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真实的抗战历史上,地道战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
作为一个河北人,老家还有地道的人,老一辈人参加过地道作战的后代,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我们老家村里目前还有几百米地道,不过貌似现在填平了不少,毕竟目前地道没啥作用了,经常有小孩子啥的玩进去走失的。而且里面氧气啥的问题造成大多用水泥封上了。
村里老人讲,地道是抗日中期才开始的,也是被日本人逼出来的,当时在华北平原非常普遍晋察冀和冀东都很多。当然冀东不如保定石家庄邯郸衡水那边多。
地道对抗战中期以后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尤其是对日军的扫荡。
最主要作用是隐藏,不被日军发现,作战是次要的,用地道进攻围困是后期的事情,也有但是不多。
华北大平原,日军有靠铁路和公路吧根据地划分成了很多小片,没有任何遮挡的,鬼子扫荡,都是铁壁合围,把一小片根据地团团围住,好几层,然后向中心缩小。八路军主力部队能突破封锁,但是百姓和民兵不行,只能躲地道。
可以这么说,抗日中后期没有地道就没有八路军的在华北平原的存在。所以地道作用还是蛮大的。
抗战后期,42年以后吧。靠地道和村里的夹层工事打击日军才普遍起来,而且越来越多,当然以前也有的,40年左右就有。后来慢慢推广出来的。基本上很多唐山大地震和邢台地震都倒塌了,我老家还有一处,小时候经常去玩,还能挖出子弹头来,说明当时这里有过战斗。
抗战最后期,用地道保卫鬼子炮楼也有的,我们县还有过一次办成功的挖地道炸鬼子炮楼的事情,因为当时挖地道技术有限,挖偏了,在炮楼一个角爆炸的,结果炮楼只塌了一点,当然最后鬼子还是灭掉了,就是八路和民兵也牺牲了几个人。
村里老人们说过,我们村里地道打鬼子时,有很多用处,开始也不大会,被鬼子挖开过两家人的地窖,后果很惨。后来好多了,鬼子进村也发生过战斗,当时村里民兵武器不行,打不跑鬼子,结果鬼子在村里住了好几天,好在村里地道通了,各家各户均点吃的不然饿也饿死了。邻村民兵过来支援,才吓跑了鬼子。看着鬼子是用马和大车拉着不知道是打死的还是受伤的鬼子回去了。出来后打家饿的都走不动道了。后期和附近几个村子地道挖通了才也就放心了,鬼子后来来过一次,正好邻村有八路一个连,地道里面过来一些,从地面上过来一些,当时打死好几个,还丢了好多枪和子弹跑了。以后鬼子就没在来过,因为县城北八路攻破了。以后一直到45年鬼子没来过。
我们老家村里当年老辈人里,当民兵打鬼子的还是比较多的,记得我一个亲戚家里还有当年打鬼子去边区政府带大红花的照片,老人死后,照片被省里面一个博物馆还收藏了。小时候跟我讲,如何打鬼子,身上有几处伤,他说打倒过4个鬼子,确定打死的是一个,老人很较真,县里档案馆过来统计打鬼子数字,说给他写四个,他不干只让写一个,因为他三个不知道死没死。老人枪法很好,那猎枪打鸟,那个准,打兔子,更是。村里打鬼子受过伤的有7个人,牺牲的有5个.。当时我母亲家那个小村子人口也不过500人。
② 《地道战》简介
【简介1】
《地道战》是中国早期创作电影的经典之作。讲述日军侵华时,1942年的中国冀中平原上,高家庄英勇的男女民兵,从四面八方齐集村口,准备战斗。为了与日军展开斗争,冀中根据地人民展开了群众性挖地道的高潮,民兵队长高传宝被这巧妙的洞口深深吸引。各村民兵利用野外地道围困敌人,打死民兵败类汤丙会,活捉日寇山田,胜利的钟声响遍冀中平原。
简介2: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当地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始免于难。此后,高传宝和新支书林霞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总结了地道斗争的经验教训,带领高家庄人民把原来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能藏又能打的地道……高传宝领导高家庄民兵,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一举拔掉了黑风口的敌人据点,又回戈全歼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
=============================================================
电影《地道战》自1966年拍摄完成后,其脍炙人口的主题歌《地道战》及插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传唱不衰。时隔35年,该片导演、编剧和主题歌词作者任旭东同记者谈起电影拍摄时的秘闻。
任旭东的左手缺了食指,身上还有一块弹片,这都是战争留给他的纪念。作为老兵他亲历过淮海战役等,九死一生,调到八一电影制片厂时,他已官居营长要职。任旭东导演过《奇袭武陵桥》、《越海捕俘》、《打坦克》等军事教育片,《地道战》是总参动员部1965年下令拍摄的民兵传统军事教育片,由八一厂和工程兵司令部联合拍摄。
1965年,任旭东率八一厂摄制组成员,先后赴冀中平原地道战发源地采访几十个村庄,以正定县高平村老民兵讲述的依托地道屏障抗击日寇、粉碎敌人5次围剿的故事创作了电影《地道战》。高家庄这一村名就源于高平村,民兵队长高传宝也是以高平村民兵队长刘傻子的英雄形象为原型创作的。高平村民兵队长刘傻子在1945年5月4日的最后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他们创造了利用地道以少胜多的战争史上的先例。据任旭东介绍,影片删掉了拍好的两场戏,一是日本鬼子的大屠杀,画面太残酷了;另一场是真假武工队,真武工队化装成日本鬼子识破了假武工队,这是为了增加戏剧性的悬念,但被否定了,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当时,《地道战》外景在河北冉庄、北京郊区焦庄户等多处拍摄,如今冉庄、焦庄户都建立了地道战纪念馆,冉庄还修了和电影中一样的小桥和石磨碾子,当年拍电影的老槐树死了,他们就砌了个杆子,挂上了大钟。任旭东还讲了一件趣闻:几年前回访时发现,来外景地参观主要有三项内容
③ 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有怎样的地位(20字以内)怎么写
地位: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④ 冀中地道战的历史背景
1937年10月,东北军第五十三军第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在晋县誓师抗日,并改称人民自卫军,与孟庆山领导的河北游击队等抗日武装积极开展游击战争。
至1938年4月,相继建立了38个县的抗日政权。1938年5月3日,冀中军区成立。至此,东起津浦路、西至平汉路、北起平津、南至沧(县)石(家庄)路之间的冀中根据地初步建立起来,并成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冀中是个大平原,开展地道斗争比较早。地道斗争最初是在距离敌人据点较近、受敌人骚扰最厉害的村庄产生的,是一个被群众称为“蛤蟆蹲”的简单的防身洞。蠡县靠近保定,饱受敌人的残害,所以发展较早,群众在自己家里的灶底、炕底,或者庭院中隐蔽的角落,挖掘秘密地洞。
这种地洞虽能藏人防身,但构筑简单,容易被发现。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群众逐渐把地洞加以改善,洞与洞连接起来,即所谓“院院相连”“户户相通”“村村相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村落地道网。正式的地道首先在蠡县三区出现。此后在被敌人“蚕食”的地区迅速推广。
(4)地道战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地道在当时是件新生事物,免不了评价不一。1941年冬,程子华带领一支30多人组成的工作组,深入到开展地道斗争比较早的蠡县、高阳、无极、安国等县,进到农村,连续搞了三个多月的调查。
在掌握了大量事实和情况后,他向区党委报告了调查情况,认为挖地道是敌伪碉堡附近群众在敌人残酷蚕食的特殊情况下,为保存自己、反击敌人的一种有效斗争形式,应予肯定和推广。经认真研究讨论,区党委和军区领导统一了认识,要求各地普遍地开展地道斗争。
⑤ 地道战在抗日战争的地位、作用是什么
1、作用: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奠定了民间内力量容成为主要军事力量的基础。
2、地位: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地道战发源于中国共产党党群关系坚定的冀中地区。对于中共在敌后战场保存实力,持久抵抗发挥了重要作用。
(5)地道战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1、地道战过程: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
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1]。
⑥ 晋中地道战有什么历史意义
地道战。抗日战争中期,由于日寇加紧对我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扫荡”、“蚕食”、“清乡”,处在平原地区的抗日军民,没有山林和水泽可依,于是就发明了纵横交织、户户相通、村村相联、不怕水淹、不怕毒气,既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战,成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一大法宝。仅1944年冬季,各抗日根据地的平原地区就挖地道达1.25万公里,成为抗击日寇的一条伟大的地下长城。冀中清苑县冉庄民兵,就是因为运用地道战打了许多漂亮仗而驰名中外,他们的事迹被改编成了电影《地道战》。英雄的冉庄民兵先后作战157次,其中进行地道战17次,依托地道进行伏击、追击战斗55次,配合地方武装出村作战85次,共毙伤敌267名。当时,日伪军曾传出这样的禁令:“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太行地区磁县山底村民兵、晋察冀地区满城县石井村民兵、北京市顺义县焦庄户民兵,都是利用地道战取得辉煌战果的英雄群体。民兵们曾用打油诗颂扬地道战:“地道好,地道妙,打了敌人钻地道;明里打,暗里挑,消灭敌人最可靠;鬼子气得干瞪眼,抗日军民哈哈笑”。
这神奇巧妙的战法,对于配合主力作战,粉碎日寇的“清乡”、“扫荡”、“蚕食”,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⑦ 地道战是起到什么作用
地道战。抗日战争中期,由于日寇加紧对我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扫荡”、“蚕食”、“清乡”,处在平原地区的抗日军民,没有山林和水泽可依,于是就发明了纵横交织、户户相通、村村相联、不怕水淹、不怕毒气,既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战,成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一大法宝。仅1944年冬季,各抗日根据地的平原地区就挖地道达1.25万公里,成为抗击日寇的一条伟大的地下长城。冀中清苑县冉庄民兵,就是因为运用地道战打了许多漂亮仗而驰名中外,他们的事迹被改编成了电影《地道战》。英雄的冉庄民兵先后作战157次,其中进行地道战17次,依托地道进行伏击、追击战斗55次,配合地方武装出村作战85次,共毙伤敌267名。当时,日伪军曾传出这样的禁令:“宁绕黑风口,不从冉庄走”。太行地区磁县山底村民兵、晋察冀地区满城县石井村民兵、北京市顺义县焦庄户民兵,都是利用地道战取得辉煌战果的英雄群体。民兵们曾用打油诗颂扬地道战:“地道好,地道妙,打了敌人钻地道;明里打,暗里挑,消灭敌人最可靠;鬼子气得干瞪眼,抗日军民哈哈笑”。
这神奇巧妙的战法,对于配合主力作战,粉碎日寇的“清乡”、“扫荡”、“蚕食”,最终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⑧ 地道战故事梗概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争进入困难阶段,日伪军“扫荡”日益残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装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长期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开始挖掘和利用地道对日伪军进行斗争。
冬初,清苑县冉庄民兵先在自己家中挖了单口隐蔽洞(俗称蛤蟆蹲),很快遭到日伪军的破坏。民兵把单口隐蔽洞改造成能进能出的双口隐蔽地道,但仍不能有效地进行战斗,多数地道又遭到破坏。
1942年,夏季反“扫荡”开始后,中共冀中区委和冀中军区号召冀中人民普遍开展挖地道的活动,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
冉庄的地道也有较大的发展,共有4条主要干线、24条支线,村内户户相通,向外可通往孙庄、姜庄、隋家坟、河坡等村,全长30余华里。地道一般宽2米、高1.5米、顶部土厚2米以上;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
(8)地道战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1963年初,军委总参指定八一电影制片厂来拍摄《地道战》的时候,是当作民兵传统教学片来拍的。拍片目的是要体现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还要让观众看之后能学到一些基本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的方法,同时要求摄制组运用故事片的形式进行拍摄。
1945年5月,高平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民兵队长刘傻子带领村里七八十个人打退了1000多个日本鬼子,而且还打死了50多个伪军。战斗结束后他去打扫战场,结果被敌人打了回头炮。刘傻子就是《地道战》中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这两个人物的原型。
⑨ 地道战产生的历史原因
日本军队对共产党晋察冀根据地进行扫荡和坚壁清野 共产党为了反扫荡展开了地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