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南昌的历史文化
南昌的历史文化: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在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曾是中华民国军事首都。
初唐四杰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南唐时期南昌府称为南都”。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
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1)南昌发展历史扩展阅读:
南昌之名始于西汉,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定名南昌,取南方昌盛之意。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前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
南昌的旅游区包括其市区和附近的梅岭、靖安三爪仑、樟树等地,名胜古迹交融于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衬托出南昌这座古城的独特风貌。
在当今如火如荼的产业大转移、资源大重组、发展大联合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南昌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
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海内外广大投资者和企业家的积极参与下,英雄城发生着日新月异的深刻变化。
南昌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市场景气度持续上升,尤其是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双双走强,这充分表明南昌所蕴涵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投资机遇。
南昌城区现在非常繁华,位于市中心的八一广场绿草如茵,可容纳10万人。屹立在广场南端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高耸入云,成为南昌革命历史的丰碑。
改革开放后,南昌的旅游事业发展迅速,许多的文物 古迹修复一新,自然景观26处人文景观已达78处,南昌临近周边地区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庐山风景名胜区。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龙虎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井冈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形成了以南昌为中心,沿京九铁路风景带为重点,辐射江西全省的旅游、观光体系。
② 南昌在历史上有过哪些辉煌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恐怕是诗人王勃留在南昌地界上最出名,也最美的一句诗了。
初唐时,探亲路过南昌的王勃,正赶上当时洪州都督阎伯屿刚重修完滕王阁,大宴宾客。席间王勃写下了这《滕王阁序》。它成了流传千古的骈文名篇,也让南昌的滕王阁名声在外。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传说中开头这几句被阎伯屿评价得“无非是些旧事罢了”,却还是精炼总结了南昌所在的地理位置。夹在两大地理文化区之间,东连吴越,西通荆楚。
在这个中国经济政治中心南移的过程中,整个长江中下游都跟着在中国东部的版图上崛起。江西是串在这条长江线上一条沟通东西、南北的通道。东西走向的渌水与浏阳河、湘江相连,最西可走到云贵。南北走向的赣江往南直达广州,最北连通长江。
长江,连着富庶的江浙。而南昌刚好被那条赣江穿城而过,凭着这个相对位置它短暂地辉煌过。
唐朝之后是混乱的五代十国,南唐成了各方割据势力中一支重要的割据政权。所辖范围包括江西全境,东至苏、皖、闽大部分及湘鄂部分地区。在南唐 39 年的寿命里,南昌做了它 3 个月的国都。
决定把都城从金陵(南京)迁往洪州(南昌)的是它的第二代帝王,李璟。由于南唐在跟后周之间的战争中连连失败,它不得不将长江以北十四州割给后周,俯首称臣。这不仅消耗了南唐国力,也让金陵作为都城的弊端露了出来。
仅与敌国只有一江之隔的金陵无论怎么防御都很难抵御外敌的入侵。于是李璟决定把都城迁往地处南唐腹地的南昌。它四周不仅有天然的屏障,而且由于地处鄱阳湖平原,这里也是粮产地。它能为满足作为都城所需要的后勤和防务的需求。
作为国都的南昌没有兴旺太久。因为跟金陵差距太大,积郁的李璟暴毙,他的儿子李煜最后还是把都城迁回了金陵。随着南唐的覆灭,南昌在历史中闪出的那点光芒也被埋没在时光里了。
直到现代,南昌起义那声著名的“第一枪”,让现代中国人隐约还记得起这座城。
孙中山死后的国民政府内部分裂成“容共”和“清共”两股势力。国民党内部也成了武汉的汪精卫和南京的蒋介石两家。
1927 年分裂成两派的国民政府都开始了清共,留在这两股势力中的左派军人在夹缝中挣扎,南昌成了夹在宁汉之间的空隙。起义的“第一声”枪响过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中共很快又从南昌撤走了。
因为这段历史,南昌有了“英雄城”的名字。
对于南京、上海来说,南昌是后方。
它不像前两座城市那样顶在中国的东方,接受着外来的新鲜文化和信息。但顺着长江而上,它也是一座很容易到达的城市。如今已经很难数清楚到底有多少文人墨客从这里走过。
③ 南昌这个城市的历史
历史沿革
六千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个原始居民点。至三千年前,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④ 南昌的历史有人知道吗
南昌是江西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南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南昌市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市区错落着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四个人工湖,象四面明镜镶嵌在市中心,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光。
南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已发掘旧石器时代以来的古文化遗址近60处之多,最早有关南昌的文字记载见之于《禹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派颖侯灌婴率兵进驻南昌,并修筑南昌城,俗称灌婴城,取"唱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并为豫章治郡,隋初为洪州治。唐、宋为江南西道及洪州治所,为东南有名的都会,故又称"洪都"。元、明、清历代皆为江西省治。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人文荟萃,商贾络绎,楼台相望。“八一南昌起义 ”,使她成 为“军旗升起的地方”,以“英雄城”驰名天下。一九八六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二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内地八大重点开放城市之一。
南昌古老的名胜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装点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独特风貌,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建设、城建、交通、科教发展迅速,处处旧貌换新颜。改革开放后,南昌旅游业发展迅猛,许多古迹文物修复一新,江南名楼滕王阁又重建屹立于赣江之滨,给古城增添了无穷魅力。近年来,梅岭、青山湖风景区等旅游场所相继开发,南昌成为中外旅游者参观、学习、游览的热点城市。
⑤ 南昌的历史
南昌,简称洪,又称洪城、英雄城[1] ,是江西省省会,江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内中心,长容江中游城市群重要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制造业基地。
南昌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濒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自古就有“粤户闽庭,吴头楚尾”之称。[2]
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两千两百多年的建城史,因南方繁荣昌盛而得名,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1927年八一起义,在此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支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南昌是中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曾荣获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球十大动感都会,2006年被《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3]
⑥ 南昌近代变迁史 一千五百字左右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传统社会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期,不仅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地方社会的权力体系与精英阶层也经历了重组过程。晚清至民国时期南昌的社会变迁,集中表现为士绅的转型、市场网络的重组、新式教育的发展、地方政治派系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传统的更新。从历时性的角度看,围绕地方精英与社会权势转移,这些演变趋势互为因果,交替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绅商主导社会变革
晚清时期,中国的军事制度发生了变化。团练的大量出现,标志着地方军事化的形成,使南昌社会经历了一个重组的过程。围绕着团练的组建,南昌的士绅阶层和家族组织进行了全面整合,达到了维护地方利益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一些士绅和家族借助军功这一权力资源,成功地由地方权力体系的边缘进踞到中心。大量通过军功和捐纳步入士绅阶层的群体的出现,导致士绅的构成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同光时期,中央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此背景下,南昌社会也开始了战后地方秩序的重建工作。由于地方政府职能的不断削弱,无论是在社会秩序,还是在文化秩序方面,地方政府都退居到幕后,新兴士绅阶层成为重建的主导力量。不论是诸如刘于浔、吴坤修这样的高级士绅,还是通过军功或捐纳进入地方权力体系的低级士绅,他们都将此作为巩固甚至扩大自身所得权力的最佳时机。为此,他们对慈善事业、教育体系和神庙祭祀系统等地方事务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俨然成为儒家文化和道德秩序的维护者,迅速完成了由来源于军事化的权力向文化权力的转变,为自身控制广大基层社会编织了一个庞大的权力网络,达到了维持和增强自身在地方权力格局中优势地位的目的。
尤为重要的是,由于这些新兴士绅阶层在重建地方秩序的过程中,并未重新创造一套文化体系,而是遵循传统的儒家道德和价值体系,故而他们不仅对地方社会原有的文化传统有着极大的认同,且加以充分利用,这就导致南昌的传统文化资源得到延续和强化。正因为这些地方文化传统与士绅阶层、家族组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它们方能在随后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得以更新。
晚清南昌地区不仅“卷入”到地方军事化的浪潮,且其在国内外市场体系中的位置亦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以广州为对外贸易据点的一口通商时代,由于江西地处南北交通枢纽,故其在国内外市场网络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此时流经江西的商品大多为过境贸易,因而尽管在江西境内形成了吴城—樟树—赣州这一商业贸易通道,但南昌则处于这一商业网络的边缘地带。九江开埠后,以九江—南昌为主干的市场网络,逐渐取代由吴城—樟树—赣州商业路线组成的传统过境贸易体系,南昌进入长江中下游沿岸城市以及上海的市场网络中,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也更趋密切。随着南昌成为区域市场的中心,越来越多省内外的商人进入南昌市场中,导致南昌的商人和商业组织的地域性和行业性更为多元。在此过程中,许多有着科名之人转向商业领域,加之大量的商人通过捐输等途径进入士绅阶层,商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进而互为一体。
至清末时期,在现代国家政权建设的背景下,各种鼓励和保护商人的制度不断出现,南昌的商业及其组织开始转型,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商人和商会等新式社团。而地方自治、新式教育等一系列制度创新,又为绅商全面介入地方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舞台,商人与商会组织成为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之一。他们既创办新式学校,又参与谘议局等现代政治机构的筹建,对地方政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士绅成为政治中坚
清末新政时期,由于废除了科举制度,士绅阶层失去了传统的政治优势,一度趋于分化与解体。但与此同时,清政府推行的发展实业、新式教育及地方自治等改革措施,又为士绅阶层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这一时期,江西地方政府为了推行新政,设立了一批新的行政机构,地方社会也相应成立了商会、自治会、谘议局等新式社团和自治机构。南昌士绅借助于这些新式社团和自治机构,广泛参与各种地方事务,在角逐地方权力的过程中实现了转型与重组。新式社团和地方自治机构的出现,分享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促成了地方社会的自治化进程。
从清末至民国初期,南昌士绅积极创办新式学校,逐渐成为地方教育行政的主导力量。由于士绅阶层竞相追求新学历和从事新式教育,造就了大批以新学为依归的新型士绅,导致了士绅构成的转型,尤其是形成了留学生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然而,无论是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群体,还是传统科名的拥有者,他们在地方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并无根本区别。民国初期,南昌士绅既拥有传统的社会文化资源,又获得新学这一新型文化资本;既控制各种地方事务,又介入各级地方行政,对地方政局实现了全面控制。
民国初期的议会制度,为士绅阶层提供了新的政治舞台。由于议会脱胎于清末的谘议局,因而既吸纳了留学生之类的新士绅,又包容了清官僚之类的旧士绅,这就必然导致地方政治派系之争。此后,随着现代政党的发展,议员们先后分化为国民党与进步党、合群社与谠言社,使政治派系之争日益形式化。这一时期的南昌同乡会等社会团体,也都卷入了议会党派之争,这说明议会之争实际上导源于地方权益之争。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南浔铁路之争,集中反映了南昌地方政治派系的演变趋势。
民国中后期,随着地方自治的推行,南昌乡村社会出现了大量以参与政治事务为目的的村落联盟。由于这些联盟不仅吸纳了宗族组织等地方性力量,又与党派、政治团体等外部力量纠结在一起,因此成为地方自治背景下,处理乡村社会中各种事务的核心力量,导致地方政治结构更为复杂和多元,对现代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产生了深刻影响。
族内士绅作用强化
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由家族组织、神庙系统以及慈善组织构成的社会文化传统一度受到冲击,家族组织成为政府着力消解的对象之一。众多族产被用作新式教育的经费,祠堂也成为新式学堂、自治所等各种现代政治机构的办公场所。尽管政权的现代化对南昌的家族组织产生了冲击,但并未导致家族组织的消失。在族内士绅、商人等精英的运作下,家族组织通过加强宗族建设、扩大族际联盟等形式,将传统因素与现代资源有机结合,其原先在地方权力结构中的强势地位不仅未被削弱,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被强化。此外,在地方自治制度下,经过地方士绅的运作,慈善组织成为地方自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化,而以西山万寿宫为中心的神庙系统,将吸收外部资源与发展内部动员相结合,成为各种社会力量认同的权力象征,从而达到了更新的目的。
概言之,清末民初,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士绅阶层通过创办慈善事业、重建神庙祭祀系统,继续宣扬儒家的道德观念,维护以传统礼教为基础的社会秩序。更为重要的是,在士绅阶层创办新学、推进地方自治、参与议会政治等“现代化”活动中,各种传统社会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转化,从而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因素的有机结合。
⑦ 南昌的起源
南昌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西南,赣江下游。其方言自成一体。
南昌方言,是中国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赣方言的代表。由于赣方言内部的复杂性,真正的南昌方言只局限在南昌市区及南昌县管辖的地区,而不包括南昌市管辖的其他县。那么,作为一个区域的文化系统,南昌方言究竟是怎么产生与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早在远古时代,江西地区已有比较广泛的开发,社会经济文化达到相当的水平。夏商之时,江西是古代苗民生活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古越人在江西聚居,江西先后属于吴、越、楚的管辖范围,当时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应属古越语和楚语系统。在历次移民浪潮的冲击下,中原汉语与当时接近吴语、楚语的土语不断融合,初步形成了今天内部比较复杂的赣方言。
而到了汉朝初年,南昌开始大规模建城,有记载表明,当时的豫章郡城市人口在全国列第四,大量南迁的北民,给古赣方言带来北方话的影响,但是,移民的北方话并没有取代它,在吸收外来语言的基础上,当时的南昌一带渐渐地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方言语音,即“?语”。这算得上是现代南昌方言的最深层的基础。
到了唐代,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达。这时候以南昌方言为代表的赣方言已经相当成熟了。后来,在历史变迁与人口交融中,南昌方言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定、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今天我们所听到的南昌话。
南昌话的最显著的特征体现在语音上,一是发音时声带要振动的10个古全浊声母,在南昌话里均不浊,而变成了送气的清音。如“铜”、“洞”、“独”、“重”等;二是南昌话词语中轻声字特别多,特别是三音节、四音节的词,后面的几个音节都读轻声。如“细芽子”、“壁蛇子”、“膏化里(叫花子)”等等。
方言是语音中的“活化石”,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从方言溯流而上,能追寻到古老语言的源头和踪迹,也反映和体现了一个地域历史、人文、地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在时下的南昌,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与前些年相比,说南昌话的人少了许多。在普通话进一步普及以及这种共同语的交际强势不断显现的情况下,更多的人采用普通话表达,无疑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但同时又有一个担忧摆在人们面前,那就是普通话这种共同语会不会最终取代地方方言?方言会消亡吗?该如何保护方言文化?
现在不少家庭,从小父母就不准孩子讲南昌话,说南昌话土气。在有的学校班级,班上有一大半同学不会讲南昌话,即使少部分同学会讲,也不敢讲,怕同学看不起。这不禁让人感叹,方言到底怎么了?难道推广普通话就要以牺牲方言为代价?
其实,不管是南昌人还是南昌外地人,对于南昌方言的感情都很复杂。不少人抵制南昌话的原因是不好听,土气,“冲”,因而不说。除了普通话,地方性的方言都不能用好听来形容。有人说南昌话中的粗话不好听,但是哪个地方的方言骂人好听?正是因为南昌话本地人能听懂,所以觉得难听,外地话我们听不懂,所以没觉得难听罢了!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特征,人们不应该拒绝方言,方言和普通话应该相依相存,而不应让普通话取代方言。
对方言消亡的担忧大可不必。他认为,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人与人交流的日益扩大,普通话作为一种共同语,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推广普通话,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需求。但普通话再怎么推广,都不可能使方言消亡,方言将永远存在。
方言作为一种地方变体,本身也会不断进化发展,它只会在外来语言的影响下自我改造、完善,而永远不会被淘汰。当然,也并不是说方言就不需保护,方言和普通话完全可以互为依存,方言不断为普通话注入新鲜血液,普通话也不断扩大方言的词汇量,相互之间彼此影响,而不同的中华文化也会共生共荣。
⑧ 南昌市的历史
距今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原始先民在南昌繁衍生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南昌,人类活动更加频繁,人口增加,生产得到发展。约在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国——夏朝,南昌当时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称,三苗为炎帝神农氏后裔,即后来的古越族。在唐、虞、夏、商、周时期,南昌地域属古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南昌地域先后为吴、越、楚势力范围。战国时期,南昌先民已掌握熔铁、铸铁技术和使用耐火材料等先进工艺。秦代南昌地属九江郡。秦代广修驰道,南征北越时,修筑从京师咸阳经南昌直达岭南的驰道,沟通中国南北的联系。 汉兴,高祖刘邦在南昌地置豫章郡,郡地面积相当于今江西全境,约16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51965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2人。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打败项羽之后,派大将灌婴率兵平定江南“吴、豫章、会稽郡”。灌婴平定豫章后,立即设官置县,首立南昌县为豫章郡之附郭,取吉祥之意“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为县名,从西汉至三国归晋,前后历500余年,南昌一直为豫章郡治。三国时,南昌属吴,吴主孙策、孙权等先后在豫章郡内分立庐陵、鄱阳、安成、临川等郡。汉代以来,南昌地区经济繁荣,水陆交通发达。东晋时,南昌既是江州州治,又是豫章郡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筑新城(即今旧城区)。隋唐时期将豫章郡改为洪州,设总管府,唐朝中后期又先后改为都督府、江南西道。唐代洪州已成为江南一大都会,尤以造船、造纸、印刷、纺织、兵器、金、银、铜器制造较突出。洪州窑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所烧制的青瓷远销海内外,质地优良,也是皇家贡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六大名窑之一。 五代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宋建隆二年(961)将都城从建康迁往南昌,号“南都”,李璟死后又迁回建康。北宋时南昌仍为洪州,洪州已成为全国五大造船基地之一;城区面积达14~16平方公里,设16个城门,是历史上南昌古城最大时期。宋徽宗时期,南昌行政区辖地2.5万平方公里,人口561730人,每平方公里达21人。南宋孝宗将洪州改为隆兴府。元代称南昌为隆兴路,后改龙兴路,是江西行中书省和布Politics所。明代先后称南昌为洪都府、南昌府。民国初年立豫章道,1926年设南昌市,古城墙因修筑环城马路于1928年拆毁。
⑨ 南昌的历史沿革
南昌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南昌先后有豫章(汉)、洪都(隋唐)等称谓,是历代县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来繁荣昌盛。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产生活。至三千年前,北至艾溪湖,南至青云谱,这一弧形地带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禹贡》属扬州地。春秋属吴。战国属楚。南昌地处吴、楚交界,吴楚相争多在于此。《左传》记载:昭公七年(前553年),楚令尹子荡伐吴师于豫章。
秦属九江郡,浔阳,郡治设在寿春(今安徽寿县)
据《汉书》记载,前202年(汉高祖5年),颖阴侯灌婴奉命驻军当地,修筑“灌城”,次年修筑城池,城址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4公里的黄城寺,城周长十里八十四步,称为“灌婴城”,开创南昌建城史。 开创了南昌的建城历史,并取“昌大南疆”和“南方昌盛”之意,定名“南昌”。
三国时为东吴豫章郡。291年(晋元康初年),置江州(今江西九江),后移治浔阳(今江西九江)。两晋及南朝时为豫章郡、豫章国。这一时期,伴随着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版图上的重要城市。
589年(隋开皇九年)罢郡置洪州,607年(大业三年)复为豫章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平定地方割据势力林士弘,复为洪州,设总管府。625年(武德八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初属江南道,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742年(天宝元年)改洪州为豫章郡,756年(至德元年)避唐代宗名讳,豫章郡更名为章郡,758年(乾元元年)再称洪州。建中年间(780-783),置江南西道观察使。865年(咸通六年),升为镇南军节度使。
五代十国时期,南昌的经济与战略地位愈加凸显,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并于961年(宋建隆二年)将都城从江宁迁往南昌,号“南都”。
975年(宋开宝八年)复名洪州,1020年(天禧四年)属江南西路。1030年(天圣八年),江南西路的治所设在南昌。1163年(隆兴元年),宋孝宗继位前曾封建王于此地,故升隆兴府。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置隆兴路,1284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元称隆兴路,后又改为龙兴路。是含今天江西、广东在内的江西行省治所,为全国最重要的十路之一。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直到清末。
1914年(民国二年)为豫章道。1926年(民国二十四年)北伐(蒋中正)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 南昌成为了中华民国军事首都、民国第二首都。1939年南昌会战失败后日本占领南昌,由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管辖。设立南昌、新建(西山)县属南昌市。(注:今天在当时南昌县属新建县管辖)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昌,南昌成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直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所驻地。1949年6月1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区成立,辖南昌、丰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进贤(8月从贵溪分区划入)、奉新、安义、靖安(9月从九江分区划入)10县。 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2区。1981年增设湾里区。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归南昌来属。
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郊区改名青山湖区,并正式挂牌。
2004年,南昌市区划调整,桃花镇、湖坊镇同盟水产场划入西湖区,塘山镇永和村、公园村、贤湖村、永溪村、长巷村、七里村六个村划入东湖区,湖坊镇楞上村、太和村、热心村划入青云谱区,东湖区青山路街办潘坊等七个居委会、西湖区上海路街办洪钢等二十八个居委会划入青山湖区。
2015年8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南昌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同意撤销新建县,设立南昌市新建区,以原新建县的行政区域为新建区的行政区域,新建区人民政府驻长堎镇新建大道239号。调整后,南昌市辖3县6区,其中城区由东湖、西湖、青云谱、青山湖、新建、湾里6个区组成。 名称由来 南昌寓“南方昌盛”、“昌大南疆”之意。南昌城名数易,别名诸多,汉称豫章,唐称洪州,宋称隆兴,明代定名为南昌。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