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
2、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3、毛泽东领导井冈山地区的土地革命,带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社会大变动。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贫苦农民分得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土地,连永新县有些出家多年的尼姑也下山嫁人分了地。
4、广大贫苦农民从分得土地这个活生生的事实中,看清了红军确实是为他们的利益奋斗的,就从各方面全力支持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础。
(1)井冈山的历史意义扩展阅读:
1、红四军主力撤离了井冈山,第三次反"会剿"不久也遭到失利,湘赣边界的斗争依然在进行,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烈火并未因此而熄灭。
2、党组织仍旧在领导当地人民群众进行顽强的搏斗。被破坏的湘赣边界特委,时隔不到一个月即得到恢复,并且,根据当时的形势,制订了各项正确的政策,还以"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口号,激励人民百折不挠地开展斗争。
3、各种武装力量依旧活跃在边界的崇山峻岭。彭德怀领导的红五军,红四军的袁、王部队,以及各县地方武装,继续在湘赣边界坚持斗争。
4、小块红色政权依然存在,土地斗争依然在进行。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3月恢复了小块红色政权。之后,又不断得到扩展。在割据区域内,进行了第二次土地的分配。
B. 井冈山会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原宁冈县龙市镇)[1] 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后来可以燎原。
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壮大武装力量
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会师汇集了湘赣边界革命的武装力量,井冈山业已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汇合点、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中国胜利的出发点。井冈山会师的主要武装力量包括:①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②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队伍;③湘南起义农军;④井冈山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地方武装;⑤根据地内各县组织的暴动队、赤卫队等各种地方革命武装等等。1928年5月4日宣布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统辖3个师9个团计1万余人(后取消建制,红四军缩编为4个主力团,计6000余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规模最大、兵员最多、影响最深、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革命武装部队。
保存、培养和锻炼了红军事干部
井冈山会师后,一大批坚定信仰马列主义的工农红军指战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得到了锻炼和磨砺,增强了革命信念,培养了革命意志,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对敌作战水平。在伟大的井冈山斗争中,一大批优秀红军指挥员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历经艰辛磨砺,遍尝甜酸苦辣,脱颖而出,锻造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代开国元勋。历数井冈山斗争的参加者,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5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占所有元帅的二分之一;栗裕、谭政、黄克诚3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将,占所有大将的三分之一;邓华、朱良才、李聚奎、杨至成、杨得志、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赵尔陆、黄永胜、赖传珠14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将;王辉球、王紫峰、毕占云、杨梅生、李寿轩、肖新槐、张令彬、张国华、阳毅欧、赵镕、姚喆、周玉成、唐天际、曹里怀、韩伟、赖毅、谭甫仁、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20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将;王云霖、王耀南、龙开富、张平凯、赖春风、刘显宜、黄连秋、郑效峰、陈云中、曾敬凡、龙潜、彭龙飞12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将;毛泽东、谭震林、滕代远、何长工、陈正人、江华、刘型、李立、李克如、吴仲廉、杨立三、张际春、周里、贺敏学、贺子珍、高自立、黄达、曾志、彭儒、段子英、熊寿祺、谭政文、肖明等担任了中央地方重要领导职务。井冈山会师,保存了一大批红军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造就了一大批国家栋梁和民族精英。
开创了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
朱毛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推动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继续向纵深发展,迅速取得了“四至七月四个月的各项军事胜利和群众割据的发展。”(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井冈山会师后,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力。4月底,红四军首战五斗江,击破了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红四军一占永新城,成立了永新县工农兵政府。5月中旬,红四军取得了草市坳战斗胜利,二占永新城,击破了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进剿”。1928年6月23日龙源口大捷,“打败江西两只羊”,击破了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红四军随即占领永新、莲花,红色割据区域得到广泛推广。这时,“割据区域计有宁冈全县,永新全县,莲花全县,吉安一小部分,安福一小部分,遂川之北乡,酃县之东南乡一部,横直数百里”(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年2月25日),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人口约50余万。继茶陵、遂川、宁冈、永新工农兵政府成立之后,井冈山会师促进了红色区域的推广,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应运而生,酃县、莲花工农兵政府宣告诞生。边界各县在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边界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边界党组织得以壮大。边界的地方武装和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得以迅速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进入全盛时期。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湖南安源领导工农革命军进行收秋起义。起义军在进攻长沙时,回遭到数倍敌人的围攻,损答失惨重。毛泽东当机立断,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开始创建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海拔多在800~1000米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的几个县都建立过共产党组织和农民协会,群众基础好。井冈山远离国民党控制的大城市,敌人的统治力量在这个地区比较薄弱。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两支部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朱德、陈毅率部队上井冈山后,担任红四军军长。他平易近人,以身作则,亲自挑粮上山。从此,“朱德扁担”的故事在红军队伍中流传开来。
井冈山会师后,朱德和毛泽东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朱毛红军威名远播。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D. 井冈山会师的历史意义
1、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
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2、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南昌起义与之后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作为这段时期百余次大小起义中最为重要的三次起义极大地扩大了我党的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掀起了一波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革命浪潮
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的标志。
3、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长征,转战14个省,冲破国民党军数十万兵力的围追堵截,翻越终年积雪的崇山峻岭,通过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克服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战略转移的艰巨任务。红军长征的胜利,为开展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创造了重要条件。
4、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生在中国东北的震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
它不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国家在世界上点燃的第一把侵略战火。
它的爆发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的揭开,同时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
5、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中国人民经过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6、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抗战爆发以来,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前途大多抱悲观的看法。台儿庄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出,有的国家甚至不敢相信。
1938年4月9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
所以,英国报刊发表了赞扬此战中国胜利的评论。显然,这次胜利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为争取外援增添了有利条件。
7、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8、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也称京沪杭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
此役,人民解放军伤亡6万余人,歼灭国民党军11个军部、46个师共43万余人,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
以及江苏、安徽两省全境和浙江省大部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各一部份,为而后解放华东全境和向华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重要条件。
9、虎门销烟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
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10、黄海大战
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北洋舰队自此退入威海卫,使黄海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对甲午战争的后期战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11、开国大典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12、火烧圆明园
火烧圆明园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动之一,直可与焚烧亚历山大大帝图书馆及哥特部落践踏罗马相比肩。法国人当时就已指出,这就如同卢浮宫和法国国立图书馆同时被毁。
而且,这一暴行是两个国家所谓“教化”非欧洲世界的代表性行为。火烧圆明园充分说明了这一行动的伪善及其种族主义根基。
在欧洲文明国家间,此类文化毁灭行为甚至在战争期间都是不可想象的,但中国显然未被包括在这一道义原则之内。中国人没有忘记这个教训,它在今天仍记忆犹新。
13、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淮海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渡江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大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火烧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开国大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黄海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虎门销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团大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台儿庄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七七事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九一八事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八一南昌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井冈山会师
E.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革命来根据地的建立,点自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F.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背景和重大历史意义及启示是什么
1、历史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作为中央特派员到湖南改组省委,并发动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当机立断,毅然改变原定部署,决定到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
2、历史意义: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如果没有井冈山这块革命根据地的接应,则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以及后来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都很难立足。
3、启示:
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正确道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山由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
这里过去长期有"山大王",现有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各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支枪。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斗争树立了榜样,成为中国革命走上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的开端。
在总结茶陵战斗经验时,毛泽东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三大任务是: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三大纪律是: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与此同时,重建了宁冈、永新县委,恢复了莲花、酃县党的组织活动。一九二八年一月,部队占领遂川,建立了党的县委和县工农兵政府,以及暴动队、赤卫队、农民协会、工会等群众组织。
在遂川,毛泽东对部队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经过三个多月的游击战争,井冈山区和宁冈、永新、遂川、茶陵、酃县靠近井冈山的地区,都为工农革命军所控制。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地方武装,经过团结改造,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二月,工农革命军攻占新城,于二十一日在砻市成立了宁冈县工宵兵政府。
至此,井冈山根据地初步建成。毛泽东点燃的”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形势下,重新聚集革命力量,武装夺取政权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照亮了胜利前进的航程。
G. 井冈山会议的历史意义
井冈山会师的伟大意义
井冈山会师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嚣张气焰,保存了一大批坚定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聚集了湘赣边界武装力量的精华,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武装力量,坚定了边界党和群众建立和发展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信心和决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伟大意义。
1、井冈山会师壮大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
雄师会井冈,激流归大海。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如果没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井冈山会师汇集了湘赣边界革命的武装力量,井冈山业已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力量的汇合点、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中国胜利的出发点。井冈山会师的主要武装力量包括:①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②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队伍;③湘南起义农军;④井冈山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地方武装;⑤根据地内各县组织的暴动队、赤卫队等各种地方革命武装等等。1928年5月4日宣布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统辖3个师9个团计1万余人(后取消建制,红四军缩编为4个主力团,计6000余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规模最大、兵员最多、影响最深、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革命武装部队。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红四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2、井冈山会师保存、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坚定的马列主义者及优秀的红军政治干部和军事干部。
山川资俊杰,时势造英雄。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炼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井冈山会师后,一大批坚定信仰马列主义的工农红军指战员,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得到了锻炼和磨砺,增强了革命信念,培养了革命意志,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和对敌作战水平。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会师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军队,不只是要会打仗消灭敌人,而且还要会做群众工作,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的政治任务。只要我们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有群众的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李小三:《解读井冈山》)。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两支部队各有所长,各有千秋。南昌起义部队(后编为二十八团)擅长对敌作战,军事战斗能力强。秋收起义部队(后编为三十一团)特别善于做群众工作,思想发动工作成绩突出。两军会师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有力加强,红军指战员的指挥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了充分提高。在伟大的井冈山斗争中,一大批优秀红军指挥员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历经艰辛磨砺,遍尝甜酸苦辣,脱颖而出,锻造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代开国元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伟大预言得到了应证。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井冈山人民,在湘赣边界开创了伟大的井冈山道路,中国人民在井冈山道路的基础上,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历数井冈山斗争的参加者,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5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占所有元帅的二分之一;栗裕、谭政、黄克诚3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将,占所有大将的三分之一;邓华、朱良才、李聚奎、杨至成、杨得志、肖克、宋任穷、宋时轮、张宗逊、陈士榘、陈伯钧、赵尔陆、黄永胜、赖传珠14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将;王辉球、王紫峰、毕占云、杨梅生、李寿轩、肖新槐、张令彬、张国华、欧阳毅、赵镕、姚喆、周玉成、唐天际、曹里怀、韩伟、赖毅、谭甫仁、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20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中将;王云霖、王耀南、龙开富、张平凯、赖春风、刘显宜、黄连秋、郑效峰、陈云中、曾敬凡、龙潜、彭龙飞12位荣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少将;毛泽东、谭震林、滕代远、何长工、陈正人、江华、刘型、李立、李克如、吴仲廉、杨立三、张际春、周里、贺敏学、贺子珍、高自立、黄达、曾志、彭儒、段子英、熊寿祺、谭政文、肖明等担任了中央地方重要领导职务。井冈山会师,保存了一大批红军政工干部和军事干部,造就了一大批国家栋梁和民族精英。井冈山既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又是红军将帅的摇篮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3、井冈山会师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崭新局面。
朱毛井冈山会师和红四军的成立,加快了井冈山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推动了井冈山的革命斗争继续向纵深发展,迅速取得了“四至七月四个月的各项军事胜利和群众割据的发展。”(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呈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扩大”(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的喜人局面,井冈山斗争形势蓬勃发展。
井冈山会师后,极大地增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实力。4月底,红四军首战五斗江,击破了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红四军一占永新城,成立了永新县工农兵政府。5月中旬,红四军取得了草市坳战斗胜利,二占永新城,击破了赣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进剿”。1928年6月23日龙源口大捷,“打败江西两只羊”,击破了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红四军随即占领永新、莲花,红色割据区域得到广泛推广。这时,“割据区域计有宁冈全县,永新全县,莲花全县,吉安一小部分,安福一小部分,遂川之北乡,酃县之东南乡一部,横直数百里”(杨克敏:《关于湘赣边苏区情况的综合报告》1929年2月25日),面积达7200平方公里,人口约50余万。继茶陵、遂川、宁冈、永新工农兵政府成立之后,井冈山会师促进了红色区域的推广,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应运而生,酃县、莲花工农兵政府宣告诞生。边界各县在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边界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边界党组织得以壮大。边界的地方武装和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等群众组织得以迅速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由此进入全盛时期。
4、井冈山会师开启了毛泽东和朱德革命友谊的壮丽篇章。
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两位历史巨人,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为了一致的革命目标,为了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走到一起来了。从此,毛泽东和朱德两位扭转历史乾坤的历史巨人作为一个坚如磐石的政治联盟活跃在中国革命的舞台上。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同挑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他们手牵手、肩并肩、心连心领导中国工农红军不断走向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中国现代史和国际共运史上许多奇迹和神话。朱毛合二为一,形领神会,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其威猛神奇出乎人们的预料,超乎人们的想像,甚至令人难以置信。朱毛红军成了敌军闻风丧胆的英勇部队,成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革命铁军,成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坚强柱石。在血与火的战斗中、在灵与肉的博击中、在心与神的结合中,毛泽东和朱德缔结了深厚的革命战斗友谊。这种友谊,是任何艰难困苦、任何外界力量、任何时代都分割不了的。毛泽东和朱德这种志同道合、情同手足的友谊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发展壮大,为中国革命的克坚破难,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这种友谊与日俱增、与时俱进,伴随这两位历史巨人走到了人生的暮年。“文革”期间,朱德受到“四人帮”的迫害,毛泽东割舍不了与朱德在革命战争年代就缔结的这种无产阶级感情。1971年12月20日,78岁高龄的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的书房里接见全国八大军区司令员时,指着坐在自己身边的、时年85岁的朱德充满感情地说:“这是我们的好司令、红司令,不是黑司令。朱毛,朱毛,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是连在一起的。”言谈举止中间,无不彰显两位伟人的深厚友谊。毛泽东和朱德从井冈山会师开始缔结的这种纯洁的战斗友谊,是共产党人的楷模,同时也是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并肩战斗的一个缩影,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H.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巩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 农村包围城市内、武装夺取政权的容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如果没有井冈山这块革命根据地的接应,则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以及后来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都很难立足。而井冈山上有了朱德、彭德怀这两位行伍出身、久经战阵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指挥作战,就犹如猛虎添翼,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井冈山上的红旗不倒,极大地鼓舞了共产党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斗志,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在井冈山红旗的指引下,各地被打散了的革命力量又纷纷聚集起来,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I. 井冈山革命道路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井冈山革命道路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二是初步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三是找到了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途径。
井冈山精神的多重价值及其当代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井冈山精神中蕴涵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独创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先导意义
从井冈山这片红土地上开辟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这条独创性的革命道路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对半个世纪以后以邓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有着巨大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的。邓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前提是:以苏联模式为样板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僵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失败,这和毛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历史前提即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模式为标本而不从国情出发、加以无条件套用的先取城市、后取乡村的武装起义实践的失败,是极为相似的。
二、井冈山精神中蕴涵的实事求是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最本质内涵,它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客观基础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成功开辟,是以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坚持实事求是思想的结果。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首先提出的。我们党就是在这条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才从胜利走向胜利。以邓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确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但最本质的仍是实事求是。进入新世纪,以江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又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把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但最根本的仍是实事求是。
三、井冈山精神中体现的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是引领当代人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
井冈山精神中体现的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不失为引领当代人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在当前,面对金钱物欲的诱惑,很多人没有了信仰,因此,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问题再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它不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了。用红色资源中蕴涵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人民,引领当代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四、井冈山精神中体现的艰苦奋斗作风仍是当代人应发扬的优良作风,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井冈山精神中体现出的艰苦奋斗作风,始终是支撑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
在当前,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提高使很多人忽视甚至忘记了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因此,加强革命传统中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已势在必行,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要多管齐下,让青少年从点滴做起,从自我做起,不断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最近,胡又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思想,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可见,弘扬井冈山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仍是当代人的道德准则。
J. 井冈山景点有什么历史意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毛泽东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随后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中国农村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之途,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第一次公开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旗帜
国民党背叛革命后 ,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立即抛弃国民党的旗帜,而主张“组织工农暴动于革命的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这突出地体现在南昌起义中.但到了秋收起义的筹备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湖南省委敏锐地觉察到国民党的旗帜已失去威信,提出了与中央不同的意见.在湖南,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引起了湖南工农民众的强烈憎恨 ,产生了“唾弃国民党的普遍心理”.毛泽东提出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 湖南省委也提出“湖南对于此次暴动,是主张用共产党的名义来号召”.更进一步地,毛泽东提出暴动后的政府不再是国民党政府,而是工农革命委员会 ,湖南省委也决定要“扩大的宣传苏维埃政权”.当时中央并不同意湖南省委的这一正确主张.1927年 8月23日,中央复函湖南省委时批评说 :你们认为目前中国革命“可以抛弃国民党的旗帜?这是不对的”.由于毛泽东、彭公达(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等人的坚持,秋收起义从一开始就高高地举起了共产党的旗号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鲜明旗帜.历史证明,秋收起义同国民党彻底决裂,公开打出共产党的旗号 ,首创工农
革命军,是符合中国革命发展形势的正确举动.秋收起义暴发后第 10天,中共中央也作出了《关于“左派国民党”及苏维埃口号问题议决案》,指出“彻底的民权革命——扫除封建制度的土地革命,已经不用国民党作 自己的旗帜”,“以后关于组织群众的革命斗争,当然无论如何说不上再在国民党的旗帜下进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大革命失败惨痛教训的结果,表明中国共产党将过去让 出去的革命领导权重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2.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制定的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时,第一次举起土地革命的旗帜,起义部队前委也多次进行过土地革命政纲的探索.但是,囿于主客观条件,南昌起义并没有解决好土地政策的问题.在南昌起义中,曾实行过没收200亩以上大地主土地 的政策.在地少人众的南方,农民称这种政策实行的结果为“耕者无其田”.因为中国大地主少,小地主多,单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因此这一政策不符合中国国情.湖南省委在秋收起义过程中对土地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提出了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土地政策,“湖南省委认为现在的土地革命到了根本取消地租制度、推翻地主政权的时期,此时党对农民的政策,应当是贫农领导中农,拿住富农,推翻整个地主制度的土地革命”.这一土地政策包含了如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明确土地革命是要推翻整个地主制度,准确地抓住了土地革命的目标;第二,提出了土地斗争的阶级路线,即在土地斗争中依靠谁 、团结谁、中立谁、打击谁这一全党都在探索的重要问题.
尽管还是有所缺陷,但实践证明,湖南省委提出的这一土地政策是正确的,代表了当时全党的最高水平.中国共产党后来制定的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步完善起来的.
3. 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它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创建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锻造了一支体现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确立了我们党依靠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群众路线,培育了以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为主要内容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革命斗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进程,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5.井冈山革命斗争最重要的历史贡献,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这是80年来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