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三国演义》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人人都知道一句俗话:“关公战秦琼”,然而,真实历史中,秦琼这个门神,在唐朝二十四位凌烟阁功臣中,排名垫底,他究竟有什么本事,竟被认为可以挑战被认为是“武圣”的关羽呢?
再看看秦琼在历史上类似的勇武表现,在征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强敌时,秦琼每每为唐军先锋鏖战,所向披靡。敌军中每当有骁将锐士耀武扬威,李世民便命令秦琼讨之,跃马挺枪刺敌军于万军众中。
【从讨世充、建德、黑闼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进封翼国公。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以是颇自负。】
也就是说,关羽生平只做过一次,被三国时人当做神迹的事,对秦琼而言,不过是司空见惯,家常便饭。
『贰』 三国演义对当今现代社会有什么意义
《三国演义》的社会意义:
1、《三国演义》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后世,包括当代历史小说不少都是以之为典范,模仿其体制结构。
《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
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
2、《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
在明隆庆三年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
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2)三国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三国演义》文学城就: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政治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
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参考资料:网络-三国演义
『叁』 三国演义的意义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3)三国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
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肆』 大三国的历史影响
一部崭新的三国全史
三国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源头来自陈寿的《三国志》,发扬光大靠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前者距今已将近一千八百年,后者距今已四百年。
这两部著作都是伟大的著作,在中华民族史上占得高枝,万众瞩目,其中产生了诸多的政治、军事、文化、精神、道德、价值的符号,是构成国民性无法替代的重要元素。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以整个三国时代为叙述对象,虽说仍有局限,没有面面俱到,却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两部三国的全史。尽管后来有关三国的著作层出不穷,汗牛充栋,但只是注释、只是评论,只是片段,只是真假的甄别,只是枝节上的研究,但没有一部是叙述三国的全史,甚至没有出现三国的断代史。因此,要了解三国整个时代,离不开《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因为时代的演进,或者在阅读上,或者在了解真实的历史上,两书都产生了一定的问题。
《三国志》是纪传体,就是叙述君主的部分为纪,叙述将相大臣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的为传。纪虽以君主为叙述主体,实际上却是某个君主时代的大事记,相反君主个人事迹却少之又少。传虽以个人的事迹为叙述对象,然映照其人的时代背景素材却相当淡化。尤其是,传中叙述一事,会牵涉到其他人物,因此,一事散见于多个传中,对该时代缺乏全面了解者,很可能看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以然。此外,本书运用的是古文,今日绝大部分读者已经不能流畅阅读,因而几乎成为学者研究的典籍文本,是十足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相隔甚远。
《三国演义》倒是打破了《三国志》的局限,其以演义也即小说的载体,全面勾画了整个三国时代的一幕幕宏大场景,人物栩栩如生,事件峰回路转,情节引人入胜,悬念出奇制胜,多有令人拍案叫绝处。可是,如此的故事,纯粹的史料是无法提供的,靠的是作者对某些史料的联想、编造,甚至采撷民间转说而产生的。故有“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的说法。由于其故事的传奇与精彩,对中国人普及三国历史,功不可没。然遗憾的是,许多虚构的故事,却被国人当成了信史,误解了真正的三国。再者,尽管本书用的是元末明初的白话文,可时过境迁,对今天的读者已经产生了阅读的障碍。
基于对《三国志》与《三国演义》赞赏下的遗憾,史学大家顾颉刚在生前,希望能有一部反映真实的《三国演义》问世,以慰国人。作为弟子的方诗铭先生,回忆并补充说:“通俗演义终究是通俗演义,是否有人能够写出一部符合历史真实的新的《三国演义》呢?顾颉刚先生就这样设想过。”可是,他又遗憾地说,“但这个工程实在太大了,恐怕很难实现。”
《大三国》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产生的,同样以整个三国时代为叙述对象。《大三国》既不是小说,也非评说,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没有任何现存体裁能够套用的新史书,一部冀希与《三国志》、《三国演义》鼎足三分的三国全史。《文汇报》高级编辑朱大路曾比喻说:“评说三国只是评论一只鸡,而《大三国》却是自己养了个鸡。”
《大三国》结合正史《三国志》、小说《三国演义》的各自优势,同时扬长避短,借助大史诗的说法,别开生面的创造了另一种文体。首先确保的是“真”,用文史哲合一的大散文手法,用相对编年史的段落配置,用人物传记与事件记录的融合,重新组合现存的各种史料,真实且艺术地展现三国时代大气象,灵动地画出群英谱,浮现众生相,揭示因果链,以此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三国全史。
本书采撷引用的资料范围,比《三国志》、《三国演义》更广,包括正史、编年史、杂史、起居注、职官、传记、仪注、刑法、目录、谱牒、方志、笔记、稗乘、文赋、诗词、令曲、天文、地理、气象、植物、动物、农谚、考古,以及古今研究成果等数据,各种文本多达数百多种。
为经受读者对“真”的质疑,为体现叙事的真实,每一处的叙述都给予明确的注释,表明史料的出处,以便读者核对。还有,历史的真实不是简单的文本真实,且通过对生活真实的思考,跳出文本的局限,把生活的真实来还原历史的真实。
本书采用的语言,是当下的白话文。让古代汉语所写成的史料,转化成现代的白话文。重要的是翻译,通过意译与神译,透过史料将时代的精神提炼出来,将各种活生生的东西提炼出来,传达给今天的人们。
历史的《三国志》,向《大三国》提供了三国原始元素,文学的《三国演义》,向《大三国》渲染了三国时代氛围。《大三国》的出发点,是欲打破两者不同的局限,把读者引领进历史真实与文学艺术高度结合的境地。
『伍』 三国演义的意义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5)三国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
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文学成就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三国演义
『陆』 三国演义的时代意义
《三国演义》抄以人物为载袭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
《三国演义》通过魏、蜀、吴三国的故事,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规律。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柒』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
1、佛教与道教的发展时期,其性质是神话崇拜,具有多神、崇拜自然的特点。
2、制作出水转百戏和失传的指南车,荣获“天下之名巧”的美誉。改良汉末毕岚的龙骨车,发明出龙骨水车来灌溉较高位的农田。部分梯田仍在使用。他还将发石车改造成轮转式发石车,提升抛击量与速度。
3、徽又著作《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后称《海岛算经》),这使中国测量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4、孙吴与西晋太史令的陈卓收集各派资讯,完善中国星官体制,并绘制星图,为后世所沿用。裴秀的“制图六体”在中国地图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5、水路发达,造船技术发达。蜀汉盛产井盐,利用当地的天然气来煮盐,提升了产能。
6、三国时期各国多与外族互动。
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之战:夷陵之战
赤壁之战后,曹操回军北方并将兵锋指向关中、凉州一带,而刘备和孙权的联盟也继续发挥着作用,但是三方围绕荆州归属问题的争端并没有因此结束。
特别是刘备通过武力夺得西川和汉中(郡名,今陕西汉中东)之后,已经形成横跨二州(益州和荆州一部分)的大势力,对长江下游的孙权构成极大威胁。
同时,刘备发任的荆州最高指挥官关羽对孙权出言不逊,惹得孙权震怒,发誓要夺回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孙权抓住有利时机和曹操达成短期的军事同盟,并且起用吕蒙为大将,迅速完成对荆州刘控区的占领。
孙、刘联盟破裂,刘备也因此开始准备东征,只是由于称交工作尚未完成而迟迟没有动兵。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草草完成称帝、封臣等活动之后,不顾赵云、秦宓等人的劝阻,仓促下令开始东征。在部署上,刘备以白帝城(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作为本阵,以江州(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作为后援基地(由赵云负责),沿着长江三峡推进,前军大约有四五万人。
刘备以冯习为大督,负责前军各项工作;又令张南为先锋,辅匡、赵融、廖淳、傅彤等将领为别督,接受冯飞节制;同时命令黄权总督江北诸军防备曹魏,吴班、陈式总督水军联合东下。刘备自己则亲率中军为诸军接应。
从战略部署上看,刘备明显犯有不少低级错误。首先,沿三峡步步推进本身就不明智,因为这就等于使自己的优势兵力无法集中,反而像长蛇一样一字摆开,很容易让敌人从中路突破;其次,所指派的将领(特别是前部大督和先锋)大多属于无名之辈,不但不能起到威慑作用,反而会坚定敌方斗志。
其三,将江南和江北两个战区分开,并且缺少接应,一旦某个战区失利,另一个战区就很难独自作战,甚至连回军都不可能;其四,没有营建有利的外交环境,随时可能遭到曹魏进攻,所以不但马超、魏延等名将无法调离北方防线,还必须分兵防魏。
『捌』 三国演义的历史地位
《三国演义》以75万字的规模,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专人物形象,描写了属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这不仅使当时的读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而且也刺激了文士和书商们继续编写和出版同类小说的热情。自嘉靖以后,各种历史演义如雨后春笋,不断问世,从开天辟地,一直写到当代。据不完全统计,今存明、清两代的历史演义约有一二百种之多。
《三国演义》名播四海,也受到了外国读者的欢迎。早在明隆庆三年(1569)已传至朝鲜,崇祯八年(1635)有一种明刊《三国志传》就入藏于英国牛津大学。自日僧湖南文山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编译出版日文本《通俗三国志》之后,朝鲜、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英国、法国、俄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本国文字的译本,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作出了有价值的探讨和极高的评价。
『玖』 三国鼎立局面的意义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使三国形成势均力敌互相牵制的对峙局面,期间的相互鼎立换来了短暂的和平,短暂的经济发展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汉夷之间的文化与经济的交流,诸如诸葛亮与西南夷之间的关系。
三国鼎立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地方经济。例如,曹操的屯田政策。孙氏家族对江南的开发,直接为以后南北经济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基础。蜀国,在四川的割据,加速了对四川盆地以及整个大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 。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诸葛亮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周瑜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 。
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关羽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 ,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
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白帝城 。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时即大幅发展,曹丕称帝建国后定型,约占有整个华北地区。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辽东,与南匈奴、鲜卑及高句丽相邻 ;东至黄海。
东南与孙吴对峙于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寿春、襄阳为重镇;西至甘肃,与河西鲜卑、羌及氐相邻。西南与蜀汉对峙于秦岭、河西一带,以长安为重镇。在立国后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隶、徐州、青州、豫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凉州、雍州、荆州、扬州。
蜀汉为刘备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战后才在诸葛亮协助下,由荆州南部开始发展。其势力一度涵盖荆州、益州及汉中。立国前后与孙吴发生多次战争并损失荆州,于诸葛亮南定南中后获得云南一带疆域 ,至此渐渐稳定。
疆域范围:北方与曹魏对峙于秦岭,汉中为重镇;东与孙吴相邻于三峡,巴西为重镇;西南至岷江、南中,与羌、氐及南蛮相邻。蜀汉共有22郡、仅益州一州。于益州下设庲降都督,治味县,专辖益州南部。
东吴的疆域拥有大部分的扬州。孙权在赤壁之战后陆续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并在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至孙权称帝后疆域方稳定下来。
孙吴北与曹魏对峙在长江淮河一带及汉江长江一带,以建业、江陵为重镇;西与蜀汉相邻于三峡,西陵为重镇;东及南至东海南海,其中南达越南的中部。
孙吴原有32郡及三州 :荆州、扬州、交州。于226年设置广州,后并入交州。至264年复设,共增加一州。
『拾』 三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中有何重要性
三国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名义上是从220年曹丕代汉,到265年司马代魏;而广义上讲三国都是从190年董卓进京,甚至184年黄巾起义讲起,到280年西晋灭吴,历经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