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力的企业文化是怎样发展的
1格力电器在实施创名牌战略中,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更突出的地位,把企业文化作为统一的奋斗内目容标,始终不渝地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精神提到重要的位置,以树立企业员工的经营理念、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关键,把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企业精神文化的主体,以丰富的文化活动作为企业精神文明的载体,以廉洁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保证。通过营造一种能使企业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及
2 企业精神:忠诚、友善、勤奋、进取
经营理念:制造最好的空调奉献给广大消费者
管理理念:创新永无止境
管理特色:合理化、科学化、标准化、网络化
服务理念:您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格力的大事
人力资源理念:以人为本
2. 珠海格力集团的格力的发展历史
回顾格力集团的年,是历经艰辛的20年,也是茁壮成长的20年。1985年,珠海市政府决定以公司为主体开发北岭工业区,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珠海格力集团公司的前身诞生了,它的使命,是发展特区的工业,壮大珠海的经济实力。在一片荒地上开发工业区,带动了房地产项目的兴起;身处特区的独特环境,以贸促工方式的广泛应用,使贸易业也得到了发展。从此,工业、房地产、商贸“一体两翼”的产业结构便在格力集团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经过二十年的培育和优选,集团具有年产空调器系列产品1000万台(套)、小型家电800万台、石英手表150万只、空调压缩机600万台、特种漆包线12000吨、电子元器件12亿只、打印机墨盒1000万只等产品的能力。其中,格力空调已连续10年产量、销量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一,罗西尼手表综合效益在全国钟表行业连续12年排名第一。格力电风扇、暖气机、电饭煲、饮水机、电磁炉、打印机墨盒、特种漆包线等产品,也都在全国同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2002年3月,珠海市政府对格力集团实施授权经营。作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肩负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一方面,通过国有资产在不同产业的渗透,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国有资产的授权管理,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整合集团现有资源,体现国有资本的集优功能,集中优势扩大整个产业链,促进产业选择的多元化。集团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对集团内授权经营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分层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实施品牌拓展、多元化、社会化发展战略,逐步实现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塑造格力系列品牌,打造格力航空母舰,努力使格力集团成为大型国际化、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2003年,格力集团通过资产重组和资本营运,实现了格力置业和珠光财务公司的重组,2004年,格力集团在内部实施资源整合和资产重组,形成了工业、房地产、石化三大板块综合发展的格局。
3. 请问格力空调企业背景介绍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格力电器组建于1991年,是由珠海冠雄塑胶有限公司与海利空调器厂合并而成的。与世界上许许多多类似惠普、索尼这样著名的公司创业之初的情形一样,格力电器最初也是在一栋破旧的厂房里,依靠20万元的贷款迈出了它创业的第一步。
春节临近员工的工资都差点发不出;数次登门拜访银行求贷款,不是被断然拒绝就是吃闭门羹;一条破旧的窗机生产线落后于同行不下10年,年产能不过2万台,而竞争对手是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设计员日以继夜的趴在图板上,边设计边出图,困了趴在桌上打个盹,饿了吃包方便面;二楼还是施工,一楼就已经投产,砂礓、水泥块随时从空而落,简陋的生产环境令人不敢想象……格力人创业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
经过艰苦的创业,今天的格力电器终于苦尽甘来: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专业化空调企业,在全球拥有珠海、重庆、巴西、巴基斯坦共四大生产基地(合肥基地目前正在建设,预计2007年6月投产),还拥有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珠海凯邦电机有限公司等共5家全资或控股公司。
公司现有员工35000多人,目前主导产品包括家用空调、家庭中央空调、商用中央空调和小家电,其中家用空调年产规模达1500万台(套)(合肥基地投产后将达1800万台套),中央空调年产值达50亿元。公司的空调产品有20个大类、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其中中央空调有9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小家电则形成了以电风扇、电暖器、电饭煲、电磁炉为主的丰富产品群。
净资产从1990年的不足1000万元,增长到目前的超过30亿元,增长了300多倍;1995年以来累计销售空调5000多万台(套),销售收入超过900亿元,纳税超过42.5亿元,自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共募集资金7.2亿;而历年来向股东分红则超过18亿元;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12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第一;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238.03亿元。家用空调销量突破1300万台(套),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格力电器在技术、营销、服务和管理等创新领域硕果累累,深情演绎了一个中国企业肩负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让世界为之动容。
多年来,格力空调已经奠定了国内空调市场的领跑者地位,格力品也牌已深入人心,并以“好空调,格力造”和“买品质,选格力”著称国内空调市场,在广大消费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先后多次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海关总署“进出口企业红名单”、B.I.D“WQC国际之星金奖”、B.I.D“杰出成就和商业声誉国际质量最高奖”等知名荣誉。2005年10月,格力电器还被授予2005年度中国“节能贡献奖”称号,是空调品牌云集的广东省内唯一获得这一称号的空调企业。2006年7月,格力获“中国行业标志性品牌”称号;2006年9月,格力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世界名牌”称号,成为中国空调行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世界名牌;2006年11月,格力电器获得了中国质量领域的顶级荣誉__“全国质量奖”。同月格力电器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出口免验”证书,从而成为中国空调行业首家获得“出口免验”的企业。2007年1月,格力品牌被国家商务部授予“最具竞争力品牌”。
格力电器的愿景是“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打造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近期目标是在2009年实现销售额500亿元。目前,格力电器正在实施全新的“精品战略”——“打造精品企业、制造精品产品、创立精品品牌”和“八严”方针——“严格的制度、严谨的设计、严肃的工艺、严厉的标准、严密的服务、严明的教育、严正的考核、严重的处罚”,以早日实现打造世界级品牌的目标。
4. 格力的产品质量发展历程是什么
格力坚信:“来质量关乎到两个生源命:一个是消费者的生命,一个是企业的生命。”2018年,格力获得“中国质量奖”,质量管理问鼎中国质量领域巅峰。
从创业初期到现在,通过对质量管理方法的不倦探索、对质量管控体系的持续优化,格力逐渐形成了追求“完美质量”的理念。在完美质量理念的影响下,格力形成了“一核四纵五横”的全面质量管控体系。
1.格力重视研发质量。建立严格的产品研发管理机制,在研发流程中层层把关,及时纠错,力求从源头消除质量隐患。
2.格力重视进货质量。建立筛选分厂,严格把控供应商协议签订、生产工序、出库检测等流程,从源头保证了格力外协外购物料的质量。
3.格力重视科学信息化管理。通过对零部件质量问题的追溯、对制造过程质量数据的监控、对生产装配操作指导的可视化、对整机质量异常的自动判定,逐步实现了产品生产流程的实时质量管控。
4.格力重视售后服务质量。格力客户服务中心是格力售后服务窗口单位,注重强化安装队伍的培训,建立了空调安装质量巡视监督机制,使空调安装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此外,客服中心还致力于收集、分析售后反馈信息,落实售后问题追责、核查制度,深入发掘、查找问题根源,推动逆向驱动质量的持续改善。
5. 格力中央空调的发展历程
2002年,仅用抄2年时间自主研发的GMV数码多联中央空调系列以及超级变频多联式空调系列,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标志着格力中央空调拥有了自已的核心技术并开始向高端市场迈进;2005年,格力研制出离心式大型中央空调、世界上第一台热回收式多联机组以及世界第一台数码多联低温热泵机组,标志着格力中央空调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产品的命脉。格力采用优质材料和先进工艺锻造出新一代格力中央空调,新颖的款式、优越的性能,特别是在智能化控制、节能保护等方面表现出卓越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屡屡被大型工程项目选用为理想的空调系统。2007年,格力中央空调先后中标“北京奥运第一大单”奥运媒体村项目和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两个主场馆及多个配套项目;今年4月,格力中央空调再次一举拿下印度电信基站2000万美金空调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自主品牌在海外中标的最大空调项目。
6. 格力*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萌芽阶段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始建于1985年,是目前国内最早、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空调压缩机专业化企业之一。目前公司下辖吉大、龙山、南水、上冲四大生产基地,现有员工近7000多人,其中研究开发人员400多人,年产能1000万台。各类生产及辅助设备设施2500多台,设备资产10亿多元,形成了一套高质量、高效率的整机生产流程。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家用空调系列产品的核心部件——全封闭旋转式压缩机、变频压缩机等,并为著名空调生产企业格力电器配套供货。
发展阶段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空调压缩机生产企业之一。2007年凌达压缩机获得“广东省质量奖”和“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近几年,公司专利技术突飞猛进,国内和国际受理专利70多项,取得授权专利40多项,公司自主研发的QX-34及QW-82(高性能空调用涡旋压缩机)已获得广东省重点新产品证书,公司积极关注并参与行业国家技术标准的制定,于08年初获得“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级企业”认定。公司还先后取得“优秀职工之家”、“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珠海市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
二十多年来,凌达明确了始终坚持“专业化”、“精品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的方向,形成了明确的战略目标、科学的战略规划以及有效的部署,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与令人瞩目的成绩。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激发员工自觉形成努力工作、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合理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因素,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创建了一支廉洁、高效、团结、务实的员工队伍,为公司的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珠海凌达依靠质量、技术和管理上不断提升的综合实力,在“创新”和“精品”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凭借格力电器独特的营销模式和稳定的市场,稳步提升的产品、服务质量,珠海凌达已成长为中国压缩机行业的佼佼者,成为压缩机行业乃至于机械制造行业超常规发展的典范,是广东省企业的优秀代表。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将继续实施精品战略,进一步推行卓越绩效模式,不断向国内外优秀企业学习,勇攀技术、质量高峰,努力成为空调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7. 格力集团的发展历程
1985年,珠海市政府决定以公司为主体开发北岭工业区,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珠海格力集团公司的前身诞生了,它的使命,是发展特区的工业,壮大珠海的经济实力。在一片荒地上开发工业区,带动了房地产项目的兴起;身处特区的独特环境,以贸促工方式的广泛应用,使贸易业也得到了发展。从此,工业、房地产、商贸“一体两翼”的产业结构便在格力集团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经过二十年的培育和优选,集团具有年产空调器系列产品1500万台(套)、小型家电800万台、石英手表150万只、空调压缩机600万台、特种漆包线12000吨、电子元器件15亿只、打印机墨盒2000万只等产品的能力。其中,格力空调已连续11年产量、销量排名全国同行业第一,罗西尼手表综合效益在全国钟表行业连续13年排名第一。格力电风扇、暖气机、电饭煲、饮水机、电磁炉、打印机墨盒、特种漆包线等产品,也都在全国同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2002年3月,珠海市政府对格力集团实施授权经营。作为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主体,肩负着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使命,一方面,通过国有资产在不同产业的渗透,提高国有资本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国有资产的授权管理,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整合集团现有资源,体现国有资本的集优功能,集中优势扩大整个产业链,促进产业选择的多元化。集团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对集团内授权经营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分层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实施品牌拓展、多元化、社会化发展战略,逐步实现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塑造格力系列品牌,打造格力航空母舰,努力使格力集团成为大型国际化、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8. 格力空调哪年开始生产
2
格力空调
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3月,前身为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2009年完成公司制改造,更名为“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0亿元,同比增长19.87%;净利润73.80亿元,同比增长40.92%,成为实现千亿的专业化家电企业。自主研发的超低温数码多联机组、高效直流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多功能地暖户式中央空调、1赫兹变频空调、R290环保冷媒空调、超高效定速压缩机等一系列“国际领先”产品,填补了行业空白。好空调,格力造。
中文名
格力空调
外文名
GREE
主营产品
空调等家用电器
总部地址
珠海
成立时间
1991年
董事长
董明珠
快速
导航
企业规模
企业文化
企业荣誉
企业发展
核心竞争力
生产基地
维修服务
实验室
企业历史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0亿元,同比增长19.87%;净利润73.80亿元,同比增长40.92%,成为中国实现千亿的专业化家电企业。
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7年全球领先。
9. 格力空调的企业历史
成立于1991年的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专、生产、销售、服务于属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0亿元,同比增长19.87%;净利润73.80亿元,同比增长40.92%,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千亿的专业化家电企业。
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7年全球领先。
10. 格力和美的历史的不同
1、产业调整中,三大家电巨头的不同并购路径
2015年家电行业遇冷,据工信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5年1-12月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4 万亿元,累计同比下降0.4%。而据中怡康测算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空调市场零售额同比下滑5%,冰箱下滑2.2%,三大白电中仅洗衣机实现微增长,零售额增幅约1.8%。
中国白电三大格力、美的、海尔的营收均出现下滑。根据三家公司2015年年报:
海尔2015年总营收为897.4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36.75亿元,同比下降15.01%。
格力2015年总营收为977.4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123.14亿元,同比下降12.95%。
美的2015年总营收下降1384.41亿元,比上年同比下降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反而上升15.14%,达1091.13亿。
而在空调市场收到了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格力所收到的影响最为显著,总营收下降接近30%,但净利率上升2.37%达12.55%,明显领先其他两家公司。
市场普遍认为家电行业将会面临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但国内家电市场整合的空间已经不大,因此未来目标将主要集中在国际整合或者产业转型和升级上。进入2016年,海尔、美的、格力相继发布并购方案,其并购标的背后隐含的未来发展战略也各有不同。
1.1 海尔收购GE家电
交易方案
预案时间:2016年1月16日;
标的公司:通用电气家电业务(GEA);
标的作价: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54.44亿元);
支付方式:全现金支付;
资金来源:上市公司自筹资金,及通过申请并购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获取的资金。本次交易所使用的并购贷款金额不超过交易对价的 60%;
上市公司过去3年净利润:2013年417,401.74万元,2014年5,337,54.10万元,2015年4,300,76.05万元;
标的过去3年净利润:2015年-5,795百万美元,2014年15,345百万美元 2014年13,355百万美元;
业绩承诺:无;
交易进程:已实现并表。
1.2 美的连续收购东芝家电、库卡集团、意大利Clivet
美的集团上半年公布的跨境并购除了最受关注的收购德国库卡,还有收购日本东芝家电,和意大利中央空调企业Clivet。
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交易方案
草案发布时间:2016年5月26日;
标的公司:除MECCA外其他拟接受要约的股东所持有的库卡集团股份(最低意图持股比例为30%以上);
交易方式:115欧元/股的价格进行全面要约收购;
标的作价:若库卡集团除 MECCA 以外的其他股东全部接受要约,收购总价约292 亿元人民币;
支付方式:全现金支付;
资金来源:银团借款和自有资金;
上市公司过去3年净利润: 2015年1,270,673万元,2014年1,050,222万元,2013年531,746 万元;
标的公司过去3年净利润:2016年1-3月21.1百万欧元,2015年86.8百万欧元,2014年68.1百万欧元;
业绩承诺:无;
交易进程:尚需通过美国CFIUS和DDTC的审查,前述政府审批最迟需在2017年3月31日之前完成。
1.3 格力收购珠海银隆
交易方案
标的:珠海银隆100%股权;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以15.57元/股的价格发行83,493.90万股,合计作价130亿元;新发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12.19%;
标的历史净利润:2014年度扣费归母净利润-2.65亿元,2015年度扭亏为盈,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4.33亿元,2016年1-6月扣非归母净利润3.22亿元;
业绩承诺:2016年-2018年经审计的实际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2亿元、10亿元和14亿元;
募集配套资金:15.57元/股的价格,锁价发行不超过62,263.29万股,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96.94亿元;
募资用途:拟全部用于珠海银隆的建设投资项目;
认购方:格力集团、银通投资集团、珠海拓金、珠海融腾、中信证券、孙国华、招财鸿道、格力电器员工持股计划。
交易进程:股东大会募集配套融资相关等议案未能获得通过,目前正在着手修改方案。
2、不同并购选择带来的收益与其背后的驱动力
2.1 海尔和格力并购获得显著成效
海尔和美的的海外并购都给其带来了十分可观的并表业绩:
海尔收购GE家电的交易于2016年6月6日完成,至9月底GE家电贡献收入143.5亿元,贡献归母净利润3.17亿元。
美的收购东芝家电80.1%股权的交易于2016年6月30日完成交割,第三季度因合并东芝家电增加主营业务收入38.73亿元人民币,增加归母净利润1970.2万元人民币。
美的和海尔的并购都已获得显著的成效,但格力的并购却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和障碍。
2.2 格力电器并购受阻,公司股权架构成为最大的诱因
2016年10月30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公布10月28日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结果。结果显示,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方案中关于募集配套融资的部分全部被否。双方最大的分歧在于股权摊薄问题。
小汪@并购汪在《格力百亿配融被否,董小姐VS中小股东? | 小汪天天见》一文中总结过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的三大诉求,除了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外,剩余两大诉求均与格力电器的股权架构息息相关:
格力股权分散,面临“野蛮人”入侵压力,存在巩固控制权需求
格力电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仅18.22%,2015年曾面临险资入侵,中国人寿、前海人寿、安邦保险均曾大幅买进。主要竞争对手美的集团的控股股东关联企业持股比例一度逼近董明珠。
格力电器曾有MBO意向,管理层希望通过交易提高对公司的控制力
格力电器管理层和公司国有控股股东格力集团在公司发展上曾经产生不少分歧。以董明珠为首的格力电器管理层一直希望能够提高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力。
反观美的集团和青岛海尔,则并不存在这两方面的问题。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上述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如下表所示:
格力电器2016年三季报中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青岛海尔2016年三季报中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美的集团2016年三季报中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青岛海尔的创立时间相近,发展过程也多有相似,最初也均为国资背景。但最终却形成了不同的股权架构,出现如今这样迥异的并购路径。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3、复盘股权变动历史:从格力困境到美的、海尔的成功“MBO”
3.1 格力困境:公司股权架构隐含的内忧外患
格力集团创立于1985年,前身是珠海特区发展经济总公司,而目前为人所熟知的“格力”一般指的是格力电器,成立于1991年,前身为珠海海利空调厂。
格力电器很快发展为国内空调销量第一的龙头企业,并于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但整个发展期间,一直伴随着公司管理层与公司国有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其中两件事将双方的矛盾逐渐透明化。
一是在格力电器成功树立品牌后,格力集团将格力品牌授权给旗下其他子公司,生产同质化产品,与格力电器争抢市场份额,引发了格力电器方面的不满。2001年时任总经理朱江洪曾提议格力电器收购格力集团旗下类似子公司,但遭拒绝。直到2004年,双方才达成交易。
二是格力集团曾经试图将格力电器出售给国际空调巨头、世界500强企业美国开利。当时曾有媒体报道称,格力电器管理层直至开利准备前往格力电器进行尽调,才得知格力电器将被出售。当时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朱江洪接受采访时表示,“格力电器对于将企业转让给外资公司十分担忧”。
但2005-2006年适逢国企改制,按照证监会股权分置改革意见中的规定,格力集团在改制一年内不能转让格力电器的股份,一年后转让比例也被限定在5%-10%的范围以内,使得收购最终未能成功。但在控股股东的高压之下,格力电器未能如美的、海尔一样借国企改革完成MBO,留下了目前依然由国资控制公司的股权架构的基础。
同时,由于格力集团在股权分置一年后开始逐渐减持套现,最终目前作为控股股东仅持有上市公司18.22%的股权,给公司留下了股权分散的隐患。
3.2 美的、海尔:艰难MBO解决公司产权问题
美的集团:国内首家成功MBO上市公司
美的集团的前身是创始人何享健等人集资创办的塑料瓶盖生产厂,1980年开始生产风扇,此后相继注册“美的”商标和进入空调行业,并于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
1997年美的进行事业部制改造,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建立了完整的企业管理体系。但创始人何享健一直对公司产权问题可能对公司未来产生的影响表示担忧。于是在2000年推动美的管理层和工会组织共同组建了美托投资。
美托投资于2000年5月以2.95元/股的价格协议受让当地镇政府下属公司持有的美的法人股,2001年1月再次以3元/股的价格再次协议受让。两次收购共计获得美的22.19%的法人股,耗资约3.21亿元。最终美托投资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美的管理层完成了对美的集团的MBO,美的成为国内第一家完成MBO的上市公司,也形成了美的目前的股权架构的“初始版本”。
青岛海尔:持续数年的股权激励和“MBO”之路
青岛海尔创立于1984年,前身是青岛电冰箱总厂,张瑞敏作为厂长接手时,这家工厂已经亏损147万元,濒临破产。张瑞敏接手后严格进行品控,还留下了因冰箱质量不过关下令员工亲手“砸冰箱”的美谈。
此后海尔凭借出色的品控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发展成为冰箱企业龙头,1997年总营收就突破百亿,同时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也开始了长达数年的“MBO”之路。
2000年-2004年,海尔一直致力于提高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力,而所谓“MBO”也引发了著名的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的论战,后来被总结为“郎顾之争”。但海尔在论战中始终保持足够的低调和沉默,并表示公司的属性是“集体企业”而非“国有企业”。
但正是一系列的股权激励和“MBO”措施,将管理层对海尔的控制权提升到目前的情况。
4、从差点被世界500强收购,走到成为世界500强之一,中国企业依然任重道远
4.1 美的与海尔的发展史上,并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1998年美的通过收购东芝万家乐进入空调压缩机领域,2004年-2005年相继收购现代电器和金科电器等家电企业。同时开始就通过收购美泰克国际投资,间接控制另一家电巨头荣事达50.5%的股权,将公司业务向冰箱等领域拓展,并于2008年完成对荣事达的整体收购,同年收购另一国内冰箱龙头企业华菱集团,并购洗衣机龙头企业小天鹅。
海尔集团则从一开始就提出“激活休克鱼”的理论,并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国内相继并购红星电器和菜阳家电等数十家公司。同时很早就开始进入海外市场,从2002年开始就和日本三洋电器合作,此后分三次收购了三洋在日本、东南亚等地的家电业务,进行逐步整合消化。还在2012年收购新西兰家电巨头Fisher & Paykel。
4.2 格力电器发展史少有“并购身影”,资本结构差异导致处境截然不同
相比之下,格力电器的历史上少有“并购”这一关键词的出现,此前最为著名的一次“并购”是差点被格力集团卖给美国开利。此次130亿收购珠海银隆,已是格力史上最大的一次并购。
小汪@并购汪查阅三者2016年三季报发现,美的集团账面货币资金为185.84亿元,青岛海尔账面货币资金为198.67亿元,而格力电器的账面货币资金高达972.34亿元人民币。然而在并购的表现上,前二者在举债收购国际产业龙头,进行产业链的拓展和升级;格力则在发行股份收购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谋求转型的同时,也要兼顾公司控制权方面的“外忧内患”。
这样的情形,固然和企业家个人管理风格和发展中形成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但其中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也绝对无法忽视。美的和海尔在艰难的“MBO”过程中虽然面临了诸多争议,但确实解决了企业产权问题给公司带来的隐患。而格力电器管理层和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则难免使公司的发展受到掣肘,最终造成了如今格力电器与其他两者截然不同的处境。
然而即便在不断跟控股股东进行博弈,面临了诸多的“外忧内患”,格力电器的业绩和盈利能力都不可否认地十分出色。
格力电器从当初差点被世界500强收购,走到了今天,成为世界500强之一。而兜兜转转,当初差点收购了格力的美国开利,其旗下拉美业务则被格力电器的最有利竞争者美的集团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