览:134
我心目中的中国历史 浏览:680
如何回答跨考历史 浏览:708
法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特色 浏览:577
历史人物评价唐太宗ppt 浏览:789
泰安的抗日战争历史 浏览:115
七上历史第四课知识梳理 浏览:848
历史老师职称需要什么专业 浏览:957
什么标志军事信息革命进入第二阶段 浏览:141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ppt 浏览:159
ie浏览器如何设置历史记录时间 浏览:676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浏览:296
© Arrange www.junshiz.cn 2020-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